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韓綜:1997半島之王 作者:洛克菲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釜山市政廳現在也忙的要命,召開記者發布會去積極研究失業人口安置及再就業方案。
市議員和釜山出身的政客們更要出麵安撫民眾,順便宣傳積極向上的東西,不利於團結的東西不能說。
釜山的代理市長薑昌元,隻覺得自己擔重任了,就是擔的肩膀都疼。
李連昌結束了青瓦台的會議,也給‘知情人’李佑打去了電話,想探聽一些他們財閥之間的內部消息。
李佑並沒有瞞著,而是將情況講給了李連昌聽。
“所以從前麵兩年間,朱夢永就在布局,讓大營海洋虧損狀態越來越嚴重?”
總算從李佑這邊得到消息的李連昌,現在正緊緊皺著眉頭。
“沒錯,”李佑平靜的出奇,“如果朱夢永不做這些動作,就算朱夢遠是個商業上的蠢才,他也能把大營海洋的事情拖到一零年之後。”
“那朱夢永這麽做,”李連昌表示不理解,不理解朱夢永為什麽下手這麽絕,“大營海洋後麵多年都注定還會虧損了。”
“就算是他自己取得控製權,不也是一樣的?”李連昌歎息道:“現在事情曝光,再鬥下去,進一步把財閥家族內部因為經營權撕逼的事情影響力擴大,我們韓半島的海運業不就注定要大損元氣了?”
停頓了一下,李連昌眯著眼睛問起,“所以前段時間釜山市長的事情,就是用來交換,不讓你去打大營海洋的主意?”
“是這樣,”李佑給出了肯定的迴答。
“這不等於給你自己養虎為患?”李連昌不僅不理解朱夢永,更不理解李佑,“一個釜山市長,怎麽能跟大營海洋這種行業領頭羊相比。”
“養虎為患?”李佑在手機前露出無聲的笑容,朱夢永要是知道金融危機中,海運業和大營海洋損失的有多慘重,絕對也會掉頭就跑,就算大營海洋幾乎等於韓半島的海運支柱也一樣跑。
“倒也算不上什麽養虎為患,大營海洋現在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空殼子,我貿然摻和也未必是什麽好事,”李佑並沒有給李連昌透露什麽金融危機的事。
“再者說了,這次爭奪中,朱夢永對大營海洋有足夠的了解,內部人脈也能夠隨時把握情況,能夠針對各種情況製作最佳方案,”李佑糊弄著李連昌,“我如果要打大營海洋的主意,說不定還要陷進泥潭中。”
“之前吞並順洋,現在還沒完全消化完,不急於一時再做擴張。”
李連昌皺了皺眉,總覺得不太對勁,可惜他隻是在跟李佑通電話,沒法當麵觀察李佑的神情,“既然李會長和朱會長有著自己的利益分割,想來你們心中都有數,我就沒必要再多說些什麽。”
“但我也有些疑問,想請李會長解答。”
李佑輕聲笑著,“總統閣下請講。”
李連昌鄭重道:“根據大營海洋的情況,青瓦台,是否需要插手大營海洋?”
“不管資料再怎麽詳細,我還是覺得,李會長的建議更為客觀一些,”李連昌說的很是懇切,“我如今是最後一年任期,不希望那種行業崩塌傾倒的事情,在這一年發生。”
“目前來說,我不建議青瓦台,甚至是任何過大的政治力量摻和大營海洋和大營集團之間的事。”
李佑看著窗外的冬末首爾,“想來有關部門調查到的資料已經擺在了總統閣下的辦公桌上,從任何一個方向看,大營海洋長期積累的赤字,都觸目驚心,不是青瓦台能正常補救的。”
“這不是這幾年的問題,”李佑坦言說著,“大企業有負債是正常的,甚至沒有負債才會讓人擔心,可那是建立在經營良好的情況下,早些年的大營海洋絕對負擔的起,可它現在的盈利和產業結構都出了問題。
除了朱夢永,無論是誰插手其中,都會陷入沼澤無法抽身,因為大營海洋的產業結構太特殊了,在韓半島沒有代替品。
我的金門貿易是貿易為主,物流為輔;而大營海洋是物流和造船並駕齊驅,兩個輪子必須一起前行。”
李佑正說話間,接電話前叫的李雪希就乖乖坐到李佑身邊,看他杯子裏沒東西,就主動開始泡茶。
李佑伸手輕撫著她的腦袋,繼續說著,“青瓦台能撥款撐起一段時間,可再然後怎麽辦?沒有合適的轉移方向,也沒有良好的經營情況,如何去吸引投資,如何去盈利?
