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城的金狼軍,其實沒有多少,和大漢軍連戰連敗,導致願意領兵的大將都沒有,協調帶兵主將,浪費不少時間,朝廷最後指定了連州都指揮使劉崇輝為主將,他這個指揮使,手上常備兵隻有5000人,有一半分布在各縣,朝廷派了一支1000人的火器隊,聽他的調遣,說是能夠與大漢火器對抗。
這個火器隊,直接到了陶城,比劉崇輝主將還早些,劉崇輝為了增加些武力值,從附近各縣將常備兵都調到陶城,這些常備兵,加上朝廷火器軍,一共還不到5000人,他把包括運糧民夫都算在內,也不到1萬人,號稱3萬,希望能給自己壯膽。
陶城早就有幾組互不知曉的密探,其中有2組在縣城中已經有了產業,略一觀察推算,就將陶城的兵力部署推測的八九不離十。
其他各城密探也發現本來就不算多的兵力,都被調走大半,剩餘人員連城門守衛都捉襟見肘,好幾個城都實行城禁,一天隻開幾個小時城門。
參謀部來了命令,讓接戰時,盡量摸清金狼火器的參數,如有繳獲,要盡量完整,以備研究。
金狼火器隊的隊正叫完顏爾丹,是個皇族遠支,遠到隻剩個姓,除了他自己還認為是皇族,真正的皇族都對他這個人無感,這次他混了個隊正,想著一定要打出點名堂,叫平時瞧不起自己的人也看看。
他先到了陶城,身在連州的主將居然還沒有到,他就有點生氣,依仗著完顏這個姓,對縣裏是各種刁難,他手下的兵,也是驕橫無比,他們可是重金打造的火器隊,不說縣城的守軍,就是縣令他們也不放在眼裏,一言不合,就要揍縣令,嚇得縣令再也不見他們,有事都讓縣尉頂著。
幸好沒有幾天,劉崇輝就到了,再有衝突也是他們兩個武將之間的問題了。
劉崇輝果然和完顏爾丹起了衝突,主將要把火器布置在城頭,防止賊人偷城,完顏爾丹卻說,“火器乃滅賊之用,我等來為滅賊,賊人占我連山,我等龜縮於陶城,如何滅賊,如何報答聖上之恩。”說著還向北麵拱手以示尊敬。
話說到這個份上,又是皇族之人所說,就把劉崇輝逼到牆角了,他隻能妥協,擇機攻打連山。
雖說劉崇輝被逼到牆角,不得已要去打,但他手下其他人並不想與這些“南漢”軍動手,妥協之下,劉崇輝以軍糧不足為由,派完顏爾丹去催辦軍糧。
待附近各縣常備軍到齊,完顏爾丹也將軍糧催辦迴來,湊出來的7000軍兵終於出發,這時候,反倒是完顏爾丹的隊伍走的最慢,他裝備了三門炮,每門大炮好幾百斤,又有大量的火藥,加上是夏天多雨,道路甚是泥濘,軍兵個個累的大汗淋漓,喘著粗氣要求涼快一點再走。
這第一天,大軍離陶城界還不遠。完顏爾丹自然不能允許自己的部隊拖後腿,一到傍晚,就催促啟程,折騰到天黑,無奈士兵都不願意出力,到底也沒有趕上其他人。
次日一早,劉崇輝派人來商議,說其他部隊會停下,等完顏的部隊趕上。完顏爾丹終於趕上後,劉崇輝又請他先出發,其他人稍後就到。
幾日之後,金狼軍進入到連山縣界,有探馬來報,前方飲馬河對岸,有漢軍營地,劉崇輝問,漢營有多少人,探馬迴複,“看營地規模,估計有300人。”
劉崇輝召集完顏爾丹、幾各偏將和各縣縣尉議事,一時間,劉崇輝的帥帳中也聚了十幾人,他掛起一張簡易地圖,指著圖說,“諸位將軍,賊漢聚300軍,列於飲馬河岸,我若強渡,必遭賊半渡而擊,損失巨大,諸位可有良策,過飲馬河,圍殲賊軍?”
