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大早,幾個“旱鴨子”就迫不急待的來到木筏旁邊,前一天晚上漲潮,木筏已經在水裏了,要不是繩子一頭捆在岩石上,木筏可能已經沒影了。
大海有時也會表現出溫柔的一麵,比如這些天,他們每天傍晚在海灘上玩,看到大海漲潮時的壯觀景象,有時快一人高的浪打過來,卻沒有什麽危害,使他們逐漸忽視了大海的另一麵,顯然,大海顯露狂暴一麵的時候,他們都躲在山洞裏,但這一次他們要直麵大海,不管她是溫柔的還是狂暴的。
早上的陽光從東邊照射到海灘上,張國慶看了一會熱情的陽光,宣布改變計劃,原計劃是從海麵上向東劃,現在改為向西劃,繞過島的西端,以避免陽光把眼照的什麽也看不清。
幾個人把一堆必須品搬上木筏,然後固定,每個人都座上試了一下,沒有浪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坐穩的。木筏上還綁了一些腳套,如果感覺不穩當,可以把腳鉤進去,劃槳的時候,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下盤。
張帥上去試了試就跳了下來,拉著繩子在岸上當纖夫。木筏上的人學習著控製木筏,木筏在人力的牽引下,走的還比較平穩。
半個小時後,陳宇峰換下張帥,再過半個小時,張國慶換下陳宇峰,這樣走了一個半小時,木筏已經到了島的西頭,那裏的樹都快長到海裏了,岸上也是高低不平,到處是巨石,這時候再指望岸上的人拉已經不現實了,而且,張帥和陳宇峰說,“離這個地方不遠就是發現狼的地方。”
張國慶也爬上木筏,前幾次有人上筏,都會引起木筏一陣晃悠,幾個人剛開始還都抱怨一番,這會也已經習慣,也許真的是“吐啊吐啊就習慣了”。
木筏現在這個地方完全在小山的陰影裏,這裏也許一直都照不到陽光,陰冷的海水從木筏底下竄上來濺到身上,打的人一個哆嗦。
水流也很混亂,海浪拍在岸上,反迴來的浪和新打過來的浪就會碰撞到一起,扯的木筏像蕩秋千一樣,一會左邊高,一會右邊高,再或是木筏的頭高高的昂起,筏子上的人正努力抓住繩索保持平衡,筏子又變成屁股蹶起老高。上麵的人要隨著浪做出相應的動作,否則就會被甩出去。
幾個人好不容易控製住木筏,習慣了木筏的上下顛簸,一個迴頭浪把本來正在浪尖的木筏打的好像懸了空,“啪”的一聲響,木筏摔在水裏,然後裂成了兩半,一半大概有十來根木頭,王麗的一隻腳正好固定在這邊,她“啊”的一聲就掉到水裏,連著這半邊木筏也隻剩一半露在水麵,另半個木筏上麵的三個人正忙著穩定木筏,一時間也沒有發現少了一個人。
還是張帥最先發現王麗不見了,他大喊了一聲“王麗”,看到水麵上那一小半木筏,一頭朝下,想到王麗的腳結實的捆在木筏上,就急忙跳到水裏,遊到那一小半木筏旁邊,費力的抵抗著海水的波浪,然後紮進水裏,抓到王麗,在王麗身上摸了摸,找到一個小包,拿出包上掛的小刀,把王麗腳上麵纏繞的繩子割斷,最後托著王麗露出水麵。
張國慶和陳宇峰還在費力的控製木筏,張帥露出頭大喊,“往這邊劃,往這邊劃。”張國慶和陳宇峰艱難的把木筏劃向張帥,張帥一隻胳膊摟著王麗,一隻胳膊搭在小半邊木筏上。人在水裏,反倒感覺不是那麽晃蕩,他們這片木筏被水推的離岸有一段距離,王麗似乎喝了不少水,看起來渾身軟軟的附在張帥身上,兩隻胳膊也無力的搭在木筏上,張帥四下裏看看,發現越到岸邊水流越急,浪也越大,張國慶和陳宇峰的木筏也逐漸遠離了小島,用槳也能夠控製木筏了。
遠離小島的木筏稍微穩定下來,張國慶把筏子上的長繩扔給張帥,張帥拽著繩子,慢慢遊到木筏旁邊,先把王麗托到木筏上,又把繩子捆到另一半木筏上,最後才爬上筏子。
