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展示姿態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天似乎好運眷顧,這位文字編輯出身的攝影師竟然拍出了多張極具新聞價值的照片。
“你清晰地拍到了飛機上的徽章和編號,我想總編會特別喜歡這張的照片。”塞可斯萊在一旁讚歎道。
“不,不能等迴去再處理。”德西克搖搖頭,覺得需要立即行動。
今晚,我們要完成初稿並通過衛星網絡發送迴國,讓總編確定報道的方向。
我們所在的《衛報》並非總是保持中立,因此在報道時需要有所選擇。
“等一下。”塞可斯萊突然打斷,抓住德西克的手阻止他移動鼠標。
他將照片拉迴並放大,顯示出華夏的飛機剛剛飛越航母的瞬間。
“看,站在卓越號圍欄邊的那個人……”
圖像不夠清晰,他們隻能猜測那是艦隊指揮官阿蘭·韋斯特少將。
塞可斯萊半開玩笑地問:“你覺得他當時是冷靜還是慌亂?”
“這得看他支持哪個政黨了。”德西克迴答,帶著一絲諷刺。
而在1600公裏外的陵水機場,參與行動的12架飛機正依次降落。
迎接它們的是一個低調的慶祝儀式——幾束鮮花和彩帶。
解放軍報記者也到場記錄下了這一刻,背景是剛停穩的戰機們。
這次任務雖不會大肆宣揚,但在軍隊內部卻是值得表揚的事。宣傳材料也在準備之中。
地勤人員迅速圍攏過來,尤其是王致駕駛的12號機上的攝影吊艙,必須立刻卸下。
因為它攜帶的膠片包含了此次任務的關鍵情報,需盡快送交總參情報局。
人們這才想起,還有一個未直接參與戰鬥但同樣重要的幕後英雄——運8j。
它不僅負責吸引敵方注意力,還在必要時承擔搜索目標的任務,並對飛行編隊進行了模擬指揮。
為了不打擾其他飛行員,運8j裏的指揮官們保持無線電靜默,仿佛獨自進行一場無聲的單機遊戲。
對華夏的軍隊而言,這種空中指揮方式是全新的嚐試,值得認真對待。
特別是在這次高度仿真的任務中,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空中指揮的重要性。
在“築堤行動”中,擔任指揮角色的是兩架殲轟電7戰機。
除了擅長的電子幹擾外,它們還利用雷達信號找到了敵方艦隊的確切位置;
並通過被動雷達探測提前發現了兩架前來攔截的海鷂戰鬥機,從而成功指導編隊作出反應。
即使隻是依靠後座武器控製官的口頭指令,而非數據鏈,這些飛機已經展現了巨大的價值。
那麽,如果使用全麵的預警機係統,效果又會如何呢?
“對了,北極星那邊的情況怎麽樣?”
唐亦臻整理完裝備後,在慶祝活動結束後的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參謀長詢問。
參謀長愣了一下:“還沒消息,不過康副參謀長說明天上午會有任務總結,到時候應該能知道詳情。”
他稍作停頓,確認周圍沒人後輕聲補充道:“不過我注意到北極星降落時,機組成員看起來有些焦慮,可能是遇到了什麽問題。”
唐亦臻望向對麵那架已經蓋上迷彩防雨布的“大鼻子”巡邏機——由於其更長的航程和特殊任務要求,它比其他12架飛機早幾個小時返迴並完成了飛行後的整備工作。
“有這迴事?”唐亦臻迴應道。
師參謀長點點頭:“但先別管他們,這次任務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慶功酒已經準備好了,咱們直接過去吧。
政委還特意安排了電視直播,你們一定要看!”
拍了拍唐亦臻的肩膀,參謀長強調:
“雖然我們不能親臨現場,但這麽重要的時刻,我們必須親眼見證。護航任務我們完成得非常漂亮!”
