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紡織園區領導連續幾個月都是“代主任”,今天終於迎來了正式主任,名字叫孫懷義。他是和戚嚴一批的奴隸,宗孝先和張帥去開紡織廠的時候,孫懷義接替了他的管家位置,大小事務處理的都算妥當,紡織園區的地位眼看越來越重要,一直沒有正式領導,也肯定會影響園區發展。在宗孝先的推薦下,孫懷義正式走馬上任。


    紡織園區中最大的產業,就是盧高飛的公司,如今已經下轄了15個子公司,有繅絲、紡紗、紡織、印染、發電、維修、服務等類別,如今正籌劃一個成衣公司。


    這些工廠並沒有像盧高飛的想象一樣順利投產,發電廠出了不少故障,影響了工廠生產,有一段時間,還沒有老式工廠的效率高,好在久病成醫,明崇島技術人員在工廠裏連續吃住兩個月,終於把問題解決了,五月之後,停電事故就很少了。


    因為上年年底開始,盧高飛就提價收購蠶繭,促進了各地農戶的養蠶積極性,結果工廠沒有按期達到產量,新蠶下來的時候,繭價有些下跌,盧高飛又緊急申請一批流動資金,收購了一批,算是把價格穩定住。園區裏不少人罵盧高飛,說他這一舉動,讓同行都掙得少了,特別是他本家哥哥盧高遠,更是四處說他壞話。他知道自己被園區裏麵的同行孤立,但他實在是太忙了,連去解釋都沒有時間。


    孫懷義來到紡織園區上任,第一個想要約見的就是盧高飛,他手上的工廠數量多,產量也大,最近一兩個月,產量更是接近園區總產量的一半。


    而且,孫懷義也知道,盧高飛這個公司,投資實際上有一半多來自明崇島,另外來自趙大家,他這個公司明麵上和其他紡織公司差不多,實際上更像是明崇島直屬的公司。


    孫懷義見了園區裏幾十個掌櫃,還沒有約到盧高飛,隱隱有些客大欺店的感覺,好在他上任一個多月,對園區工作已經熟悉。本想第一個就要見的盧高飛,倒成了最後一個見的人,兩人之前也打過交道,所以不算陌生,孫懷義到了新崗位,盧高飛先是表達了恭喜,然後為自己不能早些來見表示道歉。


    寒暄完畢,孫懷義例行公事的問道:“對於公司,園區還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還需改正?”


    “孫主任客氣了,普天之下,恐怕沒有能超過園區服務的地方了。”


    “哦,盧總,那你說說,為何這園區裏新來開廠人不多呢?”


    “孫主任為此擔憂?”


    “正是。”


    “如果是這個事,孫主任完全不用擔憂,我想不出三個月,會有很多人來找您開廠,您要擔心的是廠房不夠用,蓋也趕不上,土地不夠用,再買又不好買了。”


    “看來盧總心中有數,我剛來不久,盧總能否指點迷津?”


    “孫主任是‘人在事中迷’,人家要來開廠,必然是因為能掙到錢,前麵開廠的一、二十家,經過一年多的摸索,都已經開始盈利,就拿我最早當掌櫃的盧氏紡織廠來說,我在之時,月利潤已經將近四千兩銀子,而盧家自己隻是投入了一萬兩銀子,東海縣投了一萬兩銀子,現在廠子我哥當經理,一月利潤也有二千多兩,試問這天下哪有如此暴利的行業?而象那樣規模的紡織廠,如果管控得當,月利潤最高能到六千兩銀子。”


    “而且,前段時間各家因為暴利,都窩著不外傳,想吃獨食,現在眼看秘密藏不住了,各家都打算把前期掙到的錢再投進來,我估計最多兩、三個月,孫主任就無廠房可供了。”


    “如此說來,我還要早做打算?”孫懷義倒吸一口涼氣,想到自己原來估計的與盧高飛所說的完全不一樣,而盧高飛又是幾個大佬看好的人才,孫懷義自然要重視。沉思片刻,孫懷義又問道:“盧總,還有其他嗎?”