完顏爾丹大怒,挺身出列,“將軍,我部有神擊炮三門,可架於河旁,定將賊軍營帳擊破。”
劉崇輝大喜,“完顏將軍可率本部人馬,架設陣地,待打破賊營,將軍自為首功。”
完顏爾丹出帳自去準備不說,營中其他人紛紛問劉崇輝,“賊軍火器犀利,又有河水為阻,我軍貿然進軍,必為賊人所趁,還望將軍明查。”
劉崇輝哈哈一笑,“諸位無需擔心,靜侯完顏將軍佳音即可。”他心說,誰願意和這幫南蠻打,但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完顏爾丹還不算是完全草包,他到河邊一看,本來不算大的一條河,因為到了夏季,水滿且急,沒有渡船,難以過河,但如果要渡船,在河中很難防禦,過河會損失巨大。
他四處找尋設置炮陣地處,最後決定將炮陣地布置到河堤之下,利用河堤隱蔽,若不開炮,對麵完全看不到。
按他的經驗,對岸軍營距離河岸已經超過他手中神擊炮的有效射程,炮彈即使滾到營中,也沒有什麽威脅了,再看河對岸就有幾名漢軍,觀察這邊形勢,隻能先用炮打這幾名斥候,先開個葷。
他這邊命令炮兵將目標對準幾名斥候,這邊吆喝著瞄準,幾名斥候也看到了他在這邊觀察,紛紛舉槍瞄準,劈劈啪啪幾響之後,幾槍居然都打偏了,但在附近飛過的子彈,還是讓完顏爾丹驚出一身冷汗,他急忙下到河堤之下。
幾名斥候又觀察一會,也下了河堤,完顏爾丹炮還沒開,目標就跑了。他又命令轉移炮口,直對賊營,幾聲炮響後,漢軍營帳附近,多了3枚炙熱的炮彈,有漢軍往炮彈澆水,然後撿起帶走。
漢軍大營中就是蘇慕武連隊,隻有他們一個連,為了迷惑對方,他們把營房建造的多一點,看起來似乎是有300人。有了這次炮擊的警示,孔思鬆連隊的迫擊炮也要開始反擊,雖然看不到對方的炮,但開炮的濃煙已經暴露位置,金狼的炮又不易移動,短時間內,瞄準濃煙開炮就行。
觀瞄手爬上營地一個高台,拿著望遠鏡指示著迫擊炮打擊的方向,一輪試射後,觀瞄手又重新給出一個偏移量,第二輪開始,迫擊炮的彈著點就準確地落到金狼軍炮陣地,完顏爾丹正在要求增加裝藥量,炮彈就過來了,好在開炮的看不到他們,炮彈在陣地附近爆炸,完顏爾丹扭頭就跑,結果被炮彈皮劃到了屁股,一頭栽倒,被兵士們架著逃跑。
這些炮兵倒也沒傷幾個,但陣地被幾輪炮火打擊後,終於將火藥桶引爆,隨著火藥桶爆炸,這個陣地算是被徹底摧毀。
首戰失利的完顏趴在病床上,沒有了剛來時的狂躁,劉崇輝帶諸將來看他,叫他安心養傷,定會為他報仇。
迴到大帳的劉崇輝和諸將,又在商量如何收複連山,每人都在唉聲歎氣,並無好的辦法,而劉崇輝,根本就不想進攻,他這是被趕著來的,心中隻想如何應付過此事。
連長蘇慕武,接到的任務是將金狼軍拖在此處,不要著急攻打,以免敵軍逃迴。針對上麵的要求,連部仔細分析了情況,確定兩個原則,一是要保證不被敵軍偷襲,二是要防止敵軍撤退。
為了不被敵人偷襲,連裏派了2組人,藏在敵軍軍營附近,如果發現敵軍夜間出發,就點起火堆。
軍營附近,每天也點起照明火,軍營附近上千米的距離都要看到,沿河每天還有監測哨,這些工作都要消耗人力,每天一個排。
劉崇輝不進攻,甚至連渡河的動作都沒有,按孔思鬆的想法,附近的船雖說都被擊毀了,但可以紮些木筏也行啊,對方似乎就是在等,每天派出斥候四處巡邏,也是避免被偷襲。
劉崇輝的大營,開始就紮在遠離河岸的地方,他可是聽說,南漢賊軍火器犀利,能打6裏,他一麵將營寨紮在河北6裏之外,一麵加強河道巡視,避免對方渡河進攻。
