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明崇,張國慶就召集參謀部和情報局開了個會,內容就是反擊,真正的“來而不往非禮也”。
雖說是報複,張國慶也秉承著利益最大化,不能為報複而報複。總的要求就是,成本低,效果好,難以溯源。
會上沒有拿出具體的方案,隻是確定情報局的南陳處負責對南陳行動,金狼處負責對金狼行動。
幾天之後,南陳處上報了方案,通過散布一些難以查證的消息,攻擊幾個朝廷要員,引起朝堂混亂。
金狼處也緊接著拿出一個類似的方案,張國慶對此很不滿意,他將兩個處長叫到一起,說,“現在這個方案目標過於模糊,方案執行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果,也很難量化。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南陳是樞密院主導搞的破壞,要麽把目標定到樞密院,要麽定為打擊其國力,我希望得到一個可以量化的結果。”
“至於金狼,想辦法引導他們繼續騷擾南陳,那個陸有恨,不要讓他掌握兵權。”
金狼處長王恩得問,“如果讓陸有恨帶兵去打南陳,會不會更好?”
張國慶迴答,“最好不要。一是陸有恨的級別還比較低,即使與南陳交戰,也起不到大作用,一旦他打幾次勝仗,被提拔了,南陳恐怕頂不住他的壓力。這種可能導致局勢失控的事情,還是不要去做。”
南陳處長吳八尺點點頭,保持金狼對南陳一定的軍事壓力,又不是過大的軍事壓力,一直是他的努力方向。
兩人幾天後,又重新上報了方案,南陳處將目標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點:火器。
南陳一直在仿製大漢的火槍,在張國慶看來,南陳的技術進步已經很大,如果放任南陳繼續研製,以南陳的國力,哪怕比大漢的武器落後兩三代,也會對大漢造成巨大的威脅。
南陳內部有一種思潮,認為南陳的火器不行,就是因為工匠不出力,這次的方案,就是放大這種思潮,或者為這種思潮找出各種證據,再利用民間口口相傳,加上一些小冊子,直指參與火器研發人員貪沒了大量銀子。
大漢與南陳有大量的生意,通過南陳的合作夥伴,描述大漢火器好,是因為有幾個技工會幹活,無論壞到什麽樣的火器,到了他們手上,很快就能修好,這幾人品德高尚,兩袖清風,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引導南陳人自己對比,得出結論,甚至是直接誘導幾個意見領袖,讓他們得出結論。
南陳處散布這些傳言有相當的優勢,大漢與南陳交往很多,南陳官員也有一些是大漢扶持的,這些消息很容易就會從民間傳到官場,進而進入朝堂,南陳的“恨國黨”言論就會成為主流思想。
南陳處上報的計劃,隻需一個月時間,就會在南陳形成輿論,兩、三個月就會有些效果。
金狼處的方案,直接聚焦在了陸有恨身上,編造陸有恨和大漢私下裏和談,接受大漢、南陳大量白銀,而且將這些白銀秘密藏在一處山裏。
自從陸有恨占了大漢軍便宜後,每隔幾天,都會傳出陸有恨與大漢私下裏交往的消息,這些消息隻有一小半是大漢散布的,另一半是金狼人自己編的,陸有恨這個勝仗,打了太多人的臉,他這一仗,勝的就有問題。
金狼處雖然目標較為單一,但對金狼的滲透並不充分,隻能通過少數幾個點擴散,預計三個月之後,會有一些效果。
實際的情況和預計並不相同,陸有恨招金狼人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傳言隻放出去兩天,陸有恨就被“停職調查”。
金狼處取得了超預期的戰果,受限於落後的通訊條件,十天後他們才得到確切的消息。金狼處馬上再接再厲,準備為迫害陸有恨的人製造些黑材料,還沒等他們開始行動,新的消息又傳了迴來:已經查明陸有恨與大漢勾結的真憑實據,即刻收押。
