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書院不是學生都是寄宿嗎?何必在外麵租買宅院?”
三郎有些不解。
“小哥兒說的是那些規規矩矩隻身讀書之人,這租買宅院的都是攜家帶口而來,如何不在外麵找地方住?”
“拖家帶口?怎麽如今學子婚配都這般早嗎?”
三郎更是不解了,便如蒲擴、蘆頌兩位師兄,尚未科舉及第哪怕都是雙十年紀,也尚未婚配。學子不及第則不婚配乃是常態,科場二十七八年紀的考生,未婚之人比比皆是,否則何來榜下捉婿之俗?
“郎君,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取士也不全在科場,慈聖惠政許諸京、諸府官學舉薦佳士入太學,”
這老倌兒難怪能做到牙人中的魁楚,許多生意總能先人一步,便是吃透了其中脈絡。
“咱這應天書院每年可舉薦三十人入太學,而入太學若是升到上舍,最次也不必省試,便可在京城參加會試,而若是上舍之優等便可由朝廷授同進士出身,直接授官,良等亦可直接殿試,不必科場沉浮!”
這些三郎是知道的,太學便是士悅士學士建立起來的,當時乃是惠及百姓的善政,因為太學隻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及庶民子弟,為的就是拔擢人才於民間,不使豪門世家阻塞學子上進之路。而三舍之法,乃是慶康新政時,內翰陽攸上奏《議學狀》提出,也是旨在促進太學生上進之心,且重注實才,興實務,以為國家培育基層實幹官員。
針對三郎所言,蒿老實搖了搖頭。
“小哥兒,當年確實如此,如今太學並不許民間直接報考,皆是地方推薦,便是應天府這三十個名額,豈是尋常百姓可能名列其中的?”
吃著酒水,這老兒話更多起來。
“咱大肇每三年才開科取士一次,而應天府三年便可推薦百人入太學,咱也是聽這租買宅院的學生說,每百人中得賜官者約十人,直接殿試者又有十人,直接會試的約三十人,如此,便是士紳子弟也是擠破腦袋也要搶這名額。”
“而租住這些房舍的都是確定入了推薦名冊的,那些有通天手段知道隻要入了太學便能得到一官半職,而除了京官,地方赴任是不能攜同妻子的,而京城畢竟天子腳下,太學寄宿製度嚴格,若是想趕著赴任前就能開枝散葉的,便隻能現在與妻妾居住一起,因而拖家帶口而來。”
三郎聽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紅。
“他們就這麽篤定入了太學便能授官?”
“小哥兒,別的咱老兒不敢說,便是這些學生家世背景咱也從不去打聽,隻是你想咱這歸德城三進廣闊院落租金也不過二十貫,而這後麵的院落租金都是按天來算,起碼五百文每日,這麽個小院可值十五貫一個月嗎?”
“既然這書院能把房租抬得這麽高,必有所值吧!”
三郎聞言隻是沉默。
“況且,這些人為何能上薦冊,這迎來送往也有門道!”
老兒低下聲音說道,佛若會隔牆有耳一般。
“此乃秘辛,也是書院某教授家裏一管事透露,若是走科舉正途也就罷了,打算走舉薦太學的,入學時束修便是三百貫,然後這隻是敲門磚,根據書院舉薦比試成績再分三六九等,成績優異的書院也願意結個善緣,成績一般的則需要加大投注。”
“如何投注?”
“便是要按書院指定價格先把在小院買下來,舉薦太學後,再捐贈給書院即可,咱隻做過兩筆這等買賣,牙錢便比我師父做那道院還多幾番!便是買下這小院,每日租金也是照付!”
柳瑒聽得此言,實在是佩服書院這做買賣的本事,實在是高明,忍不住問道。
“便是太學以卓異授官,能給個什麽差遣?”
聽了這話,老兒卻有些茫然,想了半天才說話,
“郎君,咱這趴在泥水裏混飯吃的老漢,如何知道這裏麵的高低,隻是聽有書生大言道將來也能做個望縣大令,遲早也是要開衙設府的。”
柳瑒聽了隻覺得牙癢癢,按著牙錢倒推這小院售價至少三五百貫,年租算下來百五十貫,加上敲門磚三百貫,也就是說近千貫家財,最後不過是個七八品的知縣,大肇的官員這麽寶貴嗎?
