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泰然自若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座的軍官們聽了郭林科的解釋,無不感到頭疼。
他們意識到,即使是最基礎的加工問題,對於海之星項目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
更不用說背後的研發難題了——那些深奧的專業內容,恐怕連講出來也沒幾人能聽懂。
楊良玉的表情透露出,他剛才的發言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因此沒有必要再贅述。
今天的重點是海軍同僚們的工作,接下來的討論將圍繞著非許寧專長的海軍戰術展開。
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軍種,海軍的表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裝備水平。
即便人員訓練有素、士氣高昂,若沒有先進的設備支持,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會議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前瞻性的概念:通過數據鏈將海軍艦艇與航空兵連接起來,以此彌補各自短板並強化整體作戰效能。
不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特別是通信手段仍局限於短波電台的情況下,這一構想的實際應用效果可能並不顯著。
事實上,當時的通訊能力在遠距離任務時顯得尤為不足,特別是在南部海域,這個問題更為突出。
於是,有人借鑒冷戰時期美蘇的經驗,建議開發專門的通信中繼機;
類似於漂亮國的e-6或蘇連的圖-142mr,以確保在極端情況下,如衛星失效後,仍能維持必要的通信聯絡。
這個提議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話題轉向了航空工業領域。
麵對提問,許寧冷靜分析道,雖然實現通訊中繼的技術難度不大;
但現有平台如運8和轟6在續航時間和飛行高度上的局限性,以及它們相對較低的生存能力,都使得這種方案難以長期有效運行。
許寧的分析讓眾人認識到,即便是在冷戰期間,超級大國也無法持續維持此類高強度的通信保障,隻能作為應急措施使用。
對於現代需求而言,衛星通信仍然是遠距離通信的最佳選擇,一旦發射成功,其運營成本遠低於任何空中平台,提供了更穩定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夜幕低垂,時間悄然滑向午夜。
楊良玉輕抬手腕,瞥了一眼手表,隨即簡潔明了地結束了座談會。
這次的討論雖未在技術層麵達成重大決議,但海軍代表們卻在一點上達成了共識:
模擬對抗演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無論規模大小,實戰演練帶來的收獲遠比課堂上的理論更加深刻和真實。
即便資源有限,也應盡可能創造條件進行訓練,哪怕隻是在港口內開展簡易演習。
隨著會議落幕,許寧正欲轉身離去,卻被楊良玉叫住。
“許寧同誌,記得年初老丁提到過你。”他說道。
聽到這裏,許寧心中一動,立刻明白了“老丁”指的是丁誌恆。
原來,在此之前,楊良玉就已經聽說過自己,但直到現在才提及此事。
不過,許寧沒有多想,因為直覺告訴他,這番話背後肯定還有更多內容。
果然,楊良玉接下來的話語證實了他的猜測:“老丁說航空係統有一位年輕有為的技術人才,不僅專業技能出色,對戰略趨勢也有獨到見解。”
曾經,這樣的讚譽會讓許寧感到振奮,但經曆諸多大事後,他的心態早已平和。
麵對高層的賞識,他表現得泰然自若。
緊接著,楊良玉切入主題:“關於海軍航空兵裝備引進的問題,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他提到了去年與蘇霍伊公司洽談十一號工程時,華夏方麵表達了采購改進型蘇27——即蘇30多用途戰鬥機的興趣。
最近,雙方終於敲定了合同細節,空軍將接收76架,而海軍則獲得了24架這批先進戰機。
在討論合同細節時,俄軍方代表透露有意出售一批現役的圖22m3轟炸機及其配套的kh22反艦導彈,價格相當優惠。