    “還有,我的工廠與其他工廠不一樣之處,在於我的工廠全部使用電動,明崇島又造出燈泡,可使工廠夜間亮如白晝,我打算嚐試招收工人,專門夜間生產,如此,一份投資,可得兩份收益,而園區則要增加宿舍數量,還要增加學校,培訓更多合格工人。”


    “這又要房產和地皮。”孫懷義立即想到園區的供給能力,他突然想到其他工廠掌櫃都說盧高飛的壞話,正好有機會,他也問問,看盧高飛為啥要提價收購蠶繭。


    “孫主任知道,現在機器不論是繅絲,還是紡紗或是織布,速度遠快於過去,如果蠶價下降,必然傷害農民養蠶之心,現在多花一點銀子收購蠶繭,是為了讓農民加大養蠶數量,以免工廠之間爭奪有限的蠶繭,造成繭價暴漲。”


    “盧總有道理。”


    送走了盧高飛,孫懷義一直在迴憶這幾句話,他又仔細考慮了很久,迴到園區的宿舍,也還在推演,後來幹脆開燈,寫了一個公文,題目是《關於盡快增加紡織機械產量、提前儲備園區土地和工人、新建廠房的請示》,其中將園區可能麵臨的大量投資做了估算,要求機械加工廠提前為可能到來的大規模投資做準備,爭取用這個投資拉動建築、機械加工等各個行業,增加園區對人力和資金的聚集效應,提升園區整體實力。


    托盧高飛的福,他的宿舍已經裝了電燈,這個公文他一直寫到深夜,是在燈下完成的。


    孫懷義的報告上,要新增1000畝土地,他想著能批500畝,再蓋些廠房,應該就能頂上一年。結果迴文第三天就迴來了,卻是批準再儲備5000畝,他仔細看著批示,一度懷疑是自己眼睛花了,居然批的比報的還多。


    他知道宗孝先建設這個園區的時候,第一次就批了20萬兩銀子,這兩年島上賣機器,也隻賣了80萬兩,園區今年剛有工廠開始交房租,收入遠遠小於投入,而再儲備5000畝地,這樣投資又要有20萬兩,至少現在看,園區投資是很難收迴了。


    孫懷義跟著張國慶當管家這麽久,當然知道很多投資是不計迴報的,他也看到過很多項目開始的時候完全看不到迴報,後來都能掙大錢,這點他相信張國慶的眼光。


    沉寂了幾個月的紡織園區再次擴大,宗孝先在時,建設好的廠房還有一半沒有用完,新規劃的廠區就又開始大建。新的廠區規劃在老園區的北側,裏麵已經有一個村莊,原來村裏人不少都到園區裏麵做工,聽說園區要買他們的地,有些願意,有些不願意,費了孫懷義不少功夫。


    大量的銀子投過來,自是帶動了水泥、製磚各個行業,而機械廠也都收到了“指導性訂單”。


    紡織行業的暴利在明崇島上已經不是秘密,而島上諸多工人,經過近十年休養生息,手上大都有些閑錢,但能夠一擲萬兩去開工廠的人,卻並不多,好在聰明人到處都是,明崇島上也鼓勵創新。


    此時的第一機械廠已經從一、二十人的車間,發展成了四百多人的工廠,廠長仍是韋宏圖,他這個工廠,算是半私有化的,工廠的初始資金、設備、廠房都是張帥投入的,沒向他收一分錢,前期的訂單也都是張帥給的,他也掙了不少錢,之後張帥似乎是忘了這事,從沒有向他要過一分銀子,倒是經常給他下些訂單,幾年下來,工廠越發壯大,和他類似的機械加工廠,也都是這樣發展起來的,現在規模比他還大的工廠,也有三、四家。創新就從這家四百多人的工廠開始。


