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黃河是從北向南流的,所以,渡河口在東關鎮以北兩裏地,從那裏上船,一邊渡河,一邊被川流不息的黃河衝到下遊,正好可以靠上對岸府州的碼頭。
第二天天蒙蒙亮,振武軍渡河行動就開始了。
東關鎮這邊拉出來三十多條船,除了船夫以外,大的可以搭乘二十多人,小的也可以搭乘五六個。振武軍首批過河的,是左郎將黃誌親自率領的三百多人,其中五十名是東關鎮的鎮民,他們跟著過河,是為了搶奪對岸的船隻。
另有十人是原東關鎮定難軍的士兵,被選做帶路黨。
清晨的大山裏,霧氣很大,雖然天氣還行,但是黃河上煙霧騰騰的,對岸看不太清,正是發起突襲的好時機。
振武軍士兵們大都是旱鴨子,哪裏經曆過水流這麽湍急的黃河!上了船,小船稍微擺了兩擺,個個都嚇得麵如土色,雙手緊緊握住船幫子動也不敢動。
所幸為了完成東關鎮的交稅任務,這些東關鎮的船夫們也是拚了!
大大小小的三十艘船一起出發,居然沒有發生什麽碰撞,也沒有一艘翻掉,除了十幾名振武軍旱鴨子被顛得嘔吐外,沒有一名士兵掉下水,全部都順利地渡過了黃河,到達了對岸的府州碼頭。
府州城距離河岸還有一裏多,這個時候碼頭上隻有十幾個船夫在等早起橫渡黃河的客人。
見到大批身穿製服的軍士乘著渡船而來,也沒人慌張,有幾艘擋了道的小船還自動劃開,為靠碼頭的東關鎮小船讓路。
這不奇怪,因為振武軍和定難軍大家都還算是唐軍,衣服同樣都是黑色的,隻是款式有點不同而已,這些船夫們遠遠的也看不出來,還以為是那幫東關鎮的定難軍在調動呢。
隻是這些渡河的“定難軍”上了岸,站穩了腳跟,就開始發難了。
一排排長矛弓箭對準了這些府州船夫,有一艘離岸稍遠的小船想跑,兩名振武軍弓手毫不猶豫就射出兩支箭,一起插進了船夫的後背,掉入了滾滾的黃河死掉了。
一看到死人了,這些船夫們都不敢說話了,乖乖地下船來到岸邊,圍成一團抱頭蹲下。
“軍爺,我們犯啥事了?”有個膽子大的還問。
“交稅!你們偷稅漏稅十年了,今天可是攤上大事了!”
“啊?那要交多少啊!”
“你們十年沒交稅了,你說差了多少,每個人一兩銀子!不許講價!”
我擦,一兩銀子!這些船夫們當場蒙圈了。
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枚銅板,每天渡十個客人,才賺個三十個銅板,還要交十個銅板的碼頭稅!刨去家用,就剩兩三個銅板可以打點小酒喝喝,或者給家裏的閨女小子買塊小蒸糕嚐嚐鮮,哪裏來的一千枚銅板啊!
旁邊的東關鎮的船夫也是認識的,趕緊上前說:“別怕,別急,這些軍爺要渡河,價錢還不錯,包來迴每人20個銅板,你船上可裝十個人,跑一趟就兩百個銅板了,跑五趟就可以抵稅了呀!”
府州船夫一聽每人20個銅板?這幫軍爺還真是闊氣啊,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生意,哪裏能放掉!便趕緊起身說道:“我們幫軍爺渡河抵稅吧,不知可不可以多跑幾趟啊?”
可以啊,怎麽不可以,我們振武軍銅板沒有,飯票可有的是!
