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武趕在一年之期結束前兩天,完成了五萬人口的任務,每天仍有不少流民加入,段小武不象前段時間那樣,每天幾次往移民司要數字,移民司的壓力也稍微小了一點點。
剛想喘口氣,毛海涯的警衛員找來,說陸東縣的師爺來了,正在向毛海涯興師問罪,說咱們挖他們的人了,叫咱們把人還迴去。
段小武想了一陣,把自己的警衛員叫進來,交待一陣,和警衛員一起,到毛海涯的衙門。
這裏解釋一下,雖然段小武是這裏實際的行政負責人,但對南陳國的官方,毛海涯才是這裏的軍政一把手,所以,陸高縣的師父才會找到毛海涯抱怨,毛海涯也才會召段小武來應對。
段小武進屋,卻沒有看到毛海涯,隻看到一個陌生人坐在客席喝水,他走到那人跟前,拱手道:“在下段小武,襄助毛將軍主理政務,仁兄如何稱唿?”
那人急忙起身,揖道:“在下杜子夫,陸高縣師爺,奉我家縣令老爺之令,前來索要本縣逃亡過來民戶,還望大人應允。”
麵對麵站著,段小武才細看此人,約摸有三十多歲,身材中等,麵堂偏瘦,一縷長髯飄在胸前,頭戴書生巾,身穿長袍,似有一縷正氣在胸中,是一個典型的讀書人模樣,看樣子,生活條件一般。聽了杜子夫的話,段小武心中暗想,這還真是天真,人來了,怎麽能叫走呢,待我戲耍他一下,於是迴答:“杜兄放心,若是貴縣百姓,本縣定無阻攔之理,即使不是貴縣之民,隻要願往貴縣,本縣也一律放行。”
“當真?”
“自然,隻是這些流民,來本縣之時,皆身無長物,在本縣吃住一律由本縣供應,若要離開,總是要付給本縣一些本錢才是。”
“一些吃、住費用,想來不會太多,請大人說個數,我報與縣令大人。”
“貴縣慷慨,我這就叫人來算。杜師爺先喝些茶水,算師馬上就到。”
不一會,一個賬房模樣的中年人,夾了個盤算走了進來,向段小武拱了拱手,說道,“大人,需算何賬,請吩咐。”
段小武示意他座下,叫他算外來流民這些日子的花費,賬房聽了,迴道:“大人放心,咱們東海縣,誰不知道我鐵算盤一盤清賴夏天,保證算不錯一個大子兒。”
說完,他裝模作樣地坐在杜子夫身旁,一邊撥拉著算盤,一邊大聲唱道:“外來流民,一日三餐,供粟米二斤半,肉半斤,菜一斤,合銀二錢,自流民來此,共計五十天,每人飲食共計十兩。”
說完,在毛海涯的桌子上拿出一支筆,寫了下來,問杜子夫,“先生,此價格可公道?”
杜子夫聽了,覺得這個用餐標準比自己的還高,但單價算的不算貴,總價下來,雖是高些,也不算太離譜,就迴答道:“還算公道。”
“請先生在此簽名,表示認可。”
杜子夫有些疑惑,“這就完了?”
賴夏天麵露笑容,並不答話,隻是盯著他,杜子夫與他對視一會,隻好簽了名字。
看他簽完名,賴夏天笑了一下,繼續說道:“住宿。”
“住宿?”
“他們來到本縣,本縣總不能讓他們露宿吧。本縣為了安頓他們,新建房屋數千套,購買各種家具,因為要的急,價格都比平時貴一些,總共花費了四十萬兩銀子。”
“四十萬兩?這些房子、家具,他們走了又不能帶走,怎麽能都算給他們?”
“他們雖不帶走,銀子卻是已經花出去了,他們走了,沒人住了,也算是白花了。”賴夏天淡淡地說。
“那房子、家具畢竟還在,不能算。”杜子夫急道。
“好,依你,房子、家具不讓他們買,隻算是住店,一人一天十兩銀子,你莫要再爭了。”賴夏天怒道。
“杭京也沒有如此貴的房子,你這裏的店家,我去住的,是一兩銀子十天。”杜子夫急切地說。
“就依你,一兩銀子十天,他們在此住了五十多天,就按五十天算,一人五兩銀子不算多吧。”賴夏天盯著杜子夫說道,把杜子夫盯的有些發毛,說道:“不算多,不算多。”
賴夏天又寫下“住宿每人五兩銀子。”然後讓杜子夫簽字,杜子夫無奈簽下名字。
“再說說安保費。”
“什麽安保費?”
