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原始積累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吃晚飯時,嬴政都在沉浸在思考裏。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還會幹出什麽蠢事來?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造反,能在短時間內席卷近半個天下,這絕對不止是他們兩個反叛者的單方麵力量,背後是整個唐朝許多問題的集中爆發。
唐朝開國時,唐太宗肯定也不會想到,當時在他看來完美的製度,會在未來有那麽大的禍患。
那寡人自己的大秦呢?
李緣說過,製度絕不是一成不變的,隻有改革永不停止、隨著時間而做出變化,王朝才能延續得更久。
後世的經驗不可能全部照搬,其他朝代的也隻能做個參考,大秦能在未來做好嗎?
一側。
看著嬴政拿著筷子盯著麵前的餐食陷入沉默,王後熊梔瞄了眼正在大吃特吃的李緣。
貌似大王有好幾次都是這樣。
和國師待了大半天之後都會陷入這種近乎魔怔的情況……
他們倆究竟談了什麽?
“母後,我吃完了。”
身邊,扶蘇放下碗筷,對著熊梔說了一聲後就看向了李緣:“國師,積木我拚完了!”
李緣嘴裏還叼著一個鹵味雞爪,愣了一下才想起來扶蘇說的什麽。
是自己去年給他的那個大型航母模型。
“拚完了?你確定?”
“嗯!”
“除了蒙恬還有誰幫你了嗎?”
“沒有了。”
吃完飯後,他帶著扶蘇去了太子宮。
一個一米多的航母模型在大殿內擺放著,周圍多出來了一堆零件……
等等!
多出來的?
李緣走了過去,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些都是一些哪怕不裝在航母上也看不出太大影響的小零件,比如可倒桅杆。
“為什麽這些不裝上?”
“我們覺得這個沒必要。”扶蘇走過來,鼓起勇氣說道。
李緣沒反對,在不熟悉航母的扶蘇和蒙恬看來,有些東西裝上去確實沒必要;他中學時第一次看到航母時,他也曾奇怪為什麽航母前麵會有兩排棍子?
“國師,你當初說我拚成功了有獎勵的!這算成功嗎?”
“雖然少拚了一些,但也算你過關了。”李緣看向他:“你想要什麽獎勵?”
扶蘇跑到一旁的一間偏殿裏。
這裏麵全是李緣送給他的玩具,被分門別類的放了好幾個房間,還沒放滿。
李緣疑惑的跟來,看到扶蘇拖出來了一個小單車——後輪旁有兩個輔助輪維持平衡的那種。
“我想把這兩個小的輪子給去掉,再要一個大的。”扶蘇說:“我不需要這兩個小輪子啦!”
“可你弟弟妹妹需要,你可以給你弟弟妹妹們。”
“我給他們打造了兩個,就讓宮裏的工匠。”扶蘇說:“我也是打算把這兩個小輪子拆下來裝到他們的小車上,因為我覺得國師你打造的東西,比工匠的好。”
用木頭和少部分金屬,複刻出這樣的單車不成問題。
但李緣疑惑的是,扶蘇既然都可以讓工匠給他弟弟妹妹們複刻了,為什麽不直接拆?
“我怕弄壞它。”
扶蘇看向這個塑料單車的眼神中有著止不住的喜愛:“這是個寶貝,弄壞了就是我的過錯了。”
李緣欲言又止。
要是曆史上的那個你有現在這股小心謹慎的勁該多好啊,哪至於連消息真偽都不確定就……
雖然這個扶蘇已經被他教得慢慢變好了,可一想到曆史上那個……算了。
“這個隻是小條件,你還有什麽要的嗎?”
扶蘇想了想,搖了搖頭。
“國師你看著給就行,最好是能和那艘船一樣好幾個人一起玩的。”
“你覺得那積木怎麽樣?”
“很好呀!”
“那我再送你一個難十倍的大家夥如何?”
扶蘇:“……”
……
漢中郡。
這裏是此時秦國版圖的地理幾何中心——區域範圍內到各邊界距離最為均衡的位置。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漢中郡南部幾乎還是秦國的邊界。
在司馬錯入蜀、秦國將巴蜀之地也納入版圖後,漢中郡才變為了內陸地區。
可即便是內陸地區,這裏的交通依舊不太方便。
理由也很簡單,地形太複雜、道路太難。
如今,隨著秦國科學院帶來的一些新技術,秦人似乎打算從這裏挑戰一下自然。
試圖造一條通往蜀郡的水泥道路。
在以前,從這裏進蜀地的道路崎嶇難行,有些地方甚至隻有棧道。
所以當道路基建計劃下發到漢中郡時,漢中郡的官員和技術人員們,其實是有些難受的。
這還能怎麽修?