陸有恨的案子一天一個樣,金狼處根本無法及時掌握情況。金狼處的處長,申請帶一個特別小隊,深入汴京,以便隨時應對。
南陳方麵遲遲沒有進展,還收到一個壞消息,南陳向陸高派了一個縣長。陸高是距離明崇島很近的縣,原來一直是周星寶擔任縣長。
張國慶在陸高投資少說也有幾百萬兩銀子,如今縣裏已經超過10萬人,是江北排名前三的大縣,南陳如今也終於要安插縣長了。
周星寶被調了閑職。
南陳安插縣長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張國慶這邊,已經有了一整套應對方案,不管是誰來,都隻是個光杆縣長。
周星寶被免職後,仍舊住在陸高,陸高大小事務,還是請示他,新來的縣長,大多時間活動的區域不超過縣衙。
張國慶並未在意南陳一係列的動作,南陳處卻無法忍受這些挑釁,處長申請到南陳靠前指揮。
南陳處的處長,名叫吳八尺,是軍隊裏第一個退役連長。吳八尺的退役,也是意外導致。兩年前戚嚴在鹽州搞了的打擊金狼運輸線的戰鬥中,各級主官輪流帶隊外出,一為執行任務,二為鍛煉隊伍。大部分戰鬥即使不能重創金狼運輸隊,也基本是全身而退。
吳八尺是為數不多的受傷的部隊主官,他是完成任務迴撤時,一腳踩空摔傷的,因為腳部骨折,需要休息很長時間。為此,他沒少受同僚們嘲笑,說他是撤退受傷的最高級軍官。
吳八尺年齡也比其他人稍大點,受了這個傷,會耽誤一年出不了大任務,在部隊裏,沒有軍功,就很難晉升,再加上他原本的年齡問題,就申請退役了。
退役後,八尺又參加了幾個月的文化、技術培訓,被對外情報局招了進去,對外情報局現在所有的職員,都是軍人出身,就像是另一個軍營,吳八尺也挺喜歡裏麵的氛圍。
這次對南陳的行動,本不需要他這個處長去,但他在明崇實在待不下去,這每次匯報,進度都不理想,他寧願去前線,也不願在這裏匯報。
出發前,張國慶接見了他。本來張國慶對這些小動作並不很重視,但看到吳八尺要去南陳,倒想要指教一番。
“你們處,列出了南陳煉鋼方麵的重點技術工人12名,機械製造方麵35人,還有其他關鍵人物18人,這非常精準,不過,我倒建議放過煉鋼的12人,按他們這種方法煉,會讓他們破產,成本太高了。”
吳八尺知道,這是老板口中的科技樹點歪了的評價,馬上迴答,“是。”
張國慶繼續說,“這次去南陳,多去幾個地方,去江州看看,能不能招幾個瓷器技師。”
吳八尺聽出來,老板關心瓷器技師,又是立正迴答,“是。”說完他又想,老板要的是哪種技師,還是問清楚好一點,就問,“是給皇家做貢品的師傅嗎?”
張國慶知道吳八尺想岔了,就解釋道,“你到了江州,打聽一下,哪家善於做大物件,哪家喜歡做複雜的物件,我需要這樣的師傅,如果能用銀子請過來最好,如果不好請,你再想別的辦法。”
吳八尺聽完更糊糊了,這是要哪種師傅呢,先記本子上,到地方再問吧。
吳八尺走後,張國慶就囑咐秘書,不要再讓其他人來,一個人在辦公室裏發呆。
他在思考,南陳、金狼、蠻歌的關係如何處,才對自己發展最有利。這時候,他感到,人才還是太少。
雖說大漢國已經有些局麵,有些人來投靠,但舊體係培養出來的儒生,與他們這個工程師體係並不相容,他見了幾個後,發現儒生根本看不起他培養出來的人,特別是對這些大多是窮出身的官員,更為不屑,就不再接見儒生。
想到天下大勢,他想到了參謀長朱亞明,這小子很聰明,也愛動腦子,把他叫過來聊聊。
朱亞明聽說老板要見他,有些莫名其妙,老板是不太喜歡見軍隊體係的人,一般也隻是見見陳總和戚嚴,這次突然召見,他悄悄問來找他的傳令兵,傳令兵苦笑道,“是秘書通知的,他啥都沒有給我說。”
來到張國慶這裏,朱亞明先是敬了個軍禮,張國慶讓他坐下聊,這時他才鬆了口氣。
張國慶看他氣喘勻了,說,“參謀長,我想聽你講講,南陳、金狼、蠻歌幾方,我們應該如何經營,才更有利?”
