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共情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異域。
對華夏人來說其實是一個熟悉的詞匯。
上古時期,黃河中下遊一帶才是華夏族的中原,周圍都叫異域。
然後夏商周三朝接力,讓華夏族將如今的七國領土全部變成了自己眼中的‘中原’,之外的才是異域。
和異域相掛鉤的,不僅有異族、還有荒涼。
秦國西邊是連綿大山和一片唿吸都不暢的高地,楚國南麵是楚蠻都會感到棘手的水網和瘴氣山林,齊國東麵是汪洋大海,燕趙北邊是荒原和寒冷至極的地域……
這種異域是人過的?
於是在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之下,華夏族先民們壓根瞧不上異域那些不能種地的地方,也瞧不起那些野蠻的異族人。
但你別說,自秦國傳來打通西域的消息後,其他國家也心思活絡了。
他們確實不配與我們相提並論,可如果能和他們交換點東西做生意,我等還是可以“勉為其難”的給他們這個機會的。
好吧,其實是許多人都動心了。
誰都知道物以稀為貴,若是能拿到異族人有而中原沒有的東西,賺錢誰不樂意?
秦國能打通西域商道,我燕國不行嗎?
燕王陷入了對這個問題的沉思……
月氏和東胡接壤,我燕國和東胡接壤,那有沒有可能,經過東胡這邊也可能到達西域?
就算不是西域,有沒有可能還有北域?
那裏的人是不是也可以給燕國帶來點生意?
更關鍵的是,現在有個絕佳的機會——這可是秦王讓我支持東胡,敲打月氏。
這不是一個扯虎皮的借口?
東胡人如今就算領土擴大,他們和秦國之間還隔著一個趙國呢,秦國怎麽說的,他們還不是隻能聽我的?難不成還跑到秦國去問秦王嗎?他們有這個膽?
“來人,傳太子!”
說幹就幹,燕王放下信,自己從一旁的桌案上拿過紙筆,開始謀劃起一個計劃。
一邊扯秦國的大旗威脅東胡,讓他們給自己探路,看有沒有可能找到另外的通往西域、或者未知的北域的商路;若能成,我燕國豈不是會迎來崛起之機?
另一邊,也要盡量跟緊秦國的步伐,萬一東胡這邊沒用,自己也能跟著秦國獲利,白得的一份錢誰不愛呢?
還可以在東胡這邊確立燕國和自己的威信——月氏已經倒向秦國了,你們要不想死,就好好聽我的,不然我不給你們說話你們就等著下一次秦軍北征吧。
“寡人真是聰慧!”
燕王心裏樂了。
看到前來的太子丹後立刻讓其他人退下,自己給他講起了這番宏圖霸業……
……
魏國。
一支使者團隊在公子魏尚的帶領下離開大梁,準備前往韓國。
西域商道,他們也感興趣。
但魏王估計,秦國可能看不上自己的魏國;於是他想著拉著韓國一起,試圖也去摻和一下。
秦國不是開放了商業嗎?
總不能又對六國商人拒之門外吧?
你們開了西域商道,不會隻準你們秦國商人自己去吧?
再加上自此之前,中原對西域都隻有一些胡商口中的隻言片語,西域到底什麽情況他們也不知道,估計隻有秦國人有些了解。
就算那西域沒什麽大用,可去探探風聲也是好的嘛!
魏王想得很好。
但韓王不這麽想……
“三公子請迴吧,或者自己去秦國也可。”
新鄭城。
前來迎接魏尚的韓國相國一邊依禮節帶著他前往館驛,一邊給他解釋道。
“秦國那邊有消息傳來時,我家大王就已經派太子前往秦國打探消息了,今日太子迴信前來,秦王很高興韓國的識時務。”
魏尚一臉懵。
識時務?
韓王究竟是有多誠懇才會讓秦王說出這種誇獎之語?
“可西域通道之事還隻是秦國一家之言,韓王如何確定秦國不是在亂傳消息呢?”
“本相不知,或許我家大王知道。”
魏尚憋了一下,對韓王的舉動之快極其無語。
……
“大王!”
楚王宮。
一個宦官偷偷摸摸的跑進了負芻的寢宮。
負芻趕緊起身:“如何?”
“隸臣從城內打聽到,秦國人好像真的打通西域商道了。”
“有何證據?”
