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普通的門診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恆正式上任了,開局就是處級,並且所行使的職權卻是廳級。
這年代不拘一格用人是一大特點,有個好處,可以把真正的人才用上去。
劉恆今年才28歲,正處級副主任,代行主任職務,負責滇省的投資諮詢與投資管理,他手裏有7000萬資金。
他第一批投資就給了玉溪煙廠,創建“紅塔山”品牌。
第二批資金他給了大理麗江,開發旅遊資源,特別是玉龍雪山和麗江古城。
第三筆資金則是投給了自己的家鄉猛養,啟動“野象穀”建設,先把野象養起來,等待後續的投資。
第四筆錢投在橄欖壩,建民族村。
等等。
劉恆是幹得風生水起。
秦耕搞了飼料廠之後然後就悄無聲息了,他埋頭在醫院裏,每天有看不完的病,做不完的手術。
上麵準備開科學大會。
停了10多年的科學大會又要召開了,秦耕倒是有些忐忑,有我的份嗎?
按理,他應該得大獎的,消化性潰瘍發病機理與治療的研究,無論如何都應該獲大獎,這項在後世獲得諾獎的成果,如果在國內都得不到大獎的話,那就有些搞笑了。
不過,這麽多年沒召開科學大會了,可以獲獎的項目應該很多,所以,這屆不能獲獎,一點也不奇怪。
還有極化液,也是可以獲大獎的。
不過,秦耕清楚,國家還有更厲害的科研成果可以獲大獎,和一星兩彈相比,秦耕突然又覺得自己的成果太渺小了。
想到這,他又不糾結了。
再說,我重生了,難道是為了獲獎來的嗎?
不是,而是來拯救病人的。
不要太在意名利,不要太在意獲不獲獎。
想通了,秦耕喝了一口水。
一上午看30個病人,有時候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他不喜歡有病人坐在對麵的時候喝水,總覺得在病人麵前喝水吃飯不衛生,所以秦耕總是沒有喝水的時間。
剛才那個病人出去了,下一個病人還在門口,秦耕抓緊時間喝了一大口水,然後把口罩戴上。
戴口罩是職業習慣。
“哪裏不舒服?”秦耕對坐在他對麵的女病人說。
“胃裏麵不舒服,脹,打飽嗝,迴酸水,肚子也脹,打屁多,屁還很響……”
正說著,女病人就連放了幾個響屁,非常的不淑女。
秦耕皺了皺眉頭,這倒不是嫌棄,而是這間房子本來就小,幾個響屁,汙染空氣呀!
孟養都不習慣使用風扇,所以病房裏沒有吊扇,通風完全靠自然風。
秦耕詳細問了病史,典型的胃腸神經官能症,不好治,秦耕隻能是象征性用點穀維素,做了幾分鍾的心理治療。
有沒有效果,天知道!
如果是21世紀,秦耕會使用抗焦慮藥,譬如黛力新這類的藥物,效果很好。
但現在,秦耕真不想用氯丙嗪之類的抗精神病藥。
所以說,秦耕雖然名氣很大,但依然有很多的病沒法治療。
“就開這麽少的藥嗎?”女病人還是提出了質疑。
“沒必要吃太多的藥,多運動,多聽音樂,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你這病就慢慢會好的。”秦耕治病中規中矩,沒什麽花架子。
又進來一個病人,差不多,又是一個神經衰弱的患者。
神經衰弱是很痛苦的,沒有特效藥,症狀頑固,睡眠非常糟糕,焦慮,恐懼,醫生也感到頭皮痛。
秦耕也不喜歡這種病人,關鍵是現在根本就沒有好藥可用。
對於比較嚴重的,秦耕沒辦法,還是會開一些中藥。
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沒有效。
今天,秦耕頭很大,沒想到會接二連三看神經衰弱的病人,再這麽看下去,他自己也會神經衰弱。
好容易看了兩個消化性潰瘍的,秦耕很有信心給他們開藥,然後接診一個從玉溪遠道而來的病人。
問了病史,做了物理檢查,秦耕開了一個檢查單,“去做一個b超,等結果出來你再來看。”
秦耕用悲哀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這個多半是肝癌晚期病人。
果然,20分鍾後,病人迴來了。
肝髒腫瘤。
腫瘤已經是70x80x80mm。
晚期了,沒法治療,手術的意義也不是很大,但也不是絕對沒意義,或者他是10%的五年存活率的病人呢?
