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得勝迴來,將情況分別向陳宇峰和王麗匯報,水匪之患去除九成以上,後方基本安穩。王麗對杜仲表示祝賀,並表示鹽州市政將會到軍營專門去慰問,同時請杜仲代表她,再查一下,為何有人會宣稱大澤是他們家的祖業,矛頭直指大澤邊的張家。
幾天之後,王麗收到張國慶的來信,告訴她,鹽州除了原來計劃的化工中心外,陳宇峰又建議將這裏建設成為臨時北方兵站,暫時計劃屯兵10到15個連,相關的建設都由陳宇峰安排,需要王麗協助辦理相關手續,其實沒有多少手續要辦,鹽州有金狼遺留的軍營,王麗把整個軍營都轉給陳宇峰使用。
王麗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大建設上的時候,金狼軍兵敗“漢國”的消息終於傳到了金狼皇帝完顏獨術的朝堂上。
金狼國此時的朝堂,與南陳國的已經十分類似,這是金狼多年學習南陳的結果,這讓皇帝有了權威,也降低了金狼軍的血性。
聽完軍報,完顏獨術沒有著急發表意見,而是照例詢問:“諸位愛卿,對於此事,當如何應對?”
此時一名將軍打扮的大臣跨出,朗聲迴答:“萬歲何需為此等小事煩心,蕞爾小國,幾名逃亡士兵,占了區區兩個縣城,就打出立國大旗,必不長久,我等無需理會,靜等些時日,必會煙消雲散。”
一名文官打扮的大臣出列,沉聲說:“皇叔此言差矣,所謂掃帚不到,灰塵不跑,希望這些叛逆自行滅亡,豈非緣木求魚?況鹽州乃產鹽重州,丟失此鎮,必將影響我國財稅,還請我主早做準備。”
皇叔將軍冷哼一聲,“丞相可知,在我金狼境內,號稱大漢國的反叛有三,號稱大唐國的有五,其它國號加起來,還有十幾個。或唿嘯山林,或占三五城,此乃心腹之患,此患不除,卻去關心邊境線上的兩縣小國,以我之見,我主可盡觀此國擴張,南陳必剿之。況且我朝占據鹽州,隻一兩年間,之前金狼帝國銀從何來?”
金狼皇帝似乎聽進去了,不等丞相再說,打斷道:“愛卿無需爭論,既是兩城小國,朕意可暫不理會,靜待事變。皇叔仍需注意,莫使其做大。”
“臣遵旨。”兩位爭論的大臣同時退下。
金狼朝堂之上的爭論很快就傳到明崇島。得知金狼國願意觀察他們一段時間,參謀部也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們分析金狼當前麵對南北兩大戰場,難有餘力再開新局,但有了確切的消息,還是鬆了口氣。
再看南陳的情報,鹽州已經屬於金狼一年多了,他們的細作每月都能傳迴消息,最近的情報是,此城被一夥自稱大漢國的人占據,之後就斷了聯係。
南陳官方並沒有將這個“漢”放在心上,甚至連個正式的商議都沒有,一來“漢”是反金狼的,這點毋庸置疑,二來這個“漢”是從金狼搶的地盤,三來這些反金狼的小政權,在危機時都會向南陳求救,這是基本套路,這些草莽,隻要日子過得去,就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過早和他們聯係,都是碰一鼻子灰,等他們被金狼軍摩擦一陣,主動歸順,才好談條件。
對於暗樁被端掉之事,這也常見,很可能是被人抓住了根腳,隻要不影響其他細作,退一步說,他們把知道的全招出來,也沒多大影響。
這樣一個奇妙的平衡,讓參謀部得出結論,至少會有六個月的時間,不會發生大規模戰鬥,對於王麗來說是難得的,她把大多精力都轉向了建設和民生。
攜兩勝之威,幾個工廠前期建設工作速度大為提升,特別是剿滅水匪之戰,抓獲大量水匪,錄得口供當中,牽扯到本地不少大族,隔幾天,都會有一批人被請去協助調查,而被協助調查後,有些人就暫時迴不來了,想去看望,也隻能在軍兵的監視下說幾句話,至於送些東西,一概不允。過去與衙門打交道,都能找上熟人,輾轉遞話,這次就不一樣,不論找到誰,都麵露難色,連禮都送不出去,追問原因才知道,原來的衙役,現在都隻能打下手,幾天前才有衙役因為遞消息,也被抓了進去,昔日同僚的現身說法,讓他們暫時選擇明哲保身。
化工中心的建設是當前的中心任務,王麗隔兩天就要去一趟,這個路程成了工作當中巨大的負擔,一是二十多公裏的路程,安保工作非常複雜,人力物力消耗很大,二是對王麗本人,體力精力消耗也都很大。有時候,王麗選擇在化工中心附近住幾天,鹽州城這邊又會積壓政務,一直沒有兩全之法。
這一天,陳宇峰親自過來,給她送來一個十人通訊小組,居然是電報組,這可解決了跨城通訊的問題,王麗心中高興,說:“這可太好了,能不能再給我來一套,放在化工中心園區,這樣我可以少跑幾趟。”
“這個真沒有。”陳宇峰故做沉重地說,“現在隻弄出來兩套,一套在明崇島,一套放你這裏,現在隻是實驗,穩定性還不能保證,也許明天就出故障了。到化工中心隻有二十多公裏,用有線通信可能更好。”
“有線也行啊,需要什麽,我全力支持。”王麗笑著迴答。
陳宇峰:“需要銅,我們全部的儲備都不夠你用的,所以也別想了。”
王麗歎口氣:“白高興了。”
陳宇峰:“有了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還會遠嗎?這十人小組,六個人是維護、維修這套係統的,另外四人是機要人員,從人員配置上,你應該知道這套係統工作穩定性有多低了,所以,再等一段,等更穩定的產品吧。”
陳宇峰這次來,還要去化工園區看看,作為化工行業背後最大的boss,這個中心也是他力主建設的,連位置都是他選的,因為這離鹽州城的距離,王麗沒少吐槽他。
到了園區工地,其實沒有什麽看頭,大片的空地,和一小片臨時住房,還有一處基本成型的廠房,這個園區選的位置偏,沒有像其他園區那樣,開始就大規模土建,而是先把土地買下來後,按標準,建設第一家廠房,這是給煉油廠的,這裏距離石油產地很近,算是礦口冶煉廠。
兩人走進廠房區,工人正在吆喝著運送一個巨大的鐵罐子,陳宇峰介紹說:“這個罐子,是咱們現在生產工藝的最高水平,原料還是我搶來的。”
“搶?”王麗不解。
陳宇峰:“咱們的資源還是不夠,到處都用鋼鐵,還都是緊急需求,哪件事都不能耽擱,這是參謀部做出半年內不會有大的戰事後,我從生產槍支子彈的份額裏,劃出來的。”
