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亮的月光透過屋頂茅草的間隙灑落下來,在屋內照出斑駁不一的光點。
一隻貓頭鷹,從院外槐樹上箭一般射向上廣闊無垠的天空,折了個身,沒了蹤影。
沒有機器的轟鳴,沒有了汽車的鳴笛,沒有燈火通明的大廈,大唐永徽元年的夜晚顯得如此寧靜與寂廖。
安和此時都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思緒不由自主地迴到了一千五百多年的現代生活,奶奶慈詳的麵容,爸爸諄諄的教誨,同事之間的喜笑怒罵,張靜靜最後掛著淚水的迴眸一笑。
熟悉的場景象放電影一樣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溫暖而親切,仿佛很近,又仿佛很遠。
一滴眼淚從眼眶中無聲的流下,掛在腮邊。
伴隨著外麵蛐蛐時斷時續的叫聲,安和在朦朧中進入了夢鄉,睡夢中他騎著一匹驕健的駿馬奔馳在寬闊的驛道,忽然哪馬生出一對翅膀在萬道金光中騰空而起,飛過遼闊的草原,關隴的山脈,漠北的風沙,一直奔向遙遠的天際。
伴隨著耳邊唿唿的風聲,前方他看到了摩天的高樓,工業場區矗立的煙囪,縱橫交錯的立交橋,在鐵軌上快速前進的高鐵,停在碼頭吞水量達萬噸的巨輪,移動公司哪高聳入雲的信號塔,駿馬馱著他又重迴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都市。
奶奶,爸媽,胖仔,大劉,公司的同事,張靜靜都站在城市中心最大的廣場上笑容滿麵地迎接他。他跨下馬,奔跑著去擁抱他們,可怎麽也跑不到跟前,他拚命地跑,伸長了雙臂,就是夠不著他們。隻到自已筋疲力竭,癱坐地上。
這時,偌大的廣場突然裂出一條巨大的縫隙,將安和與他們隔在兩端,那縫隙越裂越大,親人們越去越遠,安和拚命地喊,另一端卻絲毫沒有迴音。
“咋了哥,做夢了嗎?”安和睜開淚眼,看到了林一山,這是他穿越到大唐後第一個幫助他,收留他的人。
確切地說這是他穿越到唐朝的第二天了。
二十一世紀的安和與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比起來算是幸運的了,金融係畢業後,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外企工作,收入不錯還在其次,主要是能做和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財會工作。
這年頭,大學生多如牛毛,畢業後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專業對口了,所以好多學經濟管理的迴家養豬了;計算機專業的到網吧當網管了;市場營銷專業的走街串巷擺地攤了;醫學院畢業的到私人診所當護士去了;學美術的大街上給人畫像去了;音樂係、表演係的畢業生給農村紅白事響器班彈電子琴演小品去了。
安和能有這樣一份待遇不錯、專業對口的工作,自然成了大學同學羨慕的對象,同學聚會時,總有幾個同學透過比啤酒瓶底還厚的眼鏡向他投來羨慕忌妒恨的目光,這他娘也太不公平了,幸運之神的箭乍光朝他射呢。
在同學的印象中,安和上課時愛睡覺,唿嚕打的震天響,哈喇子流的都能把書本淹了。
更可氣的是這家夥還早戀,大二就把班花,準確地說是校花張靜靜給勾走了,聽說他給張靜靜寫了幾十封情書,加起來都能出一部長篇小說了。
隻到張靜靜紅著臉拿出安和寫給她的情書炫耀,同學們才知道別看這家夥平時學習不太用功,可寫情書的水平,哪絕對是一流的。
“你生病一次,我痛苦十天,你好了,我瘦了”。
“如果哪天我化為一杯黃土,這黃土上長出的春草也為你而綠”。
“我願化為一條魚,任你紅燒,清燉,白煮,通過你性感嘴,躺在你溫暖的胃裏。”
也不知道是他寫的還是摘抄的,不過辛勤耕耘終有收獲,這些信終於在少女的心中種下了愛情的種子,每次讀到這些片段,張靜靜就血壓升高,心跳加速,一股暖意從心頭升起,四下擴散,從頭頂一直暖到腳底。
在懷春少女的心中,什麽徐誌摩,張愛玲,三毛,顧城的詩統統都是扯蛋,安和的情書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才氣蓋過林夕,氣死方文山。如果不是因為少女的羞澀和矜持,張靜靜恨不得把安和寫給她的情書拿到出版社出版。
