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一輝考察了紡織園區所有的工廠,最終決定按盧高飛的工廠運營方式開工,他不缺維護保障人員,他自己的工廠裏麵找幾個人幫忙不是問題,也不怕產品沒有銷路,他們產品都要出海,海外巨大的需求,暫時沒有見頂的跡象,他現在缺的隻有工人,前期他招到了十五個工人,隻夠一班所用,要搞三班倒,還需要很多女工。
工人的缺口,讓韋氏紡織廠的產能不能充分釋放,這個腦子好使的人,給員工開了個短會,叫他們休息一天,迴去找些親戚、朋友來上班,如果能夠在這裏安心上班,每找來一個人上一個月班,廠裏就獎勵舉薦人一兩銀子,最多可以領三個月。
韋氏紡織廠用三兩銀子招來一個人的方法,很快解決了用工荒,廠子裏生產進入了正軌,他的紡織廠開工後,陸續又有三十多家工廠開工,紡織園區第一期廠房也正式用盡。此時,附近幾十裏的村子都有年輕人來上班,甚至江南也有人數百人來。
孫懷義此時已經連續忙了三個月,他和盧高飛談完沒有幾天,心思還放在新區拆遷和建設上的時候,韋一輝就來考察,然後就帶熱了一股明崇島民間投資熱潮,投到紡織園區的有三十個公司,這些公司規模都不算太大,卻很快將一期空下的廠房訂完,二期的廠房還沒有完工,明崇島的投資熱潮就降了溫,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人來洽談入駐。
剛從二期工地返迴的孫懷義,還沒有喝口水,就有人來求見,他站起身來,到會客室去接待來人,卻見會客人坐著一人,身後站著兩人,坐著那人身著絲綢長袍,花色貴氣,正喝著茶,後麵兩人均是短打扮,孫懷義就明白,來人不是明崇島的,因為明崇島已經很少有人著穿袍了。
坐著那人抬了下眼皮,看孫懷義一身短打扮,以為又是服務人員,就繼續喝茶,孫懷義身後的服務人員急忙介紹道:“錢先生,這是我們這裏的管事,園區孫主任。”然後又麵向孫懷義說道:“這位是酥州錢先生。”
坐著的人這才明白,來人是這裏的老大,也慌忙起身,揖道:“鄙人姑蘇人氏,錢有多。”
孫懷義迴禮道,“本人孫懷義,這裏的管事,你可叫我孫主任。這個地方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都可找我。”
“孫主任客氣,在下原本與宗先生所熟,宗主任兩年前曾寫書信與我,邀我在此設廠,隻是近期事多,一再誤了行程,待在下來此,方知宗先生已經高升。”說著,錢有多還麵露憾色。
“原來是宗主任朋友,宗主任已經高升數月,錢先生若是在此開廠,本人就可協助,若是訪問宗主任,還需預約,待約到宗主任閑暇,自會與老友相見。”
錢有多聽了這話,想到自己本也不想見宗孝先,隻是個由頭,就迴答說:“還是先看看如何開廠吧。”
孫懷義叫了一個專門介紹園區的宣講人員,就在屋內,打開幻燈片,一張照片一張照片地介紹,把錢有多驚的下巴都掉了下來,二十分鍾介紹完後,孫懷義問道:“錢先生準備投資哪種工廠?”
