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真是活見鬼了,大明的主力幾乎全部布設在中原至齊魯一線,和唐軍隔著黃河與泰山對峙。


    二線力量則在燕山、大鮮卑山至黑水一線,為大明的殖民者……呸,定居者提供保護,抵禦野人、野熊和東北大野貓的騷擾。


    至於平壤方向的高句麗故地大後方,則空虛得比月底的錢包還空。


    沒想到啊沒想到,以武德為開國第一個年號的大唐唐軍,居然一點也不講武德!


    在朝鮮半島刷了一波火星兵,發起了無恥偷襲!


    這下真的腹背受敵了。


    “可是大唐和平壤之間,隔了一整個大明啊,他們怎麽夠到的……


    “難道唐軍在仁川登陸了?!”


    李明大為震驚。


    能說不愧是李世民嗎,戰略眼光遙遙領先一千三百多年。


    “咦?什麽仁川登陸?而且突襲平壤的是李世民嗎?我還以為是金德曼呢。”


    情報頭子尉遲循毓撓撓黑炭頭,對李明老哥的“情報”感到很迷茫。


    李明同樣也很迷茫:


    “且慢,金德曼是誰?”


    大唐有姓“金”的將領嗎?曼,怎麽不叫羅德曼呢。


    “迴陛下,金德曼是新羅的女王。”房玄齡道。


    作為在高句麗主持過工作的一把手,老房對那地區的形勢相當熟悉。


    “女王?”


    “是的陛下,上一任新羅國王真平王無子,死後他的王位便由嫡長女金德曼繼承。”


    “新羅?嘶,新羅……”


    李明下意識地在腦子裏迴想了一下高句麗周邊的國家。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比如他,就把平壤下麵的那兩個小不點給漏掉了——


    新羅和百濟。


    當初高句麗並沒有吃下整個朝鮮半島,而是止步於平壤一線。


    嗯,差不多就在北緯三十八度線那一帶。


    那條線以南,便是新羅和百濟兩個國家,新羅在東,百濟在西,兩國以小白山脈為界。


    李明是無傷速通高句麗的,所以也全盤繼承了原高句麗的領土,並沒有繼續向南推進。


    這並不是疏忽,他這麽做是有道理的。


    因為朝鮮半島的經濟價值實在太低了,僅有的那點兒銅礦煤礦又剛好在三十八度線以北,都在高句麗境內。


    至於南邊那鬼地方,更是土地貧瘠、物產稀少。


    為了那點芝麻打一仗,實在太不劃算了。


    李明是來征服的,又不是來定向扶貧的。


    還不如把力量集中在中原爭霸賽上,放著那群通古斯野人在南邊自娛自樂吧。


    但是沒想到……


    “新羅一直龜縮在南方,連高句麗都不敢招惹,吃飽了撐的來招惹比高句麗還強數倍的大明?


    “更何況就算半島方向守備空虛,但也是高句麗山城防禦體係裏的一環。新羅的那點老弱殘兵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怎麽敢拿頭來撞?”


    李明敲著桌子,對尉遲循毓說道:


    “這背後一定有大國勢力支持。你去細查,那些所謂新羅士兵,是不是唐軍披了層外衣。”


    在公元七世紀的朝鮮半島搞兩棲登陸作戰,那屬實有億點超前,和把自己軍隊送海裏喂魚沒什麽區別。


    可是如果李世民以新羅為戰略支點,利用新羅的灘塗港口運輸部隊,再從新羅就地獲取後勤補給,那就具備可行性了……


    李明暗暗咬了咬牙。


    失誤了,忽略了海防,讓老李鑽了空子。


    房玄齡補充道:


    “金德曼積極對大唐朝貢,獲封柱國、郡公。她是甘願當大唐的馬前卒的。


    “查清楚大唐對新羅的支援形式和規模,是出錢、出將還是出兵。


    “現在是夏季,台風高發,大唐對新羅的海運支援是有限的。”


    尉遲循毓重重地點頭:


    “好的,我這就去查!”


