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各國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國埋頭進行著國內的發展時。
六國也迎來了一片虛假的繁榮。
趙國邯鄲。
秦國新一期報紙的熱度還沒下去,人們還在津津有味的討論著秦國的年節。
因為趙國以一月為正月,趙國的年節也快來了。
得益於秦國報紙和秦國開放邊境縣的舉動,秦國的許多消息流傳入六國,往往都會給其他國家的人帶來一些震撼。
年節時秦王居然和百姓一起過?
這讓許多貴族不信,卻讓許多百姓津津樂道。
尤其是趙國,情緒更為熱烈。
李牧失蹤後,最開始傳出是秦國人抓走他的,但後來隨著趙國軍隊中的一些動亂,這謠言也不攻自破。
李牧是自己逃離趙國的,去了秦國投奔親族。
加上他沒在秦國出仕,趙軍士卒都認為他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可在民間,因李牧出走之事,李牧和趙王兩人的名聲兩極分化。
城外主幹道。
幾個剛下值的邯鄲衙役正在一起說笑,忽然有人做了個手勢,其他人都安靜了下來。
前方,幾個想要進城之人的交談聲傳了過來。
“當初要不是李牧,大王和朝廷也不會鬧翻,趙國更不會動蕩了。”
“你懂什麽?李將軍像那種會主動挑事的人嗎?肯定是大王暗中讓他幹的,然後大王看情況不對,這才把李將軍解職關押起來!”
“那他為何去秦國了?”
“他家族有人在秦國啊,又沒跟趙國作對,這怎麽能怪他?除了秦國外,楚國他們之前才跟李將軍打過一架,難不成跑到他們那去?而且你看,現在這秦王也仁慈愛民,李將軍去那我也能理解,畢竟我趙國……”
“這我同意,可你還記得李牧出征匈奴迴來後的那些傳言嗎?他去秦國怕不是早就有……”
看著前方的人爭吵愈發激烈,幾個衙役對視了一眼,默不作聲。
他們曾經也是趙軍的一員,後來有了戰功,加上又想迴家了,於是便離開了軍隊。
那時候,李牧知道了這件事,便讓一個和他們一起迴邯鄲的將領給他們謀了個衙役的位子。
雖然他們知道,這對一個將軍來說隻是說句話的事,對李牧來說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樁大恩。
但他們也隻是衙役,能幫什麽呢?
李牧逃離趙國後,趙國軍隊內大量與李牧有關的人要麽被貶、要麽被調離,於是許多人受不了解職迴鄉,或者直接離開趙國。
軍心動蕩不說,民間情況也極其紛亂,人們吵來吵去。
但李牧是真的走了。
身為衙役,他們隻能在心裏默默祝福李將軍,並且對周圍的流言蜚語置之不理。
王宮。
趙偃看著軍中傳來的情報,有些無力的靠在了王座上。
李牧離開的連帶反應可不僅是民間討論一件事,軍隊中許多人都開始明哲保身、出工不出力,導致趙軍內部簡直成了篩子。
軍隊中居然隨時會流傳李牧在秦國生活的消息,這誰敢信?
趙偃好歹也受過貴族的軍事教育,他知道以現在的情況來說,趙國軍隊在秦國人麵前,已經失去了所有防禦。
原來李牧,是趙軍最後的保證啊?
等秦趙和約一過,怕不是秦軍能直接策反吧……
趙偃苦笑了兩聲,深深後悔。
當初不該推出李牧去和那幫貴族講和喲。
大不了支持李牧和他們打一場內戰也好啊,反正秦國不會對趙國動手,秦王還會支持自己,還穩住了燕國,李牧又證明了其他四國在他麵前隻是個廢物,那寡人還怕什麽……
真是不應該啊……
“大王。”
門口,郭開輕聲喊了一句。
趙偃迴過神,扯出一個笑臉讓他進來。
眼下趙國,隻有王後和郭開還能陪他說說話了。
“相國有事?”
郭開沉默了一下,將手中一封信遞出。
“臣派去月氏的人迴來了。”
自從知道秦國有要打通西域的消息後,已經和月氏有接壤的趙國也動了心思。
我們是不是也能賺一筆?
但為了防著那些貴族又跳出來搞事,趙偃讓郭開暗中找人去接觸下月氏人。
然而郭開的人剛跟著趙軍離開國境,月氏人就主動靠過來了。
他們並沒有和趙國人接觸,隻是在防備著趙國騎兵。
給出的理由是,怕月氏國內有人和趙國暗通。
不是!