朱亞明對此倒是思考過很久,略一整理思路,迴答道,“我們南臨南陳,北、西都被金狼所包,地盤最小,人數最少,實力雖強但並無持久之力,上次陳總一次消耗戰,就花掉大半儲備。”
“南陳次弱,現在隻有江南半壁,卻也富庶,雖內鬥不止,卻大體穩定,與金狼之戰敗多勝少,還能依靠長江天險,阻止北軍。南陳絲、茶、米產量高,換得金狼大量資源,確保南陳經濟平穩。”
“金狼最強,但是內部問題最多,北方又有蠻歌威脅,更難以作為,以我所料,金狼極有可能是這幾國中,最早崩潰之國。”
“蠻歌新立之朝,極為野蠻,卻為上升之勢,戰力遠超金狼,多次兵鋒抵近汴京。”
“四國之中,我國勢力最小,上升最為明顯,假以時日,必將是我與蠻歌爭鋒天下,但蠻歌土地已經數十倍於我,以我之見,還需強金狼,使金狼能夠多頂幾年,給我國足夠的發展時機。”
張國慶對這個觀點倒有幾分讚同,也覺得有幾分不妥,便起了幾分考校之意,問,“為何不能和蠻歌合作,分了金狼?”
朱亞明停頓一下,似是考慮如何用詞,然後迴答,“我看老板的作風,是以穩為主,大漢如今已有二十餘縣,占據每縣之前,均先定幹部,專項培訓,即如此,接手政務後,仍需一、兩年才能穩定,原因是我方政務運作複雜程度遠超金狼和南陳。以我方如今的人力,新收五六個縣還是可以,再多就難以為繼。如果瓜分金狼,必將難以消化,以蠻歌之性,會趁勢南進,我方之勝利果實多半便宜蠻歌。我方若於之爭,必將耗費大量資源,進而影響我方技術進步,若不與之爭,戰略物資盡歸蠻歌,我方後續生產困難。”
張國慶聽的連連點頭,問,“按你這個說法,金狼其實是我們戰略機遇期的關鍵,金狼強些,這個戰略機遇期就能長一些,金狼弱了,這個戰略機遇期就會短些?”
朱亞明苦笑一下,說,“雖然與我們現在的總體方針不同,但形勢就是如此。我們的地盤,都是挖的金狼之地;與金狼的多次衝突,消耗了金狼大量兵力,還使金狼常備一部分兵力防禦我方;與蠻歌貿易,也減少了金狼的國庫收入。”
張國慶追問,“以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延長讓金狼的壽命?”
朱亞明組織一下語言,緩慢說道,“金狼國也是野蠻之國,我們隻能稍微維持他的存在,卻不能讓他真的強大起來。我想了幾點,還不完善。”
張國慶聽到這裏,說,“你小子啥時候學會這一套了,有啥就說,還怕我秋後算賬?”
朱亞明笑笑,心裏想,現在匯報時,不都這樣說?但還是麵色一正,說道“第一就是想辦法和金狼建立基本的互信,讓他相信,我們暫時不會再攻城占地,辦法有很多,讓外事局那邊多想想辦法。”
“第二是減少和蠻歌交易的頻度,蠻歌沒有能力海運大批物資,想運多少我們說了算,海運量少了,價格還要提高,一方麵我們利潤能增加,另外也相應削弱蠻歌,其他貨物通過金狼陸路運輸,也算給金狼一些甜頭。”
“第三就是和金狼進行有限的軍事合作,提升金狼的軍事能力,讓他北拒蠻歌,南擊南陳時,有些戰果。當然,這個量一定要把握住,還要金狼用我們最缺的煤、鐵、銅、錫來換。”
“暫時我就想到這幾點,這些天我再想想,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張國慶在屋裏踱了幾步,說道,“你這幾點都很好,我考慮一下怎麽落實。隻是如此扶持金狼,輿論上很難說的過去,還要好好研究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張國慶又接見了幾名高級官員,討論天下大勢,基本達成了近期策略:不采取加速金狼滅亡的措施。當然,還要看金狼上道不上道,再糾集幾萬人來犯,大漢還是要把他們全殲。
對金狼這事,很多工作隻能是做得說不得,張國慶將與金狼談判的工作交給李金竹,目標是盡量建立互信,讓金狼相信,隻要金狼不來挑釁,大漢不會再攻城擴地,還可以再賣給金狼一部分武器,條件是金狼要提供幾種物資。
情報局金狼處正在金狼活動,本身是要擴散陸有恨的黑材料,任務也變為營救,陸有恨的罪名,幾乎是必死的結局,連帶著他的家人也都被抓。
金狼處暫時沒有能力營救,也就把這次派到金狼的大部分精幹力量撤了迴來。
雖說是報複,張國慶也秉承著利益最大化,不能為報複而報複。總的要求就是,成本低,效果好,難以溯源。
會上沒有拿出具體的方案,隻是確定情報局的南陳處負責對南陳行動,金狼處負責對金狼行動。
幾天之後,南陳處上報了方案,通過散布一些難以查證的消息,攻擊幾個朝廷要員,引起朝堂混亂。
金狼處也緊接著拿出一個類似的方案,張國慶對此很不滿意,他將兩個處長叫到一起,說,“現在這個方案目標過於模糊,方案執行到底取得了多大的成果,也很難量化。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南陳是樞密院主導搞的破壞,要麽把目標定到樞密院,要麽定為打擊其國力,我希望得到一個可以量化的結果。”
“至於金狼,想辦法引導他們繼續騷擾南陳,那個陸有恨,不要讓他掌握兵權。”
金狼處長王恩得問,“如果讓陸有恨帶兵去打南陳,會不會更好?”
