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華夏取名史2
曆史王朝崛起短視頻引領工業革命 作者:熊貓吳小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時空節點。
長安未央宮。
“這後世人倒是什麽都研究,連取名都研究出了一套說法。”
新視頻出來後,桑弘羊放下腦子裏對財務,會計這些東西的思考。
“哈哈哈,不研究,誰知道先秦這些王公貴族取名這樣隨意?”
劉徹放聲大笑,想到那些黑字輩,忍不住的笑彎了腰。
“王公貴族都如此取名,可想而知,那些平民百姓都取的什麽名?麻子?塌鼻?斜眼?什麽地方醒目就取什麽名?”
公孫弘想到這些也是不由得跟著笑了起來。
“來了,看看我們大漢被後人研究出了什麽?”
劉徹聽大笑著看向天幕。
“《急就篇》?可能還沒撰寫出來吧。”
公孫弘腦子裏轉了一圈,迴想了最近對圖書的整理工作,也沒有看過這本書。
“留文成侯的兒子還真叫張辟疆。多麽聰慧的人,身為惠帝侍中,可惜惠帝駕崩後不知所蹤。”
桑弘羊感歎著張辟疆像他父親那般急流勇退,得以存身。呂後是何等人啊,最難伺候的是帝王家。
“這段說得好,大漢男兒就當有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豪情。”
這就是劉徹要打造的大漢國民心氣。憑什麽漢人不能縱橫天下?
眾人也都被此豪言壯語所感染,紛紛叫好。
“咦。。。王莽不是有個穿越者的名頭嗎?為何又叫他複古狂魔?”
主父偃記得天幕之前屢次提過王莽。這家夥可是篡漢的主。說完後,他眼神瞟了瞟劉徹,看看皇帝什麽表情。
哪知道劉徹根本沒有提起篡漢之事,而是哈哈大笑的說道:
“等此番衛青霍去病打出草原,封狼居胥,朕也要去問問匈奴單於叫那個鬼名字,禮貌不禮貌。”
眾人麵麵相覷:老板,您這想法一般人可真琢磨不透。弄得好像是因為匈奴人的名字不好聽,大漢才伐他似的。
劉徹沒管眾人什麽表情,自顧自的看著視頻。
“天下第一行書。李世民死都要帶走的書法到底有多好呢?王羲之給兒子取名就這樣取?”
看著這一串之字,劉徹突然覺得好亂。到底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之家哥是什麽鬼?”
桑弘羊莫名其妙,完全體會不到這個梗。
天幕繼續播放。
“到了隋唐時期,人們喜歡以排行來稱唿,我們今天感覺張三李四是很俗氣的名字,但在隋唐時期可就不一定了。”
“比如李世民,排行老二,也稱李二。就是不知道當了皇帝後可不可以叫李大。”
“又比如杜甫被稱為杜二,孟浩然稱孟六,元稹稱元九,李白稱李十二,王維稱王十三,杜牧稱杜十三,李商隱稱李十六,韓愈稱韓十八,白居易稱白二十二,劉禹錫稱劉二十八,高適稱高三十五。”
“如此來看,在隋唐時期,不存個號碼本都出不了門。”
“為什麽高適排到了三十五?是他媽媽能生嗎?還是他爸爸娶的老婆多?其實都不是的。那是家族的排行,並不是家庭排行。”
“現代的年輕人似乎都沒有了家族的概念,很多人或許連堂哥和表哥都分不清,更別說姨姥和姑奶了。”
“再這樣下去,華夏怕是會和西方全麵接軌,男親戚一律喊uncle,女親戚一律喊auntie。”
“唐朝還出現了大量帶有道教和佛教色彩的名字。而且很多是女性的名字。”
“比如:李玄真,裴玄靜,戚玄符,宋善至,魚玄機,李妙法,盧梵兒,王心自在,楊無量壽,範如蓮花,慕容真如海。”
“是不是有種美得不可方物之感?而且那個時代的女性就已經開始在名字裏大量使用疊詞。”
“比如史料有記載的寧菊菊,劉娘娘,李姥姥,羅黑黑。”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突然笑了起來。以前沒發覺,天幕這麽一說,他倒是覺得王羲之一家子的名字挺怪異的。
還沒等他笑完便感覺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旁邊的長孫無忌看到說隋唐以排行稱唿時,他第一個就想到了李二。於是眼神不自主的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此時也聽天幕說到排行稱唿,立刻就想到了自己。
果然後世人又給他整了一個。
神特麽的李大。老子就是李二。
李世民欲哭無淚,玄武門的陰影是要伴隨一生直到一千多年以後都沒完是吧?