難道就因為它是釜山的支柱產業,就要花國家的錢一直養著它?”
李連昌陷入沉默時,李佑捏了捏李雪希的臉蛋,“不過有些事情,青瓦台不能做,不代表別人不能做。”
“隻是沒打算現在做,因為確實還不到時候。”
李連昌在電話那頭猛地盯向手機,眉頭也緊緊皺起來,他心中疑惑,“這是李佑在向我暗示,以後會動大營海洋?可脫了這次機會,李佑又該怎麽找到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跟李連昌在想什麽一樣,李佑輕聲道:“總統閣下,有的時候看上去千載難逢的機會,說不定是踩下去就是萬丈深淵。”
“中國有句古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總統閣下能否明白?”
李佑這番話說的很輕巧,可聽在李連昌耳朵裏,卻讓李連昌的腦海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李佑根本不是看不上大營海洋,而是不滿足於大營海洋!
大營海洋有大坑,他要借著這個大坑,把大營集團一並坑到一個萬丈深淵裏!
李佑想要大營集團!
盡管不知道大營海洋到底有什麽坑,連大營集團會長朱夢永都沒發覺,但李連昌不信李佑是在故弄玄虛。
李連昌沉默了幾秒鍾,假裝沒聽到這幾句話,“李會長確實沒必要去摻和大營海洋的事情了,畢竟現在已經是韓半島第一財閥了,隻要沿著目前的道路走下去,隻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見李連昌不接那個話茬,李佑就知道李連昌明白了,他笑了起來,接下了李連昌的‘誇獎’和敬畏,“是。”
市議員和釜山出身的政客們更要出麵安撫民眾,順便宣傳積極向上的東西,不利於團結的東西不能說。
釜山的代理市長薑昌元,隻覺得自己擔重任了,就是擔的肩膀都疼。
李連昌結束了青瓦台的會議,也給‘知情人’李佑打去了電話,想探聽一些他們財閥之間的內部消息。
李佑並沒有瞞著,而是將情況講給了李連昌聽。
“所以從前麵兩年間,朱夢永就在布局,讓大營海洋虧損狀態越來越嚴重?”
總算從李佑這邊得到消息的李連昌,現在正緊緊皺著眉頭。
“沒錯,”李佑平靜的出奇,“如果朱夢永不做這些動作,就算朱夢遠是個商業上的蠢才,他也能把大營海洋的事情拖到一零年之後。”
“那朱夢永這麽做,”李連昌表示不理解,不理解朱夢永為什麽下手這麽絕,“大營海洋後麵多年都注定還會虧損了。”
“就算是他自己取得控製權,不也是一樣的?”李連昌歎息道:“現在事情曝光,再鬥下去,進一步把財閥家族內部因為經營權撕逼的事情影響力擴大,我們韓半島的海運業不就注定要大損元氣了?”
停頓了一下,李連昌眯著眼睛問起,“所以前段時間釜山市長的事情,就是用來交換,不讓你去打大營海洋的主意?”
