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隱語也就是宗放欺負柳文質畢竟是個武人,文儒道法非其所長。其實言語上已經直白得很了,也是怕難住了幾個少年,所以看似隱秘,其實一點就透。
“誰來接應?”三娘脫口而問。
“鯨波霽雲千疊,馭飛棹,千裏勤勞,歸賞太平風月。”三郎學起他父親倒是有模有樣,“別人聽不出來,我如何能聽不出父親的意思。”
“是萬裏長鯨仝霽雲,仝三叔!”六郎也反應了過來,又驚又喜。
三眼靈耀蛇繼先因是官府中人,因此海客稱之為海上玄明真君,而這萬裏長鯨仝霽雲便是明暗二仙之海上幽冥魔君,隻是外人看來應是不共戴天死敵的二人,卻是宗放的左膀右臂。這種事說來都無人相信,卻是實實在在的真相。
眾人在小院裏收拾了行囊,便分作兩路行事。
蒲擴領著雲仆前去守著島內外唯一陸橋,免得巡檢司那些人再看出什麽端倪,為今後留下隱患。
而其餘幾人則往仙桃島南濱而去,這裏乃是淺灘,礁石林立,海麵下也多有暗礁。
醜時,向海麵上望去,茫茫間一團漆黑。隻有一處廢用的棧橋從淺灘伸向幽暗的海麵,仔細看,才依稀發現橋頭有一艘單桅舢板。
凡人大約都畏懼未知之物,比如未知的旅程,尤其是夜晚佇立在海天一色皆是混沌的灘頭,未知所帶來的恐懼是每個人的自然反應,而人之所以能夠不斷成長,並非是抑製恐懼,而是即便懷揣恐懼依舊前行。勇氣是前行的動力,而敬畏才是生存的根本,二者兼得才能在前進中保全自己,才能於險境中發現生機。
此時,六個年輕人不疾不徐的走過荒廢了的棧橋,依次摸上了船。隻見船艙不僅預備了淡水糕餅幹糧,還有防寒防水浮囊一應之物。
“這是哪個這麽好心,東西倒是周全。”六郎看到吃食,便高興起來。
“這是水師巡船所係巡夜小艇,必是老雕的手筆,方才的船隊便是由此向北而來,因此才能安排在此處?”蘆頌說著話,已經開始擺弄百寶箱,此時上海正需要他觀星定位的手段。
“難不成父親未卜先知?”
六郎沒想到總是神在在的父親,還真是活神仙。
“說先生未卜先知也不無道理,”蘆頌接著說。
“三郎從昆侖山歸來這二年也多在莊上,六郎也是第一次出遠門。若是多與先生出來行走,便知曉先生未雨綢繆之本事,天下罕有!”
“所謂未慮勝,先慮敗。先生是已經將每個節點皆考慮在內。就拿這舢板為例,即便是沒有柳文質攪局,這舢板該在此處還在此處,哪怕用不上,它也是在此處。時候無非是水師再經過時將其迴收,即便不見了,也報漂沒了事!”
“這便是陰陽合濟的道理,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所謂奇門遁甲之術,也與之合也!”
風鳴知其所以然,但是若放到自己,恐怕行事想不到如此長遠。
“若是先生不能照顧周詳,又豈會輕易率我等涉險?”
