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李靖:恆山大舞台,有夢你就來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作者:吃不起肉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的消息真不靈通,這樣的場景早已在河北各處上演過了。
從南到北,赤巾軍堅持不懈地抵抗著蠻族入侵。
盡管他們打仗很會動腦子,但是因為敵我差距過於懸殊,簡直如同以卵擊石,因此作戰的過程也十分艱苦。
悲壯的一幕幕,早已烙印在當地百姓的記憶深處,再隨著逃難的人群,傳遍了整片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隨著戰事的深化,被李世民評價為“民多壯勇”的河北人民,徹底對李明俯首帖耳了。
不僅是因為他手下的遼東軍隊能打。
還因為這支軍隊做人。
在官軍和蠻族不做人的時候,隻有李明才向這些爹不疼娘不愛的河北百姓伸出了援救之手。
同樣隨著戰事的深化,老百姓們在一個問題上也和皇帝陛下取得了一致意見。
那就是——
為什麽赤巾軍還不撤退啊?
為什麽他們依然繼續頂在前線拚命啊?
遼東這麽一點人,和烏央烏央的敵人相比,真的隻有九牛一毛啊!
已經發生了不知多少次,赤巾軍的主力部隊被敵方抓了個正著,也不知多少次陷入了重重包圍。
每次都依靠嫻熟的技戰術技巧、老鄉的幫助、以及一些狗屎運,跳出重圍,轉危為安。
“不過這次大概是逃不掉了。”
蘇定方縮在山腰處的拒馬壕溝裏,嗓子嘶啞得像冒煙一樣,腦袋上箭矢飛來飛去。
他已經幾天幾夜沒合眼了。
一開始他還堅持傳統的指揮方式,在山頂視野開闊處,居高臨下地發號施令。
但是他很快發現,在地形複雜、風雪彌漫、聲音嘈雜的山地環境中,不論鼓號也好、令旗也罷,都失去了作用。
在這能見度和聲音辨識度都極低的戰場上,統一指揮是不可能的了,部隊各部分必須各自為戰。
所以,他便聽從了山地戰領域的前輩——也就是薛仁貴——的建議,隱蔽在了壕溝裏。
“要突圍嗎?”薛仁貴問他。
這位年輕小將仿佛衰老了幾十歲,同樣眼窩深陷,眼珠布滿了血絲。
李明的戰略是這麽布置的:“將敵軍主力吸引至雲州恆山一線,可伺機撤退。”
也就是說,他並沒有打算讓蘇定方、薛仁貴有去無迴,是允許跑路的。
小李雖然會下達高難度的作戰目標,但從不讓手下執行純自殺式的任務。
“全員玉碎”這種糟粕,對軍隊的士氣、傳承和戰術能力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你還年輕,你帶著你的人走。”蘇定方幾乎想都沒想,立刻迴答,聲音粗糙得像砂皮紙:
“我再待一會兒,多拖延一會兒。”
張儉的那句“堅定守住,就有辦法”,一直盤桓在他的心頭。
雖然李明沒有明說,但是不難理解,將敵軍拖在恆山的時間越久,必定就越有利於“戰略”的實施。
“那我也還是留下來吧。”薛仁貴毫不猶豫地說:
“你擅長的是騎兵戰和治安戰,山地戰還是我在行。”
“兩位將軍小心……”哨兵剛發出警報,喉嚨就被一柄投擲過來的矛給貫穿了。
鐵勒人的前鋒已經摸上來了!
他們並不愚蠢,發現常有傳令兵在這附近進進出出以後,便判斷那裏隱藏著赤巾軍的指揮所,便一口氣衝了上來。
此時,他們已經站在了壕溝外邊!
“他們來了!”
“幹!”
蘇定方和薛仁貴同時暴起,抄起短兵,與普通戰士們一起,和蠻夷展開了激烈的肉搏。
…………
片刻過後。
壕溝血腥彌漫,橫七豎八地倒伏著數具屍體。
在丟下了將近一百具屍體以後,剩餘的鐵勒人倉皇撤退。
“媽的,真難纏!”
薛仁貴啐了一口。
蘇定方踩住敵軍的屍體,吃力地將劍拔出來。
哢嚓一聲,劍斷在了屍體的肋骨之間。
老蘇眉頭一皺,將劍柄扔了,嘶啞地問小薛:
“我們這條溝還剩幾個人?”