“金狼入侵,本縣為保平安,聘請野馬雇傭軍,來此協助安保,訂金十萬兩,如有戰事,活捉金狼兵一個二十兩,死的十兩,總共花費十三萬四千兩。貴縣百姓來此避難,還是要分擔一些的。”
“這……”杜子夫這時候,才感覺到來人似乎是戲耍他,有些生氣,說道:“這又要攤多少!”
賴夏天卻是不急,隻是淡淡地說:“本縣兩萬餘人,每人攤銀六兩半,不足的衙門出了。”
杜子夫卻是無論如何也不再簽名了,恨恨地站起身,也不告別,甩袖離去。
段小武和賴夏天相視一眼,同時大笑,段小武笑得直不起身,過了一會,緩過神來,才說道:“賴夏天,怎麽取這個名字,哈哈哈?”說著,又笑了起來。
另一人卻說道,“倉促期間,也沒有想到更好的名字,想著他叫個夫,我就叫他不能出頭,就叫個天。”
幾天後,段小武有了些閑暇,帶了幾個警衛員,到鄉下去看看,他想看看,這段時間來的幾個家族的安置情況,再看看普通百姓生活有沒有問題。
第一站,就來到盧氏一族,族長盧誌高帶著兩個兄弟、幾個子侄聽說他來,都在村口相迎。
雙方寒暄已畢,族長盧誌高請段小武屋中敘話,又是一陣寒暄之後,段小武問道:“族長,盧氏一族到此居住,定有招待不周之處,前段時間,來本縣落戶之人過多,忙得不可開交,怠慢了貴族,還請族長告知,晚輩定竭力改善。”
“大人客氣了,盧氏一族漂泊至此,萬未想到會受如此禮遇,不僅有屋住,家具也基本齊備,幾天時間,我們全族之人就穩住心神,現如今,已經開始準備耕種之事。老朽在此,謝過大人了。”說首,盧誌高離開座席,向著段小武深深一躬。
段小武也站起身,扶起盧誌高,請他再坐下,說道:“族長所說,均是前期我們已經安排之事,如有疏漏,還請指出。”看盧誌高還要說話,他擺擺手,示意讓盧誌高聽他說完,才繼續說道:“前麵建房、購置家具,都是上官安排,不日上官會來微服暗訪,本官惶恐,需知不足,也好盡快改進,還請族長教我。”
盧誌高聽到此處,沉默一會,說道,“若是此說,老朽就鬥膽說上一二。”
“這一是土地,按人頭分,每人二十畝,又不準多買,族中窮困之人多喜,而富貴之人則憂。”
“何憂?還請明示。”
“這莊戶人家過日子,有點錢,都存起來買地,這才心裏踏實,這禁絕買賣土地,莊戶人家就沒有了奔頭。”
“還請族長言說其二。”
“這二,本族舉族遷至此處,族中所有人皆有土地,我這族長的話,似乎聽的人就少了。如遇大事,我也難以動員。”
段小武聽了之後,稍一沉吟,說道“如此兩點,我為族長解惑,這一,是因本縣新來之人多,土地均為分配之地,所有人並未購買,因此也不許買賣,如允許買賣,定會有小人前來落戶,領到土地後,賣與他人,徒增成本,不僅土地不允許買賣,房屋、家具均為公資,也不許買賣。此事,日後定有所改變,此時卻無法變更,還請族長諒解。”
“這二,盧氏一族新到,還未真正融入本地,遠的不說,近的事情,馬上春季開學,族中所有適齡兒童均要入校學習,此為本地之律,不可不遵。”
盧誌高一聽,急道,“大人,盧氏一族新到,立足未穩,哪有閑錢上學,還請大人網開一麵。”
段小武一聽,知道盧誌高以為是私塾,一般人承擔不起,解釋道:“盧族長,本縣所有適齡兒童上學均不收費用,如果不上學,會有懲罰,不僅是兒童,成年人在農閑,也要上學,掌握基本的讀寫、計算。”
盧誌高喃喃道:“哪裏有不要錢的學。”
段小武再解釋,“學校為本縣開設,所有費用由本縣承擔,族長無需擔心。”
盧誌高擦了一把不存在的汗,說道:“這就好,這就好。”忽然又想到段小武說,成人也要上學,又問:“這成年人再要上學,也難以考上功名,又有何意?”
“本地有很多產業,需要眾多人工,收入遠超種地,這些產業招人,首要就是要有‘初等文化合格證’,這是其一;其二呢,本地有很多公職,比如衙役,村長,也要求有這個證;其三呢,是上官對在下的考核,三年之後,如果本地識字率不到六成,本官就要受罰。”
盧誌高一時間聽到這麽多新名詞,有些難以接受,但還是從中聽到一個詞“村長”,急問:“村長是何種官職?”
