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開業啦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耕的企業開業了!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和技術支持,他聘請了三位技術人員,這三人都是出自農學院的高材生。
六舅身兼數職,不僅在酒廠把控著酒的品質,還肩負起管理飼料廠廠長的重任。
飼料廠一共安排了 8個工人。
二哥秦黎明仿佛腦袋裏突然閃過一道靈光。
他從猛龍弄來了一輛破舊的吉普車,在飼料廠跑運輸。
令人驚訝的是,秦黎明並沒有向秦耕借錢。
不過,秦耕心裏清楚,這主意十有八九是母親幫他想出來的,而購車所需的資金,想必也是母親悄悄幫忙墊付的。以秦黎明自身的經濟狀況,想要一下子拿出 800 元,簡直比登天還難。
每天下班之後,秦黎明便開著那輛吉普車,開始運豬飼料。
這份工作倒也不難。
飼料廠離三分場僅有短2 公裏路程,七分場稍遠一些,但也不過 7公裏而已,至於農場場部,也隻有 3 公裏。
他每天隻需在傍晚時分跑這麽一趟,耗時約1 個小時左右。
然而,這份工作,卻給他帶來了頗為可觀的收益——每天的純利潤至少都能達到 8 元以上。一個月下來,他就能穩穩當當賺得 200元。
200元,對於農場職工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錢。
秦耕非常支持。
他盼望著每個人都能夠盡快富裕起來。
假如身邊有個仇富的家夥,大家坐在一起閑聊都會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再說,人窮生惡膽,上次秦黎明偷雞,下次幹出什麽更過分的勾當可真就說不準!
尤其是像秦黎明這樣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依靠自身努力去掙錢的人,理應給予充分的敬重和全力的支持。
過了一段時間,豬場在用過飼料廠的飼料之後都極為滿意。他們驚喜地發現,那些吃飼料的豬,和傳統單一的飼養方式相比,這些豬明顯長肉更多更快,平均下來每天竟然可以多長七、八兩呢!
如此顯著的效果自然引起了其他地區的關注,許多人聞風而動,紛紛湧向飼料廠請求供應貨物。
六舅按照秦耕所製定的策略,沒有急立刻擴大生產規模。
不急,穩妥一些。
這一天傍晚,秦耕辛苦了一天,從手術室下來,就騎著馬,來到了曼掌飼料廠。
他和六舅商量一些問題。
不得不說,六舅的腦子真的很靈活。
要不然,他過去犯的錯誤根本就輪不到他去犯。他曾經騙過不少大人物, 以至於在沿海一帶,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於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過往經曆。
擔任這家飼料廠的廠長一職,六舅絕對稱得上是非常稱職的人選。在他的帶領下,雖然整個團隊隻有區區幾個人,但大家卻個個幹勁十足,工作效率極高,生產出的產品質量更是始終保持著穩定可靠的水平。
六舅還特別善於抓住關鍵要點。
比如那句響當當的口號:“質量第一,信譽第一。”誰能想到這樣一句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道理的話,竟然是由他這一個農民率先提出來的呢?
更為難得的是,六舅不僅僅把這句口號掛在嘴邊而已,而且,還真正將其貫徹落實到了每一個具體的生產環節當中。
這天中午,秦耕、六舅以及另外三名技術員圍坐在一起開起了會議。 香玉準備了四菜一湯。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討論 。
這時,六舅皺起眉頭說道:“二分場、五分場和六分場現在都紛紛跑來咱們這兒要求供貨,如果我們不能盡快擴大生產規模,這麽好的賺錢機會可就要白白錯過了呀!”
言語之間流露出明顯的焦慮之情。眼睜睜地看著送上門的錢卻沒法賺到手,任誰都會覺得心焦難耐吧!
秦耕則是另一種心態,他不但不焦慮,反而滿心歡喜,說:“產能這一塊,你們可以給他們畫餅,下半年滿足他們的要求。現在我要求你們主要的精力是抓產品的品種,你們要多研究怎麽讓豬長得快。”
技術員認真聽著。
“你們一定要按照豬生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去開發各種不同的產品。最起碼,豬仔、幼豬、大豬還有母豬所食用的飼料絕對不能一樣啊!隻要你們能夠成功研發出優質的產品,那我個人獎勵你們!”