須知大晟類似知縣這等親民官皆是濁流,如他這類高門大戶出身絕不可能出任,乃是寒門役戶的職司,比如柳瑒若是無須養望,這個年紀便可由郡守也就是他父親推薦給州中正舉孝廉,然後上報朝廷由大中正也就是他母舅公遣人考核,然後定品,之後授官,起步便是伴駕天子的六品郎官。
但是柳瑒這等含著金玉出生之人,哪裏知道人間苦難,便是望縣知縣對於萬千黎民也是天地鴻溝。
三郎聽得這些話實在是意難平,難怪父親要將他帶到身邊教養,若是將他放在這濁世,以他這麵沉似水,心如烈火之人,非把這應天書院的門匾揭下來不可。
柳瑒察覺了自家兄弟情緒不對,便東拉西扯起來。
“既然皆是書院房產,怎麽方才看到中間還用高牆隔開了?”
嘿嘿,老倌兒這笑聲可有些猥瑣了。
“這書院會做買賣,學生們也不是蠢材,這個價格租賣了,也並非沒有人不肉疼,再說這偌大書院,各色學生隻怕不下千人,總要找個營生把這錢從同學身上賺迴來。”
“隻怕轉租也不能迴本錢吧?”
“那是自然,因此隻能做些本小利厚的買賣,”
“什麽買賣如此厚利,說來咱也摻一腳!”
“郎君,隻怕你這個年紀還是別沾這些腥臭事!”
別說柳瑒,其他二位也聽明白了。
“這些人在這裏開娼館?”
三郎覺得真是開了眼界,這些國家儲備人才竟成了私寮娼館的東家,實在是喪失人倫啊!
“當年還是偷偷摸摸的開,現在都是前麵的東家去太學便轉包給繼任者,還有書院裏麵作中人幫襯著在衙門協調關係!”
這老倌兒一臉鄙夷,
“隻怕是講學在這裏麵做個龜公都比教學上心!”
這老倌兒繼續在三郎心頭撒鹽。
“之所以用高牆隔開,乃是聽這裏的閑漢說起,原來是有個更擅此道的學生,搞起了行會,十餘個私寮院子皆平均算股,然後裏麵的姐兒們都提取例錢,於是便把這些院子互相打通了,還是他們出錢四麵修起了圍牆,是怕其餘人眼紅搶生意。如今便是股東去太學,也可折價賣了股本,然後這行會再拿錢出來付給書院了賬!”
三個少年確實驚呆了,三娘更是麵色緋紅,一臉怒色。
這些人就是未來的基層官員啊!
老倌兒繼續說,三人隻是聽,實在不想說話,三郎隻是喝酒,想揍人。
“聽說他們已經嫌地方狹小,要擴充地方,而書院舍不得這搖錢樹,便正在於明渠那邊談價錢,準備把對麵那些宅院全拿下來,而明渠對麵的宅院皆是高門大戶的產業,這是人家不看重錢財,隻讓書院拿舉薦名額來換,兩邊正在扯皮,咱們這些牙人便是眼饞,也知道其中利害,都是躲得遠遠的看神仙們過招。”
最後陰惻惻的用幾乎無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聽說這幾日書院與大戶們已經商量出辦法,準備了一筆不菲財貨,準備交給右判去京城活動,多增加些推薦名額,據說這筆錢都想了個好名字,喚作‘進學綱’!”
真是天大的笑話,準備用來行賄,歸根結底是為了開娼館的,竟無恥的用進學之名。
三娘也沒胃口吃東西,雖然不是大肇人,畢竟也是飽讀詩書,文武雙全的大家閨秀,哪裏聽得這些齷齪事,便扭過頭看向窗外,看著對麵的書院更覺得反胃,索性就看向街麵。
剩下三個也隻是喝著悶酒,大口吃肉,好似嚼的小人骨血般。
“咦?”
三娘不知看到什麽,
“郎君,你且看看這個。”
她沒忘了自己現在身份,還是拿捏著叫喚柳瑒。
順著三娘所指看過去,柳瑒也咦了一聲。
這下子,三郎也急忙湊了過去。
“怎麽了?”
柳瑒抬頷示意,三郎看過去,隻看街對麵有六七個人正信步往西麵走去,
“這幾個人你們認識?”