這次的小型慶功宴由師部組織,因此規模不大,卻充滿了誠意與喜悅。
海航9師的師長和政委,以及海軍航空兵部的副參謀長康時君,都出席了這次聚會。他們的存在使得現場氣氛格外輕鬆和諧。
作為成功完成關鍵飛越任務的飛行員,王致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眾人矚目的中心。
盡管戰備訓練期間嚴格禁止飲用烈酒,但連續幾輪的啤酒還是讓王致感到有些吃不消。幸運的是,大家保持了適度,酒會也很快進入了尾聲。
“王老弟,這是答應你的照片。”
東海艦隊航空兵的一位武器控製官遞上了一張剛剛衝洗出來的照片,上麵清晰地展現了王致駕駛12號機飛越卓越號航母,並拋下兩個副油箱的瞬間。
照片被特意放大處理,吸引了那些未能參與此次行動的戰友們的注意。
他們圍了過來,急切地想要了解下午發生的細節,因為之前他們隻聽到一些零散的消息。
看到照片,大家都激動不已,有人開玩笑說如果那兩個副油箱換成炸彈,可能就能擊沉那艘航母了。
這樣的玩笑話在這裏可以隨便說說,畢竟在場的都是自己人。
王致趕緊澄清,這隻是展示姿態,並非實際攻擊。
“我記得82年馬島戰爭時,英列國確實有軍艦因為空投炸彈而沉沒,王老弟這一手,估計會讓某些人睡不好覺了。”
拍照的武控官打趣道,引得一陣笑聲。
此時,師長唐亦臻也擠進了人群,看到這張照片後提議再洗一張更大的,掛在師榮譽館裏。
“而且你們看小王的飛行高度,簡直像是要在這航母上降落一樣。”他旁邊的師參謀長補充道,指著照片上的細節。
唐亦臻的話讓大家短暫地安靜了一下,但很快意識到這不是批評,而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現場再次充滿了歡笑和討論的聲音。
王致的話引得大家一陣哄笑,他笑著解釋:“說實話,我當時真想放下起落架擦個邊,但甲板上人太多,根本沒那機會。”
“唉,說到在航母降落……”
唐亦臻望著照片,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他的話語讓周圍瞬間安靜下來,尤其是年輕人們,對這段曆史知之甚少。
“你們可能不知道,80年代時,我們曾考慮從英列國引進一艘類似無敵級的輕型航母。”
唐亦臻繼續說道,看到大家好奇的眼神,他便分享了更多細節。
“你清晰地拍到了飛機上的徽章和編號,我想總編會特別喜歡這張的照片。”塞可斯萊在一旁讚歎道。
“不,不能等迴去再處理。”德西克搖搖頭,覺得需要立即行動。
今晚,我們要完成初稿並通過衛星網絡發送迴國,讓總編確定報道的方向。
我們所在的《衛報》並非總是保持中立,因此在報道時需要有所選擇。
“等一下。”塞可斯萊突然打斷,抓住德西克的手阻止他移動鼠標。
他將照片拉迴並放大,顯示出華夏的飛機剛剛飛越航母的瞬間。
“看,站在卓越號圍欄邊的那個人……”
圖像不夠清晰,他們隻能猜測那是艦隊指揮官阿蘭·韋斯特少將。
塞可斯萊半開玩笑地問:“你覺得他當時是冷靜還是慌亂?”
“這得看他支持哪個政黨了。”德西克迴答,帶著一絲諷刺。
而在1600公裏外的陵水機場,參與行動的12架飛機正依次降落。
迎接它們的是一個低調的慶祝儀式——幾束鮮花和彩帶。
解放軍報記者也到場記錄下了這一刻,背景是剛停穩的戰機們。
這次任務雖不會大肆宣揚,但在軍隊內部卻是值得表揚的事。宣傳材料也在準備之中。
地勤人員迅速圍攏過來,尤其是王致駕駛的12號機上的攝影吊艙,必須立刻卸下。
因為它攜帶的膠片包含了此次任務的關鍵情報,需盡快送交總參情報局。
人們這才想起,還有一個未直接參與戰鬥但同樣重要的幕後英雄——運8j。
它不僅負責吸引敵方注意力,還在必要時承擔搜索目標的任務,並對飛行編隊進行了模擬指揮。
為了不打擾其他飛行員,運8j裏的指揮官們保持無線電靜默,仿佛獨自進行一場無聲的單機遊戲。
對華夏的軍隊而言,這種空中指揮方式是全新的嚐試,值得認真對待。
特別是在這次高度仿真的任務中,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空中指揮的重要性。
在“築堤行動”中,擔任指揮角色的是兩架殲轟電7戰機。
除了擅長的電子幹擾外,它們還利用雷達信號找到了敵方艦隊的確切位置;
並通過被動雷達探測提前發現了兩架前來攔截的海鷂戰鬥機,從而成功指導編隊作出反應。
即使隻是依靠後座武器控製官的口頭指令,而非數據鏈,這些飛機已經展現了巨大的價值。
那麽,如果使用全麵的預警機係統,效果又會如何呢?
