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城破,不算歸降,誅族!
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 作者:笑再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69章 城破,不算歸降,誅族!
興慶城,西夏皇宮。
主殿上,王座已經被拆了,原本的位置上放著一具棺槨。
禦階下,還有三十具棺槨排成三排,每一具旁站著四個盔甲整齊的士兵。
王荀雙眼紅腫,臉色蒼白,他在兩天前的戰鬥中受了重傷無法站立,被人攙著勉強靠坐在一旁,楊嗣業代替他跪在父親身邊答禮。
武從文揮揮手,製止了一眾西軍將領的見禮,先衝上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然後才緩步登上台階。
今天是所有陣亡將士的大殮儀式【大殮就是入棺,是喪禮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他要親自主持。
眼前這個由西夏皇宮主殿改成的靈堂裏,隻有三十一位營指揮使以上的西軍軍官,城外,還有兩萬四千名普通士卒等待封棺。
他們暫時不會下葬,臨行前武從文答應過每一個人,會把他們完完整整的帶迴家鄉,無論生死......
王稟穿著嶄新的鎧甲,雙手抱劍於胸,靜靜地躺著。
“老將軍,走好……”武從文伸出手,輕輕拍了拍王稟的胸口,“你說過,如果打下賀蘭山,你就留在這裏,和不願迴家的兄弟們一起,為華夏戍守西疆。”
說到這,他突然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歉然之色,“可我要食言了,我不想把你留在這裏。賀蘭山以後就是我華夏的腹地,算不得邊疆。”
“我要走了,繼續向西,奪迴河西四郡,奪迴玉門關。你說,我把你埋在那裏可好?”
王稟冰冷的麵容上還帶著笑,這一刻那笑容仿佛更濃了。
棺木蓋上。
武從文緩緩跪下,手撫冰冷的木槨,突然想起了臨行前老將軍緊緊握著自己的手,什麽也沒說,可那激動的目光卻好像什麽都說了。
冰冷棺槨裏的那位老人,對這片土地愛的如此深沉......
一時間心如刀絞,武從文再也控製不住,熱淚滾滾而下。
王荀掙紮著站起,跪下還了一禮。
楊嗣業的額頭重重磕在地上,他也是西北人,心中同樣感激。
武從文突然站起,轉身衝著殿外狠狠一揮手。
一陣哭聲響起,其中數被押在最前麵的西夏國主李乾順聲音最悲傷,也不知是擔憂自己的將來嚇的,還是想要討好漢人故意裝出來的。
跪在地上的王荀猛地躍起,不顧身上傷口崩裂染紅了紗布,血紅的雙眼死死盯著來人。
武從文走過去,將自己的佩刀塞進了王荀手中。
王荀豁然迴頭,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
同樣不可置信的還有李乾順,身後眾人陡然變得真心的哭喊提醒了他,渾身上下頓時抖如篩糠。
“你們要幹什麽......你們......你們不能殺我......我是主動投降的!你們......你們......饒命啊!”
麵對王荀詢問的眼神,武從文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提氣揚聲:“黨項叛逆作惡百年,抗拒王師,城破,不算歸降,誅族!”
哭喊聲更大,包括李乾順在內的所有黨項王族、貴族瞬間癱軟。
叛逆?
一百五十七年,即便不算李元昊正式建國之後,脫胎於羌人的黨項人也已經一百五十七年聽調不聽宣了,早就處於實際上的獨立狀態。
他們對這個詞匯真的很陌生,早就忘記了他們的祖先曾經臣服於漢人。
這一刻,這些人終於想起了曆史......
王荀猛然怒吼,奮力甩開身後攙扶的親衛,衝過去一刀插入了李乾順的胸口,在對方那恐懼的眼神中一點點拔出,又起一刀,梟首!
立國百年,繁衍生息,李氏,或者該稱嵬名氏、拓跋氏王族人數已達數千,再加上野力、沒藏等八姓貴族,兩萬餘曾經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一朝灰飛煙滅。
巨大的京觀綿延數裏,排滿了曾經浸透鮮血的城外戰場,成為了此戰陣亡將士們的最好祭品。
至於俘虜的三萬餘西夏士兵,那些人的命運和女真人一樣,此後餘生將在築路工地上贖罪,為華夏的再次崛起添磚加瓦。
......