楊良玉對此表現出興趣,畢竟這種轟炸機的性能遠超我們現有的轟6d。然而,許寧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認為,現代防空係統已經讓傳統的轟炸機超音速突襲戰術失去了效力。
除了具備隱身功能的機型如b-2外,未來的轟炸機將主要作為導彈發射平台,關鍵在於航程和載彈量。
雖然圖22m3的7000公裏航程和掛載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但通過改進我們的轟6,或許可以達到相似的效果,無需花費大量外匯購買二手裝備。
更重要的是,引進蘇30戰鬥機不僅能夠快速增強即戰力,還因為它與蘇27\/殲11同屬一個係列,在維護和操作上具有共通性,不會給後勤保障帶來額外負擔。
而引入圖22m3則需要建立全新的支持體係,甚至可能幹擾到國內轟6改進計劃的進展,因此顯得不那麽劃算。
至於轟6的潛力,許寧自信地表示,它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不僅僅是正在開發的轟6g和轟6h型號。
經過深入探討,楊良玉最終同意將原本用於采購圖22m3的資金轉向更為緊迫且有益的項目——中型預警平台的研發。
這一步棋顯然比購入舊式轟炸機更有利於長遠發展。
許寧習慣性地提到空警200h時,楊良玉立刻打斷了他:“這名字不合適。”
許寧愣住了,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在他記憶中,海軍對命名並沒有特別的規矩。
楊良玉坐直身體,認真地說:“之前的飛機多是為空軍研發的,海軍用的版本在型號後加個''h''表示海軍使用也就夠了。
但這次不同,我們海軍出資研發,應該有自己的命名方式。”
他堅定地說:“我們就叫它空警200,如果空軍將來也需要,他們可以用空警200k。”
楊良玉的話帶著一種翻身做主的自豪感。
雖然許寧不太明白軍種間的這種競爭心理,但他認同出資方有決定權的原則。
這一次,因為掛上了副總師的頭銜,他對項目的細節也更加關注。
實際上,除了對圖22m3引進持有保留意見外,許寧還希望阻止引進安裝在051c型驅逐艦上的s300f(裏夫m)防空係統。
在原來的曆史進程中,051c型驅逐艦作為技術儲備和風險分散的手段與052c型幾乎同時建造和服役,以確保即使052c出現問題,海軍仍有可用的戰艦。
他們意識到,即使是最基礎的加工問題,對於海之星項目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
更不用說背後的研發難題了——那些深奧的專業內容,恐怕連講出來也沒幾人能聽懂。
楊良玉的表情透露出,他剛才的發言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因此沒有必要再贅述。
今天的重點是海軍同僚們的工作,接下來的討論將圍繞著非許寧專長的海軍戰術展開。
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軍種,海軍的表現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裝備水平。
即便人員訓練有素、士氣高昂,若沒有先進的設備支持,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會議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前瞻性的概念:通過數據鏈將海軍艦艇與航空兵連接起來,以此彌補各自短板並強化整體作戰效能。
不過,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特別是通信手段仍局限於短波電台的情況下,這一構想的實際應用效果可能並不顯著。
事實上,當時的通訊能力在遠距離任務時顯得尤為不足,特別是在南部海域,這個問題更為突出。
於是,有人借鑒冷戰時期美蘇的經驗,建議開發專門的通信中繼機;
類似於漂亮國的e-6或蘇連的圖-142mr,以確保在極端情況下,如衛星失效後,仍能維持必要的通信聯絡。
這個提議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話題轉向了航空工業領域。
麵對提問,許寧冷靜分析道,雖然實現通訊中繼的技術難度不大;
但現有平台如運8和轟6在續航時間和飛行高度上的局限性,以及它們相對較低的生存能力,都使得這種方案難以長期有效運行。