    韋宏圖的侄子在機械廠中,是個公認的“能人”,雖然年齡不大,來工廠時間不長,隻是擔任車間副主任,能力卻得到廠裏大多數人的認可,至於位置,他叔叔當廠長,今年也不過剛剛三十,廠裏麵的中層,也都是跟著叔叔打天下的一批老工人,還沒有他叔叔年齡大,眼看著在這個工廠中,難以展現自己的能力,他就萌生了去開個紡織廠的想法,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叔叔,叔叔卻說,“你隻是看到了紡織廠的暴利,可知機械廠的利潤並不比紡織廠低。”卻不願意給他投資。


    韋一輝沒有錢,自然也不能去投資開廠,但幾個工友聽說他有這個想法後,卻願意湊些錢給他,幾個工友一算,居然能拿出來四、五百兩銀子,雖說仍是遠遠不足,倒給韋一輝一個啟發,於是幾人暗中聯絡,廠裏居然有一半人都願意出資,有,有些少,總數居然也有七、八千兩,韋宏圖聽說他湊了這麽多錢,就以工廠名義也出了五千兩。


    韋一輝湊了這一萬多兩銀子,距離兩萬兩的目標值仍是不夠,此事就傳到了張國慶耳中,張國慶讓明崇投資也去參與一下,並給出專業股份的指導,避免搞成“非法集資”,於是明崇投資出了一個章程,初期內容也很簡單:一兩銀子一股,同股同權,集資必須存入指定的銀號,所有花銷需要有章程才能支出,隨後,明崇投資也投出了一筆很小的投資——兩千兩。


    韋一輝得了明崇投資的專業指導,在工廠內就貼出了告示,很快就集夠了兩萬兩的底數,最後實收兩萬五千兩銀子。


    受韋一輝公司的啟發,明崇島上很多工廠都開始這種內部集資活動,張國慶不得已在報紙上反複宣傳:投資有風險,集資行為必須要批準才合法,集資必須存入指定商號,怕民間財富被人一卷而空。


    然而明崇島上已經有數萬中產階級,他們投資熱情並未因為報紙通告而降低,各類集資公司、投資公司一時間居然出現了數十家,這還是在大街上公開掛牌的,專憑員工拉人頭騙親戚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每一期報紙上,都會有專欄說明哪些公司是經過審核的,哪個公司的項目進行到了哪一步,這些消息足以為投資人提供足夠的信息,而這方麵的信息越來越多,報社不得已,把這個欄目獨立出來,新成立了《投資報》。


    《投資報》正式發行沒有幾天,就爆出一個大案,一個未經審批的公司,打著三個月翻倍的廣告,通過親戚朋友互相介紹,居然籌集了四萬兩銀子,而這家公司的錢,全部被莊家弄走,一夜之間,公司消失,幾個打雜的小員工成了投資人的泄憤對象,被暴打了一頓,差點就失了性命。


    《投資報》跟蹤這個案件,采訪一個個的投資人,被打的員工,用了大半張報紙報道此事,經過此事後,一周內又連續三家公司發生類似事件。島上的投資熱潮終於降下溫來,而即使是正規的公司,也有很多投資人要求贖迴。


    這時候,很多投資人發現,即使是正式批準的公司,也無法贖迴,想要銀子,隻能等分紅或者有人願意接盤。


    此時幾乎無人接盤,投資人手中的股權一直在貶值。不再負責行政事務的張國慶一直關注社會熱點,他看街上總有人舉著牌子,上麵寫著出售某公司的股權,就專門找了一間大房子,讓賣股權的人都集中在這裏麵交易,這就形成了明崇島的股權交易大廳。


    《投資日報》也報道了股權交易大廳成立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報道哪種股權當天價格多少,看著不少股權價格都打了對折,張國慶自己溜達到股權交易大廳,找了幾家靠譜的公司,把當天有出賣的股權都買了。兩個警衛看的有些呆了,張國慶看他們一眼,說道,“你們也買一些吧,特別是韋一輝這家的,快要投產了。”


    此時的盧高飛,正在工廠做倒班實驗,晚上搞大規模生產,沒有先例,隻是先在一個紡織車間中嚐試。這個廠房房頂整齊地新裝了不少燈泡,過去是光線一暗下來,車間裏就沒辦法生產,有了這些燈泡,就可以開燈生產。


