何大仙生擒了一老一少兩個不知死活的家夥,拉停戰馬,翻身下來,不等懷中兩人掙紮,便狠狠地將二人摜在草地上摁倒。
然後抬起了頭,看到剛才叫出聲的那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拉著滿臉的淚花急奔過來,一下撲在老者的身上,拚命地哭喊著:
“爹爹,爹爹。”
夏天衣服穿的少,雖然也是一身標準的牧民長袍,卻因為扭著腰,將小姑娘的腰身裹得緊緊的,妖嬈誘惑的小葫蘆身材一覽無遺。
何大仙站起身,後退兩步,看著趴在她老爹身上痛哭流涕的小姑娘,心中可是樂開了花,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
有人會問,那何大仙不是號稱千年老妖精麽?不是早已閱盡人間絕色了麽?怎麽看見個還未成年的漂亮小姑娘就把持不住了呢?
難道是馬肉吃得太多,飽暖思那個什麽欲了?
你們實在是想太多了!
何大仙看人可不是看臉蛋的。
要說那姑娘確實是長得好看,但畢竟年紀還小,身形都還沒有長成呢,扁扁的跟條帶魚似的,哪裏入得了何大仙高貴的法眼!
反倒是剛才被他一把拎下馬來的那名舞刀弄槍的大姑娘,十四五歲左右,年紀稍大一點,身材也基本脫離了童女的模樣,長腿細腰,前凸後挺,婷婷玉立,算是初長成的大姑娘了,而且臉蛋長得比那小姑娘還要漂亮。
可是偏偏何大仙正眼都沒去仔細瞧過人家這位大姑娘,眼珠子咕嚕嚕地瞎轉著,就盯著這個剛剛跑過來嚎啕大哭的小姑娘了。
你當何大仙是在看美女麽?人家是在看爐鼎!
至於什麽是爐鼎,閑的慌自己可以去百度一下,這裏就不解釋了。
這種戰亂年頭,老百姓普遍營養不良,女人更是賤的跟路邊野草一樣,沒幾個人可以吃得飽,能順利長大已經算是很有福氣了。
一個好的爐鼎,必須在五歲以前就吸收足夠的地氣,而吸收地氣的首要條件就是身體健康,營養充足。
即使五歲前的女孩營養保證,地氣吸足,還要看天賦和骨格。能夠選出來做爐鼎的,一萬人裏都找不到一個!
這就是為什麽倉促之間看到這個罕見的小爐鼎,何大仙定力那麽強的人,一下子也有點手足無措了。
幸好這時身後那些趙家軍的騎兵們已經圍了上來,跑過去將帳篷裏的其他人全部都趕了出來,圈在了一起,用明晃晃的馬刀押著。
一共有三十多人,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小孩,隻有兩個半大的小夥子,嘴上還沒長毛。
老者在一名中年婦女的攙扶下萎頓地坐在草地上,那倆姑娘則神色緊張地蹲在老者的背後。
“叫什麽名字?”
“李弘基,太平山莊莊主。”
“是拓拔家的?”何平早就看出這一窩都是黨項人,一說姓李的,還以為是定難節度使李彝超家裏的親戚。
“不是的,祖上一直就姓李。敢問將軍是什麽人?”
