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馬家舊事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婦人本家姓鄭,年輕時有個頗為好聽的名字叫做鄭若蘭,母親早亡、父親是鎮上一個小私塾的教書先生,從小耳濡目染也識得不少字。
鎮子東邊的村子裏有戶人家姓馬,幾代人辛苦下來積攢了十幾畝上好的水田,還有一門祖傳的木匠手藝,當年絕對算是蘇州左近一戶殷實人家。
馬家獨子叫馬文傑,小夥長得倍兒帥,人也勤快,時常跟著父親外出給人做些木匠活。
有一次去鎮上私塾打一批桌椅,馬文傑迎麵撞上了來給父親送飯的鄭若蘭。
從那以後,小夥兒逮住機會就往鎮上跑,每每蹲在街角,就為了能遠遠偷看一眼心儀的姑娘。
豈不知鄭若蘭當日也是芳心亂撞,那段時間給父親送飯都勤了許多。
說白了,倆人就是標準的一見鍾情!
一來二去的,兩個年輕人就是再單純也彼此看出了端倪,終於鼓足勇氣把話挑明。
這些可不得了,馬文傑是蹦著高的往家跑,跟父母來了個竹筒倒豆子,還言明此生非周若蘭不娶。
其實哪裏用他威脅,這年頭讀書的人家在哪都被人高看一眼,馬父馬母怎麽會不同意?
托了媒人前去說親,鄭父也是痛快,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自古士農工商,以馬家的身份和家境,鄭若蘭嫁過去既不算委屈也不會受苦。
可惜,事情發展到這,喜劇情節便徹底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鄭、李兩家的悲劇。
成親之後,新娘子還沒來得及迴門,竟就收到了父親在家中懸梁自盡的消息!
不等一家人反應過來,就有一群人拿著張欠條找上了門。
原來鄭父一輩子屢試不中,隻能做個收入微薄的教書匠,心情鬱悶之下竟沾染上了個賭博的惡習。
其實也不算惡習,就是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好的時候,約上三五個好友小玩兒幾把,輸贏總不過一頓酒錢。
可在兩個月前,他被人勾結那幫所謂的“好友”設了套,灌醉之後一把就輸掉了十兩銀子!
酒醒後雖然知道自己是被人坑了,卻也不敢不認,對方那模樣可不是什麽善茬。
可要他個窮酸教書先生一下拿出那麽多錢怎麽可能?
無奈之下被逼著簽了欠條,寫明一個月連本帶利還清,那利息高的根本就是印子錢!
結果可想而知,身邊的親戚都借了個遍,也沒能湊夠二十兩。
眼瞅著第二天期限就到了,正在一籌莫展之時,一個自稱蘇州陸府管家的人突然登門,說自家大少爺陸孫想納你家閨女為妾,給出的彩禮正正好好就是二十兩!
至此鄭父哪還看不明白,分明就是那臭名昭著的陸孫看上了自家閨女,這才找人給自己設的套。
怪不得那幾個老友會背叛自己,以陸家的勢力不管找上誰,也沒人敢說半個不字!
就在他想一死了之也絕不連累女兒的時候,媒婆登門了。
而馬家承諾的聘禮是三十兩,再加上對親家也很滿意,所以他才會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
第二天債主登門,鄭父苦苦哀求對方再寬限幾天,並將之前湊的十五兩散碎銀子先給了對方。
不過他留了個心眼兒,沒提自己女兒和馬家定親的事兒,就是怕對方不給轉圜的時間。
三天後,馬家聘禮送到,鄭父趕緊前去還錢,結果對方給的地址卻是大門緊閉。
這就是古往今來高利貸的標準套路,老子催債的時候一天都緩不了,你湊夠了錢想主動還債?
做夢吧!每天可都計著高息呢!
渾渾噩噩的又熬了二十多天,好容易到了女兒出嫁的日子,鄭父都沒敢讓馬家上門接親,直接雇了頭毛驢自己送了過去。
馬家人都懵了,自己兒子是明媒正娶,哪有女方父親直接把新媳婦送上門的?
還有,自家隻給了三十兩的聘禮,這怎麽嫁妝就迴了二十五兩?這麽重的嗎?!
關鍵為啥還有零有整的......
麵對親家那怪異的眼神,鄭父也沒臉留下吃酒,急匆匆返迴,想要徹底把這事兒給了了。
沒成想一直找不著人的債主這次倒是主動出現了,一群人滿麵怒容的就在自己家裏等著。
鄭父拿出聘禮要還,對方卻一巴掌扇在他的臉上,表示這點兒錢根本不夠。
鄭父辯駁說自己不過就是欠了十兩銀子,第一個月利錢翻了一倍,這第二個月就是再翻一倍,也就不過四十兩而已啊?!
對方卻冷笑的表示:欠條寫明一個月歸還,現在超出期限一倍,不要違約金的嗎?