這種病人做手術,五年存活率隻有10%。
“你迴避一下,我給你家屬聊聊。”秦耕要求病人離開。
病人很警惕問:“是癌症?醫生,是癌症你直接對我說,我能扛得住的,我內心很強大。”
秦耕想,讓病人知道是最好的,因為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病人參與。
於是他說:“嗯,沒錯,你患的病就是肝癌。怎麽治療,你們可以……”
還沒有講完,病人兩眼翻白,身體往後倒,幸虧秦耕反應快,把他扶住了,沒有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家屬慌了。
秦耕觀察了一下病人,沒有給予太多的幫助,讓他躺在診斷床上。
“你們家屬做一個決定,放棄治療,還是手術,你們商量一下。”秦耕借著這個機會征求患者家屬的意見。
“晚期嗎?做手術有意義嗎?”病人家屬問。
“是晚期了,有腹腔的淋巴轉移。手術治療,五年存活率為10%,機會不大。當然,不做手術,活不過3個月了。”
秦耕說完,病人家屬哪裏能做決定?
哇,嚎哭起來。
秦耕沒有製止,而是讓他哭,病人這個時候也醒來了,茫然地看著天花板。
秦耕等。
他手裏的鋼筆在不停地旋轉,後麵的病人也不敢催,這種局麵都不好怎麽處理。
過了一會,秦耕還是說話了,“你們等一會商量一下,雖然手術後五年存活率並不太高,但是,至少是有希望。所以,作為醫生的建議,你們可以考慮做手術。”
秦耕原本想讓他們等一會商量,誰知,病人自己做決定了,“我要做手術,哪怕是沒有希望了,我也要把腫塊切掉!”
秦耕點了點頭,“那行,我開住院證,你們就進院吧,今天和明天把檢查做完,爭取後天做手術!”
這年代不拘一格用人是一大特點,有個好處,可以把真正的人才用上去。
劉恆今年才28歲,正處級副主任,代行主任職務,負責滇省的投資諮詢與投資管理,他手裏有7000萬資金。
他第一批投資就給了玉溪煙廠,創建“紅塔山”品牌。
第二批資金他給了大理麗江,開發旅遊資源,特別是玉龍雪山和麗江古城。
第三筆資金則是投給了自己的家鄉猛養,啟動“野象穀”建設,先把野象養起來,等待後續的投資。
第四筆錢投在橄欖壩,建民族村。
等等。
劉恆是幹得風生水起。
秦耕搞了飼料廠之後然後就悄無聲息了,他埋頭在醫院裏,每天有看不完的病,做不完的手術。
上麵準備開科學大會。
停了10多年的科學大會又要召開了,秦耕倒是有些忐忑,有我的份嗎?
按理,他應該得大獎的,消化性潰瘍發病機理與治療的研究,無論如何都應該獲大獎,這項在後世獲得諾獎的成果,如果在國內都得不到大獎的話,那就有些搞笑了。
不過,這麽多年沒召開科學大會了,可以獲獎的項目應該很多,所以,這屆不能獲獎,一點也不奇怪。
還有極化液,也是可以獲大獎的。
不過,秦耕清楚,國家還有更厲害的科研成果可以獲大獎,和一星兩彈相比,秦耕突然又覺得自己的成果太渺小了。
想到這,他又不糾結了。
再說,我重生了,難道是為了獲獎來的嗎?
不是,而是來拯救病人的。
不要太在意名利,不要太在意獲不獲獎。
想通了,秦耕喝了一口水。
一上午看30個病人,有時候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他不喜歡有病人坐在對麵的時候喝水,總覺得在病人麵前喝水吃飯不衛生,所以秦耕總是沒有喝水的時間。
剛才那個病人出去了,下一個病人還在門口,秦耕抓緊時間喝了一大口水,然後把口罩戴上。
戴口罩是職業習慣。
“哪裏不舒服?”秦耕對坐在他對麵的女病人說。
“胃裏麵不舒服,脹,打飽嗝,迴酸水,肚子也脹,打屁多,屁還很響……”
正說著,女病人就連放了幾個響屁,非常的不淑女。
秦耕皺了皺眉頭,這倒不是嫌棄,而是這間房子本來就小,幾個響屁,汙染空氣呀!