    小黑炭頭走後,李明立刻飛撲到地圖邊上。


    “相父,舅舅,這下該如何是好啊?”


    他也撓起了頭皮。


    貨幣戰爭沒能繼續擴大效果,李明並不是很在意。


    因為這隻是個添頭。


    封建社會的根基在農村,而小農經濟是壓根兒不需要貨幣的。


    隻要農村不亂,國家不會亡。


    然而平壤被偷雞,這就讓李明頭禿了。


    因為東北是他統治的根基,要是唐和新羅聯軍順著半島,一路攪和到東北,這麻煩就大了。


    他們都不需要占領,隻消在那兒一杵,時不時騷擾一下,就能對大明政權的經濟和政治造成沉重打擊。


    老李一出手,就讓小李也體會到了背後發涼的快感。


    “臣以為,首要任務是穩住中原前線。”


    長孫無忌立即建言:


    “以臣對陛……對大唐太上皇的了解,他一定有後手。


    “最有可能便是,趁我國後方不穩、兵力調動時,在中原前線發起全麵進攻。”


    房玄齡對此表示同意:


    “現在的局勢十分明晰,對峙越往後拖,對大唐劣勢越大。


    “趁現在兩路對攻,便是他們最大的勝機所在。”


    李明點點頭:


    “兩位愛卿說得都對,前線不能丟——


    “那平壤方麵怎麽辦?”


    “那自然是要派兵防守的,放著不管遺禍甚大。”長孫無忌又進言道。


    房玄齡再次表示同意:


    “東北是我經濟腹地,礦石主產。東北不穩,大明便不得安穩。”


    李明又點點頭:


    “兩位愛卿說得也對,後方也能丟。


    “隻是,我有一個小問題——


    “我該怎麽做,才能同時鞏固前線與後方呢?”


    這不是讓我既要又要嗎?


    漂亮話誰都會說,問題是怎麽做到?


    “兵力是有限的,後勤和財政更是如此。”


    李明敲著桌子:


    “我們的重兵都布置在中原前線,距離平壤何止萬裏。應該抽調多少部隊過去?中原和平壤哪裏才是主攻方向?大規模軍事調動的額外開支又從何而來?


    “為了防止你們遺忘,我提醒你們一下,第一筆戰爭國債就快要到期了,得要勻出資金兌付本息。”


    調兵不是框框a,士兵就能自動在前線刷新的。


    國家一大,就都是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


    前線和後方,總得有個取舍。


    小孩才會“我全都要”,大人知道自己吃不消。


    “陛下的意思是……”房玄齡聽出了李明陛下的弦外之音:


    “以中原前線為主攻方向,平壤為次要?”


    “是的,要抓住主要矛盾,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而長安就是那個主要矛盾。”李明指著地圖上的中原地區。


    “東北畢竟山高路遠,他們從半島進入核心區域,還要花不少時間。


    “而中原富庶地區就在大河之南,我們奪下中原,讓他們一頭紮進深山密林裏,看誰耗得過誰。”


    長孫無忌表示同意:


    “如果我們被對麵牽著鼻子走,新羅有事就打新羅,突厥有事就打突厥,無異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永無止境。


    “我軍頻繁調動疲憊不堪,而對方穩坐釣魚台以逸待勞,則危矣。”


    房玄齡提出不同的意見:


    “可若是放任新羅在我國後方大行其道,必定遺禍無窮。”


    李明反問:“那該怎麽打退他們呢?房相公可有主意?”


    長孫無忌抱著胳膊,斜眼看老對手怎麽迴答。


    房玄齡慢條斯理地呷一口茶,眼珠子一轉,緩緩道:


    “臣確實有一計。”


    “什麽計策?”


