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最強落榜生之一3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保護漢人人身財產安全,在漢人社區裏影響力很大的陳蘭伯的支持下,羅芳伯召集了108人,成立了蘭芳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蘭芳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入會成員也不斷擴大。他們開墾田地,種植糧食,養殖家禽,魚類等等。將漢人的先進生產力帶到了南洋。”
“此時遷徙而來的漢人生活水平也日益富足,蘭芳會也日益壯大,發展成了當地第二大的組織。”
“當時坤甸的第一大組織同樣是漢人,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天地會成員,因反清複明而逃亡南洋。”
“兩大漢人幫會因理念不同,又加上利益爭奪,而逐漸開始了內鬥。蘭芳會最後失敗,被迫轉移到東萬律。”
大宋時空節點。
開封府垂拱殿。
趙禎看著眼前的範仲淹和韓琦,內心是激動不已。他終於等到了自己的肱骨之臣。
他有好多想法要和他們說。有好多抱負需要他們幫自己實現。
君臣幾人已經就天幕之事徹談了數個時辰,仍然意猶未盡。
此時,天幕出現了新的視頻。
如同所有人一樣,他們也是想到了黃巢。但天幕的畫麵顯然不是。
等南洋的地圖出現後,韓琦立馬叫記錄官補齊大宋海圖的不足。
趙禎見到南洋地圖後,之前的想法立刻迸發而出。
“範大人,我之前有過一個想法,大宋出海貿易,民間我們不幹涉,但也需要出台政策引導和製約。”
見兩人點頭讚同,趙禎繼續說道:
“朝廷官方也需組織船隊出海,我想以冗兵訓練後充當海軍,冗官則領隊出海。出海後,肯定要有自己的停靠補給點,就以冗兵冗官在各地建立府衙據點。”
說完,趙禎看著沉思的韓琦和範仲淹。
片刻後,兩人均覺得此法甚好,不僅能解決一部分冗兵冗官,還能為海貿打下基礎。
“官家,此法雖是上佳,但還需要考慮周全,比如冗官在外,是否需按大宋法度行事?”
“再者,若是給予自由做主的權利,可否保證他們對大漢的忠誠。”
趙禎聞言,思考了起來。自己想的確實有些不周到。
韓琦則開口說道:
“臣倒是有個辦法製約。冗官外出,當給予便宜行事之權,凡是要請問,必不能成事。但事後朝廷要看到全麵的解釋文書。”
“第二點,外派的冗官定一個時間輪換,這個時間不應太久,但也不宜太短。他們家人子女全在中原,不疑有不臣之心。”
“還有一點是關於冗兵的。冗兵在外同樣定一個服役時間,時間一到便同樣迴中原輪換。”
趙禎聽後大喜過望,如此一來,便能解決當下朝廷麵臨的很多問題。
範仲淹隨後又道:
“兵員這一塊,還需要有些變化,咱大宋的練兵之法需要有個統一的法子。不然兵員經常調動,戰鬥力堪憂。”
趙禎,韓琦兩人聞言皆是點頭認可。
隨後幾人便想著以怎樣的方式能讓這些冗兵冗官出海。
待看到天幕上說婆羅洲盛產黃金後,三人皆是眼前一亮,有黃金為誘餌,而且是天幕所說,誰會不相信?
解決了這個問題後,幾人再次看向天幕。
“官家,海外補給點當以此法而行,冗兵當實行軍屯,保證物資自給自足。”
範仲淹看到羅芳伯帶領漢人開荒種田後便有了想法。
趙禎和韓琦眼前一亮,此法確實可行。
能做到自給自足不僅能站穩腳跟,更能發展當地經濟,民間商船也能在這些補給點停留。時間一長,便自然而然的成了漢土。
“至於西夏這邊,最新的情報有沒有去探查?官家有什麽想法嗎?”
