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陷阱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方案顯然不夠理想,因為殲8的航程同樣有限,未必能有效應對這種情況。
海軍航空兵的溝通問題雖然棘手,但更大的挑戰在於跨軍種協作的複雜性。
在這個信息化不夠發達的時代,不同軍種間的快速響應機製尚未建立。
任何增援請求都得先從海軍上報,再與空軍協調,最後傳達給相關部隊。
這樣繁瑣的過程,很可能導致戰機稍縱即逝。
技術專家許寧在短暫的沉默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們何不派電子戰飛機去震懾對方?畢竟雙方距離還遠,短時間內不會相遇。
而且,我們施加的電磁幹擾會讓對方如同瞎子一般,難以鎖定我們的飛機,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
原則上,殲轟電7尚在試飛階段,歸試飛院管理。
然而,在當前緊急情況下,海軍航空兵需要承擔起指揮的角色。
盡管如此,身為航空工業一部分的試飛員們,其身份依舊隸屬於軍隊係統,因此許寧不能擅自發出指令。
他的建議直擊要害,基地指揮官內心開始傾向於這個方案。
“你確定我們的幹擾設備能對付f-4ej的雷達?”
他問道,這實際上意味著他已經準備采納這個建議,隻是還需要更多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決定。
“an\/apg-66j是x波段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正是我們幹擾吊艙研發時所針對的目標類型,應該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這樣的迴答為決策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好吧,那就按照你說的去做,不過要確保安全距離,不要過於接近。”
指揮官最終同意了許寧的提議。
當然,這麽重要的行動還是要向上級匯報,但可以邊執行邊報告,兩者並不衝突。
命令一經下達,最激動的莫過於殲轟電7座艙內的兩位飛行員了。
作為試飛員,他們是軍隊中的佼佼者,但卻鮮有機會參與實戰演練。
這次突發事件讓他們有了展示能力的機會。
演習因兩架f-4ej的介入而被迫中斷,但從結果看,紅方成功地贏得了這場對抗。
幾分鍾後,兩架不具備空戰能力的轟-6d按指示返航,而沈強機組也明白了情況,立即掉頭迎向友機。
“哎呀,真是丟臉!”沈強感歎道。
沈強正駕駛著飛機,心中滿是無奈。盡管他操作得再精準,這次的預判卻完全失了準頭。
在模擬對抗中被友軍耍了一把已經夠糟心的了,更險的是,如果不是基地指揮部及時聯係並指揮;
他差點就讓人誤會成害怕島國的兩架戰鬥機,那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沈強不禁一陣冷汗。
他的座機雖無武裝,但配備的搜水2000ms雷達能在80公裏外捕捉到戰鬥機大小的目標,雖然功能上更像是簡化版的e-8預警機。
和平時期的海空較量遠不止於戰鬥機間的對決。
“紅方01號,發現兩架敵機,位於我的11點鍾方向,距離65公裏……”
沈強試圖通過無線電將f4ej的位置信息傳達給改進型飛豹的飛行員。
即便不久前雙方還在紅藍對抗,麵對共同的老對手——島國空中自衛隊,他們自然要緊密合作。
然而,他的匯報被試飛員的一句話打斷:“藍方01,你隻需保持雷達鎖定,我們能自行定位目標,無需通報。”
從無線電傳來的聲音看似平靜,但隱約間透露出一絲難以抑製的激動。
沈強愣了一下,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迴應。
“啊?”