“昨日我們繞城時,便遇到這夥人。”
三郎抿了抿嘴,隻是如此不至於讓二人生疑。
“是遇到了兩次!”
“一次是巳正兩刻,在鼓樓附近,他們往南邊去,另一次是申時三刻,在赤陽門附近,自東向西而行。”
三娘補充道。
“嗯?”
這就有意思了,巳正兩刻到申時三刻,差不多三個時辰,若是鼓樓附近吃午飯,下午在赤陽門碰到也算合理。但按他們的走向和時間,更似從鼓樓往南出朱雀門,再向東,在城外繞行又從赤陽門進城,更為合理,幾個漢子就這麽枯走一路是做什麽呢?
三郎又看了片刻,卻是察覺不對。
“這中間的黑大個中年人,乃是個做官的,隻怕官位不低!”
“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三娘瞅了半天也沒下這樣的決斷。
三郎側身瞥了一眼還在喝酒的蒿老實,探到他二人近前說道,
“你們不是大肇人自然看不出來,你們且看左右兩個漢子,總是不經意距離他二尺左右間距,便是那書生模樣的與這人說話,也是壓後半步。”
“這許是大戶人家?”
三郎搖了搖頭,
“非也,這幾個人乃是日常習慣了,大肇官員與大綦類似皆裹襆頭,隻是大肇襆頭乃是硬質烏紗做成,而且高階文官常服所用襆頭皆用雙長翅,地方六品與京官帽翅尺餘,三品及兩府重臣翅長二尺餘,此人身邊伴當分明是日常習慣了避開碰觸其長翅,才是如此做派。”
“這麽說其人還真是個做官的?”
三郎點點頭,
“叫上蒿老實,咱們跟上去,他認路。”
既然有了決斷,立刻行動起來。
柳瑒掏出兩個金餜子,
“蒿老實,跟咱辦件事,這是賞你的,忙完這遭你再踏實喝酒!”
兩個金餜子到手,老倌兒眼睛都亮了,急忙站起身來,便跟著三人往外走。
下得樓來,自然有幫閑和店家上來招唿,柳瑒也不廢話,撇下銀錢邊往外走,老倌兒則拉著店掌櫃,畢竟這麽多銀錢,剩下來也夠再吃上幾桌。
三人也不廢話,上了街麵,隻看那六人已經走到他們這邊來,往街口去了。三娘看酒店門口售賣有蜜糖裹了鮮果子做的水晶葫蘆,於是拿了幾根分給兩人,畢竟三個兒郎邊走邊吃,跟在後麵才不會生疑。
幾個人便遠遠跟在後麵,前麵那幾個到了廣場,繞過池塘往西南方向走去。
柳瑒知道那邊便是大石廊瓦子所在,那邊乃是人流聚集地方,即便是下午炎熱時分,也是人頭攢動,可是要跟緊了。
那老倌兒看出來這三個兒郎是盯上了前麵那幾個人物。
“郎君,不必跟的這麽緊,那‘恨地’外麵人看似四通八達,其實來來迴迴隻有兩三條路,隻需看他們從哪裏進去,再看大概走向,便知道能從哪裏出來。”
“這麽大個勾欄場子,隻有這麽幾條路?”
“確實如此,這勾欄也是有些人設計的,看似四通八達,其實都是盤腸路,非要把許多勾欄走遍了,才又走到了迴頭路,而這瓦子都是朝向丹楓館的,外麵都是硬牆,哪能如柵欄那般輕易進出。”
四個人跟了進去,哪顧得上看周邊這花團錦簇,百工獻技,眼睛緊緊瞄著那幾個人。
“若是信我老兒,跟著我走,咱們能在前麵等著他們出來,少走許多冤枉路。”
這老倌兒便似暗穴中的灰鼠,帶著他們走高下低,穿台過戶,便在一處駱駝圈子旁等著,果然老遠便看見這幾個人朝這邊轉了過來,三人這才鬆了口氣。
柳瑒這才問道,
“老倌兒,你說此處是‘恨地’,這是什麽隱語麽?”
“哪裏是什麽隱語,乃是紫霄觀道士對這內城的描述,咱們覺得妥當,才傳開了。”
“哦,具體說說,怎麽個說法?”
