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戰略目標全部達成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西夏國的核心精華在黃河沿岸,就是那個“幾”字形的左邊一撇。
靈州城就是這一撇最西邊的一座大城,是西平府的州城所在,過了這裏沿黃河向北,擋在國都興慶府前麵的就剩下靜州、順州和懷州三座小城了,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此時西夏內部也已經徹底反應了過來,看漢人這次的架勢,是要一舉滅國啊!
一時間羽檄爭馳,號令各方援軍勤王,就連西北邊境的黑水城都收到了聖旨。
可惜,那裏如今已經派不出軍隊了。
倒不是沒兵,損失五千人還動不了黑水鎮燕軍司的根基,主要是軍主嵬名敢不死了。
這種軍政合一的體製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萬事係於軍主一身。
軍主賢明,集權之下政令通達,軍鎮的發展速度會很快。
軍主殘暴,治下兵丁百姓可就水深火熱了,而且死都沒地兒說理。
若是軍主有反心......可以參照安史之亂,最終的結局必定是藩鎮割據、軍閥混戰。
現在的黑水鎮燕軍司呢?軍主直接沒了......
留守的眾文武沒一個能服眾的,出個屁的兵啊!
而且這些人心裏也都不想出兵,那股一戰吃掉自己五千騎的可怕漢人,天知道到底走沒走遠,萬一還在半路上等著自己呢?
於是,爭權奪利可以做,出兵勤王?
沒見到朝廷信使不就得了!反正路這麽遠,還有強敵在側,被半道截殺了多正常啊!
就在黑水城的一幫慫貨在給自己找借口的時候,武從文已經率軍一路殺到了重鎮甘州。
插一段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小知識哈!
西夏的土地雖然偏遠貧瘠,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卡在東亞進入中亞的傳統通道上。
因為向東既打不過契丹人,也拱不動北宋,所以建國後就把主要的擴張方向放在了西邊,逐步蠶食、占據了河西走廊。
這也是為什麽南北宋都在大力開拓海貿,因為傳統的陸路商道走不通啊!
武從文的目標甘州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人們更加耳熟能詳的張掖。
其向東的西涼府就是武威,向西的肅州就是酒泉、沙州就是敦煌,合在一起就是漢武帝設立的河西四郡!
再往西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門關,出了關就是新疆地界,此時是迴鶻人的地盤。。
看明白武從文的意圖了嗎?他就是要攔腰斬斷河西走廊,讓對手無法從西域或征調或雇傭強悍的騎兵。
武從文一路雷達地圖全力開啟,沿途零散牧民一個也沒放過,以至於大軍突然出現在城下的時候,張掖城裏的守軍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假扮成契丹胡商的蕭離統帶一百人奪取城門,武從文隨即親率主力殺入城內,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徹底占領了這座軍事重鎮。
而此時,八千西夏勤王軍和五千迴鶻雇傭騎兵已經過了酒泉,距離張掖隻有兩天路程。
在城內休整了一天一夜,武從文的雷達地圖再次發威,率領一千補充了糧草和飲水的部隊出城設伏。
一千打一萬三,看起來很瘋狂是嗎?
實際情況卻是完虐!
在敵軍必經之路上選了一處狹窄穀地,這種地方在巍峨的祁連山北麓並不難找。
點燃炸藥,巨石滾落,都沒等步槍開火,走在最前麵的迴鶻騎兵就調頭跑了,直接衝潰了後麵的西夏騎兵。
武從文趁機率軍殺出,對敵軍丟下的糧草輜重視而不見,專找那種試圖反身抵抗的小團夥。
關鍵這種有血性的小團夥並沒有幾股,被殺散幾個後,所有人便全成了受驚的兔子,是死是活就看能不能跑得比同伴快了......
要問為啥迴鶻人會走在最前麵?
因為黨項人承諾他們,幫忙打贏漢人後任其在涼州城內擄掠三日!
強盜看見了金子、色狼看見了美女,跑的能他媽不快嗎?那是生怕自己落後了吃虧......
就這種貨色,在武家軍收兵不再追殺之後會幹什麽?
