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海權與陸權的宿命3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不管陸權還是海權,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會產生利益衝突,遲早要戰。
劉徹想到匈奴和大漢,一個要拓展生存空間,另一個則保衛自己的生存空間,和平絕對不存在,這是根源上的矛盾。
“陛下,航海這些研究要加大力度,有了這些技術,大漢也能走出南洋這塊地方,從而獲取更多的利益。”
桑弘羊看著那些大宋的船舶與航海技術羨慕不已。由於造船業的局限,大漢的船隊隻在南洋轉圈。
若是能出馬六甲,到達阿三和阿拉伯地區,那貿易的利潤定能大大增加。他桑弘羊搞錢也能輕鬆些。
劉徹欣然答應,他當然也是這樣想的。
“想不到奧斯曼這條上帝之鞭在歐洲攪風攪雨,反而是加速了大航海。”
主父偃記得上帝之鞭那期視頻講過奧斯曼。
“船帆還可以做成這個樣子嗎?”
眾人將注意力從地圖上轉迴天幕後,才看到三桅帆船的畫麵。
“西方人是靠著這種風帆才去到了美洲?”
劉徹剛剛平複下來的心情再次激動起來。這一波技術信息來得太重要了,畫麵中還都有詳細的結構圖。可以說稍做研究便能出結果。
看著天幕說佛郎機從新大陸源源不斷的運送財富時,桑弘羊垂涎欲滴。
“香料增長十倍,歐洲這麽缺香料嗎?世界金銀總產量的八成還多。太誇張了。”
隨著桑弘羊的話,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美洲大陸。他們也知道新大陸是歐洲發家的寶地。
這塊寶地到底有多寶,此時就被這兩個數字具象化了。
“果然啊,海權時代就此拉開序幕。後世大明海上力量這麽強大,可惜錯過了。”
劉徹不無遺憾的說道。
“霸權隻能有一個,陛下,我大漢當仁不讓啊。”
公孫弘仿佛看到了大漢的商船和戰艦遍布海洋的畫麵。而這一切都是自己參與並成就的,想想都讓人心潮澎湃。
此時又有新的造船技術,大漢又有足夠的實力去造船出海。所以眾人都是信心十足,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不已。
劉徹同樣在刻意壓製瘋狂跳動的心。不停的暗示自己路還長。
“陸地上還有心腹大患,離海上霸權還早得很,諸君還需共勉。”
聽到劉徹的話,眾人開始冷靜下來。
“海上力量的耗費可不是小數目啊。大漢可負擔不起這樣天文數字的消耗。”
桑弘羊最先冷靜下來,他看到海上霸權的唯一性便清楚了,要想保證成為一,那麽海軍的投入將會是無底洞。
別的不說,桑弘羊對錢的敏感無人能及。
“等平了匈奴後,我們再調頭發展海貿,時間多的是。最終製定規則的定然是大漢。”
劉徹想到西方大航海時期距離現在還差1000多年,所以並不著急。贏家通吃的除了大漢,還有誰?
天幕繼續播放。
“西班牙帝國的無敵艦隊,在巔峰時期擁有千餘艘艦船,總排水量超過了如今鷹醬的一個航母編隊。”
“海上馬車夫尼德蘭,全盛時期的海軍艦船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總和的一倍。”
“此後的大英和鷹醬,他們巔峰時期也延續了一國單挑全世界的傳統,以保持海上力量的優勢。”
“要保障這份優勢,必然要消耗天量的資源和錢財。鷹醬的軍事理論家馬漢總結出了一個經驗規律。”
“那就是一個國家的海權和陸權,兩者隻能得其一。”
“即便是強大如19世紀的大英,也無法謀取在歐洲的陸地霸權。實際上,他們僅僅是阻止歐洲出現一個統一的強權國家,便耗盡了日不落帝國的國運。”
“如今,鷹醬接替了大英成為新的海權霸主,同時也接過了讓歐洲大陸保持分裂的地緣政治目標。”
“在歐洲的心髒地區製造動亂,一直是鷹醬製約歐盟和大俄的重要戰略布局。這一戰略決定了東歐各國隻是鷹醬的一枚棋子。”
“鷹醬用海權控製世界的總體戰略不變的情況下,為防止陸權強國的崛起,他一定會在歐洲的心髒地帶,和亞洲的心髒地帶不停的製造動亂。而這些地區的人民永遠都無法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老四,改裝幾艘這個三桅帆船,你安排些人出海去美洲,咱們先一步去看看。”
朱標看到西方人靠著三桅帆船到了美洲後,便對朱棣說道。
“大哥,沒問題。這風帆做成這樣似乎更為靈活啊。難怪這些紅毛鬼能穿過茫茫大海到達美洲。”
出海了一趟的朱棣剛看到三桅帆船便想到了它的作用,欣然同意了朱標的想法。
之前他和吳良的船隊同樣是在南洋轉了一圈,最遠也隻出了馬六甲,在阿三這裏停靠了一下便迴來了。
