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此章更新稍晚了點,依然求收藏,求支持
------------------------------------
在古代戰場上,大規模騎兵對戰,與小規模的騎兵作戰,完全是兩迴事情!
每一個卷入其中的騎兵,最重要的並不是殺了多少敵人,而是如何在戰場存活下來!你再英勇有什麽用?你知道一萬人的騎兵陣有多深?
迎麵衝過來的每一個人你都砍?那沒幾秒鍾你就用完力氣了,等死吧!
所以,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當騎兵,一定要記得,碰上大規模騎兵對戰,千萬不能裝逼!
小規模騎兵作戰,一般都是狹路相逢,就那麽百來個人,不打也要打了,但是大規模騎兵作戰是不一樣的,最重要原因的是場地開闊,鋒線很寬!
比如像今天這場萬人對萬人的大決戰,兩軍接觸的時候,實際整個鋒線差不多有將近兩千多米寬。兩千多米寬代表了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其實對於單個騎兵而言,左右躲閃的空間還是很寬裕的。
換句話來說,騎兵們衝鋒時,在這條鋒線上,並不是均勻排列的!
這個知識非常關鍵。
現代人對於騎兵大決戰的觀念,都是從電影裏電視劇裏看來的,或者讀酸文人的小說時看到上麵是那麽寫的。
啊,敵人衝過來時,每個騎兵都相隔五米遠,整齊得就像中學生在廣場做早操似的......
啊,我左一刀,右一刀,劈死了一個又一個,我好英勇啊.......
尼瑪敵人都是豬啊?不會躲的麽?敵人不會幾個人一起上來捅死你的麽?
都是假的,千萬別信!信了的話,你就算是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
大規模騎兵對戰的戰場上,位於鋒線的騎兵,一般都是按照十人長或百人長的指示,隨機排成陰陣或陽陣的。
所謂的陽陣,就是密集陣型,百來個騎兵密密麻麻擠成一堆,前麵布成一個尖角,像一把錐子似的鑿進敵陣裏。
如果前方敵人騎兵的密度不夠集中,那你們這個陣型就有效,就能“鑿穿”“鑿散”對方了!“鑿穿”以後,還可以隨時替換最前麵累了的騎兵或者給陣亡的騎兵補位。
這就是陽陣,通過密集排陣,以“強悍硬闖”來攻敵,強行鑿穿鑿散任何敢於阻擋在前麵的敵人。
而所謂的陰陣,就是類似於長條形的口袋陣。
前方鬆鬆垮垮,一旦敵軍衝了進來,則騎兵們紛紛往兩邊閃,然後兩邊的騎兵一起向心揮刀,利用高相錯的時機,無數長刀從兩邊同時拖殺過來,在局部瞬間形成二打一的局麵,將陷進來的敵人夾住吃掉,或者至少將外圍的敵騎掃落馬下!
這就是陰陣,以柔克剛,放你進來夾死你,拖死你!
一般訓練有素的騎兵,會同時形成幾個並排的“陽陣”,“陽陣”和“陽陣”之間就自然形成了“陰陣”,陰陽之間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如果碰上一支菜鳥騎兵軍隊,對方沒有陰陽陣意識,隻是像中學生廣播體操似的均勻分布排列,那麽兩軍迎麵撞上時,被我軍的這些陰陽陣一衝,敵軍的傷亡可是絕對慘重,在極短時間裏就會全軍崩潰!
可是,如果敵人也是精於布陣的騎兵呢?
那就沒辦法了,大家隻好碰運氣了!
在兩邊都有結成陰陽陣的情況下,雙方騎兵互相衝陣的時候,最好的結果就是自己的“陽陣”衝進了敵人的“陰陣”,我方一下就形成鑿穿,順便殺掉幾個來不及跑掉的倒黴蛋。你那一方則兩邊夾擊,掃掉我的陽陣邊上幾個護邊的騎兵,也算撿了些功勞。
這樣大家都隻有少量傷亡,相錯而過,然後繼續各自向前衝鋒,接著去碰下一個運氣。
這是一種皆大歡喜的最好結果。
各位同行,各位友商,大家一路走好,多多保重,下次再見,有空來喝茶!
但是,兩支騎兵對撞,最恐怖的結果,就是我方的“陽陣”,碰上了對方的“陽陣”!
這下可就熱鬧了!
因為騎兵相對衝鋒時,奔跑的度實在太快,根本是來不及躲避的!
陽陣對陽陣,這就是考驗雙方參與結陣的騎兵意誌的時刻了!
隻要最前排的騎兵裏有一個人害怕了,稍微遲疑一下,陣型有所鬆動,就徹底完蛋!
什麽叫做鑿穿!這就是鑿穿!
