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開始議政的時候,荀彧先開口道:“大王,距離上次科舉已過去四年,今年是第五年,將要進行京試和殿試,此次科舉京試將由誰負責主考。”
楊卓聽此話,想著這麽快就到第二次科舉,怎麽感覺才過二三年。
“荀閣首,上次科舉是誰負責主考的。”
“迴大王,是魯大人。”
“那此次科舉就繼續由魯愛卿當主考官,其他人協助。”
魏征聞言出來說道:“大王,我認為此次科舉不應由魯大人當主考官,應該換一人。”
楊卓哦了一聲道:“魏愛卿,這是為何,魯愛卿已經熟悉科舉的流程,我覺得由他繼續主考沒什麽問題。”
“大王,這科舉是為朝廷選拔人才,其京試的主考官最好是一人當一迴,如果實在是沒人能當主考官,在選擇往年的主考官,可現在還有其他人可當主考官。”
魏征解釋完,暗想這要是讓魯肅繼續當主考官,以後朝堂上就會全都是魯肅的學生,到時朝堂就會成為一言堂,雖說現在是不可能,但是難保以後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荀彧聞言反應過來,要是繼續讓魯肅當這個主考官,以後朝堂上就會全是魯肅的學生,這可不行,就說道:“大王,我也認為此次科舉京試應該換一位主考官。”
魯肅知道兩人為何不讓我當主考官,但並沒有說出來。
田豐說道:“大王,我也不同意魯大人當此次科舉的主考官。”
接著其他人慢慢想明白魏征幾人為何反對,紛紛出言反對魯肅當此次科舉的主考。
楊卓見眾愛卿都反對,也不說是什麽原因:“你們反對也要有個原因吧。”
眾人聞言沒有人說話,還是一直不說話的魯肅站出來說道:“大王,他們反對我繼續當主考官,是怕日後朝堂成為我的一言堂。”
楊卓聞言擺手道:“這是不可能的,隻要我還在,這朝堂就不會成為誰的一言堂。”
“大王,隻要您在是不會成為誰的一言堂,但是您的後繼者就會有可能。”荀彧道。
“荀閣首,你多慮了,我的孩子也不會讓朝堂成為一言堂。”楊卓無比肯定的道。
“大王,可除了您的孩子,後麵的人您能保證嗎?”荀彧問道。
楊卓聽到這話,愣住了,他們我可無法保證,看來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還真的要換一個人才行。
“好吧,那就換一人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你們說換誰好。”
田豐,郭嘉,顧雍等眾人紛紛推薦自己,就沒有推薦別人的,不過魯肅沒有開口推薦。
楊卓看眾人都推薦自己,想著這科舉京試的主考官倒是人人都想當,可是這科舉京試的主考官隻有一人,這要選誰才好。
魯肅看出大王不知道選誰,而各位大人還在推薦自己,開口道:“各位大人,你們別推薦自己了,我說一人來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相信你們都會同意。”
荀彧聞言停下向大王推薦自己,望著魯肅道:“魯大人,你要推薦誰當主考官,還說我們都會同意,我可不信有這樣的人。”
“是啊,魯大人,哪有這樣的人。”
“魯大人,你別不是要推薦自己吧。”
眾人聞言說什麽的都有,就是不信魯肅能推薦一名讓我們都同意的人出來。
魯肅見眾人都不信,想著等會我說出來,倒要看看你們會怎麽說。
楊卓也說道:“魯愛卿,你要推薦誰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
“大王,我要推薦淩世子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我想這應該所有人都會同意吧。”魯肅開口推薦道。
荀彧聞言驚訝的看著魯肅,沒想到魯肅會推薦大王的孩子,可現在淩世子才十二三歲,能做好此事,不過這話,荀彧沒有說出來的。
荀彧沒說,自然有人說,隨後就聽到魏征開口道:“魯大人,淩世子當主考官,我沒意見,可現在淩世子才十二三歲,能做好這個主考官。”
田豐跟著道:“是啊,魯大人,淩世子的年歲太小,可不一定能辦好此次科舉京試。”
魯肅聞言望了兩人一眼道:“兩位大人,淩世子的年歲是小,但這並不妨礙他當主考官,不是還有我們嗎?”
