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機械工業大發展的時候,張帥就有計劃,造出一輛自行車,為了造這輛車,還花了好幾個月攻克了飛輪生產技術,由於輪胎沒有合適的原料,隻能用一個圓盤代替,這樣生產出來的自行車非常笨重,隻具備觀賞性和鍛煉效果,暫時不具備實用性。
突然增加了紡織機械訂單,幾乎擠占了所有的鋼鐵資源,不具備實用性的自行車就被雪藏起來,作為一項“未來可能用到”的技術。
也是在幾年前,船隊在南方貿易時,獲得了多種橡膠樣品,但各種橡膠的產量都不大,而且明崇島也沒有掌握天然橡膠的處理技術,此時的橡膠也不具備實用性。
陳宇峰被張國慶限製在明崇島的時間,帶了十幾個興趣小組,其中橡膠處理小組就有三個,今年初的一個實驗方案效果相當的好,處理後的橡膠已經可以拉到很薄還不透氣,充氣後強度也達標。
根據這個小組的實驗方案,陳宇峰要求他們擴大產量,嚐試批量化處理,如今終於能夠得到穩定的橡膠製品,隻是產品暫時隻有這一種:車胎。
車胎造出後,張帥帶的一個興趣小組將一輛真正實用化的自行車組裝出來,又經過一個月的修改,終於讓這輛車騎起來感覺不錯了。第一批車胎中,測試能用的有十幾套,興趣小組索性就組裝了十幾輛,成本高的嚇人:一輛車將近500兩銀子。
車輛造出來後,張帥看著擺了一排的“大28”加重自行車,感覺相當有儀式感,就請張國慶、宗孝先等人來參觀。
張國慶看到這一排黑亮的自行車,擺放的整整齊齊,還帶著機械加工的粗糙感,感覺很“機械”,讚歎了一聲,走上前,拉出一輛,陳宇峰、王麗都看出張國慶是要試騎,其他人卻不知道這個老板要做什麽,都是緊盯著他。
“28車”個頭高,張國慶有些費力地跨過去,隻有一隻腳能點著地,另一隻腳踩在腳蹬上,略一滑行,就穩穩地騎起來,然後轉了一圈,感覺車子調校的還不錯,相當省力,不禁稱讚道“不錯,不錯。”
宗孝先看到這東西居然這樣用,也學著樣拉出來一輛,他個頭還沒有張國慶高,騎上去腳難以著地,晃了兩下就歪倒了,嘴裏嘟囔著:“一點都不穩當。”然後學著張國慶的樣子,把車停好。
陳宇峰看到後,也有些手癢,也過去拉出一輛,他個子比張國慶高些,可以穩穩地坐在車座上,然後雙腳一滑,蹬起來就走,遠比張國慶動作瀟灑。
其餘各人也都拉一輛試,沒有騎過的很難駕馭,但後麵有人扶著,一會也就有模有樣了。
來的人中,除了王麗還有一名女士吳文玉,她看別人都拉了一輛車在研究,就剩一輛了,知道是自己的,也走上前去,她的個頭最小,站在自行車前,顯得有些不協調,而且怎麽都跨不過去,張帥找了兩個棒小夥來幫忙,她坐在車上,還是感覺別扭。
鬧騰了一陣子,張帥又把眾人請到屋裏,讓興趣小組介紹自行車生產的過程,當聽到這些車輛從開始的設計,到現在有成品,居然曆時6年,好幾十個興趣小組為此付出過勞動,最後隻是這個小組有了成果。
當聽到現在一輛車的成本有500兩銀子時,又都覺得,這東西賣不了幾輛,還是奢侈品。
最不看好自行車的,是吳文玉,在她眼中,這輛巨大的玩意,昂貴,難用,但是今天這個儀式,一是參觀,二是贈車,到場的每位領導,都要帶走一輛車,要盡快學會,引領時尚。