一方繼續保持緊密陣型,一往無前的鬥誌,而另一方卻害怕了,慫了,隻要前麵開始鬆動,後麵的人也就立刻鬥誌全消,開始想辦法逃。
可是哪裏來得及逃!
對方的密集陣型一下鑿了過來,這些慫了的騎兵立刻就會被撞散,一個都跑不了!而保持密集陣型的一方,隻是付出少量傷亡的代價,便可鑿穿後繼續前進!
當然,如果兩邊都堅持住了,又會生什麽呢?
火星撞地球,那畫麵太美,不敢看了!
陰陣對陰陣碰上了,情況會稍微好一點,基本就是散兵陣對衝時的一團大混戰,每個騎兵都必須在電光火石之間與敵人相錯而過的時候,選擇自己站位和動作,然後就是兩邊騎兵紛紛摔落一地死於非命。
至於誰倒下誰活著,那就看運氣了!
唐軍衝在最前麵的最中間的,正是三千銀鞍契丹直!
左邊兩千易州騎兵落後了二三十米,右邊五千鎮州騎兵落後了不到一百米,呈大鷹展翅狀,整整將近一萬騎兵衝向了迎麵而來的契丹軍!
三千銀鞍契丹直正對麵的,是排在契丹軍最前麵的兩千迭刺騎兵!
銀鞍騎兵們已經排出九個陽陣,中間夾著八個陰陣。對麵的兩千迭刺騎兵則排出了八個陽陣,七個陰陣!兩軍相撞之時,唐軍有四個陽陣成功地插入了契丹軍的四個陰陣,另外五個排在正中間的陽陣,卻沒那麽幸運了,正好與契丹軍的五個陽陣一對一地捉對迎頭撞上了!
最中間的,也是衝在最前麵的那名銀鞍騎兵,在兩軍鋒線剛剛接觸的時候,就被對麵捅過來的馬刀一下插進了胸膛,刺了個對穿!與此同時,他手中的長刀也正好將對方的腦袋直接鏟飛!兩人的戰馬自動避讓躲開,但兩具屍體卻狠狠地撞在了一起,瞬間各自變形斷裂,變成好幾塊死肉打著璿兒冒著血花向兩邊飛去。
與此同時,兩邊都是最中間的兩個陽陣已經劇烈地撞在了一起!
連慘叫聲都沒有,連反應時間都沒有,所有人手中的馬刀一律機械地向前指著,插入對麵衝過來的某具肉體,然後對麵不知哪裏冒出來的長刀也鏟了過來,將這邊的騎兵削掉半邊身子。
瞬間的強烈碰撞,一層又一層年輕的軀體疊在一起,被切斷,被擠爛,被撕碎,甚至還有一個銀鞍騎兵兩個手臂瞬間被打飛,整個人向前飛了出去,卻兇狠地張開嘴巴一口緊緊咬住了一名契丹騎兵的脖子,當場撕下一塊鮮血淋漓的大肉,然後跌落馬下,被翻滾的馬匹擠成肉泥!
陽陣與陽陣之間誰都不讓的結局,竟是如此的慘烈!
恕筆者實在無法再具體描述下去了,否則明天早上大家早飯都不要吃了!
劉在明此時正躲在這個正中間陽陣後麵的第七排,一見前方已經撞成了一團爛泥,自己身前的銀鞍騎兵也一個接一個落馬,手中長鞭急忙一甩,當場將契丹軍陽陣後方的幾名契丹騎兵打得粉碎,血肉橫飛,留出了幾米的空擋,終於讓己方的陽陣獲得一瞬間繼續向前衝鋒的勢能!
眼見將軍出手,打鬆了對麵的契丹軍陽陣,身邊的其他銀鞍騎兵們精神大陣,齊聲高唿,毫不遲疑地衝進了這個短暫出現的缺口!
鑿穿!這就是鑿穿!
後麵的五十多名契丹騎兵一下就亂掉了。
唐軍銀鞍騎兵快馬加鞭,跳過層層疊疊的肉糊糊的屍體,將後麵的契丹騎兵撞的東歪西倒,長刀過處,躲避不及的契丹騎兵紛紛滾落馬下,被蜂擁而過的銀鞍騎兵踩得不成樣子!
一個陽陣鑿穿,又一個陽陣鑿穿!五個陽陣正麵對決,唐軍勝出兩個,被撞散一個,還有兩個與對方撞擊後,又互相偏離相錯而過,兩邊自行脫離了。
無數敵軍從自己身邊高狂奔相錯而過,每個人都眼花繚亂,誰也看不清到底是怎麽迴事!隨便抬起手中馬刀就能削掉一個腦袋!或者打落一騎敵軍騎兵!與此同時,無數契丹騎兵手中明晃晃的長刀也砍了過來!
