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更進一步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在確定海之星雷達係統可靠的前提下,花費數億美元隻為一個備用方案顯得過於奢侈。
051c型還承擔著維持蒸汽輪機技術路線的任務,為未來航母的動力係統做準備,但這並不需要如此高昂的成本來實現。
盡管外界認為許寧主要專注於航空領域,楊良玉提出的問題也因此圍繞航空展開,使得許寧沒有找到轉移話題的機會。
他隻能計劃以後再找機會討論這個問題。
按原定安排,許寧第二天要和電科14所及試飛院的團隊一同返迴閻良,之後轉道前往詠都,與十號工程的項目組協作,完成主動穩定性控製係統的開發。
第二天清晨,許寧意外地接到了導師杜亦熵的來電。
“小許,你在東萊的測試進展如何?”電話那頭傳來詢問。
杜亦熵並不知曉最近發生的敏感事件,還以為許寧正按計劃測試電子戰飛機。
“一切順利,結果如預期。”許寧簡短迴答,未透露更多細節。
“太好了。”
杜亦熵的聲音中藏著一絲難掩的激動:“完成任務後,請盡快迴京。近期有個重要活動,你可能需要出席,並可將研究帶迴軍工學院繼續。”
盡管許寧心裏想著在詠都與項目組合作更便利,但沒等他開口,杜亦熵就接著說:
“因為你的工作,軍工學院重視起數值模擬,並購入了一台超級計算機,建立了高性能計算中心,即將開始試運行。”
“老師,我會盡早返迴。”既然被視作重大活動,許寧明白這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為了調整行程,他在東萊多留了一天,次日一早便搭乘航班返迴了京城,並由杜亦熵親自迎接迴校。
“老師,您提到的重要活動具體是什麽呢?”
見麵寒暄後,許寧委婉地問道,實際上他對新超算的興趣更大。
“就是國家組織的一個展現當代青年風采的活動,你作為代表可能會有發言機會。”
杜亦熵的迴答含糊其辭,但許寧並未追問,轉而關注超算的事宜。
“那個高性能計算中心何時能啟用呢?”
“正在調試階段,預計本月底可以啟動。計算中心將由我們學院管理,等你博士入學後,我打算讓你負責這一塊。”
“由於你是全職博士,我們暫時無法給你正式編製,所以你將以代主任的身份來管理計算中心。”
杜亦熵的這番話超出了許寧的預期。
“老師,使用超級計算機我可以勝任,但管理整個中心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許寧表達了他的顧慮。
“我明白你的擔憂。”
杜亦熵將目光從窗外收迴,轉向許寧:
“實際的行政事務會有專人負責,類似於現有的機房管理模式,隻是安全準入會更嚴格。這個代主任的職位由我安排給你,對你有諸多好處。”
他繼續解釋道:“我們京航大學的這台超級計算機是全國高校中的首例,預計很快其他軍工學院也會效仿。
作為這裏的負責人,你會有機會與同行交流,建立重要的人脈關係。”
“雖然你是我的得意門生,已經擁有一些優勢,但因為你的成就來得太早太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脈對你的未來非常重要。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許寧意識到老師的話的重要性,認真地點了點頭。
“明白了,老師。”
“很好。,”
杜亦熵語氣變得輕鬆:“你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在人際交往方麵也做得不錯,不像有些人那樣讓人難以接近。我覺得你根本不像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確認許寧理解了他的意圖後,杜亦熵進一步表示:“隻要利用好這些條件,稍微拉攏一些支持者,未來的道路將會更進一步。”
這裏提到的“更進一步”,實際上是指將來評選院士的可能性。
在學術界,導師去世後,其出色的學生通常有機會繼承導師的位置。
對於像許寧這樣才華出眾的人來說,評上院士幾乎是遲早的事,但盡早獲得這一榮譽,不僅可以省去不少麻煩,還能為他人騰出機會。
當車子靠近軍工學院時,許寧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開口說道:“對了,老師……”
“我得趕緊準備畢業論文了吧?”
盡管剛才的對話涉及到不少高深的話題,但現實是,許寧還是一名即將畢業的本科生。
眼看著同學們都在為畢業論文頭疼,他自己也不能例外。
不過,他麵臨的挑戰有點特別——手上的研究項目既多又敏感,讓他在選擇論文主題時有些猶豫不決。
杜亦熵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出來。
話題從高大上突然轉到這麽接地氣的事情,反差確實有點大。
“我還以為你早把畢業論文拋到腦後了呢。”
“哪能啊,該完成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的。”
許寧撓了撓頭,略顯尷尬地笑了笑。其實,這件事他已經忘得一幹二淨了。
“隻是你想起來的時間點不太妙,學院規定後天就要提交畢業論文,不管是手寫的還是打印的。”
聽到這裏,許寧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車內的氣氛仿佛都因此緊張了幾分。
“那……也許還不算太晚?”
他自言自語道,想著趕ddl(最後期限)是每個學生都熟悉的一件事。
然而,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寫論文不僅僅是文字工作,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圖表製作和公式編寫上,這讓許寧心裏沒底。
但話雖如此,他相信即使自己無法按時完成,對方肯定也有對策。
“哈哈,別擔心,我不過是開個玩笑。”
看到許寧略顯慌張的樣子,杜亦熵笑著安慰道:“考慮到你可能沒空處理這事,我已經提前安排好了。
你在金陵參與項目期間,我讓方師兄從他的研究中挑選了一部分適合的內容作為你的本科論文材料。當然,具體的細節還需要你自己調整和完善。”
“方師兄?”
許寧愣了一下:“這合適嗎?”