那幾個人還離得遠,索性聊聊閑天。
“這內城以丹楓館為腹心,合著大石廊瓦子,稱為恨地,說是這便是樂極生悲之所在,看著都是找樂子的,隻是又橫生多少是非來?便是這撲買博彩讓多少人傾家蕩產,賣兒賣女的?如何不是恨地?”
老倌兒情緒似乎也被勾了起來,恨恨說道。
“那府衙若是士學士這等青天坐衙,自然是神仙樂土,隻是這才過去幾年,如今便成了‘貪地’,但凡想身上幹淨點兒的都願意在此坐衙辦公,隻怕被貪婪風氣迷了心竅;”
“而這應天書院乃是士學士與一眾賢士心血,不也淪落如此?哪裏還有什麽書卷氣,隻有癡迷酒色的汙穢氣,這便是‘癡地’;”
“還有那些達官顯貴的居所,看似一團和氣,個個好似道德君子,哪個不是髒心爛肺,把這清明世界搞得烏煙瘴氣,這便是‘嗔地’;”
“總結起來,這紫霄觀道人送給這內城八個字,”
“哪八個字?”
“貪嗔癡恨人間地獄!”
“好個人間地獄!”
“還有咱外城人常說的俗話,也是應景。”
“說來聽聽。”
“隻說內城中人最勤快之事便是上縹雲峰問道長們幾時下雨,若是知曉近期有雨訊,則都趕迴來拿水甕儲水。”
“這是為何!”
“那是因為雨水下來,幾處水混在一起,隻覺得一股腥騷氣,哪裏喝得下去!”
三娘聞言,也是啐了一口。
三郎與柳瑒麵麵相覷,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緩過神,再看那幾人。
“要遭!”
三郎輕聲喝道,原來那幾個人竟是在這附近取了騾馬,這時候牽著騾馬往外走,如此便是打算出城了。再問蒿老實要去租騾馬,才知道這瓦子裏並無車馬行,這幾個人牽得騾馬顯然是寄放此處的。
看來這幾個人也是有些防備,在這裏換乘騾馬,打了跟蹤之人一個措手不及。而這裏又是靠近安嘉門,便是三郎他們找來騾馬,這些人也出了鼎明門了。
果然,三郎他們找來了騾馬出得城來,官道上也隻能遠遠看到一串煙塵。
三郎有些不解。
“小哥兒說的是那些規規矩矩隻身讀書之人,這租買宅院的都是攜家帶口而來,如何不在外麵找地方住?”
“拖家帶口?怎麽如今學子婚配都這般早嗎?”
三郎更是不解了,便如蒲擴、蘆頌兩位師兄,尚未科舉及第哪怕都是雙十年紀,也尚未婚配。學子不及第則不婚配乃是常態,科場二十七八年紀的考生,未婚之人比比皆是,否則何來榜下捉婿之俗?
“郎君,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取士也不全在科場,慈聖惠政許諸京、諸府官學舉薦佳士入太學,”
這老倌兒難怪能做到牙人中的魁楚,許多生意總能先人一步,便是吃透了其中脈絡。
“咱這應天書院每年可舉薦三十人入太學,而入太學若是升到上舍,最次也不必省試,便可在京城參加會試,而若是上舍之優等便可由朝廷授同進士出身,直接授官,良等亦可直接殿試,不必科場沉浮!”
這些三郎是知道的,太學便是士悅士學士建立起來的,當時乃是惠及百姓的善政,因為太學隻招收八品以下官員及庶民子弟,為的就是拔擢人才於民間,不使豪門世家阻塞學子上進之路。而三舍之法,乃是慶康新政時,內翰陽攸上奏《議學狀》提出,也是旨在促進太學生上進之心,且重注實才,興實務,以為國家培育基層實幹官員。
針對三郎所言,蒿老實搖了搖頭。
“小哥兒,當年確實如此,如今太學並不許民間直接報考,皆是地方推薦,便是應天府這三十個名額,豈是尋常百姓可能名列其中的?”
吃著酒水,這老兒話更多起來。
“咱大肇每三年才開科取士一次,而應天府三年便可推薦百人入太學,咱也是聽這租買宅院的學生說,每百人中得賜官者約十人,直接殿試者又有十人,直接會試的約三十人,如此,便是士紳子弟也是擠破腦袋也要搶這名額。”
“而租住這些房舍的都是確定入了推薦名冊的,那些有通天手段知道隻要入了太學便能得到一官半職,而除了京官,地方赴任是不能攜同妻子的,而京城畢竟天子腳下,太學寄宿製度嚴格,若是想趕著赴任前就能開枝散葉的,便隻能現在與妻妾居住一起,因而拖家帶口而來。”
三郎聽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紅。
“他們就這麽篤定入了太學便能授官?”