拚人品的時候到了!
------------------------------------
在古代戰場上,大規模騎兵對戰,與小規模的騎兵作戰,完全是兩迴事情!
每一個卷入其中的騎兵,最重要的並不是殺了多少敵人,而是如何在戰場存活下來!你再英勇有什麽用?你知道一萬人的騎兵陣有多深?
迎麵衝過來的每一個人你都砍?那沒幾秒鍾你就用完力氣了,等死吧!
所以,現代人穿越到古代當騎兵,一定要記得,碰上大規模騎兵對戰,千萬不能裝逼!
小規模騎兵作戰,一般都是狹路相逢,就那麽百來個人,不打也要打了,但是大規模騎兵作戰是不一樣的,最重要原因的是場地開闊,鋒線很寬!
比如像今天這場萬人對萬人的大決戰,兩軍接觸的時候,實際整個鋒線差不多有將近兩千多米寬。兩千多米寬代表了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其實對於單個騎兵而言,左右躲閃的空間還是很寬裕的。
換句話來說,騎兵們衝鋒時,在這條鋒線上,並不是均勻排列的!
這個知識非常關鍵。
現代人對於騎兵大決戰的觀念,都是從電影裏電視劇裏看來的,或者讀酸文人的小說時看到上麵是那麽寫的。
啊,敵人衝過來時,每個騎兵都相隔五米遠,整齊得就像中學生在廣場做早操似的......
啊,我左一刀,右一刀,劈死了一個又一個,我好英勇啊.......
尼瑪敵人都是豬啊?不會躲的麽?敵人不會幾個人一起上來捅死你的麽?
都是假的,千萬別信!信了的話,你就算是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麽死的!
大規模騎兵對戰的戰場上,位於鋒線的騎兵,一般都是按照十人長或百人長的指示,隨機排成陰陣或陽陣的。
所謂的陽陣,就是密集陣型,百來個騎兵密密麻麻擠成一堆,前麵布成一個尖角,像一把錐子似的鑿進敵陣裏。
如果前方敵人騎兵的密度不夠集中,那你們這個陣型就有效,就能“鑿穿”“鑿散”對方了!“鑿穿”以後,還可以隨時替換最前麵累了的騎兵或者給陣亡的騎兵補位。
這就是陽陣,通過密集排陣,以“強悍硬闖”來攻敵,強行鑿穿鑿散任何敢於阻擋在前麵的敵人。
而所謂的陰陣,就是類似於長條形的口袋陣。
前方鬆鬆垮垮,一旦敵軍衝了進來,則騎兵們紛紛往兩邊閃,然後兩邊的騎兵一起向心揮刀,利用高相錯的時機,無數長刀從兩邊同時拖殺過來,在局部瞬間形成二打一的局麵,將陷進來的敵人夾住吃掉,或者至少將外圍的敵騎掃落馬下!
這就是陰陣,以柔克剛,放你進來夾死你,拖死你!
一般訓練有素的騎兵,會同時形成幾個並排的“陽陣”,“陽陣”和“陽陣”之間就自然形成了“陰陣”,陰陽之間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如果碰上一支菜鳥騎兵軍隊,對方沒有陰陽陣意識,隻是像中學生廣播體操似的均勻分布排列,那麽兩軍迎麵撞上時,被我軍的這些陰陽陣一衝,敵軍的傷亡可是絕對慘重,在極短時間裏就會全軍崩潰!
可是,如果敵人也是精於布陣的騎兵呢?
那就沒辦法了,大家隻好碰運氣了!
在兩邊都有結成陰陽陣的情況下,雙方騎兵互相衝陣的時候,最好的結果就是自己的“陽陣”衝進了敵人的“陰陣”,我方一下就形成鑿穿,順便殺掉幾個來不及跑掉的倒黴蛋。你那一方則兩邊夾擊,掃掉我的陽陣邊上幾個護邊的騎兵,也算撿了些功勞。
這樣大家都隻有少量傷亡,相錯而過,然後繼續各自向前衝鋒,接著去碰下一個運氣。
這是一種皆大歡喜的最好結果。
各位同行,各位友商,大家一路走好,多多保重,下次再見,有空來喝茶!
但是,兩支騎兵對撞,最恐怖的結果,就是我方的“陽陣”,碰上了對方的“陽陣”!
這下可就熱鬧了!
因為騎兵相對衝鋒時,奔跑的度實在太快,根本是來不及躲避的!
陽陣對陽陣,這就是考驗雙方參與結陣的騎兵意誌的時刻了!
隻要最前排的騎兵裏有一個人害怕了,稍微遲疑一下,陣型有所鬆動,就徹底完蛋!
什麽叫做鑿穿!這就是鑿穿!
