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
--------------------------
大規模騎兵作戰就是這樣的了,我方滾滾洪流殺入敵陣,敵方也是滾滾洪流殺入我方陣型,大家一起滾滾洪流向前衝,你跑你的,我跑我的,最好我們誰也碰不上誰,一起從對方的陣尾成功地透陣殺出,那就功德圓滿,拍手相慶。
這種雙贏的格局,你好我好大家好!
隻要不是指揮官腦子進水了,要求大家迴頭再殺一陣,那麽今天就算活下來了!
眼下就是這樣。
劉在明守在最中間的那個陽陣後麵,前麵有上百名銀鞍騎兵結成密集陣型,幫他頂著向前狂奔。
剛才鑿穿敵陣的時候,這個陽陣眨眼間就死了七八十號人,所幸劉在明及時揮鞭打散了對方的密集陣型,才得以鑿穿過關。眼見已經進入了滾滾洪流相互對穿的階段,劉在明趕緊招唿左右的散兵重新圍攏起來,圍繞著這個剛才差不多消失了一半的陽陣,又重新聚起了兩百多號銀鞍騎兵。
這下厚實得多了,老劉同誌才稍微感覺到安全了一點。
那是自然,你那麽大一團陽陣在人群中像個大象似的蠻橫地穿梭,對麵的契丹兵早就紛紛散開,躲都來不及,誰敢擋在你的前麵啊。也隻有剛才突然出現的一個陰陣套住了這個陽陣,才乒乒乓乓地大刀亂揮,大打出手。
眨眼間相錯而過,雙方各自又是十幾騎落馬,才各自跟著己方的滾滾洪流繼續前進。
前麵暫時沒看見有對方其他的陽陣,劉在明閑下來揮揮鞭子,將迎麵而來路過的幾個倒黴的契丹騎兵拍碎,倒也是舒服得很。
“衝啊,殺啊,殺盡契丹狗!”
這劉在明確實是個人渣,沒什麽口德。尼瑪你嘚瑟歸嘚瑟,怎麽能這麽說話呢?
你身邊圍成一圈保衛你的銀鞍騎兵,也是清一色的契丹人好不好!
好在戰場上也是吵鬧的很,誰也聽不見他在說什麽!
劉在明鑿陣鑿得很順利,黃毛大漢裴寶滿這邊就不太輕鬆了。
裴寶滿是大山裏出來的鄉下人,哪裏聽說過什麽陰陣陽陣!他又是在地上跑步的,不是騎馬的,所以跑得一身大汗,為了涼快一點,專挑人少的地方跑,正好稀裏糊塗地跑在銀鞍騎兵的一個陰陣裏。
還沒搞清楚怎麽迴事,跑在自己前麵銀鞍騎兵就紛紛往兩邊散開,然後正當麵一大群排成尖銳三角形的密集契丹重騎兵就朝他衝了過來!
裴寶滿在方山縣可是被契丹小將軍那也阿古姆的那支騎兵隊的重騎兵衝過陣的,知道這種重騎兵集群的厲害。別看他身材肥大,反應倒也快,一個箭步就閃向了一邊。
隻是他剛才稍微愣了一下,躲得不算太遠,躲過了最鋒利的陣尖,還是被契丹軍陽陣的左翼給撞上了!
裴寶滿哪裏肯吃這個虧,一看躲不過了,那就打吧!
左腳腳尖落地,一個迴旋側過身子,紮穩馬步,手中銀色長槍風車一般轉起,當場將迎麵而來的三名契丹重騎兵連人帶馬砸成十幾塊肉團!
但是,既然都說了是陽陣,以騎兵排陣的密集程度加上騎兵的度,那小裴同誌可是必須鍾內應付五到十名高衝過來的重騎兵!
爆起的血霧中,又是五個馬頭已經探出,一下就將裴寶滿的龐大身軀撞飛,撞的他噴了一口的鮮血!身在半空中的時候,三把明晃晃的馬刀就已經向他迎麵砍來!
叮叮當當幾聲兵器相撞的尖銳聲響,裴寶滿在半空中一個扭腰,借著衝力,又向外側翻出了幾個馬位,才躲開剛才朝他襲來的幾把馬刀。
然而即使跳到這個位置,前方還是一堆源源不斷的重騎兵衝來!
裴寶滿手中三米長的長槍再次挑飛另一批迎麵而來的三騎敵兵,順勢一個迴轉,槍影又起,將斜後方的四騎契丹騎兵連人帶馬砸成一團肉醬!
這時,裴寶滿其實已經跳到比較靠邊的位置了,邊上路過的銀鞍騎兵一見己方有個如此兇猛的家夥,在那裏殺人殺得如此的爽,也唿啦一聲紛紛靠了過來,無數長刀一起伸出,一下就刮掉了好幾十騎契丹騎兵!