王麗:“辛苦你了,我好像從來沒有搶過這些東西。”
陳宇峰:“隻有我和張帥搶。一兩個月我們就會碰一次頭,定下一段時間各種行業最多能使用的物資。看起來是這化工廠,鋼鐵消耗量真是大。看那邊的管子,也都是鋼鐵生產。如果不能找到新的鐵礦石來源,三個月後,子彈的產量還要恢複,化工廠建設進度就不能保證了。”
王麗:“鹽州附近有一個小鐵礦,一直有出產。”
陳宇峰:“那個鐵礦,換算成鐵,一個月隻能提供十幾噸,近期那裏要升級一下,爭取讓產量翻幾倍,滿足近期用鐵需求。但升級又需要很多鋼筋水泥,頭痛。”
王麗:“要不,在這裏休息幾天,大澤旁邊山清水秀,會是很好的放鬆喲。”
陳宇峰:“不了,老板說過幾天他要來,他來了,你們好好聚聚,我就不在這裏當電燈泡了。”
王麗:“真的?太好了!”
王麗有很多事情需要找個人好好聊聊,無疑最好的討論對象就是張國慶,王麗感覺,在這裏當老大,整天崩著個臉,再沒有一個聊天對象,她可能會抑鬱。
張國慶十幾天之後到了鹽州,因為有了電報,他把自己的秘書隊伍“張辦”的半數人馬也帶到了鹽州,急事就用電報指揮。王麗這次可以近距離學習“老板”的管理,其實也沒有什麽學的,但老板就是老板,感覺處理每件事都不慌不忙。
張國慶此行,除了看望王麗之外,還要對鹽州考察一遍,他去了化工園區、鐵礦、鹽場、油井,也看了農田、集市,還專門到大澤裏蕩舟,花了十幾天時間,走的時候,安慰王麗說,要不了多久,鹽州就會成為真正的副中心,那時候會經常來。
迴到明崇島,張國慶馬上布置了一個緊急工作,要求以三個月為期,完成煉油廠正式投產、鐵礦石產量增加一倍、第一代內燃機生產100台,試製貨車樣品等四件工作。
計劃發展部將這四件事分解成了二十多件子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工廠,這二十多家工廠又上報了大筆資金需求,總額達到二百萬兩,發展部經過分析,砍去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最後批準了一半多,這個過程又花了半個月,距離三個月就隻剩了兩個半月。
參與大會戰的工廠都是攢足了勁,隻有在大會戰中能夠出色完成任務,才有可能拿到更多的訂單,而大會戰中表現不好的工廠,以後一、兩年都會被排除出計劃發展部的訂單,損失巨大。
迴到鹽州的王麗,將精力轉向施政,她的第一目標是公平和文明,這就需要把施政的各種思路、措施宣講給百姓,此時的她,遇到的問題是,她的想法要麽傳達不下去,要麽傳下去,下麵不理解,她正在努力思考在另一個時空的管理者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她想到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開會,開小會效果不錯,如果人多了,效果就不能保證,平時她組織的會議,大多就十幾人參加,現在她有強烈的感覺,參會的人把她的想法吃進了肚子,而沒有很好的傳達下去。如果開大會,效果不好不說,成本還很高,參會的人有些需要提前一天來,路程、住宿和吃飯都要花錢,這種會每年開一兩次還可以,開的多她受不了,開會的人也受不了。
再就是組織學習,現在整體識字率不超過2%,每次學習都會鬧出很多笑話,想想都是頭痛,想到這裏,王麗揉了揉太陽穴,往後靠在椅背上,長出一口氣。
看來問題不是幾天能解決的,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想到這裏,她心中突然有了靈感。和陳宇峰的鋼鐵資源一樣,思想轉變也要統籌考慮,第一步,也是基礎,還是識字率。
鹽州的各種學校已經建立起來,但仍舊不能滿足需要,百姓還沒有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此時,隻能先采取強製措施。她有了一個大致的計劃,準備用一年半的時間,把識字率提起來。
強製的手段是,凡是要領工資的人,半年內必須識字500個,伴隨的要求,就是讓世界報在鹽州開個分部,專為鹽州人出一份報紙,百姓能夠通過報紙學習,還可以通過報紙發布政策,組織討論,把政策內容送下去。
王麗和世界報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她的招唿一到,世界報就派來一個小組,還有總編的一封信,說明明崇的世界報已經自收自支,派往鹽州的小組,短時間肯定無法養活自己,還請王州長多多照顧,意思就是要她發工資。
王麗自然不會在乎這十幾人的工資,於是成立了州府宣傳教育局,專門負責報紙。
按王麗的要求,報紙暫時隻出兩版,第一版是政策宣講,要多下去采訪百姓對政策的理解,引導百姓正確理解,第二版就是把識字教材搬到報紙上,每次報紙都要介紹幾十個字和例句,以報紙的進度為準,統一州府所有人員的學習進度。
看起來簡單的要求,宣教局也很難完成,再次求援世界報,最後協調來一台明崇淘汰的簡易印刷機,編製上又增加十幾人才能做到本地出報,第一期報紙需要遲後兩、三天才能排完。對於這樣的結果,王麗也隻能接受,她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加快進度。
好在即使遲了三天,新聞依舊是新聞,這個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很慢,三天後的新聞,對大多數人來說,也都是新鮮事。
鹽州日報隻印一千多份,送往鹽州和大水兩地,按要求,每個村都要有,還要有人負責宣講。
第一份報紙出版的時候,張國慶居然又來到鹽州,王麗真是喜出望外,她有一種感覺,隻要張國慶在旁邊,她的決策都很有信心。
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張國慶問她:“當這個鹽州州長,有什麽體會?”