    “別忘了,除了新羅,平壤之南還有一個百濟國。”房玄齡道:


    “百濟與新羅素來不合。唐以新羅為跳板牽製我國,那我國也可以百濟為支點,牽製新羅。”


    聽了大聰明房玄齡的主意,李明並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百濟和我們很熟嗎?如何說服他們為我們火中取栗,同時激怒鄰國和大唐?”


    李明的懷疑是很有道理的。


    他隻是對那兩個半島小國漠不關心,又不是一無所知。


    他知道那個小小的百濟和大明的關係,不說睦鄰友好吧,也可以算是老死不相往來了。


    因為百濟原本是親高句麗和倭的,與高氏王族和淵蓋蘇文的關係都比較鐵。


    結果高句麗被大明奪舍了,寶藏王高寶藏被廢,淵蓋蘇文直接被當街刺死。


    這還了得?!


    百濟王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什麽也沒幹。


    總不能讓他們真的攻打大明為老鐵報仇吧。


    而大明在不流血吞並高句麗以後,也好像遺忘了這位小老弟。


    既沒有派遣使節,也沒有要求朝貢。


    大明就這麽和百濟湊合著過了,一直湊合到了今天。


    雙方沒有一點感情基礎,如今突然要求人家替自己抗線,和世界第一霸權大唐開戰。


    這多少沾點一廂情願了……


    嗎?


    “嗯,不過……”


    李明沉思了一會兒,似乎想到了什麽,看向左膀右臂。


    房玄齡嘴角揚起一個沒有笑意的微笑:


    “未必沒有辦法……”


    長孫無忌輕撫著下巴:


    “我們可以仿效晉王攝政故事,故技重施……”


    三條老狐狸一對眼神,異口同聲:


    “畫大餅!”


    …………


    百濟,都城泗沘。


    國王扶餘義慈看著龍飛鳳舞的冊封詔書陷入了沉思。


    “大明的皇帝,冊封餘為燕王?”


    義慈王顫抖著詢問明使。


    明使是高句麗扶餘人,用帶著口音的漢語迴了幾個字:


    “嗯,陛下的好意,你是收下還是拒絕?”


    義慈王低下了頭,假裝再看一眼詔書,悄悄地用手擦去額頭的汗珠。


    大明鳥悄兒地成立以後,一直給他一種高冷的形象。


    不要求朝貢,不要求稱臣,連使節都懶得派。


    就這麽靜靜地橫亙在百濟的頭頂,給了他巨大的心理壓力。


    北方突然出現這麽一個橫貫大海與大漠、縱通黑水與大河的巨無霸,換誰心裏不打鼓啊。


    百濟不是不想主動遣使修貢,低頭做小,但又摸不準大明的態度,怕引起了對麵的注意,反而招來天罰。


    就這麽別別扭扭地沉默了將近一年。


    結果等來了大明的主動來信,一來就是王炸。


    封王還是小事,關鍵是詔書後附的一段話——


    “大明將小白山以東、直通大海的土地,都賜予餘?”


    義慈王喃喃著這段信息。


    小白山以東……這不就相當於,把整個新羅,賜給他嗎?


    對新羅,百濟已經垂涎已久。


    兩國是多年的冤家,打了無數場仗。


    因為兩國處於同一個生態位,想要擴張隻能打互相的主意。


    總不能北伐高句麗吧?


    如果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將新羅收入囊中……


    但!


    “大明皇帝的好意,餘心領了。奈何百濟國小民窮,無法替皇帝牧守東方啊。”


    義慈王禮貌地表示,大明是不是有點“詔書開疆”了。


    畢竟新羅也妹在你大明手裏啊。


    要不,大明皇帝去勸勸新羅那老娘們兒?


    “嗬。”明使早就料到了對麵會這麽說,嘴角露出輕蔑的笑容:


    “國小?陛下會讓你的國土增大。民窮?陛下現在就讓你國富起來。”


    接著,他向身後一讓。


    隨行扈從推來一輛輛車,將倒鬥在殿上一翻。


    嘩啦啦——


    成堆成堆的銅錢,就像沙土一樣,倒在了義慈王的麵前。


    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


    這些,都是如假包換的硬通貨,如假包換的開元通寶!