眾臣見到李世民的無奈後,一個個也是真想笑出聲,順便給他傷口撒把鹽。
房玄齡之前才被李世民取笑,他真想來一句,你哥都嘎了,叫李大也不是不可以。
“看意思,這一個個名字都是大唐名留千古的大詩人吧。”
魏徵腦子裏出現了盛唐那文化經濟政治等等鼎盛繁榮的畫麵。
眾人也是心生向往,不過如今,他們更有信心將大唐帶向一個不同曆史的更高峰。
“後世家族觀念竟然淡漠到如此地步嗎?”
眾人都有不解,畢竟從古至今,家族在他們眼裏都是根本,否則也不會有世家門閥的存在。
“也不一定吧,之前不是有說過謝家,錢家?”
房玄齡想到以往的視頻後,說了一句。
“可能也隻是少數吧。絕大多數應該是淡漠了這種觀念。可能跟後世社會變革有很大關係。國家不需要依靠世家大族來治理。”
李世民眼露精光的說道。這給了他一些提醒,不依靠世家門閥,國家一樣能治理好。
“後世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平民百姓和世家子弟都在同一起點。”
眾人也聽到了他的弦外之音。魏徵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教育。
想想吧,詹恩貴在監獄都能自學成才,若是普通人都能接受教育定能造就人才井噴。
李世民聞言後,對教育的改革更加的熱心起來。打開這個上升通道,朝廷便可不再受製於人。
所有人都想到了這一層,此刻的心思都轉到了教育改革之上。
本來自天幕播放東漢鄧綏這個視頻後,教育改革的腳步便已經加速了。
這段時間朝廷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科舉改革,增加學校,整理教材等等。
此時知曉打破門閥士族的壟斷同樣能治理國家後,眾人爆發了極大的熱情。
長安未央宮。
“這後世人倒是什麽都研究,連取名都研究出了一套說法。”
新視頻出來後,桑弘羊放下腦子裏對財務,會計這些東西的思考。
“哈哈哈,不研究,誰知道先秦這些王公貴族取名這樣隨意?”
劉徹放聲大笑,想到那些黑字輩,忍不住的笑彎了腰。
“王公貴族都如此取名,可想而知,那些平民百姓都取的什麽名?麻子?塌鼻?斜眼?什麽地方醒目就取什麽名?”
公孫弘想到這些也是不由得跟著笑了起來。
“來了,看看我們大漢被後人研究出了什麽?”
劉徹聽大笑著看向天幕。
“《急就篇》?可能還沒撰寫出來吧。”
公孫弘腦子裏轉了一圈,迴想了最近對圖書的整理工作,也沒有看過這本書。
“留文成侯的兒子還真叫張辟疆。多麽聰慧的人,身為惠帝侍中,可惜惠帝駕崩後不知所蹤。”
桑弘羊感歎著張辟疆像他父親那般急流勇退,得以存身。呂後是何等人啊,最難伺候的是帝王家。
“這段說得好,大漢男兒就當有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豪情。”
這就是劉徹要打造的大漢國民心氣。憑什麽漢人不能縱橫天下?
眾人也都被此豪言壯語所感染,紛紛叫好。
“咦。。。王莽不是有個穿越者的名頭嗎?為何又叫他複古狂魔?”
主父偃記得天幕之前屢次提過王莽。這家夥可是篡漢的主。說完後,他眼神瞟了瞟劉徹,看看皇帝什麽表情。
哪知道劉徹根本沒有提起篡漢之事,而是哈哈大笑的說道:
“等此番衛青霍去病打出草原,封狼居胥,朕也要去問問匈奴單於叫那個鬼名字,禮貌不禮貌。”
眾人麵麵相覷:老板,您這想法一般人可真琢磨不透。弄得好像是因為匈奴人的名字不好聽,大漢才伐他似的。
劉徹沒管眾人什麽表情,自顧自的看著視頻。
“天下第一行書。李世民死都要帶走的書法到底有多好呢?王羲之給兒子取名就這樣取?”