“村長也不算官職,有點類似於裏正。比如你們住這個地方,叫小李莊,你是族長,這個族長呢,是你們族中之人的認可,本縣對此並未認可,村長,是本縣認可的管理本村的人。族長不用著急,我們上官說過,新來之村,三年內仍按原來的辦法管理,三年之後,要想當村長,就要有這個‘初等文化合格證’”
盧誌高心中暗想,“這些族人,有了土地後,本來就不太聽話,現在又要上學,三年後村長還要有什麽合格證,這些規矩都要先記下來,等這大人走後,再慢慢思量。”
想了好一陣子,盧誌高才再次抬頭,又問道:“大人所說的產業,有哪些?”
段小武笑道:“族長不問,我也要說的。這些產業,大多是紡織上的,族長也可參與。”
盧誌高也笑道,“大人說笑了,紡織,本族也辦過,若說比種地收入高很多,老朽卻不相信。”
段小武奇道:“不想族長還是個行家,那敢問族長,紡織,成本最高的部分,是什麽?”
“當為人工之費。紡織,最費人工。”
“本地有機巧之人,所產機器,一人可當十人之功,族長覺得,可有利乎?”
“十人之功?若有如此機器,卻有大利,隻是……”
段小武知道盧誌高不太相信,說道:“族長可願觀之?”
盧誌高心中正在懷疑,說道:“如果有此機會,老朽願意一觀。”
“我知道本縣多個大族,都是盧族長邀來,一直未有感謝,今日再請族長,多邀幾個家族,一起去看,時間定在十日之後,到時各位在縣城南門集合,一同考察,考察之後,本官做東,以謝各位。”
“大人客氣了,老朽定然竭力邀請各家一同參觀。”
段小武看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就一拱手,說道,“如此,本官就靜候盧族長佳音了,具體的細節,可以和我的警衛員佳七確定。”說著,轉向一個警衛員,說道:“王佳七,此事你來負責,莫要出了差錯。”
那個王姓警衛員立正迴答:“是。”
告別了盧誌高,段小武在村裏閑轉,卻不讓族長派人跟著,不到中午,幾人已經打馬離開了小李莊。
段小武帶著兩個警衛,在各村轉了足足三天才迴縣城,有人擔心段小武的安全,毛海涯卻滿不在乎地迴答:“一個排的人也不見得能占到他們的便宜。”
十天後,宗孝先安排的接訪人員,帶著十輛馬車,在東海縣城南門,作為紡織產業園區第一次正式接待的外來參觀團,宗孝先親自來迎接,還借了兩個班的護衛,除了每輛馬車的馭手,前後兩輛馬車,各有半個班的護衛,這些護衛是剛換裝步槍的士兵。
段小武作為組織者,也加入了這次參觀團。一共有八個家族,三十五人,代表二十餘家參觀,安排馬車時,是相同身份的人安排在一輛車中,這樣方便他們交流,段小武坐的那輛車,有四個族長,一車的老頭子,隻有他一個年輕人,一路上,族長們有各種問題向他請教,他也一一作答,解決了族長心中很多疑問。
紡織產業園區,雖然外來參觀團不多,但接待過很多次明崇島的參觀團,連學校都來參觀過很多次,已經有了專門的講解人員,流程也多次優化,效果已經是相當的好了。
一群人一大早出發,中午在路上吃了點飯,下午三點多才到園區,到了園區後,宗孝先並沒有立即安排參觀,而是先請參觀團“辦辦雜事”。
參觀團的人沒有見過這種衝水式的衛生間,幸好衛生間中有專門的服務員,給他們講解各種器具的用法,又指導他們開水龍頭,洗手、洗臉。
經過這個過程,一群人心中都有些發怵,感覺來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更高層次的世界。
進入會議室,自是熱茶奉上,之後有專人介紹這個產業園區的大致情況,聽的一群人雲裏、霧裏,聽說這個園區才建立一年,感覺更是震驚。
總體介紹後,參觀團分成幾隊,每隊有兩人專門負責,開始參觀園區,按生產順序,先來到繅絲工廠,對於繅絲,參觀團的每個人都很熟悉,進廠前還有些不屑,感覺這樣一個簡單的工序,十幾歲的娃子都能幹,搞這麽大一間工廠,純粹是浪費。
參觀團一進入廠區內部,直接就驚了,此時外麵天氣還有些冷,裏麵卻是熱氣騰騰,女工們一路小跑,不停的掛絲,掛上絲之後,完全就不用管了,看著飛轉的機器,把蠶繭變成一卷一卷的線團。
盧誌高驚道:“這一人何止當十人,我看如此繅絲,一人可當二十、三十人。”其他人也是點頭稱是。
之後的工序,也如同繅絲廠一樣,讓他們更為驚異,有些工序,一人甚至能頂傳統手工五十人的工作量,一路參觀下來,幾人均是熱汗直冒,連連稱奇。參觀完工廠,又迴到會議室,卻是自由提問時間,參觀團人人都有問題,除了價格暫時沒有答複外,其他問題都有了解釋。
主持人說道:“機器價格,晚上宗主任請大家吃飯時,親自告訴諸位。”
晚飯,就在產業園的招待所裏簡單安排,眾人心思也不在吃上,幾杯陳酒下肚,氣氛活躍起來,盧誌高瞅了個機會,趕緊問機器的價格,他這一問,原本鬧哄哄的屋子一下靜了下來,一群人都等著宗孝先迴答。宗孝先喝了一口水,笑道:
“列位,本區所有設備,都隻能從我這裏購買,也隻能在本區使用,不能運到其他地方。”
說到此處,宗孝先頓了一下,一眾人開始交頭接耳,似乎對此有些看法,其中一個瘦高之人,站起身來,拱手弱弱地問道:“大人,為何隻能在此處使用?”