這個契丹陽陣領頭的小將軍幾乎要哭了。尼瑪本來很慶幸衝進了唐軍的陰陣,哪裏會想到碰到這麽一個不守規矩的黃毛鄉巴佬!連陽陣都敢硬闖硬打!
被裴寶滿帶著陰陣裏的銀鞍騎兵們一通亂打,這個兩百多人組成的契丹陽陣一下就被掃掉了半邊,隊形也開始散了!最麻煩的是,前方的下一批衝過來的敵人,正是鎮州騎兵。
鎮州騎兵陣最邊上的一個三百人組成的大陽陣就在前方,高撞了過來!
這下杯具了!
在如此大的戰場上,個人的命運實在是太渺小了。各種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事情隨時隨地都在生。
剛才僥幸躲過一個契丹陽陣的裴寶滿,已經停止奔跑,正在大步流星走路,想要稍微休息一下跑得有點累的雙腳,卻沒想到,他正前方的那些銀鞍騎兵,此刻也撞上了一個五百人的大陽陣!
這是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和他的親兵陣!
前麵已經提及,戰前一萬三千契丹軍的排陣,是三個三千騎的方陣,呈品字狀圍繞著中間的四千人皇帝本陣的。
這種排陣中規中矩,對付唐軍三麵包圍的局勢,其實還是很恰當的。
隻是耶律綰思率領的三千先鋒騎兵,卻被劉在明引走,還在第一陣作戰時一敗塗地!
這就沒辦法了,全軍衝鋒的時候,耶律德光隻能讓四千騎的本陣衝在前麵了。
那麽,兩邊不是還有兩支三千人的騎兵嗎?
問題是兩側還有趙德鈞和趙延壽的各五千騎兵呢!這兩邊的三千騎,可不能讓開大道,讓幽州軍和汴州軍直插本陣的兩側!
果然契丹大軍一動,趙德鈞和趙延壽也不約而同地一起催動自己手下的騎兵大隊,兩邊加起來又是一萬騎唐軍,一起殺向了契丹軍的側麵!
趙延壽在契丹大軍的右側。
汴州兵一衝出去,契丹軍右側的三千騎兵便分出一千騎來對衝,其餘兩千騎繼續跟著皇帝本陣向前衝。
這個沒辦法,皇帝耶律德光的命令是全體向前衝!
照理說,汴州軍五千騎開始集群衝鋒時,契丹右陣應該三千騎兵集中起來,一起轉向向右,與汴州軍形成對衝局麵。這樣雖然不一定能夠取勝,但是起碼能擋一陣子。
但是皇命不可違抗,皇帝的命令是一起向前衝!
耶律皇上的意圖,是要集中人力一起向前衝陣,將鋒線拉得越寬越好,以便中央的親衛軍兵團能夠找到鋒線的縫隙殺出重圍!
古代時候打仗,像這種皇帝禦駕親征的場麵,損失多少兵馬那都是小事,關鍵是皇帝必須活下來!必須成功突圍!
所以,那分出來的一千契丹騎兵,個個心懷死誌,悍不畏死地衝向了迎麵而來的五千汴州騎兵!
結果根本沒有例外!事實也證明了趙延壽手下無弱兵!
這五千汴州騎兵,是趙延壽專門訓練來打仗的精兵,反而留在太原的一萬五千步卒,基本都是垃圾!汴州騎兵每天都要訓練排陣,夥食也是管飽,戰鬥力自然強大!
一千契丹騎兵與五千汴州騎兵迎頭相撞,竟沒有一人活著穿透汴州騎兵陣!
付出了將近七百人代價的汴州騎兵,絲毫不理會身後雙方騎兵留下的一路殘肢斷臂和滿地鮮血,繼續高衝向了契丹右陣剩下的兩千騎兵。
這時,契丹軍的前鋒也已經與易州軍的銀鞍契丹直的鋒線正麵碰上了!
眼看唐軍已經形成了三麵夾擊的有力局麵,而且前方的契丹右陣又沒有迴身來阻擋汴州軍,那就不客氣了,趙延壽的汴州軍開始大開殺戒!
趙延壽長嘯一聲,帶著一邊狂奔,一邊重新結成七個陽陣的汴州軍,從側麵一頭紮進了契丹右陣裏!
七個陽陣!就算你迎麵對衝,也賺不到什麽便宜,更何況現在人家是從你側麵衝進來的!
與此同時,趙德鈞率領的幽州軍也從左側殺入!
契丹大陣的前方和左右兩側,當場人仰馬翻,慘叫連連,殘骸橫飛,血流成河!
好一場慘烈的大屠殺!