錢有多從介紹中已經知道每種設備的價格,廠房如何使用,正在盤算,聽到孫懷義發問,呆了一下,迴道:“還容在下思慮一番。”
“也好,下午請錢先生到園區各家工廠轉一轉,中午我就不陪錢先生了,園區內所有事情,都可由這位代主任解決,如果他解決不了,就會報給我。”說罷,拱手與錢有多辭別。
錢有多是紡織的行家,他心中一直盤算著這些設備,原來宗孝先賣紡織機的時候,他也聽說過,要三十萬兩銀子,他是真沒有,所以一直也沒有把宗孝先的邀請當成迴事,前一段時間聽說宗孝先在陸高開的紡織園區,是個人都能發財,簡直是遍地黃金,他開始是不信的,傳的人多了,他就有了看一看的想法,酥州離此地也不遠,過了江就到了。
上午隻是聽介紹,他就很是吃驚,每張圖片都很清楚,再有人解說,看機器應該都不錯,解說人講的生產速度,實在是太驚人,如果不到現場去看,他是斷不相信的。
帶著疑問,代主任陪同他參觀工廠,現在園區的參觀,基本都是在盧高飛的工廠裏,主要原因是不需要預約,廠中管事就能做主,走路又少,各種機器也是最先進的。
錢有多先是到了紡織廠,他睜大眼睛看著紡織女工一人管四台機器,機器高速運行產生的“哐嗵”聲,敲打在錢有多的心頭,他知道,每“哐嗵”一下,布上就增加一條線,如此密集的聲響,效率恐怕比自己工廠裏高了不隻十倍、二十倍,更別說這裏還是一人四台機器,粗算一下,這一個人恐怕能頂自己工廠八十個甚至一百人的產量,這能省多少工錢啊。
錢有多不放心,在這裏多看一會,生怕自己一走,機器就跑不動了,半個小時之後,他相信自己再站半個小時,機器也是一樣的。
晚上,錢有多住在有電燈的客房裏,感覺自己像一個土老帽一樣,啥都不認識,幸好服務人員很是貼心地介紹了所有設備,並告訴他,有什麽問題隨時去叫他,他隨叫隨到。
看著各種設備的價格表,還有園區各種設施的優惠措施,再加上白天得到的其他消息,錢有多準備拿出一半的資金投入到這裏,先開一個紡織廠,產品運迴酥州,就當是自己那個廠生產的。
孫懷義接待了錢有多後,園區又迎來一波小小的熱潮,這波熱潮都是南陳富商,原來對這個園區不屑一顧的富商們,開始相信這裏能夠讓他們發財,參觀完園區後,一個個都後悔沒有早點來看。
園區原來的配套設計,是每台機器會有一名工人,後來經過盧高飛的改革,四台機器才有一個工人,所以配套的宿舍一直沒有滿,再後來盧高飛又搞了三班倒,再加上原來沒有預料到的各種保障服務人員,宿舍就基本用完了。
如今園區又建立了專門的人力資源公司,負責到更遠的地方招收工人,即使這樣,工人仍有些供不應求。
南陳來的投資商,倒沒有招工的困難,他們手上有大量的工人。到這個時候,這個紡織園區才算是成了區域中心,把周圍的人力和財力都吸引過來。
當然,吸來的不隻好東西,也會把壞東西吸過來,這天孫懷義就接待了一個“管家”,很少見的一個姓,姓“束”,見了孫懷義,似乎是告訴孫懷義自己的“貴姓”已經是給這個土包子極大的恩惠,根本不說自己的名字。束姓管家說明,自己主家是皇親,好像是說,他看上別人什麽東西,是別人的榮幸。
孫懷義看此人如此模樣,就沒有按過去的套路介紹園區、設備,而這束姓管家也不愛聽這些,隻是拿出一張紙,叫孫懷義十天內把紙上的東西送到杭京。
孫懷義拿過紙來,說道:“給束爺說明兩點,一是本處所有商品,一律先付銀子,全款才能提貨;二是本地這些機器,不允許搬出園區,如果束爺有興趣開廠,廠子還要設在本園區。”
束姓管家根本不在乎孫懷義說的,隻是淡淡迴答:“你可以試試,到時候看不到貨,有什麽後果。”
孫懷義把此事上報,也安排人悄悄跟蹤了束姓管家,跟蹤這一行人倒不難,幾人十分招搖,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錢、有權,而且這個管家當天就在陸高縣城住了下來。
情報部很快就給了迴饋,這個姓束的,是陳華南侯爺的管家,陳華南確實是皇親,隻是血脈有些遠,在朝中能量不大,比起吏部尚書來說,那是遠遠不如。
情報部給出的應對措施是“無視”,這個侯爺的根基都在杭京,如果想使壞,隻能通過地方官員,現在縣官是自己人,再往上的府州,崔連海失蹤後,通判林嘉規隻是代知府,他所在的海安府,有什麽動作都可控,並不可怕。
即使如此,情報部還是又安排了三人的專責小組,負責對陳華南家監控,特別是監控這個叫束從文的管家。