趙禎聽後說道:
“天幕上迴說過朕登基後不久便爆發了宋夏之戰,朕當日就遣人去西陲探查。目前未有消息迴來。不過朕心裏已有打算。暫時不能透露。”
範仲淹和韓琦哪裏知道趙禎是發了信息問天幕。隻是天幕另一頭的溫陌還沒有收到而已。
見趙禎有想法而不言,兩人也沒再多問,三人便將眼神看向天幕。
“重新紮根的蘭芳會鋪路修橋,開墾農田,種植經濟作物,如甘蔗,熱帶水果等等,再次將漢人社區帶入繁華。”
“而另一邊的天地會占領了整個坤甸地區後,壟斷糧食和糖,將價格抬高,導致了漢人礦工的不滿。最後爆發戰爭,天地會被一舉推翻。當地礦工建立了漢人聯盟和順公司。”
“而東萬律在蘭芳會的治理下,逐漸繁榮,羅芳伯也意識到要想自保還需要更強大的實力。於是蘭芳公司應運而生。”
“憑借蘭芳公司,羅芳伯與當地金礦達成了一係列的合作,在商業,農業,采礦業等多方麵實現了平等互助。”
“他們協商建立了完善的管理製度和監管機構。一切以漢人的利益為最高宗旨。”
“由此,蘭芳公司一躍成為了當地最大的漢人聯盟。影響力也覆蓋到了當地整個土著地區。”
大明時空節點。
泉州港。
迎著濕鹹的海風,朱標看著港口上停泊的數十艘巨大福船,心裏很是激蕩。
“殿下,艦隊已經準備就緒,時辰一到便能出海。此番下南洋,末將定全力以赴。”
說話之人是吳良,早年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之前剛從粵西地區平叛歸來。
此時朝廷出海貿易,並帶了兩千軍隊,朱元璋挑了吳良為主將。
當年打張士誠時,吳良便有水戰經驗,且他本人水性極高。帶兵又擅長防守。
此為第一次出海,穩妥為上,所以朱元璋選了他。
朱標也很看重吳良,此時見他信心十足。便也放寬了心態。
“吳將軍辛苦了,他日凱旋,我必親自為將軍請功。”
此時天幕中開始播放視頻。
幾人便將目光投向天幕。
當天幕地圖出現時,朱標立刻喊人拿來地圖,趕緊讓人將遺漏之處標注在大明海圖上。
“殿下,此為天意啊,我大明正當出海時,天幕便播放地理位置圖。天佑大明。”
朱標聞言也是驚喜異常。
待看到金礦的消息後,朱標大喜的吩咐吳良:
“此行貿易結束後,在婆羅洲此地多停留一陣,不需要開采金礦,隻需要探明當地風土人情,以及地理環境便可。”
“地圖上隻是那麽一小塊,真正到地方時那婆羅洲不知道會有多大,沒有確切的信息肯定很難找到。”
吳良點了點頭,他是軍人,當然知道地圖和現實有多大的差距。暗道太子當真心細如發。
兩人正商量時,有官員過來告知出海的時辰已到。朱標抱拳看向吳良。
“吳將軍,大明的未來看你了。”
吳良一聽,突然感到肩膀上沉甸甸的。
迴禮過後,堅定的眼神看向朱標:
“太子殿下,請放心,吳良定不辱使命。”
說完便頭也不迴的登上了船。
待到海船漸漸離開碼頭,遠遠的朱標竟然在船頭看到了朱棣。
隨後一道稚嫩的聲音傳來:
“大哥,跟老爹說下,咱要去給大明開疆拓土了。”
朱標聞言大駭:
“老四,你給我迴來,老爹會揍死你的。”
然而那福船越走越遠,漸漸的隻能聽見風中隱隱約約的傳來開疆拓土的迴音。
“隨著時間的推移,蘭芳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入會成員也不斷擴大。他們開墾田地,種植糧食,養殖家禽,魚類等等。將漢人的先進生產力帶到了南洋。”
“此時遷徙而來的漢人生活水平也日益富足,蘭芳會也日益壯大,發展成了當地第二大的組織。”
“當時坤甸的第一大組織同樣是漢人,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天地會成員,因反清複明而逃亡南洋。”
“兩大漢人幫會因理念不同,又加上利益爭奪,而逐漸開始了內鬥。蘭芳會最後失敗,被迫轉移到東萬律。”
大宋時空節點。
開封府垂拱殿。
趙禎看著眼前的範仲淹和韓琦,內心是激動不已。他終於等到了自己的肱骨之臣。
他有好多想法要和他們說。有好多抱負需要他們幫自己實現。
君臣幾人已經就天幕之事徹談了數個時辰,仍然意猶未盡。
此時,天幕出現了新的視頻。
如同所有人一樣,他們也是想到了黃巢。但天幕的畫麵顯然不是。
等南洋的地圖出現後,韓琦立馬叫記錄官補齊大宋海圖的不足。
趙禎見到南洋地圖後,之前的想法立刻迸發而出。
“範大人,我之前有過一個想法,大宋出海貿易,民間我們不幹涉,但也需要出台政策引導和製約。”
見兩人點頭讚同,趙禎繼續說道:
“朝廷官方也需組織船隊出海,我想以冗兵訓練後充當海軍,冗官則領隊出海。出海後,肯定要有自己的停靠補給點,就以冗兵冗官在各地建立府衙據點。”
說完,趙禎看著沉思的韓琦和範仲淹。
片刻後,兩人均覺得此法甚好,不僅能解決一部分冗兵冗官,還能為海貿打下基礎。
“官家,此法雖是上佳,但還需要考慮周全,比如冗官在外,是否需按大宋法度行事?”
