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這盛世如你所願5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幕繼續播放。
“75年的時間,我們的人口從5.4167億增長到14.0967億。糧食產量由2263萬斤增長到1.3萬億斤。”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長到元。商品進出口總額由59.5億元增長到41.7萬億元。”
“鐵路運營總裏程15.9萬公裏,其中高鐵裏程4.53萬公裏。公路總裏程543.7萬公裏,其中高速公路18.4萬公裏。”
“內河航道裏程12.82萬公裏,高等級航道1.6萬公裏。定期航班航線總裏程876萬公裏。”
“我們共擁有城市68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297座,其中超大城市6座,特大城市10座,大城市77座。”
“從一窮二白到全麵小康,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我們把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們感念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國家繁榮人民幸福而鞠躬盡瘁的先烈英雄們。這盛世,如你們所願。”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嬴政看著天幕的糧食產量直接驚呆了。
“怎麽可能會有這麽多糧食?能想到後世華夏不會缺糧,但是真沒想到會有如此之大的產量。”
嬴政身邊的李斯王賁等人同樣被天幕的數字嚇呆了。
1.3萬億斤是多少?簡直就是數不清楚。
“把大秦的所有土地加一起種一百年都不知道有沒有這麽多。”
李斯呆呆的看著天幕說道。
天幕上的數字都被李斯具象化後,眾人才能理解這個數字的龐大。
“要準備人和船出海,要去美洲,一定要找到那玉米紅薯和土豆帶迴來。”
嬴政喃喃自語,他以為後世是靠這三樣才能有如此大的糧食產量。
他卻不知我們袁老培育的雜交水稻才是真正的讓華夏能吃飽的最大功臣。
“後世的鐵路公路都有那麽多啊。”
王賁再次被震撼到,要知道蒙恬將軍修秦直道動用了三十萬軍隊,還有民夫,到現在都沒有修通。
“看來修路不能停,路路暢通對整個國家的各個方麵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嬴政沉思了一下說道。
“陛下,可否以民夫農閑時修建各地的道路,各郡縣領頭引導,朝廷最後來將所有道路連通。”
嬴政聽後覺得可行。
“此法可行,但不能強製,征民夫朝廷可以拿出一筆錢來充當民夫工錢。全國鋪開壓力太大,先從鹹陽附近挑選一些郡縣做試點。”
李斯領命後便轉身通知相關人員開始探討。嬴政則繼續觀看天幕。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劉徹也是被後世的糧食產量震懵了。如此誇張的數字對他們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而公路運輸,劉徹便想到了後勤的轉運,如果道路通暢,日後大軍後勤的轉運便不再需要消耗如此多的糧食。
頓時他就動了修路的心思。隻是一時間還沒有具體的做法。
如今征發徭役肯定不現實了,天幕不單單是給他們帶來了改變,對百姓同樣有很大的思想衝擊。
征發徭役弄不好會激發民變,得不償失。隨即他看向桑弘羊。
桑弘羊剛看到劉徹的目光便知道陛下想要錢了。緩緩的搖了搖頭。
劉徹見他搖頭,頓時苦笑起來,也不再開口。
確實最近大漢動作很多,也很大,到處都是開支。看來要等海貿結果出來才知道能不能行了。
隨後眾人又被後世的運河裏程,以及城市數量震撼了。
之前看過天幕的十大城市,當時眾人被後世的繁華迷花了眼睛,此時才知道原來後世的一個縣都是城市,往上還有市級城市。
工業化爆發出的能量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之前看到50年代時,華夏也沒有多繁華,在他們完成工業化之後,就好比直接起飛了。
75年的時間,華夏簡直就是換了天地。
此時評論區打開了。眾人隨即認真觀看了起來。
“快樂的少年: 為人民服務這一理念超越資本主義一萬年!”
“舊相框: 這75年真的太不容易了,我們有什麽理由不愛國。”
“盤龍哥: 向為華夏人民大解放而犧牲的英雄烈士們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聲歎息: 致敬先烈:這盛世華夏如您們所願!華夏民族的脊梁挺起來了!”