王麗:“總體感覺就是人心隔肚皮,似乎各部門落實工作都是在拖。”
張國慶:“有這種感覺,你需要深入到最落後那個部門,感受他們的困難,解決他們的困難,你深入進去了,能夠和下屬共情,他們也就會進步,最落後的部門進步了,整體工作就會進步。”
王麗:“我也早想這麽幹,這幾天我就專門抽出時間,到工業局蹲幾天。對了,你怎麽有時間又過來了?”
張國慶:“我們三個做了推演,認為當前影響我們實力提升最大的瓶頸,仍然是鋼鐵產能,你這裏又有鐵礦,雖然礦場改造時間需要八、九個月,經過評估,當前增加人力投入,同時重新組織鋼鐵生產,就能夠提升產能到月出產50噸,這個產量對我們太重要了,而這個工作隻需要兩個月就能完成,而且,這兩個月之內,產量又能逐漸提升,對我們整體實力上升意義最大。”
張國慶換了個姿勢,繼續說:“之前,我們每月有200噸以上的鋼鐵產量,如果能再增加100噸,近一年內鋼鐵都不會是我們的主要問題,那時候火藥和其他東西就會成為新的瓶頸,這就需要加快這裏化工廠的建設進度,所以,大概半個月後,陳宇峰也會再來,推進幾種火藥的生產,如果九個月內沒有戰爭,我們的生產能力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整體實力會是現在的兩倍。而這期間需要每個節點都能抓住,所以,這次我來了,還會在這裏住一個月,核心任務就是提升鋼鐵產能。”
王麗:“那我就放心了。”
張國慶:“我看你滿麵愁容鎖不住的樣子,咋迴事?”
王麗:“怎麽說呢?就是感覺事事都不太順心,想辦的事,似乎都沒有達到想要的進度和效果,有點自我否定。”
張國慶:“完美主義者啊。我有幾個問題,你聽聽。”
王麗:“嗯。”
張國慶:“意外到科蘭島之前,你是做什麽的?”
王麗:“財務,嗯,確切的說,是出納。好久遠的事情啊,我都快忘了。”
張國慶:“那個時候,我是做什麽的?”
王麗:“老板。”
張國慶:“我們公司大嗎?成功嗎?”
王麗:“特小,要不是你意外救了個大人物,公司隨時都會關門,你那個時候才30歲,就有些掉頭發,現在反而滿頭黑發,真是神奇。我那個時候挺沒心沒肺的,就等公司關門了,再換個地方上班呢。嘻嘻”
張國慶:“我們一個小公司,到這個地方,能搞出這麽大的排麵,你還不知足?”
王麗:“這樣說啊,也是,看來我是膨脹了。可是,這種很多東西都不在控製的感覺,實在是不舒服。”
張國慶:“這個心態調整,還是需要你自己慢慢來,會有一個孤獨期。小陳我們兩個輪番來看你,也是為了緩解你的情緒。”
王麗:“這樣啊。總感覺行政團隊不算特別給力,這個怎麽破?”
張國慶:“說到底,就是用人和分錢,激發積極性。分錢相對簡單一點,行政團隊根據級別,已經有了一套規則,首長可以再根據工作,臨時調整一些,能夠穩定隊伍,還能做出一些成績。用人就難了,一是難在發現人才,乍一看,都是人才,說起來頭頭是道,隻能看實際的成果,我在糧食漲價案中,看到了杜阿成和孔思鬆的成績,就囑咐下麵關注這兩個人,在紡織工業上,發現了盧高飛,就安排宗孝先關心一下。隻是這樣的人還是太少。再就是人才的管控,管不好,人才的破壞力更大,確實難。”
王麗:“就鹽州現在的情況,有什麽好主意嗎?”
張國慶:“沒有很好的辦法,還是用最土的辦法吧。先把你兩個副州長的位置宣傳出去。”
王麗:“好吧,當官真是個勞心勞力的事。”
張國慶:“再堅持幾年,等形勢穩定,我們就可以退休了,現在咱們這個小火苗,隨時都會被撲滅。這幾天你可以隨我一起去鐵礦跑跑,也算散心。”
王麗:“好吧,這樣散心還挺別致的。”
王麗也是很忙的,說是陪同張國慶一起去鐵礦場,也隻耽擱了兩天,說實話,她的管理經驗大部分也是學自張國慶,這又是一次近距離學習的機會,他感覺張國慶的管理仍就是“多觀察,少發令”。
有張國慶在身邊,王麗的效率提升了不少,2天時間落下的工作,很快就補齊了,她又拉著張國慶,穿上長袍,打扮成本地人的模樣,到酒樓吃飯。
雖說鹽州已經收複了好幾個月,但鹽州高級官員還是很少出現在百姓麵前,而且,他們要去的地方,評估還不算是綠區,因此,這個決定讓留守的安保副司令杜仲很是為難,但想到兩名大領導想私下體驗生活,隻能提前在酒樓裏外安排足了便衣,自己也親自守在酒樓附近,以便隨時應付可能的危機。
王麗扮成了一個小夥,以她的身高,在這個時空,並不算矮,張國慶則是貼上了一縷長髯,兩人走在一起,像極了一個富戶帶個小兄弟,一點都不違和。
酒樓的大堂曆來都是各種消息或者是謠言傳播的場所,這幾個月鹽州無戰事,再加上王麗各種建設投入巨大,不少銀子轉換成了鹽州百姓收入,所以這酒樓生意就比較好,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張國慶對這些語言辨識度有限,王麗卻已經能夠聽懂,而且裏麵的人名、地名她都熟悉,倒是讓她心中的八卦之心燃燒了一陣。
張國慶知道,他們兩人這一趟,安保上肯定會費大力氣,所以不敢多待,見大堂人數開始減少,王麗也吃的差不多了,就和王麗商量盡快離開,王麗意猶未盡,想到安保人員的辛苦,也隻好起身。
迴去的路上,王麗問張國慶:“唉,吃飯的時候你聽啥了?”
