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吃人的戰爭3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7月,尹子琦又率軍圍攻睢陽,此時的睢陽城中已經彈盡糧絕。守軍也隻剩下600人。尹子琦則是趁機發動了更為猛烈的攻城。”
“張巡雖是書生,不是書呆子。他早知道斷糧這種情況是遲早的事。但他更知道,比饑餓更可怕的是人的信念崩潰。”
“張巡告訴守城軍民,如果城破,叛軍就能南下江淮,斬斷大唐中央軍的補給線,一旦如此,郭子儀在河北的軍事行動就將功虧一簣。所以此戰就是大唐的國運之戰。”
“原本城中的三萬擔糧食,經過五萬軍民的消耗,早就吃光了。而他們也早就開始吃茶葉,紙張,殺戰馬,捕麻雀,吃老鼠。”
“到了此時,便是箭矢和鎧甲上的牛皮都被吃光了。城中可謂是幹幹淨淨。”
“如此絕望之際,有人提議放棄睢陽,退守江淮,但張巡卻看得更遠,他決意死守不退。於是令南霽雲率30人突圍尋求援軍。”
“南霽雲艱難突圍而出,轉了一圈,碰壁無數,最後才在張巡老部下廉坦這裏拉迴了3000守軍。”
“再次突破重圍進城後,3000人也隻剩下1000。雖然驚喜援軍到來,但本就斷糧的守軍如何能讓援軍吃飽?”
“更為不幸的消息是,此時城頭已經開始出現餓死的士兵了,此時張巡知道再守下去就隻能人吃人了。”
大隋時空節點。
長安興慶宮。
看到盛唐又此刻衰落,楊堅完全沒有一絲的開心。雖然唐代隋,自家丟了江山,但起碼大唐幹的不錯。
經過天幕這麽久的熏陶,楊堅的眼界也更加的開闊,格局是大了不少。
此次楊素領軍北上伐高句麗,就帶上了20歲出頭的李靖。
楊堅是非常期待李靖的表現,期待著天幕誇讚過的大唐軍神會有什麽逆天發揮。
為此,他還特意叮囑過楊素多給年輕人機會。天幕點名的總不會錯。
此時獨孤伽羅還沉浸在那刺眼的死亡人數上。同樣的新朝初立,對人口的渴望是朝廷製定政策的根本依據。
原先頒布的大部分政策都是為了推動人口增長。就連後世擁有14億人都嫌不夠,何況大隋。
安史之亂造成的人口死亡讓他們心痛得簡直無法唿吸。
天幕上的畫麵再次要切換到了攻城戰。
“麵對如此彈盡糧絕的局麵,這張巡還能將守軍擰成一股繩,確實是個人才啊。”
獨孤伽羅對張巡讚歎出聲。
楊堅如同劉徹一樣,對張巡非常的欣賞。如此忠勇,又能力超強的人無疑是統治者們的最愛。
“這樣的人才卻隻是一個小小的巡防史,大唐朝廷無識人之明。難怪天幕說李隆基由明君轉變成昏君。”
楊堅非常詫異,一個帝王前後轉變竟然如此之大。曆史上都沒有過這樣的例子。
至於單純的是因為楊玉環這個女子?他是不信的。
“哪裏有什麽晚年才昏聵?能這麽突然?本性便是如此。剛當皇帝都想有一番作為,勵精圖治,勤勉有加。”
“等天下富足了,便放鬆下來,年輕時候壓製的欲望打開便一發不可收拾。漢武帝不是如此?年輕時就養了方士。何來老年迷信一說?”
獨孤伽羅口中一邊說著,眼神一邊看著楊堅。她最清楚楊堅的性情了。
楊堅被獨孤伽羅看得有些尷尬。哈哈一笑掩蓋過去。
獨孤伽羅其實就是借此提醒他,如今這麽大的變革,怎能去貪圖享樂。
“上個視頻最後一句不也明說了,壓製不住欲望,隻會早死。這死的不隻是皇帝,更是一個國家。”
楊堅正色的點頭。老夫老妻了,兩人了解得很。
“如此逆境,還能堅守?”