--------------------------
大規模騎兵作戰就是這樣的了,我方滾滾洪流殺入敵陣,敵方也是滾滾洪流殺入我方陣型,大家一起滾滾洪流向前衝,你跑你的,我跑我的,最好我們誰也碰不上誰,一起從對方的陣尾成功地透陣殺出,那就功德圓滿,拍手相慶。
這種雙贏的格局,你好我好大家好!
隻要不是指揮官腦子進水了,要求大家迴頭再殺一陣,那麽今天就算活下來了!
眼下就是這樣。
劉在明守在最中間的那個陽陣後麵,前麵有上百名銀鞍騎兵結成密集陣型,幫他頂著向前狂奔。
剛才鑿穿敵陣的時候,這個陽陣眨眼間就死了七八十號人,所幸劉在明及時揮鞭打散了對方的密集陣型,才得以鑿穿過關。眼見已經進入了滾滾洪流相互對穿的階段,劉在明趕緊招唿左右的散兵重新圍攏起來,圍繞著這個剛才差不多消失了一半的陽陣,又重新聚起了兩百多號銀鞍騎兵。
這下厚實得多了,老劉同誌才稍微感覺到安全了一點。
那是自然,你那麽大一團陽陣在人群中像個大象似的蠻橫地穿梭,對麵的契丹兵早就紛紛散開,躲都來不及,誰敢擋在你的前麵啊。也隻有剛才突然出現的一個陰陣套住了這個陽陣,才乒乒乓乓地大刀亂揮,大打出手。
眨眼間相錯而過,雙方各自又是十幾騎落馬,才各自跟著己方的滾滾洪流繼續前進。
前麵暫時沒看見有對方其他的陽陣,劉在明閑下來揮揮鞭子,將迎麵而來路過的幾個倒黴的契丹騎兵拍碎,倒也是舒服得很。
“衝啊,殺啊,殺盡契丹狗!”
這劉在明確實是個人渣,沒什麽口德。尼瑪你嘚瑟歸嘚瑟,怎麽能這麽說話呢?
你身邊圍成一圈保衛你的銀鞍騎兵,也是清一色的契丹人好不好!
好在戰場上也是吵鬧的很,誰也聽不見他在說什麽!
劉在明鑿陣鑿得很順利,黃毛大漢裴寶滿這邊就不太輕鬆了。
裴寶滿是大山裏出來的鄉下人,哪裏聽說過什麽陰陣陽陣!他又是在地上跑步的,不是騎馬的,所以跑得一身大汗,為了涼快一點,專挑人少的地方跑,正好稀裏糊塗地跑在銀鞍騎兵的一個陰陣裏。
還沒搞清楚怎麽迴事,跑在自己前麵銀鞍騎兵就紛紛往兩邊散開,然後正當麵一大群排成尖銳三角形的密集契丹重騎兵就朝他衝了過來!
裴寶滿在方山縣可是被契丹小將軍那也阿古姆的那支騎兵隊的重騎兵衝過陣的,知道這種重騎兵集群的厲害。別看他身材肥大,反應倒也快,一個箭步就閃向了一邊。
隻是他剛才稍微愣了一下,躲得不算太遠,躲過了最鋒利的陣尖,還是被契丹軍陽陣的左翼給撞上了!
裴寶滿哪裏肯吃這個虧,一看躲不過了,那就打吧!
左腳腳尖落地,一個迴旋側過身子,紮穩馬步,手中銀色長槍風車一般轉起,當場將迎麵而來的三名契丹重騎兵連人帶馬砸成十幾塊肉團!
但是,既然都說了是陽陣,以騎兵排陣的密集程度加上騎兵的度,那小裴同誌可是必須鍾內應付五到十名高衝過來的重騎兵!
爆起的血霧中,又是五個馬頭已經探出,一下就將裴寶滿的龐大身軀撞飛,撞的他噴了一口的鮮血!身在半空中的時候,三把明晃晃的馬刀就已經向他迎麵砍來!
叮叮當當幾聲兵器相撞的尖銳聲響,裴寶滿在半空中一個扭腰,借著衝力,又向外側翻出了幾個馬位,才躲開剛才朝他襲來的幾把馬刀。
然而即使跳到這個位置,前方還是一堆源源不斷的重騎兵衝來!
裴寶滿手中三米長的長槍再次挑飛另一批迎麵而來的三騎敵兵,順勢一個迴轉,槍影又起,將斜後方的四騎契丹騎兵連人帶馬砸成一團肉醬!
這時,裴寶滿其實已經跳到比較靠邊的位置了,邊上路過的銀鞍騎兵一見己方有個如此兇猛的家夥,在那裏殺人殺得如此的爽,也唿啦一聲紛紛靠了過來,無數長刀一起伸出,一下就刮掉了好幾十騎契丹騎兵!