張國慶疑惑地迴答:“啥?”
王麗神秘一笑:“我可聽到了些東西,和我以前的一個懷疑有些對照,我得查清楚。”
張國慶知道王麗疑心病又犯了,急忙說:“等事情都弄清楚了,再下結論,千萬別一開始就下結論。”
王麗一笑,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
有張國慶在這裏,王麗的各種決策過程都短了不少,張國慶有些害怕,自己在這裏,會傷害了鹽州的發展。
王麗落實自己疑心的過程,並沒有讓張國慶參與。她很享受這個過程,但在事情沒有確定前,她是真不想讓張國慶參與,萬一不是自己原來想的樣子,肯定會讓張國慶笑話她一段時間。
王麗聽到的內容,其實隻有幾句,應該是移民局一個下層職員的話,他是給誰說的,應該也是某局的一個下層職員,內容就是:“別看移民局現在是清水衙門,過不了一年,就會是最好的局,甚至好過工業局。”
王麗本想親自化妝成新移民,感受一下移民局的服務,但想到又要化妝,又要安保,實在太過麻煩,隻得作罷,安排兩名親信,代替她去“體驗”。
這一體驗不要緊,他發現移民局基層的索賄幾乎是公開的,雖說新來移民發放物品、土地和房產都有標準,但在標準之下,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太多了,物品質量有高有低,土地和房產之間距離有遠近,土地也有差別,移民官會很客氣地告訴移民,想要更好的,那就付出點代價。
鹽州並不算是安全區,移民數量其實不多,隻有三名移民官,居然出現了公然索賄的情況,這肯定影響了“大漢”政權的形象,王麗自然要嚴肅處理。
審訊完成後,王麗又專門抽出時間,分別和三人聊聊,這三人都知道,如何處理就掌握在這位女王手中,當王麗讓他們將功抵過時,都將自己知道的、聽說的情況吐了出來,這下王麗可是掌握了不少信息,遠超民間的傳言。
發現問題簡單,對於一個領導者,如何處理這些蛀蟲,反倒比較困難,因為各種規章並不完善,如何處理也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可是處理不當,就會引起更多的問題。
處理的輕,會讓其他人不再畏懼,很可能起到反效果,處理過重,也會影響人心,特別是,這還是一個動蕩年代,群敵環繞。
王麗拿不下主意,還是和張國慶商量。張國慶仔細看了這三人的罪行,在屋中踱了幾步,說:“亂世當用重典,但又不能要了他們的命,隻能把他們的危害往後推。第一,沒收全部財產,第二,5年徒刑,其中不可以被特赦,但可以參加將功抵過的行為。”
王麗:“那個移民局長,是不是也要處理?”
張國慶:“管理不善,降職處理,調到相對閑一點的局當副手,或者再降一級,把豐化的移民局長調過來當局長。”
“鹽州移民局的問題,可能在其他地方都有,我看有必要在各地移民局搞一次行動,抓一些害群之馬。”
王麗沒有想到,自己在鹽州移民局的一次調查,擴大成了整體的反腐行動,而且範圍越來越大,直到兩個月後,張國慶才叫停了這次行動,並對一部分人的過激行為進行了批判,也還了一部分官員的清白。
鹽州鐵礦的改造也受到了反腐行動的影響,成為張國慶叫停反腐的直接原因,鐵礦改造完成後,轄區鋼鐵產量擴張不少,而且還在繼續擴大中,一直在限產的子彈工廠,恢複了全負荷運轉。
鹽州化工園區也投產了三家工廠,已經可以小規模提供汽油、柴油、鹽酸等產品,而原來的鹽場則全負荷運轉,除了提供給化工廠當原料外,還平價銷售到鹽州各處,因為這個價格遠低於南陳和金狼,兩國都有不少人專門到鹽州倒賣食鹽。
對於已經成熟的製鹽工業,王麗並不準備投入過多精力,隻是一進入4月,她就明顯感覺到,鹽州的空氣質量下降很快,想想這可是沒有工業的時代,為何感覺空氣如此差?
略一打聽,就知道這是鹽州傳統工業煮鹽導致的。在鹽州,隻靠陽光很難把鹽製出來,他們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把已經高度濃縮的鹵水放進大鍋裏煮,燃料自然是隨處可見的稻草、木柴,每家鹽場,都有幾百幾千個露天爐灶,想不汙染也難。
工業局的阮局長知道王麗關心煮鹽後,專門又到鹽場考察了幾家,著重關注他們的生產工藝,迴來後將此時的鹽業生產情況做了概括性的描述:
煮鹽對勞動力要求非常高,屬於勞動密集型加高耗能高汙染產業,鹽州海灘大大小小15個鹽場,曬鹽環節直接雇傭了將近六千人,這些大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參與煮鹽的有將近三千人,這些人有些是幹不了曬鹽的老鹽工,還有些是鹽工的家屬,另外還間接雇傭接近三千人,這些人主要是提供柴草,維修設備之類,可以說,此時的鹽州城外,還有一個圍繞煮鹽工業而自然形成的縣城,這裏的人,要麽參與製鹽,要麽為製鹽服務。
從製作工藝和效率上,出身機械所的阮局長有不少改造建議,但他知道,自己還是不提這些建議為好,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做。所以他的建議是,由明崇島派出一個聯合技術小組,提供整體的改造建議。
幾天之後,王麗收到張國慶的來信,告訴她,鹽州除了原來計劃的化工中心外,陳宇峰又建議將這裏建設成為臨時北方兵站,暫時計劃屯兵10到15個連,相關的建設都由陳宇峰安排,需要王麗協助辦理相關手續,其實沒有多少手續要辦,鹽州有金狼遺留的軍營,王麗把整個軍營都轉給陳宇峰使用。
王麗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大建設上的時候,金狼軍兵敗“漢國”的消息終於傳到了金狼皇帝完顏獨術的朝堂上。
金狼國此時的朝堂,與南陳國的已經十分類似,這是金狼多年學習南陳的結果,這讓皇帝有了權威,也降低了金狼軍的血性。
聽完軍報,完顏獨術沒有著急發表意見,而是照例詢問:“諸位愛卿,對於此事,當如何應對?”