王麗躺在木筏上,張國慶學著電視上看到過的急救方案,用力壓她的肚子,一會王麗就把水吐了出來,吐完後,無力的躺在木筏上。
看到王麗和張帥都是冷的哆嗦,張國慶指揮著把木筏劃到遠離小島,有陽光的地方,本來天比較熱,誰知在水裏泡了後,幾人都感覺很冷。張國慶和陳宇峰也滿身是水,需要陽光。
在陽光裏又劃了半個小時,木筏已經到了小島的西麵。
“我們是先靠岸休息一會還是直接劃到島中間的缺口?”張國慶征求意見道。
幾個人都選擇了沉默,剛才驚心動魄的一幕讓每個人都心存恐懼,木筏上還算平穩,幾人似乎都想讓安穩的感覺持續一會。
“那我們慢慢往前劃。”看到大家都不說話,張國慶也覺得這會離小島遠一點好,等會直接劃到小島中間的海灣裏。
王麗這會已經坐了起來,躺在木筏上,總有一半衣服不會幹。幾個人慢慢劃著水,總算到了小島中部的缺口,從這裏看,小島綠油油的,東邊的山比較高,西邊的山坡比較平,一波一波的降下來。大概是小河長期衝刷的原因,這個缺口看起來很大,兩邊還有一些綠洲,綠洲斷斷續續的象一個半環形包圍著缺口。
海灣裏麵的水在島外看起來是深綠色的,似乎裏麵有很多綠色植物。遠遠的看,小溪還形成了個湖。溪水兩邊的岩石在多年水流的衝刷下顯得很平滑,上麵也是覆蓋了一層綠色,把木筏劃近了,才看到是苔蘚。
木筏慢慢的劃進了海灣,海灣裏麵平靜的沒有任何波瀾,木筏可以很平穩的前進。劃進海灣,反倒找不到停下的地方,這會兩邊岸上的岩石都挺高,從木筏爬到岸上有困難。幾個人隻好慢慢劃著木筏往上遊走,希望找到一個上岸的地方。
已經過了中午,除了王麗,其它幾個人都餓了,他們一邊劃水一邊掏出肉幹吃,又劃了一會,終於找到能夠上岸的地方,幾個男人都跳下水,把木筏拉到岸邊,固定在石頭上,最後王麗才跳下木筏,上了岸。
木筏上的東西丟了不少,碗還剩三個,槳也剩三個,王麗的弓箭都沒有丟,張國慶的弓卻找不到了,現在需要升一堆火,然後做點飯,填飽肚子再說。張國慶和陳宇峰去找木柴,留下張帥陪著王麗,準備一個挖灶坑。
這裏的樹木比山洞那裏要密的多,林裏還有蘑菇、木耳,樹上還能找到不少野果,一會時間,張國慶和陳宇峰就帶迴來夠好幾天吃的東西。
張帥生起火,把鍋架起來,這才發現這個鍋掉了一個邊,比原來小多了,但它依然能把水煮開。帶的鹽也少了很多,應該是見水跑掉了,張帥隻好把鹽袋子也放到鍋裏煮。王麗沒有食欲,張國慶強迫她吃了些野果。
吃完飯,張國慶帶著幾個人四處轉轉,這確實是個造船的好地方:有足夠的樹木,基本沒有海浪,有足夠的場地。
也有很多不足:沒有造船的技術,沒有足夠的人力,除了木材,他們沒有其它物資。
吃完飯,簡單休息一會,就到了迴去了的時間,張國慶要求迴去繞著小島的東邊走,這樣可以對小島有個完整的認識,當然,路程會遠一點。
幾個人撐著木筏,緩緩的劃出小海灣,就要出灣的時候,張國慶說:“我們給這個小海灣起個名字吧。我提議叫‘王麗灣’。”
“真難聽,老板,你的創意指數為零。”王麗已經慢慢緩過來了,雖然還不想動,但嘴巴已經不饒人了。
“那你起個名字。”張國慶本來的用意就是給王麗提神,目的已經達到。
“嗯……嗯……”王麗嗯了半天也沒有嗯出個結果。
“叫美麗海灣行不行?”張帥給出個選擇。
“也不好聽,不過比老板起的名字好多了。先用著吧,一會想到更好的名字再換。”王麗對這個名字不太反感。
木筏遠離小島才開始轉向東,到了小島的東頭,才看到小島東邊的小山,向東的方向也是慢坡,東邊也有一個小溪,有自己的入海口,這個小溪水量很小,從這個小溪的入海口很容易上島,但現在沒時間從這裏上島了。
張帥自言自語的說:“這條小溪叫什麽名字呢?”陳宇峰聽到了,迴答:“叫東帥溪。這是東邊山峰的小溪,用你的名字,多好!”