“某,乃新任振武巡邊指揮使,趙平。”
李弘基是個有文化的人,一家人從祖上開始就仰慕和模仿漢文化,早就對漢人的各種禮節規矩倒背如流。一聽就知道這位是後唐朝廷的大官,慌忙站起來,似模似樣地拍了拍黏在屁股上的雜草,雙膝跪下,雙手撐地,五體投地伏拜了下去。
“小民見過趙大人。剛才小民還以為是馬賊來襲,多有冒犯,望大人體惜勿怪。”
何大仙自從正式打出“振武巡邊使”的名號以來,這是首次有人如此玲瓏得體地給他行了個正式的大禮。頓時整個人骨頭輕飄飄,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舒坦得不得了。
沒辦法,初次嚐到權力的滋味的人都這樣。
雖說何大仙是千年老妖,見多識廣,可這幅肉身是趙爾苟的。凡人體內各種化學物質太多,各種肽,各種胺,各種酚不斷地交叉反應,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實在是很麻煩,想管也管不了那麽多。
既然到了凡間一遊,偶爾嘚瑟一下又何妨。
何大仙才不是個拘小節的人.......嗯,的仙。
“免禮免禮,起來說話。”被老頭拍了一記響亮的馬屁,何大仙臉上頓時親切和藹起來。
當然,另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是何大仙還惦記著那個可愛的小爐鼎,這李弘基未來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老丈人了。
身後趙家軍一看趙將軍跟對方講和了,也紛紛收起手中的長刀,不再指著那些戰戰兢兢的牧民。
幾個有眼色的牧民趕緊端來兩個凳子,讓老者和趙將軍坐下聊天,還有人去燒水準備給老爺和客人衝奶茶。
看到還在對著他怒目而視的大一點的姑娘,何平連忙問李弘基:
“敢問這兩位是貴府的小姐麽?”
“勞煩大人詢問,讓大人見笑了。兩人確是拙女,大女思萍,小女思雪,這位是拙荊薑氏。”
這李弘基說話實在文雅,何大仙好喜歡跟有文化的人聊天。
現在他知道了他未來的小爐鼎名字叫做李思雪。
“那麽,剛才那些定難軍是怎麽迴事呢?”
一說到定難軍的事情,旁邊站著的李思萍眼淚都快下來了,小臉憋得通紅。
“那是大女思萍的未婚夫婿,前來迎親的。可惜了......唉......”
原來剛才一不小心打死了這位思萍姑娘的老公,怪不得李思萍對他一直都恨得咬牙啟齒的樣子。
還沒嫁出去,老公就被人當著她的麵給打死了。
真是杯具啊。
何大仙感到好尷尬。
不過,就以那定難軍小校尉的氣量和智慧,也不認真看看對方一身的重騎兵裝備,以及何大仙手裏那麽沉的兵器,在自己女人麵前裝逼沒成功,氣急敗壞就敢來單挑,就算今天不死,也活不了多長時間,情商太差了。
平心而論,李思萍沒嫁給他倒算是運氣了。
當然,這個時候沒法說理,何大仙隻好岔開話題,打聽一下這地方的情況。
這個帳篷區是個臨時放馬的休息點,真正的太平山莊在五裏外的一個半山腰上,莊子裏有將近一千人口,整個三角形的大平原向西一百裏,向西南七十裏,一共散布著七個寨子,總人口四千五百人,統歸藏在大山裏麵的嵐穀縣來管。
嵐穀縣縣城大約有兩萬多人口,離太平山莊有一百五十裏。城裏有駐軍,是嵐州派駐的嵐州軍,大概有三百騎兵,五百步軍。平時隻管來收稅,根本沒人去管地方治安。七個寨子裏的七個大地主為了防範從山上竄下來的馬賊土匪,便自發組織了一支民兵,總人數大概有五百人。
至於神池穀裏的那個“神池關”,因為已經有差不多二十年沒有人來侵犯了,早就形同虛設,雖然李隆基也認為不頂什麽事,但是被何大仙一馬槊就砸開,還是嚇了李弘基一跳,臉上露出慚愧的表情。
“不過李員外,我們衝進來隻是路過,契丹人衝進來可就是大事了,你也知道契丹人“就食敵國”的政策,要是被他們衝進來,你們七個寨子四千多人加上嵐穀縣兩萬人,恐怕沒有一個人活得下來,搞不好連你們的人都被他們吃光了。”
“契丹人這麽多年就沒來過......裏麵窮,沒東西搶......”
“那是以前,現在很快就會有一支五千人的契丹鐵騎會衝進來!”
“五千人?何時?”
“至少五千人,最快明天一早就到!”
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氣,臉色蒼白得跟一張紙似的。
“這......這......是為何道理?”
