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者非是旁人,正是奮威侯府的上一任主廚。
此時看去,他的外形氣質已大不相同,不但穿著衣物變得名貴,人也精神了許多。
“見過公子。”主廚上前朝方選拱拱手,隨後向在座賓客一一介紹所有菜品的名堂。
劉閔也向方選解釋,這位大廚做菜實在是深得他心,所以就幹脆帶到京城來了,正好可以在其他權貴麵前顯擺顯擺。
至於涇陽的酒樓,他讓主廚教了幾個徒弟,現在由徒弟們負責打理,而主廚則成了劉閔的私廚,當然給的待遇也很不錯,這點方選一眼就看出來了。
看眾人都已落座,劉閔也宣布開席,堂下的樂隊和舞女也開始表演。
此時主廚介紹完菜品,快步過來向方選請安。
“若非公子抬舉,怎會有小人今日之富貴。”主廚拜倒在地。
“客氣了,客氣了。”方選擺手示意他起來。
二人又寒暄幾句,主廚才退下。
此時周圍人已是觥籌交錯,席間的菜肴他們都是頭一迴品嚐,以前哪吃過這些好東西,此時紛紛舉箸,邊吃邊誇讚。
這一下給劉閔賺足了麵子,趕緊倒了酒,來給方選敬上。
二人喝了幾輪,方選抬眼四顧,瞅準太常寺卿的位置,提著酒壺走了過去,先敬酒再行酒令,之後一番恭維,一套流程過後,才詢問與越國使者談得如何。
太常寺卿也不避諱,說了一下午的談判過程。
越國雖然是來求援的,誠意卻很有限。按照常理,求人就得拿出態度來來,主動割讓幾座城池,再給予一定數量的軍費和糧草,鄰國才好出兵。
然而越國都已經國難當頭,卻不舍得下本錢,隻願意出一定數量的錢糧,至於割讓土地那是壓根不考慮。整個下午,越國使者都在強調唇亡齒寒,說越國一旦被滅,夏軍轉頭就會來攻,試圖以此說動大西國出兵。
整場談判下來,沒有任何進展,最後隻能散會。反正現在挨打的不是大西國,所以太常寺也不急,打算先晾他們幾天再說。
“國君是何旨意?”方選又問。
少卿左右觀望一番,最後壓低聲音表示,國君的目標是兩國交界的五郡土地以及人口,並且由越國籌措共計超百萬的錢糧,隻要能做到這兩點,大西國便傾舉國之力出兵。
“年紀輕輕,野心不小啊。”方選心道。
大西國總共才十來個郡,這一下就跟越國要四郡之地,國土瞬間就增加三分之一,還都是利於耕種的肥沃土地,如果這事情能成,大西國的國力定然大漲。
不過這也是想想,就越國那舍命不舍財的態度,估計得有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能得到一兩個郡就不錯了。
正思忖間,周圍人已經喝高,起身四處敬酒,不少是衝著方選來的。不管有沒有交情,認不認識,都借著酒意過來套近乎。
“幾個菜啊,就喝成這樣。”方選心中直搖頭,還好喝的不是他帶來的烈酒,要不然這幫人一大半得躺下。
於是舉杯應付一番,之後趕忙落座吃菜。
酒宴直至午夜才結束,眾人紛紛辭別。
方選和劉騰飛扶著劉定邊,一行人返迴奮威侯府。
劉定邊看似醉意濃,意識卻很清醒,坐上馬車後,便詢問方選,對出兵一事有何看法。
“這不問到到點子上了。”方選幹脆也坐在馬車上,開始分析戰局。
夏越兩國打打停停已經有兩年,之前都是拉鋸戰,戰線一直在涇河南北兩岸拉鋸,直到今年衛伯開始騷操作,江夏郡易主後,夏國才有機會大舉南下。