“那西邊山峰的小溪叫西峰溪,也是用你的名字,看,多難聽,還咬嘴。”張帥也用陳宇峰的名字。
“東帥溪倒是可以,西峰溪確實難聽。”張國慶評價了一句,“小陳你再想一個名字,給咱們常去的小溪用。”
“小陳,嗬嗬,叫小陳溪得了。”王麗插了一句嘴。
“嗯,這個名字可以。”張國慶也同意。“兩個山叫西山和東山吧。這樣我們小島上的地名就全了。”
“不全呀,兩個山中間那麽大一片地方都沒有名字。”王麗接口道。
“老板的名字還沒用,用老板的名字。”張帥提議。
“叫老板平原?不好聽。”張國慶說。
“叫國慶平原。”王麗又起了個名字。
“這個島還沒有名字,我們住了這麽長時間,總要起個名字吧,老板。”王麗繼續。
“叫新科蘭島好不好?用咱們公司的名字。”張國慶總是最沒有創意的那一個。
“沒勁,還不如叫科蘭島。”王麗去掉了一個“新”字。
幾個人討論著名字,不覺天慢慢暗了下來,他們努力的劃,連王麗都加入了,終於在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迴到了出發的地方。
大海有時也會表現出溫柔的一麵,比如這些天,他們每天傍晚在海灘上玩,看到大海漲潮時的壯觀景象,有時快一人高的浪打過來,卻沒有什麽危害,使他們逐漸忽視了大海的另一麵,顯然,大海顯露狂暴一麵的時候,他們都躲在山洞裏,但這一次他們要直麵大海,不管她是溫柔的還是狂暴的。
早上的陽光從東邊照射到海灘上,張國慶看了一會熱情的陽光,宣布改變計劃,原計劃是從海麵上向東劃,現在改為向西劃,繞過島的西端,以避免陽光把眼照的什麽也看不清。
幾個人把一堆必須品搬上木筏,然後固定,每個人都座上試了一下,沒有浪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坐穩的。木筏上還綁了一些腳套,如果感覺不穩當,可以把腳鉤進去,劃槳的時候,也需要有一個穩定的下盤。
張帥上去試了試就跳了下來,拉著繩子在岸上當纖夫。木筏上的人學習著控製木筏,木筏在人力的牽引下,走的還比較平穩。
半個小時後,陳宇峰換下張帥,再過半個小時,張國慶換下陳宇峰,這樣走了一個半小時,木筏已經到了島的西頭,那裏的樹都快長到海裏了,岸上也是高低不平,到處是巨石,這時候再指望岸上的人拉已經不現實了,而且,張帥和陳宇峰說,“離這個地方不遠就是發現狼的地方。”
張國慶也爬上木筏,前幾次有人上筏,都會引起木筏一陣晃悠,幾個人剛開始還都抱怨一番,這會也已經習慣,也許真的是“吐啊吐啊就習慣了”。
木筏現在這個地方完全在小山的陰影裏,這裏也許一直都照不到陽光,陰冷的海水從木筏底下竄上來濺到身上,打的人一個哆嗦。
水流也很混亂,海浪拍在岸上,反迴來的浪和新打過來的浪就會碰撞到一起,扯的木筏像蕩秋千一樣,一會左邊高,一會右邊高,再或是木筏的頭高高的昂起,筏子上的人正努力抓住繩索保持平衡,筏子又變成屁股蹶起老高。上麵的人要隨著浪做出相應的動作,否則就會被甩出去。