高熲的驚歎聲將兩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天幕上。
“600人都沒吃的,又來了1000援軍。這城更沒法守了。”
獨孤伽羅見城中斷糧,此時竟然叫來了援軍,無疑是雪上加霜。
“兩腳羊。”
而楊堅卻是想到了那恐怖的畫麵。
獨孤伽羅和高熲等人一聽,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個詞很久沒聽過了。那是五胡亂華時對漢人的稱唿。
他們同樣記起天幕以前說過唐末五代十國時的人肉軍糧。
果然天幕此時說到了張巡意識到隻有人吃人。
獨孤伽羅胃中翻騰,一頓幹嘔出聲。旁邊的記錄官中同樣有人忍受不住的發出嘔吐聲。
眾人這才知道為什麽這是後世不願意提及的戰爭。
一方麵可以說張巡挽救了大唐命運,另一方麵卻做出了有悖人倫的惡行。
此時的眾人再沒有心情繼續觀看天幕。
“再無他法之下,張巡將自己的愛妾殺了,煮熟分給了士兵吃。接下來的日子,他們開始在城中捕殺女人。”
“女人沒了,就對老人和小孩下手,睢陽就這樣成為了一座人間煉獄。史書記載,睢陽城被殺掉的老弱婦孺多達3萬餘人。”
“隨著攻城繼續,睢陽守軍陸續戰死,最後隻剩下400人。守軍再也無力抵抗,此時的張巡已經絕望。”
“他大聲喊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國家,死當為厲鬼以殺賊。”
“十月初九,尹子琦入城後,一座五萬人的城,竟然空得隻剩下眼前餓得癱軟在地上的400人。”
“曆時十個月的睢陽保衛戰落下帷幕。張巡帶領守軍擊退了叛軍400多次的攻城,消滅了叛軍近10萬人。”
“極大的牽製了叛軍的有生力量,為中央軍收複兩京創造了條件。天下棋盤,舍睢陽一子,全局得活。”
“睢陽城破前十天,長安光複,城破後十天,洛陽光複。”
“後來大唐朝廷為睢陽食人守城之事分為了兩派,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食人是禽獸行徑。張巡毫無人性,罪大惡極。但也有人也認為叛軍所過之處,血流成河,張巡即便罪在當代,也是功蓋千秋。”
“而張巡原本可以不用守城,因為這裏不是他的防區,但他毅然決絕的將自己的命搭在了這裏,為的隻是身後江淮大地的無辜百姓,以及那搖搖欲墜的大唐江山。”
“最後天子下詔:張巡以睢陽一城,護佑江淮千萬百姓,封大都督,繪像淩煙閣。”
“後韓愈有言曰:守一城,扞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誰功也?”
“這便是給大唐續命150年的睢陽保衛戰。張巡的事跡即便在我們此時說起,也是功過各有說法。”
“最後引用大劉在《三體》中的一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張巡雖是書生,不是書呆子。他早知道斷糧這種情況是遲早的事。但他更知道,比饑餓更可怕的是人的信念崩潰。”
“張巡告訴守城軍民,如果城破,叛軍就能南下江淮,斬斷大唐中央軍的補給線,一旦如此,郭子儀在河北的軍事行動就將功虧一簣。所以此戰就是大唐的國運之戰。”
“原本城中的三萬擔糧食,經過五萬軍民的消耗,早就吃光了。而他們也早就開始吃茶葉,紙張,殺戰馬,捕麻雀,吃老鼠。”
“到了此時,便是箭矢和鎧甲上的牛皮都被吃光了。城中可謂是幹幹淨淨。”
“如此絕望之際,有人提議放棄睢陽,退守江淮,但張巡卻看得更遠,他決意死守不退。於是令南霽雲率30人突圍尋求援軍。”
“南霽雲艱難突圍而出,轉了一圈,碰壁無數,最後才在張巡老部下廉坦這裏拉迴了3000守軍。”
“再次突破重圍進城後,3000人也隻剩下1000。雖然驚喜援軍到來,但本就斷糧的守軍如何能讓援軍吃飽?”