荀彧等人一聽,對啊,淩世子當主考官,我們可以當個副考官,幫助淩世子主持科舉京試。
“魯大人,你說得對,由淩世子當主考官,我們選幾人協助就好。”眾人一起道。
楊卓聽到魯肅推薦自己的淩兒當主考官,倒是沒覺得淩兒辦不好此事,畢竟經常進出空間,在空間學習房裏學到的東西肯定不少,就是不知道淩兒自己想不想當這個主考官,得迴去問一下再做決定。
當楊卓看到眾人說完,開口道:“各位愛卿,關於此次科舉京試主考官的事就說到這裏,等我迴去問問淩兒是不是願意當主考官,明日再做決定,今天先議其他事。”
眾人道:“是,大王。”
接著就開始商議其他事。
到午時初,夏星十二年的第一次議政就結束了。
隨後楊卓進入後殿批閱了一會政事,就起身迴淩龍殿用餐。
一天時間過去,晚上吃完飯,在楊淩三人起身要走的時候,楊卓開口道:“淩兒,我這裏有事同你說。”
楊淩聞言重新坐下道:“爹,你有什麽事,現在就說吧。”
“淩兒,今年將要舉辦第二次科舉京試,朝中的人都推薦自己當主考官,要是讓淩兒你去當這個主考官,你可願意。”楊卓問道。
楊淩聽到是要讓自己辦事,並且此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不過倒是可以去做一做,一旦後麵爹爹要我監國,也能有一點經驗。
“爹,我願意去當主考官。”
“好,那你先迴去吧。”
然後楊淩就起身迴龍鳳殿。
待楊淩走後,蔡文姬道:“相公,現在淩兒才十三歲,而這個科舉又關乎朝堂,他能辦好嗎?我也不是不信淩兒他辦不好,隻是有點擔心。”
楊卓道:“沒事,還有人從旁協助,相信淩兒能辦好。”
“好吧,既然這樣,就看淩兒自己如何做。”蔡文姬道。
然後兩人就走出餐殿,到外麵慢慢的走動,接著迴臥室睡覺。
第二天,楊卓就在朝堂上宣布了楊淩成為第二次科舉京試主考官的事情。
楊卓聽此話,想著這麽快就到第二次科舉,怎麽感覺才過二三年。
“荀閣首,上次科舉是誰負責主考的。”
“迴大王,是魯大人。”
“那此次科舉就繼續由魯愛卿當主考官,其他人協助。”
魏征聞言出來說道:“大王,我認為此次科舉不應由魯大人當主考官,應該換一人。”
楊卓哦了一聲道:“魏愛卿,這是為何,魯愛卿已經熟悉科舉的流程,我覺得由他繼續主考沒什麽問題。”
“大王,這科舉是為朝廷選拔人才,其京試的主考官最好是一人當一迴,如果實在是沒人能當主考官,在選擇往年的主考官,可現在還有其他人可當主考官。”
魏征解釋完,暗想這要是讓魯肅繼續當主考官,以後朝堂上就會全都是魯肅的學生,到時朝堂就會成為一言堂,雖說現在是不可能,但是難保以後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荀彧聞言反應過來,要是繼續讓魯肅當這個主考官,以後朝堂上就會全是魯肅的學生,這可不行,就說道:“大王,我也認為此次科舉京試應該換一位主考官。”
魯肅知道兩人為何不讓我當主考官,但並沒有說出來。
田豐說道:“大王,我也不同意魯大人當此次科舉的主考官。”
接著其他人慢慢想明白魏征幾人為何反對,紛紛出言反對魯肅當此次科舉的主考。
楊卓見眾愛卿都反對,也不說是什麽原因:“你們反對也要有個原因吧。”
眾人聞言沒有人說話,還是一直不說話的魯肅站出來說道:“大王,他們反對我繼續當主考官,是怕日後朝堂成為我的一言堂。”
楊卓聞言擺手道:“這是不可能的,隻要我還在,這朝堂就不會成為誰的一言堂。”
“大王,隻要您在是不會成為誰的一言堂,但是您的後繼者就會有可能。”荀彧道。
“荀閣首,你多慮了,我的孩子也不會讓朝堂成為一言堂。”楊卓無比肯定的道。
“大王,可除了您的孩子,後麵的人您能保證嗎?”荀彧問道。
楊卓聽到這話,愣住了,他們我可無法保證,看來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還真的要換一個人才行。