“再者,若是給予自由做主的權利,可否保證他們對大漢的忠誠。”
趙禎聞言,思考了起來。自己想的確實有些不周到。
韓琦則開口說道:
“臣倒是有個辦法製約。冗官外出,當給予便宜行事之權,凡是要請問,必不能成事。但事後朝廷要看到全麵的解釋文書。”
“第二點,外派的冗官定一個時間輪換,這個時間不應太久,但也不宜太短。他們家人子女全在中原,不疑有不臣之心。”
“還有一點是關於冗兵的。冗兵在外同樣定一個服役時間,時間一到便同樣迴中原輪換。”
趙禎聽後大喜過望,如此一來,便能解決當下朝廷麵臨的很多問題。
範仲淹隨後又道:
“兵員這一塊,還需要有些變化,咱大宋的練兵之法需要有個統一的法子。不然兵員經常調動,戰鬥力堪憂。”
趙禎,韓琦兩人聞言皆是點頭認可。
隨後幾人便想著以怎樣的方式能讓這些冗兵冗官出海。
待看到天幕上說婆羅洲盛產黃金後,三人皆是眼前一亮,有黃金為誘餌,而且是天幕所說,誰會不相信?
解決了這個問題後,幾人再次看向天幕。
“官家,海外補給點當以此法而行,冗兵當實行軍屯,保證物資自給自足。”
範仲淹看到羅芳伯帶領漢人開荒種田後便有了想法。
趙禎和韓琦眼前一亮,此法確實可行。
能做到自給自足不僅能站穩腳跟,更能發展當地經濟,民間商船也能在這些補給點停留。時間一長,便自然而然的成了漢土。
“至於西夏這邊,最新的情報有沒有去探查?官家有什麽想法嗎?”
趙禎聽後說道:
“天幕上迴說過朕登基後不久便爆發了宋夏之戰,朕當日就遣人去西陲探查。目前未有消息迴來。不過朕心裏已有打算。暫時不能透露。”
範仲淹和韓琦哪裏知道趙禎是發了信息問天幕。隻是天幕另一頭的溫陌還沒有收到而已。
見趙禎有想法而不言,兩人也沒再多問,三人便將眼神看向天幕。
“重新紮根的蘭芳會鋪路修橋,開墾農田,種植經濟作物,如甘蔗,熱帶水果等等,再次將漢人社區帶入繁華。”
“而另一邊的天地會占領了整個坤甸地區後,壟斷糧食和糖,將價格抬高,導致了漢人礦工的不滿。最後爆發戰爭,天地會被一舉推翻。當地礦工建立了漢人聯盟和順公司。”
“而東萬律在蘭芳會的治理下,逐漸繁榮,羅芳伯也意識到要想自保還需要更強大的實力。於是蘭芳公司應運而生。”
“憑借蘭芳公司,羅芳伯與當地金礦達成了一係列的合作,在商業,農業,采礦業等多方麵實現了平等互助。”
“他們協商建立了完善的管理製度和監管機構。一切以漢人的利益為最高宗旨。”
“由此,蘭芳公司一躍成為了當地最大的漢人聯盟。影響力也覆蓋到了當地整個土著地區。”
大明時空節點。
泉州港。
迎著濕鹹的海風,朱標看著港口上停泊的數十艘巨大福船,心裏很是激蕩。
“殿下,艦隊已經準備就緒,時辰一到便能出海。此番下南洋,末將定全力以赴。”
說話之人是吳良,早年就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之前剛從粵西地區平叛歸來。
此時朝廷出海貿易,並帶了兩千軍隊,朱元璋挑了吳良為主將。
當年打張士誠時,吳良便有水戰經驗,且他本人水性極高。帶兵又擅長防守。
此為第一次出海,穩妥為上,所以朱元璋選了他。
朱標也很看重吳良,此時見他信心十足。便也放寬了心態。
“吳將軍辛苦了,他日凱旋,我必親自為將軍請功。”
此時天幕中開始播放視頻。
幾人便將目光投向天幕。
當天幕地圖出現時,朱標立刻喊人拿來地圖,趕緊讓人將遺漏之處標注在大明海圖上。
“殿下,此為天意啊,我大明正當出海時,天幕便播放地理位置圖。天佑大明。”
朱標聞言也是驚喜異常。
待看到金礦的消息後,朱標大喜的吩咐吳良:
“此行貿易結束後,在婆羅洲此地多停留一陣,不需要開采金礦,隻需要探明當地風土人情,以及地理環境便可。”
“地圖上隻是那麽一小塊,真正到地方時那婆羅洲不知道會有多大,沒有確切的信息肯定很難找到。”
吳良點了點頭,他是軍人,當然知道地圖和現實有多大的差距。暗道太子當真心細如發。
兩人正商量時,有官員過來告知出海的時辰已到。朱標抱拳看向吳良。
“吳將軍,大明的未來看你了。”
吳良一聽,突然感到肩膀上沉甸甸的。
迴禮過後,堅定的眼神看向朱標:
“太子殿下,請放心,吳良定不辱使命。”
說完便頭也不迴的登上了船。
待到海船漸漸離開碼頭,遠遠的朱標竟然在船頭看到了朱棣。
隨後一道稚嫩的聲音傳來:
“大哥,跟老爹說下,咱要去給大明開疆拓土了。”
朱標聞言大駭:
“老四,你給我迴來,老爹會揍死你的。”
然而那福船越走越遠,漸漸的隻能聽見風中隱隱約約的傳來開疆拓土的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