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世家大族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同於北方的“經常性洗牌”,南方戰火相對較少,尤其是那種毀滅性的戰亂。
這就造成了很多南方的世家大族,甚至能延續千年不敗。
這些大家族的正麵作用是有利於地方穩定,其對本鄉本土的治理也更用心。
壞處也很明顯,最主要的有兩點:
一是壟斷資源和上升通道,不依附他們別說出頭,連活下去都難!
二是內鬥多,本土家族和外來勢力鬥,本土家族相互之間也鬥。
說白了就是更加注重家族利益,從而天然的排斥中央集權,使得國家沒法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種情況直到新中國建立後才被徹底改變。
一是百年戰亂嚴重削弱了曾經的那些大家族,自下而上的革命又徹底摧毀了他們存在的根基。
二是百年屈辱徹底打醒了中國人,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團結的重要性,是全國範圍內的大團結,不是一家一姓、一城一地的小團結。
三是科技的發展,讓南北溝通的效率大大提高,時間和空間上的壓縮,讓“土皇帝”成為了一種沒有現實基礎的妄想。
趕緊扯迴來哈!估計不少大大要罵死我了!
此時的江南就是這樣......
汴梁的老趙家直係都死光了,多好的機會啊?!
誰會甘心尊奉一個黃毛丫頭?自己做主他不香嗎?!
於是,一大堆趙氏後裔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然後就像養蠱,相互之間打來打去,最後隻剩下三家。
其中和北方外來勢力結合的最好的臨安,成了實力最強的那一個。
......
臨安,史府。
三人圍坐圓桌,頭上全都帶著鬥篷,似乎不想輕易讓旁人看清自己的容貌,和房間裏的燭火通明格格不入。
不過一開口,蒼老的聲音倒是和身上的打扮很配,充滿了腐朽的氣息。
“史家主,我們林家的態度很明確,全力支持臨安北伐!”
頓了頓,先說話的老者進一步保證道:“臨行前,家主特意交代我一定把話帶到,林家以媽祖起誓,福州絕不會出兵!為表誠意,三關守軍可以削減三成。”
史鵬還沒迴應,另一個老者先嗤笑一聲插嘴道:“嗬嗬,你們是怕臨安趁機南下吧?”
林姓老者被說中心事,一拍桌子罵道:“姓杜的!我們兩家打起來了,對你有什麽好處?莫不是想要趁機順江而下?!”
“哼!我杜家才懶得摻和你們那些爛事!”
杜姓老者嘴上說得輕鬆,可不經意間露出的幾分蜀中口音,卻表明了他心裏並不是那麽平靜。
史鵬見兩人又要吵起來,趕緊出聲打圓場道:“二位都消消火,消消火!咱們史、杜、林三家這些年裏雖有衝突,可麵對北邊卻是唇亡齒寒,萬不可自家先傷了和氣。”
第一個開口的林姓老者顯然最不願意翻臉,聞言立即附和道:“史家主說的有理!大局為重,今天便不和你計較。”
見姓杜的還想出言譏諷,史鵬眉頭一皺搶先說道:“自古北方一統後必要南下,我兩家敗了,蜀地雖占著地利,又能守得幾年?”
杜姓老者見另外兩家似乎站在了同一陣線,隻得壓下火氣不再吭聲。
史鵬見氣氛有所緩和,繼續說道:“姓武的小兒狼子野心,立了個不知從哪找來的所謂長公主,一月後又要把人娶了,想做什麽已經昭然若揭!”
“你我皆為宋臣,世受皇恩,必不能坐視此等國賊篡逆!”
說到這他頓了頓,見其他兩人都點頭表示認可,這才繼續說道:“故我朝有意北伐,一路出鎮江、一路出鄂州,十萬大軍過淮南、會獵於故都汴梁!”
此言一出,姓林的臉顯喜色,姓杜的卻皺起了眉頭。
“史家主,你剛剛強調故都汴梁是什麽意思?”
林姓老者聽他這麽一說,頓時也收了喜色,一雙老眼直勾勾的盯著史鵬。
史鵬抬手捋了一下胡須,語帶得意的笑道:“汴梁本就是大宋故都,誰能收複,誰自然便是正統!”
其他兩人齊齊變色,隨即又收斂了情緒。
杜姓老者一抱拳,“那就預祝臨安馬到功成了!”
林姓老者也有樣學樣,“林家也是一樣,預祝史家再立新功!”