“無往不利: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但何其有幸,我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度!緬懷先烈!唯願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啊和: 從人類誕生那一刻開始,我中華就是世界最強的,漫漫曆史長河中,短短百年落寞又能算的了什麽,複興勢不可擋。”
“楊一川: 沒有什麽歲月靜好,因為有先烈和駐守邊防的將士為我們砥礪前行。巍巍華夏魂!壯哉英烈!”
評論區出來後,各個時空節點的人們再次看到了後世華夏的愛國情懷。
嬴政思考著如何將百姓們融入到國家的概念當中,大秦如今缺的就是這一份歸屬感。
而第一條評論上所說的為人民服務就讓他內心翻起了洶湧波濤。
他內心裏反問著,原來是這麽容易嗎?
朱棣知道資本主義就是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的製度。
此時看到這評論時,才發覺原來我後世華夏的製度要比西方列強先進一萬倍。
難怪華夏可以迅速崛起,並實現複興。
趙匡胤看著天幕滿屏的愛國評論,又感覺眼眶有些濕潤。
他很羨慕後世華夏,他也想大宋的百姓都能成為愛國之人。
但是他又知道目前很不現實。因此他對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觸。
劉徹滿是情感的眼神看完評論,他深刻的體會了後世人民對於國家概念的樸素情懷。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就是培養百姓家國情懷的最好方法。
能做到這一點的政權就是無敵的,華夏先賢就說過民為貴君為輕。
李世民看著身旁的魏徵,他記得天幕剛出現不久,魏徵和他說過的話。
此刻天幕這句為人民服務與魏徵所說的何其相似。
我們先秦的賢哲就已經告訴過後輩這一點,為何直到後世的華夏才實現呢?
李世民此刻也知道自己日後的路該怎麽走了。
而另外的那些帝王們也知道治理國家當以什麽為先了。
“75年的時間,我們的人口從5.4167億增長到14.0967億。糧食產量由2263萬斤增長到1.3萬億斤。”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長到元。商品進出口總額由59.5億元增長到41.7萬億元。”
“鐵路運營總裏程15.9萬公裏,其中高鐵裏程4.53萬公裏。公路總裏程543.7萬公裏,其中高速公路18.4萬公裏。”
“內河航道裏程12.82萬公裏,高等級航道1.6萬公裏。定期航班航線總裏程876萬公裏。”
“我們共擁有城市68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297座,其中超大城市6座,特大城市10座,大城市77座。”
“從一窮二白到全麵小康,我們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我們把夢想照進了現實。”
“我們感念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國家繁榮人民幸福而鞠躬盡瘁的先烈英雄們。這盛世,如你們所願。”
大秦時空節點。
鹹陽宮。
嬴政看著天幕的糧食產量直接驚呆了。
“怎麽可能會有這麽多糧食?能想到後世華夏不會缺糧,但是真沒想到會有如此之大的產量。”
嬴政身邊的李斯王賁等人同樣被天幕的數字嚇呆了。
1.3萬億斤是多少?簡直就是數不清楚。
“把大秦的所有土地加一起種一百年都不知道有沒有這麽多。”
李斯呆呆的看著天幕說道。
天幕上的數字都被李斯具象化後,眾人才能理解這個數字的龐大。
“要準備人和船出海,要去美洲,一定要找到那玉米紅薯和土豆帶迴來。”
嬴政喃喃自語,他以為後世是靠這三樣才能有如此大的糧食產量。
他卻不知我們袁老培育的雜交水稻才是真正的讓華夏能吃飽的最大功臣。
“後世的鐵路公路都有那麽多啊。”
王賁再次被震撼到,要知道蒙恬將軍修秦直道動用了三十萬軍隊,還有民夫,到現在都沒有修通。
“看來修路不能停,路路暢通對整個國家的各個方麵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嬴政沉思了一下說道。
