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上述這些人,都是為人們建功立業的人,所以被人們當作神來祭祀。此外還有日、月、星、辰之神,人民賴以區分四時,安排農事;還有山林、川穀、丘陵之神,人民賴以取得各種生產生活資料。不屬於此類情況的,就不會被人們當作神靈來祭祀了。


    *********


    (24)祭義


    《祭義》是對祭祀意義的闡述。


    祭祀的次數不能太頻繁,太頻繁就會使人感到厭煩,有厭煩之心就是對神不敬。祭祀的次數也不能太稀少,太稀少會使人怠惰,有怠惰之心就會導致忘掉祖先。所以君子按照天的運行規律,春天舉行禘祭,秋天舉行嚐祭。秋天來了,霜露覆蓋大地,君子腳踏霜露,一定會有淒涼之感;這倒不是由於天氣的寒冷,而是由於觸景生情,想起了死去的親人;春天來了,雨露滋潤大地,君子腳踏雨露,一定會忽然動心,希望像春迴大地那樣重見死去的親人。人們用快樂的心情迎接親人的歸來,用悲哀的心情送別親人的離去,所以禘祭奏樂而嚐祭無樂。


    行齋戒之禮三天,必須在齋宮內進行;散齋七天,可以在齋宮外進行。在齋戒之禮的日子裏,要思念死者生前的居處,思念死者生前的笑語,思念死者生前的誌向,思念死者生前喜歡做什麽,喜歡吃什麽。親人這樣專心致誌地致齋三天,就會好像真正見到了親人。到了祭祀那一天,進入廟室,就隱隱約約好像看到了親人的容貌;祭祀完畢轉身要出門時,肅然動心,又好像聽到了親人說話的聲音;出得門來再仔細地聽,又好像聽到了親人長歎的聲音。


    所以先王的孝敬父祖,父祖的容貌總在眼前晃動,父祖的聲音總在耳畔迴響,父祖的心思、愛好總是銘記在心。對父祖熱愛到了這種程度,父祖自然總是活在心中;對父祖虔誠到了這種態度,父祖的容貌聲音自然總是活靈活現。父祖在子孫的心裏如此占有地位,怎能對他們不恭敬呢!


    君子對於父母,在他們活著時要盡心奉養,在他們去世後要虔誠祭享,終身牢記不做有辱父母的事。君子有一輩子的喪事,這句話是指忌日來講的。每逢忌日這一天,什麽事也不做,這並不是說這一天做事不吉利,二是說這一天全部心思都在想念父母,根本就談不上做其他事。


    祭饗天帝是件難做的事,隻有聖人才能做到。祭饗雙親是件難做的事,隻有孝子才能做到。祭饗中的饗字,本來就是向的意思。隻有孝子誠心向往雙親,然後雙親才會接受祭饗。所以孝子在屍的麵前總是和顏悅色。諸侯祭祀時,國君親自把犧牲牽入太廟,夫人獻上盎齊之酒;國君親自用血毛獻屍,夫人也獻上禮器豆;卿大夫們協助國君,卿大夫的妻協助夫人。嚴肅而又恭敬,和悅而又誠心,簡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被祭的神靈來享用祭品。


    文王在祭祀雙親時,敬事亡魂就像他們活著在世一般,思念死者簡直就像不想再活下去。每逢忌日,必定悲哀。提及父母的名諱,就好像見到了死去的雙親。祭祀的虔誠程度,就好像見了雙親生前所喜愛,就好像看到了雙親滿意的神色。能做到這一步的,大概也隻有文王吧。《詩經》上說“直到天亮還睡不著,是由於思念死去的雙親。”講的就是文王。正祭的第二天,直到天亮還睡不著,又備辦祭品祭饗雙親,在這樣的日子裏,既有快樂,也有哀傷,又因此更加思念他們。在心想到雙親前來接受祭饗,心中自然快樂;想到雙親接受祭饗以後還要離開,心中自然哀傷。


    孔子舉行嚐祭,親自奉獻祭品,神態是那樣的忠厚誠懇,步伐是那樣的急促快速。祭祀完畢,子貢問道:老師曾經教導我們,祭祀的時候,要儀表整齊,神態敬慎。今天看到老師您的祭祀,不講究儀表整齊,神態敬慎,那是自我矜持的樣子。與神疏遠的樣子再加上自我矜持的樣子,還能談得上和神明的交接嗎?答案自然是不能。那麽幹嘛還要儀表整齊和神態敬慎呢?如果我們參加國君的祭禮,九獻之禮已經完畢,音樂奏起,一道道熟食菜肴端了上來,大家按照禮樂的規矩行事,百官各就各位,到了這個時候,君子才可以做出儀表整齊、神態矜持的樣子,因為作為客人他們是不會和神明交通的。我說的話並非任何情況下都適用,這要由具體情況來決定。


    孝子將要舉行祭祀,有關的事一定要提前考慮;到那時,一切物品都要置辦齊備;在做這些準備工作時,心中不可以有其他雜念。宗廟中的宮室已經裝修,牆屋已經粉刷,各種物品都已經齊備,此時,孝子夫婦就可以進行齋戒、沐浴,穿上禮服,捧著祭品向神明進獻。進獻時的神情是那樣的誠懇,那樣的專注,就好像拿不動手中的祭品,又好像生怕失手脫掉,這都是孝子夫婦孝敬之心答道極端才有的表現吧。


    獻上各種祭品,按照禮奏起音樂,百官也都協助煮熱進獻。此時此刻,通過祝者的祝詞表達孝子的心意,恍惚之中,仿佛真的是在和神明對話,仿佛神明真的在享用祭品。仿佛神明真的享用祭品,這本是孝子的初衷。孝子的祭祀,其實是一種自盡其敬的行為,盡自己虔誠之心而表現為虔誠的動作,盡自己對神明的相信而表現為確信神明一定存在,盡自己敬意而表現為敬事神明的行為,盡自己的禮節而表現為不違背一點規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來如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來如鬆並收藏我的國學夢我的中國夢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