“因為,機器暫不允許外泄,諸位可知蘇州千益祥?多年前購買一款織布機,織機價格為三十萬兩,遠不如本區織機,若按此價,諸位認為,我這個織機,價格多少合適?”
一眾人又是交頭接耳,這些都是縣裏的小族,並沒有多少銀子,三十萬兩已經是天文數字。一會,仍是瘦高漢子發問:“本區織機價格幾何?”
“繅絲機器最貴,一套要7萬兩,紡紗機器最便宜,一套機器隻要4千兩,織機要一套要2萬兩,印染機,要5萬兩。”
這個顯然比三十萬小得多的數字,也不是這些小地主能夠承受的,宗孝先把價格說出後,又是一片安靜,每人都在盤算,能夠買哪些設備,其中幾人明顯是連最便宜的機器也投不起,宗孝先看了一陣,又說道:“段大人那裏還提供設備貸款,年息一成,最多可貸設備款的四成。如果銀錢仍就不夠,段大人也可入股,諸位也可合股。如果用了段大人的銀子,段大人也會派人參與。”
聽說有貸款,一眾人又各自盤算,眼前的飯菜就更沒有味道了。宗孝先知道這些人有些私話要說,敬了一圈酒後,就借故離開,留下他們討論。
段小武把人送到產業園後,自己沒有多停,而是直接上了明崇島,當麵向張國慶匯報了工作,請張國慶支援一些人力,主要是稅務、治安、教師方麵,張國慶也都應允。辭別了張國慶,又去見陳宇峰,想叫a大隊時不時去轄區訓練一下,陳宇峰知道他心裏打什麽主意,也表示同意,拉著他去參觀島上的“新玩意”。
第一站,是蒸汽機,段小武說道:“陳總,這個東西我上次來就看過了,看點別的吧。”
陳宇峰說,“與你上次來看的,有點不一樣,你再仔細看看。”
“除了多了一根銅絲,我看不出來其他變化。”說著,伸手就要去摸那根銅絲。
陳宇峰急忙製止了他,說,“別摸,能要命的。”
說著,把他帶到銅絲連著的另外一間屋子,這時候已經是傍晚,屋裏卻亮堂堂的,段小武看銅絲連接到房頂,連到一個發光的球上,疑惑道:“這是什麽?”
“那邊那個蒸汽機,帶了一個發電機,這個光球,叫燈泡。隻是現在剛剛研製出來,隻在這一個地方有用。”
“老板說了,過幾個月,要把你們分批叫迴來,專門學習“電”。”
陳宇峰拉著段小武來到武器實驗室,隨口問道:“崔主任,連發武器試驗情況怎麽樣?”
被叫做崔主任的小夥,並不認識段小武,迴答道:“報告陳總,不知道您身邊這位身份,是否可以接觸如此秘級產品。”
“他是段小武,是東海縣區行政一把手,秘級足夠。”
“是。報告陳總,連發武器現在主要問題仍在槍管,連續擊發會迅速導致槍管和撞針報廢,最新的樣品,60發子彈後,就可能需要更換零件,使用時卡殼問題也比較多。”
“給我們演示一下。”
“是。”
崔主任馬上安排了試槍員,三十發子彈都沒有上子彈,段小武感覺,如果用這種武器,對付金狼兵,應該更有把握了。
陳宇峰看到段小武發綠的眼睛,說:“別看了,現在量產還有問題,隻能給a大隊少量裝備,還要帶很多備件。”
陳宇峰沒有留他吃飯,隻是臨走的時候,叫人給他拍了一張照片,把不明就裏的段小武閃得眼暈了很久。段小武迴到自己家,吃了一頓家常飯,安安生生地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趕到紡織園區,帶隊迴東海縣。
剛想喘口氣,毛海涯的警衛員找來,說陸東縣的師爺來了,正在向毛海涯興師問罪,說咱們挖他們的人了,叫咱們把人還迴去。
段小武想了一陣,把自己的警衛員叫進來,交待一陣,和警衛員一起,到毛海涯的衙門。
這裏解釋一下,雖然段小武是這裏實際的行政負責人,但對南陳國的官方,毛海涯才是這裏的軍政一把手,所以,陸高縣的師父才會找到毛海涯抱怨,毛海涯也才會召段小武來應對。
段小武進屋,卻沒有看到毛海涯,隻看到一個陌生人坐在客席喝水,他走到那人跟前,拱手道:“在下段小武,襄助毛將軍主理政務,仁兄如何稱唿?”