船隊也沒有進入大洋之中,選擇的航道也都是盡量不遠離大陸。此時若能遠洋他是很期待的。
內侍將搜集而來宋元時期海運的資料都端了過來,朱標立刻安排人找出其中的海圖和各種有遠航技術記載的書籍。
這些都是朱棣要求的,他要帶迴到船隊讓人結合實際出海的情況做出甄選。
朱元璋此時已經同意朱棣再次出海。
而朱棣也知道留在大明隻能當一個閑散王爺,知道了自己未來有那麽風光的一麵後,不做出點什麽感覺辜負了自己。
所以出海建功立業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老四,這次出海不求賺取多少利潤,先想辦法將這幾個點占據了。後期家裏會加緊造船,到時候送軍隊過來建立根據地。”
朱標伸手將地圖拉過來,指著南洋之內的幾處通道說道。
“嗯,大哥放心,控製了這些通道就由咱們製定規則。這些地方的土人領土觀念都不強。我們可以用瓷器,絲綢,茶葉等東西和他們換取一個駐紮點,等後麵軍隊過來再圖擴大。”
朱棣當然清楚其中利害關係,點頭應允。
朱標聽到他的計劃後也是暗自點頭,老四出去一趟穩重多了。
朱元璋沒有參與兄弟倆的話題,隻是看看天幕,聽聽他們對話。心裏想什麽誰也不知道。
“海軍的投入需求太大了,咱大明剛剛穩住根基,北方不寧,西域又要拿迴來。東邊腳盆雞又是必須要打。所以隻能緩步推進,南陽這邊支持力度不會很大,老四,你要有吃苦的準備。”
聽著朱標的長篇大論,朱棣沒有抱怨,他也知道當下的情況,近期隻在南洋地區紮根的話,他是不怕的。
況且此次出海的戰艦正在加裝新式火炮,軍隊也換裝了新的火槍。他要是學學大英,南洋的土著基本就是等死的份。
“看來海權和陸權難以同時擁有啊。”
在看到了海洋霸主的海軍力量後,朱標也是苦笑不已,大明的路長得很啊。
先護住南洋基本盤吧,現在離西方大航海還有上百年的時間呢。
天幕這迴連海洋霸主的大戰略都給剖析得清清楚楚,日後等強大起來也可以在西方挑動對抗。
他大英和鷹醬能攪,我大明憑什麽不能攪?
長安未央宮。
不管陸權還是海權,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會產生利益衝突,遲早要戰。
劉徹想到匈奴和大漢,一個要拓展生存空間,另一個則保衛自己的生存空間,和平絕對不存在,這是根源上的矛盾。
“陛下,航海這些研究要加大力度,有了這些技術,大漢也能走出南洋這塊地方,從而獲取更多的利益。”
桑弘羊看著那些大宋的船舶與航海技術羨慕不已。由於造船業的局限,大漢的船隊隻在南洋轉圈。
若是能出馬六甲,到達阿三和阿拉伯地區,那貿易的利潤定能大大增加。他桑弘羊搞錢也能輕鬆些。
劉徹欣然答應,他當然也是這樣想的。
“想不到奧斯曼這條上帝之鞭在歐洲攪風攪雨,反而是加速了大航海。”
主父偃記得上帝之鞭那期視頻講過奧斯曼。
“船帆還可以做成這個樣子嗎?”
眾人將注意力從地圖上轉迴天幕後,才看到三桅帆船的畫麵。
“西方人是靠著這種風帆才去到了美洲?”
劉徹剛剛平複下來的心情再次激動起來。這一波技術信息來得太重要了,畫麵中還都有詳細的結構圖。可以說稍做研究便能出結果。
看著天幕說佛郎機從新大陸源源不斷的運送財富時,桑弘羊垂涎欲滴。
“香料增長十倍,歐洲這麽缺香料嗎?世界金銀總產量的八成還多。太誇張了。”
隨著桑弘羊的話,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美洲大陸。他們也知道新大陸是歐洲發家的寶地。
這塊寶地到底有多寶,此時就被這兩個數字具象化了。
“果然啊,海權時代就此拉開序幕。後世大明海上力量這麽強大,可惜錯過了。”
劉徹不無遺憾的說道。
“霸權隻能有一個,陛下,我大漢當仁不讓啊。”
公孫弘仿佛看到了大漢的商船和戰艦遍布海洋的畫麵。而這一切都是自己參與並成就的,想想都讓人心潮澎湃。
此時又有新的造船技術,大漢又有足夠的實力去造船出海。所以眾人都是信心十足,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興奮不已。
劉徹同樣在刻意壓製瘋狂跳動的心。不停的暗示自己路還長。
“陸地上還有心腹大患,離海上霸權還早得很,諸君還需共勉。”
聽到劉徹的話,眾人開始冷靜下來。
“海上力量的耗費可不是小數目啊。大漢可負擔不起這樣天文數字的消耗。”
桑弘羊最先冷靜下來,他看到海上霸權的唯一性便清楚了,要想保證成為一,那麽海軍的投入將會是無底洞。
別的不說,桑弘羊對錢的敏感無人能及。
“等平了匈奴後,我們再調頭發展海貿,時間多的是。最終製定規則的定然是大漢。”
劉徹想到西方大航海時期距離現在還差1000多年,所以並不著急。贏家通吃的除了大漢,還有誰?
