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節 國君將要營造宮室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 作者:歸來如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國君麵前撣去文書上的灰塵,或者在國君麵前整理文書,這表明準備工作沒有做好,都要受罰。在國君麵前顛倒占卜用的龜策,也要受罰。臣子的龜策、幾杖、席蓋,或者全身都是素色的,有的和兇服差不多,或者隻穿一層單布裏衣,特別不莊重,都不可以進入朝廷的大門。
穿著喪鞋,帶著喪冠,或者把衣襟插在帶子裏的,也不可以進入朝廷的大門。記載幫助喪葬的人姓名和所贈物品的木版、孝服、冥器,不用通過報告得到許可,也不可以進入朝廷大門。公家的事不可以私下議論。
國君將要營造宮室,應當先建宗廟,其次建牲口房和庫房,最後才建自己的住房。大夫將要製造家具,應當先造祭器,其次是征收犧牲,最後才造自己飲食用的器具。沒有田產俸祿的人,可以不置辦祭器。有田產俸祿的人,先要備辦祭服。君子雖然貧窮,不可以出賣祭器;雖然寒冷,不可以穿祭服禦寒;建造宮室,不可以從墳頭上砍伐樹木。
大夫、士因為得罪國君離開本國,不能攜帶祭器出境。大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國大夫那裏,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國的士那裏。大夫、士因為得罪了國君而離開本國,過了國境以後,就要除地做壇,向著本國的方向哭泣。上身穿著素衣,下身穿著素冠,去掉裏衣的彩色鑲邊,穿著沒有鞋鼻的草鞋駕著鬃毛沒有加以修剪的馬,自己的指甲、胡須也不加修剪,不辯解說自己無罪,吃飯時也不行祭食的禮,也不讓婦人侍寢。這樣三個月,然後才恢複常態,起程離開。
出使訪問他國的大夫、士進見主國國君,國君如果親自加以慰勞,大夫、士要閃身躲避,並再拜叩頭。國君倘若在門外迎接行拜禮,大夫、士也要閃身躲避,表示不敢接受國君的拜禮,自然也不用答拜。不同國家的大夫和士相見,雖然身份不相當,但若是主人尊敬客人,就要先給客人行拜禮;如果客人尊敬主人,就要先給主人行拜禮。
總之,隻要不是到喪家祭奠死者,不是士進見本國國君,受拜的人都要迴拜。大夫進見主國國君,國君要行拜禮感謝他的屈駕光臨。士進見大夫,大夫也要這樣行禮。同一國家的人初次相見,就不論身份高低,應從生人先拜,感謝客人的光臨。國君對於本國的士,因為地位懸殊,不需要答拜;但對於他國的士,因為不是自己的臣子,則必須答拜。大夫不能和國君相比,對於家臣,無論貴賤,都要答拜。男女盡管有別,但互相答拜的禮也不可以少。
士有所獻給國君的,過了兩天,國君問士:從何處得到的所獻之物?士要先行兩拜叩頭之禮,然後迴答。大夫因為私事出境,必須報告國君得到許可,迴來後還要獻上饋贈禮物的土產品。士人因為私事出境,也必須報告國君得到許可,迴來後不必饋獻土產品,但必須報告國君請假期已滿。國君如果對出境返迴的人加以慰勞,要拜謝;如果問及旅途上的情形,要先行拜禮而後迴答。
國君如果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應當勸阻說:為什麽要拋棄社稷呢?如果大夫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要勸阻他:為什麽要拋棄自己的宗廟?如果士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要勸阻說:為什麽要拋棄祖宗的墳墓呢?國君應當為保衛社稷而死,大夫應當率領民眾保衛國家,直到自己戰死,士人應當為法製所規定的衛國責任而死。
君臨天下的人,天下的人都稱他為“天子”。在諸侯朝見時,在分六官職位、授予政權、按功任命時,天子自稱“予一人”。新天子登基,親臨祭祀,如果是自己的祖宗,祝辭上就寫“孝王某”;如果是天神地祗,祝辭上就寫“嗣王某”。天子巡視諸侯,派人致敬在諸侯國內的諸神,祝辭要稱“有天王某甫”。
天子死了,史書上應該記作“天王崩”。為天子招魂,應該高喊“天子迴來吧!”為天子發死後報喪的兇訊,應當說“天王升天而去”。把天子的牌位袝在宗廟,牌位上應題寫“某帝”。天子來除去喪服時,不可以稱“予一人”,而應當稱“予小子”。新天子如果在喪中去世,既然生前就稱之為“小子王某”,那麽死後也仍然這樣稱他。
天子的內宮有後,有世婦,有嬪,有禦妻,還有妾。天子設置官職,先設置侍奉鬼神、侍奉天時的天官,也就是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這六官各自按照一定的法典行事。天子又設立總管人事的五官,也就是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這五官各自統轄下屬的各官。