蘆頌對於恩師那是由衷的崇敬。
宗放一身本領決不藏私,但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本事,隻能意會不可言傳。正因為如此,宗放大膽的讓兒郎們去闖蕩,而如今更是將天大的重任托付於他們幾人。
柳二郎招唿三娘與六郎進了船艙,與柳二郎開始收拾槳具。六郎不屑與女子鑽在底艙中,非湊上去與柳二郎爭搶夥什,看著他矯情,三郎揪著他的耳朵就甩到艙裏,小孩子講理最好是先打一頓,否則三斤唾沫星子不如一個嘴巴子有用,六郎這類混不吝最吃這一套,果然安生了下來。於是,待收拾完備,做好了出海準備,三郎解了纜繩跳上船來,往船尾調整了舵板,大家毫不拖泥帶水,已經滑動槳葉,推著舢板緩緩離港。
“風師兄,可需我把燈掛起來,”三娘從船艙鑽出了頭,隻問正在劃槳的風鳴。
“暫時先不要掛燈,”風鳴答道,“這時掛燈,望海樓和城砦望樓看的是一清二楚,咱們不可暴露蹤跡,等走遠了再說吧。”
“可這黑漆漆的,咱們萬一和接應之人錯過了,如何是好,”不在海上討生活的人,在這汪洋中隻覺得如無根浮萍,無所依托。三娘雖然習武,畢竟是豆蔻年華,初出茅廬,到了海上更覺得孤獨無依,所謂掛起明燈,也是給自己尋一份安慰。
“小師妹,莫擔心,”說話的是蘆頌,“有這一方精妙羅庚在手,再加上我觀星定位的本事,咱們斷不會偏航,聽風師兄的安排,且走上七八裏外,咱們再掛燈。”
聲音停頓了一下,許是蘆頌已經觀定了方位,繼續說道。
“今夜海風有勁,雲清霧淡,隻要方位無誤,按著咱們這桅杆高度,即便隔著六七裏外,兩船之間也必不會錯開。”
三郎已經調驗了舵,走到中間開始檢查船帆,須等出了近海海潮才能升帆,這二裏海路全靠風鳴和柳二郎的槳力,尤其是逆著海潮而進,更需善於用力,出海時須切著海潮之字形前進,隻有過了海潮浪頭,才能調整船頭直航。
“左舷一息(三秒)一槳半,右舷一息一槳,給舵左,”蘆頌已經根據觀測開始修正方向,現在海潮進退之間方位和速度皆無法確定,隻有入了外海才能測定速度,確定航線。
三郎迴到了船尾,開始把櫓操舵,風鳴與柳二郎就這麽你快我慢或者我快你慢,保持節奏均勻,因此即便海潮洶湧,小船依舊悠悠地向著大海不斷遠去。
待得一刻鍾後,已經不需要劃槳提供動力,風鳴與柳二郎開始操作升起了船帆。蘆頌也從船頭來到三郎身邊,船帆起來,速度更比劃槳快了許多。
又過了片刻,迴頭看,哪怕是桃源島高數丈燈樓的燈光也是消散不見了,風鳴這才從三娘手裏接過了已經點亮的滾燈,升到桅杆高處。
看著茫茫大海中這一點光明,眾人不禁都感到心頭的暖意,海風似乎也輕柔了許多,雖然已經是中夏,但是這點兒燈光溫暖的乃是幾人漂泊難安的心。海路絕非陸路可相提並論,在這遼闊海麵上,人隻會感覺自我的渺小和無助,即便彼此陌生也能升起同生共死的激情。當海浪襲來時,無論身份高低,無論本事如何,麵對無助的死亡威脅,或許高尚者更加懦弱,寬厚者變得自私,因而海上男兒甚少屈從於出身的貴賤和財富的多寡,那是迴到陸地重新苟且生活才會考慮的,而在海上隻有強者為王,活下來的就是贏家。
當然這種體會,六個青年還無法體會,即便是熟悉仝霽雲的宗家兄弟,聽了許多海上故事也就是當做故事聽聽罷了。
六郎拿著吃食和水罐鑽了出來,依次給諸位哥哥遞上。幾個人雖然沒有多餘的交談,但彼此感覺更近了許多。柳二郎也湊到三郎、蘆頌身邊,三個人搭起了話,隻要有柳二郎的地方,必然有了生氣,而另一端,三娘和六郎,兩個人嘰嘰喳喳的圍著風鳴,也是一片盎然。
“先生真是神機妙算,神鬼難測,竟然能布下這一後手,”柳二郎當著三郎麵不吝誇讚之詞。
“二哥兒也不必誇他,我那老父親,要是真能料到這麽精細,豈能在此被那承製攔住?”沒了父親在身邊,六郎湊過來,說起話來也是放肆許多。
“父親若論韜略智謀,難稱天下少有,但是若說是運籌謹慎,那真是獨步天下。咱們這步現在看來還是隻是閑子,但若萬不得已之時,卻說不得成為破局的關鍵。”
三郎當然不會放任弟弟胡言亂語,急忙打斷了他的話。船上即便沒有外人,也決不可開此先河,一個人的脾氣秉性總是在不斷放縱間而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凡事有可為有所不為必須要時刻掂量清楚。
“六郎,背後論人不賢,為子議父不孝,慎言!”蘆頌是端正君子,聽了六郎輕謾言談,若放平時,他可是敢棍棒伺候的,現在也少不得當麵斥責,畢竟柳二郎也是先生的弟子,當麵必須立起了規矩。
兩個人聽了蘆頌的話,乖巧的垂手稱是,同門之中師兄就是師兄,父親不在,師兄就是長者,隻要是教訓得當,兄弟們必須銘記在心。
“先生謀算必有後手,隻有如此才能有周旋餘地,看似輕描淡寫,實則非常人所能及,前幾日蒲擴師兄就與此地都監聯係,這都監乃是宗二先生的老部下,自是傾力配合,至於咱們這後手,三郎應不陌生。”
蘆頌不再搭理二人,而是與三郎敘話。
三郎尚未接話,船頭便傳來風鳴聲音。
“前方有船!”