“小哥兒,別的咱老兒不敢說,便是這些學生家世背景咱也從不去打聽,隻是你想咱這歸德城三進廣闊院落租金也不過二十貫,而這後麵的院落租金都是按天來算,起碼五百文每日,這麽個小院可值十五貫一個月嗎?”
“既然這書院能把房租抬得這麽高,必有所值吧!”
三郎聞言隻是沉默。
“況且,這些人為何能上薦冊,這迎來送往也有門道!”
老兒低下聲音說道,佛若會隔牆有耳一般。
“此乃秘辛,也是書院某教授家裏一管事透露,若是走科舉正途也就罷了,打算走舉薦太學的,入學時束修便是三百貫,然後這隻是敲門磚,根據書院舉薦比試成績再分三六九等,成績優異的書院也願意結個善緣,成績一般的則需要加大投注。”
“如何投注?”
“便是要按書院指定價格先把在小院買下來,舉薦太學後,再捐贈給書院即可,咱隻做過兩筆這等買賣,牙錢便比我師父做那道院還多幾番!便是買下這小院,每日租金也是照付!”
柳瑒聽得此言,實在是佩服書院這做買賣的本事,實在是高明,忍不住問道。
“便是太學以卓異授官,能給個什麽差遣?”
聽了這話,老兒卻有些茫然,想了半天才說話,
“郎君,咱這趴在泥水裏混飯吃的老漢,如何知道這裏麵的高低,隻是聽有書生大言道將來也能做個望縣大令,遲早也是要開衙設府的。”
柳瑒聽了隻覺得牙癢癢,按著牙錢倒推這小院售價至少三五百貫,年租算下來百五十貫,加上敲門磚三百貫,也就是說近千貫家財,最後不過是個七八品的知縣,大肇的官員這麽寶貴嗎?
須知大晟類似知縣這等親民官皆是濁流,如他這類高門大戶出身絕不可能出任,乃是寒門役戶的職司,比如柳瑒若是無須養望,這個年紀便可由郡守也就是他父親推薦給州中正舉孝廉,然後上報朝廷由大中正也就是他母舅公遣人考核,然後定品,之後授官,起步便是伴駕天子的六品郎官。
但是柳瑒這等含著金玉出生之人,哪裏知道人間苦難,便是望縣知縣對於萬千黎民也是天地鴻溝。
三郎聽得這些話實在是意難平,難怪父親要將他帶到身邊教養,若是將他放在這濁世,以他這麵沉似水,心如烈火之人,非把這應天書院的門匾揭下來不可。
柳瑒察覺了自家兄弟情緒不對,便東拉西扯起來。
“既然皆是書院房產,怎麽方才看到中間還用高牆隔開了?”
嘿嘿,老倌兒這笑聲可有些猥瑣了。
“這書院會做買賣,學生們也不是蠢材,這個價格租賣了,也並非沒有人不肉疼,再說這偌大書院,各色學生隻怕不下千人,總要找個營生把這錢從同學身上賺迴來。”
“隻怕轉租也不能迴本錢吧?”
“那是自然,因此隻能做些本小利厚的買賣,”
“什麽買賣如此厚利,說來咱也摻一腳!”
“郎君,隻怕你這個年紀還是別沾這些腥臭事!”
別說柳瑒,其他二位也聽明白了。
“這些人在這裏開娼館?”
三郎覺得真是開了眼界,這些國家儲備人才竟成了私寮娼館的東家,實在是喪失人倫啊!
“當年還是偷偷摸摸的開,現在都是前麵的東家去太學便轉包給繼任者,還有書院裏麵作中人幫襯著在衙門協調關係!”
這老倌兒一臉鄙夷,
“隻怕是講學在這裏麵做個龜公都比教學上心!”