雙方隔河互望,並無更多衝突,劉崇輝又書寫奏章,要求盡快派兵派將,“我部進至飲馬河,對岸盤踞數千漢賊,火器犀利,我方渡河多次均未成功。神擊炮攻擊賊軍時,被賊所查,不幸損失,幸得完顏爾丹將軍指揮得當,人員大部撤出,完顏將軍因堅守陣地,為敵所傷。”
第一封戰報發出後,第二天劉崇輝又發出戰報,“雙方隔河互射,賊軍有渡河之勢,我軍堅守河岸,敵見無隙可乘,遂退。”
此後,劉崇輝以每天一封戰報的頻率,描述他想象中的戰場局勢,在他的戰報中,“金狼軍行軍到飲馬河,河水深急,人馬無法渡,尋船,均為賊軍破壞,自紮木筏,又為賊軍炮火擊毀,賊軍多次渡河進犯,均為我軍將士攔於河道,賊無寸進。”
“我軍與賊多日鏖戰,損失巨大,望上盡速增派援軍,加撥糧餉,以穩定防線,擇機擊破賊軍。”
劉崇輝每封戰報,都是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寫戰況的慘烈,第二部分表決心,第三部分要補給,在沒有人願意來前線,而這個主將又能將戰線穩定住,給點補給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金狼皇上每日讀劉崇輝的戰報,都被感動,原本想,實在不行,就直接派一個王爺到前線,既然這位劉指揮使能夠穩住局勢,那就給他升官,給他補給。
劉崇輝用偽造戰報升了官,得了錢,還沒有人願意揭穿他,以免被皇上抓了差派過去,就這樣,這事成了朝中一個笑話。
得了好處了劉崇輝也不願就此退去,就堅持釘在陶城,時不時還催促其他縣再派援兵,其他縣城的援兵,已經過了守城底線,還要再派,就隻能征集鄉勇協助守城了。
蘇慕武並不知道劉崇輝利用戰事升官發財,他最怕的是劉崇輝突然逃跑,自己這邊的任務就完不成了,因此,隔兩日,總是派人騷擾一下,遠遠的放兩槍之類的,這些行動,都被劉崇輝描述成“賊軍圍攻我營,營中將士力戰而勝,賊撤圍而去。”有時候劉崇輝還在想,如果對方這一點動作都沒有,他這小作文還不好寫呢。
第一階段的任務,是留住劉崇輝5天,這個任務已經完成,根據各縣密探傳來的消息,再有幾天時間,自己人就能控製縣城,參謀部又下達任務,再留對方5天,設法增加一點點壓力,讓劉崇輝把壓力轉到他下轄的縣去。
增加壓力,也就是河岸兩側的斥候交戰,當然是漢軍打金狼軍,金狼軍的弓箭射不過河,但河麵上氣流不穩定,漢軍打過去的子彈,效果也很一般,一番伏擊,僅有3個戰果,還都是受傷。
即使如此,劉崇輝也大驚,原來賊軍一直沒有攻擊他的斥候,這次攻擊,會不會是要有動作,於是一方麵加大了調兵的力度,另一方麵,準備溜走,還專門寫信到連州的家,讓家人們做好隨時北撤之準備。漢軍的進攻,也僅限於攻擊河對岸的斥候,隻要斥候不沿河堤行動,漢軍就不開槍,這樣過了2天,雙方又迴到原來的僵持狀態。
劉崇輝突然想到,有人告他縱兵騷擾民眾,正好說明一下,“與賊對戰,賊以火器擊我,我軍反攻,賊慌退,物資散落,追擊未果,後有報,賊軍突入百姓家中,搶奪糧食金銀,百姓甚恐,我軍四處緝拿,賊恐而退,然百姓損失甚巨,臣心中甚愧,未能護之周全。”
蘇慕武這邊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表演,做出大軍準備渡河之類的動作,這麽多天,也隻紮了一、兩個木筏,對方自然知道,僅憑這兩排木筏,大軍是不可能過河的,也就沒有當成事。