十天之後,束從文並沒有得到想要的機器,自然要有些措施,他並沒有知會地方官來幫忙,在他眼裏,江北那些人,根本不值得他去動腦子,那都是發配官員的地方,百姓也是金狼人的稻穀,隨時都會被割去。
對付刁民的辦法,束從文很有一套,三十名護院加七十名地皮,什麽樣的富戶見到,還不跪了?他可沒有料到,這邊他還在組織人手,對方就已經清清楚楚,張網以待。
情報部的建議,最好在遠離紡織園區的位置,把這群人解決了,提出在江上將他們船炸掉的方案。
為了配合這次行動,軍工部門改裝了一種地雷,這種地雷原來的設計是下麵一整塊鋼板,中間層是炸藥,上層分布多個彈丸倉,爆炸後會將數百個彈丸向斜上方推出,對二十米方圓的人都有殺傷。軍工部門去掉了下麵一整塊鋼板,改為和上方類似的幾個彈丸倉,隻是彈丸個頭大得多,原來的觸發裝置,改成了一個化學反應倉,拔出隔離層後,裏麵的物質開始反應,大約三十到五十分鍾會觸發爆炸。
束從文的行動完全沒有保密,街上的混混都知道他要出去“搞人”,用哪支船也都清楚,但他們登船時間卻不確定,情報人員冒險一直呆在船上,假冒是束從文的人,等看到束從文帶著一群人來,才拔出隔離層,又假冒船東,到了別的船上。
第一艘船爆炸的時候,另一艘船上的束從文大驚失色,爆炸的船在他們船後麵,眼看那船已經開始沉,船上還有活人,束從文隻能讓自己這船迴去先救人,剛到第一艘船沉沒的地方,他的船也沒有征兆地爆炸,束從文本來是在船艙裏坐著,因為到船邊看救人,反倒讓他保了一條命,兩艘船一共活下來五個人,束從文是其中一個,彈丸在他身上開了五個洞,沒有一處致命,又在水裏泡了幾十分鍾,救到別的船上時,也已經快不行了。
送迴江南岸,有大夫給他診治,認為有可能保住性命,如果能保命,最少需要休息一年。南陳官宦對於紡織園區的第一次巧取豪奪,以一種類似神怪幹涉的方式,無聲無息地結束了。
工人的缺口,讓韋氏紡織廠的產能不能充分釋放,這個腦子好使的人,給員工開了個短會,叫他們休息一天,迴去找些親戚、朋友來上班,如果能夠在這裏安心上班,每找來一個人上一個月班,廠裏就獎勵舉薦人一兩銀子,最多可以領三個月。
韋氏紡織廠用三兩銀子招來一個人的方法,很快解決了用工荒,廠子裏生產進入了正軌,他的紡織廠開工後,陸續又有三十多家工廠開工,紡織園區第一期廠房也正式用盡。此時,附近幾十裏的村子都有年輕人來上班,甚至江南也有人數百人來。
孫懷義此時已經連續忙了三個月,他和盧高飛談完沒有幾天,心思還放在新區拆遷和建設上的時候,韋一輝就來考察,然後就帶熱了一股明崇島民間投資熱潮,投到紡織園區的有三十個公司,這些公司規模都不算太大,卻很快將一期空下的廠房訂完,二期的廠房還沒有完工,明崇島的投資熱潮就降了溫,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人來洽談入駐。
剛從二期工地返迴的孫懷義,還沒有喝口水,就有人來求見,他站起身來,到會客室去接待來人,卻見會客人坐著一人,身後站著兩人,坐著那人身著絲綢長袍,花色貴氣,正喝著茶,後麵兩人均是短打扮,孫懷義就明白,來人不是明崇島的,因為明崇島已經很少有人著穿袍了。
坐著那人抬了下眼皮,看孫懷義一身短打扮,以為又是服務人員,就繼續喝茶,孫懷義身後的服務人員急忙介紹道:“錢先生,這是我們這裏的管事,園區孫主任。”然後又麵向孫懷義說道:“這位是酥州錢先生。”
坐著的人這才明白,來人是這裏的老大,也慌忙起身,揖道:“鄙人姑蘇人氏,錢有多。”
孫懷義迴禮道,“本人孫懷義,這裏的管事,你可叫我孫主任。這個地方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都可找我。”
“孫主任客氣,在下原本與宗先生所熟,宗主任兩年前曾寫書信與我,邀我在此設廠,隻是近期事多,一再誤了行程,待在下來此,方知宗先生已經高升。”說著,錢有多還麵露憾色。
“原來是宗主任朋友,宗主任已經高升數月,錢先生若是在此開廠,本人就可協助,若是訪問宗主任,還需預約,待約到宗主任閑暇,自會與老友相見。”
錢有多聽了這話,想到自己本也不想見宗孝先,隻是個由頭,就迴答說:“還是先看看如何開廠吧。”
孫懷義叫了一個專門介紹園區的宣講人員,就在屋內,打開幻燈片,一張照片一張照片地介紹,把錢有多驚的下巴都掉了下來,二十分鍾介紹完後,孫懷義問道:“錢先生準備投資哪種工廠?”