    實驗對工廠原來的工人是保密的,老婆李翠蓮負責這個車間的夜班實驗,她挑了幾個手藝不錯的員工,讓他們白天休息,晚上再來。


    白班的人已經全部離開,機器也沒有全開,隻有四、五個工人在車間裏忙碌著,盧高飛也在一旁看著,從生產過程上看,並沒有什麽問題。


    過了四個多小時,女工們紛紛停下手上的工作,都說有些餓,盧高飛讓他們把手上的活完結了,帶他們出去吃宵夜。一連三天,工廠晚上都會加班。


    盧高飛自己認真檢查了夜班生產的質量,感覺和白天生產的質量沒有差別,又請廠裏師傅評比,師傅們也看不出差別。這下盧高飛下決心開始夜班,存在的問題是晚班生產時間還不夠,半夜之後,工人們又餓又困,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在一次交流會上,盧高飛聽說明崇島上有個新產品:時鍾。盧高飛專門到明崇島上去看,一個塔樓樹在那裏,幾根指針旋轉著說明時間,他感覺這個東西對自己的管理很有用,原來工廠開工,總要等工人來齊,大家各自看日頭,每人估計的都不一樣,光是開工,前後就要半個小時,有了時鍾,工廠就可以統一上、下班。


    時鍾還是很貴,居然要兩萬兩銀子才能建一個,他當然不願意花這麽多錢,於是找到孫懷義,想讓孫懷義的園區來建設,孫懷義也不舍得花這麽多錢,兩人決定各出一萬,各自可以找人籌錢,降低自己的花費,結果孫懷義到園區各工廠化緣,居然化緣來了一萬兩銀子,而盧高飛找的是準備來園區投資,先期來考察的掌櫃,居然也收到了五千兩,其中第一個集資工廠的廠長韋一輝,也投了五十兩銀子。


    夜班的試驗,逐漸推廣到盧高飛的每個工廠,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多。各工廠的新工人崗前培訓也開始了,工廠摸索出來的經驗,晚班上八個小時比較合適,此時白班時間是跟太陽,白天長,上班時間就長,白天短,上班時間就短。


    夜班讓紡織行業的利潤進一步增加,過去的一份投資,現在可以得到兩份迴報,工人對夜班議論很多,暗地裏對夜班意見也很大,但出資人們非常喜歡這個創新,明崇投資對盧高飛單獨獎勵一萬兩銀子。


    看到盧高飛的工廠又變出花來,其他工廠也紛紛搞供電改造,紡織園區的夜間也開始人來人往。順應需要,園區的道路上立起了一排路燈,提前準備為夜班的工人照明。


    整個工廠搞夜班實驗是在八月末,仍就是紡織廠,一個班次有十四名女工和三名男工,男工負責維護保障,女工負責生產,由一名副廠長管理。第一周的生產數據顯示,首日產量與白天十個小時相當,第二天、第三天都有些下降,再後來產量又恢複到第一天的水平。


    盧高飛對夜班產量和白班產量相差不多並不奇怪,他一有時間就會泡在生產車間裏,知道工人剛開始的時候效率比較高,過段時間就會喝水、方便,而這種時間會隨著生產時間增加而增加,越到後麵,效率越低,因此,很多工廠都在想辦法增加工人生產時間的時候,盧高飛卻在想辦法降低工人的生產時間。


    他做了多種兩個班對倒的實驗,確定每個班次四個小時,這樣每天能夠生產十六個小時,產量略略超過原來十八小時的白夜班製,總體來說效率較高,這樣每天機器都會停工八個小時,又是一大浪費。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確定每班工作八小時,其中一個小時為吃飯、休息,每天三班,這樣比原來的方案降低了兩班交接的頻次,也就減少了時間消耗,而總體月產量是原來的三倍多。


    為了鼓勵工人上夜班,盧高飛為夜班工人每月發半兩銀子的夜班補助,而三個班次都有夜班,這反倒是變相給工人漲了工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科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蟲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蟲小小並收藏新科蘭記事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