這老倌兒繼續在三郎心頭撒鹽。
“之所以用高牆隔開,乃是聽這裏的閑漢說起,原來是有個更擅此道的學生,搞起了行會,十餘個私寮院子皆平均算股,然後裏麵的姐兒們都提取例錢,於是便把這些院子互相打通了,還是他們出錢四麵修起了圍牆,是怕其餘人眼紅搶生意。如今便是股東去太學,也可折價賣了股本,然後這行會再拿錢出來付給書院了賬!”
三個少年確實驚呆了,三娘更是麵色緋紅,一臉怒色。
這些人就是未來的基層官員啊!
老倌兒繼續說,三人隻是聽,實在不想說話,三郎隻是喝酒,想揍人。
“聽說他們已經嫌地方狹小,要擴充地方,而書院舍不得這搖錢樹,便正在於明渠那邊談價錢,準備把對麵那些宅院全拿下來,而明渠對麵的宅院皆是高門大戶的產業,這是人家不看重錢財,隻讓書院拿舉薦名額來換,兩邊正在扯皮,咱們這些牙人便是眼饞,也知道其中利害,都是躲得遠遠的看神仙們過招。”
最後陰惻惻的用幾乎無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聽說這幾日書院與大戶們已經商量出辦法,準備了一筆不菲財貨,準備交給右判去京城活動,多增加些推薦名額,據說這筆錢都想了個好名字,喚作‘進學綱’!”
真是天大的笑話,準備用來行賄,歸根結底是為了開娼館的,竟無恥的用進學之名。
三娘也沒胃口吃東西,雖然不是大肇人,畢竟也是飽讀詩書,文武雙全的大家閨秀,哪裏聽得這些齷齪事,便扭過頭看向窗外,看著對麵的書院更覺得反胃,索性就看向街麵。
剩下三個也隻是喝著悶酒,大口吃肉,好似嚼的小人骨血般。
“咦?”
三娘不知看到什麽,
“郎君,你且看看這個。”
她沒忘了自己現在身份,還是拿捏著叫喚柳瑒。
順著三娘所指看過去,柳瑒也咦了一聲。
這下子,三郎也急忙湊了過去。
“怎麽了?”
柳瑒抬頷示意,三郎看過去,隻看街對麵有六七個人正信步往西麵走去,
“這幾個人你們認識?”
“昨日我們繞城時,便遇到這夥人。”
三郎抿了抿嘴,隻是如此不至於讓二人生疑。
“是遇到了兩次!”
“一次是巳正兩刻,在鼓樓附近,他們往南邊去,另一次是申時三刻,在赤陽門附近,自東向西而行。”
三娘補充道。
“嗯?”
這就有意思了,巳正兩刻到申時三刻,差不多三個時辰,若是鼓樓附近吃午飯,下午在赤陽門碰到也算合理。但按他們的走向和時間,更似從鼓樓往南出朱雀門,再向東,在城外繞行又從赤陽門進城,更為合理,幾個漢子就這麽枯走一路是做什麽呢?
三郎又看了片刻,卻是察覺不對。
“這中間的黑大個中年人,乃是個做官的,隻怕官位不低!”
“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三娘瞅了半天也沒下這樣的決斷。
三郎側身瞥了一眼還在喝酒的蒿老實,探到他二人近前說道,
“你們不是大肇人自然看不出來,你們且看左右兩個漢子,總是不經意距離他二尺左右間距,便是那書生模樣的與這人說話,也是壓後半步。”
“這許是大戶人家?”
三郎搖了搖頭,
“非也,這幾個人乃是日常習慣了,大肇官員與大綦類似皆裹襆頭,隻是大肇襆頭乃是硬質烏紗做成,而且高階文官常服所用襆頭皆用雙長翅,地方六品與京官帽翅尺餘,三品及兩府重臣翅長二尺餘,此人身邊伴當分明是日常習慣了避開碰觸其長翅,才是如此做派。”
“這麽說其人還真是個做官的?”
三郎點點頭,
“叫上蒿老實,咱們跟上去,他認路。”
既然有了決斷,立刻行動起來。
柳瑒掏出兩個金餜子,
“蒿老實,跟咱辦件事,這是賞你的,忙完這遭你再踏實喝酒!”