蘆頌看了看沙漏,仔細校勘了羅庚,大聲詢問。
“估計距離我們多少裏?”
“二十裏上下,一艘大船,朝著我們過來了!”
蘆頌急忙向船頭走去,邊走邊說。
“咱們此時方向無差,現在是子時六刻,我們已經行了半個時辰,航速不及半更,裏程合二十裏,直距約十裏,若無差錯,來者就是接應船隻!”
三郎依舊穩穩的把著舵。
“三郎,來者就是你言及的萬裏長鯨麽?此何等人物也?”
“豪傑也!”
未及多言,已經傳來蘆頌的聲音。
“對方船速約及更,大約三刻左右我們就和他匯合!”
蘆頌看著遠方高高掛起的孤燈,確實是艘大船,距離也是如此,看來風師兄於道門中也所學甚廣。莫小看這定向測距的本事,放到行軍對陣中,若是有個好風候測日者,尚未接戰已經有了一半的勝機。
“柳二哥兒,你來把舵!”三郎招唿著柳瑒,成了父親的弟子,自然稱謂上親昵許多。
柳二郎接了手,三郎也來到船前側,風鳴已經安排蘆頌進了船艙,六郎舉了一方底艙船板當做櫓牌。於是,船前隻餘風鳴、三郎穿帶起隨身兵刃箭囊,各持硬弓戒備。畢竟,海上風雲突變,來者究竟是誰,不到見麵時,難以確認,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此時,已經是深夜,即便是漁戶大多早已迴港,且都係小船,能以大船作海捕者也甚少出現在渤海這間海之中;若是行商或運船,斷難有單獨出海者,即便是陸路,離了官道也是山匪盜賊出沒,何況官府力所難及的海上?