軍營這邊,每天都有能工巧匠,紮些草人,穿上軍服,擺在營房門口,看起來營房中人越來越多。河對岸的金狼軍,為了號稱有三萬人,也在可勁加建營方,雙方營盤看起來確實宏大。
參謀部派人來問,還能拖幾天,連長蘇慕武也不敢拖大,說,“隻要金狼軍別自己崩潰,3、5天總是能拖過去的。”參謀部讓再拖10天,如果能再拖10天,後麵的仗打起來就容易些。
這個火器隊,直接到了陶城,比劉崇輝主將還早些,劉崇輝為了增加些武力值,從附近各縣將常備兵都調到陶城,這些常備兵,加上朝廷火器軍,一共還不到5000人,他把包括運糧民夫都算在內,也不到1萬人,號稱3萬,希望能給自己壯膽。
陶城早就有幾組互不知曉的密探,其中有2組在縣城中已經有了產業,略一觀察推算,就將陶城的兵力部署推測的八九不離十。
其他各城密探也發現本來就不算多的兵力,都被調走大半,剩餘人員連城門守衛都捉襟見肘,好幾個城都實行城禁,一天隻開幾個小時城門。
參謀部來了命令,讓接戰時,盡量摸清金狼火器的參數,如有繳獲,要盡量完整,以備研究。
金狼火器隊的隊正叫完顏爾丹,是個皇族遠支,遠到隻剩個姓,除了他自己還認為是皇族,真正的皇族都對他這個人無感,這次他混了個隊正,想著一定要打出點名堂,叫平時瞧不起自己的人也看看。
他先到了陶城,身在連州的主將居然還沒有到,他就有點生氣,依仗著完顏這個姓,對縣裏是各種刁難,他手下的兵,也是驕橫無比,他們可是重金打造的火器隊,不說縣城的守軍,就是縣令他們也不放在眼裏,一言不合,就要揍縣令,嚇得縣令再也不見他們,有事都讓縣尉頂著。
幸好沒有幾天,劉崇輝就到了,再有衝突也是他們兩個武將之間的問題了。
劉崇輝果然和完顏爾丹起了衝突,主將要把火器布置在城頭,防止賊人偷城,完顏爾丹卻說,“火器乃滅賊之用,我等來為滅賊,賊人占我連山,我等龜縮於陶城,如何滅賊,如何報答聖上之恩。”說著還向北麵拱手以示尊敬。
話說到這個份上,又是皇族之人所說,就把劉崇輝逼到牆角了,他隻能妥協,擇機攻打連山。
雖說劉崇輝被逼到牆角,不得已要去打,但他手下其他人並不想與這些“南漢”軍動手,妥協之下,劉崇輝以軍糧不足為由,派完顏爾丹去催辦軍糧。
待附近各縣常備軍到齊,完顏爾丹也將軍糧催辦迴來,湊出來的7000軍兵終於出發,這時候,反倒是完顏爾丹的隊伍走的最慢,他裝備了三門炮,每門大炮好幾百斤,又有大量的火藥,加上是夏天多雨,道路甚是泥濘,軍兵個個累的大汗淋漓,喘著粗氣要求涼快一點再走。
這第一天,大軍離陶城界還不遠。完顏爾丹自然不能允許自己的部隊拖後腿,一到傍晚,就催促啟程,折騰到天黑,無奈士兵都不願意出力,到底也沒有趕上其他人。
次日一早,劉崇輝派人來商議,說其他部隊會停下,等完顏的部隊趕上。完顏爾丹終於趕上後,劉崇輝又請他先出發,其他人稍後就到。
幾日之後,金狼軍進入到連山縣界,有探馬來報,前方飲馬河對岸,有漢軍營地,劉崇輝問,漢營有多少人,探馬迴複,“看營地規模,估計有300人。”
劉崇輝召集完顏爾丹、幾各偏將和各縣縣尉議事,一時間,劉崇輝的帥帳中也聚了十幾人,他掛起一張簡易地圖,指著圖說,“諸位將軍,賊漢聚300軍,列於飲馬河岸,我若強渡,必遭賊半渡而擊,損失巨大,諸位可有良策,過飲馬河,圍殲賊軍?”
