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否則飛控係統不得搞死人
大隱隱於市,道觀值三億 作者:貳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42章 否則飛控係統不得搞死人
徐行將設計圖紙進一步完善,然後交由白蠡讓他去找人定製。
非常神奇的是。
脫殼尾翼穿甲彈的縮小模型,居然某寶上就能買到!(是真能買到!)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直接買來做測試就是!
反正飛控、定位、以及推進係統都需要一點點兒測試。
在定製飛鐧完成之前,完全可以先利用模型來測試推進係統的可行性。
很快,某寶上的鎢芯模型就送達了。
徐行凝視著穿甲彈模型尾部激光雕刻的爆火符文。
指尖凝聚的真氣在符文中遊走。
之前的鎮元爆火符,其實是專為瞬間釋放能量設計的,以求達到最大的爆速增加殺傷力。
但用作“發射藥”,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畢竟推進燃料需要持續燃燒,而不是嘭的一下直接炸開。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炸藥和發射藥是兩種東西。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 …
炸藥和發射藥,其實又是同一種東西… …
呃,有些拗口不是?!
簡單來講,最早的發射藥“黑火藥”,其實很難作為炸藥使用,其必須在一個壓力容器中加熱,才能達到“爆炸”的效果。
而類似硝化甘油之類的物質,就不需要壓力容器,就能爆炸!
早期被用於礦山爆破的炸藥,達納炸藥,就是用硝化甘油混合矽藻土製成的,呃,類似於後世的口香糖炸藥。
但為啥說炸藥和發射藥,其實又是同一種東西呢?!
這是因為炸藥與發射藥本質都是含能材料,區別在於爆轟波傳播速度。
譬如最早的無煙火藥。
就是用的硝化纖維製成的,隻是裏麵添加了樟腦(後來是二苯胺)作為安定劑,以控製其燃速才使其能夠投入實戰。
畢竟曆史上,硝化纖維發明了近百年,都沒人能將其投入實戰。
不是不想,而是材料限製。
畢竟作為發射藥使用時,並不是爆速越快越好。
因為爆速太高的發射藥,膛壓也很高,對槍管材料的要求也很高。
相對來說,隻要能提供足夠的動能。
發射藥的爆速低一些,反而可以提升槍管的壽命(後來火炮口徑越來越大,所以才追求高膛壓,才有了雙基乃至三基發射藥,這算是觸及到貳仙的老本行了哈哈)。
這也是為啥很多玩子彈複裝的人,錯誤的將步槍發射藥灌進手槍子彈裏,會導致炸膛的緣故。
當然,作為炸藥使用時,就沒有這個顧忌了。
畢竟炸藥這玩意兒是一次性的,不需要考慮壽命… …
當然。
作為更改爆火符的使用方式,徐行就沒這麽麻煩。
從一開始爆火符的設計中,除卻能量守恆定律外,控製爆炸的關鍵,其實是爆炸係數公式。
自己隻需要將符文中的爆炸係數公式改成燃燒係數公式就好了!
這是真氣這種高級能量給他的自信… …
“還是符籙省心啊!”
徐行喃喃自語著,直接上網開始查詢各種口徑火炮發射藥的燃速是多少。
按實驗對象來看。
某寶買的模型隻有拇指粗細,口徑大略在20mm以下。
當然,鎢合金能承受的膛壓肯定比一般的銅質彈頭要大的多。
所以徐行直接采用了一款機炮發射藥的燃速。
“嗯,得把燃速降到50mm\/秒......”
他蘸著摻了銀粉的朱砂,緩緩填入激光雕刻的符文凹槽中。
因為核心燃燒係數需要不斷試驗,所以這一塊就沒有激光雕刻了,而是改為手動繪製。
缺點嘛… …
就是每一次發射後都要重新繪製。
當然,一旦確定了試驗數據,再激光雕刻也不遲。
“把爆炸紋路改成爆燃......”