內海尚還算安定,四大洋上海賊倒比良善更多,尤其是南方蠻荒大陸沿岸更是有海賊聚集而成的邦國。因此若此船並非接應船隻,那要麽是海賊要麽是走私海商了,其實海賊還則罷了,按船大小收了財物便罷。但若是走私海船反而是死生難料,隻因大肇、大晟兩國官府皆以走私為重罪,海商擔心走漏了消息,故殺人滅口是慣用手段。
宗家也是有海貨生意,這些江湖路數耳熟於心。柳二郎尚未成年,從未染指家族生意,自然差了許多,而風鳴隻是性格使然,一個少年郎敢獨自下山行程千裏,這不僅僅是本領了得,更是極致的小心謹慎方可。
對方船大桅高,自然能率先發現舢板,隨著越來越近,可以確定來的乃是內海常用的中型防沙平底船。此船豎有兩根桅杆,船尾設有尾樓,船上有建棚,可設弩窗,船上近三丈,最寬處丈半,整船尖頭闊艉,船身修長,船底為平底,最適宜內海航行,常用作客船或運船。
這類船隻海賊甚少使用,隻因此船雖然穩妥,但不適宜遠洋航行和快速周旋,因此來者若不是接應之人,那就大大的糟糕。
舢板船小速慢,大海茫茫避無可避,諸人隻能賭賭運氣,畢竟按宗放的安排,大概率不會有意外發生。
然而兩船相匯不過一箭之地,便看到忽剌剌地對方船頭湧出兩排弩手,前蹲三人後立四人,皆持勁弩。此等勁弩射程遠超硬弓,且箭力強勁,若是射在小舟上,這個距離當皆可洞穿船板,幾人斷無逃生可能。
風鳴和三郎大吃一驚,急忙避在桅杆之後,桅杆不過茶盞粗細,其實並無法充分遮掩,畢竟若是強弓還能賭他準度,但是強弩能夠蓄力,且現在海風清徐,對方隻要不是新手估計這躲避也就是聊勝於無了。柳二郎也半蹲身體,將將的能躲在櫓杆後,所謂擒賊先擒王,水上爭鬥當先目標就是舵工,因此柳二郎抽出鋼刀遮在胸口。
未待三郎出聲詢問。
爽朗的笑聲先從大船傳來,隻是聲音稚氣十足,分明是個少年。
“哈哈哈哈。。。”笑聲誇張,隨後是故作老成的少年聲音,“宗三郎,此時還不束手就擒!”
三郎聞言,垂下了弓箭,走到船頭。
“任你在陸地上猛如虎,在這汪洋大海上也就是一隻老鼠,且看俺萬萬裏大長。。。哎呦!”
話音未落,隨之一聲暴雷傳來。
“渾猢猻,滾蛋!”
兩排弩丁紛紛退後,一個壯大漢子露出半截身子。
“三哥兒,趕緊上來,看俺給你帶了什麽好物什!”
聲音渾厚,非力大身沉者不能發出此獅子吼聲般的動靜。
六郎丟了櫓牌從船艙鑽了出來。
“仝三叔,可有我的份兒!”
“少不了你的,快上來!”
說著話,舢板已經與海船交匯平行,大船已經下了碇,正緩緩停駐。小船隨著柳二郎的舵也靠向大船。
“誰來接應?”三娘脫口而問。
“鯨波霽雲千疊,馭飛棹,千裏勤勞,歸賞太平風月。”三郎學起他父親倒是有模有樣,“別人聽不出來,我如何能聽不出父親的意思。”
“是萬裏長鯨仝霽雲,仝三叔!”六郎也反應了過來,又驚又喜。
三眼靈耀蛇繼先因是官府中人,因此海客稱之為海上玄明真君,而這萬裏長鯨仝霽雲便是明暗二仙之海上幽冥魔君,隻是外人看來應是不共戴天死敵的二人,卻是宗放的左膀右臂。這種事說來都無人相信,卻是實實在在的真相。
眾人在小院裏收拾了行囊,便分作兩路行事。
蒲擴領著雲仆前去守著島內外唯一陸橋,免得巡檢司那些人再看出什麽端倪,為今後留下隱患。
而其餘幾人則往仙桃島南濱而去,這裏乃是淺灘,礁石林立,海麵下也多有暗礁。
醜時,向海麵上望去,茫茫間一團漆黑。隻有一處廢用的棧橋從淺灘伸向幽暗的海麵,仔細看,才依稀發現橋頭有一艘單桅舢板。
凡人大約都畏懼未知之物,比如未知的旅程,尤其是夜晚佇立在海天一色皆是混沌的灘頭,未知所帶來的恐懼是每個人的自然反應,而人之所以能夠不斷成長,並非是抑製恐懼,而是即便懷揣恐懼依舊前行。勇氣是前行的動力,而敬畏才是生存的根本,二者兼得才能在前進中保全自己,才能於險境中發現生機。
此時,六個年輕人不疾不徐的走過荒廢了的棧橋,依次摸上了船。隻見船艙不僅預備了淡水糕餅幹糧,還有防寒防水浮囊一應之物。
“這是哪個這麽好心,東西倒是周全。”六郎看到吃食,便高興起來。
“這是水師巡船所係巡夜小艇,必是老雕的手筆,方才的船隊便是由此向北而來,因此才能安排在此處?”蘆頌說著話,已經開始擺弄百寶箱,此時上海正需要他觀星定位的手段。
“難不成父親未卜先知?”