張國慶迴答,“最好不要。一是陸有恨的級別還比較低,即使與南陳交戰,也起不到大作用,一旦他打幾次勝仗,被提拔了,南陳恐怕頂不住他的壓力。這種可能導致局勢失控的事情,還是不要去做。”
南陳處長吳八尺點點頭,保持金狼對南陳一定的軍事壓力,又不是過大的軍事壓力,一直是他的努力方向。
兩人幾天後,又重新上報了方案,南陳處將目標集中在一個很小的點:火器。
南陳一直在仿製大漢的火槍,在張國慶看來,南陳的技術進步已經很大,如果放任南陳繼續研製,以南陳的國力,哪怕比大漢的武器落後兩三代,也會對大漢造成巨大的威脅。
南陳內部有一種思潮,認為南陳的火器不行,就是因為工匠不出力,這次的方案,就是放大這種思潮,或者為這種思潮找出各種證據,再利用民間口口相傳,加上一些小冊子,直指參與火器研發人員貪沒了大量銀子。
大漢與南陳有大量的生意,通過南陳的合作夥伴,描述大漢火器好,是因為有幾個技工會幹活,無論壞到什麽樣的火器,到了他們手上,很快就能修好,這幾人品德高尚,兩袖清風,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引導南陳人自己對比,得出結論,甚至是直接誘導幾個意見領袖,讓他們得出結論。
南陳處散布這些傳言有相當的優勢,大漢與南陳交往很多,南陳官員也有一些是大漢扶持的,這些消息很容易就會從民間傳到官場,進而進入朝堂,南陳的“恨國黨”言論就會成為主流思想。
南陳處上報的計劃,隻需一個月時間,就會在南陳形成輿論,兩、三個月就會有些效果。
金狼處的方案,直接聚焦在了陸有恨身上,編造陸有恨和大漢私下裏和談,接受大漢、南陳大量白銀,而且將這些白銀秘密藏在一處山裏。
自從陸有恨占了大漢軍便宜後,每隔幾天,都會傳出陸有恨與大漢私下裏交往的消息,這些消息隻有一小半是大漢散布的,另一半是金狼人自己編的,陸有恨這個勝仗,打了太多人的臉,他這一仗,勝的就有問題。
金狼處雖然目標較為單一,但對金狼的滲透並不充分,隻能通過少數幾個點擴散,預計三個月之後,會有一些效果。
實際的情況和預計並不相同,陸有恨招金狼人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次傳言隻放出去兩天,陸有恨就被“停職調查”。
金狼處取得了超預期的戰果,受限於落後的通訊條件,十天後他們才得到確切的消息。金狼處馬上再接再厲,準備為迫害陸有恨的人製造些黑材料,還沒等他們開始行動,新的消息又傳了迴來:已經查明陸有恨與大漢勾結的真憑實據,即刻收押。
陸有恨的案子一天一個樣,金狼處根本無法及時掌握情況。金狼處的處長,申請帶一個特別小隊,深入汴京,以便隨時應對。
南陳方麵遲遲沒有進展,還收到一個壞消息,南陳向陸高派了一個縣長。陸高是距離明崇島很近的縣,原來一直是周星寶擔任縣長。
張國慶在陸高投資少說也有幾百萬兩銀子,如今縣裏已經超過10萬人,是江北排名前三的大縣,南陳如今也終於要安插縣長了。
周星寶被調了閑職。
南陳安插縣長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張國慶這邊,已經有了一整套應對方案,不管是誰來,都隻是個光杆縣長。
