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來的是定難軍的一名騎軍校尉,麵目俊秀,也是這支府州守軍的頭目。
乍一聽是“收稅”,不禁覺得可笑。
定難軍的地盤,什麽時候輪到你們振武軍來收稅了?
正要開口駁斥,卻見騎馬跑過來的振武軍將領,並不是直線正麵迎過來,而是走了一個弧線,從側麵迎了上來,看起來十分的可疑。
這位定難軍校尉警惕起來,悄悄地撥轉馬頭,將馬頭對準慢慢跑過來的黃誌。
但是,有點晚了。
隻見無聲無息兩支箭,從距離兩百米的振武軍步卒陣地的第一排射出,直撲定難軍將領的胸前!
那定難軍校尉也是有點本事,雖然看到居然有人遠射那麽準,驚慌之下,右手長槍還是及時抬起,打飛一支箭,左手手臂也橫了過來,用臂盾擋住了第二支箭。
這麽遠射過來,依然衝力強勁,羽箭插在臂盾上,箭尾的羽毛仍在劇烈地震動!
定難軍校尉頓時大怒!
無恥!尼瑪這是偷襲!
然而,生氣並沒有什麽卵用。
振武軍的屁吐屁斬首戰術,從來不是隻有一波的!
頭兩支箭沒有建功,梯次倍增啟動,立刻就有八支箭一起射了過來!
沒辦法,振武軍步卒隊列,看起來沒什麽特別的,問題是,第一排站著二十多名身上掛著大大的“屁”字的遠程弓箭手!
第二輪八箭一射出,另外已經有十六人完成了舉弓搭箭,引弦待發!一旦第二輪射失,第三輪十六支箭就會立刻射出!
定難軍這個校尉,本事是有一點的,但是還沒有大到能夠騎在馬上同時接住八支箭的地步!想當初,朔州軍大名鼎鼎武力高強的中郎將秦池,在遭遇十幾支快箭攻擊時,還不是一樣落馬,你個小小的定難軍校尉,難道還想跟秦池秦大人比本事?
那可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說時遲那時快,沒等這位定難軍校尉反應過來,八支箭一起射到!
可氣的是,這八支箭居然沒有一箭是射馬的,統統準確地射向了人!其中一支再次插上了還沒放下來的臂盾,兩支射中胸甲被彈飛,另外的五支箭就插進肉裏了。
一支插進了那校尉的臉上,兩支從胸前盔甲的縫隙處鑽了進去,還有兩支插進了手臂和肩膀。
定難軍校尉的盔甲是類似於籃球運動員背心的背心式盔甲,露肉的空間較多,居然能有四支箭同時插進肉裏,可見裝備之簡陋!
最關鍵的是頭盔,正麵居然是全空的!
定難軍主要是黨項人組成,定難軍將領的頭盔,正麵都是無防護的!
沒辦法,黨項人其實是在漫長曆史演化過程中,羌族人與漢人吐穀渾人迴鶻人等等各種民族混血出來的一個民族,人種基因優良,顏值平均水平高,喜浪漫,愛顯擺。
黨項武將出來裝逼,那是一定要露臉的!
顏值高的人,自然戴這種頭盔可以裝逼撩人,盡展自身的優勢,無比的風光。大家出來裝逼,憑顏值就可以羞死你!服不服!但是不小心被人一箭射中臉麵,那就隻能當場斃命了!
隻聽一聲慘叫,那定難軍校尉一頭栽倒,掉落馬下,死透了!
黃誌哪管那麽多,拍馬上前,手中長刀一砍一撩,挑起了此人的腦袋,一邊將人頭掛在馬鞍邊上,一邊匆匆往本陣迴跑,還舉起手中長刀,大喝一聲:“進!”
排列整齊的振武軍步卒陣列,又跟大閱兵似的,隨著邊上的隊長喊一二一,開始齊步向前開進。
還在城門邊上排隊的定難軍騎兵們,卻一下蒙圈了!
這怎麽搞?還沒開打呢,最高長官被偷襲,腦袋掉了?