鄭父都傻了,心知對方就是耍無賴,自己就算是把骨頭榨幹也絕對還不上這筆債!
人被打了一頓,家也被砸了,鄭父想著這兩個月來噩夢般的日子,一咬牙解開褲袋就拴在了房梁上。
可惜他以為可以一死了之,卻是太高看了吃人不吐骨頭的陸家!
那幫催債的潑皮第二天才得知鄭父的死訊,一看把陸大少爺交代的事兒給辦砸了,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他們實在沒想到平時看起來窩囊的鄭父會那麽剛烈。
怎麽辦?
一咬牙,直奔城東馬家,萬一對方也是個軟柿子,能被嚇唬住呢?
到了馬家,他們自然不敢再提什麽“違約金”,那玩意本來就是順嘴胡編的,欠條上根本沒寫。
不過這幫人也真是不要臉,居然紅口白牙的誣賴鄭父一個子兒都沒還,叫囂著要讓鄭若蘭父債女還。
馬家雖然知道能放印子錢的都不簡單,背後沒有大靠山根本不敢做這種缺德買賣,但更清楚這種事兒決不能認啊!
一旦口風軟一點兒被扣頭上,那今後可就永無寧日了,這幫吃人不吐骨頭的惡狼不把自家吃幹榨淨,絕對不會罷休。
於是一邊招唿親朋鄰居過來幫忙,一邊揚言要去報官。
來人自然不敢讓馬家報官,且不說“人死債消”是自古的規矩,就算硬要“父債子還”,那也是“子”啊,怎麽算也算不到已經出嫁的女兒頭上。
但他們更不敢就這麽迴去,這要讓陸大少爺知道了,還不得把自己皮給扒了!
於是也一邊鼓噪著繼續耍無賴,一邊推搡著阻攔馬家的人去城裏報官。
馬家平日待人和善,村裏哪家有困難了都會力所能及的幫一把,因此人緣兒極好,不一會兒功夫收到消息的親朋鄰居便紛紛趕來,把那群收債的潑皮圍了個水泄不通。
還好村民們也知道輕重,並沒有動手,隻是期間少不了推推搡搡。
就這也把那群平日指揮隻會老實人的潑皮嚇慫了,壯著最後的膽子放下幾句狠話,夾著尾尾巴逃迴了蘇州城。
可就是這件在任誰看來都是馬家占理的事情,卻給這一家人帶來了場塌天巨禍!
沒人知道,那放印子錢的買賣,根本就是陸家自己的生意......
鎮子東邊的村子裏有戶人家姓馬,幾代人辛苦下來積攢了十幾畝上好的水田,還有一門祖傳的木匠手藝,當年絕對算是蘇州左近一戶殷實人家。
馬家獨子叫馬文傑,小夥長得倍兒帥,人也勤快,時常跟著父親外出給人做些木匠活。
有一次去鎮上私塾打一批桌椅,馬文傑迎麵撞上了來給父親送飯的鄭若蘭。
從那以後,小夥兒逮住機會就往鎮上跑,每每蹲在街角,就為了能遠遠偷看一眼心儀的姑娘。
豈不知鄭若蘭當日也是芳心亂撞,那段時間給父親送飯都勤了許多。
說白了,倆人就是標準的一見鍾情!
一來二去的,兩個年輕人就是再單純也彼此看出了端倪,終於鼓足勇氣把話挑明。
這些可不得了,馬文傑是蹦著高的往家跑,跟父母來了個竹筒倒豆子,還言明此生非周若蘭不娶。
其實哪裏用他威脅,這年頭讀書的人家在哪都被人高看一眼,馬父馬母怎麽會不同意?
托了媒人前去說親,鄭父也是痛快,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自古士農工商,以馬家的身份和家境,鄭若蘭嫁過去既不算委屈也不會受苦。
可惜,事情發展到這,喜劇情節便徹底結束了,接下來就是鄭、李兩家的悲劇。
成親之後,新娘子還沒來得及迴門,竟就收到了父親在家中懸梁自盡的消息!
不等一家人反應過來,就有一群人拿著張欠條找上了門。
原來鄭父一輩子屢試不中,隻能做個收入微薄的教書匠,心情鬱悶之下竟沾染上了個賭博的惡習。
其實也不算惡習,就是心情不好或者心情好的時候,約上三五個好友小玩兒幾把,輸贏總不過一頓酒錢。
可在兩個月前,他被人勾結那幫所謂的“好友”設了套,灌醉之後一把就輸掉了十兩銀子!
酒醒後雖然知道自己是被人坑了,卻也不敢不認,對方那模樣可不是什麽善茬。
可要他個窮酸教書先生一下拿出那麽多錢怎麽可能?
無奈之下被逼著簽了欠條,寫明一個月連本帶利還清,那利息高的根本就是印子錢!