完顏爾丹大怒,挺身出列,“將軍,我部有神擊炮三門,可架於河旁,定將賊軍營帳擊破。”
劉崇輝大喜,“完顏將軍可率本部人馬,架設陣地,待打破賊營,將軍自為首功。”
完顏爾丹出帳自去準備不說,營中其他人紛紛問劉崇輝,“賊軍火器犀利,又有河水為阻,我軍貿然進軍,必為賊人所趁,還望將軍明查。”
劉崇輝哈哈一笑,“諸位無需擔心,靜侯完顏將軍佳音即可。”他心說,誰願意和這幫南蠻打,但樣子還是要做做的。
完顏爾丹還不算是完全草包,他到河邊一看,本來不算大的一條河,因為到了夏季,水滿且急,沒有渡船,難以過河,但如果要渡船,在河中很難防禦,過河會損失巨大。
他四處找尋設置炮陣地處,最後決定將炮陣地布置到河堤之下,利用河堤隱蔽,若不開炮,對麵完全看不到。
按他的經驗,對岸軍營距離河岸已經超過他手中神擊炮的有效射程,炮彈即使滾到營中,也沒有什麽威脅了,再看河對岸就有幾名漢軍,觀察這邊形勢,隻能先用炮打這幾名斥候,先開個葷。
他這邊命令炮兵將目標對準幾名斥候,這邊吆喝著瞄準,幾名斥候也看到了他在這邊觀察,紛紛舉槍瞄準,劈劈啪啪幾響之後,幾槍居然都打偏了,但在附近飛過的子彈,還是讓完顏爾丹驚出一身冷汗,他急忙下到河堤之下。
幾名斥候又觀察一會,也下了河堤,完顏爾丹炮還沒開,目標就跑了。他又命令轉移炮口,直對賊營,幾聲炮響後,漢軍營帳附近,多了3枚炙熱的炮彈,有漢軍往炮彈澆水,然後撿起帶走。
漢軍大營中就是蘇慕武連隊,隻有他們一個連,為了迷惑對方,他們把營房建造的多一點,看起來似乎是有300人。有了這次炮擊的警示,孔思鬆連隊的迫擊炮也要開始反擊,雖然看不到對方的炮,但開炮的濃煙已經暴露位置,金狼的炮又不易移動,短時間內,瞄準濃煙開炮就行。
觀瞄手爬上營地一個高台,拿著望遠鏡指示著迫擊炮打擊的方向,一輪試射後,觀瞄手又重新給出一個偏移量,第二輪開始,迫擊炮的彈著點就準確地落到金狼軍炮陣地,完顏爾丹正在要求增加裝藥量,炮彈就過來了,好在開炮的看不到他們,炮彈在陣地附近爆炸,完顏爾丹扭頭就跑,結果被炮彈皮劃到了屁股,一頭栽倒,被兵士們架著逃跑。
這些炮兵倒也沒傷幾個,但陣地被幾輪炮火打擊後,終於將火藥桶引爆,隨著火藥桶爆炸,這個陣地算是被徹底摧毀。
首戰失利的完顏趴在病床上,沒有了剛來時的狂躁,劉崇輝帶諸將來看他,叫他安心養傷,定會為他報仇。
迴到大帳的劉崇輝和諸將,又在商量如何收複連山,每人都在唉聲歎氣,並無好的辦法,而劉崇輝,根本就不想進攻,他這是被趕著來的,心中隻想如何應付過此事。
連長蘇慕武,接到的任務是將金狼軍拖在此處,不要著急攻打,以免敵軍逃迴。針對上麵的要求,連部仔細分析了情況,確定兩個原則,一是要保證不被敵軍偷襲,二是要防止敵軍撤退。
為了不被敵人偷襲,連裏派了2組人,藏在敵軍軍營附近,如果發現敵軍夜間出發,就點起火堆。
軍營附近,每天也點起照明火,軍營附近上千米的距離都要看到,沿河每天還有監測哨,這些工作都要消耗人力,每天一個排。
劉崇輝不進攻,甚至連渡河的動作都沒有,按孔思鬆的想法,附近的船雖說都被擊毀了,但可以紮些木筏也行啊,對方似乎就是在等,每天派出斥候四處巡邏,也是避免被偷襲。
劉崇輝的大營,開始就紮在遠離河岸的地方,他可是聽說,南漢賊軍火器犀利,能打6裏,他一麵將營寨紮在河北6裏之外,一麵加強河道巡視,避免對方渡河進攻。
雙方隔河互望,並無更多衝突,劉崇輝又書寫奏章,要求盡快派兵派將,“我部進至飲馬河,對岸盤踞數千漢賊,火器犀利,我方渡河多次均未成功。神擊炮攻擊賊軍時,被賊所查,不幸損失,幸得完顏爾丹將軍指揮得當,人員大部撤出,完顏將軍因堅守陣地,為敵所傷。”