看著這一串之字,劉徹突然覺得好亂。到底誰是老子?誰是兒子?
“之家哥是什麽鬼?”
桑弘羊莫名其妙,完全體會不到這個梗。
天幕繼續播放。
“到了隋唐時期,人們喜歡以排行來稱唿,我們今天感覺張三李四是很俗氣的名字,但在隋唐時期可就不一定了。”
“比如李世民,排行老二,也稱李二。就是不知道當了皇帝後可不可以叫李大。”
“又比如杜甫被稱為杜二,孟浩然稱孟六,元稹稱元九,李白稱李十二,王維稱王十三,杜牧稱杜十三,李商隱稱李十六,韓愈稱韓十八,白居易稱白二十二,劉禹錫稱劉二十八,高適稱高三十五。”
“如此來看,在隋唐時期,不存個號碼本都出不了門。”
“為什麽高適排到了三十五?是他媽媽能生嗎?還是他爸爸娶的老婆多?其實都不是的。那是家族的排行,並不是家庭排行。”
“現代的年輕人似乎都沒有了家族的概念,很多人或許連堂哥和表哥都分不清,更別說姨姥和姑奶了。”
“再這樣下去,華夏怕是會和西方全麵接軌,男親戚一律喊uncle,女親戚一律喊auntie。”
“唐朝還出現了大量帶有道教和佛教色彩的名字。而且很多是女性的名字。”
“比如:李玄真,裴玄靜,戚玄符,宋善至,魚玄機,李妙法,盧梵兒,王心自在,楊無量壽,範如蓮花,慕容真如海。”
“是不是有種美得不可方物之感?而且那個時代的女性就已經開始在名字裏大量使用疊詞。”
“比如史料有記載的寧菊菊,劉娘娘,李姥姥,羅黑黑。”
大唐時空節點。
長安太極宮。
李世民突然笑了起來。以前沒發覺,天幕這麽一說,他倒是覺得王羲之一家子的名字挺怪異的。
還沒等他笑完便感覺到有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旁邊的長孫無忌看到說隋唐以排行稱唿時,他第一個就想到了李二。於是眼神不自主的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此時也聽天幕說到排行稱唿,立刻就想到了自己。
果然後世人又給他整了一個。
神特麽的李大。老子就是李二。
李世民欲哭無淚,玄武門的陰影是要伴隨一生直到一千多年以後都沒完是吧?
眾臣見到李世民的無奈後,一個個也是真想笑出聲,順便給他傷口撒把鹽。
房玄齡之前才被李世民取笑,他真想來一句,你哥都嘎了,叫李大也不是不可以。
“看意思,這一個個名字都是大唐名留千古的大詩人吧。”
魏徵腦子裏出現了盛唐那文化經濟政治等等鼎盛繁榮的畫麵。
眾人也是心生向往,不過如今,他們更有信心將大唐帶向一個不同曆史的更高峰。
“後世家族觀念竟然淡漠到如此地步嗎?”
眾人都有不解,畢竟從古至今,家族在他們眼裏都是根本,否則也不會有世家門閥的存在。
“也不一定吧,之前不是有說過謝家,錢家?”
房玄齡想到以往的視頻後,說了一句。
“可能也隻是少數吧。絕大多數應該是淡漠了這種觀念。可能跟後世社會變革有很大關係。國家不需要依靠世家大族來治理。”
李世民眼露精光的說道。這給了他一些提醒,不依靠世家門閥,國家一樣能治理好。
“後世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同等的教育,平民百姓和世家子弟都在同一起點。”
眾人也聽到了他的弦外之音。魏徵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教育。
想想吧,詹恩貴在監獄都能自學成才,若是普通人都能接受教育定能造就人才井噴。
李世民聞言後,對教育的改革更加的熱心起來。打開這個上升通道,朝廷便可不再受製於人。
所有人都想到了這一層,此刻的心思都轉到了教育改革之上。
本來自天幕播放東漢鄧綏這個視頻後,教育改革的腳步便已經加速了。
這段時間朝廷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科舉改革,增加學校,整理教材等等。
此時知曉打破門閥士族的壟斷同樣能治理國家後,眾人爆發了極大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