此時一名將軍打扮的大臣跨出,朗聲迴答:“萬歲何需為此等小事煩心,蕞爾小國,幾名逃亡士兵,占了區區兩個縣城,就打出立國大旗,必不長久,我等無需理會,靜等些時日,必會煙消雲散。”
一名文官打扮的大臣出列,沉聲說:“皇叔此言差矣,所謂掃帚不到,灰塵不跑,希望這些叛逆自行滅亡,豈非緣木求魚?況鹽州乃產鹽重州,丟失此鎮,必將影響我國財稅,還請我主早做準備。”
皇叔將軍冷哼一聲,“丞相可知,在我金狼境內,號稱大漢國的反叛有三,號稱大唐國的有五,其它國號加起來,還有十幾個。或唿嘯山林,或占三五城,此乃心腹之患,此患不除,卻去關心邊境線上的兩縣小國,以我之見,我主可盡觀此國擴張,南陳必剿之。況且我朝占據鹽州,隻一兩年間,之前金狼帝國銀從何來?”
金狼皇帝似乎聽進去了,不等丞相再說,打斷道:“愛卿無需爭論,既是兩城小國,朕意可暫不理會,靜待事變。皇叔仍需注意,莫使其做大。”
“臣遵旨。”兩位爭論的大臣同時退下。
金狼朝堂之上的爭論很快就傳到明崇島。得知金狼國願意觀察他們一段時間,參謀部也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們分析金狼當前麵對南北兩大戰場,難有餘力再開新局,但有了確切的消息,還是鬆了口氣。
再看南陳的情報,鹽州已經屬於金狼一年多了,他們的細作每月都能傳迴消息,最近的情報是,此城被一夥自稱大漢國的人占據,之後就斷了聯係。
南陳官方並沒有將這個“漢”放在心上,甚至連個正式的商議都沒有,一來“漢”是反金狼的,這點毋庸置疑,二來這個“漢”是從金狼搶的地盤,三來這些反金狼的小政權,在危機時都會向南陳求救,這是基本套路,這些草莽,隻要日子過得去,就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過早和他們聯係,都是碰一鼻子灰,等他們被金狼軍摩擦一陣,主動歸順,才好談條件。
對於暗樁被端掉之事,這也常見,很可能是被人抓住了根腳,隻要不影響其他細作,退一步說,他們把知道的全招出來,也沒多大影響。
這樣一個奇妙的平衡,讓參謀部得出結論,至少會有六個月的時間,不會發生大規模戰鬥,對於王麗來說是難得的,她把大多精力都轉向了建設和民生。
攜兩勝之威,幾個工廠前期建設工作速度大為提升,特別是剿滅水匪之戰,抓獲大量水匪,錄得口供當中,牽扯到本地不少大族,隔幾天,都會有一批人被請去協助調查,而被協助調查後,有些人就暫時迴不來了,想去看望,也隻能在軍兵的監視下說幾句話,至於送些東西,一概不允。過去與衙門打交道,都能找上熟人,輾轉遞話,這次就不一樣,不論找到誰,都麵露難色,連禮都送不出去,追問原因才知道,原來的衙役,現在都隻能打下手,幾天前才有衙役因為遞消息,也被抓了進去,昔日同僚的現身說法,讓他們暫時選擇明哲保身。
化工中心的建設是當前的中心任務,王麗隔兩天就要去一趟,這個路程成了工作當中巨大的負擔,一是二十多公裏的路程,安保工作非常複雜,人力物力消耗很大,二是對王麗本人,體力精力消耗也都很大。有時候,王麗選擇在化工中心附近住幾天,鹽州城這邊又會積壓政務,一直沒有兩全之法。
這一天,陳宇峰親自過來,給她送來一個十人通訊小組,居然是電報組,這可解決了跨城通訊的問題,王麗心中高興,說:“這可太好了,能不能再給我來一套,放在化工中心園區,這樣我可以少跑幾趟。”
“這個真沒有。”陳宇峰故做沉重地說,“現在隻弄出來兩套,一套在明崇島,一套放你這裏,現在隻是實驗,穩定性還不能保證,也許明天就出故障了。到化工中心隻有二十多公裏,用有線通信可能更好。”
“有線也行啊,需要什麽,我全力支持。”王麗笑著迴答。
陳宇峰:“需要銅,我們全部的儲備都不夠你用的,所以也別想了。”
王麗歎口氣:“白高興了。”
陳宇峰:“有了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還會遠嗎?這十人小組,六個人是維護、維修這套係統的,另外四人是機要人員,從人員配置上,你應該知道這套係統工作穩定性有多低了,所以,再等一段,等更穩定的產品吧。”
陳宇峰這次來,還要去化工園區看看,作為化工行業背後最大的boss,這個中心也是他力主建設的,連位置都是他選的,因為這離鹽州城的距離,王麗沒少吐槽他。
到了園區工地,其實沒有什麽看頭,大片的空地,和一小片臨時住房,還有一處基本成型的廠房,這個園區選的位置偏,沒有像其他園區那樣,開始就大規模土建,而是先把土地買下來後,按標準,建設第一家廠房,這是給煉油廠的,這裏距離石油產地很近,算是礦口冶煉廠。
兩人走進廠房區,工人正在吆喝著運送一個巨大的鐵罐子,陳宇峰介紹說:“這個罐子,是咱們現在生產工藝的最高水平,原料還是我搶來的。”
“搶?”王麗不解。
陳宇峰:“咱們的資源還是不夠,到處都用鋼鐵,還都是緊急需求,哪件事都不能耽擱,這是參謀部做出半年內不會有大的戰事後,我從生產槍支子彈的份額裏,劃出來的。”
王麗:“辛苦你了,我好像從來沒有搶過這些東西。”
陳宇峰:“隻有我和張帥搶。一兩個月我們就會碰一次頭,定下一段時間各種行業最多能使用的物資。看起來是這化工廠,鋼鐵消耗量真是大。看那邊的管子,也都是鋼鐵生產。如果不能找到新的鐵礦石來源,三個月後,子彈的產量還要恢複,化工廠建設進度就不能保證了。”
王麗:“鹽州附近有一個小鐵礦,一直有出產。”
陳宇峰:“那個鐵礦,換算成鐵,一個月隻能提供十幾噸,近期那裏要升級一下,爭取讓產量翻幾倍,滿足近期用鐵需求。但升級又需要很多鋼筋水泥,頭痛。”
王麗:“要不,在這裏休息幾天,大澤旁邊山清水秀,會是很好的放鬆喲。”
陳宇峰:“不了,老板說過幾天他要來,他來了,你們好好聚聚,我就不在這裏當電燈泡了。”
王麗:“真的?太好了!”
