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朕,鄧綏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陌看完視頻後,內心有些不敢置信,有種今日方知我是我的感覺。
一帶一路和海軍下餃子他是知道的。最近都是在家裏忙上忙下,也沒注意到國家竟然發布了探索空間的計劃。
本想著搜索出來看一看。然而被父親喊去幫忙便作罷。
等忙完再打開手機時已是入夜時分。搜索視頻的事早給忘記了。
躺在床上便翻開新的視頻。
而曆史時空中,天幕關閉後也是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知過了多久,天幕重新點亮,一個在所有統治者們看來都覺得傲氣凜然的標題出現在天幕上。
“朕,鄧綏。”
“曆史緩緩走過數千年,在華夏神州大地上,男耕女織的自然分工傳統也存在了數千年。”
“男耕女織使得男性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因為男性是主要生產力,也是社會的主導者。”
“隨著社會逐漸發展,封建集權後,等級製度逐漸森嚴,男耕女織開始演化為男尊女卑。然而曆史上還是有一些女人對男尊女卑說不。”
“戰國時期,秦國宣太後羋八子舉兵叛亂,另立自己的兒子嬴稷為王,繼而誅殺秦惠文後、秦王嬴壯與其弟嬴雍。”
“嬴稷即位,羋八子攝政,臨朝稱製,自號宣太後,開啟了太後攝政與外戚專權的先河。”
“西漢初年,劉邦駕崩,漢惠帝劉盈即位,呂雉被尊為皇太後,成為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漢惠帝駕崩後,呂雉先後擁立前少帝與後少帝,兩度臨朝稱製,成為了始皇大一統後華夏第一位臨朝稱製的女性。”
“自呂雉臨朝稱製以後,大封呂姓王。外戚專權的先例一開,之後兩漢的太後多有效仿。這也是兩漢小皇帝多的原因之一。”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劉邦最近都是憂心忡忡。因為前麵視頻說過的七王之亂讓他下定決心不再封王了。
為此,他拉著蕭何張良等人討論了好多天,也製訂了好多策略來改變治國之策。
好在天幕對大漢多有誇讚,再加上一係列的惠民政策才沒出亂子。
之前認的異姓王那是沒辦法,打天下的時候要拉攏人心,況且他們本就有自己的地盤人馬。現在自己站穩了想集權,那剪除異姓王就勢在必行。
燕王臧荼是自己跳出來給劉邦把柄的倒黴蛋。下一個目標便是韓王信。
時隔多日後的天幕重新亮起,眾人將目光投去。
“鄧綏是我大漢未來哪朝的太後吧。竟也稱朕?”
劉邦記得天幕之前有提過這個名字。
眾人不好評論,這朕字太敏感了。況且此時呂雉也在場。
他們可都記得天幕說過呂後專權誅殺功臣,還殺劉氏子孫。
呂雉不發一言麵無表情的看著天幕,她此時也想知道這鄧綏有何資格稱朕。
待看到男尊女卑後,場內所有人都不言語。但對這話是沒人會反對的。
劉邦轉頭看了看呂雉,意思是我對你可沒有這一套吧。
呂雉清楚他的意思,點頭認可。內心表示算你還有點良心。
兩人之間雖然不像尋常人這樣明顯,但實際上仍然是以劉邦為主。
等看到羋八子發動叛亂,臨朝稱製後,張良等人隻想掩麵而去。天幕都說到這事了,估計少不了呂雉。這現場氣氛也著實尷尬。
果然下一位出場便是呂雉。
劉邦還在思索著太後攝政和外戚專權的字眼,看來這事不妙啊。
“陛下駕崩,劉盈太子登基,我代管朝政有何不可?”
呂雉此時發聲了。他對劉邦最近的行為非常不滿。
寵幸戚夫人就不說了,之前天幕說的薄姬生了漢文帝更是讓他憤怒不已。劉邦最近都流連在那個女人懷裏。
反正誰也別想搶劉盈的皇位。若不是劉邦看得緊,呂雉怕是早就要毒殺了她。
劉邦沒有說話,這時候起爭論沒有任何意義。但他心裏卻想又是前少帝、後少帝的,你就這樣代管朝政?
大封呂姓王?她是想幹嘛?
再聯想到之前天幕說過呂後誅殺劉氏子孫,劉邦看向呂雉,心想你莫非是要取代我老劉家?
老子現在都在琢磨著消滅諸侯王,你給我來一打呂姓王?