“大概還有十二三人。”
薛仁貴答道,隨手撿起一把胡人的彎刀,扔給了蘇定方。
這個波次的進攻算是成功守住了。
暫時的。
在五十人以下的小規模衝突中,赤巾軍占據絕對優勢。
這是因為李明針對東北以山林地帶為主的地形環境,“發明”了一種很新穎的作戰體係——
三五個士兵組成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在校官的指揮下,完整執行從補給、簡易工事修築、偵查、交戰到撤退的一整套任務。
在領袖創造性的指導下,在一線將士們長期的訓練和實踐中,赤巾軍逐漸摸索完善了這套山地戰特化作戰體係。
這些作戰單位既能獨立完成簡單的作戰任務,又能在戰場上互相穿插配合,兼顧小部隊的靈活和大部隊的集中兵力優勢。
這已經和同時代的軍隊不在一個維度上了。
在公元七世紀,這種以多支小股力量進行遊擊戰的作戰形式,也就隻有赤巾軍可以做到了。
因為這對基層校官和普通士兵的軍事素質和主觀能動性,提出了遠超這個時代的要求。
換做其他封建軍隊,如果以三五人為一組,別說互相配合獨立作戰,不臨陣開小差就燒高香了。
然而,戰術上的先進,難以彌補戰略上的短板。
而赤巾軍戰略上的短板,有且僅有一個。
那就是——人數太少,迴旋餘地太小。
“喂,小薛,你看。”
蘇定方隔壁靠著壕溝邊的鹿角,吊兒郎當地向山坡下揚了揚下巴。
薛仁貴順著方向望去,不禁苦笑:
“我知道,遲早會來的。”
兩人在壕溝內,雲淡風輕地談論著。
而在壕溝外,僅僅幾十丈外的山坡下。
鐵勒人糾集起了幾百名步卒,列成嚴整的方陣,重甲盾牌手在前,長槍兵其次,弓弩手列在左右。
很明顯,鐵勒人發現了那條壕溝裏的魚不是一般的大,正要發起全力一擊。
他們非常善於利用自己僅有的優勢。
那就是,人多。
赤巾軍的矛頭箭矢猶有盡時,而鐵勒人的天靈蓋無窮無盡。
當敵人數量多到赤巾軍連殺都沒有體力殺完的時候,性質就發生了變化。
薛仁貴從容不迫地下達一係列命令。
“後方還有幾道壕溝陷阱組成的防禦工事,我們且戰且退。
“號令兵,擊鼓!”
隨著鼓聲響起,各自為戰的赤巾軍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線串在一起,有序地向指揮中樞靠近。
而鐵勒人當然也沒有坐以待斃,立刻做出了相應的對策——
不就是搖人嗎,誰不會呀?
幾聲尖利的骨哨在林間響起。
鐵勒人的方陣越來越厚、越來越多,像一塊塊豆腐塊,在山坡下蓄勢待發。
一場血腥殘酷的拉鋸戰,一觸即發。
…………
“唿……哈……”
夕陽西下。
蘇定方喘著粗氣,疲憊地靠在山壁上,手臂因為過度疲勞而顫抖不止。
分不清是誰的鮮血,他沿著血跡斑斑的盔甲,一滴一滴地低落在堅硬冰冷的土地上。
這一戰,從早晨打到了傍晚,直殺得昏天黑地。
“前輩,打不動了?”薛仁貴坐在不遠處的一塊巨石上,雲淡風輕地笑著。
“咳哈……呸!”
