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可閉嘴吧!
我一個廢帝,稱霸諸天很合理吧? 作者:晨風煙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安世也沒興趣欺負一些束手就擒的人。
隨意指派了一名禁衛騎兵進宮匯報消息,同時靜等其他禁衛騎兵抓人歸來。
本以為,禁衛騎兵抓捕一群四散而逃的仆人,完全是手到擒來,隻需片刻的功夫。
不曾想,張安世等一個時辰,陸續迴來的禁衛騎兵,隻有6個,而且隻抓了不到10個仆人。
“你們是幹什麽吃的,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張安世勃然大怒。
禁衛騎兵們一個個麵紅耳赤。
有個張安世的同族,壯著膽子辯解稱:“將軍啊,這真的不怪我們。”
“那群家夥跑的比馬都快,每個人都帶著許多神行丹和氣血丹,速度快不說,還不知道疲倦,馬都快跑不動了。”
張安世瞥了龔遂一眼,他自然知道,這些丹藥出自龔遂之手。
隻是沒想到他居然舍得把如此貴重的東西給一群仆人,看來是必有所圖。
張安世為官多年,手裏自然也有不少資源,立刻自掏腰包,拿出一些丹藥分給身邊的眾多禁衛騎兵。
而後,將所有人都派出去,要求他們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人緝拿,否則提頭來見。
張安世則是一個人包圍了龔遂20多人,死死地盯著他們,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雙方對峙時,皇宮內也上演了一出大戲。
上官太後下令召見劉賀,這算是二人第一次見麵。
隻見她麵色冷峻,穿著一套極為華麗的衣服,身上披的短襖,是由珍珠串成。
隨便摘下來一顆,都足以讓普通四口之家安逸地生活至少50年。
旁邊還有幾百名披堅執銳的士兵,文武百官依照官位高低順序依次進殿。
絲毫沒有給劉賀安排座位的意思,一副審問犯人的架勢,巴不得他立刻匍匐在地上醜態百出。
劉賀站姿挺拔,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
有些官員一臉冷笑,其中一部分人還是劉賀親自封賞的。
他們當初在劉賀身邊溜須拍馬,得了不少好處,見局勢不妙,立刻投奔大將軍。
如今在群臣中,他們可能是最希望劉賀被廢掉的。
有些官員則是滿臉羞愧,不敢直視劉賀。
尚書令奉命宣讀奏章,依次羅列劉賀的罪狀。
“臣大將軍霍光等人冒死向太後進諫,昭帝駕崩萬民哀悼,昌邑王奉詔進京即位卻毫無悲哀之意。”
“在國喪期間大肆飲酒作樂,還曾強搶民女,讓侍從仆人進宮飲酒作樂。”
“昭帝靈柩在前殿時,昌邑王就讓樂人進宮演奏,實在是有辱先皇。”
“昌邑王還坐著天子巡行時才用的馬車,去未央宮北邊的北宮和桂宮,觀看弄豬鬥虎的雜技,絲毫不理會國家大事。”
“昌邑王甚至不顧人倫,跑到掖庭與昭帝的宮女蒙等人淫亂。”
上官太後聽到這裏怒氣更盛,怒斥道:“停,一個做晚輩的,居然如此荒唐。昌邑王你可知罪,還不如實交代,否則哀家必不輕饒。”
上官太後固然是一臉威嚴,但是說到底,她現在才14歲。
在劉賀眼裏隻是個小丫頭。
明明是需要嗬護的年紀,卻要故作威嚴,著實是難為她了。
不過,她也沒什麽壞心思。
知道劉賀是被針對了,委婉地提醒劉賀認慫,以免丟了小命。
劉賀看著上官太後,道:“太後多慮了,朕沒有錯。”
“你繼續。”劉賀盯著尚書令,仿佛他念得不是罪狀,而是在說書。
田延年等人不由得怒目而視,上官太後見劉賀不領情,臉上的怒意更加明顯。
大將軍霍光也是饒有興致地看著劉賀。
霍光安排尚書令宣讀罪狀,不光是為了師出有名。
也是為了進一步削弱劉賀身上的國運,讓劉賀跟國運金龍的聯係變得更加薄弱。
方才,尚書令接連宣布了一堆劉賀的罪狀。
匯聚在劉賀身上的國運,確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霍光不覺得劉賀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有本事翻盤。
尚書令繼續照本宣科。
“昌邑王自即位以來才27天,下令到各地征調物資,總共1127次,嚴重擾亂地方秩序,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臣子數次勸諫,卻被昌邑王下令抓捕,如此暴虐,堪比桀紂。”
“宗廟重於君,昌邑王自登基以來,卻從未去謁見高祖廟,是為大不孝。”
“五辟中最大的罪名莫過於不孝,昌邑王不敬先祖,荒誕無道,罔顧人倫,當廢!”
尚書令宣讀完畢,大將軍霍光再次帶頭跪拜。
“臣等恭請太後派官員去祭祀高廟,向高祖迴報廢立昌邑王之事。”
上官太後猶豫了幾息,略顯無奈地說道:“照準。”
話音剛落,國運金龍突然衝進殿內。
咆哮了一聲,對劉賀怒目而視。
仿佛它之前隻是被小人蒙蔽了,恨不得一爪子將劉賀拍死。
青龍這也算是本色出演了。
霍光見國運金龍都對劉賀如此厭惡,更加的相信,劉賀之前可能隻是在虛張聲勢。
為避免節外生枝,霍光大步向前,一把抓住劉賀的手臂。
另一隻手去抓劉賀身上佩戴的天子印綬,徹底剝奪劉賀的皇帝身份。
斬斷劉賀與國運金龍最後的一絲聯係。
突然間,霍光如遭雷擊,踉踉蹌蹌倒退幾步。
一口鮮血吐出,如同炮彈一般,將整個大殿撞出了個大窟窿。
文武百官頓時大驚失色,大將軍居然受傷了!