女人啊,終歸是感性動物,大二時,在幾十封情書的強大攻勢下,安和終於在男同學羨慕的目光中心安理得地吃起了張靜靜削好蘋果,足球場上接過張靜靜適時遞來的礦泉水,摟著張靜靜纖細而柔軟的小蠻腰一塊去食堂打飯。
畢業後,由於雙方不在一個城市,在父母的幹預下兩人終於還是分手了。至此,安和打死也不相信一位先哲說的“距離產生愛情”。距離產生美,哪是一種想得到卻又得不到的牽掛,可距離產生愛情哪就純屬扯淡,畢竟愛情的產生需要現實物質提供其適宜生長的土壤。
和他倆的命運一樣,異地戀的大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選擇了分手,每到畢業時,就有許多原來愛到死去活來,驚天動地,發誓天涯海角不分離,“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情侶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學校周圍的ktv裏,既將分手的小情侶們在一起唱得最多的就是田震的《未了情》:
都說那有情人皆成眷屬
為什麽銀河岸隔斷雙星
雖有靈犀一點通
卻落得勞燕分飛各西東
勞燕分飛各西東
早知春夢終成空
莫如當初不相逢,恨重重,怨重重
人間最苦是情種
一步步追不迴那離人影
一聲聲訴不盡未了情
可見在現代這個物質和多變的世界裏,愛情到婚姻的距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夜深人靜,萬簌俱寂時,看著手機裏保存的兩人偎依在一起的甜蜜情境,想到分手時張靜靜哪梨花帶雨的表情,還有火車站送別時,隨著轟隆轟隆車輪聲,張靜靜哪漸漸模糊的麵孔,安和就有一種肝腸寸斷、萬念俱灰的感覺。
感歎人生終歸不圓滿,上帝給你一片陽光,總會在另一麵拋下一片陰影。對於羅密歐和朱麗葉、梁山泊和祝英台敢於拋棄一切,追求“生不同衾,死同穴”的柏拉圖式愛情,安和在極度向往的同時又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親們,新書發表,跪求收藏和推薦,謝謝大家了
一隻貓頭鷹,從院外槐樹上箭一般射向上廣闊無垠的天空,折了個身,沒了蹤影。
沒有機器的轟鳴,沒有了汽車的鳴笛,沒有燈火通明的大廈,大唐永徽元年的夜晚顯得如此寧靜與寂廖。
安和此時都能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思緒不由自主地迴到了一千五百多年的現代生活,奶奶慈詳的麵容,爸爸諄諄的教誨,同事之間的喜笑怒罵,張靜靜最後掛著淚水的迴眸一笑。
熟悉的場景象放電影一樣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溫暖而親切,仿佛很近,又仿佛很遠。
一滴眼淚從眼眶中無聲的流下,掛在腮邊。
伴隨著外麵蛐蛐時斷時續的叫聲,安和在朦朧中進入了夢鄉,睡夢中他騎著一匹驕健的駿馬奔馳在寬闊的驛道,忽然哪馬生出一對翅膀在萬道金光中騰空而起,飛過遼闊的草原,關隴的山脈,漠北的風沙,一直奔向遙遠的天際。
伴隨著耳邊唿唿的風聲,前方他看到了摩天的高樓,工業場區矗立的煙囪,縱橫交錯的立交橋,在鐵軌上快速前進的高鐵,停在碼頭吞水量達萬噸的巨輪,移動公司哪高聳入雲的信號塔,駿馬馱著他又重迴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都市。
奶奶,爸媽,胖仔,大劉,公司的同事,張靜靜都站在城市中心最大的廣場上笑容滿麵地迎接他。他跨下馬,奔跑著去擁抱他們,可怎麽也跑不到跟前,他拚命地跑,伸長了雙臂,就是夠不著他們。隻到自已筋疲力竭,癱坐地上。
這時,偌大的廣場突然裂出一條巨大的縫隙,將安和與他們隔在兩端,那縫隙越裂越大,親人們越去越遠,安和拚命地喊,另一端卻絲毫沒有迴音。
“咋了哥,做夢了嗎?”安和睜開淚眼,看到了林一山,這是他穿越到大唐後第一個幫助他,收留他的人。
確切地說這是他穿越到唐朝的第二天了。
二十一世紀的安和與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比起來算是幸運的了,金融係畢業後,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外企工作,收入不錯還在其次,主要是能做和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財會工作。