尤其是入秋以後,夏軍有豐收之糧,又有秋耕後閑暇的人力,攻勢變得尤其猛烈。
這場戰爭,江夏是關鍵點,這是地理決定的。
涇水自涇陽南下,方向上是略微往東,左岸依次是夏國的北山、河東兩郡,右岸則是綿延的烏山,水流至廊山口外側,也就是黃土城正東二百裏的位置,河水轉向,朝東繞出一個大彎,變成東西走向,同時因為有數條支流匯入,河水流量也變大不少。
大河灣內側是夏國的河北郡,對麵頂弧上是琢郡地盤,再往東三百裏左右就是江夏。
江夏郡共有三座城池,不但城防堅固,而且在江邊設有大量營壘,所以極難攻克。
如果舍棄江夏,直接從下遊過河,那就不僅僅要麵對江岸防禦了,還得防著上遊的江夏順流而下夾擊。
所以夏軍攻越,必須先攻江夏,不但要攻克,還得完全掌握,才能進一步南下。
因為作戰必須考慮補給,夏軍入境越國後,可以利用涇水,從上遊的河北郡調撥糧草,依靠水路的便利完成補給。
如今夏國已攻占越國十郡之地,雖然越國地形複雜,同樣的叫做郡的行政單位,麵積會更小,但十個郡加一起,總麵積也夠嚇人的了。
夏軍有東、西兩路,東路沿著涇水走,西路沿著廊山走。
涇水過了江夏大概八百裏,會再次拐彎,流向繼續朝南。
夏軍東路主力號稱三十萬,沿河一路南下,勢如破竹。西路軍也號稱有二十萬,先破琢郡,之後又取渭郡和琅西郡,同樣繼續朝南挺進。
越國起初輕敵,以為戰局會一直以涇水為界,保持拉鋸的狀態。沒想到衛伯一招騷操作,戰況就急轉直下,等到全國動員的時候,敵人就已經殺到家門口了。
好在夏軍戰線過長,攻勢顯出疲態,越國才趁機打了幾場防守反擊,阻止了對方的南下之路。
趁著這個功夫,越國使者才來到大西國求援。
大西國自然是要出兵的,前提是條件談妥。
按照國君的意思,越國要獻出大西國沿東南邊界的江夏、琢、渭、琅西、平北五郡,總計有十多座城池,東西跨度近兩千裏,南北跨度數百裏的巨幅土地。
當然這也隻是漫天要價,不可能真的得到,將來能擴張多大的疆域,還得看實際能占領和掌握多少。
按照方選的想法,這五郡不可能全部得到,但是可以從每個郡各割取一縣左右的土地,分別擴充進安南、雍州、奮威三郡。
至於江夏,那是三國都想要的好地方,就看最後誰的實力更強了。
而大西國要用兵,就必須先取江夏。
隻要江夏到手,夏軍就隻能從河北以東地區調撥糧草,涇水上遊三郡提供的補給就斷了,等於是捏住了夏軍半個脖子。
到時候糧草跟不上,夏軍必退,尤其是西路軍,麵臨大西國舉國之力的進攻,勢必要退迴江夏,與東路軍合兵一處方有生機。
總之一句話,所有戰略戰術,都要圍繞攻取江夏展開。
聽完方選的分析,劉定邊連連點頭,同時看向劉騰飛,就差用眼神說出一句:“好好學學!”
他雖然一輩子帶兵打仗,但最多的時候也就指揮過一兩萬人,正常情況下都是率領數千兵馬作戰,完全沒有指揮大兵團的經驗。
方選卻不一樣了,雖然沒有親自上過戰場,但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經驗都在腦子裏,冷兵器時代的戰略戰術,他比誰都清楚。
“以選兒之能,攻取江夏並非難事。”劉定邊憂慮道,“然夏軍五十萬之眾,若兩路大軍同時殺到,再加河北夏軍馳援,江夏如何能守住?”