肅、瓜、沙三州一個也沒逃脫,全部被他們燒殺搶掠的一遍。
和迴鶻人一起成功逃脫的西夏軍呢?非但沒有阻止,反而積極的加入了其中。
這就是胡人,從來就沒有將搶來的土地當成過自己的家,特定條件下本性立刻就會暴露。
當然,這也不能說是胡人特有的劣根性,嚴格說所有人類都是一樣,不然漢人也不會有“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說法了。
隻不過文明的民族有更多的道德約束,不亂到一定程度不會輕易屠城,事後也會成為天下公敵,被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閑話扯完,這一戰後,整個西夏北部算是徹底廢了,國都興慶府再也別想從西部得到一兵一卒。
而靈州攻防戰,也到了最後時刻。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西夏朝廷在關鍵時刻起了分裂。
一部分激進派主張集中所有可用兵力南下,在靈州城下與漢人決戰;另一部分保守派卻主張囤兵都城,西平守軍隻用來消耗漢人銳氣,說白了就是棄子。
西夏國主李乾順一時不知該聽誰的,寶貴的時間就這麽浪費掉了。
客觀的說,這兩派的意見其實都有道理。
如果能在西平府擋住王稟,可以保住興慶府周邊最核心的地區不受戰火,如果能最終取勝,元氣損失要小得多。
關鍵靈州城距離國都興慶城並不遠,或者說是很近,做個類比,也就是後世北京到天津的一半路程,所以並不存在後勤補給上的問題。
而主張固守國都的保守派也不能說錯,因為背靠黃河的靈州城遠不如國都高大堅固、地形險要,純從守城角度考慮的確更加占優。
可李乾順卻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如何選擇,最重要的是要先“選”!
也就是趕緊作出決定,否則下麵的人就會無所適從,而無所適從之下人心根本就無法凝聚,心氣兒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磨越低。
華夏二年四月十一。
就在武從文率軍繞過武威城的時候,隨著一連串的爆破巨響,靈州城牆終於垮塌,所剩無幾的歸義營當先自缺口處殺入,那勁頭比身後的大武士兵還他娘的足。
靈州城破,西平府陷落,歸義營再次得到補充。
北路的韓世忠還是晚了一步,此時還在黃河南岸阻擊從兀刺海城南下的西夏騎兵。
靈州城就是這一撇最西邊的一座大城,是西平府的州城所在,過了這裏沿黃河向北,擋在國都興慶府前麵的就剩下靜州、順州和懷州三座小城了,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此時西夏內部也已經徹底反應了過來,看漢人這次的架勢,是要一舉滅國啊!
一時間羽檄爭馳,號令各方援軍勤王,就連西北邊境的黑水城都收到了聖旨。
可惜,那裏如今已經派不出軍隊了。
倒不是沒兵,損失五千人還動不了黑水鎮燕軍司的根基,主要是軍主嵬名敢不死了。
這種軍政合一的體製有一個致命弱點,就是萬事係於軍主一身。
軍主賢明,集權之下政令通達,軍鎮的發展速度會很快。
軍主殘暴,治下兵丁百姓可就水深火熱了,而且死都沒地兒說理。
若是軍主有反心......可以參照安史之亂,最終的結局必定是藩鎮割據、軍閥混戰。
現在的黑水鎮燕軍司呢?軍主直接沒了......
留守的眾文武沒一個能服眾的,出個屁的兵啊!
而且這些人心裏也都不想出兵,那股一戰吃掉自己五千騎的可怕漢人,天知道到底走沒走遠,萬一還在半路上等著自己呢?
於是,爭權奪利可以做,出兵勤王?
沒見到朝廷信使不就得了!反正路這麽遠,還有強敵在側,被半道截殺了多正常啊!
就在黑水城的一幫慫貨在給自己找借口的時候,武從文已經率軍一路殺到了重鎮甘州。
插一段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小知識哈!
西夏的土地雖然偏遠貧瘠,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正卡在東亞進入中亞的傳統通道上。
因為向東既打不過契丹人,也拱不動北宋,所以建國後就把主要的擴張方向放在了西邊,逐步蠶食、占據了河西走廊。
這也是為什麽南北宋都在大力開拓海貿,因為傳統的陸路商道走不通啊!
武從文的目標甘州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人們更加耳熟能詳的張掖。
其向東的西涼府就是武威,向西的肅州就是酒泉、沙州就是敦煌,合在一起就是漢武帝設立的河西四郡!
