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臭漢髒唐2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君臣同樣從國防七子這些高等院校的討論中延伸到了教育改革。
“陛下,科舉增加工科的比重勢在必行,這一點誰也不能反對。但對於取士的改動卻有個大問題。”
房玄齡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困難點。
眾人都知道他的意思,無非是門閥世家這邊的阻力罷了。
門閥世家此時也清楚,工科的舉士無非是提升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但進士科自然是為朝廷選拔官員。
但問題就在於以後的取士不再是取全才,而是哪一樣突出都可能是官吏選拔的標準。
包括經文、時事政治、經濟、製度、軍事、法律、鹽政、漕運等等。
隻要你其中有一門是優秀的,再經過單獨麵試就有可能出任這個部門的官員。
而數理化,文學,曆史,等等科目的人才將會被充入研究院,以及即將成立的大學中。
而且科舉從此也再沒有門檻,普通人同樣可以自由報名鄉試。
這就意味著一次科舉很多人都可能成為官員。科舉也不再為門閥士族壟斷。
“誰要反對,就拿出反對的理由,提出反對後的政策來說服我。”
李世民絲毫不在意這些聲音了。大唐立國雖然不久,但也不是他們想拿捏就能拿捏的。不怕死的盡管試試。
房玄齡也聽出了李世民的堅定。便也放下心中的顧慮。
此時天幕新的視頻播放出來。
標題出現就見李世民捂著額頭,一副無語的表情。
果然不出所料,李治和李隆基率先被鞭屍。
而開篇的對儒家禮儀道德的講述讓房玄齡想起了思想方麵的教育,從大學到鄉學,正需要一個好的普世價值觀。而儒學的禮儀道德正好符合。
正想和李世民商議時,見到一連串的宮闈秘史,他便知道皇帝陛下此時肯定沒有心情討論了。
“永嘉這是瘋了嗎?自己的外甥也亂來?”
李世民怒火衝天,最主要的是李治,李隆基和李顯等人乃是後人,他夠不到。隻有永嘉公主是他能懲罰得到的。
而且這些事在後世有法律明令禁止,說明其中定然是有害的。
還沒等他決定怎麽約束還未出嫁的永嘉公主,便又看到自己的名字。自己和兒子竟然成了連襟。
李世民捋了一下關係,還真是覺得混亂。這要是都在世的話,該怎麽去稱唿?兒子拉著自己的手喊上一句姨丈?瘋不瘋?
再看到唐肅宗,唐代宗後,越發覺得這倫理關係簡直是一團糟。
“陛下,自古便有同姓同宗不通婚,臣認為這規矩還得將近親加進來,專門製定律法,禁止近親通婚。”
魏徵此時向李世民說出了立法的提議。而李世民在看到近親結婚的危害後,絲毫不帶猶豫的同意了。
天幕繼續播放。
“而臭漢同樣不是一個亂字可以概括的。這些黑曆史簡直臭不可聞,都是毀三觀的存在。”
“好男風在古代稱為龍陽之癖。大漢皇室第一個豢養男寵的正是開國帝王劉邦,這種不正之風就是從他開始。”
“之後的大部分帝王都有這個嗜好。劉邦的男寵叫籍孺,樊噲曾經撞見他們卿卿我我的依偎在一起。”
“漢惠帝的男寵叫閎孺,兩人形影不離。漢文帝的則是叫鄧通,他壟斷鹽鐵經營,是當時的全國首富。”
“漢景帝還算正經,不過史記中記載有個叫周仁的郎中令,他可以自由出入內宮,景帝和妃子們嘻嘻哈哈時,他可以在旁邊看。說明景帝也是有著一顆大心髒。”
“漢武帝那就不得了,對韓焉的寵愛是毫無避諱。漢昭帝的男寵叫金賞。”
“漢宣帝的叫張彭祖,不過這個張彭祖並不恃寵而驕,反而是行事謹慎。”
“漢元帝的男寵官宦弘功和石賢。漢成帝的男寵叫張放。”
“漢哀帝的男寵叫董賢,他甚至想禪讓皇位給董賢。”
“好男風可以歸咎於個人取向,雖說不一定就做了出格之事,但在古代身為皇帝,一國之君而豢養男寵,那麽是否所有人都可以效仿?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劉徹君臣們也有意識的討論近親結婚的禁止法令。
看著大唐那亂七八糟的關係後,他品味著公序良俗這個詞語,感覺這樣搞下去秩序都被衝擊得混亂不堪。
還沒等他們商量出一個結果,臭漢的事從天幕中播放出來了。
“莫非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感情是異端?”