蘇定方吐出一口血痰,勉強扯起嘴角:
“要不是錘柄斷了,我還能打一百個。”
薛仁貴:“蘇郎你都一把年紀了,就別逞強了。”
蘇定方:“放屁,老子當年踏破東突厥牙帳、生擒頡利可汗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吃奶呢。”
兩人肆無忌憚地互相開著玩笑,把什麽禮數、什麽規矩,都拋到了腦後。
將死之人,無需講究這一套。
在兩人的腳下,鐵勒人的屍體堆成了山,鮮血在冰冷的雪地上還冒著騰騰熱氣。
屍體堆的附近,零星站著一些赤巾軍戰士。
他們的情況也並沒有比兩位將軍好到哪裏去,經過整整一天的激烈鏖戰,體力接近透支。
砍人,也是一件十分耗費體力的活動。
赤巾軍的箭矢早就用完了,槍頭折斷了,刀劍砍豁口了,破甲錘頭也崩飛了,到最後都拿起了手邊的巨石,向山下潮湧而來的敵人頭上砸去。
在北嶽恆山,赤巾軍將士浴血奮戰,不知拚掉了多少萬薛延陀士兵。
然而,敵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幹掉一個人,就會上來兩個人填補位置,無縫銜接,對赤巾軍來說,敵人就是字麵意義上的無窮無盡。
他們讓整條戰線密不透風,如同繩索一般,緩慢而不可阻擋地勒緊了戰士們的脖子。
籲——
刺耳的骨哨聲從四麵八方響起,距離蘇定方、薛仁貴歇腳的山坳已經很近了。
敵人也在戰爭中學習,從最初上了山就兩眼一抹黑、像放了羊一樣滿山亂跑,也有樣學樣地學會了利用聲音來進行簡單的指揮調度。
哨聲短促,意思是:這裏有大魚,快向這邊靠攏!
“喂,後生。”蘇定方向薛仁貴唿喝一聲:
“後麵還有能藏身的溝塹麽?”
“這大冷天,你來挖?沒有!”薛仁貴沒大沒小地迴懟。
蘇定方:“有增援麽?”
薛仁貴:“你看敲了鼓還有援軍過來麽?各支部隊都被鐵勒人按死在了山間,除非他們長了翅膀飛過來!”
蘇定方歎了口氣:
“看來真的要交代在這兒了。我是活夠本兒了,可惜了你這娃娃。挺能打,要是命長一點,說不定能混個都督當當。”
薛仁貴將手邊僅剩的匕首綁在枯枝上,做成了一把簡易的長矛,嘴角一勾,嗬了一聲:
“薛家家道中落,我從軍混口飯吃,早就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倒是蘇郎,你原本是京城的中郎將,明明可以安穩地享受一生。
“怎麽就被李明殿下忽悠迴了軍隊,最後葬身於這鳥不拉屎的雪山。你不後悔麽?”
“後悔……麽?”
蘇定方仰望天空,冬季的夕陽就像他的生命力一般綿軟無力。
“殿下讓我重迴軍旅,執掌一支軍隊,在恆山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便是對我最大的恩賜。”
薛仁貴眉角一挑:“嗯?”
蘇定方的嗓音低沉,仿佛來自遙遠的過去。
“我年少時從父征討賊寇,跟過竇建德、劉黑闥,攻破東突厥。
“卻因為和李靖過從甚密,被安了個‘縱兵劫掠’的過失,在京城原地踏步了二十餘年。”
薛仁貴吹了吹口哨:“京城水深啊,還是我們營州垃圾桶的人際關係簡單些。”
這迴輪到蘇定方挑起眉頭了:
“營州垃圾桶?”
“除了朝廷不要的垃圾,誰會被發配到鳥不拉屎的營州?”薛仁貴自嘲地一笑,眼神幽邃起來:
“直到李明殿下來了,將那裏建設成如今這般模樣……”
蘇定方笑了:“你也承了他的情?”
薛仁貴拄著“長矛”站了起來:
“遼東誰沒有承他的情?要不是為了殿下,誰甘願在陌生的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為了陛下嗎?”
山坡下,腳步聲清晰可聞。
鐵勒人排著隊列,開始向他們所在的山坳發起最後一次進攻。
綿延漫長的隊伍,無休無止,望不到盡頭。
殘存的赤巾軍戰士握緊了手裏的兵器。
可惜,不但箭矢消耗殆盡,連手邊能扔下去的石頭都用完了。
蘇定方撐起身子:
“準備好,開始了。”
薛仁貴卻有些躊躇:
“我們……算是完成了李明殿下的囑托嗎?算是將敵軍主力……釘在了恆山嗎?”