再往西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門關,出了關就是新疆地界,此時是迴鶻人的地盤。。
看明白武從文的意圖了嗎?他就是要攔腰斬斷河西走廊,讓對手無法從西域或征調或雇傭強悍的騎兵。
武從文一路雷達地圖全力開啟,沿途零散牧民一個也沒放過,以至於大軍突然出現在城下的時候,張掖城裏的守軍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假扮成契丹胡商的蕭離統帶一百人奪取城門,武從文隨即親率主力殺入城內,隻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徹底占領了這座軍事重鎮。
而此時,八千西夏勤王軍和五千迴鶻雇傭騎兵已經過了酒泉,距離張掖隻有兩天路程。
在城內休整了一天一夜,武從文的雷達地圖再次發威,率領一千補充了糧草和飲水的部隊出城設伏。
一千打一萬三,看起來很瘋狂是嗎?
實際情況卻是完虐!
在敵軍必經之路上選了一處狹窄穀地,這種地方在巍峨的祁連山北麓並不難找。
點燃炸藥,巨石滾落,都沒等步槍開火,走在最前麵的迴鶻騎兵就調頭跑了,直接衝潰了後麵的西夏騎兵。
武從文趁機率軍殺出,對敵軍丟下的糧草輜重視而不見,專找那種試圖反身抵抗的小團夥。
關鍵這種有血性的小團夥並沒有幾股,被殺散幾個後,所有人便全成了受驚的兔子,是死是活就看能不能跑得比同伴快了......
要問為啥迴鶻人會走在最前麵?
因為黨項人承諾他們,幫忙打贏漢人後任其在涼州城內擄掠三日!
強盜看見了金子、色狼看見了美女,跑的能他媽不快嗎?那是生怕自己落後了吃虧......
就這種貨色,在武家軍收兵不再追殺之後會幹什麽?
肅、瓜、沙三州一個也沒逃脫,全部被他們燒殺搶掠的一遍。
和迴鶻人一起成功逃脫的西夏軍呢?非但沒有阻止,反而積極的加入了其中。
這就是胡人,從來就沒有將搶來的土地當成過自己的家,特定條件下本性立刻就會暴露。
當然,這也不能說是胡人特有的劣根性,嚴格說所有人類都是一樣,不然漢人也不會有“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說法了。
隻不過文明的民族有更多的道德約束,不亂到一定程度不會輕易屠城,事後也會成為天下公敵,被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閑話扯完,這一戰後,整個西夏北部算是徹底廢了,國都興慶府再也別想從西部得到一兵一卒。
而靈州攻防戰,也到了最後時刻。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西夏朝廷在關鍵時刻起了分裂。
一部分激進派主張集中所有可用兵力南下,在靈州城下與漢人決戰;另一部分保守派卻主張囤兵都城,西平守軍隻用來消耗漢人銳氣,說白了就是棄子。
西夏國主李乾順一時不知該聽誰的,寶貴的時間就這麽浪費掉了。
客觀的說,這兩派的意見其實都有道理。
如果能在西平府擋住王稟,可以保住興慶府周邊最核心的地區不受戰火,如果能最終取勝,元氣損失要小得多。
關鍵靈州城距離國都興慶城並不遠,或者說是很近,做個類比,也就是後世北京到天津的一半路程,所以並不存在後勤補給上的問題。
而主張固守國都的保守派也不能說錯,因為背靠黃河的靈州城遠不如國都高大堅固、地形險要,純從守城角度考慮的確更加占優。
可李乾順卻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無論如何選擇,最重要的是要先“選”!
也就是趕緊作出決定,否則下麵的人就會無所適從,而無所適從之下人心根本就無法凝聚,心氣兒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磨越低。
華夏二年四月十一。
就在武從文率軍繞過武威城的時候,隨著一連串的爆破巨響,靈州城牆終於垮塌,所剩無幾的歸義營當先自缺口處殺入,那勁頭比身後的大武士兵還他娘的足。
靈州城破,西平府陷落,歸義營再次得到補充。
北路的韓世忠還是晚了一步,此時還在黃河南岸阻擊從兀刺海城南下的西夏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