這時,高速接近的殲轟電7進入了f4ej雷達的主瓣範圍內,並迅速調整姿態,對準對方。
電子幹擾吊艙的最佳效果是在機頭左右各60度範圍內,後座的武控官立即將幹擾模式從“覆蓋”切換為“欺騙”,開始製造大量虛假目標。
接下來就是等待敵方的反應了。
與此同時,在60多公裏外的天空中……
加藤光一中尉和山本覺少尉駕駛著他們的f-4ej戰鬥機,原本隻是執行一次普通的飛行訓練任務。
然而,訓練中途的一份緊急報告打亂了原有的計劃:附近有華夏飛機活動。
在那個時代,島國航空自衛隊正處於實力的鼎盛時期,麵對鄰國的航空力量,往往持有自信的態度。
沒有太多遲疑,加藤帶領著僚機迅速調整航向,朝著報告中的目標區域飛去。
打開搜索雷達後,他們很快鎖定了一個大型空中目標,正以曲折的航線飛行,很可能是華夏的巡邏機。
那架飛機似乎察覺到被跟蹤,立刻改變方向試圖逃離。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完全出乎了加藤的預料。
那架看似逃跑的飛機突然做出180度轉向,直衝迴來,緊接著,雷達屏幕上瞬間出現了八個新的目標信號。
局勢瞬間逆轉,從最初的二對一變成了二對九,形勢變得極為不利。
加藤的手不自覺地緊握操縱杆,而山本則驚唿:“這些飛機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麵對突如其來的數量優勢,兩位飛行員陷入了兩難境地。繼續前進意味著冒著巨大的風險,而立即撤退又顯得不夠英勇。
考慮到請求增援的時間成本——最近的那霸基地距離這裏有大約400公裏,派遣更先進的f-15j戰鬥機還需要更多時間;
而按照當前雙方接近的速度,三分鍾後就可能進入目視範圍。即使雙方都保持克製,2對8的局麵也難以樂觀。
加藤開始權衡是否應該唿叫增援,但他知道,在這緊張的時刻,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戰鬥機在激烈轉彎和快速機動時,燃料的消耗遠比平飛時要多得多。
還沒等支援趕到,雙方可能就已經結束了戰鬥。
加藤空佐坐在駕駛艙裏,心中對地麵雷達站提供的信息感到不滿。
他們說隻有三架大型飛機,這顯然是誤導了他。
就在他心煩意亂之際,無線電中傳來僚機飛行員的聲音:“會不會從一開始這就是個陷阱?”
“什麽陷阱?”加藤迴應道,他的心情已經因為敵眾我寡而變得異常緊張。
“我隻是想,也許敵人是想把我們拉入近距離格鬥,然後利用數量上的優勢讓我們無法脫身,或者拍下幾張被對方鎖定的照片作為證據。
您也知道,在這種混戰中很難不發生這樣的事情。”
海軍航空兵的溝通問題雖然棘手,但更大的挑戰在於跨軍種協作的複雜性。
在這個信息化不夠發達的時代,不同軍種間的快速響應機製尚未建立。
任何增援請求都得先從海軍上報,再與空軍協調,最後傳達給相關部隊。
這樣繁瑣的過程,很可能導致戰機稍縱即逝。
技術專家許寧在短暫的沉默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們何不派電子戰飛機去震懾對方?畢竟雙方距離還遠,短時間內不會相遇。
而且,我們施加的電磁幹擾會讓對方如同瞎子一般,難以鎖定我們的飛機,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
原則上,殲轟電7尚在試飛階段,歸試飛院管理。
然而,在當前緊急情況下,海軍航空兵需要承擔起指揮的角色。
盡管如此,身為航空工業一部分的試飛員們,其身份依舊隸屬於軍隊係統,因此許寧不能擅自發出指令。
他的建議直擊要害,基地指揮官內心開始傾向於這個方案。
“你確定我們的幹擾設備能對付f-4ej的雷達?”
