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我大唐怎麽又雙叒叕藥丸了……


    李世民懶得吐槽,隻是用淡淡的眼神迴應:


    細說。


    “李泰正確的廢話就不論了。


    “先不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南方雨都下完了、莊稼都泡湯了,孩子都快餓死了知道奶了。”


    李明似乎迴憶起了痛苦的往事,有些腦殼痛地扶著額頭。


    這種不考慮實際情況、不合時宜講大道理的官僚,不論是在前世、還是今生的遼東,李明都碰見過,而且還見過不少。


    “就算修繕水利再正確,什麽樣的堤壩能防住反常的洪水?三峽大壩也不行吧。


    “還是需要其他更簡便易行、更現實的手段輔助的。”


    三峽大壩是什麽……李世民很熟練地撇去聽不懂的詞匯,微微點頭。


    正確的廢話誰都會講,可災難當前,領導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解決方法。


    李泰顯然是找不到現實可用的方法,所以隻能在那裏空談正確的大道理來掩蓋。


    李明這還真是一針見血,點出了李泰的軟肋……


    “那太子呢?承乾提出整備義倉的建議,也有錯?”


    李世民考校道。


    “唉……”李明滿臉失望地歎了口氣:


    “比李泰好點有限。


    “義倉不可能遍地開花,而南方河網密布、山地眾多,陸路不便,要走水路。


    “若要將賑濟的糧食運往受災各地,是不是要依賴漕運?”


    李世民點點頭:


    “義倉都建在河流或運河邊上,運輸十分方便。”


    “問題就出在今年的漕運。”李明強調地點了點桌子:


    “南方糧食短缺預計出現在今年秋,而在秋天,還會發生什麽事?”


    李世民一怔,忽然猛地一拍額頭:


    “征薛延陀!征薛延陀也需要漕運!”


    大唐不像後來的帶宋,搞什麽“八十萬禁軍”的強幹弱枝。


    大唐的兵力平時是分散在全國近千個折衝府的。


    有戰事時,由遍布全國的十幾個都督府統一對轄內折衝府進行征調


    人馬調動需要漕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輜重的運輸又需要漕運。


    北征薛延陀,理論上的最佳兵源地和補給地,是就近的山東河北地區。


    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地域不和原因,河北出力有限,而關中自己的米都不夠吃。


    所以糧草還是得從南方運過來。


    南方是很大的,湖廣歉收,但江淮、巴蜀等地還是有餘糧的。


    “兩件事撞在一塊,南方漕運一邊要應付各地饑荒,一邊又要支援漠北前線。


    “南來北往,壓力甚大。


    “如果不提前做好萬全準備,必定不堪重負、在關鍵時刻陷入混亂。”


    李明詳細道來:


    “先不說船夫、漕船、腳夫的數量是否充足,光河道調度就夠喝一壺的了。


    “此時再新添義倉,不是給漕運亂上加亂?就不怕重蹈隋煬帝覆轍?”


    李世民聽得眼皮直跳。


    所謂隋煬帝的覆轍,就是明明天下大饑,官家的義倉卻始終是滿的,並不開倉放糧,導致民變四起。


    經李明提醒,如果貿然采取李承乾的辦法,還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場景——


    歲大饑人相食,而沿線義倉的糧食因為漕運堵塞運不出去,黴爛在倉庫裏……


    這特麽不但是要上史書的,而且會被大書特書、被後世之人戳爛脊梁骨,千年一遇的昏君之舉啊!


    李承乾也是一知半解、眼高於頂。


    看來皇後所生的三兄弟之中,反倒是最小的李治最理智。


    不懂就別瞎說,絕對不會錯……


    “你……說得有道理,很有道理。”


    雖然他不想承認,但李世民絕不是為了麵子嘴硬之人。


    本來還想對這不懂事的小兒子說教一番。


    沒想到,反過來被他說教了。


    “那你覺得,這事情應該怎麽辦?”