“因為,我這個振武巡邊使,前兩天在朔州附近殺了他們兩千多騎!他們是來追殺我的。”
“什麽!!!”
然後抬起了頭,看到剛才叫出聲的那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拉著滿臉的淚花急奔過來,一下撲在老者的身上,拚命地哭喊著:
“爹爹,爹爹。”
夏天衣服穿的少,雖然也是一身標準的牧民長袍,卻因為扭著腰,將小姑娘的腰身裹得緊緊的,妖嬈誘惑的小葫蘆身材一覽無遺。
何大仙站起身,後退兩步,看著趴在她老爹身上痛哭流涕的小姑娘,心中可是樂開了花,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
有人會問,那何大仙不是號稱千年老妖精麽?不是早已閱盡人間絕色了麽?怎麽看見個還未成年的漂亮小姑娘就把持不住了呢?
難道是馬肉吃得太多,飽暖思那個什麽欲了?
你們實在是想太多了!
何大仙看人可不是看臉蛋的。
要說那姑娘確實是長得好看,但畢竟年紀還小,身形都還沒有長成呢,扁扁的跟條帶魚似的,哪裏入得了何大仙高貴的法眼!
反倒是剛才被他一把拎下馬來的那名舞刀弄槍的大姑娘,十四五歲左右,年紀稍大一點,身材也基本脫離了童女的模樣,長腿細腰,前凸後挺,婷婷玉立,算是初長成的大姑娘了,而且臉蛋長得比那小姑娘還要漂亮。
可是偏偏何大仙正眼都沒去仔細瞧過人家這位大姑娘,眼珠子咕嚕嚕地瞎轉著,就盯著這個剛剛跑過來嚎啕大哭的小姑娘了。
你當何大仙是在看美女麽?人家是在看爐鼎!
至於什麽是爐鼎,閑的慌自己可以去百度一下,這裏就不解釋了。
這種戰亂年頭,老百姓普遍營養不良,女人更是賤的跟路邊野草一樣,沒幾個人可以吃得飽,能順利長大已經算是很有福氣了。
一個好的爐鼎,必須在五歲以前就吸收足夠的地氣,而吸收地氣的首要條件就是身體健康,營養充足。
即使五歲前的女孩營養保證,地氣吸足,還要看天賦和骨格。能夠選出來做爐鼎的,一萬人裏都找不到一個!
這就是為什麽倉促之間看到這個罕見的小爐鼎,何大仙定力那麽強的人,一下子也有點手足無措了。
幸好這時身後那些趙家軍的騎兵們已經圍了上來,跑過去將帳篷裏的其他人全部都趕了出來,圈在了一起,用明晃晃的馬刀押著。
一共有三十多人,大部分是老人婦女和小孩,隻有兩個半大的小夥子,嘴上還沒長毛。
老者在一名中年婦女的攙扶下萎頓地坐在草地上,那倆姑娘則神色緊張地蹲在老者的背後。
“叫什麽名字?”
“李弘基,太平山莊莊主。”
“是拓拔家的?”何平早就看出這一窩都是黨項人,一說姓李的,還以為是定難節度使李彝超家裏的親戚。
“不是的,祖上一直就姓李。敢問將軍是什麽人?”