    看著這幾個土老帽像烏鴉一樣,被亮晶晶的玩意兒勾去了魂,使者就感到好笑。


    他也懶得掩飾自己的嘲笑之色,在國王麵前就這麽笑了出來:


    “嗬嗬,少見多怪,這些算什麽?不過是我們陛下給你的些許見麵禮而已。


    “還有更多,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拿了。”


    咕嘟……義慈王被大明皇帝的出手之闊綽震撼了,艱難地咽了口水,哆哆嗦嗦地說:


    “餘……懾於陛下威嚴,不知該如何報答……”


    用詞已經從“大明皇帝”轉變成陛下了。


    使者嘴角勾勒,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步向前,旁若無人地貼到國王身邊,以一種十分失禮的舉動,附在義慈王耳邊低語道:


    “唐國在扶持新羅。你知道該怎麽辦吧?”


    扶餘義慈渾身一震。


    他明白對方的用意了


    作為新羅的鄰居,他當然知道大唐派了許多船渡過大海,登陸新羅。


    之後,新羅就和磕了藥一樣,瘋狂地進攻北方強鄰。


    這其中有什麽內情,義慈王也不知道,義慈王也不敢問。


    但他知道一件事——他和新羅是仇家,而新羅也覬覦百濟好多年了?


    如果唐新聯軍的進展順利,他和百濟的結局大概率不會太好。


    他的出路有且隻有一個。


    夾縫中的小國,是沒有資格當牆頭草坐山觀虎鬥的。


    要麽倒向一方,要麽寸草不生。


    “可是……對方可是大唐啊。”


    義慈王驚疑不定。


    他並不是在推脫,巨唐給周圍蠻夷造成的心理陰影實在太大了。


    我打大唐,真的假的。


    “哼,蕞爾小蠻,孬種也就罷了,你還蠢。”


    大明使者一點也沒有給小國國王麵子,開口就噴。


    百濟君臣不和明使計較,是因為他們修養比較好,絕對不是怕他後麵的那個神秘巨無霸。


    “唐國和新羅隔著什麽?現在是什麽季節?你再好好想想。”明使給對方打了個啞謎。


    義慈王撓破腦袋也沒琢磨明白,幹脆也不要這國王架子了,拱手一拜:


    “請天使明示。”


    那使者一臉“不出所料”的鄙夷模樣,道:


    “唐國和新羅陸路不通,隻能漂洋過海。而現在是夏季,台風肆虐,航運大受影響,唐國能運多少人員物資到新羅?


    “所謂唐新聯軍,不過是唐人在後指揮,新羅賣命填線而已。但你們不一樣。”


    明使改用扶餘土話,似乎在和百濟人說掏心窩子的話,莫名讓人覺得極有說服力:


    “你們和我大明有陸路可通,你們若有難,大明可以隨時提供支援。


    “比如,這些。”


    他用下巴點了點堆成山的銅錢。


    “你說呢,燕王殿下?”


    義慈王的臉頰滾落汗珠,喉嚨動了一動。


    使者說的好似惡魔低語,很危險,但讓人難以抗拒。


    海量的財富,新羅的土地。


    以及,被華夏文明冊封為王……


    這些都是他以前做夢也不敢想的利益和榮耀。


    他的老對頭、新羅國王金德曼,把唐國都舔爽了,也才隻撈到一個樂浪郡公。


    而大明要封他為王!


    華夏文明的輻射之處,即使在百濟,也是有華夏情節的。


    他們莫不視被華夏正朔冊封為人生最大的驕傲,以及壓服國內其他貴族的最大砝碼。


    而今,對義慈王和全體百濟人來說。


    天無二日,他們心中隻有大明一個太陽啊!


    許久,他從王位上起身,向明使行藩屬國的跪拜禮:


    “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次日。


    百濟軍傾巢出動,突襲守備空虛的新羅國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