漢人的血腥手段震懾了殘餘的西夏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華夏二年五月初四,不等武軍啟程,興慶府北邊的定州主動投降,守將自縛南下。
五月初五,楊嗣業率軍越過烏海,進逼白馬強鎮軍司,守軍不戰而降,武軍擄獲細封、米擒等黨項諸種牧民一萬多戶。
同日,消息傳至黃河“幾”字頭,正與武軍對峙的西夏軍倉惶北撤,韓世忠乘勢渡河追擊。
五月初七,隻守了半日的兀刺海城爆發叛亂,一眾中下級軍官砍下了軍主沒藏阿沙的腦袋,開城投降。
同日,武從文親率剛剛完成休整的兩千騎調頭西返,沿途鳴沙、應理、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城不戰而降。
五月下,隨著一聲巨響,嘉峪關牆崩塌,宣告西夏最後的武力抵抗終結。
陳二狗僅率五百騎沿黑弱水北上,群龍無首的黑水鎮燕軍司投降。
武從文越過嘉峪關繼續西進。
瓜、沙二州剛被迴鶻雇傭兵禍害了一遍,軍無戰心,當地漢民趁機起義,兩州光複。
少量黨項殘部逃出玉門關,進入了迴鶻人的地盤,滅夏之戰正式結束。
......
站在玉門關古老的關牆之上,武從文遠眺西方。
“陛下,我軍何時出關?”
在他身後,一個滿臉風霜的粗壯漢子躬身問道。
武從文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那人見狀,立刻急道:“陛下,耶律大石不臣之心已經顯露無疑,長公主的處境很危險!”
這人正是久未露麵的耶律孛牙。
在斡難河突圍成功之後,他便和陳二狗等人分了手,轉向西南去完成武從文交代的第二個任務,去西域尋找耶律丹。
克烈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烏韓公主身上,並沒有在意他這條小雜魚,一路倒是走得順風順水。
當然,跋山涉水之下苦頭還是要吃的......
可這種好運氣,在他終於抵達葉密立城【今新疆額敏縣】後就戛然而止了。
要不是耶律孛牙留了個心眼兒,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隱藏身份,他甚至都見不到耶律丹。
興慶城,西夏皇宮。
主殿上,王座已經被拆了,原本的位置上放著一具棺槨。
禦階下,還有三十具棺槨排成三排,每一具旁站著四個盔甲整齊的士兵。
王荀雙眼紅腫,臉色蒼白,他在兩天前的戰鬥中受了重傷無法站立,被人攙著勉強靠坐在一旁,楊嗣業代替他跪在父親身邊答禮。
武從文揮揮手,製止了一眾西軍將領的見禮,先衝上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然後才緩步登上台階。
今天是所有陣亡將士的大殮儀式【大殮就是入棺,是喪禮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他要親自主持。
眼前這個由西夏皇宮主殿改成的靈堂裏,隻有三十一位營指揮使以上的西軍軍官,城外,還有兩萬四千名普通士卒等待封棺。
他們暫時不會下葬,臨行前武從文答應過每一個人,會把他們完完整整的帶迴家鄉,無論生死......
王稟穿著嶄新的鎧甲,雙手抱劍於胸,靜靜地躺著。
“老將軍,走好……”武從文伸出手,輕輕拍了拍王稟的胸口,“你說過,如果打下賀蘭山,你就留在這裏,和不願迴家的兄弟們一起,為華夏戍守西疆。”
說到這,他突然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歉然之色,“可我要食言了,我不想把你留在這裏。賀蘭山以後就是我華夏的腹地,算不得邊疆。”
“我要走了,繼續向西,奪迴河西四郡,奪迴玉門關。你說,我把你埋在那裏可好?”
王稟冰冷的麵容上還帶著笑,這一刻那笑容仿佛更濃了。
棺木蓋上。
武從文緩緩跪下,手撫冰冷的木槨,突然想起了臨行前老將軍緊緊握著自己的手,什麽也沒說,可那激動的目光卻好像什麽都說了。
冰冷棺槨裏的那位老人,對這片土地愛的如此深沉......