“對了,北極星那邊的情況怎麽樣?”
唐亦臻整理完裝備後,在慶祝活動結束後的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參謀長詢問。
參謀長愣了一下:“還沒消息,不過康副參謀長說明天上午會有任務總結,到時候應該能知道詳情。”
他稍作停頓,確認周圍沒人後輕聲補充道:“不過我注意到北極星降落時,機組成員看起來有些焦慮,可能是遇到了什麽問題。”
唐亦臻望向對麵那架已經蓋上迷彩防雨布的“大鼻子”巡邏機——由於其更長的航程和特殊任務要求,它比其他12架飛機早幾個小時返迴並完成了飛行後的整備工作。
“有這迴事?”唐亦臻迴應道。
師參謀長點點頭:“但先別管他們,這次任務無疑是非常成功的。慶功酒已經準備好了,咱們直接過去吧。
政委還特意安排了電視直播,你們一定要看!”
拍了拍唐亦臻的肩膀,參謀長強調:
“雖然我們不能親臨現場,但這麽重要的時刻,我們必須親眼見證。護航任務我們完成得非常漂亮!”
這次的小型慶功宴由師部組織,因此規模不大,卻充滿了誠意與喜悅。
海航9師的師長和政委,以及海軍航空兵部的副參謀長康時君,都出席了這次聚會。他們的存在使得現場氣氛格外輕鬆和諧。
作為成功完成關鍵飛越任務的飛行員,王致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眾人矚目的中心。
盡管戰備訓練期間嚴格禁止飲用烈酒,但連續幾輪的啤酒還是讓王致感到有些吃不消。幸運的是,大家保持了適度,酒會也很快進入了尾聲。
“王老弟,這是答應你的照片。”
東海艦隊航空兵的一位武器控製官遞上了一張剛剛衝洗出來的照片,上麵清晰地展現了王致駕駛12號機飛越卓越號航母,並拋下兩個副油箱的瞬間。
照片被特意放大處理,吸引了那些未能參與此次行動的戰友們的注意。
他們圍了過來,急切地想要了解下午發生的細節,因為之前他們隻聽到一些零散的消息。
看到照片,大家都激動不已,有人開玩笑說如果那兩個副油箱換成炸彈,可能就能擊沉那艘航母了。
這樣的玩笑話在這裏可以隨便說說,畢竟在場的都是自己人。
王致趕緊澄清,這隻是展示姿態,並非實際攻擊。
“我記得82年馬島戰爭時,英列國確實有軍艦因為空投炸彈而沉沒,王老弟這一手,估計會讓某些人睡不好覺了。”
拍照的武控官打趣道,引得一陣笑聲。
此時,師長唐亦臻也擠進了人群,看到這張照片後提議再洗一張更大的,掛在師榮譽館裏。
“而且你們看小王的飛行高度,簡直像是要在這航母上降落一樣。”他旁邊的師參謀長補充道,指著照片上的細節。
唐亦臻的話讓大家短暫地安靜了一下,但很快意識到這不是批評,而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現場再次充滿了歡笑和討論的聲音。
王致的話引得大家一陣哄笑,他笑著解釋:“說實話,我當時真想放下起落架擦個邊,但甲板上人太多,根本沒那機會。”
“唉,說到在航母降落……”
唐亦臻望著照片,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他的話語讓周圍瞬間安靜下來,尤其是年輕人們,對這段曆史知之甚少。
“你們可能不知道,80年代時,我們曾考慮從英列國引進一艘類似無敵級的輕型航母。”
唐亦臻繼續說道,看到大家好奇的眼神,他便分享了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