“聽說秦國市麵上出現了一些西域的東西,還有少部分被楚國一些高官買來了,聽說各家正在想著去秦國多買點、甚至直接跟秦國人一起去西域呢!”
負芻一時沉默了。
如果已經有貨物出現在秦國的市麵上、還流傳到楚國來了,那就隻能證明秦國人早就探出西域的通道了,而絕不是他們那個將軍迴來之後才有的。
可自己……
一股悲涼之意頓時撲麵而來。
身為楚王,但卻毫無楚王權利,隻有在朝議時被他們行個禮……
若不是還有一些王室宗族,估計這楚王宮裏都要被那三大家族滲透了。
不對,那些宗族之人也不把自己放在眼裏了,他們和三大家族一起掌控了權力,若不是因為血脈太遠,估計他們早就倒向三大家族了。
所以……自己就是個孤家寡人……
連打探消息都要幾個心腹宦官去外麵偷偷問。
若不能借著這次機會,盡量和三大貴族、王族宗親周旋,等他們掌控權柄的時間更久,自己怕不是沒有翻盤的希望了……
他看向麵前這個向自己投誠的宦官。
每個時代都不缺乏以小博大的人,這個宦官也是。
若自己能掌控王權,他就會一飛衝天。
“寡人能信任你嗎?”
宦官心裏激動無比,當即跪倒:“請大王吩咐!”
景氏家族內。
一個景氏旁係的中年人等在族長的大院外,試圖看到有人從裏麵出來找自己。
各大貴族隻看到了秦國打通西域通道的大利,卻沒看到若真的有大好處,秦國怎麽可能會讓其他中原國家一起得利?
就算分了點好處,可那分出來的一點好處和秦國未來能得到的相比,絕對是微不足道。
他們已經在國內進行那些動作了,要的是外部的安穩。
這是秦國在謀求另一種方式的崛起啊!
當秦國真的準備好了對六國露出獠牙時,怕是信陵君在世徹底起團結六國都沒辦法抵抗了……
楚國這幫貴族,簡直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隻可惜。
他哪怕向族長說明了一切,可別說族長,整個景氏、整個楚國貴族,似乎都不在意。
直到日落,他也沒等到族長的大院裏出來人。
他默默轉身離開。
忽然間,他好像理解了當初的屈原。
對華夏人來說其實是一個熟悉的詞匯。
上古時期,黃河中下遊一帶才是華夏族的中原,周圍都叫異域。
然後夏商周三朝接力,讓華夏族將如今的七國領土全部變成了自己眼中的‘中原’,之外的才是異域。
和異域相掛鉤的,不僅有異族、還有荒涼。
秦國西邊是連綿大山和一片唿吸都不暢的高地,楚國南麵是楚蠻都會感到棘手的水網和瘴氣山林,齊國東麵是汪洋大海,燕趙北邊是荒原和寒冷至極的地域……
這種異域是人過的?
於是在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之下,華夏族先民們壓根瞧不上異域那些不能種地的地方,也瞧不起那些野蠻的異族人。
但你別說,自秦國傳來打通西域的消息後,其他國家也心思活絡了。
他們確實不配與我們相提並論,可如果能和他們交換點東西做生意,我等還是可以“勉為其難”的給他們這個機會的。
好吧,其實是許多人都動心了。
誰都知道物以稀為貴,若是能拿到異族人有而中原沒有的東西,賺錢誰不樂意?
秦國能打通西域商道,我燕國不行嗎?
燕王陷入了對這個問題的沉思……
月氏和東胡接壤,我燕國和東胡接壤,那有沒有可能,經過東胡這邊也可能到達西域?
就算不是西域,有沒有可能還有北域?
那裏的人是不是也可以給燕國帶來點生意?
更關鍵的是,現在有個絕佳的機會——這可是秦王讓我支持東胡,敲打月氏。
這不是一個扯虎皮的借口?
東胡人如今就算領土擴大,他們和秦國之間還隔著一個趙國呢,秦國怎麽說的,他們還不是隻能聽我的?難不成還跑到秦國去問秦王嗎?他們有這個膽?
“來人,傳太子!”
說幹就幹,燕王放下信,自己從一旁的桌案上拿過紙筆,開始謀劃起一個計劃。
一邊扯秦國的大旗威脅東胡,讓他們給自己探路,看有沒有可能找到另外的通往西域、或者未知的北域的商路;若能成,我燕國豈不是會迎來崛起之機?