難不成把山炸了?
“對,就把山炸了!”
一條主幹道在一座山麵前戛然而止,隻有山峰上的一條兩人寬的小路通往山那邊的蜀地。
而在主幹道盡頭,一個科學院來的研究員正斬釘截鐵的對著麵前的人說道。
“拓寬靠人力挖是不夠的,那樣要挖掉的土石太多了,運輸也是大問題,還有危險,一旦搞不好堵塞道路還要多加工程。”他說:“我的計劃是,以道路內沿為準,把道路下方的山體整體炸掉一部分,哪怕炸掉半座山都行!”
“你瘋了吧?”
隨行前來的工局局長一臉震驚:“動用火藥開山先不說效果怎麽樣,軍隊也不會答應的!”
“是啊,這難度太大了,還不如選鄰縣那條路呢,那有現成的棧道,我們直接用水泥和鋼筋加固造橋還好一些。”
“炸山,太瘋狂了,大不了就用匈奴奴隸嘛!”
“……”
同行的人裏沒人同意他的意見。
因為如果隻是這一座山,那用火藥開路炸山拓路也沒什麽。
但他們的任務是要為接下來通往蜀郡的道路做一個整體方案,可這一路上的山多了去了,難不成一路炸過去?
看到同伴們反應這麽大,那個研究員一副為難的表情。
“既然這樣,我還有一個方案。”
“在山內挖一個洞出來,就如同礦山裏麵那些礦洞一樣,隻是我們用水泥做頂來加固。”
“這樣需要少量火藥,水泥的量就大一些,其餘的可以用人力解決。”
“就是……花費可能也大了點。”
眾人沉默了下來。
經過一番探討後,他們隱約覺得,這個方案和上一個炸山的方案各有優缺點。
但兩者也有一個共同點——花銷極大。
當眾人將對這條路的規劃做成計劃書上報之後,漢中郡郡守看著麵前的幾份文件,一時間感覺有些心髒疼。
不僅是一個計劃,而是好幾支同時派出去勘察道路的小隊,提交上來的計劃全都是‘超級工程’。
要麽炸山、要麽開隧道,甚至還有架橋、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然後用船的……
而與此同時。
和他有同樣煩惱的,還有蜀郡、巴郡、黔中郡等等好幾個郡守。
凡是地形複雜的郡,技術人員在麵對需要修路的情況時,提交上來的計劃一律都很大、很瘋狂。
對此,李緣在聽取了廷會的報告後,很是平靜。
“這很正常嘛,有了水泥、火藥,人們在思想上也大爆發了,大想著一步登天,思想躍進一點,沒有錯。”
麵對李斯的欲言又止,李緣接著說:“當然,我們不能錯。”
“我的態度是:直接迴複各郡郡守,如果這個度都把握不好,那就別幹了。”
“一郡郡守,居然連這點理智都沒有?”
其實那些郡守不是沒有理智。
他們當然也知道,底下那些技術人員提交上來的方案太過離譜;隻是他們想著借此來試探下鹹陽的態度,看有沒有可能真的通過。
不需要完全通過,隻要鹹陽同意了某一個方案、哪怕有些改變,他們也能從這當中看出鹹陽對地方各郡的寬容範圍。
這對於各郡的工作計劃有很大幫助。
“是有人覺得之前給鹹陽交的計劃太難了?”李緣坐在國師府的躺椅上,語氣漫不經心。
“估計是。”李斯說:“臣接到密信,有些地方的水泥原料都快不夠了。”
李緣暫時沒說話,他在想政哥是什麽意思。
讓李斯來向自己匯報這個問題,李斯又說原料不夠……
怕不是要我去找原料?
“你先去前廳等一會,我找張蒼拿點資料。”
他想不出來,幹脆不想了。
直接問張蒼不好嗎?