那人急忙起身,揖道:“在下杜子夫,陸高縣師爺,奉我家縣令老爺之令,前來索要本縣逃亡過來民戶,還望大人應允。”
麵對麵站著,段小武才細看此人,約摸有三十多歲,身材中等,麵堂偏瘦,一縷長髯飄在胸前,頭戴書生巾,身穿長袍,似有一縷正氣在胸中,是一個典型的讀書人模樣,看樣子,生活條件一般。聽了杜子夫的話,段小武心中暗想,這還真是天真,人來了,怎麽能叫走呢,待我戲耍他一下,於是迴答:“杜兄放心,若是貴縣百姓,本縣定無阻攔之理,即使不是貴縣之民,隻要願往貴縣,本縣也一律放行。”
“當真?”
“自然,隻是這些流民,來本縣之時,皆身無長物,在本縣吃住一律由本縣供應,若要離開,總是要付給本縣一些本錢才是。”
“一些吃、住費用,想來不會太多,請大人說個數,我報與縣令大人。”
“貴縣慷慨,我這就叫人來算。杜師爺先喝些茶水,算師馬上就到。”
不一會,一個賬房模樣的中年人,夾了個盤算走了進來,向段小武拱了拱手,說道,“大人,需算何賬,請吩咐。”
段小武示意他座下,叫他算外來流民這些日子的花費,賬房聽了,迴道:“大人放心,咱們東海縣,誰不知道我鐵算盤一盤清賴夏天,保證算不錯一個大子兒。”
說完,他裝模作樣地坐在杜子夫身旁,一邊撥拉著算盤,一邊大聲唱道:“外來流民,一日三餐,供粟米二斤半,肉半斤,菜一斤,合銀二錢,自流民來此,共計五十天,每人飲食共計十兩。”
說完,在毛海涯的桌子上拿出一支筆,寫了下來,問杜子夫,“先生,此價格可公道?”
杜子夫聽了,覺得這個用餐標準比自己的還高,但單價算的不算貴,總價下來,雖是高些,也不算太離譜,就迴答道:“還算公道。”
“請先生在此簽名,表示認可。”
杜子夫有些疑惑,“這就完了?”
賴夏天麵露笑容,並不答話,隻是盯著他,杜子夫與他對視一會,隻好簽了名字。
看他簽完名,賴夏天笑了一下,繼續說道:“住宿。”
“住宿?”
“他們來到本縣,本縣總不能讓他們露宿吧。本縣為了安頓他們,新建房屋數千套,購買各種家具,因為要的急,價格都比平時貴一些,總共花費了四十萬兩銀子。”
“四十萬兩?這些房子、家具,他們走了又不能帶走,怎麽能都算給他們?”
“他們雖不帶走,銀子卻是已經花出去了,他們走了,沒人住了,也算是白花了。”賴夏天淡淡地說。
“那房子、家具畢竟還在,不能算。”杜子夫急道。
“好,依你,房子、家具不讓他們買,隻算是住店,一人一天十兩銀子,你莫要再爭了。”賴夏天怒道。
“杭京也沒有如此貴的房子,你這裏的店家,我去住的,是一兩銀子十天。”杜子夫急切地說。
“就依你,一兩銀子十天,他們在此住了五十多天,就按五十天算,一人五兩銀子不算多吧。”賴夏天盯著杜子夫說道,把杜子夫盯的有些發毛,說道:“不算多,不算多。”
賴夏天又寫下“住宿每人五兩銀子。”然後讓杜子夫簽字,杜子夫無奈簽下名字。
“再說說安保費。”
“什麽安保費?”
“金狼入侵,本縣為保平安,聘請野馬雇傭軍,來此協助安保,訂金十萬兩,如有戰事,活捉金狼兵一個二十兩,死的十兩,總共花費十三萬四千兩。貴縣百姓來此避難,還是要分擔一些的。”
“這……”杜子夫這時候,才感覺到來人似乎是戲耍他,有些生氣,說道:“這又要攤多少!”