另一邊,也要盡量跟緊秦國的步伐,萬一東胡這邊沒用,自己也能跟著秦國獲利,白得的一份錢誰不愛呢?
還可以在東胡這邊確立燕國和自己的威信——月氏已經倒向秦國了,你們要不想死,就好好聽我的,不然我不給你們說話你們就等著下一次秦軍北征吧。
“寡人真是聰慧!”
燕王心裏樂了。
看到前來的太子丹後立刻讓其他人退下,自己給他講起了這番宏圖霸業……
……
魏國。
一支使者團隊在公子魏尚的帶領下離開大梁,準備前往韓國。
西域商道,他們也感興趣。
但魏王估計,秦國可能看不上自己的魏國;於是他想著拉著韓國一起,試圖也去摻和一下。
秦國不是開放了商業嗎?
總不能又對六國商人拒之門外吧?
你們開了西域商道,不會隻準你們秦國商人自己去吧?
再加上自此之前,中原對西域都隻有一些胡商口中的隻言片語,西域到底什麽情況他們也不知道,估計隻有秦國人有些了解。
就算那西域沒什麽大用,可去探探風聲也是好的嘛!
魏王想得很好。
但韓王不這麽想……
“三公子請迴吧,或者自己去秦國也可。”
新鄭城。
前來迎接魏尚的韓國相國一邊依禮節帶著他前往館驛,一邊給他解釋道。
“秦國那邊有消息傳來時,我家大王就已經派太子前往秦國打探消息了,今日太子迴信前來,秦王很高興韓國的識時務。”
魏尚一臉懵。
識時務?
韓王究竟是有多誠懇才會讓秦王說出這種誇獎之語?
“可西域通道之事還隻是秦國一家之言,韓王如何確定秦國不是在亂傳消息呢?”
“本相不知,或許我家大王知道。”
魏尚憋了一下,對韓王的舉動之快極其無語。
……
“大王!”
楚王宮。
一個宦官偷偷摸摸的跑進了負芻的寢宮。
負芻趕緊起身:“如何?”
“隸臣從城內打聽到,秦國人好像真的打通西域商道了。”
“有何證據?”
“聽說秦國市麵上出現了一些西域的東西,還有少部分被楚國一些高官買來了,聽說各家正在想著去秦國多買點、甚至直接跟秦國人一起去西域呢!”
負芻一時沉默了。
如果已經有貨物出現在秦國的市麵上、還流傳到楚國來了,那就隻能證明秦國人早就探出西域的通道了,而絕不是他們那個將軍迴來之後才有的。
可自己……
一股悲涼之意頓時撲麵而來。
身為楚王,但卻毫無楚王權利,隻有在朝議時被他們行個禮……
若不是還有一些王室宗族,估計這楚王宮裏都要被那三大家族滲透了。
不對,那些宗族之人也不把自己放在眼裏了,他們和三大家族一起掌控了權力,若不是因為血脈太遠,估計他們早就倒向三大家族了。
所以……自己就是個孤家寡人……
連打探消息都要幾個心腹宦官去外麵偷偷問。
若不能借著這次機會,盡量和三大貴族、王族宗親周旋,等他們掌控權柄的時間更久,自己怕不是沒有翻盤的希望了……
他看向麵前這個向自己投誠的宦官。
每個時代都不缺乏以小博大的人,這個宦官也是。
若自己能掌控王權,他就會一飛衝天。
“寡人能信任你嗎?”
宦官心裏激動無比,當即跪倒:“請大王吩咐!”
景氏家族內。
一個景氏旁係的中年人等在族長的大院外,試圖看到有人從裏麵出來找自己。
各大貴族隻看到了秦國打通西域通道的大利,卻沒看到若真的有大好處,秦國怎麽可能會讓其他中原國家一起得利?
就算分了點好處,可那分出來的一點好處和秦國未來能得到的相比,絕對是微不足道。
他們已經在國內進行那些動作了,要的是外部的安穩。
這是秦國在謀求另一種方式的崛起啊!
當秦國真的準備好了對六國露出獠牙時,怕是信陵君在世徹底起團結六國都沒辦法抵抗了……
楚國這幫貴族,簡直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隻可惜。
他哪怕向族長說明了一切,可別說族長,整個景氏、整個楚國貴族,似乎都不在意。
直到日落,他也沒等到族長的大院裏出來人。
他默默轉身離開。
忽然間,他好像理解了當初的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