這個契丹陽陣領頭的小將軍幾乎要哭了。尼瑪本來很慶幸衝進了唐軍的陰陣,哪裏會想到碰到這麽一個不守規矩的黃毛鄉巴佬!連陽陣都敢硬闖硬打!
被裴寶滿帶著陰陣裏的銀鞍騎兵們一通亂打,這個兩百多人組成的契丹陽陣一下就被掃掉了半邊,隊形也開始散了!最麻煩的是,前方的下一批衝過來的敵人,正是鎮州騎兵。
鎮州騎兵陣最邊上的一個三百人組成的大陽陣就在前方,高撞了過來!
這下杯具了!
在如此大的戰場上,個人的命運實在是太渺小了。各種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事情隨時隨地都在生。
剛才僥幸躲過一個契丹陽陣的裴寶滿,已經停止奔跑,正在大步流星走路,想要稍微休息一下跑得有點累的雙腳,卻沒想到,他正前方的那些銀鞍騎兵,此刻也撞上了一個五百人的大陽陣!
這是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和他的親兵陣!
前麵已經提及,戰前一萬三千契丹軍的排陣,是三個三千騎的方陣,呈品字狀圍繞著中間的四千人皇帝本陣的。
這種排陣中規中矩,對付唐軍三麵包圍的局勢,其實還是很恰當的。
隻是耶律綰思率領的三千先鋒騎兵,卻被劉在明引走,還在第一陣作戰時一敗塗地!
這就沒辦法了,全軍衝鋒的時候,耶律德光隻能讓四千騎的本陣衝在前麵了。
那麽,兩邊不是還有兩支三千人的騎兵嗎?
問題是兩側還有趙德鈞和趙延壽的各五千騎兵呢!這兩邊的三千騎,可不能讓開大道,讓幽州軍和汴州軍直插本陣的兩側!
果然契丹大軍一動,趙德鈞和趙延壽也不約而同地一起催動自己手下的騎兵大隊,兩邊加起來又是一萬騎唐軍,一起殺向了契丹軍的側麵!
趙延壽在契丹大軍的右側。
汴州兵一衝出去,契丹軍右側的三千騎兵便分出一千騎來對衝,其餘兩千騎繼續跟著皇帝本陣向前衝。
這個沒辦法,皇帝耶律德光的命令是全體向前衝!
照理說,汴州軍五千騎開始集群衝鋒時,契丹右陣應該三千騎兵集中起來,一起轉向向右,與汴州軍形成對衝局麵。這樣雖然不一定能夠取勝,但是起碼能擋一陣子。
但是皇命不可違抗,皇帝的命令是一起向前衝!
耶律皇上的意圖,是要集中人力一起向前衝陣,將鋒線拉得越寬越好,以便中央的親衛軍兵團能夠找到鋒線的縫隙殺出重圍!
古代時候打仗,像這種皇帝禦駕親征的場麵,損失多少兵馬那都是小事,關鍵是皇帝必須活下來!必須成功突圍!
所以,那分出來的一千契丹騎兵,個個心懷死誌,悍不畏死地衝向了迎麵而來的五千汴州騎兵!
結果根本沒有例外!事實也證明了趙延壽手下無弱兵!
這五千汴州騎兵,是趙延壽專門訓練來打仗的精兵,反而留在太原的一萬五千步卒,基本都是垃圾!汴州騎兵每天都要訓練排陣,夥食也是管飽,戰鬥力自然強大!
一千契丹騎兵與五千汴州騎兵迎頭相撞,竟沒有一人活著穿透汴州騎兵陣!
付出了將近七百人代價的汴州騎兵,絲毫不理會身後雙方騎兵留下的一路殘肢斷臂和滿地鮮血,繼續高衝向了契丹右陣剩下的兩千騎兵。
這時,契丹軍的前鋒也已經與易州軍的銀鞍契丹直的鋒線正麵碰上了!
眼看唐軍已經形成了三麵夾擊的有力局麵,而且前方的契丹右陣又沒有迴身來阻擋汴州軍,那就不客氣了,趙延壽的汴州軍開始大開殺戒!
趙延壽長嘯一聲,帶著一邊狂奔,一邊重新結成七個陽陣的汴州軍,從側麵一頭紮進了契丹右陣裏!
七個陽陣!就算你迎麵對衝,也賺不到什麽便宜,更何況現在人家是從你側麵衝進來的!
與此同時,趙德鈞率領的幽州軍也從左側殺入!
契丹大陣的前方和左右兩側,當場人仰馬翻,慘叫連連,殘骸橫飛,血流成河!
好一場慘烈的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