那還打不打啊?
打啊!
從唐朝沿襲下來的習慣,一般一支千人隊跟著大部隊行動,就隻有一個長官,但是外出執行獨立作戰的任務,尤其是守城任務的時候,古人還是有考慮到萬一最高長官病倒了或者受傷了這種情況的。一般將領外出擔任一個城市的守衛,通常會叫做某某指揮使,既然設了指揮使,自然就有副指揮使。
所以,定難軍府州守軍的指揮使陣亡,副指揮使就自然接過了指揮權。
隻是,副指揮使並沒有騎在馬上,而是站在城門上方的城樓上。
“全體突擊!”
定難軍副指揮使在城樓上揮著小旗,喊出了衝鋒的命令。
盡管不是很願意,聚集在城門前的五百騎定難軍騎兵們還是鼓起了勇氣,開始逐列分離,發動了騎兵衝擊。
這倒不是定難軍很英勇,而是己方有五百騎,對方才八百步卒,按照常規的軍事常識,己方的勝率基本是90%。就好比後世的平原野外戰場上,坦克集群碰上步兵集群,勝率也是在90%以上。所以,騎兵看到對方是全步兵的陣容,斷沒有害怕的道理!
隻是,定難軍雖然大部分是由黨項人組成,這些黨項人在漢化的過程中,不幸沾染了漢人裏麵禍國殃民的酸文人習氣。
酸文人有什麽壞習氣?手無縛雞之力的酸文人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打他是不可能的,仇恨沒那麽大的時候,采取的方法就是不理他!
視若無睹!這句成語的描述就非常準確!
我看不起你,所以,當你是空氣,不僅不理睬你,還假裝看不見你!看到你跟看到一隻狗一隻貓沒什麽區別,眼珠子絕對不會為你停留!
是不是很爽?
這才是羞辱一個人,鄙視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了!對不對?
好吧,你們酸文人自己酸來酸去,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可是把這種惡心的習氣帶到企業與企業之間,帶到國家與國家之間,那就絕對是禍國殃民了啊!
你討厭他,你就假裝看不見他?可人家卻無時不刻地在研究你呢!
知道抗戰時期,最好用的軍用地圖是哪裏來的?從日軍手裏繳獲的!無數日本地理學家花了幾十年走遍中國,一筆一筆地畫出來的!
你看不起日本人,討厭日本人,可是人家卻是夜以繼日,投入無限熱情在研究你呢!為什麽甲午海戰會失敗?真的是武器原因?清軍將領的原因?你手上有日本海軍的軍官組織圖嗎?每一名日本海軍將領的習性和風格都研究過了嗎?每一艘日本戰艦,以及各種艦上的各種武器參數,你都了如指掌了嗎?
所以,筆者也是很討厭看那些抗日穿越文,就是那些去寫所謂顛覆甲午戰場,顛覆抗日戰場的小白文,哪裏是那麽容易,你真的組織起一群精通日本的專家了嗎?有成果了嗎?圖書館建起來了嗎?日本人研究了你一百年,你研究了日本幾年?除了硬碰硬以外,日本還有什麽弱點?不知道吧,不知道那你以為改進了清軍的幾個小小的技術就能贏?你知道日本人的國家策略現在展開到第幾層?有幾套預備方案?
當然,中國的酸文**國殃民已經幾千年了,也不差多那麽一兩次戰爭。我們就此打住。
迴到府州戰場上,五百騎發動衝鋒的定難軍,並不知道眼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振武軍步卒陣列,有什麽不同之處,傻傻地就一頭衝了過去!