賴夏天卻是不急,隻是淡淡地說:“本縣兩萬餘人,每人攤銀六兩半,不足的衙門出了。”
杜子夫卻是無論如何也不再簽名了,恨恨地站起身,也不告別,甩袖離去。
段小武和賴夏天相視一眼,同時大笑,段小武笑得直不起身,過了一會,緩過神來,才說道:“賴夏天,怎麽取這個名字,哈哈哈?”說著,又笑了起來。
另一人卻說道,“倉促期間,也沒有想到更好的名字,想著他叫個夫,我就叫他不能出頭,就叫個天。”
幾天後,段小武有了些閑暇,帶了幾個警衛員,到鄉下去看看,他想看看,這段時間來的幾個家族的安置情況,再看看普通百姓生活有沒有問題。
第一站,就來到盧氏一族,族長盧誌高帶著兩個兄弟、幾個子侄聽說他來,都在村口相迎。
雙方寒暄已畢,族長盧誌高請段小武屋中敘話,又是一陣寒暄之後,段小武問道:“族長,盧氏一族到此居住,定有招待不周之處,前段時間,來本縣落戶之人過多,忙得不可開交,怠慢了貴族,還請族長告知,晚輩定竭力改善。”
“大人客氣了,盧氏一族漂泊至此,萬未想到會受如此禮遇,不僅有屋住,家具也基本齊備,幾天時間,我們全族之人就穩住心神,現如今,已經開始準備耕種之事。老朽在此,謝過大人了。”說首,盧誌高離開座席,向著段小武深深一躬。
段小武也站起身,扶起盧誌高,請他再坐下,說道:“族長所說,均是前期我們已經安排之事,如有疏漏,還請指出。”看盧誌高還要說話,他擺擺手,示意讓盧誌高聽他說完,才繼續說道:“前麵建房、購置家具,都是上官安排,不日上官會來微服暗訪,本官惶恐,需知不足,也好盡快改進,還請族長教我。”
盧誌高聽到此處,沉默一會,說道,“若是此說,老朽就鬥膽說上一二。”
“這一是土地,按人頭分,每人二十畝,又不準多買,族中窮困之人多喜,而富貴之人則憂。”
“何憂?還請明示。”
“這莊戶人家過日子,有點錢,都存起來買地,這才心裏踏實,這禁絕買賣土地,莊戶人家就沒有了奔頭。”
“還請族長言說其二。”
“這二,本族舉族遷至此處,族中所有人皆有土地,我這族長的話,似乎聽的人就少了。如遇大事,我也難以動員。”
段小武聽了之後,稍一沉吟,說道“如此兩點,我為族長解惑,這一,是因本縣新來之人多,土地均為分配之地,所有人並未購買,因此也不許買賣,如允許買賣,定會有小人前來落戶,領到土地後,賣與他人,徒增成本,不僅土地不允許買賣,房屋、家具均為公資,也不許買賣。此事,日後定有所改變,此時卻無法變更,還請族長諒解。”
“這二,盧氏一族新到,還未真正融入本地,遠的不說,近的事情,馬上春季開學,族中所有適齡兒童均要入校學習,此為本地之律,不可不遵。”
盧誌高一聽,急道,“大人,盧氏一族新到,立足未穩,哪有閑錢上學,還請大人網開一麵。”
段小武一聽,知道盧誌高以為是私塾,一般人承擔不起,解釋道:“盧族長,本縣所有適齡兒童上學均不收費用,如果不上學,會有懲罰,不僅是兒童,成年人在農閑,也要上學,掌握基本的讀寫、計算。”
盧誌高喃喃道:“哪裏有不要錢的學。”
段小武再解釋,“學校為本縣開設,所有費用由本縣承擔,族長無需擔心。”
盧誌高擦了一把不存在的汗,說道:“這就好,這就好。”忽然又想到段小武說,成人也要上學,又問:“這成年人再要上學,也難以考上功名,又有何意?”
“本地有很多產業,需要眾多人工,收入遠超種地,這些產業招人,首要就是要有‘初等文化合格證’,這是其一;其二呢,本地有很多公職,比如衙役,村長,也要求有這個證;其三呢,是上官對在下的考核,三年之後,如果本地識字率不到六成,本官就要受罰。”
盧誌高一時間聽到這麽多新名詞,有些難以接受,但還是從中聽到一個詞“村長”,急問:“村長是何種官職?”