“某,乃新任振武巡邊指揮使,趙平。”
李弘基是個有文化的人,一家人從祖上開始就仰慕和模仿漢文化,早就對漢人的各種禮節規矩倒背如流。一聽就知道這位是後唐朝廷的大官,慌忙站起來,似模似樣地拍了拍黏在屁股上的雜草,雙膝跪下,雙手撐地,五體投地伏拜了下去。
“小民見過趙大人。剛才小民還以為是馬賊來襲,多有冒犯,望大人體惜勿怪。”
何大仙自從正式打出“振武巡邊使”的名號以來,這是首次有人如此玲瓏得體地給他行了個正式的大禮。頓時整個人骨頭輕飄飄,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舒坦得不得了。
沒辦法,初次嚐到權力的滋味的人都這樣。
雖說何大仙是千年老妖,見多識廣,可這幅肉身是趙爾苟的。凡人體內各種化學物質太多,各種肽,各種胺,各種酚不斷地交叉反應,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實在是很麻煩,想管也管不了那麽多。
既然到了凡間一遊,偶爾嘚瑟一下又何妨。
何大仙才不是個拘小節的人.......嗯,的仙。
“免禮免禮,起來說話。”被老頭拍了一記響亮的馬屁,何大仙臉上頓時親切和藹起來。
當然,另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是何大仙還惦記著那個可愛的小爐鼎,這李弘基未來很可能就是自己的老丈人了。
身後趙家軍一看趙將軍跟對方講和了,也紛紛收起手中的長刀,不再指著那些戰戰兢兢的牧民。
幾個有眼色的牧民趕緊端來兩個凳子,讓老者和趙將軍坐下聊天,還有人去燒水準備給老爺和客人衝奶茶。
看到還在對著他怒目而視的大一點的姑娘,何平連忙問李弘基:
“敢問這兩位是貴府的小姐麽?”
“勞煩大人詢問,讓大人見笑了。兩人確是拙女,大女思萍,小女思雪,這位是拙荊薑氏。”
這李弘基說話實在文雅,何大仙好喜歡跟有文化的人聊天。
現在他知道了他未來的小爐鼎名字叫做李思雪。
“那麽,剛才那些定難軍是怎麽迴事呢?”
一說到定難軍的事情,旁邊站著的李思萍眼淚都快下來了,小臉憋得通紅。
“那是大女思萍的未婚夫婿,前來迎親的。可惜了......唉......”
原來剛才一不小心打死了這位思萍姑娘的老公,怪不得李思萍對他一直都恨得咬牙啟齒的樣子。
還沒嫁出去,老公就被人當著她的麵給打死了。
真是杯具啊。
何大仙感到好尷尬。
不過,就以那定難軍小校尉的氣量和智慧,也不認真看看對方一身的重騎兵裝備,以及何大仙手裏那麽沉的兵器,在自己女人麵前裝逼沒成功,氣急敗壞就敢來單挑,就算今天不死,也活不了多長時間,情商太差了。
平心而論,李思萍沒嫁給他倒算是運氣了。
當然,這個時候沒法說理,何大仙隻好岔開話題,打聽一下這地方的情況。
這個帳篷區是個臨時放馬的休息點,真正的太平山莊在五裏外的一個半山腰上,莊子裏有將近一千人口,整個三角形的大平原向西一百裏,向西南七十裏,一共散布著七個寨子,總人口四千五百人,統歸藏在大山裏麵的嵐穀縣來管。
嵐穀縣縣城大約有兩萬多人口,離太平山莊有一百五十裏。城裏有駐軍,是嵐州派駐的嵐州軍,大概有三百騎兵,五百步軍。平時隻管來收稅,根本沒人去管地方治安。七個寨子裏的七個大地主為了防範從山上竄下來的馬賊土匪,便自發組織了一支民兵,總人數大概有五百人。
至於神池穀裏的那個“神池關”,因為已經有差不多二十年沒有人來侵犯了,早就形同虛設,雖然李隆基也認為不頂什麽事,但是被何大仙一馬槊就砸開,還是嚇了李弘基一跳,臉上露出慚愧的表情。
“不過李員外,我們衝進來隻是路過,契丹人衝進來可就是大事了,你也知道契丹人“就食敵國”的政策,要是被他們衝進來,你們七個寨子四千多人加上嵐穀縣兩萬人,恐怕沒有一個人活得下來,搞不好連你們的人都被他們吃光了。”
“契丹人這麽多年就沒來過......裏麵窮,沒東西搶......”
“那是以前,現在很快就會有一支五千人的契丹鐵騎會衝進來!”
“五千人?何時?”
“至少五千人,最快明天一早就到!”
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氣,臉色蒼白得跟一張紙似的。
“這......這......是為何道理?”
“因為,我這個振武巡邊使,前兩天在朔州附近殺了他們兩千多騎!他們是來追殺我的。”
“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