“是這樣,”李佑給出了肯定的迴答。
“這不等於給你自己養虎為患?”李連昌不僅不理解朱夢永,更不理解李佑,“一個釜山市長,怎麽能跟大營海洋這種行業領頭羊相比。”
“養虎為患?”李佑在手機前露出無聲的笑容,朱夢永要是知道金融危機中,海運業和大營海洋損失的有多慘重,絕對也會掉頭就跑,就算大營海洋幾乎等於韓半島的海運支柱也一樣跑。
“倒也算不上什麽養虎為患,大營海洋現在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空殼子,我貿然摻和也未必是什麽好事,”李佑並沒有給李連昌透露什麽金融危機的事。
“再者說了,這次爭奪中,朱夢永對大營海洋有足夠的了解,內部人脈也能夠隨時把握情況,能夠針對各種情況製作最佳方案,”李佑糊弄著李連昌,“我如果要打大營海洋的主意,說不定還要陷進泥潭中。”
“之前吞並順洋,現在還沒完全消化完,不急於一時再做擴張。”
李連昌皺了皺眉,總覺得不太對勁,可惜他隻是在跟李佑通電話,沒法當麵觀察李佑的神情,“既然李會長和朱會長有著自己的利益分割,想來你們心中都有數,我就沒必要再多說些什麽。”
“但我也有些疑問,想請李會長解答。”
李佑輕聲笑著,“總統閣下請講。”
李連昌鄭重道:“根據大營海洋的情況,青瓦台,是否需要插手大營海洋?”
“不管資料再怎麽詳細,我還是覺得,李會長的建議更為客觀一些,”李連昌說的很是懇切,“我如今是最後一年任期,不希望那種行業崩塌傾倒的事情,在這一年發生。”
“目前來說,我不建議青瓦台,甚至是任何過大的政治力量摻和大營海洋和大營集團之間的事。”
李佑看著窗外的冬末首爾,“想來有關部門調查到的資料已經擺在了總統閣下的辦公桌上,從任何一個方向看,大營海洋長期積累的赤字,都觸目驚心,不是青瓦台能正常補救的。”
“這不是這幾年的問題,”李佑坦言說著,“大企業有負債是正常的,甚至沒有負債才會讓人擔心,可那是建立在經營良好的情況下,早些年的大營海洋絕對負擔的起,可它現在的盈利和產業結構都出了問題。
除了朱夢永,無論是誰插手其中,都會陷入沼澤無法抽身,因為大營海洋的產業結構太特殊了,在韓半島沒有代替品。
我的金門貿易是貿易為主,物流為輔;而大營海洋是物流和造船並駕齊驅,兩個輪子必須一起前行。”
李佑正說話間,接電話前叫的李雪希就乖乖坐到李佑身邊,看他杯子裏沒東西,就主動開始泡茶。
李佑伸手輕撫著她的腦袋,繼續說著,“青瓦台能撥款撐起一段時間,可再然後怎麽辦?沒有合適的轉移方向,也沒有良好的經營情況,如何去吸引投資,如何去盈利?
難道就因為它是釜山的支柱產業,就要花國家的錢一直養著它?”
李連昌陷入沉默時,李佑捏了捏李雪希的臉蛋,“不過有些事情,青瓦台不能做,不代表別人不能做。”
“隻是沒打算現在做,因為確實還不到時候。”
李連昌在電話那頭猛地盯向手機,眉頭也緊緊皺起來,他心中疑惑,“這是李佑在向我暗示,以後會動大營海洋?可脫了這次機會,李佑又該怎麽找到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就跟李連昌在想什麽一樣,李佑輕聲道:“總統閣下,有的時候看上去千載難逢的機會,說不定是踩下去就是萬丈深淵。”
“中國有句古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總統閣下能否明白?”
李佑這番話說的很輕巧,可聽在李連昌耳朵裏,卻讓李連昌的腦海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李佑根本不是看不上大營海洋,而是不滿足於大營海洋!
大營海洋有大坑,他要借著這個大坑,把大營集團一並坑到一個萬丈深淵裏!
李佑想要大營集團!
盡管不知道大營海洋到底有什麽坑,連大營集團會長朱夢永都沒發覺,但李連昌不信李佑是在故弄玄虛。
李連昌沉默了幾秒鍾,假裝沒聽到這幾句話,“李會長確實沒必要去摻和大營海洋的事情了,畢竟現在已經是韓半島第一財閥了,隻要沿著目前的道路走下去,隻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見李連昌不接那個話茬,李佑就知道李連昌明白了,他笑了起來,接下了李連昌的‘誇獎’和敬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