左郎將黃誌大手一揮,少廢話,趕緊幹活!那邊還有幾十條沒人管的小船,我們全部征用了!既然軍爺下令偷船,東關鎮過來的船夫們也不客氣了,直接就過去拿船。
於是,上了岸的兩百多振武軍步卒們開始在碼頭附近布防,其他小船也紛紛離岸,向對岸劃去。
現在,渡船的數量達到了將近八十多艘了。
第二輪過來的小船時間有點長,因為從府州碼頭出發,被黃河水又衝到下遊兩裏地,再拖著空船逆流而上,走了四裏地才能迴到東關鎮的出發碼頭,好多振武軍校尉都急了,連連喝令讓戰馬去拖空船。
還好,也不知是府州的守軍沒睡醒,還是霧氣太大看不清,水聲太大也聽不清,所以,第二批七百多兵卒過河到達府州碼頭時,雖然已經過了將近一個小時了,府州碼頭上還是靜悄悄的。
黃誌一看,手裏有差不多一千人了,這才放心下來。
打發走小船們去接下一批振武軍,黃誌下令這一千步卒們排隊列陣,留下兩百人繼續守衛碼頭,自己帶著八百人排著整齊的步兵隊列,開始向府州城前進。
這其實是黃誌的私心發作了。
這年頭做了武將的,個個都是眼觀八路耳聽四方!心裏的門坎清的很!
這不,趙德鈞造反了,建了燕國,石敬瑭造反了,建了晉國,聽說山東那邊很快又會有人造反,要建個魯國。迴過頭來再看看趙平趙將軍,振武軍號稱自己是唐軍,放在眼前的晉軍和燕軍假裝看不見,卻揮兵西進,去招討同樣是唐軍的黨項人!
這特麽的不是明擺著嗎?趙將軍說不定也很快就建國啦,你看,連掌書記都請來了,還是契丹那邊赫赫有名的韓匡嗣韓大才子!
噓小聲!
有些事情,懂了的就懂了,不懂的就不懂了!
黃誌這個農村混混出身的蠢貨,原來跟著他堂哥黃強混,在唐軍裏麵混了幾年才當了個小隊長。沒想到黃強一死,一不小心跟上了趙平,那官運簡直就像是坐了火箭似的,沒幾天就成校尉了,這校尉才當了一個月,又變成郎將了!
人生要是開了掛,富貴真是擋都擋不住啊!
這種時候,誰不想趕緊多撈點功勞啊!等哪天趙將軍也扯旗造反了,黃誌就可以再進一步,當個大將軍真的不是夢想啊!祖上積德歸積德,個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
打勝仗可以算功勞,功勞有大有小,但是奪取一座州城,無論多小的州城,那都是州城啊!都是拔城之功啊!無論如何,以後大家說起來,府州誰拿下的?黃誌啊!
所以,黃誌也是拚了。對不住啦,你桑哥帶著五千大軍慢慢渡河吧,勞資先下手為強,奪了這個府州再來請你喝酒賠罪!
府州城的城池不大,城牆就是簡單的土牆堆起來的,高度隻有三米,跟個土堆沒什麽區別。城裏的老百姓人口不到一萬人,裏麵隻有一千定難軍在守城。
太陽已經升的老高,大山裏的霧氣也慢慢消散了。
八百振武軍步卒雄赳赳氣昂昂地大步開進,終於驚動了守城的一千定難軍。
尼瑪見鬼了!振武軍居然過了河!還八百名步卒,就敢來攻城?
隻聽一聲號響,城門打開,就衝出了五百騎定難軍騎兵!
這裏可不是河東的東關鎮,而是河西的府州,這支一千人的定難軍,也不是從府州當地招募的壯丁,而是直接從銀州調過來的正牌定難軍騎兵!
在河西地區,不用渡河,放個定期輪換的一千騎兵在此,對於定難軍來說,算是正常的部署。
跑出城門的定難軍騎兵一邊急急忙忙地排陣,其中一員騎將拍馬跑了出來,手中一杆長槍遙遙指著振武軍裏唯一騎在馬上的黃誌,大聲喝道:
“前方可是振武軍?何以無故進犯府州?”