一方繼續保持緊密陣型,一往無前的鬥誌,而另一方卻害怕了,慫了,隻要前麵開始鬆動,後麵的人也就立刻鬥誌全消,開始想辦法逃。
可是哪裏來得及逃!
對方的密集陣型一下鑿了過來,這些慫了的騎兵立刻就會被撞散,一個都跑不了!而保持密集陣型的一方,隻是付出少量傷亡的代價,便可鑿穿後繼續前進!
當然,如果兩邊都堅持住了,又會生什麽呢?
火星撞地球,那畫麵太美,不敢看了!
陰陣對陰陣碰上了,情況會稍微好一點,基本就是散兵陣對衝時的一團大混戰,每個騎兵都必須在電光火石之間與敵人相錯而過的時候,選擇自己站位和動作,然後就是兩邊騎兵紛紛摔落一地死於非命。
至於誰倒下誰活著,那就看運氣了!
唐軍衝在最前麵的最中間的,正是三千銀鞍契丹直!
左邊兩千易州騎兵落後了二三十米,右邊五千鎮州騎兵落後了不到一百米,呈大鷹展翅狀,整整將近一萬騎兵衝向了迎麵而來的契丹軍!
三千銀鞍契丹直正對麵的,是排在契丹軍最前麵的兩千迭刺騎兵!
銀鞍騎兵們已經排出九個陽陣,中間夾著八個陰陣。對麵的兩千迭刺騎兵則排出了八個陽陣,七個陰陣!兩軍相撞之時,唐軍有四個陽陣成功地插入了契丹軍的四個陰陣,另外五個排在正中間的陽陣,卻沒那麽幸運了,正好與契丹軍的五個陽陣一對一地捉對迎頭撞上了!
最中間的,也是衝在最前麵的那名銀鞍騎兵,在兩軍鋒線剛剛接觸的時候,就被對麵捅過來的馬刀一下插進了胸膛,刺了個對穿!與此同時,他手中的長刀也正好將對方的腦袋直接鏟飛!兩人的戰馬自動避讓躲開,但兩具屍體卻狠狠地撞在了一起,瞬間各自變形斷裂,變成好幾塊死肉打著璿兒冒著血花向兩邊飛去。
與此同時,兩邊都是最中間的兩個陽陣已經劇烈地撞在了一起!
連慘叫聲都沒有,連反應時間都沒有,所有人手中的馬刀一律機械地向前指著,插入對麵衝過來的某具肉體,然後對麵不知哪裏冒出來的長刀也鏟了過來,將這邊的騎兵削掉半邊身子。
瞬間的強烈碰撞,一層又一層年輕的軀體疊在一起,被切斷,被擠爛,被撕碎,甚至還有一個銀鞍騎兵兩個手臂瞬間被打飛,整個人向前飛了出去,卻兇狠地張開嘴巴一口緊緊咬住了一名契丹騎兵的脖子,當場撕下一塊鮮血淋漓的大肉,然後跌落馬下,被翻滾的馬匹擠成肉泥!
陽陣與陽陣之間誰都不讓的結局,竟是如此的慘烈!
恕筆者實在無法再具體描述下去了,否則明天早上大家早飯都不要吃了!
劉在明此時正躲在這個正中間陽陣後麵的第七排,一見前方已經撞成了一團爛泥,自己身前的銀鞍騎兵也一個接一個落馬,手中長鞭急忙一甩,當場將契丹軍陽陣後方的幾名契丹騎兵打得粉碎,血肉橫飛,留出了幾米的空擋,終於讓己方的陽陣獲得一瞬間繼續向前衝鋒的勢能!
眼見將軍出手,打鬆了對麵的契丹軍陽陣,身邊的其他銀鞍騎兵們精神大陣,齊聲高唿,毫不遲疑地衝進了這個短暫出現的缺口!
鑿穿!這就是鑿穿!
後麵的五十多名契丹騎兵一下就亂掉了。
唐軍銀鞍騎兵快馬加鞭,跳過層層疊疊的肉糊糊的屍體,將後麵的契丹騎兵撞的東歪西倒,長刀過處,躲避不及的契丹騎兵紛紛滾落馬下,被蜂擁而過的銀鞍騎兵踩得不成樣子!
一個陽陣鑿穿,又一個陽陣鑿穿!五個陽陣正麵對決,唐軍勝出兩個,被撞散一個,還有兩個與對方撞擊後,又互相偏離相錯而過,兩邊自行脫離了。
無數敵軍從自己身邊高狂奔相錯而過,每個人都眼花繚亂,誰也看不清到底是怎麽迴事!隨便抬起手中馬刀就能削掉一個腦袋!或者打落一騎敵軍騎兵!與此同時,無數契丹騎兵手中明晃晃的長刀也砍了過來!
拚人品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