之前也有人暗通互相買賣貨物,大家不是都知道嗎?
怎麽現在忽然抽風了要和我們斷絕關係了?
郭開的人使出了金錢大法,終於從月氏人那得到了一點消息:月氏王隻想和秦國做生意,其他中原國家的商人一律不接。
趙偃頹然的放下信,心如死灰……
……
齊國。
一張布告在臨淄的數個市場門口擺出,上麵寫著齊王頒布的一些新政策。
其中有一條很引人注意。
【與西域經商帶迴貨物者,免五成商稅。】
王宮。
齊王看著麵前這些西域水果和物品,口中嘖嘖稱奇。
“相國啊,這西域之利,真能供十萬軍?”
“當然!”後勝斬釘截鐵道:“秦國使者給出的這些東西,大王難道不喜愛嗎?大王喜愛,其他人必然也會跟風追捧,再加上去西域路途遙遠,貨物漲價,這六國市場又龐大無比,此利莫說十萬大軍,隻要秦國人願意,我齊國供二十萬大軍都不成問題!”
齊王拿起一些胡椒,直接放入口中。
那種辛辣和酥麻之感,讓他頓時眯起了眼。
“秦王真願意允許齊國商隊借道?”
“這……”後勝猶豫了一下:“臣隻是聽秦國使者說秦國國內有這風聲,但具體如何,恐怕還需大王親自寫信問秦王,臣隻是相國,臣的信,怕是秦王和秦國國師都不會看。”
齊王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齊國相國,天下無人可輕視!”
後勝也訕訕笑了笑。
心裏卻對齊王更加不屑。
與此同時。
燕王也接到了秦國送來的東西,還有一封秦王的信。
信裏,秦王直言月氏狼子野心,若看到中原和西域龐大的利潤後一定會翻臉搶奪,而秦國這幾年又不希望陷入戰爭。
為此,秦國希望燕王也派人和秦國一起去西域賺錢,隻要時不時支持東胡一下,讓東胡給月氏點壓力就行。
燕王收起了信,心中冒出了點別的心思。
六國也迎來了一片虛假的繁榮。
趙國邯鄲。
秦國新一期報紙的熱度還沒下去,人們還在津津有味的討論著秦國的年節。
因為趙國以一月為正月,趙國的年節也快來了。
得益於秦國報紙和秦國開放邊境縣的舉動,秦國的許多消息流傳入六國,往往都會給其他國家的人帶來一些震撼。
年節時秦王居然和百姓一起過?
這讓許多貴族不信,卻讓許多百姓津津樂道。
尤其是趙國,情緒更為熱烈。
李牧失蹤後,最開始傳出是秦國人抓走他的,但後來隨著趙國軍隊中的一些動亂,這謠言也不攻自破。
李牧是自己逃離趙國的,去了秦國投奔親族。
加上他沒在秦國出仕,趙軍士卒都認為他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可在民間,因李牧出走之事,李牧和趙王兩人的名聲兩極分化。
城外主幹道。
幾個剛下值的邯鄲衙役正在一起說笑,忽然有人做了個手勢,其他人都安靜了下來。
前方,幾個想要進城之人的交談聲傳了過來。
“當初要不是李牧,大王和朝廷也不會鬧翻,趙國更不會動蕩了。”
“你懂什麽?李將軍像那種會主動挑事的人嗎?肯定是大王暗中讓他幹的,然後大王看情況不對,這才把李將軍解職關押起來!”
“那他為何去秦國了?”
“他家族有人在秦國啊,又沒跟趙國作對,這怎麽能怪他?除了秦國外,楚國他們之前才跟李將軍打過一架,難不成跑到他們那去?而且你看,現在這秦王也仁慈愛民,李將軍去那我也能理解,畢竟我趙國……”
“這我同意,可你還記得李牧出征匈奴迴來後的那些傳言嗎?他去秦國怕不是早就有……”
看著前方的人爭吵愈發激烈,幾個衙役對視了一眼,默不作聲。
他們曾經也是趙軍的一員,後來有了戰功,加上又想迴家了,於是便離開了軍隊。
那時候,李牧知道了這件事,便讓一個和他們一起迴邯鄲的將領給他們謀了個衙役的位子。
雖然他們知道,這對一個將軍來說隻是說句話的事,對李牧來說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樁大恩。
但他們也隻是衙役,能幫什麽呢?