王麗有很多事情需要找個人好好聊聊,無疑最好的討論對象就是張國慶,王麗感覺,在這裏當老大,整天崩著個臉,再沒有一個聊天對象,她可能會抑鬱。
張國慶十幾天之後到了鹽州,因為有了電報,他把自己的秘書隊伍“張辦”的半數人馬也帶到了鹽州,急事就用電報指揮。王麗這次可以近距離學習“老板”的管理,其實也沒有什麽學的,但老板就是老板,感覺處理每件事都不慌不忙。
張國慶此行,除了看望王麗之外,還要對鹽州考察一遍,他去了化工園區、鐵礦、鹽場、油井,也看了農田、集市,還專門到大澤裏蕩舟,花了十幾天時間,走的時候,安慰王麗說,要不了多久,鹽州就會成為真正的副中心,那時候會經常來。
迴到明崇島,張國慶馬上布置了一個緊急工作,要求以三個月為期,完成煉油廠正式投產、鐵礦石產量增加一倍、第一代內燃機生產100台,試製貨車樣品等四件工作。
計劃發展部將這四件事分解成了二十多件子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工廠,這二十多家工廠又上報了大筆資金需求,總額達到二百萬兩,發展部經過分析,砍去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最後批準了一半多,這個過程又花了半個月,距離三個月就隻剩了兩個半月。
參與大會戰的工廠都是攢足了勁,隻有在大會戰中能夠出色完成任務,才有可能拿到更多的訂單,而大會戰中表現不好的工廠,以後一、兩年都會被排除出計劃發展部的訂單,損失巨大。
迴到鹽州的王麗,將精力轉向施政,她的第一目標是公平和文明,這就需要把施政的各種思路、措施宣講給百姓,此時的她,遇到的問題是,她的想法要麽傳達不下去,要麽傳下去,下麵不理解,她正在努力思考在另一個時空的管理者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她想到的第一個方法就是開會,開小會效果不錯,如果人多了,效果就不能保證,平時她組織的會議,大多就十幾人參加,現在她有強烈的感覺,參會的人把她的想法吃進了肚子,而沒有很好的傳達下去。如果開大會,效果不好不說,成本還很高,參會的人有些需要提前一天來,路程、住宿和吃飯都要花錢,這種會每年開一兩次還可以,開的多她受不了,開會的人也受不了。
再就是組織學習,現在整體識字率不超過2%,每次學習都會鬧出很多笑話,想想都是頭痛,想到這裏,王麗揉了揉太陽穴,往後靠在椅背上,長出一口氣。
看來問題不是幾天能解決的,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想到這裏,她心中突然有了靈感。和陳宇峰的鋼鐵資源一樣,思想轉變也要統籌考慮,第一步,也是基礎,還是識字率。
鹽州的各種學校已經建立起來,但仍舊不能滿足需要,百姓還沒有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此時,隻能先采取強製措施。她有了一個大致的計劃,準備用一年半的時間,把識字率提起來。
強製的手段是,凡是要領工資的人,半年內必須識字500個,伴隨的要求,就是讓世界報在鹽州開個分部,專為鹽州人出一份報紙,百姓能夠通過報紙學習,還可以通過報紙發布政策,組織討論,把政策內容送下去。
王麗和世界報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她的招唿一到,世界報就派來一個小組,還有總編的一封信,說明明崇的世界報已經自收自支,派往鹽州的小組,短時間肯定無法養活自己,還請王州長多多照顧,意思就是要她發工資。
王麗自然不會在乎這十幾人的工資,於是成立了州府宣傳教育局,專門負責報紙。
按王麗的要求,報紙暫時隻出兩版,第一版是政策宣講,要多下去采訪百姓對政策的理解,引導百姓正確理解,第二版就是把識字教材搬到報紙上,每次報紙都要介紹幾十個字和例句,以報紙的進度為準,統一州府所有人員的學習進度。
看起來簡單的要求,宣教局也很難完成,再次求援世界報,最後協調來一台明崇淘汰的簡易印刷機,編製上又增加十幾人才能做到本地出報,第一期報紙需要遲後兩、三天才能排完。對於這樣的結果,王麗也隻能接受,她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加快進度。
好在即使遲了三天,新聞依舊是新聞,這個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很慢,三天後的新聞,對大多數人來說,也都是新鮮事。
鹽州日報隻印一千多份,送往鹽州和大水兩地,按要求,每個村都要有,還要有人負責宣講。
第一份報紙出版的時候,張國慶居然又來到鹽州,王麗真是喜出望外,她有一種感覺,隻要張國慶在旁邊,她的決策都很有信心。
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張國慶問她:“當這個鹽州州長,有什麽體會?”