定難軍很討厭這個新冒出來的振武軍,但是因為有黃河的天然屏障,也暫時沒有打過河東去擴展疆土的戰略,所以基本上采取的是不理會政策。
但是,何大仙不同啊,定難軍的地盤,河套最肥沃之地,多大的一塊肥肉啊!好想吃啊。
研究之!反正振武軍裏多的是黨項人,曆史故事,地理環境,城防情況,弄得一清二楚,還建檔建案,不時派人前往銀州和夏州了解各種軍隊最新的裝備細節,將領細節,地方習俗。
否則你以為何大仙麵對從未交過手的定難軍,就敢派傻乎乎的趙桑去打府州和麟州?出發之前沒有商量好怎麽打?兵種配置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
黃誌的八百人步兵陣列,排成了一個每行一百人,一共八行的大方陣。
在前麵三行裏,每行一百人裏,是五十名重步兵和五十名弓兵搭對的。也就是說一個重裝步兵,身邊配了一名弓兵,兩人結成對子來作戰。
這種底層雙人結對的步兵配置思路,與易州軍的劉在明有點相似。雙人結對的好處是,無論多大麵積的人員陣亡,沒死掉的人也可以飛快地與其他人臨時結對,臨時結成三人或四人的小組也可以。所以在第一線戰場上,這種雙兵種配置的思路,其單兵作戰能力遠比統一兵種配置高幾倍!
在振武軍的步卒陣列裏,重步兵是何大仙弄出來的奇葩兵種,在這個世界上絕無僅有!
身上的盔甲按契丹重騎兵的標準進行配置,左手門板大的盾牌,正中間鍋蓋大的一塊圓鐵皮,走路時提起,停下時就可以放在地上,右手拿一根一米半長的長矛。
這長矛可不是用力捅人的,而是用來投擲的!
除了手裏拿著的,左肩上還有兩個搭扣,掛著兩支擲矛!矛頭斜向上,尾部拖在地上,走起路來咵咵地響。一共三支擲矛,這重步兵實際上兼職了擲矛兵的功能。
振武軍的重步兵腰上還有一把兩尺長的波斯砍刀,一旦敵人近身,就會抽出波斯砍刀,左手盾右手刀,搖身一變,就變成了類似於羅馬重步兵的近身作戰方法!
左盾撞,右刀捅,渾身盔甲不怕砍。
羅馬重步兵,可是中世紀裏,歐洲步兵序列裏,防禦力最強的戰力!(未完待續。)。
乍一聽是“收稅”,不禁覺得可笑。
定難軍的地盤,什麽時候輪到你們振武軍來收稅了?
正要開口駁斥,卻見騎馬跑過來的振武軍將領,並不是直線正麵迎過來,而是走了一個弧線,從側麵迎了上來,看起來十分的可疑。
這位定難軍校尉警惕起來,悄悄地撥轉馬頭,將馬頭對準慢慢跑過來的黃誌。
但是,有點晚了。
隻見無聲無息兩支箭,從距離兩百米的振武軍步卒陣地的第一排射出,直撲定難軍將領的胸前!
那定難軍校尉也是有點本事,雖然看到居然有人遠射那麽準,驚慌之下,右手長槍還是及時抬起,打飛一支箭,左手手臂也橫了過來,用臂盾擋住了第二支箭。
這麽遠射過來,依然衝力強勁,羽箭插在臂盾上,箭尾的羽毛仍在劇烈地震動!
定難軍校尉頓時大怒!
無恥!尼瑪這是偷襲!
然而,生氣並沒有什麽卵用。
振武軍的屁吐屁斬首戰術,從來不是隻有一波的!
頭兩支箭沒有建功,梯次倍增啟動,立刻就有八支箭一起射了過來!
沒辦法,振武軍步卒隊列,看起來沒什麽特別的,問題是,第一排站著二十多名身上掛著大大的“屁”字的遠程弓箭手!
第二輪八箭一射出,另外已經有十六人完成了舉弓搭箭,引弦待發!一旦第二輪射失,第三輪十六支箭就會立刻射出!
定難軍這個校尉,本事是有一點的,但是還沒有大到能夠騎在馬上同時接住八支箭的地步!想當初,朔州軍大名鼎鼎武力高強的中郎將秦池,在遭遇十幾支快箭攻擊時,還不是一樣落馬,你個小小的定難軍校尉,難道還想跟秦池秦大人比本事?