“陛下,可否以民夫農閑時修建各地的道路,各郡縣領頭引導,朝廷最後來將所有道路連通。”
嬴政聽後覺得可行。
“此法可行,但不能強製,征民夫朝廷可以拿出一筆錢來充當民夫工錢。全國鋪開壓力太大,先從鹹陽附近挑選一些郡縣做試點。”
李斯領命後便轉身通知相關人員開始探討。嬴政則繼續觀看天幕。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劉徹也是被後世的糧食產量震懵了。如此誇張的數字對他們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而公路運輸,劉徹便想到了後勤的轉運,如果道路通暢,日後大軍後勤的轉運便不再需要消耗如此多的糧食。
頓時他就動了修路的心思。隻是一時間還沒有具體的做法。
如今征發徭役肯定不現實了,天幕不單單是給他們帶來了改變,對百姓同樣有很大的思想衝擊。
征發徭役弄不好會激發民變,得不償失。隨即他看向桑弘羊。
桑弘羊剛看到劉徹的目光便知道陛下想要錢了。緩緩的搖了搖頭。
劉徹見他搖頭,頓時苦笑起來,也不再開口。
確實最近大漢動作很多,也很大,到處都是開支。看來要等海貿結果出來才知道能不能行了。
隨後眾人又被後世的運河裏程,以及城市數量震撼了。
之前看過天幕的十大城市,當時眾人被後世的繁華迷花了眼睛,此時才知道原來後世的一個縣都是城市,往上還有市級城市。
工業化爆發出的能量真是太不可思議了。之前看到50年代時,華夏也沒有多繁華,在他們完成工業化之後,就好比直接起飛了。
75年的時間,華夏簡直就是換了天地。
此時評論區打開了。眾人隨即認真觀看了起來。
“快樂的少年: 為人民服務這一理念超越資本主義一萬年!”
“舊相框: 這75年真的太不容易了,我們有什麽理由不愛國。”
“盤龍哥: 向為華夏人民大解放而犧牲的英雄烈士們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一聲歎息: 致敬先烈:這盛世華夏如您們所願!華夏民族的脊梁挺起來了!”
“無往不利: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即將爆炸的火藥桶,但何其有幸,我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度!緬懷先烈!唯願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啊和: 從人類誕生那一刻開始,我中華就是世界最強的,漫漫曆史長河中,短短百年落寞又能算的了什麽,複興勢不可擋。”
“楊一川: 沒有什麽歲月靜好,因為有先烈和駐守邊防的將士為我們砥礪前行。巍巍華夏魂!壯哉英烈!”
評論區出來後,各個時空節點的人們再次看到了後世華夏的愛國情懷。
嬴政思考著如何將百姓們融入到國家的概念當中,大秦如今缺的就是這一份歸屬感。
而第一條評論上所說的為人民服務就讓他內心翻起了洶湧波濤。
他內心裏反問著,原來是這麽容易嗎?
朱棣知道資本主義就是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的製度。
此時看到這評論時,才發覺原來我後世華夏的製度要比西方列強先進一萬倍。
難怪華夏可以迅速崛起,並實現複興。
趙匡胤看著天幕滿屏的愛國評論,又感覺眼眶有些濕潤。
他很羨慕後世華夏,他也想大宋的百姓都能成為愛國之人。
但是他又知道目前很不現實。因此他對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了更深的感觸。
劉徹滿是情感的眼神看完評論,他深刻的體會了後世人民對於國家概念的樸素情懷。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就是培養百姓家國情懷的最好方法。
能做到這一點的政權就是無敵的,華夏先賢就說過民為貴君為輕。
李世民看著身旁的魏徵,他記得天幕剛出現不久,魏徵和他說過的話。
此刻天幕這句為人民服務與魏徵所說的何其相似。
我們先秦的賢哲就已經告訴過後輩這一點,為何直到後世的華夏才實現呢?
李世民此刻也知道自己日後的路該怎麽走了。
而另外的那些帝王們也知道治理國家當以什麽為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