劉徹看到男寵之後,便想到了韓嫣。隨後見到高祖而下,一大串的皇帝都豢養男寵後,他立刻就意識到了其中定然有問題。
雖說好男風自古便有之,但為什麽大漢皇帝會有這麽多人養男寵,而其他朝代卻無?
劉徹想到惠帝和文帝的男寵,琢磨著其中的一些原因。
而公孫弘等人本來覺得沒什麽,但被天幕這麽一說就感覺有問題了。
“陛下,身為一國之主,這些事情還是要多注意。畢竟這與大部分人的認同存在衝突。”
公孫弘想了想還是直言出聲:
“若是陛下專好此風,而有心人投其所好,陛下能做到公正對待?就如鄧通之於文帝。”
劉徹聞言一愣,覺得怎麽可能?又不是所有人都喜好男風。再說自己不一樣有後?
不過他也未爭辯,點了點頭,這東西雖然沒人說要反對,但似乎也不提倡。
隨後聽公孫弘又說到鄧通,想到這家夥靠著鹽鐵專營之事成了首富,立刻就覺得不對了。
國家財稅的重要來源落入了私人手中,這怎麽能行。
“朕知道怎麽辦了。”
涉及到這樣的事,劉徹是肯定忍不了的,對於大漢的未來,他的期望是越來越高,相對於這個宏偉的理想,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
不過這事在後世難道屬於不正常?否則為何會有毀三觀的說法?
他們可不知道這裏說的毀三觀可不是指好男風,而是指後麵要說的更炸裂的事。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君臣同樣從國防七子這些高等院校的討論中延伸到了教育改革。
“陛下,科舉增加工科的比重勢在必行,這一點誰也不能反對。但對於取士的改動卻有個大問題。”
房玄齡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困難點。
眾人都知道他的意思,無非是門閥世家這邊的阻力罷了。
門閥世家此時也清楚,工科的舉士無非是提升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但進士科自然是為朝廷選拔官員。
但問題就在於以後的取士不再是取全才,而是哪一樣突出都可能是官吏選拔的標準。
包括經文、時事政治、經濟、製度、軍事、法律、鹽政、漕運等等。
隻要你其中有一門是優秀的,再經過單獨麵試就有可能出任這個部門的官員。
而數理化,文學,曆史,等等科目的人才將會被充入研究院,以及即將成立的大學中。
而且科舉從此也再沒有門檻,普通人同樣可以自由報名鄉試。
這就意味著一次科舉很多人都可能成為官員。科舉也不再為門閥士族壟斷。
“誰要反對,就拿出反對的理由,提出反對後的政策來說服我。”
李世民絲毫不在意這些聲音了。大唐立國雖然不久,但也不是他們想拿捏就能拿捏的。不怕死的盡管試試。
房玄齡也聽出了李世民的堅定。便也放下心中的顧慮。
此時天幕新的視頻播放出來。
標題出現就見李世民捂著額頭,一副無語的表情。
果然不出所料,李治和李隆基率先被鞭屍。
而開篇的對儒家禮儀道德的講述讓房玄齡想起了思想方麵的教育,從大學到鄉學,正需要一個好的普世價值觀。而儒學的禮儀道德正好符合。
正想和李世民商議時,見到一連串的宮闈秘史,他便知道皇帝陛下此時肯定沒有心情討論了。
“永嘉這是瘋了嗎?自己的外甥也亂來?”