史鵬見兩人沒上當,心裏暗罵一句“老狐狸!”,立刻改變了策略。
“不過這北伐討逆的大事,也不能全由我臨安一家承擔,二位是不是也要出些力?”
林、杜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暗道:“就知道沒那麽簡單!”
“不知史老的意思是?”
杜姓老者先開口了,他知道史家針對的主要是自己這一方。
“成都出兵五萬,北上攻打興元府!”史鵬不再廢話,說完這句後轉向了林姓老者,“三關守軍撤走五成,負擔我北上大軍半數糧草!”
......
久違的史家別院。
當年的十歲孩子,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十七歲的俊朗少年,隻是曾經的那份陽光早已不在,細看眉眼盡是陰鷙。
“事情辦得如何?”
史浩斜靠在油燈下,視線始終沒有離開手上的書本。
已經年近七十的史鵬垂手肅立,仔細看腰還有些彎。
“條件他們都答應了。”
“沒扯皮?”史浩終於抬起頭來,看了自己的那個父親一眼。
史鵬擠出一個笑容道:“怎麽可能不扯皮,那兩家也不是好相與的。”
“但是最後還是全都答應了是吧?”
史鵬聽出了兒子話中的異常,有些不解的看了過去。
史浩突然咧嘴一笑,露出的森白牙齒在昏黃燈火的映襯下說不出的瘮人。
“咱們史家有敵人,他們何嚐不是一樣?這麽好的機會,怎能放過?!”
史鵬驀地瞪大眼睛,還是不敢確定的問道:“你是說......北伐......”
不等他說完,史浩一邊起身一邊淡淡打斷道:“北伐還是要有的,不然怎麽讓那幾家栽個跟頭?”
史鵬下意識躲開兒子的目光,訥訥著不敢再說。
史浩看了他一眼,微微躬身行了個禮道:“父親快去休息吧,我要更衣去當職了!”
史鵬知道自己兒子這是下了逐客令,答了聲好轉身就走。
他是一刻也不願意多和這個兒子麵對麵相處,離開的腳步說不出的倉惶。
一直出了別院大門、坐上馬車,史鵬這才大口大口喘起了粗氣,豆大的汗珠自額頭滴答而下。
這就造成了很多南方的世家大族,甚至能延續千年不敗。
這些大家族的正麵作用是有利於地方穩定,其對本鄉本土的治理也更用心。
壞處也很明顯,最主要的有兩點:
一是壟斷資源和上升通道,不依附他們別說出頭,連活下去都難!
二是內鬥多,本土家族和外來勢力鬥,本土家族相互之間也鬥。
說白了就是更加注重家族利益,從而天然的排斥中央集權,使得國家沒法集中力量辦大事!
這種情況直到新中國建立後才被徹底改變。
一是百年戰亂嚴重削弱了曾經的那些大家族,自下而上的革命又徹底摧毀了他們存在的根基。
二是百年屈辱徹底打醒了中國人,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團結的重要性,是全國範圍內的大團結,不是一家一姓、一城一地的小團結。
三是科技的發展,讓南北溝通的效率大大提高,時間和空間上的壓縮,讓“土皇帝”成為了一種沒有現實基礎的妄想。
趕緊扯迴來哈!估計不少大大要罵死我了!
此時的江南就是這樣......
汴梁的老趙家直係都死光了,多好的機會啊?!
誰會甘心尊奉一個黃毛丫頭?自己做主他不香嗎?!
於是,一大堆趙氏後裔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然後就像養蠱,相互之間打來打去,最後隻剩下三家。
其中和北方外來勢力結合的最好的臨安,成了實力最強的那一個。
......
臨安,史府。
三人圍坐圓桌,頭上全都帶著鬥篷,似乎不想輕易讓旁人看清自己的容貌,和房間裏的燭火通明格格不入。
不過一開口,蒼老的聲音倒是和身上的打扮很配,充滿了腐朽的氣息。
“史家主,我們林家的態度很明確,全力支持臨安北伐!”
頓了頓,先說話的老者進一步保證道:“臨行前,家主特意交代我一定把話帶到,林家以媽祖起誓,福州絕不會出兵!為表誠意,三關守軍可以削減三成。”
史鵬還沒迴應,另一個老者先嗤笑一聲插嘴道:“嗬嗬,你們是怕臨安趁機南下吧?”