錢有多從介紹中已經知道每種設備的價格,廠房如何使用,正在盤算,聽到孫懷義發問,呆了一下,迴道:“還容在下思慮一番。”
“也好,下午請錢先生到園區各家工廠轉一轉,中午我就不陪錢先生了,園區內所有事情,都可由這位代主任解決,如果他解決不了,就會報給我。”說罷,拱手與錢有多辭別。
錢有多是紡織的行家,他心中一直盤算著這些設備,原來宗孝先賣紡織機的時候,他也聽說過,要三十萬兩銀子,他是真沒有,所以一直也沒有把宗孝先的邀請當成迴事,前一段時間聽說宗孝先在陸高開的紡織園區,是個人都能發財,簡直是遍地黃金,他開始是不信的,傳的人多了,他就有了看一看的想法,酥州離此地也不遠,過了江就到了。
上午隻是聽介紹,他就很是吃驚,每張圖片都很清楚,再有人解說,看機器應該都不錯,解說人講的生產速度,實在是太驚人,如果不到現場去看,他是斷不相信的。
帶著疑問,代主任陪同他參觀工廠,現在園區的參觀,基本都是在盧高飛的工廠裏,主要原因是不需要預約,廠中管事就能做主,走路又少,各種機器也是最先進的。
錢有多先是到了紡織廠,他睜大眼睛看著紡織女工一人管四台機器,機器高速運行產生的“哐嗵”聲,敲打在錢有多的心頭,他知道,每“哐嗵”一下,布上就增加一條線,如此密集的聲響,效率恐怕比自己工廠裏高了不隻十倍、二十倍,更別說這裏還是一人四台機器,粗算一下,這一個人恐怕能頂自己工廠八十個甚至一百人的產量,這能省多少工錢啊。
錢有多不放心,在這裏多看一會,生怕自己一走,機器就跑不動了,半個小時之後,他相信自己再站半個小時,機器也是一樣的。
晚上,錢有多住在有電燈的客房裏,感覺自己像一個土老帽一樣,啥都不認識,幸好服務人員很是貼心地介紹了所有設備,並告訴他,有什麽問題隨時去叫他,他隨叫隨到。
看著各種設備的價格表,還有園區各種設施的優惠措施,再加上白天得到的其他消息,錢有多準備拿出一半的資金投入到這裏,先開一個紡織廠,產品運迴酥州,就當是自己那個廠生產的。
孫懷義接待了錢有多後,園區又迎來一波小小的熱潮,這波熱潮都是南陳富商,原來對這個園區不屑一顧的富商們,開始相信這裏能夠讓他們發財,參觀完園區後,一個個都後悔沒有早點來看。
園區原來的配套設計,是每台機器會有一名工人,後來經過盧高飛的改革,四台機器才有一個工人,所以配套的宿舍一直沒有滿,再後來盧高飛又搞了三班倒,再加上原來沒有預料到的各種保障服務人員,宿舍就基本用完了。
如今園區又建立了專門的人力資源公司,負責到更遠的地方招收工人,即使這樣,工人仍有些供不應求。
南陳來的投資商,倒沒有招工的困難,他們手上有大量的工人。到這個時候,這個紡織園區才算是成了區域中心,把周圍的人力和財力都吸引過來。
當然,吸來的不隻好東西,也會把壞東西吸過來,這天孫懷義就接待了一個“管家”,很少見的一個姓,姓“束”,見了孫懷義,似乎是告訴孫懷義自己的“貴姓”已經是給這個土包子極大的恩惠,根本不說自己的名字。束姓管家說明,自己主家是皇親,好像是說,他看上別人什麽東西,是別人的榮幸。
孫懷義看此人如此模樣,就沒有按過去的套路介紹園區、設備,而這束姓管家也不愛聽這些,隻是拿出一張紙,叫孫懷義十天內把紙上的東西送到杭京。