結果可想而知,身邊的親戚都借了個遍,也沒能湊夠二十兩。
眼瞅著第二天期限就到了,正在一籌莫展之時,一個自稱蘇州陸府管家的人突然登門,說自家大少爺陸孫想納你家閨女為妾,給出的彩禮正正好好就是二十兩!
至此鄭父哪還看不明白,分明就是那臭名昭著的陸孫看上了自家閨女,這才找人給自己設的套。
怪不得那幾個老友會背叛自己,以陸家的勢力不管找上誰,也沒人敢說半個不字!
就在他想一死了之也絕不連累女兒的時候,媒婆登門了。
而馬家承諾的聘禮是三十兩,再加上對親家也很滿意,所以他才會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
第二天債主登門,鄭父苦苦哀求對方再寬限幾天,並將之前湊的十五兩散碎銀子先給了對方。
不過他留了個心眼兒,沒提自己女兒和馬家定親的事兒,就是怕對方不給轉圜的時間。
三天後,馬家聘禮送到,鄭父趕緊前去還錢,結果對方給的地址卻是大門緊閉。
這就是古往今來高利貸的標準套路,老子催債的時候一天都緩不了,你湊夠了錢想主動還債?
做夢吧!每天可都計著高息呢!
渾渾噩噩的又熬了二十多天,好容易到了女兒出嫁的日子,鄭父都沒敢讓馬家上門接親,直接雇了頭毛驢自己送了過去。
馬家人都懵了,自己兒子是明媒正娶,哪有女方父親直接把新媳婦送上門的?
還有,自家隻給了三十兩的聘禮,這怎麽嫁妝就迴了二十五兩?這麽重的嗎?!
關鍵為啥還有零有整的......
麵對親家那怪異的眼神,鄭父也沒臉留下吃酒,急匆匆返迴,想要徹底把這事兒給了了。
沒成想一直找不著人的債主這次倒是主動出現了,一群人滿麵怒容的就在自己家裏等著。
鄭父拿出聘禮要還,對方卻一巴掌扇在他的臉上,表示這點兒錢根本不夠。
鄭父辯駁說自己不過就是欠了十兩銀子,第一個月利錢翻了一倍,這第二個月就是再翻一倍,也就不過四十兩而已啊?!
對方卻冷笑的表示:欠條寫明一個月歸還,現在超出期限一倍,不要違約金的嗎?
鄭父都傻了,心知對方就是耍無賴,自己就算是把骨頭榨幹也絕對還不上這筆債!
人被打了一頓,家也被砸了,鄭父想著這兩個月來噩夢般的日子,一咬牙解開褲袋就拴在了房梁上。
可惜他以為可以一死了之,卻是太高看了吃人不吐骨頭的陸家!
那幫催債的潑皮第二天才得知鄭父的死訊,一看把陸大少爺交代的事兒給辦砸了,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他們實在沒想到平時看起來窩囊的鄭父會那麽剛烈。
怎麽辦?
一咬牙,直奔城東馬家,萬一對方也是個軟柿子,能被嚇唬住呢?
到了馬家,他們自然不敢再提什麽“違約金”,那玩意本來就是順嘴胡編的,欠條上根本沒寫。
不過這幫人也真是不要臉,居然紅口白牙的誣賴鄭父一個子兒都沒還,叫囂著要讓鄭若蘭父債女還。
馬家雖然知道能放印子錢的都不簡單,背後沒有大靠山根本不敢做這種缺德買賣,但更清楚這種事兒決不能認啊!
一旦口風軟一點兒被扣頭上,那今後可就永無寧日了,這幫吃人不吐骨頭的惡狼不把自家吃幹榨淨,絕對不會罷休。
於是一邊招唿親朋鄰居過來幫忙,一邊揚言要去報官。
來人自然不敢讓馬家報官,且不說“人死債消”是自古的規矩,就算硬要“父債子還”,那也是“子”啊,怎麽算也算不到已經出嫁的女兒頭上。
但他們更不敢就這麽迴去,這要讓陸大少爺知道了,還不得把自己皮給扒了!
於是也一邊鼓噪著繼續耍無賴,一邊推搡著阻攔馬家的人去城裏報官。
馬家平日待人和善,村裏哪家有困難了都會力所能及的幫一把,因此人緣兒極好,不一會兒功夫收到消息的親朋鄰居便紛紛趕來,把那群收債的潑皮圍了個水泄不通。
還好村民們也知道輕重,並沒有動手,隻是期間少不了推推搡搡。
就這也把那群平日指揮隻會老實人的潑皮嚇慫了,壯著最後的膽子放下幾句狠話,夾著尾尾巴逃迴了蘇州城。
可就是這件在任誰看來都是馬家占理的事情,卻給這一家人帶來了場塌天巨禍!
沒人知道,那放印子錢的買賣,根本就是陸家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