明崇島辦公區離的都不遠,會騎車的都是自己騎著車迴去,不能騎車的就推著走,也沒有多遠,唯獨吳文玉,感覺推著都困難,她還沒有推出院,就被腳蹬絆了一下,差點連人帶車都摔了。
張帥趕緊叫人幫她把車推迴去,吳文玉心中有些恨恨地想到,“今天就是我不停出醜的日子,叫我出醜的就是這輛破車。”
想著這輛車價值500兩銀子,吳文玉又不好把車扔掉,就讓人把車停在房簷下,自己進屋裏生悶氣去了。
已經二十多歲的她,想著自己這一路走過來,有些後悔早些時候,張國慶給他分配婚姻時沒有接受,當時覺得不滿意,就想等等心中的“白馬王子”,可這一等,就到了明崇島上,很快就論百萬地過手銀子,一般的人都不敢跟她多說一句話,她也知道,別人暗地裏,都叫她“女王”,也就更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姐。”忽的聽到一聲喊,打斷了吳文玉的哀思。
來人是她六年前收養的孤兒,叫郭曉亮,當時是又瘦又髒的小孩,吳文玉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孩的眼睛,和他失散的弟弟很像,心中一顫,就申請收留了他,那小孩隻知道自己的小名,叫小寶,郭曉亮這個名字,是吳文玉起的。
郭曉亮現在已經十七、八歲,長的陽光帥氣,就是有些瘦,個頭快趕上陳宇峰了。他心中的吳文玉,像是媽媽,又像是姐姐,如今他已經在機械廠上班兩年多,吳文玉也總是找人給他介紹對象,他卻並不上心。
今天郭曉亮來,一眼就看到了停在房簷下的自行車,眼鏡再也移不開了,吳文玉出門看到郭曉亮直愣愣地盯著自行車,也不理她了,就走上前,推他一下,郭曉亮這才迴過神,問:
“這就是傳說中的自行車?”
“是啊。”吳文玉淡淡迴複,她對自行車的怨念還很深。
郭曉亮完全沒有注意到吳文玉的狀態,繼續弱弱地問,“能不能讓我試試?”
“試吧。”
“真的?聽說這東西好幾百兩銀子呢,你不怕我弄壞了?”郭曉亮有些吃驚。
“真的。”吳文玉仍舊是簡短而肯定的迴答。
“今天姐姐有些怪啊,平時浪費一點米飯,都會被你嘮叨……”
“想騎不想,不騎就算了。”吳文玉強忍住沒有爆發,心想,這東西怎麽能跟米飯比,米飯能填飽肚子,這東西隻會讓自己丟人,完全是負資產。
“騎,騎。”說道,郭曉亮抓住車把往外就拉。
“後麵支著呢。”吳文玉忍不住提醒了一句,想著,這小子還不如自己。
搞機械出身的郭曉亮略微一看,就看出了門道,一腳踹開支架,跨上自行車,兩腳滑地,往前運動,隻是他很不熟練,腳一離地,自行車就晃,倒是把他自己嚇得“唉唉”叫出聲來。
吳文玉看郭曉亮笨拙的姿勢,也被逗得笑出聲來。郭曉亮卻並不害怕,反正他腿長,車子一歪他腳就能支著地,在院子裏轉了幾圈後,居然能夠很像樣的滑行,一隻腳居然開始踩腳蹬,但另一隻腳卻不敢離地。
這樣又轉了幾圈,郭曉亮看吳文玉還在看他,就喊:“姐,你在後麵扶著車。”
吳文玉走上前去,幫他穩住車,郭曉亮知道後麵有人扶,就放心地把兩隻腳都踩在腳蹬上,像模像樣地騎了起來,幾圈之後,已經有些穩當了,正自得意,忽然身子一歪,就把車扔了出去,好在他個子大,人跳了兩下沒有摔倒,正要埋怨吳文玉沒扶好,扭頭一看,卻見吳文玉離得老遠,根本就沒有扶。
“你咋不扶呀,害得我摔著了。”
“你騎那麽快,我跟不上,除了第一圈,後麵都是你自己騎的。”
“真的?”