天子又設置掌管府庫的官六名,也就是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這六官各司其職。為天子服務的工匠有六種,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他們各自負責用自己所擅長的來製造器物。到了年終的時候,五官把一年的成績報告給天子,這叫“享”。
穿著喪鞋,帶著喪冠,或者把衣襟插在帶子裏的,也不可以進入朝廷的大門。記載幫助喪葬的人姓名和所贈物品的木版、孝服、冥器,不用通過報告得到許可,也不可以進入朝廷大門。公家的事不可以私下議論。
國君將要營造宮室,應當先建宗廟,其次建牲口房和庫房,最後才建自己的住房。大夫將要製造家具,應當先造祭器,其次是征收犧牲,最後才造自己飲食用的器具。沒有田產俸祿的人,可以不置辦祭器。有田產俸祿的人,先要備辦祭服。君子雖然貧窮,不可以出賣祭器;雖然寒冷,不可以穿祭服禦寒;建造宮室,不可以從墳頭上砍伐樹木。
大夫、士因為得罪國君離開本國,不能攜帶祭器出境。大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國大夫那裏,士的祭器要寄放在本國的士那裏。大夫、士因為得罪了國君而離開本國,過了國境以後,就要除地做壇,向著本國的方向哭泣。上身穿著素衣,下身穿著素冠,去掉裏衣的彩色鑲邊,穿著沒有鞋鼻的草鞋駕著鬃毛沒有加以修剪的馬,自己的指甲、胡須也不加修剪,不辯解說自己無罪,吃飯時也不行祭食的禮,也不讓婦人侍寢。這樣三個月,然後才恢複常態,起程離開。
出使訪問他國的大夫、士進見主國國君,國君如果親自加以慰勞,大夫、士要閃身躲避,並再拜叩頭。國君倘若在門外迎接行拜禮,大夫、士也要閃身躲避,表示不敢接受國君的拜禮,自然也不用答拜。不同國家的大夫和士相見,雖然身份不相當,但若是主人尊敬客人,就要先給客人行拜禮;如果客人尊敬主人,就要先給主人行拜禮。
總之,隻要不是到喪家祭奠死者,不是士進見本國國君,受拜的人都要迴拜。大夫進見主國國君,國君要行拜禮感謝他的屈駕光臨。士進見大夫,大夫也要這樣行禮。同一國家的人初次相見,就不論身份高低,應從生人先拜,感謝客人的光臨。國君對於本國的士,因為地位懸殊,不需要答拜;但對於他國的士,因為不是自己的臣子,則必須答拜。大夫不能和國君相比,對於家臣,無論貴賤,都要答拜。男女盡管有別,但互相答拜的禮也不可以少。
士有所獻給國君的,過了兩天,國君問士:從何處得到的所獻之物?士要先行兩拜叩頭之禮,然後迴答。大夫因為私事出境,必須報告國君得到許可,迴來後還要獻上饋贈禮物的土產品。士人因為私事出境,也必須報告國君得到許可,迴來後不必饋獻土產品,但必須報告國君請假期已滿。國君如果對出境返迴的人加以慰勞,要拜謝;如果問及旅途上的情形,要先行拜禮而後迴答。
國君如果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應當勸阻說:為什麽要拋棄社稷呢?如果大夫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要勸阻他:為什麽要拋棄自己的宗廟?如果士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左右要勸阻說:為什麽要拋棄祖宗的墳墓呢?國君應當為保衛社稷而死,大夫應當率領民眾保衛國家,直到自己戰死,士人應當為法製所規定的衛國責任而死。
君臨天下的人,天下的人都稱他為“天子”。在諸侯朝見時,在分六官職位、授予政權、按功任命時,天子自稱“予一人”。新天子登基,親臨祭祀,如果是自己的祖宗,祝辭上就寫“孝王某”;如果是天神地祗,祝辭上就寫“嗣王某”。天子巡視諸侯,派人致敬在諸侯國內的諸神,祝辭要稱“有天王某甫”。
天子死了,史書上應該記作“天王崩”。為天子招魂,應該高喊“天子迴來吧!”為天子發死後報喪的兇訊,應當說“天王升天而去”。把天子的牌位袝在宗廟,牌位上應題寫“某帝”。天子來除去喪服時,不可以稱“予一人”,而應當稱“予小子”。新天子如果在喪中去世,既然生前就稱之為“小子王某”,那麽死後也仍然這樣稱他。
天子的內宮有後,有世婦,有嬪,有禦妻,還有妾。天子設置官職,先設置侍奉鬼神、侍奉天時的天官,也就是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這六官各自按照一定的法典行事。天子又設立總管人事的五官,也就是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這五官各自統轄下屬的各官。
天子又設置掌管府庫的官六名,也就是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貨,這六官各司其職。為天子服務的工匠有六種,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他們各自負責用自己所擅長的來製造器物。到了年終的時候,五官把一年的成績報告給天子,這叫“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