“不必擔憂。”方選笑道,“夏軍雖眾,卻也有其弱點。”
說著就詳細講述了具體的作戰規劃。
此時看去,他的外形氣質已大不相同,不但穿著衣物變得名貴,人也精神了許多。
“見過公子。”主廚上前朝方選拱拱手,隨後向在座賓客一一介紹所有菜品的名堂。
劉閔也向方選解釋,這位大廚做菜實在是深得他心,所以就幹脆帶到京城來了,正好可以在其他權貴麵前顯擺顯擺。
至於涇陽的酒樓,他讓主廚教了幾個徒弟,現在由徒弟們負責打理,而主廚則成了劉閔的私廚,當然給的待遇也很不錯,這點方選一眼就看出來了。
看眾人都已落座,劉閔也宣布開席,堂下的樂隊和舞女也開始表演。
此時主廚介紹完菜品,快步過來向方選請安。
“若非公子抬舉,怎會有小人今日之富貴。”主廚拜倒在地。
“客氣了,客氣了。”方選擺手示意他起來。
二人又寒暄幾句,主廚才退下。
此時周圍人已是觥籌交錯,席間的菜肴他們都是頭一迴品嚐,以前哪吃過這些好東西,此時紛紛舉箸,邊吃邊誇讚。
這一下給劉閔賺足了麵子,趕緊倒了酒,來給方選敬上。
二人喝了幾輪,方選抬眼四顧,瞅準太常寺卿的位置,提著酒壺走了過去,先敬酒再行酒令,之後一番恭維,一套流程過後,才詢問與越國使者談得如何。
太常寺卿也不避諱,說了一下午的談判過程。
越國雖然是來求援的,誠意卻很有限。按照常理,求人就得拿出態度來來,主動割讓幾座城池,再給予一定數量的軍費和糧草,鄰國才好出兵。
然而越國都已經國難當頭,卻不舍得下本錢,隻願意出一定數量的錢糧,至於割讓土地那是壓根不考慮。整個下午,越國使者都在強調唇亡齒寒,說越國一旦被滅,夏軍轉頭就會來攻,試圖以此說動大西國出兵。
整場談判下來,沒有任何進展,最後隻能散會。反正現在挨打的不是大西國,所以太常寺也不急,打算先晾他們幾天再說。
“國君是何旨意?”方選又問。
少卿左右觀望一番,最後壓低聲音表示,國君的目標是兩國交界的五郡土地以及人口,並且由越國籌措共計超百萬的錢糧,隻要能做到這兩點,大西國便傾舉國之力出兵。
“年紀輕輕,野心不小啊。”方選心道。
大西國總共才十來個郡,這一下就跟越國要四郡之地,國土瞬間就增加三分之一,還都是利於耕種的肥沃土地,如果這事情能成,大西國的國力定然大漲。
不過這也是想想,就越國那舍命不舍財的態度,估計得有一番討價還價,最後能得到一兩個郡就不錯了。
正思忖間,周圍人已經喝高,起身四處敬酒,不少是衝著方選來的。不管有沒有交情,認不認識,都借著酒意過來套近乎。
“幾個菜啊,就喝成這樣。”方選心中直搖頭,還好喝的不是他帶來的烈酒,要不然這幫人一大半得躺下。
於是舉杯應付一番,之後趕忙落座吃菜。
酒宴直至午夜才結束,眾人紛紛辭別。
方選和劉騰飛扶著劉定邊,一行人返迴奮威侯府。
劉定邊看似醉意濃,意識卻很清醒,坐上馬車後,便詢問方選,對出兵一事有何看法。
“這不問到到點子上了。”方選幹脆也坐在馬車上,開始分析戰局。
夏越兩國打打停停已經有兩年,之前都是拉鋸戰,戰線一直在涇河南北兩岸拉鋸,直到今年衛伯開始騷操作,江夏郡易主後,夏國才有機會大舉南下。
尤其是入秋以後,夏軍有豐收之糧,又有秋耕後閑暇的人力,攻勢變得尤其猛烈。
這場戰爭,江夏是關鍵點,這是地理決定的。