六郎沒想到總是神在在的父親,還真是活神仙。
“說先生未卜先知也不無道理,”蘆頌接著說。
“三郎從昆侖山歸來這二年也多在莊上,六郎也是第一次出遠門。若是多與先生出來行走,便知曉先生未雨綢繆之本事,天下罕有!”
“所謂未慮勝,先慮敗。先生是已經將每個節點皆考慮在內。就拿這舢板為例,即便是沒有柳文質攪局,這舢板該在此處還在此處,哪怕用不上,它也是在此處。時候無非是水師再經過時將其迴收,即便不見了,也報漂沒了事!”
“這便是陰陽合濟的道理,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所謂奇門遁甲之術,也與之合也!”
風鳴知其所以然,但是若放到自己,恐怕行事想不到如此長遠。
“若是先生不能照顧周詳,又豈會輕易率我等涉險?”
蘆頌對於恩師那是由衷的崇敬。
宗放一身本領決不藏私,但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本事,隻能意會不可言傳。正因為如此,宗放大膽的讓兒郎們去闖蕩,而如今更是將天大的重任托付於他們幾人。
柳二郎招唿三娘與六郎進了船艙,與柳二郎開始收拾槳具。六郎不屑與女子鑽在底艙中,非湊上去與柳二郎爭搶夥什,看著他矯情,三郎揪著他的耳朵就甩到艙裏,小孩子講理最好是先打一頓,否則三斤唾沫星子不如一個嘴巴子有用,六郎這類混不吝最吃這一套,果然安生了下來。於是,待收拾完備,做好了出海準備,三郎解了纜繩跳上船來,往船尾調整了舵板,大家毫不拖泥帶水,已經滑動槳葉,推著舢板緩緩離港。
“風師兄,可需我把燈掛起來,”三娘從船艙鑽出了頭,隻問正在劃槳的風鳴。
“暫時先不要掛燈,”風鳴答道,“這時掛燈,望海樓和城砦望樓看的是一清二楚,咱們不可暴露蹤跡,等走遠了再說吧。”
“可這黑漆漆的,咱們萬一和接應之人錯過了,如何是好,”不在海上討生活的人,在這汪洋中隻覺得如無根浮萍,無所依托。三娘雖然習武,畢竟是豆蔻年華,初出茅廬,到了海上更覺得孤獨無依,所謂掛起明燈,也是給自己尋一份安慰。
“小師妹,莫擔心,”說話的是蘆頌,“有這一方精妙羅庚在手,再加上我觀星定位的本事,咱們斷不會偏航,聽風師兄的安排,且走上七八裏外,咱們再掛燈。”
聲音停頓了一下,許是蘆頌已經觀定了方位,繼續說道。
“今夜海風有勁,雲清霧淡,隻要方位無誤,按著咱們這桅杆高度,即便隔著六七裏外,兩船之間也必不會錯開。”
三郎已經調驗了舵,走到中間開始檢查船帆,須等出了近海海潮才能升帆,這二裏海路全靠風鳴和柳二郎的槳力,尤其是逆著海潮而進,更需善於用力,出海時須切著海潮之字形前進,隻有過了海潮浪頭,才能調整船頭直航。
“左舷一息(三秒)一槳半,右舷一息一槳,給舵左,”蘆頌已經根據觀測開始修正方向,現在海潮進退之間方位和速度皆無法確定,隻有入了外海才能測定速度,確定航線。
三郎迴到了船尾,開始把櫓操舵,風鳴與柳二郎就這麽你快我慢或者我快你慢,保持節奏均勻,因此即便海潮洶湧,小船依舊悠悠地向著大海不斷遠去。
待得一刻鍾後,已經不需要劃槳提供動力,風鳴與柳二郎開始操作升起了船帆。蘆頌也從船頭來到三郎身邊,船帆起來,速度更比劃槳快了許多。