王麗:“總體感覺就是人心隔肚皮,似乎各部門落實工作都是在拖。”
張國慶:“有這種感覺,你需要深入到最落後那個部門,感受他們的困難,解決他們的困難,你深入進去了,能夠和下屬共情,他們也就會進步,最落後的部門進步了,整體工作就會進步。”
王麗:“我也早想這麽幹,這幾天我就專門抽出時間,到工業局蹲幾天。對了,你怎麽有時間又過來了?”
張國慶:“我們三個做了推演,認為當前影響我們實力提升最大的瓶頸,仍然是鋼鐵產能,你這裏又有鐵礦,雖然礦場改造時間需要八、九個月,經過評估,當前增加人力投入,同時重新組織鋼鐵生產,就能夠提升產能到月出產50噸,這個產量對我們太重要了,而這個工作隻需要兩個月就能完成,而且,這兩個月之內,產量又能逐漸提升,對我們整體實力上升意義最大。”
張國慶換了個姿勢,繼續說:“之前,我們每月有200噸以上的鋼鐵產量,如果能再增加100噸,近一年內鋼鐵都不會是我們的主要問題,那時候火藥和其他東西就會成為新的瓶頸,這就需要加快這裏化工廠的建設進度,所以,大概半個月後,陳宇峰也會再來,推進幾種火藥的生產,如果九個月內沒有戰爭,我們的生產能力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整體實力會是現在的兩倍。而這期間需要每個節點都能抓住,所以,這次我來了,還會在這裏住一個月,核心任務就是提升鋼鐵產能。”
王麗:“那我就放心了。”
張國慶:“我看你滿麵愁容鎖不住的樣子,咋迴事?”
王麗:“怎麽說呢?就是感覺事事都不太順心,想辦的事,似乎都沒有達到想要的進度和效果,有點自我否定。”
張國慶:“完美主義者啊。我有幾個問題,你聽聽。”
王麗:“嗯。”
張國慶:“意外到科蘭島之前,你是做什麽的?”
王麗:“財務,嗯,確切的說,是出納。好久遠的事情啊,我都快忘了。”
張國慶:“那個時候,我是做什麽的?”
王麗:“老板。”
張國慶:“我們公司大嗎?成功嗎?”
王麗:“特小,要不是你意外救了個大人物,公司隨時都會關門,你那個時候才30歲,就有些掉頭發,現在反而滿頭黑發,真是神奇。我那個時候挺沒心沒肺的,就等公司關門了,再換個地方上班呢。嘻嘻”
張國慶:“我們一個小公司,到這個地方,能搞出這麽大的排麵,你還不知足?”
王麗:“這樣說啊,也是,看來我是膨脹了。可是,這種很多東西都不在控製的感覺,實在是不舒服。”
張國慶:“這個心態調整,還是需要你自己慢慢來,會有一個孤獨期。小陳我們兩個輪番來看你,也是為了緩解你的情緒。”
王麗:“這樣啊。總感覺行政團隊不算特別給力,這個怎麽破?”
張國慶:“說到底,就是用人和分錢,激發積極性。分錢相對簡單一點,行政團隊根據級別,已經有了一套規則,首長可以再根據工作,臨時調整一些,能夠穩定隊伍,還能做出一些成績。用人就難了,一是難在發現人才,乍一看,都是人才,說起來頭頭是道,隻能看實際的成果,我在糧食漲價案中,看到了杜阿成和孔思鬆的成績,就囑咐下麵關注這兩個人,在紡織工業上,發現了盧高飛,就安排宗孝先關心一下。隻是這樣的人還是太少。再就是人才的管控,管不好,人才的破壞力更大,確實難。”
王麗:“就鹽州現在的情況,有什麽好主意嗎?”
張國慶:“沒有很好的辦法,還是用最土的辦法吧。先把你兩個副州長的位置宣傳出去。”
王麗:“好吧,當官真是個勞心勞力的事。”
張國慶:“再堅持幾年,等形勢穩定,我們就可以退休了,現在咱們這個小火苗,隨時都會被撲滅。這幾天你可以隨我一起去鐵礦跑跑,也算散心。”
王麗:“好吧,這樣散心還挺別致的。”
王麗也是很忙的,說是陪同張國慶一起去鐵礦場,也隻耽擱了兩天,說實話,她的管理經驗大部分也是學自張國慶,這又是一次近距離學習的機會,他感覺張國慶的管理仍就是“多觀察,少發令”。
有張國慶在身邊,王麗的效率提升了不少,2天時間落下的工作,很快就補齊了,她又拉著張國慶,穿上長袍,打扮成本地人的模樣,到酒樓吃飯。
雖說鹽州已經收複了好幾個月,但鹽州高級官員還是很少出現在百姓麵前,而且,他們要去的地方,評估還不算是綠區,因此,這個決定讓留守的安保副司令杜仲很是為難,但想到兩名大領導想私下體驗生活,隻能提前在酒樓裏外安排足了便衣,自己也親自守在酒樓附近,以便隨時應付可能的危機。
王麗扮成了一個小夥,以她的身高,在這個時空,並不算矮,張國慶則是貼上了一縷長髯,兩人走在一起,像極了一個富戶帶個小兄弟,一點都不違和。
酒樓的大堂曆來都是各種消息或者是謠言傳播的場所,這幾個月鹽州無戰事,再加上王麗各種建設投入巨大,不少銀子轉換成了鹽州百姓收入,所以這酒樓生意就比較好,兩人坐在靠窗的位置,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張國慶對這些語言辨識度有限,王麗卻已經能夠聽懂,而且裏麵的人名、地名她都熟悉,倒是讓她心中的八卦之心燃燒了一陣。
張國慶知道,他們兩人這一趟,安保上肯定會費大力氣,所以不敢多待,見大堂人數開始減少,王麗也吃的差不多了,就和王麗商量盡快離開,王麗意猶未盡,想到安保人員的辛苦,也隻好起身。
迴去的路上,王麗問張國慶:“唉,吃飯的時候你聽啥了?”