蘇定方撇了撇嘴:
“盡量活得長一點就算。”
咚,咚,咚。
羊皮靴踏在凍土上的腳步,沉悶得就像鼓聲。
赤巾軍俯視著山坡下,眼神充滿了決絕。
鐵勒人的大部隊已近在咫尺。
蘇定方和薛仁貴甚至能清晰地聽見鐵勒軍官的唿號指令聲。
這就是最後的戰鬥麽……
就在懸殊的雙方即將短兵相接時。
嗖嗖嗖!
突然間,頭頂響起了連綿不絕的破空聲。
在山坳背後的山峰上,無數箭矢傾斜而下,如疾風驟雨一般,無情而精準地落在薛延陀軍的陣中,瞬間就掃倒了一大片人。
鐵勒人完全沒有料到會遭遇這麽猛烈的反擊,猝不及防。
他們的弓弩手還想和山頂對射,但是地形差讓他們無從發揮。
在第二輪齊射過後,就都被紮成了篩子。
“他們還有援軍?!”
“快跑啊!”
“別亂動!維持陣型!”
“快滾別擋道!”
“我軍敗了,我軍敗了!”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鐵勒人頓時陣腳大亂。
眾人抱頭鼠竄,躲避著長著眼睛似的箭矢,陣型頃刻土崩瓦解。
“殺!殺得好!”赤巾軍歡唿起來。
但突如其來的轉機,讓兩位指揮官疑惑不解。
蘇定方用胳膊肘推搡了一下薛仁貴:
“可以啊薛大郎,真能忍,背著我藏了這麽大一支部隊!”
薛仁貴莫名其妙地迴過頭:
“啊?我還以為是你的騎兵部隊呢!”
蘇定方:“我哪來的騎兵部隊,早就上山一起吃土了。”
薛仁貴:“我就算有這麽多人,也變不出這麽多箭啊!”
蘇定方:“那他們是……”
轟隆一聲響。
數匹戰馬從山頂一躍而下,穩穩地落在他倆的身後。
為首者,是一個胖胖的小老頭。
老頭須發皆白,但是精神矍鑠,兩隻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亮。
“李靖……李衛公?!”
蘇定方喃喃著老上司的名字。
李靖迎著即將下山的落日,身上灑滿了耀眼的金色光輝。
他一勒馬韁,嫌棄地看著要死要活的二人:
“你們兩個後生傻愣著幹什麽?還不乘勝追擊?!”
(本章完)
從南到北,赤巾軍堅持不懈地抵抗著蠻族入侵。
盡管他們打仗很會動腦子,但是因為敵我差距過於懸殊,簡直如同以卵擊石,因此作戰的過程也十分艱苦。
悲壯的一幕幕,早已烙印在當地百姓的記憶深處,再隨著逃難的人群,傳遍了整片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
隨著戰事的深化,被李世民評價為“民多壯勇”的河北人民,徹底對李明俯首帖耳了。
不僅是因為他手下的遼東軍隊能打。
還因為這支軍隊做人。
在官軍和蠻族不做人的時候,隻有李明才向這些爹不疼娘不愛的河北百姓伸出了援救之手。
同樣隨著戰事的深化,老百姓們在一個問題上也和皇帝陛下取得了一致意見。
那就是——
為什麽赤巾軍還不撤退啊?
為什麽他們依然繼續頂在前線拚命啊?
遼東這麽一點人,和烏央烏央的敵人相比,真的隻有九牛一毛啊!