郭曉亮又扶起車,晃晃悠悠地又騎了起來,這次他也不讓吳文玉扶。郭曉亮自己在院子裏騎了一陣,感覺已經很熟練了,就朝早已進屋的吳文玉喊道:“姐,我能騎著出去轉轉不能?”
“去吧。”吳文玉迴答。
郭曉亮心中還在疑惑,平時很摳的姐姐,今天怎麽轉性了,這麽貴的東西,也叫自己騎出去玩。不管其他,現在姐姐已經答應,那就出去溜達一圈。
快到中午的時候,郭曉亮騎著車,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樣,飛進了吳文玉的辦公大院。吳文玉一看他的樣子,明顯是摔了不止一下,心痛地說:“怎麽摔著自己了?”
“沒事,姐,我把車騎到我們廠,那可震了。還有,你也不用給我介紹對象了,我們廠花已經答應和我約會了。”
“真的。”
“真的,就是這車,我還想再借幾天。”
“你能用這車找到媳婦,也算這錢沒白花。”
“姐,這車你多少錢買的?”
“你姐沒花錢,但這個興趣小組,已經向你姐申請了一萬兩銀子了,想想心都是痛的。”
“一萬兩銀子,嘖嘖,還真不便宜。”
“老規矩,出去不允許說你姐的事,自行車的來曆,你自己編個緣由吧。”
“好勒,那我再騎幾天啊。”說著,郭曉亮就跨上自行車,又準備出發。
“等等,今天你不是上班嗎,怎麽有空來我這裏了?”
“嘿嘿,我們車間主任叫我買點東西,想著離這兒挺近,我就拐了個彎,誰知道看到了自行車,又忘了給他買了,這就去給他買東西。”
郭曉亮笑著解釋,熟練地騎著車走了。
十幾輛自行車引起了明崇島很多關注,報紙也適時地刊登了自行車的介紹,不少人都打聽在哪裏能買到,但聽說要幾百兩銀子後,願意買的人就少了很多,即便如此,興趣小組還是接到了將近100輛訂單,預計交貨時間需要至少兩個月,還是愛要不要,交了訂金,也無法保證按時交貨,要是不交訂金,肯定不會有貨。
吳文玉聽說自行車項目見到了迴頭錢,心中的怨念少了一些。
突然增加了紡織機械訂單,幾乎擠占了所有的鋼鐵資源,不具備實用性的自行車就被雪藏起來,作為一項“未來可能用到”的技術。
也是在幾年前,船隊在南方貿易時,獲得了多種橡膠樣品,但各種橡膠的產量都不大,而且明崇島也沒有掌握天然橡膠的處理技術,此時的橡膠也不具備實用性。
陳宇峰被張國慶限製在明崇島的時間,帶了十幾個興趣小組,其中橡膠處理小組就有三個,今年初的一個實驗方案效果相當的好,處理後的橡膠已經可以拉到很薄還不透氣,充氣後強度也達標。
根據這個小組的實驗方案,陳宇峰要求他們擴大產量,嚐試批量化處理,如今終於能夠得到穩定的橡膠製品,隻是產品暫時隻有這一種:車胎。
車胎造出後,張帥帶的一個興趣小組將一輛真正實用化的自行車組裝出來,又經過一個月的修改,終於讓這輛車騎起來感覺不錯了。第一批車胎中,測試能用的有十幾套,興趣小組索性就組裝了十幾輛,成本高的嚇人:一輛車將近500兩銀子。
車輛造出來後,張帥看著擺了一排的“大28”加重自行車,感覺相當有儀式感,就請張國慶、宗孝先等人來參觀。
張國慶看到這一排黑亮的自行車,擺放的整整齊齊,還帶著機械加工的粗糙感,感覺很“機械”,讚歎了一聲,走上前,拉出一輛,陳宇峰、王麗都看出張國慶是要試騎,其他人卻不知道這個老板要做什麽,都是緊盯著他。