“更為不幸的消息是,此時城頭已經開始出現餓死的士兵了,此時張巡知道再守下去就隻能人吃人了。”
大隋時空節點。
長安興慶宮。
看到盛唐又此刻衰落,楊堅完全沒有一絲的開心。雖然唐代隋,自家丟了江山,但起碼大唐幹的不錯。
經過天幕這麽久的熏陶,楊堅的眼界也更加的開闊,格局是大了不少。
此次楊素領軍北上伐高句麗,就帶上了20歲出頭的李靖。
楊堅是非常期待李靖的表現,期待著天幕誇讚過的大唐軍神會有什麽逆天發揮。
為此,他還特意叮囑過楊素多給年輕人機會。天幕點名的總不會錯。
此時獨孤伽羅還沉浸在那刺眼的死亡人數上。同樣的新朝初立,對人口的渴望是朝廷製定政策的根本依據。
原先頒布的大部分政策都是為了推動人口增長。就連後世擁有14億人都嫌不夠,何況大隋。
安史之亂造成的人口死亡讓他們心痛得簡直無法唿吸。
天幕上的畫麵再次要切換到了攻城戰。
“麵對如此彈盡糧絕的局麵,這張巡還能將守軍擰成一股繩,確實是個人才啊。”
獨孤伽羅對張巡讚歎出聲。
楊堅如同劉徹一樣,對張巡非常的欣賞。如此忠勇,又能力超強的人無疑是統治者們的最愛。
“這樣的人才卻隻是一個小小的巡防史,大唐朝廷無識人之明。難怪天幕說李隆基由明君轉變成昏君。”
楊堅非常詫異,一個帝王前後轉變竟然如此之大。曆史上都沒有過這樣的例子。
至於單純的是因為楊玉環這個女子?他是不信的。
“哪裏有什麽晚年才昏聵?能這麽突然?本性便是如此。剛當皇帝都想有一番作為,勵精圖治,勤勉有加。”
“等天下富足了,便放鬆下來,年輕時候壓製的欲望打開便一發不可收拾。漢武帝不是如此?年輕時就養了方士。何來老年迷信一說?”
獨孤伽羅口中一邊說著,眼神一邊看著楊堅。她最清楚楊堅的性情了。
楊堅被獨孤伽羅看得有些尷尬。哈哈一笑掩蓋過去。
獨孤伽羅其實就是借此提醒他,如今這麽大的變革,怎能去貪圖享樂。
“上個視頻最後一句不也明說了,壓製不住欲望,隻會早死。這死的不隻是皇帝,更是一個國家。”
楊堅正色的點頭。老夫老妻了,兩人了解得很。
“如此逆境,還能堅守?”
高熲的驚歎聲將兩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天幕上。
“600人都沒吃的,又來了1000援軍。這城更沒法守了。”
獨孤伽羅見城中斷糧,此時竟然叫來了援軍,無疑是雪上加霜。
“兩腳羊。”
而楊堅卻是想到了那恐怖的畫麵。
獨孤伽羅和高熲等人一聽,汗毛都豎了起來。
這個詞很久沒聽過了。那是五胡亂華時對漢人的稱唿。
他們同樣記起天幕以前說過唐末五代十國時的人肉軍糧。
果然天幕此時說到了張巡意識到隻有人吃人。
獨孤伽羅胃中翻騰,一頓幹嘔出聲。旁邊的記錄官中同樣有人忍受不住的發出嘔吐聲。
眾人這才知道為什麽這是後世不願意提及的戰爭。
一方麵可以說張巡挽救了大唐命運,另一方麵卻做出了有悖人倫的惡行。
此時的眾人再沒有心情繼續觀看天幕。
“再無他法之下,張巡將自己的愛妾殺了,煮熟分給了士兵吃。接下來的日子,他們開始在城中捕殺女人。”
“女人沒了,就對老人和小孩下手,睢陽就這樣成為了一座人間煉獄。史書記載,睢陽城被殺掉的老弱婦孺多達3萬餘人。”
“隨著攻城繼續,睢陽守軍陸續戰死,最後隻剩下400人。守軍再也無力抵抗,此時的張巡已經絕望。”
“他大聲喊道:臣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無以報國家,死當為厲鬼以殺賊。”
“十月初九,尹子琦入城後,一座五萬人的城,竟然空得隻剩下眼前餓得癱軟在地上的400人。”
“曆時十個月的睢陽保衛戰落下帷幕。張巡帶領守軍擊退了叛軍400多次的攻城,消滅了叛軍近10萬人。”
“極大的牽製了叛軍的有生力量,為中央軍收複兩京創造了條件。天下棋盤,舍睢陽一子,全局得活。”
“睢陽城破前十天,長安光複,城破後十天,洛陽光複。”
“後來大唐朝廷為睢陽食人守城之事分為了兩派,爭論不休。”
“有人認為食人是禽獸行徑。張巡毫無人性,罪大惡極。但也有人也認為叛軍所過之處,血流成河,張巡即便罪在當代,也是功蓋千秋。”
“而張巡原本可以不用守城,因為這裏不是他的防區,但他毅然決絕的將自己的命搭在了這裏,為的隻是身後江淮大地的無辜百姓,以及那搖搖欲墜的大唐江山。”
“最後天子下詔:張巡以睢陽一城,護佑江淮千萬百姓,封大都督,繪像淩煙閣。”
“後韓愈有言曰:守一城,扞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誰功也?”
“這便是給大唐續命150年的睢陽保衛戰。張巡的事跡即便在我們此時說起,也是功過各有說法。”
“最後引用大劉在《三體》中的一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