已經發生了不知多少次,赤巾軍的主力部隊被敵方抓了個正著,也不知多少次陷入了重重包圍。
每次都依靠嫻熟的技戰術技巧、老鄉的幫助、以及一些狗屎運,跳出重圍,轉危為安。
“不過這次大概是逃不掉了。”
蘇定方縮在山腰處的拒馬壕溝裏,嗓子嘶啞得像冒煙一樣,腦袋上箭矢飛來飛去。
他已經幾天幾夜沒合眼了。
一開始他還堅持傳統的指揮方式,在山頂視野開闊處,居高臨下地發號施令。
但是他很快發現,在地形複雜、風雪彌漫、聲音嘈雜的山地環境中,不論鼓號也好、令旗也罷,都失去了作用。
在這能見度和聲音辨識度都極低的戰場上,統一指揮是不可能的了,部隊各部分必須各自為戰。
所以,他便聽從了山地戰領域的前輩——也就是薛仁貴——的建議,隱蔽在了壕溝裏。
“要突圍嗎?”薛仁貴問他。
這位年輕小將仿佛衰老了幾十歲,同樣眼窩深陷,眼珠布滿了血絲。
李明的戰略是這麽布置的:“將敵軍主力吸引至雲州恆山一線,可伺機撤退。”
也就是說,他並沒有打算讓蘇定方、薛仁貴有去無迴,是允許跑路的。
小李雖然會下達高難度的作戰目標,但從不讓手下執行純自殺式的任務。
“全員玉碎”這種糟粕,對軍隊的士氣、傳承和戰術能力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你還年輕,你帶著你的人走。”蘇定方幾乎想都沒想,立刻迴答,聲音粗糙得像砂皮紙:
“我再待一會兒,多拖延一會兒。”
張儉的那句“堅定守住,就有辦法”,一直盤桓在他的心頭。
雖然李明沒有明說,但是不難理解,將敵軍拖在恆山的時間越久,必定就越有利於“戰略”的實施。
“那我也還是留下來吧。”薛仁貴毫不猶豫地說:
“你擅長的是騎兵戰和治安戰,山地戰還是我在行。”
“兩位將軍小心……”哨兵剛發出警報,喉嚨就被一柄投擲過來的矛給貫穿了。
鐵勒人的前鋒已經摸上來了!
他們並不愚蠢,發現常有傳令兵在這附近進進出出以後,便判斷那裏隱藏著赤巾軍的指揮所,便一口氣衝了上來。
此時,他們已經站在了壕溝外邊!
“他們來了!”
“幹!”
蘇定方和薛仁貴同時暴起,抄起短兵,與普通戰士們一起,和蠻夷展開了激烈的肉搏。
…………
片刻過後。
壕溝血腥彌漫,橫七豎八地倒伏著數具屍體。
在丟下了將近一百具屍體以後,剩餘的鐵勒人倉皇撤退。
“媽的,真難纏!”
薛仁貴啐了一口。
蘇定方踩住敵軍的屍體,吃力地將劍拔出來。
哢嚓一聲,劍斷在了屍體的肋骨之間。
老蘇眉頭一皺,將劍柄扔了,嘶啞地問小薛:
“我們這條溝還剩幾個人?”
“大概還有十二三人。”
薛仁貴答道,隨手撿起一把胡人的彎刀,扔給了蘇定方。
這個波次的進攻算是成功守住了。
暫時的。
在五十人以下的小規模衝突中,赤巾軍占據絕對優勢。
這是因為李明針對東北以山林地帶為主的地形環境,“發明”了一種很新穎的作戰體係——
三五個士兵組成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在校官的指揮下,完整執行從補給、簡易工事修築、偵查、交戰到撤退的一整套任務。
在領袖創造性的指導下,在一線將士們長期的訓練和實踐中,赤巾軍逐漸摸索完善了這套山地戰特化作戰體係。
這些作戰單位既能獨立完成簡單的作戰任務,又能在戰場上互相穿插配合,兼顧小部隊的靈活和大部隊的集中兵力優勢。
這已經和同時代的軍隊不在一個維度上了。
在公元七世紀,這種以多支小股力量進行遊擊戰的作戰形式,也就隻有赤巾軍可以做到了。
因為這對基層校官和普通士兵的軍事素質和主觀能動性,提出了遠超這個時代的要求。
換做其他封建軍隊,如果以三五人為一組,別說互相配合獨立作戰,不臨陣開小差就燒高香了。
然而,戰術上的先進,難以彌補戰略上的短板。
而赤巾軍戰略上的短板,有且僅有一個。
那就是——人數太少,迴旋餘地太小。
“喂,小薛,你看。”
蘇定方隔壁靠著壕溝邊的鹿角,吊兒郎當地向山坡下揚了揚下巴。
薛仁貴順著方向望去,不禁苦笑:
“我知道,遲早會來的。”
兩人在壕溝內,雲淡風輕地談論著。
而在壕溝外,僅僅幾十丈外的山坡下。
鐵勒人糾集起了幾百名步卒,列成嚴整的方陣,重甲盾牌手在前,長槍兵其次,弓弩手列在左右。
很明顯,鐵勒人發現了那條壕溝裏的魚不是一般的大,正要發起全力一擊。
他們非常善於利用自己僅有的優勢。
那就是,人多。
赤巾軍的矛頭箭矢猶有盡時,而鐵勒人的天靈蓋無窮無盡。
當敵人數量多到赤巾軍連殺都沒有體力殺完的時候,性質就發生了變化。
薛仁貴從容不迫地下達一係列命令。
“後方還有幾道壕溝陷阱組成的防禦工事,我們且戰且退。
“號令兵,擊鼓!”