然後張蒼給了他一個無語至極的迴答:“大王是覺得您太閑了,該動一動了。”
“……”
於是接下來,李緣上午去太子宮教扶蘇,下午去科學院或者一些工廠視察。
當官員們都對國師突然而來的勤政感到疑惑時,李緣卻再次閉關了。
而且一閉關就是一月。
這一月內,秦國各地依舊在按照廷會製定的計劃穩步發展。
資源開采,農閑帶來的工廠擴張,各地的基建推進,六國的商鋪向更多的城市下沉——這隻是個幌子,實際隻是秦國為了借商鋪之名發展影響力而已。
而且隨著許多民間商行的興起、工廠的開工,匈奴人開始大規模進入秦國境內。
但這一次,他們是被那些民間商人招來打工的。
找秦人太貴了,朝廷給工人規定了最低工錢、加班還要多發錢,一旦發現違法商人直接沒收所有財產,本人和家人全部拉去挖礦。
一月內,已經有七十多個民間商人倒在這上麵了,其中大部分都是秦國貴族們的親戚或白手套。
或許這也有鹹陽想要打擊傳統貴族勢力的想法。
正因為如此,有些貴族官員也因此向鹹陽提過與此事相關的意見,但迴複他的不是廷會,而是嬴政。
【保證工人權益、讓大秦百姓按勞得錢,這是寡人和國師寫進大秦律法裏的,商人們違法在先、無良欺壓百姓在後,合該有此懲罰!】
與嬴政的親筆迴信一同去的,還有玄衣衛的調查組。
針對那個官員及其家族進行的一係列調查,讓那個向鹹陽提出過意見的官員從副郡守降到了縣令。
李緣和嬴政說過,社會發展必然會帶來階層欺壓問題。
若不在一開始就嚴厲處置,一旦有發展機會、哪怕是因某些經濟情況或者國策試圖緩和,那些通過欺壓他人獲得收益的人一定會愈演愈烈,直至將整個秦國拉入到一個改正不過來的不良風氣裏。
對此,嬴政深信不疑,態度才如此堅決。
得到秦王這個迴複後,所有的秦國商人才把主意打到了匈奴人身上。
秦國百姓不能壓榨太過,那我壓榨匈奴人總可以了吧?
秦國人我按法律給錢,匈奴人隨便給幾個銅板讓他們餓不死就行。
於是許多商人在經商的同時,也開始派出人手去北邊的匈奴駐地。
這時候,許多官員才反應過來。
為什麽當初鹹陽要給匈奴發一些工錢?
怕不是早就想到了今天,才提前發錢給匈奴的普通人,讓他們跟隨著第一批去那的秦國商人們南下來打工,給所有商人打了個樣。
不能欺壓秦國百姓,可總有人忍不住貪婪找死,而眼下秦國又需要大發展。
這種困境之下,我給你們設置了這個底線。
底線之外,你們去找匈奴人壓榨吧。
而這時候的匈奴駐地內,匈奴人也麵臨了一個問題。
當初秦軍把匈奴的貴族帶走之後,將許多財產都分了下去,讓大部分匈奴平民都有了數目不等的牛羊或其他東西,這才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上升了一個台階。
可如今一個冬天快過去了,他們的牛羊已經快吃完了。
就算沒吃完的也所剩無幾,因為牛羊都快餓死了。
可他們又不能離開秦人劃定的範圍北上,無法和以前一樣到處放牧或者南下搶劫,種地他們又不會……
這時候,秦國許多商人來了。
……
“其實我很心痛。”
王宮。
聽到嬴政說完這一個月的事情,李緣說:“現在有匈奴人可以讓商人們吸血,他們南下來打工與奴隸也沒什麽兩樣,說不定一年到頭連迴去的路費都賺不出來;可以後,這種情況怕是要發展到大秦百姓自己身上了。”
“社會發展規律不是那麽好打破的,哪怕現在隻是輕微情況。”
“秦國百姓現在還能靠土地、工錢、勞作來獲得好生活,以後怕是隻能維持餓不死的情況了。”
“真的嗎?”嬴政問道。
“嗯。”
“寡人問的是,你真的對匈奴人很心痛?”
“是的,我是個善良的人。”
“可你好像在笑。”
“……”
李緣摸了摸臉後嚴肅了下來:“沒有,你看錯了。”
“寡人眼神比你好,你該不會是看到大秦和你曾設想的一樣、‘以異族之人的血汗來進行原始積累’的局麵而開心吧?畢竟這樣一來,秦國才能真的讓百姓在統一後穩定下來,讓百姓不至於因……”
“好了政哥,別說了。”
“再說不給過了。”
賜死楊貴妃後,李隆基還會幹出什麽蠢事來?