黃誌此時也喊停了前行的步卒大隊,保持著陣型,一邊也是單人匹馬迎上前去。
“收稅!”(未完待續。)。
第二天天蒙蒙亮,振武軍渡河行動就開始了。
東關鎮這邊拉出來三十多條船,除了船夫以外,大的可以搭乘二十多人,小的也可以搭乘五六個。振武軍首批過河的,是左郎將黃誌親自率領的三百多人,其中五十名是東關鎮的鎮民,他們跟著過河,是為了搶奪對岸的船隻。
另有十人是原東關鎮定難軍的士兵,被選做帶路黨。
清晨的大山裏,霧氣很大,雖然天氣還行,但是黃河上煙霧騰騰的,對岸看不太清,正是發起突襲的好時機。
振武軍士兵們大都是旱鴨子,哪裏經曆過水流這麽湍急的黃河!上了船,小船稍微擺了兩擺,個個都嚇得麵如土色,雙手緊緊握住船幫子動也不敢動。
所幸為了完成東關鎮的交稅任務,這些東關鎮的船夫們也是拚了!
大大小小的三十艘船一起出發,居然沒有發生什麽碰撞,也沒有一艘翻掉,除了十幾名振武軍旱鴨子被顛得嘔吐外,沒有一名士兵掉下水,全部都順利地渡過了黃河,到達了對岸的府州碼頭。
府州城距離河岸還有一裏多,這個時候碼頭上隻有十幾個船夫在等早起橫渡黃河的客人。
見到大批身穿製服的軍士乘著渡船而來,也沒人慌張,有幾艘擋了道的小船還自動劃開,為靠碼頭的東關鎮小船讓路。
這不奇怪,因為振武軍和定難軍大家都還算是唐軍,衣服同樣都是黑色的,隻是款式有點不同而已,這些船夫們遠遠的也看不出來,還以為是那幫東關鎮的定難軍在調動呢。
隻是這些渡河的“定難軍”上了岸,站穩了腳跟,就開始發難了。
一排排長矛弓箭對準了這些府州船夫,有一艘離岸稍遠的小船想跑,兩名振武軍弓手毫不猶豫就射出兩支箭,一起插進了船夫的後背,掉入了滾滾的黃河死掉了。
一看到死人了,這些船夫們都不敢說話了,乖乖地下船來到岸邊,圍成一團抱頭蹲下。
“軍爺,我們犯啥事了?”有個膽子大的還問。
“交稅!你們偷稅漏稅十年了,今天可是攤上大事了!”
“啊?那要交多少啊!”
“你們十年沒交稅了,你說差了多少,每個人一兩銀子!不許講價!”
我擦,一兩銀子!這些船夫們當場蒙圈了。
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枚銅板,每天渡十個客人,才賺個三十個銅板,還要交十個銅板的碼頭稅!刨去家用,就剩兩三個銅板可以打點小酒喝喝,或者給家裏的閨女小子買塊小蒸糕嚐嚐鮮,哪裏來的一千枚銅板啊!
旁邊的東關鎮的船夫也是認識的,趕緊上前說:“別怕,別急,這些軍爺要渡河,價錢還不錯,包來迴每人20個銅板,你船上可裝十個人,跑一趟就兩百個銅板了,跑五趟就可以抵稅了呀!”
府州船夫一聽每人20個銅板?這幫軍爺還真是闊氣啊,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好生意,哪裏能放掉!便趕緊起身說道:“我們幫軍爺渡河抵稅吧,不知可不可以多跑幾趟啊?”
可以啊,怎麽不可以,我們振武軍銅板沒有,飯票可有的是!