秦耕一邊說著,一邊伸出三根手指頭晃了晃。
“做到了這些要求,等到年底的時候,我就會給你們每一個人發獎金。”秦耕麵帶微笑,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
這時,人群中的六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30元 嗎?”聲音裏帶著一絲不確定和期待。
聽到這話,秦耕不禁笑出聲來,搖著頭說道:“我說六舅啊,您這格局也太小啦!區區 30 塊怎麽能算得上是獎金呢? 每人 300 元!這筆錢全部由我秦耕自掏腰包!”
秦耕在這家飼料廠裏所占的股份是最多的,他一個人就投入了 20 股。對於這次對技術員們的獎勵計劃,他非常慷慨大方,表示願意從自己應得的部分分紅當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激勵大家 。
說實在的,秦耕本人並沒有打算在飼料廠賺什麽大錢,因為在他心中,這個企業隻不過是一個暫時的過渡罷了。
未來,他將投資高科技領域。
像這樣相對較低層次的傳統行業企業,純粹就是想幫助家裏的親人們賺一些錢,從而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而他自己嘛,則權當是湊個熱鬧,找點樂子,玩玩罷了。
其實,很多企業大佬賺足了基本的生活費之後,後麵何嚐不是玩?那些日進百萬,千萬的企業老板,賺的錢真的就是一個數字。
秦耕現在雖然還談不上富裕到什麽程度,但是,他一年有1萬多的進賬,這個年代,他真的花不完。
當然,秦耕不會傻乎乎的拚命存錢,除非有一個目標,把錢聚攏再去投資,否則存在銀行裏吃息,這個年代的錢吃息真的太可惜了。
他投資。
給技術員獎勵,就是一種投資,激發他們去發明新產品。
將來,企業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手裏沒有幾種好產品是不可能競爭得贏的。
其實,現在賺不賺錢根本沒有關係,隻要摸索出幾種好產品,就是賺了錢了。
這也是為什麽秦耕要在開年的時候就辦工廠的原因。
為了確保產品質量和技術支持,他聘請了三位技術人員,這三人都是出自農學院的高材生。
六舅身兼數職,不僅在酒廠把控著酒的品質,還肩負起管理飼料廠廠長的重任。
飼料廠一共安排了 8個工人。
二哥秦黎明仿佛腦袋裏突然閃過一道靈光。
他從猛龍弄來了一輛破舊的吉普車,在飼料廠跑運輸。
令人驚訝的是,秦黎明並沒有向秦耕借錢。
不過,秦耕心裏清楚,這主意十有八九是母親幫他想出來的,而購車所需的資金,想必也是母親悄悄幫忙墊付的。以秦黎明自身的經濟狀況,想要一下子拿出 800 元,簡直比登天還難。
每天下班之後,秦黎明便開著那輛吉普車,開始運豬飼料。
這份工作倒也不難。
飼料廠離三分場僅有短2 公裏路程,七分場稍遠一些,但也不過 7公裏而已,至於農場場部,也隻有 3 公裏。
他每天隻需在傍晚時分跑這麽一趟,耗時約1 個小時左右。
然而,這份工作,卻給他帶來了頗為可觀的收益——每天的純利潤至少都能達到 8 元以上。一個月下來,他就能穩穩當當賺得 200元。
200元,對於農場職工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錢。
秦耕非常支持。
他盼望著每個人都能夠盡快富裕起來。
假如身邊有個仇富的家夥,大家坐在一起閑聊都會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再說,人窮生惡膽,上次秦黎明偷雞,下次幹出什麽更過分的勾當可真就說不準!
尤其是像秦黎明這樣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依靠自身努力去掙錢的人,理應給予充分的敬重和全力的支持。
過了一段時間,豬場在用過飼料廠的飼料之後都極為滿意。他們驚喜地發現,那些吃飼料的豬,和傳統單一的飼養方式相比,這些豬明顯長肉更多更快,平均下來每天竟然可以多長七、八兩呢!