一時間心如刀絞,武從文再也控製不住,熱淚滾滾而下。
王荀掙紮著站起,跪下還了一禮。
楊嗣業的額頭重重磕在地上,他也是西北人,心中同樣感激。
武從文突然站起,轉身衝著殿外狠狠一揮手。
一陣哭聲響起,其中數被押在最前麵的西夏國主李乾順聲音最悲傷,也不知是擔憂自己的將來嚇的,還是想要討好漢人故意裝出來的。
跪在地上的王荀猛地躍起,不顧身上傷口崩裂染紅了紗布,血紅的雙眼死死盯著來人。
武從文走過去,將自己的佩刀塞進了王荀手中。
王荀豁然迴頭,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
同樣不可置信的還有李乾順,身後眾人陡然變得真心的哭喊提醒了他,渾身上下頓時抖如篩糠。
“你們要幹什麽......你們......你們不能殺我......我是主動投降的!你們......你們......饒命啊!”
麵對王荀詢問的眼神,武從文輕輕點了點頭,然後提氣揚聲:“黨項叛逆作惡百年,抗拒王師,城破,不算歸降,誅族!”
哭喊聲更大,包括李乾順在內的所有黨項王族、貴族瞬間癱軟。
叛逆?
一百五十七年,即便不算李元昊正式建國之後,脫胎於羌人的黨項人也已經一百五十七年聽調不聽宣了,早就處於實際上的獨立狀態。
他們對這個詞匯真的很陌生,早就忘記了他們的祖先曾經臣服於漢人。
這一刻,這些人終於想起了曆史......
王荀猛然怒吼,奮力甩開身後攙扶的親衛,衝過去一刀插入了李乾順的胸口,在對方那恐懼的眼神中一點點拔出,又起一刀,梟首!
立國百年,繁衍生息,李氏,或者該稱嵬名氏、拓跋氏王族人數已達數千,再加上野力、沒藏等八姓貴族,兩萬餘曾經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一朝灰飛煙滅。
巨大的京觀綿延數裏,排滿了曾經浸透鮮血的城外戰場,成為了此戰陣亡將士們的最好祭品。
至於俘虜的三萬餘西夏士兵,那些人的命運和女真人一樣,此後餘生將在築路工地上贖罪,為華夏的再次崛起添磚加瓦。
......
漢人的血腥手段震懾了殘餘的西夏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華夏二年五月初四,不等武軍啟程,興慶府北邊的定州主動投降,守將自縛南下。
五月初五,楊嗣業率軍越過烏海,進逼白馬強鎮軍司,守軍不戰而降,武軍擄獲細封、米擒等黨項諸種牧民一萬多戶。
同日,消息傳至黃河“幾”字頭,正與武軍對峙的西夏軍倉惶北撤,韓世忠乘勢渡河追擊。
五月初七,隻守了半日的兀刺海城爆發叛亂,一眾中下級軍官砍下了軍主沒藏阿沙的腦袋,開城投降。
同日,武從文親率剛剛完成休整的兩千騎調頭西返,沿途鳴沙、應理、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城不戰而降。
五月下,隨著一聲巨響,嘉峪關牆崩塌,宣告西夏最後的武力抵抗終結。
陳二狗僅率五百騎沿黑弱水北上,群龍無首的黑水鎮燕軍司投降。
武從文越過嘉峪關繼續西進。
瓜、沙二州剛被迴鶻雇傭兵禍害了一遍,軍無戰心,當地漢民趁機起義,兩州光複。
少量黨項殘部逃出玉門關,進入了迴鶻人的地盤,滅夏之戰正式結束。
......
站在玉門關古老的關牆之上,武從文遠眺西方。
“陛下,我軍何時出關?”
在他身後,一個滿臉風霜的粗壯漢子躬身問道。
武從文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那人見狀,立刻急道:“陛下,耶律大石不臣之心已經顯露無疑,長公主的處境很危險!”
這人正是久未露麵的耶律孛牙。
在斡難河突圍成功之後,他便和陳二狗等人分了手,轉向西南去完成武從文交代的第二個任務,去西域尋找耶律丹。
克烈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烏韓公主身上,並沒有在意他這條小雜魚,一路倒是走得順風順水。
當然,跋山涉水之下苦頭還是要吃的......
可這種好運氣,在他終於抵達葉密立城【今新疆額敏縣】後就戛然而止了。
要不是耶律孛牙留了個心眼兒,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隱藏身份,他甚至都見不到耶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