左郎將黃誌大手一揮,少廢話,趕緊幹活!那邊還有幾十條沒人管的小船,我們全部征用了!既然軍爺下令偷船,東關鎮過來的船夫們也不客氣了,直接就過去拿船。
於是,上了岸的兩百多振武軍步卒們開始在碼頭附近布防,其他小船也紛紛離岸,向對岸劃去。
現在,渡船的數量達到了將近八十多艘了。
第二輪過來的小船時間有點長,因為從府州碼頭出發,被黃河水又衝到下遊兩裏地,再拖著空船逆流而上,走了四裏地才能迴到東關鎮的出發碼頭,好多振武軍校尉都急了,連連喝令讓戰馬去拖空船。
還好,也不知是府州的守軍沒睡醒,還是霧氣太大看不清,水聲太大也聽不清,所以,第二批七百多兵卒過河到達府州碼頭時,雖然已經過了將近一個小時了,府州碼頭上還是靜悄悄的。
黃誌一看,手裏有差不多一千人了,這才放心下來。
打發走小船們去接下一批振武軍,黃誌下令這一千步卒們排隊列陣,留下兩百人繼續守衛碼頭,自己帶著八百人排著整齊的步兵隊列,開始向府州城前進。
這其實是黃誌的私心發作了。
這年頭做了武將的,個個都是眼觀八路耳聽四方!心裏的門坎清的很!
這不,趙德鈞造反了,建了燕國,石敬瑭造反了,建了晉國,聽說山東那邊很快又會有人造反,要建個魯國。迴過頭來再看看趙平趙將軍,振武軍號稱自己是唐軍,放在眼前的晉軍和燕軍假裝看不見,卻揮兵西進,去招討同樣是唐軍的黨項人!
這特麽的不是明擺著嗎?趙將軍說不定也很快就建國啦,你看,連掌書記都請來了,還是契丹那邊赫赫有名的韓匡嗣韓大才子!
噓小聲!
有些事情,懂了的就懂了,不懂的就不懂了!
黃誌這個農村混混出身的蠢貨,原來跟著他堂哥黃強混,在唐軍裏麵混了幾年才當了個小隊長。沒想到黃強一死,一不小心跟上了趙平,那官運簡直就像是坐了火箭似的,沒幾天就成校尉了,這校尉才當了一個月,又變成郎將了!
人生要是開了掛,富貴真是擋都擋不住啊!
這種時候,誰不想趕緊多撈點功勞啊!等哪天趙將軍也扯旗造反了,黃誌就可以再進一步,當個大將軍真的不是夢想啊!祖上積德歸積德,個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
打勝仗可以算功勞,功勞有大有小,但是奪取一座州城,無論多小的州城,那都是州城啊!都是拔城之功啊!無論如何,以後大家說起來,府州誰拿下的?黃誌啊!
所以,黃誌也是拚了。對不住啦,你桑哥帶著五千大軍慢慢渡河吧,勞資先下手為強,奪了這個府州再來請你喝酒賠罪!
府州城的城池不大,城牆就是簡單的土牆堆起來的,高度隻有三米,跟個土堆沒什麽區別。城裏的老百姓人口不到一萬人,裏麵隻有一千定難軍在守城。
太陽已經升的老高,大山裏的霧氣也慢慢消散了。
八百振武軍步卒雄赳赳氣昂昂地大步開進,終於驚動了守城的一千定難軍。
尼瑪見鬼了!振武軍居然過了河!還八百名步卒,就敢來攻城?
隻聽一聲號響,城門打開,就衝出了五百騎定難軍騎兵!
這裏可不是河東的東關鎮,而是河西的府州,這支一千人的定難軍,也不是從府州當地招募的壯丁,而是直接從銀州調過來的正牌定難軍騎兵!
在河西地區,不用渡河,放個定期輪換的一千騎兵在此,對於定難軍來說,算是正常的部署。
跑出城門的定難軍騎兵一邊急急忙忙地排陣,其中一員騎將拍馬跑了出來,手中一杆長槍遙遙指著振武軍裏唯一騎在馬上的黃誌,大聲喝道:
“前方可是振武軍?何以無故進犯府州?”
黃誌此時也喊停了前行的步卒大隊,保持著陣型,一邊也是單人匹馬迎上前去。
“收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