此時的氣氛十分凝重,群臣們有的專心看天幕,有的轉頭看遠方,有的低頭作思考狀,有的幹脆閉目養神。
呂雉此時心中大罵,後世人真是什麽都敢說,這麽來上幾句讓剛才還振振有詞的她再也不便多言了。
劉邦感覺很頭痛,天幕此番的刀子真鋒利,戳得老子措手不及。
“後世人真會挑撥離間啊。乃公曰他啊母。”
劉邦覺得再不開口不行了,打了個哈哈後看向呂雉。他是不想和呂雉起衝突的。
此時呂雉的哥哥呂澤手握兵權,樊噲是她妹夫,也有兵權在手。而呂氏在平定天下的時候就曾出了大力。朝中勢力盤根錯節。
“劉盈是太子,這點誰也不能更改。”
見呂雉不說話,劉邦再次開口明確了劉盈的法定地位。
呂雉聽到他再次保證後,這才點頭做出反應。
劉邦唿出一口氣,眼神繞著全場轉了幾圈後,隨即似乎陷入了沉思。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一片安靜之下,隻有天幕的聲音傳出:
“而我們要說的是東漢和帝劉肇的皇後鄧綏。她不僅被女帝武則天視為偶像,更是東漢六後臨朝中的最賢者。”
“鄧綏是東漢開國元勳,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的孫女,護羌校尉鄧訓的女兒。”
“公元95年,鄧綏入宮,102年,漢和帝廢黜陰皇後,改立鄧綏為皇後。”
“公元106年,漢和帝駕崩,鄧綏先後擁立漢殤帝和漢安帝,以女君之名親政長達十六年。”
“從鄧綏親政開始,東漢王朝麵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史載東漢時期是華夏曆史上天災最頻繁的時期。”
“公元106年,天降隕石,引發全國性的大水災,無數人家田被毀,流離失所,饑民遍地。”
“隨後的十年,也是東漢最艱難的十年。十年間有37個郡國暴雨成災。兩次大地震波及了20多個郡國。連續六年九州同時發生蝗災。”
“期間還有風暴與冰雹襲擊了近30個郡國,以及多次大範圍的饑荒和旱災。還要外加災害引發的各種疾病和瘟疫。”
一帶一路和海軍下餃子他是知道的。最近都是在家裏忙上忙下,也沒注意到國家竟然發布了探索空間的計劃。
本想著搜索出來看一看。然而被父親喊去幫忙便作罷。
等忙完再打開手機時已是入夜時分。搜索視頻的事早給忘記了。
躺在床上便翻開新的視頻。
而曆史時空中,天幕關閉後也是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知過了多久,天幕重新點亮,一個在所有統治者們看來都覺得傲氣凜然的標題出現在天幕上。
“朕,鄧綏。”
“曆史緩緩走過數千年,在華夏神州大地上,男耕女織的自然分工傳統也存在了數千年。”
“男耕女織使得男性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因為男性是主要生產力,也是社會的主導者。”
“隨著社會逐漸發展,封建集權後,等級製度逐漸森嚴,男耕女織開始演化為男尊女卑。然而曆史上還是有一些女人對男尊女卑說不。”
“戰國時期,秦國宣太後羋八子舉兵叛亂,另立自己的兒子嬴稷為王,繼而誅殺秦惠文後、秦王嬴壯與其弟嬴雍。”
“嬴稷即位,羋八子攝政,臨朝稱製,自號宣太後,開啟了太後攝政與外戚專權的先河。”
“西漢初年,劉邦駕崩,漢惠帝劉盈即位,呂雉被尊為皇太後,成為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
“漢惠帝駕崩後,呂雉先後擁立前少帝與後少帝,兩度臨朝稱製,成為了始皇大一統後華夏第一位臨朝稱製的女性。”
“自呂雉臨朝稱製以後,大封呂姓王。外戚專權的先例一開,之後兩漢的太後多有效仿。這也是兩漢小皇帝多的原因之一。”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劉邦最近都是憂心忡忡。因為前麵視頻說過的七王之亂讓他下定決心不再封王了。
為此,他拉著蕭何張良等人討論了好多天,也製訂了好多策略來改變治國之策。
好在天幕對大漢多有誇讚,再加上一係列的惠民政策才沒出亂子。
之前認的異姓王那是沒辦法,打天下的時候要拉攏人心,況且他們本就有自己的地盤人馬。現在自己站穩了想集權,那剪除異姓王就勢在必行。
燕王臧荼是自己跳出來給劉邦把柄的倒黴蛋。下一個目標便是韓王信。
時隔多日後的天幕重新亮起,眾人將目光投去。
“鄧綏是我大漢未來哪朝的太後吧。竟也稱朕?”