林姓老者被說中心事,一拍桌子罵道:“姓杜的!我們兩家打起來了,對你有什麽好處?莫不是想要趁機順江而下?!”
“哼!我杜家才懶得摻和你們那些爛事!”
杜姓老者嘴上說得輕鬆,可不經意間露出的幾分蜀中口音,卻表明了他心裏並不是那麽平靜。
史鵬見兩人又要吵起來,趕緊出聲打圓場道:“二位都消消火,消消火!咱們史、杜、林三家這些年裏雖有衝突,可麵對北邊卻是唇亡齒寒,萬不可自家先傷了和氣。”
第一個開口的林姓老者顯然最不願意翻臉,聞言立即附和道:“史家主說的有理!大局為重,今天便不和你計較。”
見姓杜的還想出言譏諷,史鵬眉頭一皺搶先說道:“自古北方一統後必要南下,我兩家敗了,蜀地雖占著地利,又能守得幾年?”
杜姓老者見另外兩家似乎站在了同一陣線,隻得壓下火氣不再吭聲。
史鵬見氣氛有所緩和,繼續說道:“姓武的小兒狼子野心,立了個不知從哪找來的所謂長公主,一月後又要把人娶了,想做什麽已經昭然若揭!”
“你我皆為宋臣,世受皇恩,必不能坐視此等國賊篡逆!”
說到這他頓了頓,見其他兩人都點頭表示認可,這才繼續說道:“故我朝有意北伐,一路出鎮江、一路出鄂州,十萬大軍過淮南、會獵於故都汴梁!”
此言一出,姓林的臉顯喜色,姓杜的卻皺起了眉頭。
“史家主,你剛剛強調故都汴梁是什麽意思?”
林姓老者聽他這麽一說,頓時也收了喜色,一雙老眼直勾勾的盯著史鵬。
史鵬抬手捋了一下胡須,語帶得意的笑道:“汴梁本就是大宋故都,誰能收複,誰自然便是正統!”
其他兩人齊齊變色,隨即又收斂了情緒。
杜姓老者一抱拳,“那就預祝臨安馬到功成了!”
林姓老者也有樣學樣,“林家也是一樣,預祝史家再立新功!”
史鵬見兩人沒上當,心裏暗罵一句“老狐狸!”,立刻改變了策略。
“不過這北伐討逆的大事,也不能全由我臨安一家承擔,二位是不是也要出些力?”
林、杜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暗道:“就知道沒那麽簡單!”
“不知史老的意思是?”
杜姓老者先開口了,他知道史家針對的主要是自己這一方。
“成都出兵五萬,北上攻打興元府!”史鵬不再廢話,說完這句後轉向了林姓老者,“三關守軍撤走五成,負擔我北上大軍半數糧草!”
......
久違的史家別院。
當年的十歲孩子,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十七歲的俊朗少年,隻是曾經的那份陽光早已不在,細看眉眼盡是陰鷙。
“事情辦得如何?”
史浩斜靠在油燈下,視線始終沒有離開手上的書本。
已經年近七十的史鵬垂手肅立,仔細看腰還有些彎。
“條件他們都答應了。”
“沒扯皮?”史浩終於抬起頭來,看了自己的那個父親一眼。
史鵬擠出一個笑容道:“怎麽可能不扯皮,那兩家也不是好相與的。”
“但是最後還是全都答應了是吧?”
史鵬聽出了兒子話中的異常,有些不解的看了過去。
史浩突然咧嘴一笑,露出的森白牙齒在昏黃燈火的映襯下說不出的瘮人。
“咱們史家有敵人,他們何嚐不是一樣?這麽好的機會,怎能放過?!”
史鵬驀地瞪大眼睛,還是不敢確定的問道:“你是說......北伐......”
不等他說完,史浩一邊起身一邊淡淡打斷道:“北伐還是要有的,不然怎麽讓那幾家栽個跟頭?”
史鵬下意識躲開兒子的目光,訥訥著不敢再說。
史浩看了他一眼,微微躬身行了個禮道:“父親快去休息吧,我要更衣去當職了!”
史鵬知道自己兒子這是下了逐客令,答了聲好轉身就走。
他是一刻也不願意多和這個兒子麵對麵相處,離開的腳步說不出的倉惶。
一直出了別院大門、坐上馬車,史鵬這才大口大口喘起了粗氣,豆大的汗珠自額頭滴答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