天幕繼續播放。
“西班牙帝國的無敵艦隊,在巔峰時期擁有千餘艘艦船,總排水量超過了如今鷹醬的一個航母編隊。”
“海上馬車夫尼德蘭,全盛時期的海軍艦船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總和的一倍。”
“此後的大英和鷹醬,他們巔峰時期也延續了一國單挑全世界的傳統,以保持海上力量的優勢。”
“要保障這份優勢,必然要消耗天量的資源和錢財。鷹醬的軍事理論家馬漢總結出了一個經驗規律。”
“那就是一個國家的海權和陸權,兩者隻能得其一。”
“即便是強大如19世紀的大英,也無法謀取在歐洲的陸地霸權。實際上,他們僅僅是阻止歐洲出現一個統一的強權國家,便耗盡了日不落帝國的國運。”
“如今,鷹醬接替了大英成為新的海權霸主,同時也接過了讓歐洲大陸保持分裂的地緣政治目標。”
“在歐洲的心髒地區製造動亂,一直是鷹醬製約歐盟和大俄的重要戰略布局。這一戰略決定了東歐各國隻是鷹醬的一枚棋子。”
“鷹醬用海權控製世界的總體戰略不變的情況下,為防止陸權強國的崛起,他一定會在歐洲的心髒地帶,和亞洲的心髒地帶不停的製造動亂。而這些地區的人民永遠都無法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老四,改裝幾艘這個三桅帆船,你安排些人出海去美洲,咱們先一步去看看。”
朱標看到西方人靠著三桅帆船到了美洲後,便對朱棣說道。
“大哥,沒問題。這風帆做成這樣似乎更為靈活啊。難怪這些紅毛鬼能穿過茫茫大海到達美洲。”
出海了一趟的朱棣剛看到三桅帆船便想到了它的作用,欣然同意了朱標的想法。
之前他和吳良的船隊同樣是在南洋轉了一圈,最遠也隻出了馬六甲,在阿三這裏停靠了一下便迴來了。
船隊也沒有進入大洋之中,選擇的航道也都是盡量不遠離大陸。此時若能遠洋他是很期待的。
內侍將搜集而來宋元時期海運的資料都端了過來,朱標立刻安排人找出其中的海圖和各種有遠航技術記載的書籍。
這些都是朱棣要求的,他要帶迴到船隊讓人結合實際出海的情況做出甄選。
朱元璋此時已經同意朱棣再次出海。
而朱棣也知道留在大明隻能當一個閑散王爺,知道了自己未來有那麽風光的一麵後,不做出點什麽感覺辜負了自己。
所以出海建功立業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老四,這次出海不求賺取多少利潤,先想辦法將這幾個點占據了。後期家裏會加緊造船,到時候送軍隊過來建立根據地。”
朱標伸手將地圖拉過來,指著南洋之內的幾處通道說道。
“嗯,大哥放心,控製了這些通道就由咱們製定規則。這些地方的土人領土觀念都不強。我們可以用瓷器,絲綢,茶葉等東西和他們換取一個駐紮點,等後麵軍隊過來再圖擴大。”
朱棣當然清楚其中利害關係,點頭應允。
朱標聽到他的計劃後也是暗自點頭,老四出去一趟穩重多了。
朱元璋沒有參與兄弟倆的話題,隻是看看天幕,聽聽他們對話。心裏想什麽誰也不知道。
“海軍的投入需求太大了,咱大明剛剛穩住根基,北方不寧,西域又要拿迴來。東邊腳盆雞又是必須要打。所以隻能緩步推進,南陽這邊支持力度不會很大,老四,你要有吃苦的準備。”
聽著朱標的長篇大論,朱棣沒有抱怨,他也知道當下的情況,近期隻在南洋地區紮根的話,他是不怕的。
況且此次出海的戰艦正在加裝新式火炮,軍隊也換裝了新的火槍。他要是學學大英,南洋的土著基本就是等死的份。
“看來海權和陸權難以同時擁有啊。”
在看到了海洋霸主的海軍力量後,朱標也是苦笑不已,大明的路長得很啊。
先護住南洋基本盤吧,現在離西方大航海還有上百年的時間呢。
天幕這迴連海洋霸主的大戰略都給剖析得清清楚楚,日後等強大起來也可以在西方挑動對抗。
他大英和鷹醬能攪,我大明憑什麽不能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