安祿山和史思明的造反,能在短時間內席卷近半個天下,這絕對不止是他們兩個反叛者的單方麵力量,背後是整個唐朝許多問題的集中爆發。
唐朝開國時,唐太宗肯定也不會想到,當時在他看來完美的製度,會在未來有那麽大的禍患。
那寡人自己的大秦呢?
李緣說過,製度絕不是一成不變的,隻有改革永不停止、隨著時間而做出變化,王朝才能延續得更久。
後世的經驗不可能全部照搬,其他朝代的也隻能做個參考,大秦能在未來做好嗎?
一側。
看著嬴政拿著筷子盯著麵前的餐食陷入沉默,王後熊梔瞄了眼正在大吃特吃的李緣。
貌似大王有好幾次都是這樣。
和國師待了大半天之後都會陷入這種近乎魔怔的情況……
他們倆究竟談了什麽?
“母後,我吃完了。”
身邊,扶蘇放下碗筷,對著熊梔說了一聲後就看向了李緣:“國師,積木我拚完了!”
李緣嘴裏還叼著一個鹵味雞爪,愣了一下才想起來扶蘇說的什麽。
是自己去年給他的那個大型航母模型。
“拚完了?你確定?”
“嗯!”
“除了蒙恬還有誰幫你了嗎?”
“沒有了。”
吃完飯後,他帶著扶蘇去了太子宮。
一個一米多的航母模型在大殿內擺放著,周圍多出來了一堆零件……
等等!
多出來的?
李緣走了過去,仔細看了看,發現這些都是一些哪怕不裝在航母上也看不出太大影響的小零件,比如可倒桅杆。
“為什麽這些不裝上?”
“我們覺得這個沒必要。”扶蘇走過來,鼓起勇氣說道。
李緣沒反對,在不熟悉航母的扶蘇和蒙恬看來,有些東西裝上去確實沒必要;他中學時第一次看到航母時,他也曾奇怪為什麽航母前麵會有兩排棍子?
“國師,你當初說我拚成功了有獎勵的!這算成功嗎?”
“雖然少拚了一些,但也算你過關了。”李緣看向他:“你想要什麽獎勵?”
扶蘇跑到一旁的一間偏殿裏。
這裏麵全是李緣送給他的玩具,被分門別類的放了好幾個房間,還沒放滿。
李緣疑惑的跟來,看到扶蘇拖出來了一個小單車——後輪旁有兩個輔助輪維持平衡的那種。
“我想把這兩個小的輪子給去掉,再要一個大的。”扶蘇說:“我不需要這兩個小輪子啦!”
“可你弟弟妹妹需要,你可以給你弟弟妹妹們。”
“我給他們打造了兩個,就讓宮裏的工匠。”扶蘇說:“我也是打算把這兩個小輪子拆下來裝到他們的小車上,因為我覺得國師你打造的東西,比工匠的好。”
用木頭和少部分金屬,複刻出這樣的單車不成問題。
但李緣疑惑的是,扶蘇既然都可以讓工匠給他弟弟妹妹們複刻了,為什麽不直接拆?
“我怕弄壞它。”
扶蘇看向這個塑料單車的眼神中有著止不住的喜愛:“這是個寶貝,弄壞了就是我的過錯了。”
李緣欲言又止。
要是曆史上的那個你有現在這股小心謹慎的勁該多好啊,哪至於連消息真偽都不確定就……
雖然這個扶蘇已經被他教得慢慢變好了,可一想到曆史上那個……算了。
“這個隻是小條件,你還有什麽要的嗎?”
扶蘇想了想,搖了搖頭。
“國師你看著給就行,最好是能和那艘船一樣好幾個人一起玩的。”
“你覺得那積木怎麽樣?”
“很好呀!”
“那我再送你一個難十倍的大家夥如何?”
扶蘇:“……”
……
漢中郡。
這裏是此時秦國版圖的地理幾何中心——區域範圍內到各邊界距離最為均衡的位置。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漢中郡南部幾乎還是秦國的邊界。
在司馬錯入蜀、秦國將巴蜀之地也納入版圖後,漢中郡才變為了內陸地區。
可即便是內陸地區,這裏的交通依舊不太方便。
理由也很簡單,地形太複雜、道路太難。
如今,隨著秦國科學院帶來的一些新技術,秦人似乎打算從這裏挑戰一下自然。
試圖造一條通往蜀郡的水泥道路。
在以前,從這裏進蜀地的道路崎嶇難行,有些地方甚至隻有棧道。
所以當道路基建計劃下發到漢中郡時,漢中郡的官員和技術人員們,其實是有些難受的。
這還能怎麽修?