許寧的分析讓眾人認識到,即便是在冷戰期間,超級大國也無法持續維持此類高強度的通信保障,隻能作為應急措施使用。
對於現代需求而言,衛星通信仍然是遠距離通信的最佳選擇,一旦發射成功,其運營成本遠低於任何空中平台,提供了更穩定且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夜幕低垂,時間悄然滑向午夜。
楊良玉輕抬手腕,瞥了一眼手表,隨即簡潔明了地結束了座談會。
這次的討論雖未在技術層麵達成重大決議,但海軍代表們卻在一點上達成了共識:
模擬對抗演習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無論規模大小,實戰演練帶來的收獲遠比課堂上的理論更加深刻和真實。
即便資源有限,也應盡可能創造條件進行訓練,哪怕隻是在港口內開展簡易演習。
隨著會議落幕,許寧正欲轉身離去,卻被楊良玉叫住。
“許寧同誌,記得年初老丁提到過你。”他說道。
聽到這裏,許寧心中一動,立刻明白了“老丁”指的是丁誌恆。
原來,在此之前,楊良玉就已經聽說過自己,但直到現在才提及此事。
不過,許寧沒有多想,因為直覺告訴他,這番話背後肯定還有更多內容。
果然,楊良玉接下來的話語證實了他的猜測:“老丁說航空係統有一位年輕有為的技術人才,不僅專業技能出色,對戰略趨勢也有獨到見解。”
曾經,這樣的讚譽會讓許寧感到振奮,但經曆諸多大事後,他的心態早已平和。
麵對高層的賞識,他表現得泰然自若。
緊接著,楊良玉切入主題:“關於海軍航空兵裝備引進的問題,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他提到了去年與蘇霍伊公司洽談十一號工程時,華夏方麵表達了采購改進型蘇27——即蘇30多用途戰鬥機的興趣。
最近,雙方終於敲定了合同細節,空軍將接收76架,而海軍則獲得了24架這批先進戰機。
在討論合同細節時,俄軍方代表透露有意出售一批現役的圖22m3轟炸機及其配套的kh22反艦導彈,價格相當優惠。
楊良玉對此表現出興趣,畢竟這種轟炸機的性能遠超我們現有的轟6d。然而,許寧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認為,現代防空係統已經讓傳統的轟炸機超音速突襲戰術失去了效力。
除了具備隱身功能的機型如b-2外,未來的轟炸機將主要作為導彈發射平台,關鍵在於航程和載彈量。
雖然圖22m3的7000公裏航程和掛載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但通過改進我們的轟6,或許可以達到相似的效果,無需花費大量外匯購買二手裝備。
更重要的是,引進蘇30戰鬥機不僅能夠快速增強即戰力,還因為它與蘇27\/殲11同屬一個係列,在維護和操作上具有共通性,不會給後勤保障帶來額外負擔。
而引入圖22m3則需要建立全新的支持體係,甚至可能幹擾到國內轟6改進計劃的進展,因此顯得不那麽劃算。
至於轟6的潛力,許寧自信地表示,它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不僅僅是正在開發的轟6g和轟6h型號。
經過深入探討,楊良玉最終同意將原本用於采購圖22m3的資金轉向更為緊迫且有益的項目——中型預警平台的研發。
這一步棋顯然比購入舊式轟炸機更有利於長遠發展。
許寧習慣性地提到空警200h時,楊良玉立刻打斷了他:“這名字不合適。”
許寧愣住了,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在他記憶中,海軍對命名並沒有特別的規矩。
楊良玉坐直身體,認真地說:“之前的飛機多是為空軍研發的,海軍用的版本在型號後加個''h''表示海軍使用也就夠了。
但這次不同,我們海軍出資研發,應該有自己的命名方式。”
他堅定地說:“我們就叫它空警200,如果空軍將來也需要,他們可以用空警200k。”
楊良玉的話帶著一種翻身做主的自豪感。
雖然許寧不太明白軍種間的這種競爭心理,但他認同出資方有決定權的原則。
這一次,因為掛上了副總師的頭銜,他對項目的細節也更加關注。
實際上,除了對圖22m3引進持有保留意見外,許寧還希望阻止引進安裝在051c型驅逐艦上的s300f(裏夫m)防空係統。
在原來的曆史進程中,051c型驅逐艦作為技術儲備和風險分散的手段與052c型幾乎同時建造和服役,以確保即使052c出現問題,海軍仍有可用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