第一封戰報發出後,第二天劉崇輝又發出戰報,“雙方隔河互射,賊軍有渡河之勢,我軍堅守河岸,敵見無隙可乘,遂退。”
此後,劉崇輝以每天一封戰報的頻率,描述他想象中的戰場局勢,在他的戰報中,“金狼軍行軍到飲馬河,河水深急,人馬無法渡,尋船,均為賊軍破壞,自紮木筏,又為賊軍炮火擊毀,賊軍多次渡河進犯,均為我軍將士攔於河道,賊無寸進。”
“我軍與賊多日鏖戰,損失巨大,望上盡速增派援軍,加撥糧餉,以穩定防線,擇機擊破賊軍。”
劉崇輝每封戰報,都是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寫戰況的慘烈,第二部分表決心,第三部分要補給,在沒有人願意來前線,而這個主將又能將戰線穩定住,給點補給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金狼皇上每日讀劉崇輝的戰報,都被感動,原本想,實在不行,就直接派一個王爺到前線,既然這位劉指揮使能夠穩住局勢,那就給他升官,給他補給。
劉崇輝用偽造戰報升了官,得了錢,還沒有人願意揭穿他,以免被皇上抓了差派過去,就這樣,這事成了朝中一個笑話。
得了好處了劉崇輝也不願就此退去,就堅持釘在陶城,時不時還催促其他縣再派援兵,其他縣城的援兵,已經過了守城底線,還要再派,就隻能征集鄉勇協助守城了。
蘇慕武並不知道劉崇輝利用戰事升官發財,他最怕的是劉崇輝突然逃跑,自己這邊的任務就完不成了,因此,隔兩日,總是派人騷擾一下,遠遠的放兩槍之類的,這些行動,都被劉崇輝描述成“賊軍圍攻我營,營中將士力戰而勝,賊撤圍而去。”有時候劉崇輝還在想,如果對方這一點動作都沒有,他這小作文還不好寫呢。
第一階段的任務,是留住劉崇輝5天,這個任務已經完成,根據各縣密探傳來的消息,再有幾天時間,自己人就能控製縣城,參謀部又下達任務,再留對方5天,設法增加一點點壓力,讓劉崇輝把壓力轉到他下轄的縣去。
增加壓力,也就是河岸兩側的斥候交戰,當然是漢軍打金狼軍,金狼軍的弓箭射不過河,但河麵上氣流不穩定,漢軍打過去的子彈,效果也很一般,一番伏擊,僅有3個戰果,還都是受傷。
即使如此,劉崇輝也大驚,原來賊軍一直沒有攻擊他的斥候,這次攻擊,會不會是要有動作,於是一方麵加大了調兵的力度,另一方麵,準備溜走,還專門寫信到連州的家,讓家人們做好隨時北撤之準備。漢軍的進攻,也僅限於攻擊河對岸的斥候,隻要斥候不沿河堤行動,漢軍就不開槍,這樣過了2天,雙方又迴到原來的僵持狀態。
劉崇輝突然想到,有人告他縱兵騷擾民眾,正好說明一下,“與賊對戰,賊以火器擊我,我軍反攻,賊慌退,物資散落,追擊未果,後有報,賊軍突入百姓家中,搶奪糧食金銀,百姓甚恐,我軍四處緝拿,賊恐而退,然百姓損失甚巨,臣心中甚愧,未能護之周全。”
蘇慕武這邊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表演,做出大軍準備渡河之類的動作,這麽多天,也隻紮了一、兩個木筏,對方自然知道,僅憑這兩排木筏,大軍是不可能過河的,也就沒有當成事。
軍營這邊,每天都有能工巧匠,紮些草人,穿上軍服,擺在營房門口,看起來營房中人越來越多。河對岸的金狼軍,為了號稱有三萬人,也在可勁加建營方,雙方營盤看起來確實宏大。
參謀部派人來問,還能拖幾天,連長蘇慕武也不敢拖大,說,“隻要金狼軍別自己崩潰,3、5天總是能拖過去的。”參謀部讓再拖10天,如果能再拖10天,後麵的仗打起來就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