李世民怒火衝天,最主要的是李治,李隆基和李顯等人乃是後人,他夠不到。隻有永嘉公主是他能懲罰得到的。
而且這些事在後世有法律明令禁止,說明其中定然是有害的。
還沒等他決定怎麽約束還未出嫁的永嘉公主,便又看到自己的名字。自己和兒子竟然成了連襟。
李世民捋了一下關係,還真是覺得混亂。這要是都在世的話,該怎麽去稱唿?兒子拉著自己的手喊上一句姨丈?瘋不瘋?
再看到唐肅宗,唐代宗後,越發覺得這倫理關係簡直是一團糟。
“陛下,自古便有同姓同宗不通婚,臣認為這規矩還得將近親加進來,專門製定律法,禁止近親通婚。”
魏徵此時向李世民說出了立法的提議。而李世民在看到近親結婚的危害後,絲毫不帶猶豫的同意了。
天幕繼續播放。
“而臭漢同樣不是一個亂字可以概括的。這些黑曆史簡直臭不可聞,都是毀三觀的存在。”
“好男風在古代稱為龍陽之癖。大漢皇室第一個豢養男寵的正是開國帝王劉邦,這種不正之風就是從他開始。”
“之後的大部分帝王都有這個嗜好。劉邦的男寵叫籍孺,樊噲曾經撞見他們卿卿我我的依偎在一起。”
“漢惠帝的男寵叫閎孺,兩人形影不離。漢文帝的則是叫鄧通,他壟斷鹽鐵經營,是當時的全國首富。”
“漢景帝還算正經,不過史記中記載有個叫周仁的郎中令,他可以自由出入內宮,景帝和妃子們嘻嘻哈哈時,他可以在旁邊看。說明景帝也是有著一顆大心髒。”
“漢武帝那就不得了,對韓焉的寵愛是毫無避諱。漢昭帝的男寵叫金賞。”
“漢宣帝的叫張彭祖,不過這個張彭祖並不恃寵而驕,反而是行事謹慎。”
“漢元帝的男寵官宦弘功和石賢。漢成帝的男寵叫張放。”
“漢哀帝的男寵叫董賢,他甚至想禪讓皇位給董賢。”
“好男風可以歸咎於個人取向,雖說不一定就做了出格之事,但在古代身為皇帝,一國之君而豢養男寵,那麽是否所有人都可以效仿?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劉徹君臣們也有意識的討論近親結婚的禁止法令。
看著大唐那亂七八糟的關係後,他品味著公序良俗這個詞語,感覺這樣搞下去秩序都被衝擊得混亂不堪。
還沒等他們商量出一個結果,臭漢的事從天幕中播放出來了。
“莫非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感情是異端?”
劉徹看到男寵之後,便想到了韓嫣。隨後見到高祖而下,一大串的皇帝都豢養男寵後,他立刻就意識到了其中定然有問題。
雖說好男風自古便有之,但為什麽大漢皇帝會有這麽多人養男寵,而其他朝代卻無?
劉徹想到惠帝和文帝的男寵,琢磨著其中的一些原因。
而公孫弘等人本來覺得沒什麽,但被天幕這麽一說就感覺有問題了。
“陛下,身為一國之主,這些事情還是要多注意。畢竟這與大部分人的認同存在衝突。”
公孫弘想了想還是直言出聲:
“若是陛下專好此風,而有心人投其所好,陛下能做到公正對待?就如鄧通之於文帝。”
劉徹聞言一愣,覺得怎麽可能?又不是所有人都喜好男風。再說自己不一樣有後?
不過他也未爭辯,點了點頭,這東西雖然沒人說要反對,但似乎也不提倡。
隨後聽公孫弘又說到鄧通,想到這家夥靠著鹽鐵專營之事成了首富,立刻就覺得不對了。
國家財稅的重要來源落入了私人手中,這怎麽能行。
“朕知道怎麽辦了。”
涉及到這樣的事,劉徹是肯定忍不了的,對於大漢的未來,他的期望是越來越高,相對於這個宏偉的理想,其他的都是細枝末節。
不過這事在後世難道屬於不正常?否則為何會有毀三觀的說法?
他們可不知道這裏說的毀三觀可不是指好男風,而是指後麵要說的更炸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