幾個人好不容易控製住木筏,習慣了木筏的上下顛簸,一個迴頭浪把本來正在浪尖的木筏打的好像懸了空,“啪”的一聲響,木筏摔在水裏,然後裂成了兩半,一半大概有十來根木頭,王麗的一隻腳正好固定在這邊,她“啊”的一聲就掉到水裏,連著這半邊木筏也隻剩一半露在水麵,另半個木筏上麵的三個人正忙著穩定木筏,一時間也沒有發現少了一個人。
還是張帥最先發現王麗不見了,他大喊了一聲“王麗”,看到水麵上那一小半木筏,一頭朝下,想到王麗的腳結實的捆在木筏上,就急忙跳到水裏,遊到那一小半木筏旁邊,費力的抵抗著海水的波浪,然後紮進水裏,抓到王麗,在王麗身上摸了摸,找到一個小包,拿出包上掛的小刀,把王麗腳上麵纏繞的繩子割斷,最後托著王麗露出水麵。
張國慶和陳宇峰還在費力的控製木筏,張帥露出頭大喊,“往這邊劃,往這邊劃。”張國慶和陳宇峰艱難的把木筏劃向張帥,張帥一隻胳膊摟著王麗,一隻胳膊搭在小半邊木筏上。人在水裏,反倒感覺不是那麽晃蕩,他們這片木筏被水推的離岸有一段距離,王麗似乎喝了不少水,看起來渾身軟軟的附在張帥身上,兩隻胳膊也無力的搭在木筏上,張帥四下裏看看,發現越到岸邊水流越急,浪也越大,張國慶和陳宇峰的木筏也逐漸遠離了小島,用槳也能夠控製木筏了。
遠離小島的木筏稍微穩定下來,張國慶把筏子上的長繩扔給張帥,張帥拽著繩子,慢慢遊到木筏旁邊,先把王麗托到木筏上,又把繩子捆到另一半木筏上,最後才爬上筏子。
王麗躺在木筏上,張國慶學著電視上看到過的急救方案,用力壓她的肚子,一會王麗就把水吐了出來,吐完後,無力的躺在木筏上。
看到王麗和張帥都是冷的哆嗦,張國慶指揮著把木筏劃到遠離小島,有陽光的地方,本來天比較熱,誰知在水裏泡了後,幾人都感覺很冷。張國慶和陳宇峰也滿身是水,需要陽光。
在陽光裏又劃了半個小時,木筏已經到了小島的西麵。
“我們是先靠岸休息一會還是直接劃到島中間的缺口?”張國慶征求意見道。
幾個人都選擇了沉默,剛才驚心動魄的一幕讓每個人都心存恐懼,木筏上還算平穩,幾人似乎都想讓安穩的感覺持續一會。
“那我們慢慢往前劃。”看到大家都不說話,張國慶也覺得這會離小島遠一點好,等會直接劃到小島中間的海灣裏。
王麗這會已經坐了起來,躺在木筏上,總有一半衣服不會幹。幾個人慢慢劃著水,總算到了小島中部的缺口,從這裏看,小島綠油油的,東邊的山比較高,西邊的山坡比較平,一波一波的降下來。大概是小河長期衝刷的原因,這個缺口看起來很大,兩邊還有一些綠洲,綠洲斷斷續續的象一個半環形包圍著缺口。
海灣裏麵的水在島外看起來是深綠色的,似乎裏麵有很多綠色植物。遠遠的看,小溪還形成了個湖。溪水兩邊的岩石在多年水流的衝刷下顯得很平滑,上麵也是覆蓋了一層綠色,把木筏劃近了,才看到是苔蘚。
木筏慢慢的劃進了海灣,海灣裏麵平靜的沒有任何波瀾,木筏可以很平穩的前進。劃進海灣,反倒找不到停下的地方,這會兩邊岸上的岩石都挺高,從木筏爬到岸上有困難。幾個人隻好慢慢劃著木筏往上遊走,希望找到一個上岸的地方。
已經過了中午,除了王麗,其它幾個人都餓了,他們一邊劃水一邊掏出肉幹吃,又劃了一會,終於找到能夠上岸的地方,幾個男人都跳下水,把木筏拉到岸邊,固定在石頭上,最後王麗才跳下木筏,上了岸。