劉邦記得天幕之前有提過這個名字。
眾人不好評論,這朕字太敏感了。況且此時呂雉也在場。
他們可都記得天幕說過呂後專權誅殺功臣,還殺劉氏子孫。
呂雉不發一言麵無表情的看著天幕,她此時也想知道這鄧綏有何資格稱朕。
待看到男尊女卑後,場內所有人都不言語。但對這話是沒人會反對的。
劉邦轉頭看了看呂雉,意思是我對你可沒有這一套吧。
呂雉清楚他的意思,點頭認可。內心表示算你還有點良心。
兩人之間雖然不像尋常人這樣明顯,但實際上仍然是以劉邦為主。
等看到羋八子發動叛亂,臨朝稱製後,張良等人隻想掩麵而去。天幕都說到這事了,估計少不了呂雉。這現場氣氛也著實尷尬。
果然下一位出場便是呂雉。
劉邦還在思索著太後攝政和外戚專權的字眼,看來這事不妙啊。
“陛下駕崩,劉盈太子登基,我代管朝政有何不可?”
呂雉此時發聲了。他對劉邦最近的行為非常不滿。
寵幸戚夫人就不說了,之前天幕說的薄姬生了漢文帝更是讓他憤怒不已。劉邦最近都流連在那個女人懷裏。
反正誰也別想搶劉盈的皇位。若不是劉邦看得緊,呂雉怕是早就要毒殺了她。
劉邦沒有說話,這時候起爭論沒有任何意義。但他心裏卻想又是前少帝、後少帝的,你就這樣代管朝政?
大封呂姓王?她是想幹嘛?
再聯想到之前天幕說過呂後誅殺劉氏子孫,劉邦看向呂雉,心想你莫非是要取代我老劉家?
老子現在都在琢磨著消滅諸侯王,你給我來一打呂姓王?
此時的氣氛十分凝重,群臣們有的專心看天幕,有的轉頭看遠方,有的低頭作思考狀,有的幹脆閉目養神。
呂雉此時心中大罵,後世人真是什麽都敢說,這麽來上幾句讓剛才還振振有詞的她再也不便多言了。
劉邦感覺很頭痛,天幕此番的刀子真鋒利,戳得老子措手不及。
“後世人真會挑撥離間啊。乃公曰他啊母。”
劉邦覺得再不開口不行了,打了個哈哈後看向呂雉。他是不想和呂雉起衝突的。
此時呂雉的哥哥呂澤手握兵權,樊噲是她妹夫,也有兵權在手。而呂氏在平定天下的時候就曾出了大力。朝中勢力盤根錯節。
“劉盈是太子,這點誰也不能更改。”
見呂雉不說話,劉邦再次開口明確了劉盈的法定地位。
呂雉聽到他再次保證後,這才點頭做出反應。
劉邦唿出一口氣,眼神繞著全場轉了幾圈後,隨即似乎陷入了沉思。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
一片安靜之下,隻有天幕的聲音傳出:
“而我們要說的是東漢和帝劉肇的皇後鄧綏。她不僅被女帝武則天視為偶像,更是東漢六後臨朝中的最賢者。”
“鄧綏是東漢開國元勳,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的孫女,護羌校尉鄧訓的女兒。”
“公元95年,鄧綏入宮,102年,漢和帝廢黜陰皇後,改立鄧綏為皇後。”
“公元106年,漢和帝駕崩,鄧綏先後擁立漢殤帝和漢安帝,以女君之名親政長達十六年。”
“從鄧綏親政開始,東漢王朝麵臨嚴重的內憂外患。史載東漢時期是華夏曆史上天災最頻繁的時期。”
“公元106年,天降隕石,引發全國性的大水災,無數人家田被毀,流離失所,饑民遍地。”
“隨後的十年,也是東漢最艱難的十年。十年間有37個郡國暴雨成災。兩次大地震波及了20多個郡國。連續六年九州同時發生蝗災。”
“期間還有風暴與冰雹襲擊了近30個郡國,以及多次大範圍的饑荒和旱災。還要外加災害引發的各種疾病和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