又過了片刻,迴頭看,哪怕是桃源島高數丈燈樓的燈光也是消散不見了,風鳴這才從三娘手裏接過了已經點亮的滾燈,升到桅杆高處。
看著茫茫大海中這一點光明,眾人不禁都感到心頭的暖意,海風似乎也輕柔了許多,雖然已經是中夏,但是這點兒燈光溫暖的乃是幾人漂泊難安的心。海路絕非陸路可相提並論,在這遼闊海麵上,人隻會感覺自我的渺小和無助,即便彼此陌生也能升起同生共死的激情。當海浪襲來時,無論身份高低,無論本事如何,麵對無助的死亡威脅,或許高尚者更加懦弱,寬厚者變得自私,因而海上男兒甚少屈從於出身的貴賤和財富的多寡,那是迴到陸地重新苟且生活才會考慮的,而在海上隻有強者為王,活下來的就是贏家。
當然這種體會,六個青年還無法體會,即便是熟悉仝霽雲的宗家兄弟,聽了許多海上故事也就是當做故事聽聽罷了。
六郎拿著吃食和水罐鑽了出來,依次給諸位哥哥遞上。幾個人雖然沒有多餘的交談,但彼此感覺更近了許多。柳二郎也湊到三郎、蘆頌身邊,三個人搭起了話,隻要有柳二郎的地方,必然有了生氣,而另一端,三娘和六郎,兩個人嘰嘰喳喳的圍著風鳴,也是一片盎然。
“先生真是神機妙算,神鬼難測,竟然能布下這一後手,”柳二郎當著三郎麵不吝誇讚之詞。
“二哥兒也不必誇他,我那老父親,要是真能料到這麽精細,豈能在此被那承製攔住?”沒了父親在身邊,六郎湊過來,說起話來也是放肆許多。
“父親若論韜略智謀,難稱天下少有,但是若說是運籌謹慎,那真是獨步天下。咱們這步現在看來還是隻是閑子,但若萬不得已之時,卻說不得成為破局的關鍵。”
三郎當然不會放任弟弟胡言亂語,急忙打斷了他的話。船上即便沒有外人,也決不可開此先河,一個人的脾氣秉性總是在不斷放縱間而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凡事有可為有所不為必須要時刻掂量清楚。
“六郎,背後論人不賢,為子議父不孝,慎言!”蘆頌是端正君子,聽了六郎輕謾言談,若放平時,他可是敢棍棒伺候的,現在也少不得當麵斥責,畢竟柳二郎也是先生的弟子,當麵必須立起了規矩。
兩個人聽了蘆頌的話,乖巧的垂手稱是,同門之中師兄就是師兄,父親不在,師兄就是長者,隻要是教訓得當,兄弟們必須銘記在心。
“先生謀算必有後手,隻有如此才能有周旋餘地,看似輕描淡寫,實則非常人所能及,前幾日蒲擴師兄就與此地都監聯係,這都監乃是宗二先生的老部下,自是傾力配合,至於咱們這後手,三郎應不陌生。”
蘆頌不再搭理二人,而是與三郎敘話。
三郎尚未接話,船頭便傳來風鳴聲音。
“前方有船!”
蘆頌看了看沙漏,仔細校勘了羅庚,大聲詢問。
“估計距離我們多少裏?”
“二十裏上下,一艘大船,朝著我們過來了!”
蘆頌急忙向船頭走去,邊走邊說。
“咱們此時方向無差,現在是子時六刻,我們已經行了半個時辰,航速不及半更,裏程合二十裏,直距約十裏,若無差錯,來者就是接應船隻!”
三郎依舊穩穩的把著舵。
“三郎,來者就是你言及的萬裏長鯨麽?此何等人物也?”
“豪傑也!”
未及多言,已經傳來蘆頌的聲音。
“對方船速約及更,大約三刻左右我們就和他匯合!”