    李世民這次問得不再帶有考校的語氣。


    他是在認真地詢問治國的意見。


    首先排除與延緩開戰的可能。


    秋季再拖就是冬季。


    嚴寒缺水不說,薛延陀那靠北的地方太靠北了,晝短夜長的因素必須考慮進去。


    黑夜本來就有利於防守而不利於進攻,加上薛延陀本就是遊牧,主力神出鬼沒。


    唐軍如果沒有良好的視野,被對方牽著鼻子遛兩圈,都不需要打仗,後勤直接就拖崩了。


    來年春天不行,春耕抽調不出民夫,戰馬過冬也餓瘦了,跑不動。


    夏天更不行,唐朝的漠北夏天也很熱,穿著盔甲在戈壁灘上曬,是真的會脫水的。


    拖到下一年秋季倒是可行,如果不怕在這一整年的時間裏,薛延陀再策劃個什麽“太極宮之變”或“東宮之變”的話。


    所以說,打仗“天時”是第一位的。


    就算硬頂著可能的饑荒,也要抓住今年秋的時間窗口北伐。


    國家大了就是這樣,按下葫蘆起了瓢,不可能等你完全準備好。


    有問題就解決,解決不了就克服。


    “今年除了受災的湖廣地區,其他地方的糧食是豐收的。


    “問題不在總量,而是分配不均衡。


    “解決不均衡無外乎運輸,而運輸又無外乎漕運。”


    李明一邊說著,毫不見外地走到李世民的書桌前,漫不經心地拿起了皇帝陛下禦用的龍筆。


    李世民的嘴巴動了一動,最終也沒說什麽。


    “所以答案很明顯了,漕運才是短板、是命門,也是解決饑荒的關鍵。”


    李明提筆,隨手畫上一幅圖。


    李世民好奇地湊近一看。


    卻見不是什麽河岸堤防布置之類,具體事務的地圖。


    而是長安三省六部各司的職能架構圖。


    “河道疏浚、堤壩修築已由工部薛萬徹負責,正在進行中,暫且不表。


    “船隻清點可以提前做起來了,需要同時預估受災麵積和災民數量,倒推所需賑濟的糧食總量,計算得出漕船的缺口,盡快建造或購置起來。


    “漕運由所在道一級的轉運使負責,但此次受災賑災至少涉及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山南道四個道,中央需要統合這四個道的漕運調度,提前做好預案。


    “此外,此次賑災糧款數額巨大,非轉運使所能負責,還需要民部倉部司予以配合。


    “還有……”


    李明指著架構圖,巴拉巴拉地長篇大論起來。


    李世民越聽神色越嚴肅,不由自主地坐迴了龍座,習慣性地靠著扶手支著腦袋,捋著兩片胡須。


    這是他思考時的標誌性動作。


    “綜上所述。”


    李明發揚傳統藝能,圖窮匕見:


    “賑災茲事體大,橫跨多部門,需要上一級進行多部門協同聯動。


    “應由中書令楊師道牽頭組織、統一協調各部門,由尚書左仆射房玄齡負責統籌執行。”


    還是房玄齡提供的那條老路徑:


    解君憂,順便解己難。賑災要抓,權力也要抓,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才稱得上健全。


    李世民聽得直點頭:


    “嗯嗯,有道理……


    “等等,你小子什麽意思?”


    楊師道和房玄齡,一個是李明的表叔,一個是李明的老師長史,都是鐵杆十四黨吧!


    手握漕運賑災之權,迭加上正在讓李明團夥查的皇子遇刺案和端午事故。


    好家夥,你這是要大權獨攬啊!


    “你提供的解決思路我暫且記下,但人選還要再斟酌考慮。”


    李世民有點小傲嬌地說。


    李明卻是一反常態。


    既沒有生氣地嘟嘴表示反對,也沒有嚷嚷著肚子餓了要和阿娘吃飯。


    而是眼神沉靜地盯著自己的父皇。


    “你怎麽了?”李世民有些納悶地問。


    “阿爺。”李明認真地說:


    “我想迴遼東。”


    李世民差點從龍椅上摔下來。


    “咳咳!”他清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


    “吾隻是說再議,又沒有說不行,爾何必耍這逼宮的花招?”