周星寶被免職後,仍舊住在陸高,陸高大小事務,還是請示他,新來的縣長,大多時間活動的區域不超過縣衙。
張國慶並未在意南陳一係列的動作,南陳處卻無法忍受這些挑釁,處長申請到南陳靠前指揮。
南陳處的處長,名叫吳八尺,是軍隊裏第一個退役連長。吳八尺的退役,也是意外導致。兩年前戚嚴在鹽州搞了的打擊金狼運輸線的戰鬥中,各級主官輪流帶隊外出,一為執行任務,二為鍛煉隊伍。大部分戰鬥即使不能重創金狼運輸隊,也基本是全身而退。
吳八尺是為數不多的受傷的部隊主官,他是完成任務迴撤時,一腳踩空摔傷的,因為腳部骨折,需要休息很長時間。為此,他沒少受同僚們嘲笑,說他是撤退受傷的最高級軍官。
吳八尺年齡也比其他人稍大點,受了這個傷,會耽誤一年出不了大任務,在部隊裏,沒有軍功,就很難晉升,再加上他原本的年齡問題,就申請退役了。
退役後,八尺又參加了幾個月的文化、技術培訓,被對外情報局招了進去,對外情報局現在所有的職員,都是軍人出身,就像是另一個軍營,吳八尺也挺喜歡裏麵的氛圍。
這次對南陳的行動,本不需要他這個處長去,但他在明崇實在待不下去,這每次匯報,進度都不理想,他寧願去前線,也不願在這裏匯報。
出發前,張國慶接見了他。本來張國慶對這些小動作並不很重視,但看到吳八尺要去南陳,倒想要指教一番。
“你們處,列出了南陳煉鋼方麵的重點技術工人12名,機械製造方麵35人,還有其他關鍵人物18人,這非常精準,不過,我倒建議放過煉鋼的12人,按他們這種方法煉,會讓他們破產,成本太高了。”
吳八尺知道,這是老板口中的科技樹點歪了的評價,馬上迴答,“是。”
張國慶繼續說,“這次去南陳,多去幾個地方,去江州看看,能不能招幾個瓷器技師。”
吳八尺聽出來,老板關心瓷器技師,又是立正迴答,“是。”說完他又想,老板要的是哪種技師,還是問清楚好一點,就問,“是給皇家做貢品的師傅嗎?”
張國慶知道吳八尺想岔了,就解釋道,“你到了江州,打聽一下,哪家善於做大物件,哪家喜歡做複雜的物件,我需要這樣的師傅,如果能用銀子請過來最好,如果不好請,你再想別的辦法。”
吳八尺聽完更糊糊了,這是要哪種師傅呢,先記本子上,到地方再問吧。
吳八尺走後,張國慶就囑咐秘書,不要再讓其他人來,一個人在辦公室裏發呆。
他在思考,南陳、金狼、蠻歌的關係如何處,才對自己發展最有利。這時候,他感到,人才還是太少。
雖說大漢國已經有些局麵,有些人來投靠,但舊體係培養出來的儒生,與他們這個工程師體係並不相容,他見了幾個後,發現儒生根本看不起他培養出來的人,特別是對這些大多是窮出身的官員,更為不屑,就不再接見儒生。
想到天下大勢,他想到了參謀長朱亞明,這小子很聰明,也愛動腦子,把他叫過來聊聊。
朱亞明聽說老板要見他,有些莫名其妙,老板是不太喜歡見軍隊體係的人,一般也隻是見見陳總和戚嚴,這次突然召見,他悄悄問來找他的傳令兵,傳令兵苦笑道,“是秘書通知的,他啥都沒有給我說。”
來到張國慶這裏,朱亞明先是敬了個軍禮,張國慶讓他坐下聊,這時他才鬆了口氣。
張國慶看他氣喘勻了,說,“參謀長,我想聽你講講,南陳、金狼、蠻歌幾方,我們應該如何經營,才更有利?”