蘆頌看著遠方高高掛起的孤燈,確實是艘大船,距離也是如此,看來風師兄於道門中也所學甚廣。莫小看這定向測距的本事,放到行軍對陣中,若是有個好風候測日者,尚未接戰已經有了一半的勝機。
“柳二哥兒,你來把舵!”三郎招唿著柳瑒,成了父親的弟子,自然稱謂上親昵許多。
柳二郎接了手,三郎也來到船前側,風鳴已經安排蘆頌進了船艙,六郎舉了一方底艙船板當做櫓牌。於是,船前隻餘風鳴、三郎穿帶起隨身兵刃箭囊,各持硬弓戒備。畢竟,海上風雲突變,來者究竟是誰,不到見麵時,難以確認,還是小心謹慎為妙。
此時,已經是深夜,即便是漁戶大多早已迴港,且都係小船,能以大船作海捕者也甚少出現在渤海這間海之中;若是行商或運船,斷難有單獨出海者,即便是陸路,離了官道也是山匪盜賊出沒,何況官府力所難及的海上?
內海尚還算安定,四大洋上海賊倒比良善更多,尤其是南方蠻荒大陸沿岸更是有海賊聚集而成的邦國。因此若此船並非接應船隻,那要麽是海賊要麽是走私海商了,其實海賊還則罷了,按船大小收了財物便罷。但若是走私海船反而是死生難料,隻因大肇、大晟兩國官府皆以走私為重罪,海商擔心走漏了消息,故殺人滅口是慣用手段。
宗家也是有海貨生意,這些江湖路數耳熟於心。柳二郎尚未成年,從未染指家族生意,自然差了許多,而風鳴隻是性格使然,一個少年郎敢獨自下山行程千裏,這不僅僅是本領了得,更是極致的小心謹慎方可。
對方船大桅高,自然能率先發現舢板,隨著越來越近,可以確定來的乃是內海常用的中型防沙平底船。此船豎有兩根桅杆,船尾設有尾樓,船上有建棚,可設弩窗,船上近三丈,最寬處丈半,整船尖頭闊艉,船身修長,船底為平底,最適宜內海航行,常用作客船或運船。
這類船隻海賊甚少使用,隻因此船雖然穩妥,但不適宜遠洋航行和快速周旋,因此來者若不是接應之人,那就大大的糟糕。
舢板船小速慢,大海茫茫避無可避,諸人隻能賭賭運氣,畢竟按宗放的安排,大概率不會有意外發生。
然而兩船相匯不過一箭之地,便看到忽剌剌地對方船頭湧出兩排弩手,前蹲三人後立四人,皆持勁弩。此等勁弩射程遠超硬弓,且箭力強勁,若是射在小舟上,這個距離當皆可洞穿船板,幾人斷無逃生可能。
風鳴和三郎大吃一驚,急忙避在桅杆之後,桅杆不過茶盞粗細,其實並無法充分遮掩,畢竟若是強弓還能賭他準度,但是強弩能夠蓄力,且現在海風清徐,對方隻要不是新手估計這躲避也就是聊勝於無了。柳二郎也半蹲身體,將將的能躲在櫓杆後,所謂擒賊先擒王,水上爭鬥當先目標就是舵工,因此柳二郎抽出鋼刀遮在胸口。
未待三郎出聲詢問。
爽朗的笑聲先從大船傳來,隻是聲音稚氣十足,分明是個少年。
“哈哈哈哈。。。”笑聲誇張,隨後是故作老成的少年聲音,“宗三郎,此時還不束手就擒!”
三郎聞言,垂下了弓箭,走到船頭。
“任你在陸地上猛如虎,在這汪洋大海上也就是一隻老鼠,且看俺萬萬裏大長。。。哎呦!”
話音未落,隨之一聲暴雷傳來。
“渾猢猻,滾蛋!”
兩排弩丁紛紛退後,一個壯大漢子露出半截身子。
“三哥兒,趕緊上來,看俺給你帶了什麽好物什!”
聲音渾厚,非力大身沉者不能發出此獅子吼聲般的動靜。
六郎丟了櫓牌從船艙鑽了出來。
“仝三叔,可有我的份兒!”
“少不了你的,快上來!”
說著話,舢板已經與海船交匯平行,大船已經下了碇,正緩緩停駐。小船隨著柳二郎的舵也靠向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