“村長也不算官職,有點類似於裏正。比如你們住這個地方,叫小李莊,你是族長,這個族長呢,是你們族中之人的認可,本縣對此並未認可,村長,是本縣認可的管理本村的人。族長不用著急,我們上官說過,新來之村,三年內仍按原來的辦法管理,三年之後,要想當村長,就要有這個‘初等文化合格證’”
盧誌高心中暗想,“這些族人,有了土地後,本來就不太聽話,現在又要上學,三年後村長還要有什麽合格證,這些規矩都要先記下來,等這大人走後,再慢慢思量。”
想了好一陣子,盧誌高才再次抬頭,又問道:“大人所說的產業,有哪些?”
段小武笑道:“族長不問,我也要說的。這些產業,大多是紡織上的,族長也可參與。”
盧誌高也笑道,“大人說笑了,紡織,本族也辦過,若說比種地收入高很多,老朽卻不相信。”
段小武奇道:“不想族長還是個行家,那敢問族長,紡織,成本最高的部分,是什麽?”
“當為人工之費。紡織,最費人工。”
“本地有機巧之人,所產機器,一人可當十人之功,族長覺得,可有利乎?”
“十人之功?若有如此機器,卻有大利,隻是……”
段小武知道盧誌高不太相信,說道:“族長可願觀之?”
盧誌高心中正在懷疑,說道:“如果有此機會,老朽願意一觀。”
“我知道本縣多個大族,都是盧族長邀來,一直未有感謝,今日再請族長,多邀幾個家族,一起去看,時間定在十日之後,到時各位在縣城南門集合,一同考察,考察之後,本官做東,以謝各位。”
“大人客氣了,老朽定然竭力邀請各家一同參觀。”
段小武看事情說的差不多了,就一拱手,說道,“如此,本官就靜候盧族長佳音了,具體的細節,可以和我的警衛員佳七確定。”說著,轉向一個警衛員,說道:“王佳七,此事你來負責,莫要出了差錯。”
那個王姓警衛員立正迴答:“是。”
告別了盧誌高,段小武在村裏閑轉,卻不讓族長派人跟著,不到中午,幾人已經打馬離開了小李莊。
段小武帶著兩個警衛,在各村轉了足足三天才迴縣城,有人擔心段小武的安全,毛海涯卻滿不在乎地迴答:“一個排的人也不見得能占到他們的便宜。”
十天後,宗孝先安排的接訪人員,帶著十輛馬車,在東海縣城南門,作為紡織產業園區第一次正式接待的外來參觀團,宗孝先親自來迎接,還借了兩個班的護衛,除了每輛馬車的馭手,前後兩輛馬車,各有半個班的護衛,這些護衛是剛換裝步槍的士兵。
段小武作為組織者,也加入了這次參觀團。一共有八個家族,三十五人,代表二十餘家參觀,安排馬車時,是相同身份的人安排在一輛車中,這樣方便他們交流,段小武坐的那輛車,有四個族長,一車的老頭子,隻有他一個年輕人,一路上,族長們有各種問題向他請教,他也一一作答,解決了族長心中很多疑問。
紡織產業園區,雖然外來參觀團不多,但接待過很多次明崇島的參觀團,連學校都來參觀過很多次,已經有了專門的講解人員,流程也多次優化,效果已經是相當的好了。
一群人一大早出發,中午在路上吃了點飯,下午三點多才到園區,到了園區後,宗孝先並沒有立即安排參觀,而是先請參觀團“辦辦雜事”。
參觀團的人沒有見過這種衝水式的衛生間,幸好衛生間中有專門的服務員,給他們講解各種器具的用法,又指導他們開水龍頭,洗手、洗臉。
經過這個過程,一群人心中都有些發怵,感覺來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更高層次的世界。
進入會議室,自是熱茶奉上,之後有專人介紹這個產業園區的大致情況,聽的一群人雲裏、霧裏,聽說這個園區才建立一年,感覺更是震驚。
總體介紹後,參觀團分成幾隊,每隊有兩人專門負責,開始參觀園區,按生產順序,先來到繅絲工廠,對於繅絲,參觀團的每個人都很熟悉,進廠前還有些不屑,感覺這樣一個簡單的工序,十幾歲的娃子都能幹,搞這麽大一間工廠,純粹是浪費。
參觀團一進入廠區內部,直接就驚了,此時外麵天氣還有些冷,裏麵卻是熱氣騰騰,女工們一路小跑,不停的掛絲,掛上絲之後,完全就不用管了,看著飛轉的機器,把蠶繭變成一卷一卷的線團。
盧誌高驚道:“這一人何止當十人,我看如此繅絲,一人可當二十、三十人。”其他人也是點頭稱是。
之後的工序,也如同繅絲廠一樣,讓他們更為驚異,有些工序,一人甚至能頂傳統手工五十人的工作量,一路參觀下來,幾人均是熱汗直冒,連連稱奇。參觀完工廠,又迴到會議室,卻是自由提問時間,參觀團人人都有問題,除了價格暫時沒有答複外,其他問題都有了解釋。
主持人說道:“機器價格,晚上宗主任請大家吃飯時,親自告訴諸位。”
晚飯,就在產業園的招待所裏簡單安排,眾人心思也不在吃上,幾杯陳酒下肚,氣氛活躍起來,盧誌高瞅了個機會,趕緊問機器的價格,他這一問,原本鬧哄哄的屋子一下靜了下來,一群人都等著宗孝先迴答。宗孝先喝了一口水,笑道:
“列位,本區所有設備,都隻能從我這裏購買,也隻能在本區使用,不能運到其他地方。”
說到此處,宗孝先頓了一下,一眾人開始交頭接耳,似乎對此有些看法,其中一個瘦高之人,站起身來,拱手弱弱地問道:“大人,為何隻能在此處使用?”