涇水自涇陽南下,方向上是略微往東,左岸依次是夏國的北山、河東兩郡,右岸則是綿延的烏山,水流至廊山口外側,也就是黃土城正東二百裏的位置,河水轉向,朝東繞出一個大彎,變成東西走向,同時因為有數條支流匯入,河水流量也變大不少。
大河灣內側是夏國的河北郡,對麵頂弧上是琢郡地盤,再往東三百裏左右就是江夏。
江夏郡共有三座城池,不但城防堅固,而且在江邊設有大量營壘,所以極難攻克。
如果舍棄江夏,直接從下遊過河,那就不僅僅要麵對江岸防禦了,還得防著上遊的江夏順流而下夾擊。
所以夏軍攻越,必須先攻江夏,不但要攻克,還得完全掌握,才能進一步南下。
因為作戰必須考慮補給,夏軍入境越國後,可以利用涇水,從上遊的河北郡調撥糧草,依靠水路的便利完成補給。
如今夏國已攻占越國十郡之地,雖然越國地形複雜,同樣的叫做郡的行政單位,麵積會更小,但十個郡加一起,總麵積也夠嚇人的了。
夏軍有東、西兩路,東路沿著涇水走,西路沿著廊山走。
涇水過了江夏大概八百裏,會再次拐彎,流向繼續朝南。
夏軍東路主力號稱三十萬,沿河一路南下,勢如破竹。西路軍也號稱有二十萬,先破琢郡,之後又取渭郡和琅西郡,同樣繼續朝南挺進。
越國起初輕敵,以為戰局會一直以涇水為界,保持拉鋸的狀態。沒想到衛伯一招騷操作,戰況就急轉直下,等到全國動員的時候,敵人就已經殺到家門口了。
好在夏軍戰線過長,攻勢顯出疲態,越國才趁機打了幾場防守反擊,阻止了對方的南下之路。
趁著這個功夫,越國使者才來到大西國求援。
大西國自然是要出兵的,前提是條件談妥。
按照國君的意思,越國要獻出大西國沿東南邊界的江夏、琢、渭、琅西、平北五郡,總計有十多座城池,東西跨度近兩千裏,南北跨度數百裏的巨幅土地。
當然這也隻是漫天要價,不可能真的得到,將來能擴張多大的疆域,還得看實際能占領和掌握多少。
按照方選的想法,這五郡不可能全部得到,但是可以從每個郡各割取一縣左右的土地,分別擴充進安南、雍州、奮威三郡。
至於江夏,那是三國都想要的好地方,就看最後誰的實力更強了。
而大西國要用兵,就必須先取江夏。
隻要江夏到手,夏軍就隻能從河北以東地區調撥糧草,涇水上遊三郡提供的補給就斷了,等於是捏住了夏軍半個脖子。
到時候糧草跟不上,夏軍必退,尤其是西路軍,麵臨大西國舉國之力的進攻,勢必要退迴江夏,與東路軍合兵一處方有生機。
總之一句話,所有戰略戰術,都要圍繞攻取江夏展開。
聽完方選的分析,劉定邊連連點頭,同時看向劉騰飛,就差用眼神說出一句:“好好學學!”
他雖然一輩子帶兵打仗,但最多的時候也就指揮過一兩萬人,正常情況下都是率領數千兵馬作戰,完全沒有指揮大兵團的經驗。
方選卻不一樣了,雖然沒有親自上過戰場,但是上下五千年的曆史經驗都在腦子裏,冷兵器時代的戰略戰術,他比誰都清楚。
“以選兒之能,攻取江夏並非難事。”劉定邊憂慮道,“然夏軍五十萬之眾,若兩路大軍同時殺到,再加河北夏軍馳援,江夏如何能守住?”
“不必擔憂。”方選笑道,“夏軍雖眾,卻也有其弱點。”
說著就詳細講述了具體的作戰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