這年頭,大學生多如牛毛,畢業後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更不要說專業對口了,所以好多學經濟管理的迴家養豬了;計算機專業的到網吧當網管了;市場營銷專業的走街串巷擺地攤了;醫學院畢業的到私人診所當護士去了;學美術的大街上給人畫像去了;音樂係、表演係的畢業生給農村紅白事響器班彈電子琴演小品去了。
安和能有這樣一份待遇不錯、專業對口的工作,自然成了大學同學羨慕的對象,同學聚會時,總有幾個同學透過比啤酒瓶底還厚的眼鏡向他投來羨慕忌妒恨的目光,這他娘也太不公平了,幸運之神的箭乍光朝他射呢。
在同學的印象中,安和上課時愛睡覺,唿嚕打的震天響,哈喇子流的都能把書本淹了。
更可氣的是這家夥還早戀,大二就把班花,準確地說是校花張靜靜給勾走了,聽說他給張靜靜寫了幾十封情書,加起來都能出一部長篇小說了。
隻到張靜靜紅著臉拿出安和寫給她的情書炫耀,同學們才知道別看這家夥平時學習不太用功,可寫情書的水平,哪絕對是一流的。
“你生病一次,我痛苦十天,你好了,我瘦了”。
“如果哪天我化為一杯黃土,這黃土上長出的春草也為你而綠”。
“我願化為一條魚,任你紅燒,清燉,白煮,通過你性感嘴,躺在你溫暖的胃裏。”
也不知道是他寫的還是摘抄的,不過辛勤耕耘終有收獲,這些信終於在少女的心中種下了愛情的種子,每次讀到這些片段,張靜靜就血壓升高,心跳加速,一股暖意從心頭升起,四下擴散,從頭頂一直暖到腳底。
在懷春少女的心中,什麽徐誌摩,張愛玲,三毛,顧城的詩統統都是扯蛋,安和的情書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才氣蓋過林夕,氣死方文山。如果不是因為少女的羞澀和矜持,張靜靜恨不得把安和寫給她的情書拿到出版社出版。
女人啊,終歸是感性動物,大二時,在幾十封情書的強大攻勢下,安和終於在男同學羨慕的目光中心安理得地吃起了張靜靜削好蘋果,足球場上接過張靜靜適時遞來的礦泉水,摟著張靜靜纖細而柔軟的小蠻腰一塊去食堂打飯。
畢業後,由於雙方不在一個城市,在父母的幹預下兩人終於還是分手了。至此,安和打死也不相信一位先哲說的“距離產生愛情”。距離產生美,哪是一種想得到卻又得不到的牽掛,可距離產生愛情哪就純屬扯淡,畢竟愛情的產生需要現實物質提供其適宜生長的土壤。
和他倆的命運一樣,異地戀的大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選擇了分手,每到畢業時,就有許多原來愛到死去活來,驚天動地,發誓天涯海角不分離,“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情侶們“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學校周圍的ktv裏,既將分手的小情侶們在一起唱得最多的就是田震的《未了情》:
都說那有情人皆成眷屬
為什麽銀河岸隔斷雙星
雖有靈犀一點通
卻落得勞燕分飛各西東
勞燕分飛各西東
早知春夢終成空
莫如當初不相逢,恨重重,怨重重
人間最苦是情種
一步步追不迴那離人影
一聲聲訴不盡未了情
可見在現代這個物質和多變的世界裏,愛情到婚姻的距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夜深人靜,萬簌俱寂時,看著手機裏保存的兩人偎依在一起的甜蜜情境,想到分手時張靜靜哪梨花帶雨的表情,還有火車站送別時,隨著轟隆轟隆車輪聲,張靜靜哪漸漸模糊的麵孔,安和就有一種肝腸寸斷、萬念俱灰的感覺。
感歎人生終歸不圓滿,上帝給你一片陽光,總會在另一麵拋下一片陰影。對於羅密歐和朱麗葉、梁山泊和祝英台敢於拋棄一切,追求“生不同衾,死同穴”的柏拉圖式愛情,安和在極度向往的同時又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親們,新書發表,跪求收藏和推薦,謝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