孫懷義拿過紙來,說道:“給束爺說明兩點,一是本處所有商品,一律先付銀子,全款才能提貨;二是本地這些機器,不允許搬出園區,如果束爺有興趣開廠,廠子還要設在本園區。”
束姓管家根本不在乎孫懷義說的,隻是淡淡迴答:“你可以試試,到時候看不到貨,有什麽後果。”
孫懷義把此事上報,也安排人悄悄跟蹤了束姓管家,跟蹤這一行人倒不難,幾人十分招搖,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錢、有權,而且這個管家當天就在陸高縣城住了下來。
情報部很快就給了迴饋,這個姓束的,是陳華南侯爺的管家,陳華南確實是皇親,隻是血脈有些遠,在朝中能量不大,比起吏部尚書來說,那是遠遠不如。
情報部給出的應對措施是“無視”,這個侯爺的根基都在杭京,如果想使壞,隻能通過地方官員,現在縣官是自己人,再往上的府州,崔連海失蹤後,通判林嘉規隻是代知府,他所在的海安府,有什麽動作都可控,並不可怕。
即使如此,情報部還是又安排了三人的專責小組,負責對陳華南家監控,特別是監控這個叫束從文的管家。
十天之後,束從文並沒有得到想要的機器,自然要有些措施,他並沒有知會地方官來幫忙,在他眼裏,江北那些人,根本不值得他去動腦子,那都是發配官員的地方,百姓也是金狼人的稻穀,隨時都會被割去。
對付刁民的辦法,束從文很有一套,三十名護院加七十名地皮,什麽樣的富戶見到,還不跪了?他可沒有料到,這邊他還在組織人手,對方就已經清清楚楚,張網以待。
情報部的建議,最好在遠離紡織園區的位置,把這群人解決了,提出在江上將他們船炸掉的方案。
為了配合這次行動,軍工部門改裝了一種地雷,這種地雷原來的設計是下麵一整塊鋼板,中間層是炸藥,上層分布多個彈丸倉,爆炸後會將數百個彈丸向斜上方推出,對二十米方圓的人都有殺傷。軍工部門去掉了下麵一整塊鋼板,改為和上方類似的幾個彈丸倉,隻是彈丸個頭大得多,原來的觸發裝置,改成了一個化學反應倉,拔出隔離層後,裏麵的物質開始反應,大約三十到五十分鍾會觸發爆炸。
束從文的行動完全沒有保密,街上的混混都知道他要出去“搞人”,用哪支船也都清楚,但他們登船時間卻不確定,情報人員冒險一直呆在船上,假冒是束從文的人,等看到束從文帶著一群人來,才拔出隔離層,又假冒船東,到了別的船上。
第一艘船爆炸的時候,另一艘船上的束從文大驚失色,爆炸的船在他們船後麵,眼看那船已經開始沉,船上還有活人,束從文隻能讓自己這船迴去先救人,剛到第一艘船沉沒的地方,他的船也沒有征兆地爆炸,束從文本來是在船艙裏坐著,因為到船邊看救人,反倒讓他保了一條命,兩艘船一共活下來五個人,束從文是其中一個,彈丸在他身上開了五個洞,沒有一處致命,又在水裏泡了幾十分鍾,救到別的船上時,也已經快不行了。
送迴江南岸,有大夫給他診治,認為有可能保住性命,如果能保命,最少需要休息一年。南陳官宦對於紡織園區的第一次巧取豪奪,以一種類似神怪幹涉的方式,無聲無息地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