木筏上的東西丟了不少,碗還剩三個,槳也剩三個,王麗的弓箭都沒有丟,張國慶的弓卻找不到了,現在需要升一堆火,然後做點飯,填飽肚子再說。張國慶和陳宇峰去找木柴,留下張帥陪著王麗,準備一個挖灶坑。
這裏的樹木比山洞那裏要密的多,林裏還有蘑菇、木耳,樹上還能找到不少野果,一會時間,張國慶和陳宇峰就帶迴來夠好幾天吃的東西。
張帥生起火,把鍋架起來,這才發現這個鍋掉了一個邊,比原來小多了,但它依然能把水煮開。帶的鹽也少了很多,應該是見水跑掉了,張帥隻好把鹽袋子也放到鍋裏煮。王麗沒有食欲,張國慶強迫她吃了些野果。
吃完飯,張國慶帶著幾個人四處轉轉,這確實是個造船的好地方:有足夠的樹木,基本沒有海浪,有足夠的場地。
也有很多不足:沒有造船的技術,沒有足夠的人力,除了木材,他們沒有其它物資。
吃完飯,簡單休息一會,就到了迴去了的時間,張國慶要求迴去繞著小島的東邊走,這樣可以對小島有個完整的認識,當然,路程會遠一點。
幾個人撐著木筏,緩緩的劃出小海灣,就要出灣的時候,張國慶說:“我們給這個小海灣起個名字吧。我提議叫‘王麗灣’。”
“真難聽,老板,你的創意指數為零。”王麗已經慢慢緩過來了,雖然還不想動,但嘴巴已經不饒人了。
“那你起個名字。”張國慶本來的用意就是給王麗提神,目的已經達到。
“嗯……嗯……”王麗嗯了半天也沒有嗯出個結果。
“叫美麗海灣行不行?”張帥給出個選擇。
“也不好聽,不過比老板起的名字好多了。先用著吧,一會想到更好的名字再換。”王麗對這個名字不太反感。
木筏遠離小島才開始轉向東,到了小島的東頭,才看到小島東邊的小山,向東的方向也是慢坡,東邊也有一個小溪,有自己的入海口,這個小溪水量很小,從這個小溪的入海口很容易上島,但現在沒時間從這裏上島了。
張帥自言自語的說:“這條小溪叫什麽名字呢?”陳宇峰聽到了,迴答:“叫東帥溪。這是東邊山峰的小溪,用你的名字,多好!”
“那西邊山峰的小溪叫西峰溪,也是用你的名字,看,多難聽,還咬嘴。”張帥也用陳宇峰的名字。
“東帥溪倒是可以,西峰溪確實難聽。”張國慶評價了一句,“小陳你再想一個名字,給咱們常去的小溪用。”
“小陳,嗬嗬,叫小陳溪得了。”王麗插了一句嘴。
“嗯,這個名字可以。”張國慶也同意。“兩個山叫西山和東山吧。這樣我們小島上的地名就全了。”
“不全呀,兩個山中間那麽大一片地方都沒有名字。”王麗接口道。
“老板的名字還沒用,用老板的名字。”張帥提議。
“叫老板平原?不好聽。”張國慶說。
“叫國慶平原。”王麗又起了個名字。
“這個島還沒有名字,我們住了這麽長時間,總要起個名字吧,老板。”王麗繼續。
“叫新科蘭島好不好?用咱們公司的名字。”張國慶總是最沒有創意的那一個。
“沒勁,還不如叫科蘭島。”王麗去掉了一個“新”字。
幾個人討論著名字,不覺天慢慢暗了下來,他們努力的劃,連王麗都加入了,終於在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迴到了出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