李牧逃離趙國後,趙國軍隊內大量與李牧有關的人要麽被貶、要麽被調離,於是許多人受不了解職迴鄉,或者直接離開趙國。
軍心動蕩不說,民間情況也極其紛亂,人們吵來吵去。
但李牧是真的走了。
身為衙役,他們隻能在心裏默默祝福李將軍,並且對周圍的流言蜚語置之不理。
王宮。
趙偃看著軍中傳來的情報,有些無力的靠在了王座上。
李牧離開的連帶反應可不僅是民間討論一件事,軍隊中許多人都開始明哲保身、出工不出力,導致趙軍內部簡直成了篩子。
軍隊中居然隨時會流傳李牧在秦國生活的消息,這誰敢信?
趙偃好歹也受過貴族的軍事教育,他知道以現在的情況來說,趙國軍隊在秦國人麵前,已經失去了所有防禦。
原來李牧,是趙軍最後的保證啊?
等秦趙和約一過,怕不是秦軍能直接策反吧……
趙偃苦笑了兩聲,深深後悔。
當初不該推出李牧去和那幫貴族講和喲。
大不了支持李牧和他們打一場內戰也好啊,反正秦國不會對趙國動手,秦王還會支持自己,還穩住了燕國,李牧又證明了其他四國在他麵前隻是個廢物,那寡人還怕什麽……
真是不應該啊……
“大王。”
門口,郭開輕聲喊了一句。
趙偃迴過神,扯出一個笑臉讓他進來。
眼下趙國,隻有王後和郭開還能陪他說說話了。
“相國有事?”
郭開沉默了一下,將手中一封信遞出。
“臣派去月氏的人迴來了。”
自從知道秦國有要打通西域的消息後,已經和月氏有接壤的趙國也動了心思。
我們是不是也能賺一筆?
但為了防著那些貴族又跳出來搞事,趙偃讓郭開暗中找人去接觸下月氏人。
然而郭開的人剛跟著趙軍離開國境,月氏人就主動靠過來了。
他們並沒有和趙國人接觸,隻是在防備著趙國騎兵。
給出的理由是,怕月氏國內有人和趙國暗通。
不是!
之前也有人暗通互相買賣貨物,大家不是都知道嗎?
怎麽現在忽然抽風了要和我們斷絕關係了?
郭開的人使出了金錢大法,終於從月氏人那得到了一點消息:月氏王隻想和秦國做生意,其他中原國家的商人一律不接。
趙偃頹然的放下信,心如死灰……
……
齊國。
一張布告在臨淄的數個市場門口擺出,上麵寫著齊王頒布的一些新政策。
其中有一條很引人注意。
【與西域經商帶迴貨物者,免五成商稅。】
王宮。
齊王看著麵前這些西域水果和物品,口中嘖嘖稱奇。
“相國啊,這西域之利,真能供十萬軍?”
“當然!”後勝斬釘截鐵道:“秦國使者給出的這些東西,大王難道不喜愛嗎?大王喜愛,其他人必然也會跟風追捧,再加上去西域路途遙遠,貨物漲價,這六國市場又龐大無比,此利莫說十萬大軍,隻要秦國人願意,我齊國供二十萬大軍都不成問題!”
齊王拿起一些胡椒,直接放入口中。
那種辛辣和酥麻之感,讓他頓時眯起了眼。
“秦王真願意允許齊國商隊借道?”
“這……”後勝猶豫了一下:“臣隻是聽秦國使者說秦國國內有這風聲,但具體如何,恐怕還需大王親自寫信問秦王,臣隻是相國,臣的信,怕是秦王和秦國國師都不會看。”
齊王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齊國相國,天下無人可輕視!”
後勝也訕訕笑了笑。
心裏卻對齊王更加不屑。
與此同時。
燕王也接到了秦國送來的東西,還有一封秦王的信。
信裏,秦王直言月氏狼子野心,若看到中原和西域龐大的利潤後一定會翻臉搶奪,而秦國這幾年又不希望陷入戰爭。
為此,秦國希望燕王也派人和秦國一起去西域賺錢,隻要時不時支持東胡一下,讓東胡給月氏點壓力就行。
燕王收起了信,心中冒出了點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