難不成把山炸了?
“對,就把山炸了!”
一條主幹道在一座山麵前戛然而止,隻有山峰上的一條兩人寬的小路通往山那邊的蜀地。
而在主幹道盡頭,一個科學院來的研究員正斬釘截鐵的對著麵前的人說道。
“拓寬靠人力挖是不夠的,那樣要挖掉的土石太多了,運輸也是大問題,還有危險,一旦搞不好堵塞道路還要多加工程。”他說:“我的計劃是,以道路內沿為準,把道路下方的山體整體炸掉一部分,哪怕炸掉半座山都行!”
“你瘋了吧?”
隨行前來的工局局長一臉震驚:“動用火藥開山先不說效果怎麽樣,軍隊也不會答應的!”
“是啊,這難度太大了,還不如選鄰縣那條路呢,那有現成的棧道,我們直接用水泥和鋼筋加固造橋還好一些。”
“炸山,太瘋狂了,大不了就用匈奴奴隸嘛!”
“……”
同行的人裏沒人同意他的意見。
因為如果隻是這一座山,那用火藥開路炸山拓路也沒什麽。
但他們的任務是要為接下來通往蜀郡的道路做一個整體方案,可這一路上的山多了去了,難不成一路炸過去?
看到同伴們反應這麽大,那個研究員一副為難的表情。
“既然這樣,我還有一個方案。”
“在山內挖一個洞出來,就如同礦山裏麵那些礦洞一樣,隻是我們用水泥做頂來加固。”
“這樣需要少量火藥,水泥的量就大一些,其餘的可以用人力解決。”
“就是……花費可能也大了點。”
眾人沉默了下來。
經過一番探討後,他們隱約覺得,這個方案和上一個炸山的方案各有優缺點。
但兩者也有一個共同點——花銷極大。
當眾人將對這條路的規劃做成計劃書上報之後,漢中郡郡守看著麵前的幾份文件,一時間感覺有些心髒疼。
不僅是一個計劃,而是好幾支同時派出去勘察道路的小隊,提交上來的計劃全都是‘超級工程’。
要麽炸山、要麽開隧道,甚至還有架橋、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然後用船的……
而與此同時。
和他有同樣煩惱的,還有蜀郡、巴郡、黔中郡等等好幾個郡守。
凡是地形複雜的郡,技術人員在麵對需要修路的情況時,提交上來的計劃一律都很大、很瘋狂。
對此,李緣在聽取了廷會的報告後,很是平靜。
“這很正常嘛,有了水泥、火藥,人們在思想上也大爆發了,大想著一步登天,思想躍進一點,沒有錯。”
麵對李斯的欲言又止,李緣接著說:“當然,我們不能錯。”
“我的態度是:直接迴複各郡郡守,如果這個度都把握不好,那就別幹了。”
“一郡郡守,居然連這點理智都沒有?”
其實那些郡守不是沒有理智。
他們當然也知道,底下那些技術人員提交上來的方案太過離譜;隻是他們想著借此來試探下鹹陽的態度,看有沒有可能真的通過。
不需要完全通過,隻要鹹陽同意了某一個方案、哪怕有些改變,他們也能從這當中看出鹹陽對地方各郡的寬容範圍。
這對於各郡的工作計劃有很大幫助。
“是有人覺得之前給鹹陽交的計劃太難了?”李緣坐在國師府的躺椅上,語氣漫不經心。
“估計是。”李斯說:“臣接到密信,有些地方的水泥原料都快不夠了。”
李緣暫時沒說話,他在想政哥是什麽意思。
讓李斯來向自己匯報這個問題,李斯又說原料不夠……
怕不是要我去找原料?
“你先去前廳等一會,我找張蒼拿點資料。”
他想不出來,幹脆不想了。
直接問張蒼不好嗎?