隨著鼓聲響起,各自為戰的赤巾軍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線串在一起,有序地向指揮中樞靠近。
而鐵勒人當然也沒有坐以待斃,立刻做出了相應的對策——
不就是搖人嗎,誰不會呀?
幾聲尖利的骨哨在林間響起。
鐵勒人的方陣越來越厚、越來越多,像一塊塊豆腐塊,在山坡下蓄勢待發。
一場血腥殘酷的拉鋸戰,一觸即發。
…………
“唿……哈……”
夕陽西下。
蘇定方喘著粗氣,疲憊地靠在山壁上,手臂因為過度疲勞而顫抖不止。
分不清是誰的鮮血,他沿著血跡斑斑的盔甲,一滴一滴地低落在堅硬冰冷的土地上。
這一戰,從早晨打到了傍晚,直殺得昏天黑地。
“前輩,打不動了?”薛仁貴坐在不遠處的一塊巨石上,雲淡風輕地笑著。
“咳哈……呸!”
蘇定方吐出一口血痰,勉強扯起嘴角:
“要不是錘柄斷了,我還能打一百個。”
薛仁貴:“蘇郎你都一把年紀了,就別逞強了。”
蘇定方:“放屁,老子當年踏破東突厥牙帳、生擒頡利可汗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吃奶呢。”
兩人肆無忌憚地互相開著玩笑,把什麽禮數、什麽規矩,都拋到了腦後。
將死之人,無需講究這一套。
在兩人的腳下,鐵勒人的屍體堆成了山,鮮血在冰冷的雪地上還冒著騰騰熱氣。
屍體堆的附近,零星站著一些赤巾軍戰士。
他們的情況也並沒有比兩位將軍好到哪裏去,經過整整一天的激烈鏖戰,體力接近透支。
砍人,也是一件十分耗費體力的活動。
赤巾軍的箭矢早就用完了,槍頭折斷了,刀劍砍豁口了,破甲錘頭也崩飛了,到最後都拿起了手邊的巨石,向山下潮湧而來的敵人頭上砸去。
在北嶽恆山,赤巾軍將士浴血奮戰,不知拚掉了多少萬薛延陀士兵。
然而,敵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幹掉一個人,就會上來兩個人填補位置,無縫銜接,對赤巾軍來說,敵人就是字麵意義上的無窮無盡。
他們讓整條戰線密不透風,如同繩索一般,緩慢而不可阻擋地勒緊了戰士們的脖子。
籲——
刺耳的骨哨聲從四麵八方響起,距離蘇定方、薛仁貴歇腳的山坳已經很近了。
敵人也在戰爭中學習,從最初上了山就兩眼一抹黑、像放了羊一樣滿山亂跑,也有樣學樣地學會了利用聲音來進行簡單的指揮調度。
哨聲短促,意思是:這裏有大魚,快向這邊靠攏!
“喂,後生。”蘇定方向薛仁貴唿喝一聲:
“後麵還有能藏身的溝塹麽?”
“這大冷天,你來挖?沒有!”薛仁貴沒大沒小地迴懟。
蘇定方:“有增援麽?”
薛仁貴:“你看敲了鼓還有援軍過來麽?各支部隊都被鐵勒人按死在了山間,除非他們長了翅膀飛過來!”
蘇定方歎了口氣:
“看來真的要交代在這兒了。我是活夠本兒了,可惜了你這娃娃。挺能打,要是命長一點,說不定能混個都督當當。”
薛仁貴將手邊僅剩的匕首綁在枯枝上,做成了一把簡易的長矛,嘴角一勾,嗬了一聲:
“薛家家道中落,我從軍混口飯吃,早就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
“倒是蘇郎,你原本是京城的中郎將,明明可以安穩地享受一生。
“怎麽就被李明殿下忽悠迴了軍隊,最後葬身於這鳥不拉屎的雪山。你不後悔麽?”