如此顯著的效果自然引起了其他地區的關注,許多人聞風而動,紛紛湧向飼料廠請求供應貨物。
六舅按照秦耕所製定的策略,沒有急立刻擴大生產規模。
不急,穩妥一些。
這一天傍晚,秦耕辛苦了一天,從手術室下來,就騎著馬,來到了曼掌飼料廠。
他和六舅商量一些問題。
不得不說,六舅的腦子真的很靈活。
要不然,他過去犯的錯誤根本就輪不到他去犯。他曾經騙過不少大人物, 以至於在沿海一帶,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於他那充滿傳奇色彩的過往經曆。
擔任這家飼料廠的廠長一職,六舅絕對稱得上是非常稱職的人選。在他的帶領下,雖然整個團隊隻有區區幾個人,但大家卻個個幹勁十足,工作效率極高,生產出的產品質量更是始終保持著穩定可靠的水平。
六舅還特別善於抓住關鍵要點。
比如那句響當當的口號:“質量第一,信譽第一。”誰能想到這樣一句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刻道理的話,竟然是由他這一個農民率先提出來的呢?
更為難得的是,六舅不僅僅把這句口號掛在嘴邊而已,而且,還真正將其貫徹落實到了每一個具體的生產環節當中。
這天中午,秦耕、六舅以及另外三名技術員圍坐在一起開起了會議。 香玉準備了四菜一湯。他們一邊吃飯,一邊討論 。
這時,六舅皺起眉頭說道:“二分場、五分場和六分場現在都紛紛跑來咱們這兒要求供貨,如果我們不能盡快擴大生產規模,這麽好的賺錢機會可就要白白錯過了呀!”
言語之間流露出明顯的焦慮之情。眼睜睜地看著送上門的錢卻沒法賺到手,任誰都會覺得心焦難耐吧!
秦耕則是另一種心態,他不但不焦慮,反而滿心歡喜,說:“產能這一塊,你們可以給他們畫餅,下半年滿足他們的要求。現在我要求你們主要的精力是抓產品的品種,你們要多研究怎麽讓豬長得快。”
技術員認真聽著。
“你們一定要按照豬生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去開發各種不同的產品。最起碼,豬仔、幼豬、大豬還有母豬所食用的飼料絕對不能一樣啊!隻要你們能夠成功研發出優質的產品,那我個人獎勵你們!”
秦耕一邊說著,一邊伸出三根手指頭晃了晃。
“做到了這些要求,等到年底的時候,我就會給你們每一個人發獎金。”秦耕麵帶微笑,目光掃過在場的眾人。
這時,人群中的六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30元 嗎?”聲音裏帶著一絲不確定和期待。
聽到這話,秦耕不禁笑出聲來,搖著頭說道:“我說六舅啊,您這格局也太小啦!區區 30 塊怎麽能算得上是獎金呢? 每人 300 元!這筆錢全部由我秦耕自掏腰包!”
秦耕在這家飼料廠裏所占的股份是最多的,他一個人就投入了 20 股。對於這次對技術員們的獎勵計劃,他非常慷慨大方,表示願意從自己應得的部分分紅當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來激勵大家 。
說實在的,秦耕本人並沒有打算在飼料廠賺什麽大錢,因為在他心中,這個企業隻不過是一個暫時的過渡罷了。
未來,他將投資高科技領域。
像這樣相對較低層次的傳統行業企業,純粹就是想幫助家裏的親人們賺一些錢,從而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而他自己嘛,則權當是湊個熱鬧,找點樂子,玩玩罷了。
其實,很多企業大佬賺足了基本的生活費之後,後麵何嚐不是玩?那些日進百萬,千萬的企業老板,賺的錢真的就是一個數字。
秦耕現在雖然還談不上富裕到什麽程度,但是,他一年有1萬多的進賬,這個年代,他真的花不完。
當然,秦耕不會傻乎乎的拚命存錢,除非有一個目標,把錢聚攏再去投資,否則存在銀行裏吃息,這個年代的錢吃息真的太可惜了。
他投資。
給技術員獎勵,就是一種投資,激發他們去發明新產品。
將來,企業競爭就是產品的競爭,手裏沒有幾種好產品是不可能競爭得贏的。
其實,現在賺不賺錢根本沒有關係,隻要摸索出幾種好產品,就是賺了錢了。
這也是為什麽秦耕要在開年的時候就辦工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