然後張蒼給了他一個無語至極的迴答:“大王是覺得您太閑了,該動一動了。”
“……”
於是接下來,李緣上午去太子宮教扶蘇,下午去科學院或者一些工廠視察。
當官員們都對國師突然而來的勤政感到疑惑時,李緣卻再次閉關了。
而且一閉關就是一月。
這一月內,秦國各地依舊在按照廷會製定的計劃穩步發展。
資源開采,農閑帶來的工廠擴張,各地的基建推進,六國的商鋪向更多的城市下沉——這隻是個幌子,實際隻是秦國為了借商鋪之名發展影響力而已。
而且隨著許多民間商行的興起、工廠的開工,匈奴人開始大規模進入秦國境內。
但這一次,他們是被那些民間商人招來打工的。
找秦人太貴了,朝廷給工人規定了最低工錢、加班還要多發錢,一旦發現違法商人直接沒收所有財產,本人和家人全部拉去挖礦。
一月內,已經有七十多個民間商人倒在這上麵了,其中大部分都是秦國貴族們的親戚或白手套。
或許這也有鹹陽想要打擊傳統貴族勢力的想法。
正因為如此,有些貴族官員也因此向鹹陽提過與此事相關的意見,但迴複他的不是廷會,而是嬴政。
【保證工人權益、讓大秦百姓按勞得錢,這是寡人和國師寫進大秦律法裏的,商人們違法在先、無良欺壓百姓在後,合該有此懲罰!】
與嬴政的親筆迴信一同去的,還有玄衣衛的調查組。
針對那個官員及其家族進行的一係列調查,讓那個向鹹陽提出過意見的官員從副郡守降到了縣令。
李緣和嬴政說過,社會發展必然會帶來階層欺壓問題。
若不在一開始就嚴厲處置,一旦有發展機會、哪怕是因某些經濟情況或者國策試圖緩和,那些通過欺壓他人獲得收益的人一定會愈演愈烈,直至將整個秦國拉入到一個改正不過來的不良風氣裏。
對此,嬴政深信不疑,態度才如此堅決。
得到秦王這個迴複後,所有的秦國商人才把主意打到了匈奴人身上。
秦國百姓不能壓榨太過,那我壓榨匈奴人總可以了吧?
秦國人我按法律給錢,匈奴人隨便給幾個銅板讓他們餓不死就行。
於是許多商人在經商的同時,也開始派出人手去北邊的匈奴駐地。
這時候,許多官員才反應過來。
為什麽當初鹹陽要給匈奴發一些工錢?
怕不是早就想到了今天,才提前發錢給匈奴的普通人,讓他們跟隨著第一批去那的秦國商人們南下來打工,給所有商人打了個樣。
不能欺壓秦國百姓,可總有人忍不住貪婪找死,而眼下秦國又需要大發展。
這種困境之下,我給你們設置了這個底線。
底線之外,你們去找匈奴人壓榨吧。
而這時候的匈奴駐地內,匈奴人也麵臨了一個問題。
當初秦軍把匈奴的貴族帶走之後,將許多財產都分了下去,讓大部分匈奴平民都有了數目不等的牛羊或其他東西,這才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上升了一個台階。
可如今一個冬天快過去了,他們的牛羊已經快吃完了。
就算沒吃完的也所剩無幾,因為牛羊都快餓死了。
可他們又不能離開秦人劃定的範圍北上,無法和以前一樣到處放牧或者南下搶劫,種地他們又不會……
這時候,秦國許多商人來了。
……
“其實我很心痛。”
王宮。
聽到嬴政說完這一個月的事情,李緣說:“現在有匈奴人可以讓商人們吸血,他們南下來打工與奴隸也沒什麽兩樣,說不定一年到頭連迴去的路費都賺不出來;可以後,這種情況怕是要發展到大秦百姓自己身上了。”
“社會發展規律不是那麽好打破的,哪怕現在隻是輕微情況。”
“秦國百姓現在還能靠土地、工錢、勞作來獲得好生活,以後怕是隻能維持餓不死的情況了。”
“真的嗎?”嬴政問道。
“嗯。”
“寡人問的是,你真的對匈奴人很心痛?”
“是的,我是個善良的人。”
“可你好像在笑。”
“……”
李緣摸了摸臉後嚴肅了下來:“沒有,你看錯了。”
“寡人眼神比你好,你該不會是看到大秦和你曾設想的一樣、‘以異族之人的血汗來進行原始積累’的局麵而開心吧?畢竟這樣一來,秦國才能真的讓百姓在統一後穩定下來,讓百姓不至於因……”
“好了政哥,別說了。”
“再說不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