那可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說時遲那時快,沒等這位定難軍校尉反應過來,八支箭一起射到!
可氣的是,這八支箭居然沒有一箭是射馬的,統統準確地射向了人!其中一支再次插上了還沒放下來的臂盾,兩支射中胸甲被彈飛,另外的五支箭就插進肉裏了。
一支插進了那校尉的臉上,兩支從胸前盔甲的縫隙處鑽了進去,還有兩支插進了手臂和肩膀。
定難軍校尉的盔甲是類似於籃球運動員背心的背心式盔甲,露肉的空間較多,居然能有四支箭同時插進肉裏,可見裝備之簡陋!
最關鍵的是頭盔,正麵居然是全空的!
定難軍主要是黨項人組成,定難軍將領的頭盔,正麵都是無防護的!
沒辦法,黨項人其實是在漫長曆史演化過程中,羌族人與漢人吐穀渾人迴鶻人等等各種民族混血出來的一個民族,人種基因優良,顏值平均水平高,喜浪漫,愛顯擺。
黨項武將出來裝逼,那是一定要露臉的!
顏值高的人,自然戴這種頭盔可以裝逼撩人,盡展自身的優勢,無比的風光。大家出來裝逼,憑顏值就可以羞死你!服不服!但是不小心被人一箭射中臉麵,那就隻能當場斃命了!
隻聽一聲慘叫,那定難軍校尉一頭栽倒,掉落馬下,死透了!
黃誌哪管那麽多,拍馬上前,手中長刀一砍一撩,挑起了此人的腦袋,一邊將人頭掛在馬鞍邊上,一邊匆匆往本陣迴跑,還舉起手中長刀,大喝一聲:“進!”
排列整齊的振武軍步卒陣列,又跟大閱兵似的,隨著邊上的隊長喊一二一,開始齊步向前開進。
還在城門邊上排隊的定難軍騎兵們,卻一下蒙圈了!
這怎麽搞?還沒開打呢,最高長官被偷襲,腦袋掉了?
那還打不打啊?
打啊!
從唐朝沿襲下來的習慣,一般一支千人隊跟著大部隊行動,就隻有一個長官,但是外出執行獨立作戰的任務,尤其是守城任務的時候,古人還是有考慮到萬一最高長官病倒了或者受傷了這種情況的。一般將領外出擔任一個城市的守衛,通常會叫做某某指揮使,既然設了指揮使,自然就有副指揮使。
所以,定難軍府州守軍的指揮使陣亡,副指揮使就自然接過了指揮權。
隻是,副指揮使並沒有騎在馬上,而是站在城門上方的城樓上。
“全體突擊!”
定難軍副指揮使在城樓上揮著小旗,喊出了衝鋒的命令。
盡管不是很願意,聚集在城門前的五百騎定難軍騎兵們還是鼓起了勇氣,開始逐列分離,發動了騎兵衝擊。
這倒不是定難軍很英勇,而是己方有五百騎,對方才八百步卒,按照常規的軍事常識,己方的勝率基本是90%。就好比後世的平原野外戰場上,坦克集群碰上步兵集群,勝率也是在90%以上。所以,騎兵看到對方是全步兵的陣容,斷沒有害怕的道理!
隻是,定難軍雖然大部分是由黨項人組成,這些黨項人在漢化的過程中,不幸沾染了漢人裏麵禍國殃民的酸文人習氣。
酸文人有什麽壞習氣?手無縛雞之力的酸文人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打他是不可能的,仇恨沒那麽大的時候,采取的方法就是不理他!
視若無睹!這句成語的描述就非常準確!
我看不起你,所以,當你是空氣,不僅不理睬你,還假裝看不見你!看到你跟看到一隻狗一隻貓沒什麽區別,眼珠子絕對不會為你停留!
是不是很爽?
這才是羞辱一個人,鄙視一個人的最高境界了!對不對?
好吧,你們酸文人自己酸來酸去,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可是把這種惡心的習氣帶到企業與企業之間,帶到國家與國家之間,那就絕對是禍國殃民了啊!