“好吧,那就換一人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你們說換誰好。”
田豐,郭嘉,顧雍等眾人紛紛推薦自己,就沒有推薦別人的,不過魯肅沒有開口推薦。
楊卓看眾人都推薦自己,想著這科舉京試的主考官倒是人人都想當,可是這科舉京試的主考官隻有一人,這要選誰才好。
魯肅看出大王不知道選誰,而各位大人還在推薦自己,開口道:“各位大人,你們別推薦自己了,我說一人來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相信你們都會同意。”
荀彧聞言停下向大王推薦自己,望著魯肅道:“魯大人,你要推薦誰當主考官,還說我們都會同意,我可不信有這樣的人。”
“是啊,魯大人,哪有這樣的人。”
“魯大人,你別不是要推薦自己吧。”
眾人聞言說什麽的都有,就是不信魯肅能推薦一名讓我們都同意的人出來。
魯肅見眾人都不信,想著等會我說出來,倒要看看你們會怎麽說。
楊卓也說道:“魯愛卿,你要推薦誰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
“大王,我要推薦淩世子當此次科舉京試的主考官,我想這應該所有人都會同意吧。”魯肅開口推薦道。
荀彧聞言驚訝的看著魯肅,沒想到魯肅會推薦大王的孩子,可現在淩世子才十二三歲,能做好此事,不過這話,荀彧沒有說出來的。
荀彧沒說,自然有人說,隨後就聽到魏征開口道:“魯大人,淩世子當主考官,我沒意見,可現在淩世子才十二三歲,能做好這個主考官。”
田豐跟著道:“是啊,魯大人,淩世子的年歲太小,可不一定能辦好此次科舉京試。”
魯肅聞言望了兩人一眼道:“兩位大人,淩世子的年歲是小,但這並不妨礙他當主考官,不是還有我們嗎?”
荀彧等人一聽,對啊,淩世子當主考官,我們可以當個副考官,幫助淩世子主持科舉京試。
“魯大人,你說得對,由淩世子當主考官,我們選幾人協助就好。”眾人一起道。
楊卓聽到魯肅推薦自己的淩兒當主考官,倒是沒覺得淩兒辦不好此事,畢竟經常進出空間,在空間學習房裏學到的東西肯定不少,就是不知道淩兒自己想不想當這個主考官,得迴去問一下再做決定。
當楊卓看到眾人說完,開口道:“各位愛卿,關於此次科舉京試主考官的事就說到這裏,等我迴去問問淩兒是不是願意當主考官,明日再做決定,今天先議其他事。”
眾人道:“是,大王。”
接著就開始商議其他事。
到午時初,夏星十二年的第一次議政就結束了。
隨後楊卓進入後殿批閱了一會政事,就起身迴淩龍殿用餐。
一天時間過去,晚上吃完飯,在楊淩三人起身要走的時候,楊卓開口道:“淩兒,我這裏有事同你說。”
楊淩聞言重新坐下道:“爹,你有什麽事,現在就說吧。”
“淩兒,今年將要舉辦第二次科舉京試,朝中的人都推薦自己當主考官,要是讓淩兒你去當這個主考官,你可願意。”楊卓問道。
楊淩聽到是要讓自己辦事,並且此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不過倒是可以去做一做,一旦後麵爹爹要我監國,也能有一點經驗。
“爹,我願意去當主考官。”
“好,那你先迴去吧。”
然後楊淩就起身迴龍鳳殿。
待楊淩走後,蔡文姬道:“相公,現在淩兒才十三歲,而這個科舉又關乎朝堂,他能辦好嗎?我也不是不信淩兒他辦不好,隻是有點擔心。”
楊卓道:“沒事,還有人從旁協助,相信淩兒能辦好。”
“好吧,既然這樣,就看淩兒自己如何做。”蔡文姬道。
然後兩人就走出餐殿,到外麵慢慢的走動,接著迴臥室睡覺。
第二天,楊卓就在朝堂上宣布了楊淩成為第二次科舉京試主考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