“因為,機器暫不允許外泄,諸位可知蘇州千益祥?多年前購買一款織布機,織機價格為三十萬兩,遠不如本區織機,若按此價,諸位認為,我這個織機,價格多少合適?”
一眾人又是交頭接耳,這些都是縣裏的小族,並沒有多少銀子,三十萬兩已經是天文數字。一會,仍是瘦高漢子發問:“本區織機價格幾何?”
“繅絲機器最貴,一套要7萬兩,紡紗機器最便宜,一套機器隻要4千兩,織機要一套要2萬兩,印染機,要5萬兩。”
這個顯然比三十萬小得多的數字,也不是這些小地主能夠承受的,宗孝先把價格說出後,又是一片安靜,每人都在盤算,能夠買哪些設備,其中幾人明顯是連最便宜的機器也投不起,宗孝先看了一陣,又說道:“段大人那裏還提供設備貸款,年息一成,最多可貸設備款的四成。如果銀錢仍就不夠,段大人也可入股,諸位也可合股。如果用了段大人的銀子,段大人也會派人參與。”
聽說有貸款,一眾人又各自盤算,眼前的飯菜就更沒有味道了。宗孝先知道這些人有些私話要說,敬了一圈酒後,就借故離開,留下他們討論。
段小武把人送到產業園後,自己沒有多停,而是直接上了明崇島,當麵向張國慶匯報了工作,請張國慶支援一些人力,主要是稅務、治安、教師方麵,張國慶也都應允。辭別了張國慶,又去見陳宇峰,想叫a大隊時不時去轄區訓練一下,陳宇峰知道他心裏打什麽主意,也表示同意,拉著他去參觀島上的“新玩意”。
第一站,是蒸汽機,段小武說道:“陳總,這個東西我上次來就看過了,看點別的吧。”
陳宇峰說,“與你上次來看的,有點不一樣,你再仔細看看。”
“除了多了一根銅絲,我看不出來其他變化。”說著,伸手就要去摸那根銅絲。
陳宇峰急忙製止了他,說,“別摸,能要命的。”
說著,把他帶到銅絲連著的另外一間屋子,這時候已經是傍晚,屋裏卻亮堂堂的,段小武看銅絲連接到房頂,連到一個發光的球上,疑惑道:“這是什麽?”
“那邊那個蒸汽機,帶了一個發電機,這個光球,叫燈泡。隻是現在剛剛研製出來,隻在這一個地方有用。”
“老板說了,過幾個月,要把你們分批叫迴來,專門學習“電”。”
陳宇峰拉著段小武來到武器實驗室,隨口問道:“崔主任,連發武器試驗情況怎麽樣?”
被叫做崔主任的小夥,並不認識段小武,迴答道:“報告陳總,不知道您身邊這位身份,是否可以接觸如此秘級產品。”
“他是段小武,是東海縣區行政一把手,秘級足夠。”
“是。報告陳總,連發武器現在主要問題仍在槍管,連續擊發會迅速導致槍管和撞針報廢,最新的樣品,60發子彈後,就可能需要更換零件,使用時卡殼問題也比較多。”
“給我們演示一下。”
“是。”
崔主任馬上安排了試槍員,三十發子彈都沒有上子彈,段小武感覺,如果用這種武器,對付金狼兵,應該更有把握了。
陳宇峰看到段小武發綠的眼睛,說:“別看了,現在量產還有問題,隻能給a大隊少量裝備,還要帶很多備件。”
陳宇峰沒有留他吃飯,隻是臨走的時候,叫人給他拍了一張照片,把不明就裏的段小武閃得眼暈了很久。段小武迴到自己家,吃了一頓家常飯,安安生生地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趕到紡織園區,帶隊迴東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