    李明緩緩搖頭:


    “非也。


    “我隻是覺得,在長安也沒什麽可做的了,不如早點迴去處理一些事務。


    “查案的事,孫伏伽他們就能辦好。”


    他本來迴京就是為了解除與父皇的誤會。


    如今誤會得解,他沒必要一直賴著。


    “‘迴’什麽迴?你生在長安,是京爺!不是遼東野人!”


    李世民既不解又生氣:


    “而且你現在離京?在這爭儲的關鍵時點?


    “在你的三位哥哥想方設法接近我的時候,你卻要遠離我?”


    李明倒是很看得開:


    “朝廷政鬥的事,房玄齡他們去辦。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遼東上麵。”


    都穿越了誰還宮鬥啊,妖豔賤貨們別打擾我治國。


    李世民的火氣蹭地就起來了,氣得用力一拍扶手:


    “難道你覺得,在朕身邊是浪費時間?”


    換一般人,被皇帝這麽質問早跪地謝罪了。


    當然,李明殿下不是一般人,直接反唇相譏:


    “難道陛下希望接班人與兒臣的那倆皇兄一樣?


    “專擅政治操弄、陰謀傾軋,卻連治國最基礎的救災都能搞成一場災難?”


    “……”李世民不知這話該怎麽接,換了個問法:


    “你這麽急著去遼東幹什麽?”


    李明直白地說:


    “高句麗的布局已經差不多成熟了,我該坐鎮遼東,將其收入囊中了。”


    “……那我再換個問法。”


    李世民從龍榻上下來,走到李明麵前,居高臨下地問:


    “你為什麽在這個時候,急著離開長安?”


    李明仰視著自己的父親,沉默了一會兒,終於開口道出了真正的理由:


    “我覺得太極宮不安全。”


    從他出生那天起,不安全感就始終貫徹。


    遇刺以後,他更是繃緊了“安全生產”這根弦。


    如今宮裏的氛圍,無來由的讓他感到一絲不安。


    總覺得……有人在暗中籌備著什麽攢勁的節目。


    突然之間給大家一個驚喜(嚇)。


    李世民從鼻孔輕哼了一聲:


    “你別太……”


    話音未落,他轉念一想,猛然意識到:


    李明從遼東迴來短短個把月,已經連續碰上兩次致命的事件了。


    一次自己遭遇暗殺,一次自己的兩個姨娘慘死在麵前,而且兩起事件都沒頭沒尾的……


    這份擔憂倒也不完全是無源之水……


    “你別急著離開,我會增強立政殿、皇宮和整座京城的守衛。”


    李世民的語調柔和了些:


    “況且長安有我在,你阿娘、姨娘、兄弟姐妹們,還有你的狐朋狗友們都在。


    “怎麽就你最金貴,就你想要逃跑?”


    李明就這麽抬頭看著李世民,神色疑惑:


    “阿爺,你難道真的沒察覺……


    “我的皇兄們有古怪?”


    李世民一愣,又不免有些生起氣來:


    “古怪在何處?難道在你眼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古怪?”


    “我懷疑他們在背著你搞事,但我沒有證據。”李明理直氣壯地說。


    李世民被氣笑了,指了指身後的那副地圖。


    根本不用迴頭看,手指就精準地指向了遼東的方位:


    “不知是誰背著我搞事,搞得差點燕山大亂啊!”


    李明與父皇對視良久,他先移開了視線,浮起一層沒有笑意的微笑:


    “我的女……一個朋友有個女兒,小時候喜歡躲著大人,隨地小便。


    “有一天,她突然很聽話,再也不躲著大人了,乖巧地站在原地。


    “你知道為什麽嗎?”


    李世民不知道李明想表達什麽,姑且順著他的思路往下猜:


    “因為孩子長大了?”


    李明嘴角的幅度愈深:


    “因為她悄默聲地在褲襠裏拉了個大的。”


    李世民臉色驟變,身體顫抖著,低聲咆哮道:


    “滾……滾出去!”


    李明從容告退,迴立德殿吃晚飯去了。


    晾著李世民一個人在書房生著悶氣。


    奶奶的,他這熊孩子,真令我既歡喜又討厭!


    先是為國謀劃了賑災的新思路。


    然而,轉頭卻又拐彎抹角地抹黑自己的皇兄!