他蘸著朱砂改寫符文迴路。
原本暴烈的能量爆發結構被替換成螺旋漸開線。
真氣流轉速度被強製降低了八成。
改造後的符文表麵浮現青藍色流光,這是能量緩釋的標誌——就像在硝化纖維裏加入安定劑壓製成單基發射藥,通過物理和化學的雙重手段限製燃速。
為確保燃速可控。
他甚至在彈尾蝕刻了一套「短路符文」。
這套短路符文如同保險裝置,當彈尾燃燒室壓力超過臨界值時,會自動分流部分真氣到彈身,以防止輸出不穩定而導致的燃燒不可控。
整個改造過程並不複雜,隻用了半天就搞定了。
畢竟之前他就憂慮過爆火符在鬧市裏使用動靜太大的問題,想過將爆火符改造成“火球術”的可行性,整個改造思路早就記錄在腦海裏了。
當然,除了解決“發射藥”的燃速問題。
多少裝藥量可以提供多少焦耳的動能、多少動能能提供多遠的射程以及多快的初速這些都需要一點兒一點兒試驗。
好在真氣+符籙這個組合一如既往的無往不利,隻要符籙設計本身沒有問題,這幾乎是最穩定的試驗模型。
甚至在試驗之前,徐行還可以用信仰印記來模擬試驗數據… …
又不是測試飛控和鎖定功能,單純一個推進係統而已,這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於是乎,巨大的試驗空間裏,噗噗聲不絕於耳。
呃… …
一段時間的時間後,徐行發現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
“發射藥”部分確實沒啥問題。
但推進係統可不單單隻有一個“發射藥”作為組成部分呐… …
由於模型的加工問題,這玩意兒是直接模擬的脫殼尾翼穿甲彈的外形。
彈體後部並沒有燃速室。
因為這玩意兒本質就是依靠炮管發射的嘛… …
徐行隻得利用鑽孔設備在彈體後部加工出一個長孔來充當燃燒室。
但素!
無後座力炮的原理可比傳統火炮要複雜多了。
手動鑽出來的孔洞在噴射尾焰時,經常由於氣動外形和空氣摩擦的緣故,導致彈體亂飛而得不到準確的試驗數據。
這可給徐行傷透了腦筋。
雖然吧… …
這玩意兒可以通過可動尾翼來調節飛行姿態,可一想到飛控係統那海量的控製變量,徐行整個人都麻了。
“不行!至少得保證這玩意兒能沿直線飛行才能考慮其他的,否則飛控係統不得搞死人?!”
… …
… …
———————————————
徐行將設計圖紙進一步完善,然後交由白蠡讓他去找人定製。
非常神奇的是。
脫殼尾翼穿甲彈的縮小模型,居然某寶上就能買到!(是真能買到!)
那還有什麽好說的?
直接買來做測試就是!
反正飛控、定位、以及推進係統都需要一點點兒測試。
在定製飛鐧完成之前,完全可以先利用模型來測試推進係統的可行性。
很快,某寶上的鎢芯模型就送達了。
徐行凝視著穿甲彈模型尾部激光雕刻的爆火符文。
指尖凝聚的真氣在符文中遊走。
之前的鎮元爆火符,其實是專為瞬間釋放能量設計的,以求達到最大的爆速增加殺傷力。
但用作“發射藥”,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畢竟推進燃料需要持續燃燒,而不是嘭的一下直接炸開。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炸藥和發射藥是兩種東西。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 …
炸藥和發射藥,其實又是同一種東西… …
呃,有些拗口不是?!
簡單來講,最早的發射藥“黑火藥”,其實很難作為炸藥使用,其必須在一個壓力容器中加熱,才能達到“爆炸”的效果。
而類似硝化甘油之類的物質,就不需要壓力容器,就能爆炸!
早期被用於礦山爆破的炸藥,達納炸藥,就是用硝化甘油混合矽藻土製成的,呃,類似於後世的口香糖炸藥。
但為啥說炸藥和發射藥,其實又是同一種東西呢?!