朱亞明對此倒是思考過很久,略一整理思路,迴答道,“我們南臨南陳,北、西都被金狼所包,地盤最小,人數最少,實力雖強但並無持久之力,上次陳總一次消耗戰,就花掉大半儲備。”
“南陳次弱,現在隻有江南半壁,卻也富庶,雖內鬥不止,卻大體穩定,與金狼之戰敗多勝少,還能依靠長江天險,阻止北軍。南陳絲、茶、米產量高,換得金狼大量資源,確保南陳經濟平穩。”
“金狼最強,但是內部問題最多,北方又有蠻歌威脅,更難以作為,以我所料,金狼極有可能是這幾國中,最早崩潰之國。”
“蠻歌新立之朝,極為野蠻,卻為上升之勢,戰力遠超金狼,多次兵鋒抵近汴京。”
“四國之中,我國勢力最小,上升最為明顯,假以時日,必將是我與蠻歌爭鋒天下,但蠻歌土地已經數十倍於我,以我之見,還需強金狼,使金狼能夠多頂幾年,給我國足夠的發展時機。”
張國慶對這個觀點倒有幾分讚同,也覺得有幾分不妥,便起了幾分考校之意,問,“為何不能和蠻歌合作,分了金狼?”
朱亞明停頓一下,似是考慮如何用詞,然後迴答,“我看老板的作風,是以穩為主,大漢如今已有二十餘縣,占據每縣之前,均先定幹部,專項培訓,即如此,接手政務後,仍需一、兩年才能穩定,原因是我方政務運作複雜程度遠超金狼和南陳。以我方如今的人力,新收五六個縣還是可以,再多就難以為繼。如果瓜分金狼,必將難以消化,以蠻歌之性,會趁勢南進,我方之勝利果實多半便宜蠻歌。我方若於之爭,必將耗費大量資源,進而影響我方技術進步,若不與之爭,戰略物資盡歸蠻歌,我方後續生產困難。”
張國慶聽的連連點頭,問,“按你這個說法,金狼其實是我們戰略機遇期的關鍵,金狼強些,這個戰略機遇期就能長一些,金狼弱了,這個戰略機遇期就會短些?”
朱亞明苦笑一下,說,“雖然與我們現在的總體方針不同,但形勢就是如此。我們的地盤,都是挖的金狼之地;與金狼的多次衝突,消耗了金狼大量兵力,還使金狼常備一部分兵力防禦我方;與蠻歌貿易,也減少了金狼的國庫收入。”
張國慶追問,“以你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延長讓金狼的壽命?”
朱亞明組織一下語言,緩慢說道,“金狼國也是野蠻之國,我們隻能稍微維持他的存在,卻不能讓他真的強大起來。我想了幾點,還不完善。”
張國慶聽到這裏,說,“你小子啥時候學會這一套了,有啥就說,還怕我秋後算賬?”
朱亞明笑笑,心裏想,現在匯報時,不都這樣說?但還是麵色一正,說道“第一就是想辦法和金狼建立基本的互信,讓他相信,我們暫時不會再攻城占地,辦法有很多,讓外事局那邊多想想辦法。”
“第二是減少和蠻歌交易的頻度,蠻歌沒有能力海運大批物資,想運多少我們說了算,海運量少了,價格還要提高,一方麵我們利潤能增加,另外也相應削弱蠻歌,其他貨物通過金狼陸路運輸,也算給金狼一些甜頭。”
“第三就是和金狼進行有限的軍事合作,提升金狼的軍事能力,讓他北拒蠻歌,南擊南陳時,有些戰果。當然,這個量一定要把握住,還要金狼用我們最缺的煤、鐵、銅、錫來換。”
“暫時我就想到這幾點,這些天我再想想,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張國慶在屋裏踱了幾步,說道,“你這幾點都很好,我考慮一下怎麽落實。隻是如此扶持金狼,輿論上很難說的過去,還要好好研究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張國慶又接見了幾名高級官員,討論天下大勢,基本達成了近期策略:不采取加速金狼滅亡的措施。當然,還要看金狼上道不上道,再糾集幾萬人來犯,大漢還是要把他們全殲。
對金狼這事,很多工作隻能是做得說不得,張國慶將與金狼談判的工作交給李金竹,目標是盡量建立互信,讓金狼相信,隻要金狼不來挑釁,大漢不會再攻城擴地,還可以再賣給金狼一部分武器,條件是金狼要提供幾種物資。
情報局金狼處正在金狼活動,本身是要擴散陸有恨的黑材料,任務也變為營救,陸有恨的罪名,幾乎是必死的結局,連帶著他的家人也都被抓。
金狼處暫時沒有能力營救,也就把這次派到金狼的大部分精幹力量撤了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