你討厭他,你就假裝看不見他?可人家卻無時不刻地在研究你呢!
知道抗戰時期,最好用的軍用地圖是哪裏來的?從日軍手裏繳獲的!無數日本地理學家花了幾十年走遍中國,一筆一筆地畫出來的!
你看不起日本人,討厭日本人,可是人家卻是夜以繼日,投入無限熱情在研究你呢!為什麽甲午海戰會失敗?真的是武器原因?清軍將領的原因?你手上有日本海軍的軍官組織圖嗎?每一名日本海軍將領的習性和風格都研究過了嗎?每一艘日本戰艦,以及各種艦上的各種武器參數,你都了如指掌了嗎?
所以,筆者也是很討厭看那些抗日穿越文,就是那些去寫所謂顛覆甲午戰場,顛覆抗日戰場的小白文,哪裏是那麽容易,你真的組織起一群精通日本的專家了嗎?有成果了嗎?圖書館建起來了嗎?日本人研究了你一百年,你研究了日本幾年?除了硬碰硬以外,日本還有什麽弱點?不知道吧,不知道那你以為改進了清軍的幾個小小的技術就能贏?你知道日本人的國家策略現在展開到第幾層?有幾套預備方案?
當然,中國的酸文**國殃民已經幾千年了,也不差多那麽一兩次戰爭。我們就此打住。
迴到府州戰場上,五百騎發動衝鋒的定難軍,並不知道眼前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振武軍步卒陣列,有什麽不同之處,傻傻地就一頭衝了過去!
定難軍很討厭這個新冒出來的振武軍,但是因為有黃河的天然屏障,也暫時沒有打過河東去擴展疆土的戰略,所以基本上采取的是不理會政策。
但是,何大仙不同啊,定難軍的地盤,河套最肥沃之地,多大的一塊肥肉啊!好想吃啊。
研究之!反正振武軍裏多的是黨項人,曆史故事,地理環境,城防情況,弄得一清二楚,還建檔建案,不時派人前往銀州和夏州了解各種軍隊最新的裝備細節,將領細節,地方習俗。
否則你以為何大仙麵對從未交過手的定難軍,就敢派傻乎乎的趙桑去打府州和麟州?出發之前沒有商量好怎麽打?兵種配置都是拍腦袋拍出來的?
黃誌的八百人步兵陣列,排成了一個每行一百人,一共八行的大方陣。
在前麵三行裏,每行一百人裏,是五十名重步兵和五十名弓兵搭對的。也就是說一個重裝步兵,身邊配了一名弓兵,兩人結成對子來作戰。
這種底層雙人結對的步兵配置思路,與易州軍的劉在明有點相似。雙人結對的好處是,無論多大麵積的人員陣亡,沒死掉的人也可以飛快地與其他人臨時結對,臨時結成三人或四人的小組也可以。所以在第一線戰場上,這種雙兵種配置的思路,其單兵作戰能力遠比統一兵種配置高幾倍!
在振武軍的步卒陣列裏,重步兵是何大仙弄出來的奇葩兵種,在這個世界上絕無僅有!
身上的盔甲按契丹重騎兵的標準進行配置,左手門板大的盾牌,正中間鍋蓋大的一塊圓鐵皮,走路時提起,停下時就可以放在地上,右手拿一根一米半長的長矛。
這長矛可不是用力捅人的,而是用來投擲的!
除了手裏拿著的,左肩上還有兩個搭扣,掛著兩支擲矛!矛頭斜向上,尾部拖在地上,走起路來咵咵地響。一共三支擲矛,這重步兵實際上兼職了擲矛兵的功能。
振武軍的重步兵腰上還有一把兩尺長的波斯砍刀,一旦敵人近身,就會抽出波斯砍刀,左手盾右手刀,搖身一變,就變成了類似於羅馬重步兵的近身作戰方法!
左盾撞,右刀捅,渾身盔甲不怕砍。
羅馬重步兵,可是中世紀裏,歐洲步兵序列裏,防禦力最強的戰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