“28車”個頭高,張國慶有些費力地跨過去,隻有一隻腳能點著地,另一隻腳踩在腳蹬上,略一滑行,就穩穩地騎起來,然後轉了一圈,感覺車子調校的還不錯,相當省力,不禁稱讚道“不錯,不錯。”
宗孝先看到這東西居然這樣用,也學著樣拉出來一輛,他個頭還沒有張國慶高,騎上去腳難以著地,晃了兩下就歪倒了,嘴裏嘟囔著:“一點都不穩當。”然後學著張國慶的樣子,把車停好。
陳宇峰看到後,也有些手癢,也過去拉出一輛,他個子比張國慶高些,可以穩穩地坐在車座上,然後雙腳一滑,蹬起來就走,遠比張國慶動作瀟灑。
其餘各人也都拉一輛試,沒有騎過的很難駕馭,但後麵有人扶著,一會也就有模有樣了。
來的人中,除了王麗還有一名女士吳文玉,她看別人都拉了一輛車在研究,就剩一輛了,知道是自己的,也走上前去,她的個頭最小,站在自行車前,顯得有些不協調,而且怎麽都跨不過去,張帥找了兩個棒小夥來幫忙,她坐在車上,還是感覺別扭。
鬧騰了一陣子,張帥又把眾人請到屋裏,讓興趣小組介紹自行車生產的過程,當聽到這些車輛從開始的設計,到現在有成品,居然曆時6年,好幾十個興趣小組為此付出過勞動,最後隻是這個小組有了成果。
當聽到現在一輛車的成本有500兩銀子時,又都覺得,這東西賣不了幾輛,還是奢侈品。
最不看好自行車的,是吳文玉,在她眼中,這輛巨大的玩意,昂貴,難用,但是今天這個儀式,一是參觀,二是贈車,到場的每位領導,都要帶走一輛車,要盡快學會,引領時尚。
明崇島辦公區離的都不遠,會騎車的都是自己騎著車迴去,不能騎車的就推著走,也沒有多遠,唯獨吳文玉,感覺推著都困難,她還沒有推出院,就被腳蹬絆了一下,差點連人帶車都摔了。
張帥趕緊叫人幫她把車推迴去,吳文玉心中有些恨恨地想到,“今天就是我不停出醜的日子,叫我出醜的就是這輛破車。”
想著這輛車價值500兩銀子,吳文玉又不好把車扔掉,就讓人把車停在房簷下,自己進屋裏生悶氣去了。
已經二十多歲的她,想著自己這一路走過來,有些後悔早些時候,張國慶給他分配婚姻時沒有接受,當時覺得不滿意,就想等等心中的“白馬王子”,可這一等,就到了明崇島上,很快就論百萬地過手銀子,一般的人都不敢跟她多說一句話,她也知道,別人暗地裏,都叫她“女王”,也就更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姐。”忽的聽到一聲喊,打斷了吳文玉的哀思。
來人是她六年前收養的孤兒,叫郭曉亮,當時是又瘦又髒的小孩,吳文玉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孩的眼睛,和他失散的弟弟很像,心中一顫,就申請收留了他,那小孩隻知道自己的小名,叫小寶,郭曉亮這個名字,是吳文玉起的。
郭曉亮現在已經十七、八歲,長的陽光帥氣,就是有些瘦,個頭快趕上陳宇峰了。他心中的吳文玉,像是媽媽,又像是姐姐,如今他已經在機械廠上班兩年多,吳文玉也總是找人給他介紹對象,他卻並不上心。
今天郭曉亮來,一眼就看到了停在房簷下的自行車,眼鏡再也移不開了,吳文玉出門看到郭曉亮直愣愣地盯著自行車,也不理她了,就走上前,推他一下,郭曉亮這才迴過神,問:
“這就是傳說中的自行車?”
“是啊。”吳文玉淡淡迴複,她對自行車的怨念還很深。
郭曉亮完全沒有注意到吳文玉的狀態,繼續弱弱地問,“能不能讓我試試?”