兩個金餜子到手,老倌兒眼睛都亮了,急忙站起身來,便跟著三人往外走。
下得樓來,自然有幫閑和店家上來招唿,柳瑒也不廢話,撇下銀錢邊往外走,老倌兒則拉著店掌櫃,畢竟這麽多銀錢,剩下來也夠再吃上幾桌。
三人也不廢話,上了街麵,隻看那六人已經走到他們這邊來,往街口去了。三娘看酒店門口售賣有蜜糖裹了鮮果子做的水晶葫蘆,於是拿了幾根分給兩人,畢竟三個兒郎邊走邊吃,跟在後麵才不會生疑。
幾個人便遠遠跟在後麵,前麵那幾個到了廣場,繞過池塘往西南方向走去。
柳瑒知道那邊便是大石廊瓦子所在,那邊乃是人流聚集地方,即便是下午炎熱時分,也是人頭攢動,可是要跟緊了。
那老倌兒看出來這三個兒郎是盯上了前麵那幾個人物。
“郎君,不必跟的這麽緊,那‘恨地’外麵人看似四通八達,其實來來迴迴隻有兩三條路,隻需看他們從哪裏進去,再看大概走向,便知道能從哪裏出來。”
“這麽大個勾欄場子,隻有這麽幾條路?”
“確實如此,這勾欄也是有些人設計的,看似四通八達,其實都是盤腸路,非要把許多勾欄走遍了,才又走到了迴頭路,而這瓦子都是朝向丹楓館的,外麵都是硬牆,哪能如柵欄那般輕易進出。”
四個人跟了進去,哪顧得上看周邊這花團錦簇,百工獻技,眼睛緊緊瞄著那幾個人。
“若是信我老兒,跟著我走,咱們能在前麵等著他們出來,少走許多冤枉路。”
這老倌兒便似暗穴中的灰鼠,帶著他們走高下低,穿台過戶,便在一處駱駝圈子旁等著,果然老遠便看見這幾個人朝這邊轉了過來,三人這才鬆了口氣。
柳瑒這才問道,
“老倌兒,你說此處是‘恨地’,這是什麽隱語麽?”
“哪裏是什麽隱語,乃是紫霄觀道士對這內城的描述,咱們覺得妥當,才傳開了。”
“哦,具體說說,怎麽個說法?”
那幾個人還離得遠,索性聊聊閑天。
“這內城以丹楓館為腹心,合著大石廊瓦子,稱為恨地,說是這便是樂極生悲之所在,看著都是找樂子的,隻是又橫生多少是非來?便是這撲買博彩讓多少人傾家蕩產,賣兒賣女的?如何不是恨地?”
老倌兒情緒似乎也被勾了起來,恨恨說道。
“那府衙若是士學士這等青天坐衙,自然是神仙樂土,隻是這才過去幾年,如今便成了‘貪地’,但凡想身上幹淨點兒的都願意在此坐衙辦公,隻怕被貪婪風氣迷了心竅;”
“而這應天書院乃是士學士與一眾賢士心血,不也淪落如此?哪裏還有什麽書卷氣,隻有癡迷酒色的汙穢氣,這便是‘癡地’;”
“還有那些達官顯貴的居所,看似一團和氣,個個好似道德君子,哪個不是髒心爛肺,把這清明世界搞得烏煙瘴氣,這便是‘嗔地’;”
“總結起來,這紫霄觀道人送給這內城八個字,”
“哪八個字?”
“貪嗔癡恨人間地獄!”
“好個人間地獄!”
“還有咱外城人常說的俗話,也是應景。”
“說來聽聽。”
“隻說內城中人最勤快之事便是上縹雲峰問道長們幾時下雨,若是知曉近期有雨訊,則都趕迴來拿水甕儲水。”
“這是為何!”
“那是因為雨水下來,幾處水混在一起,隻覺得一股腥騷氣,哪裏喝得下去!”
三娘聞言,也是啐了一口。
三郎與柳瑒麵麵相覷,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緩過神,再看那幾人。
“要遭!”
三郎輕聲喝道,原來那幾個人竟是在這附近取了騾馬,這時候牽著騾馬往外走,如此便是打算出城了。再問蒿老實要去租騾馬,才知道這瓦子裏並無車馬行,這幾個人牽得騾馬顯然是寄放此處的。
看來這幾個人也是有些防備,在這裏換乘騾馬,打了跟蹤之人一個措手不及。而這裏又是靠近安嘉門,便是三郎他們找來騾馬,這些人也出了鼎明門了。
果然,三郎他們找來了騾馬出得城來,官道上也隻能遠遠看到一串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