這是因為炸藥與發射藥本質都是含能材料,區別在於爆轟波傳播速度。
譬如最早的無煙火藥。
就是用的硝化纖維製成的,隻是裏麵添加了樟腦(後來是二苯胺)作為安定劑,以控製其燃速才使其能夠投入實戰。
畢竟曆史上,硝化纖維發明了近百年,都沒人能將其投入實戰。
不是不想,而是材料限製。
畢竟作為發射藥使用時,並不是爆速越快越好。
因為爆速太高的發射藥,膛壓也很高,對槍管材料的要求也很高。
相對來說,隻要能提供足夠的動能。
發射藥的爆速低一些,反而可以提升槍管的壽命(後來火炮口徑越來越大,所以才追求高膛壓,才有了雙基乃至三基發射藥,這算是觸及到貳仙的老本行了哈哈)。
這也是為啥很多玩子彈複裝的人,錯誤的將步槍發射藥灌進手槍子彈裏,會導致炸膛的緣故。
當然,作為炸藥使用時,就沒有這個顧忌了。
畢竟炸藥這玩意兒是一次性的,不需要考慮壽命… …
當然。
作為更改爆火符的使用方式,徐行就沒這麽麻煩。
從一開始爆火符的設計中,除卻能量守恆定律外,控製爆炸的關鍵,其實是爆炸係數公式。
自己隻需要將符文中的爆炸係數公式改成燃燒係數公式就好了!
這是真氣這種高級能量給他的自信… …
“還是符籙省心啊!”
徐行喃喃自語著,直接上網開始查詢各種口徑火炮發射藥的燃速是多少。
按實驗對象來看。
某寶買的模型隻有拇指粗細,口徑大略在20mm以下。
當然,鎢合金能承受的膛壓肯定比一般的銅質彈頭要大的多。
所以徐行直接采用了一款機炮發射藥的燃速。
“嗯,得把燃速降到50mm\/秒......”
他蘸著摻了銀粉的朱砂,緩緩填入激光雕刻的符文凹槽中。
因為核心燃燒係數需要不斷試驗,所以這一塊就沒有激光雕刻了,而是改為手動繪製。
缺點嘛… …
就是每一次發射後都要重新繪製。
當然,一旦確定了試驗數據,再激光雕刻也不遲。
“把爆炸紋路改成爆燃......”
他蘸著朱砂改寫符文迴路。
原本暴烈的能量爆發結構被替換成螺旋漸開線。
真氣流轉速度被強製降低了八成。
改造後的符文表麵浮現青藍色流光,這是能量緩釋的標誌——就像在硝化纖維裏加入安定劑壓製成單基發射藥,通過物理和化學的雙重手段限製燃速。
為確保燃速可控。
他甚至在彈尾蝕刻了一套「短路符文」。
這套短路符文如同保險裝置,當彈尾燃燒室壓力超過臨界值時,會自動分流部分真氣到彈身,以防止輸出不穩定而導致的燃燒不可控。
整個改造過程並不複雜,隻用了半天就搞定了。
畢竟之前他就憂慮過爆火符在鬧市裏使用動靜太大的問題,想過將爆火符改造成“火球術”的可行性,整個改造思路早就記錄在腦海裏了。
當然,除了解決“發射藥”的燃速問題。
多少裝藥量可以提供多少焦耳的動能、多少動能能提供多遠的射程以及多快的初速這些都需要一點兒一點兒試驗。
好在真氣+符籙這個組合一如既往的無往不利,隻要符籙設計本身沒有問題,這幾乎是最穩定的試驗模型。
甚至在試驗之前,徐行還可以用信仰印記來模擬試驗數據… …
又不是測試飛控和鎖定功能,單純一個推進係統而已,這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於是乎,巨大的試驗空間裏,噗噗聲不絕於耳。
呃… …
一段時間的時間後,徐行發現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
“發射藥”部分確實沒啥問題。
但推進係統可不單單隻有一個“發射藥”作為組成部分呐… …
由於模型的加工問題,這玩意兒是直接模擬的脫殼尾翼穿甲彈的外形。
彈體後部並沒有燃速室。
因為這玩意兒本質就是依靠炮管發射的嘛… …
徐行隻得利用鑽孔設備在彈體後部加工出一個長孔來充當燃燒室。
但素!
無後座力炮的原理可比傳統火炮要複雜多了。
手動鑽出來的孔洞在噴射尾焰時,經常由於氣動外形和空氣摩擦的緣故,導致彈體亂飛而得不到準確的試驗數據。
這可給徐行傷透了腦筋。
雖然吧… …
這玩意兒可以通過可動尾翼來調節飛行姿態,可一想到飛控係統那海量的控製變量,徐行整個人都麻了。
“不行!至少得保證這玩意兒能沿直線飛行才能考慮其他的,否則飛控係統不得搞死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