“後悔……麽?”
蘇定方仰望天空,冬季的夕陽就像他的生命力一般綿軟無力。
“殿下讓我重迴軍旅,執掌一支軍隊,在恆山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便是對我最大的恩賜。”
薛仁貴眉角一挑:“嗯?”
蘇定方的嗓音低沉,仿佛來自遙遠的過去。
“我年少時從父征討賊寇,跟過竇建德、劉黑闥,攻破東突厥。
“卻因為和李靖過從甚密,被安了個‘縱兵劫掠’的過失,在京城原地踏步了二十餘年。”
薛仁貴吹了吹口哨:“京城水深啊,還是我們營州垃圾桶的人際關係簡單些。”
這迴輪到蘇定方挑起眉頭了:
“營州垃圾桶?”
“除了朝廷不要的垃圾,誰會被發配到鳥不拉屎的營州?”薛仁貴自嘲地一笑,眼神幽邃起來:
“直到李明殿下來了,將那裏建設成如今這般模樣……”
蘇定方笑了:“你也承了他的情?”
薛仁貴拄著“長矛”站了起來:
“遼東誰沒有承他的情?要不是為了殿下,誰甘願在陌生的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為了陛下嗎?”
山坡下,腳步聲清晰可聞。
鐵勒人排著隊列,開始向他們所在的山坳發起最後一次進攻。
綿延漫長的隊伍,無休無止,望不到盡頭。
殘存的赤巾軍戰士握緊了手裏的兵器。
可惜,不但箭矢消耗殆盡,連手邊能扔下去的石頭都用完了。
蘇定方撐起身子:
“準備好,開始了。”
薛仁貴卻有些躊躇:
“我們……算是完成了李明殿下的囑托嗎?算是將敵軍主力……釘在了恆山嗎?”
蘇定方撇了撇嘴:
“盡量活得長一點就算。”
咚,咚,咚。
羊皮靴踏在凍土上的腳步,沉悶得就像鼓聲。
赤巾軍俯視著山坡下,眼神充滿了決絕。
鐵勒人的大部隊已近在咫尺。
蘇定方和薛仁貴甚至能清晰地聽見鐵勒軍官的唿號指令聲。
這就是最後的戰鬥麽……
就在懸殊的雙方即將短兵相接時。
嗖嗖嗖!
突然間,頭頂響起了連綿不絕的破空聲。
在山坳背後的山峰上,無數箭矢傾斜而下,如疾風驟雨一般,無情而精準地落在薛延陀軍的陣中,瞬間就掃倒了一大片人。
鐵勒人完全沒有料到會遭遇這麽猛烈的反擊,猝不及防。
他們的弓弩手還想和山頂對射,但是地形差讓他們無從發揮。
在第二輪齊射過後,就都被紮成了篩子。
“他們還有援軍?!”
“快跑啊!”
“別亂動!維持陣型!”
“快滾別擋道!”
“我軍敗了,我軍敗了!”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鐵勒人頓時陣腳大亂。
眾人抱頭鼠竄,躲避著長著眼睛似的箭矢,陣型頃刻土崩瓦解。
“殺!殺得好!”赤巾軍歡唿起來。
但突如其來的轉機,讓兩位指揮官疑惑不解。
蘇定方用胳膊肘推搡了一下薛仁貴:
“可以啊薛大郎,真能忍,背著我藏了這麽大一支部隊!”
薛仁貴莫名其妙地迴過頭:
“啊?我還以為是你的騎兵部隊呢!”
蘇定方:“我哪來的騎兵部隊,早就上山一起吃土了。”
薛仁貴:“我就算有這麽多人,也變不出這麽多箭啊!”
蘇定方:“那他們是……”
轟隆一聲響。
數匹戰馬從山頂一躍而下,穩穩地落在他倆的身後。
為首者,是一個胖胖的小老頭。
老頭須發皆白,但是精神矍鑠,兩隻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樣亮。
“李靖……李衛公?!”
蘇定方喃喃著老上司的名字。
李靖迎著即將下山的落日,身上灑滿了耀眼的金色光輝。
他一勒馬韁,嫌棄地看著要死要活的二人:
“你們兩個後生傻愣著幹什麽?還不乘勝追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