“試吧。”
“真的?聽說這東西好幾百兩銀子呢,你不怕我弄壞了?”郭曉亮有些吃驚。
“真的。”吳文玉仍舊是簡短而肯定的迴答。
“今天姐姐有些怪啊,平時浪費一點米飯,都會被你嘮叨……”
“想騎不想,不騎就算了。”吳文玉強忍住沒有爆發,心想,這東西怎麽能跟米飯比,米飯能填飽肚子,這東西隻會讓自己丟人,完全是負資產。
“騎,騎。”說道,郭曉亮抓住車把往外就拉。
“後麵支著呢。”吳文玉忍不住提醒了一句,想著,這小子還不如自己。
搞機械出身的郭曉亮略微一看,就看出了門道,一腳踹開支架,跨上自行車,兩腳滑地,往前運動,隻是他很不熟練,腳一離地,自行車就晃,倒是把他自己嚇得“唉唉”叫出聲來。
吳文玉看郭曉亮笨拙的姿勢,也被逗得笑出聲來。郭曉亮卻並不害怕,反正他腿長,車子一歪他腳就能支著地,在院子裏轉了幾圈後,居然能夠很像樣的滑行,一隻腳居然開始踩腳蹬,但另一隻腳卻不敢離地。
這樣又轉了幾圈,郭曉亮看吳文玉還在看他,就喊:“姐,你在後麵扶著車。”
吳文玉走上前去,幫他穩住車,郭曉亮知道後麵有人扶,就放心地把兩隻腳都踩在腳蹬上,像模像樣地騎了起來,幾圈之後,已經有些穩當了,正自得意,忽然身子一歪,就把車扔了出去,好在他個子大,人跳了兩下沒有摔倒,正要埋怨吳文玉沒扶好,扭頭一看,卻見吳文玉離得老遠,根本就沒有扶。
“你咋不扶呀,害得我摔著了。”
“你騎那麽快,我跟不上,除了第一圈,後麵都是你自己騎的。”
“真的?”
郭曉亮又扶起車,晃晃悠悠地又騎了起來,這次他也不讓吳文玉扶。郭曉亮自己在院子裏騎了一陣,感覺已經很熟練了,就朝早已進屋的吳文玉喊道:“姐,我能騎著出去轉轉不能?”
“去吧。”吳文玉迴答。
郭曉亮心中還在疑惑,平時很摳的姐姐,今天怎麽轉性了,這麽貴的東西,也叫自己騎出去玩。不管其他,現在姐姐已經答應,那就出去溜達一圈。
快到中午的時候,郭曉亮騎著車,像一隻快樂的小鳥一樣,飛進了吳文玉的辦公大院。吳文玉一看他的樣子,明顯是摔了不止一下,心痛地說:“怎麽摔著自己了?”
“沒事,姐,我把車騎到我們廠,那可震了。還有,你也不用給我介紹對象了,我們廠花已經答應和我約會了。”
“真的。”
“真的,就是這車,我還想再借幾天。”
“你能用這車找到媳婦,也算這錢沒白花。”
“姐,這車你多少錢買的?”
“你姐沒花錢,但這個興趣小組,已經向你姐申請了一萬兩銀子了,想想心都是痛的。”
“一萬兩銀子,嘖嘖,還真不便宜。”
“老規矩,出去不允許說你姐的事,自行車的來曆,你自己編個緣由吧。”
“好勒,那我再騎幾天啊。”說著,郭曉亮就跨上自行車,又準備出發。
“等等,今天你不是上班嗎,怎麽有空來我這裏了?”
“嘿嘿,我們車間主任叫我買點東西,想著離這兒挺近,我就拐了個彎,誰知道看到了自行車,又忘了給他買了,這就去給他買東西。”
郭曉亮笑著解釋,熟練地騎著車走了。
十幾輛自行車引起了明崇島很多關注,報紙也適時地刊登了自行車的介紹,不少人都打聽在哪裏能買到,但聽說要幾百兩銀子後,願意買的人就少了很多,即便如此,興趣小組還是接到了將近100輛訂單,預計交貨時間需要至少兩個月,還是愛要不要,交了訂金,也無法保證按時交貨,要是不交訂金,肯定不會有貨。
吳文玉聽說自行車項目見到了迴頭錢,心中的怨念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