張國慶疑惑地迴答:“啥?”
王麗神秘一笑:“我可聽到了些東西,和我以前的一個懷疑有些對照,我得查清楚。”
張國慶知道王麗疑心病又犯了,急忙說:“等事情都弄清楚了,再下結論,千萬別一開始就下結論。”
王麗一笑,也不知道聽進去沒有。
有張國慶在這裏,王麗的各種決策過程都短了不少,張國慶有些害怕,自己在這裏,會傷害了鹽州的發展。
王麗落實自己疑心的過程,並沒有讓張國慶參與。她很享受這個過程,但在事情沒有確定前,她是真不想讓張國慶參與,萬一不是自己原來想的樣子,肯定會讓張國慶笑話她一段時間。
王麗聽到的內容,其實隻有幾句,應該是移民局一個下層職員的話,他是給誰說的,應該也是某局的一個下層職員,內容就是:“別看移民局現在是清水衙門,過不了一年,就會是最好的局,甚至好過工業局。”
王麗本想親自化妝成新移民,感受一下移民局的服務,但想到又要化妝,又要安保,實在太過麻煩,隻得作罷,安排兩名親信,代替她去“體驗”。
這一體驗不要緊,他發現移民局基層的索賄幾乎是公開的,雖說新來移民發放物品、土地和房產都有標準,但在標準之下,可以做手腳的地方太多了,物品質量有高有低,土地和房產之間距離有遠近,土地也有差別,移民官會很客氣地告訴移民,想要更好的,那就付出點代價。
鹽州並不算是安全區,移民數量其實不多,隻有三名移民官,居然出現了公然索賄的情況,這肯定影響了“大漢”政權的形象,王麗自然要嚴肅處理。
審訊完成後,王麗又專門抽出時間,分別和三人聊聊,這三人都知道,如何處理就掌握在這位女王手中,當王麗讓他們將功抵過時,都將自己知道的、聽說的情況吐了出來,這下王麗可是掌握了不少信息,遠超民間的傳言。
發現問題簡單,對於一個領導者,如何處理這些蛀蟲,反倒比較困難,因為各種規章並不完善,如何處理也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可是處理不當,就會引起更多的問題。
處理的輕,會讓其他人不再畏懼,很可能起到反效果,處理過重,也會影響人心,特別是,這還是一個動蕩年代,群敵環繞。
王麗拿不下主意,還是和張國慶商量。張國慶仔細看了這三人的罪行,在屋中踱了幾步,說:“亂世當用重典,但又不能要了他們的命,隻能把他們的危害往後推。第一,沒收全部財產,第二,5年徒刑,其中不可以被特赦,但可以參加將功抵過的行為。”
王麗:“那個移民局長,是不是也要處理?”
張國慶:“管理不善,降職處理,調到相對閑一點的局當副手,或者再降一級,把豐化的移民局長調過來當局長。”
“鹽州移民局的問題,可能在其他地方都有,我看有必要在各地移民局搞一次行動,抓一些害群之馬。”
王麗沒有想到,自己在鹽州移民局的一次調查,擴大成了整體的反腐行動,而且範圍越來越大,直到兩個月後,張國慶才叫停了這次行動,並對一部分人的過激行為進行了批判,也還了一部分官員的清白。
鹽州鐵礦的改造也受到了反腐行動的影響,成為張國慶叫停反腐的直接原因,鐵礦改造完成後,轄區鋼鐵產量擴張不少,而且還在繼續擴大中,一直在限產的子彈工廠,恢複了全負荷運轉。
鹽州化工園區也投產了三家工廠,已經可以小規模提供汽油、柴油、鹽酸等產品,而原來的鹽場則全負荷運轉,除了提供給化工廠當原料外,還平價銷售到鹽州各處,因為這個價格遠低於南陳和金狼,兩國都有不少人專門到鹽州倒賣食鹽。
對於已經成熟的製鹽工業,王麗並不準備投入過多精力,隻是一進入4月,她就明顯感覺到,鹽州的空氣質量下降很快,想想這可是沒有工業的時代,為何感覺空氣如此差?
略一打聽,就知道這是鹽州傳統工業煮鹽導致的。在鹽州,隻靠陽光很難把鹽製出來,他們的最後一道工序,是把已經高度濃縮的鹵水放進大鍋裏煮,燃料自然是隨處可見的稻草、木柴,每家鹽場,都有幾百幾千個露天爐灶,想不汙染也難。
工業局的阮局長知道王麗關心煮鹽後,專門又到鹽場考察了幾家,著重關注他們的生產工藝,迴來後將此時的鹽業生產情況做了概括性的描述:
煮鹽對勞動力要求非常高,屬於勞動密集型加高耗能高汙染產業,鹽州海灘大大小小15個鹽場,曬鹽環節直接雇傭了將近六千人,這些大都是身強力壯的漢子,參與煮鹽的有將近三千人,這些人有些是幹不了曬鹽的老鹽工,還有些是鹽工的家屬,另外還間接雇傭接近三千人,這些人主要是提供柴草,維修設備之類,可以說,此時的鹽州城外,還有一個圍繞煮鹽工業而自然形成的縣城,這裏的人,要麽參與製鹽,要麽為製鹽服務。
從製作工藝和效率上,出身機械所的阮局長有不少改造建議,但他知道,自己還是不提這些建議為好,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人來做。所以他的建議是,由明崇島派出一個聯合技術小組,提供整體的改造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