他問道,這實際上意味著他已經準備采納這個建議,隻是還需要更多的理由來支持自己的決定。
“an\/apg-66j是x波段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正是我們幹擾吊艙研發時所針對的目標類型,應該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這樣的迴答為決策提供了堅實的依據。
“好吧,那就按照你說的去做,不過要確保安全距離,不要過於接近。”
指揮官最終同意了許寧的提議。
當然,這麽重要的行動還是要向上級匯報,但可以邊執行邊報告,兩者並不衝突。
命令一經下達,最激動的莫過於殲轟電7座艙內的兩位飛行員了。
作為試飛員,他們是軍隊中的佼佼者,但卻鮮有機會參與實戰演練。
這次突發事件讓他們有了展示能力的機會。
演習因兩架f-4ej的介入而被迫中斷,但從結果看,紅方成功地贏得了這場對抗。
幾分鍾後,兩架不具備空戰能力的轟-6d按指示返航,而沈強機組也明白了情況,立即掉頭迎向友機。
“哎呀,真是丟臉!”沈強感歎道。
沈強正駕駛著飛機,心中滿是無奈。盡管他操作得再精準,這次的預判卻完全失了準頭。
在模擬對抗中被友軍耍了一把已經夠糟心的了,更險的是,如果不是基地指揮部及時聯係並指揮;
他差點就讓人誤會成害怕島國的兩架戰鬥機,那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沈強不禁一陣冷汗。
他的座機雖無武裝,但配備的搜水2000ms雷達能在80公裏外捕捉到戰鬥機大小的目標,雖然功能上更像是簡化版的e-8預警機。
和平時期的海空較量遠不止於戰鬥機間的對決。
“紅方01號,發現兩架敵機,位於我的11點鍾方向,距離65公裏……”
沈強試圖通過無線電將f4ej的位置信息傳達給改進型飛豹的飛行員。
即便不久前雙方還在紅藍對抗,麵對共同的老對手——島國空中自衛隊,他們自然要緊密合作。
然而,他的匯報被試飛員的一句話打斷:“藍方01,你隻需保持雷達鎖定,我們能自行定位目標,無需通報。”
從無線電傳來的聲音看似平靜,但隱約間透露出一絲難以抑製的激動。
沈強愣了一下,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迴應。
“啊?”
這時,高速接近的殲轟電7進入了f4ej雷達的主瓣範圍內,並迅速調整姿態,對準對方。
電子幹擾吊艙的最佳效果是在機頭左右各60度範圍內,後座的武控官立即將幹擾模式從“覆蓋”切換為“欺騙”,開始製造大量虛假目標。
接下來就是等待敵方的反應了。
與此同時,在60多公裏外的天空中……
加藤光一中尉和山本覺少尉駕駛著他們的f-4ej戰鬥機,原本隻是執行一次普通的飛行訓練任務。
然而,訓練中途的一份緊急報告打亂了原有的計劃:附近有華夏飛機活動。
在那個時代,島國航空自衛隊正處於實力的鼎盛時期,麵對鄰國的航空力量,往往持有自信的態度。
沒有太多遲疑,加藤帶領著僚機迅速調整航向,朝著報告中的目標區域飛去。
打開搜索雷達後,他們很快鎖定了一個大型空中目標,正以曲折的航線飛行,很可能是華夏的巡邏機。
那架飛機似乎察覺到被跟蹤,立刻改變方向試圖逃離。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完全出乎了加藤的預料。
那架看似逃跑的飛機突然做出180度轉向,直衝迴來,緊接著,雷達屏幕上瞬間出現了八個新的目標信號。
局勢瞬間逆轉,從最初的二對一變成了二對九,形勢變得極為不利。
加藤的手不自覺地緊握操縱杆,而山本則驚唿:“這些飛機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麵對突如其來的數量優勢,兩位飛行員陷入了兩難境地。繼續前進意味著冒著巨大的風險,而立即撤退又顯得不夠英勇。
考慮到請求增援的時間成本——最近的那霸基地距離這裏有大約400公裏,派遣更先進的f-15j戰鬥機還需要更多時間;
而按照當前雙方接近的速度,三分鍾後就可能進入目視範圍。即使雙方都保持克製,2對8的局麵也難以樂觀。
加藤開始權衡是否應該唿叫增援,但他知道,在這緊張的時刻,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戰鬥機在激烈轉彎和快速機動時,燃料的消耗遠比平飛時要多得多。
還沒等支援趕到,雙方可能就已經結束了戰鬥。
加藤空佐坐在駕駛艙裏,心中對地麵雷達站提供的信息感到不滿。
他們說隻有三架大型飛機,這顯然是誤導了他。
就在他心煩意亂之際,無線電中傳來僚機飛行員的聲音:“會不會從一開始這就是個陷阱?”
“什麽陷阱?”加藤迴應道,他的心情已經因為敵眾我寡而變得異常緊張。
“我隻是想,也許敵人是想把我們拉入近距離格鬥,然後利用數量上的優勢讓我們無法脫身,或者拍下幾張被對方鎖定的照片作為證據。
您也知道,在這種混戰中很難不發生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