雖然當時的本科論文不會被存檔,抄襲現象並不罕見,但對於許寧而言,他並非沒有內容可寫,這樣做似乎沒有必要。
051c型還承擔著維持蒸汽輪機技術路線的任務,為未來航母的動力係統做準備,但這並不需要如此高昂的成本來實現。
盡管外界認為許寧主要專注於航空領域,楊良玉提出的問題也因此圍繞航空展開,使得許寧沒有找到轉移話題的機會。
他隻能計劃以後再找機會討論這個問題。
按原定安排,許寧第二天要和電科14所及試飛院的團隊一同返迴閻良,之後轉道前往詠都,與十號工程的項目組協作,完成主動穩定性控製係統的開發。
第二天清晨,許寧意外地接到了導師杜亦熵的來電。
“小許,你在東萊的測試進展如何?”電話那頭傳來詢問。
杜亦熵並不知曉最近發生的敏感事件,還以為許寧正按計劃測試電子戰飛機。
“一切順利,結果如預期。”許寧簡短迴答,未透露更多細節。
“太好了。”
杜亦熵的聲音中藏著一絲難掩的激動:“完成任務後,請盡快迴京。近期有個重要活動,你可能需要出席,並可將研究帶迴軍工學院繼續。”
盡管許寧心裏想著在詠都與項目組合作更便利,但沒等他開口,杜亦熵就接著說:
“因為你的工作,軍工學院重視起數值模擬,並購入了一台超級計算機,建立了高性能計算中心,即將開始試運行。”
“老師,我會盡早返迴。”既然被視作重大活動,許寧明白這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為了調整行程,他在東萊多留了一天,次日一早便搭乘航班返迴了京城,並由杜亦熵親自迎接迴校。
“老師,您提到的重要活動具體是什麽呢?”
見麵寒暄後,許寧委婉地問道,實際上他對新超算的興趣更大。
“就是國家組織的一個展現當代青年風采的活動,你作為代表可能會有發言機會。”
杜亦熵的迴答含糊其辭,但許寧並未追問,轉而關注超算的事宜。
“那個高性能計算中心何時能啟用呢?”
“正在調試階段,預計本月底可以啟動。計算中心將由我們學院管理,等你博士入學後,我打算讓你負責這一塊。”
“由於你是全職博士,我們暫時無法給你正式編製,所以你將以代主任的身份來管理計算中心。”
杜亦熵的這番話超出了許寧的預期。
“老師,使用超級計算機我可以勝任,但管理整個中心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許寧表達了他的顧慮。
“我明白你的擔憂。”
杜亦熵將目光從窗外收迴,轉向許寧:
“實際的行政事務會有專人負責,類似於現有的機房管理模式,隻是安全準入會更嚴格。這個代主任的職位由我安排給你,對你有諸多好處。”
他繼續解釋道:“我們京航大學的這台超級計算機是全國高校中的首例,預計很快其他軍工學院也會效仿。
作為這裏的負責人,你會有機會與同行交流,建立重要的人脈關係。”
“雖然你是我的得意門生,已經擁有一些優勢,但因為你的成就來得太早太迅速,建立自己的人脈對你的未來非常重要。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許寧意識到老師的話的重要性,認真地點了點頭。
“明白了,老師。”
“很好。,”
杜亦熵語氣變得輕鬆:“你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在人際交往方麵也做得不錯,不像有些人那樣讓人難以接近。我覺得你根本不像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確認許寧理解了他的意圖後,杜亦熵進一步表示:“隻要利用好這些條件,稍微拉攏一些支持者,未來的道路將會更進一步。”
這裏提到的“更進一步”,實際上是指將來評選院士的可能性。
在學術界,導師去世後,其出色的學生通常有機會繼承導師的位置。
對於像許寧這樣才華出眾的人來說,評上院士幾乎是遲早的事,但盡早獲得這一榮譽,不僅可以省去不少麻煩,還能為他人騰出機會。
當車子靠近軍工學院時,許寧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開口說道:“對了,老師……”
“我得趕緊準備畢業論文了吧?”
盡管剛才的對話涉及到不少高深的話題,但現實是,許寧還是一名即將畢業的本科生。
眼看著同學們都在為畢業論文頭疼,他自己也不能例外。
不過,他麵臨的挑戰有點特別——手上的研究項目既多又敏感,讓他在選擇論文主題時有些猶豫不決。
杜亦熵聽了這話,忍不住笑了出來。
話題從高大上突然轉到這麽接地氣的事情,反差確實有點大。
“我還以為你早把畢業論文拋到腦後了呢。”
“哪能啊,該完成的任務還是要完成的。”
許寧撓了撓頭,略顯尷尬地笑了笑。其實,這件事他已經忘得一幹二淨了。
“隻是你想起來的時間點不太妙,學院規定後天就要提交畢業論文,不管是手寫的還是打印的。”
聽到這裏,許寧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車內的氣氛仿佛都因此緊張了幾分。
“那……也許還不算太晚?”
他自言自語道,想著趕ddl(最後期限)是每個學生都熟悉的一件事。
然而,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寫論文不僅僅是文字工作,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圖表製作和公式編寫上,這讓許寧心裏沒底。
但話雖如此,他相信即使自己無法按時完成,對方肯定也有對策。
“哈哈,別擔心,我不過是開個玩笑。”
看到許寧略顯慌張的樣子,杜亦熵笑著安慰道:“考慮到你可能沒空處理這事,我已經提前安排好了。
你在金陵參與項目期間,我讓方師兄從他的研究中挑選了一部分適合的內容作為你的本科論文材料。當然,具體的細節還需要你自己調整和完善。”
“方師兄?”
許寧愣了一下:“這合適嗎?”
雖然當時的本科論文不會被存檔,抄襲現象並不罕見,但對於許寧而言,他並非沒有內容可寫,這樣做似乎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