孟養都不習慣使用風扇,所以病房裏沒有吊扇,通風完全靠自然風。
秦耕詳細問了病史,典型的胃腸神經官能症,不好治,秦耕隻能是象征性用點穀維素,做了幾分鍾的心理治療。
有沒有效果,天知道!
如果是21世紀,秦耕會使用抗焦慮藥,譬如黛力新這類的藥物,效果很好。
但現在,秦耕真不想用氯丙嗪之類的抗精神病藥。
所以說,秦耕雖然名氣很大,但依然有很多的病沒法治療。
“就開這麽少的藥嗎?”女病人還是提出了質疑。
“沒必要吃太多的藥,多運動,多聽音樂,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你這病就慢慢會好的。”秦耕治病中規中矩,沒什麽花架子。
又進來一個病人,差不多,又是一個神經衰弱的患者。
神經衰弱是很痛苦的,沒有特效藥,症狀頑固,睡眠非常糟糕,焦慮,恐懼,醫生也感到頭皮痛。
秦耕也不喜歡這種病人,關鍵是現在根本就沒有好藥可用。
對於比較嚴重的,秦耕沒辦法,還是會開一些中藥。
有些人有效,有些人沒有效。
今天,秦耕頭很大,沒想到會接二連三看神經衰弱的病人,再這麽看下去,他自己也會神經衰弱。
好容易看了兩個消化性潰瘍的,秦耕很有信心給他們開藥,然後接診一個從玉溪遠道而來的病人。
問了病史,做了物理檢查,秦耕開了一個檢查單,“去做一個b超,等結果出來你再來看。”
秦耕用悲哀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這個多半是肝癌晚期病人。
果然,20分鍾後,病人迴來了。
肝髒腫瘤。
腫瘤已經是70x80x80mm。
晚期了,沒法治療,手術的意義也不是很大,但也不是絕對沒意義,或者他是10%的五年存活率的病人呢?
這種病人做手術,五年存活率隻有10%。
“你迴避一下,我給你家屬聊聊。”秦耕要求病人離開。
病人很警惕問:“是癌症?醫生,是癌症你直接對我說,我能扛得住的,我內心很強大。”
秦耕想,讓病人知道是最好的,因為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病人參與。
於是他說:“嗯,沒錯,你患的病就是肝癌。怎麽治療,你們可以……”
還沒有講完,病人兩眼翻白,身體往後倒,幸虧秦耕反應快,把他扶住了,沒有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家屬慌了。
秦耕觀察了一下病人,沒有給予太多的幫助,讓他躺在診斷床上。
“你們家屬做一個決定,放棄治療,還是手術,你們商量一下。”秦耕借著這個機會征求患者家屬的意見。
“晚期嗎?做手術有意義嗎?”病人家屬問。
“是晚期了,有腹腔的淋巴轉移。手術治療,五年存活率為10%,機會不大。當然,不做手術,活不過3個月了。”
秦耕說完,病人家屬哪裏能做決定?
哇,嚎哭起來。
秦耕沒有製止,而是讓他哭,病人這個時候也醒來了,茫然地看著天花板。
秦耕等。
他手裏的鋼筆在不停地旋轉,後麵的病人也不敢催,這種局麵都不好怎麽處理。
過了一會,秦耕還是說話了,“你們等一會商量一下,雖然手術後五年存活率並不太高,但是,至少是有希望。所以,作為醫生的建議,你們可以考慮做手術。”
秦耕原本想讓他們等一會商量,誰知,病人自己做決定了,“我要做手術,哪怕是沒有希望了,我也要把腫塊切掉!”
秦耕點了點頭,“那行,我開住院證,你們就進院吧,今天和明天把檢查做完,爭取後天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