    李明這番話是什麽意思?


    踏馬的不就是在含沙射影,說太子的轉變太大、太乖巧,可能在暗處整了個大活麽?


    “是嫉妒麽?他嫉妒太子浪子迴頭,得到了太多寵愛,又不敢正麵詆毀,才這樣陰陽怪氣?


    “不,他還不至於如此。”


    李世民搖搖頭。


    老十四的問題比什麽“嫉妒”之類的膚淺理由,要根深蒂固得多。


    “是他的性格使然。


    “那乳臭兒打從娘胎裏出來起,就生性多疑,成天懷疑兄弟姐妹要害他。


    “他就不願意相信,這世界上有一種感情叫做‘手足之情’麽!”


    自己兄終弟寄的李世民氣鼓鼓地念叨著,最後用力地一拍桌子:


    “不行!這口惡氣,朕實在咽不下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連被乳臭兒騎脖子撒尿都忍,朕還當什麽皇帝,還當什麽九五至尊!”


    他大步流星地邁出書房,離開立政殿。


    他要去立德殿!


    找楊氏蹭飯!


    和楊氏一起男女混雙!


    …………


    與太極宮一牆之隔的東宮。


    昏黃的夕陽從空曠的嘉德殿慢慢退去。


    孤零零的主位上,李承乾突兀地坐著。


    他側耳傾聽著虛空,嘴角掛著溫暖幸福的笑意,時不時地點點頭說道:


    “對……還是你說得對,應該耐心,徐徐推進……


    “下一步,便是請他來東宮少坐……


    “媚娘,你知道他今天又幹了哪些荒唐事麽?”


    空無一人的正殿裏,迴蕩著李承乾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語聲。


    …………


    次日一早,李明一家照例在立政殿側殿用著早膳。


    經過父皇與楊姨娘(禮法意義上)的連夜促膝長談,李明深刻意識到了自己受迫害妄想的錯誤。


    及時懸崖勒馬,打消了迴(劃掉)去遼東的不成熟想法。


    至於為什麽他一早上是跪著吃飯的,別問。


    問就是經典複刻。


    “小明弟弟,真的不用我幫你在屁股上塗藥嗎?”


    李明達姐姐心疼地問。


    “哎哎哎……什麽屁股,粗鄙!我才沒有被打屁股!”


    皇帝的新衣突然被剝下,李明一時慌了神,嘴硬地連連否認。


    堅決捍衛自己作為前·成年人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可你……”


    李明達還想再說什麽,山雞哥李治拍了拍她的肩膀,語重心長地教導:


    “男人都是好麵子的,有些事不要戳穿。”


    “哦~原來如此,阿兕子學到了。”李明達乖巧地點頭。


    李明:“……”


    乳臭兒,你們學到了甚麽!


    “嗬。”李世民啜著菘菜粥,輕描淡寫地一笑。


    讓你小子跑路,讓你小子忘本,讓你小子亂給兄弟潑髒水。


    看你還囂張得起來不?


    就在這時,近侍來報:


    “陛下,魏王求見。”


    魏王?李泰?這個時候求見?!


    不僅是李世民,連李明和李治都吃了一驚。


    李泰是多八麵玲瓏、多會舔父皇的一人啊。


    怎麽會不知道,父皇此刻正在用膳,不方便接見?


    “四哥來了?太好啦!他吃過飯了嗎?一起吃唄。”


    李明達開朗地說。


    她的笑容如同陽光,融化了李世民臉上的堅冰。


    “是啊,就讓他進來吃點吧。”


    在宦官的指引下,魏王李泰挪著肥胖的身軀,畢恭畢敬地走了進來。


    李世民端坐主位,和顏悅色。


    李明、李明達和李治三個弟弟妹妹,都規規矩矩地放下筷子,起立迎接這位哥哥。


    吃了沒,沒吃吃點……就在李世民對兒子客套之前。


    李泰突然噗通跪在了地上。


    當大家愣神的時候,李泰嚎啕大泣起來:


    “兒臣不孝,恐不能再服侍於父皇身側!


    “懇請父皇,準許兒臣赴洛陽……就藩。”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