這怎麽可能?
可是,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劉賀撣了撣衣服,看著有些萎靡不振的霍光,道:“大將軍,感覺如何?”
霍光此時已然身受重傷,冥冥之中他有一種感覺。
再強行對劉賀出手,能不能打死劉賀不知道,霍光自己肯定會被反噬而死。
“陛下技高一籌,老夫甘拜下風。”霍光深吸一口氣,迅速將傷勢壓下去,氣勢不減反增。
其他人誤以為霍光徹底恢複了,多少鬆了一口氣,但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明明天子跟國運金龍的聯係已經微乎其微了,為何大將軍還會遭到如此大的反噬?
下一秒,眾人的臉色更加駭然。
霍光身上的國運,突然消散了許多。
劉賀身上的國運突然暴漲,不僅恢複了之前的水平,而且多出了一倍。
國運金龍再無怒色,又迅速縮小身形,躲到劉賀身後當掛件。
顯然,通過剛才的交鋒,劉賀鯨吞了大量國運。
劉賀的氣血,在國運的加持下,再次爆發式的上升。
稍微握了握拳頭,劉賀感覺自己似乎能一巴掌把霍光等人全部拍死。
當然了,這隻是一種力量暴漲後產生的錯覺。
劉賀很快就壓製住了這種衝動。
相對客觀地去感知自己的力量,約有120萬斤之力,比之前強了一大半。
隻用了短短幾個唿吸,堪稱是進步神速。
眾人眼睜睜看著,誰也不敢出手搗亂。
大將軍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沒有人願意重蹈覆轍。
那些曾被劉賀封賞過的溜須拍馬之徒,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要不是大將軍霍光還在,他們都想立刻衝到劉賀麵前跪下求饒。
上官太後也是滿臉驚訝,自從祖父和父親被害死後,她還是第一次見有人讓大將軍霍光吃虧。
所有人都知道,劉賀把大家都耍了。
但他是怎麽做到的,為何可以自由操控國運金龍與自己的聯係?
劉賀看他們滿臉疑惑,也沒有開口解釋的意思。
孟子有雲:“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要是讓霍光等人知道,國運金龍已經被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青龍取而代之,估計會三觀破碎,還不知道會惹出多大的亂子。
群臣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去問。
最後還是霍光開口問道:“既然陛下不肯退位,該如何向世人解釋尚書令宣讀的種種荒謬之事?”
“若是不能讓世人信服,以後朝廷之令,恐怕就沒有人願意聽從了。”
田延年立刻幫腔,道:“還請陛下給國內萬民一個解釋,我等之前雖有冒犯,但畢竟是為了這天下蒼生。”
“昭帝時期國力確實恢複了不少,可依然是民生艱難,都盼著朝中有位明君啊。”
言下之意很明顯,他們想把劉賀廢掉,是為了天下蒼生能有一個明君,忠心為國,占著大義。
若是劉賀執意向他們問罪,那就是不顧天下蒼生的昏君。
劉賀早就防著這種軟刀子,立即將劉弗陵的魂魄放出來。
文武百官立刻認出來,這是剛駕崩不久的先皇。
他怎麽在這裏?霍光等人心中大駭,一副見了鬼的樣子。
劉弗陵駕崩以後,霍光將整個長安城調查了無數遍,也隻找到了一些殘魂碎片。
霍光原本以為,劉弗陵的靈魂已經徹底破碎,早已隨風而散。
沒想到,劉弗陵殘魂不僅匯聚成型,而且看起來是似乎已經恢複完整。
盡管依舊是滿身的陰氣,可是並不陰森恐怖,給人一種平靜如水的感覺。
不管怎麽看,他就是劉弗陵,絕不是什麽冒牌貨。
“大將軍別來無恙?”劉弗陵又看向其他人。
麵無表情地說道:“你們可真是長本事了啊,居然聯合起來試圖廢掉當今天子?朕前些時日會暴斃,是不是你們下的毒手?”
“臣等不敢。”文武百官再也顧不上體麵,趕忙跪下行禮,不停地辯解。
就連上官太後也沒辦法再繼續坐著,隻能起身行禮。
劉弗陵也沒指望有人會跳出來承認,冷冷地看了他們一眼。
“你們不是想要解釋嗎?朕給你們好好解釋解釋!”
“朕突然暴斃怨氣極重,當今天子幫朕恢複理智,派人到各地征調物資,是為了幫朕修補魂魄,何錯之有?”
“讓樂府之人進宮演奏,駕車去看鬥獸,也是朕要做的。”
有臣子問道:“陛下,老臣實在是不敢相信,您寬厚仁慈,是受萬民敬仰的明君,怎麽可能做那些事情?”
劉弗陵解釋道:“那是因為朕需要消解怨氣,隻能縱情享樂,難道你想讓朕淪為沒有理智的害人厲鬼嗎?”
“老臣不敢。”那人趕忙叩首行禮。
“當今天子這些時日全力助朕恢複,有功無過。沒有去高廟祭祀,是因為朕魂魄殘缺,自覺無顏麵對列祖列宗。等魂魄恢複後,再去祭祀列祖列宗。”
“你們可還有什麽疑惑,朕一並給你們解釋。”劉弗陵厲聲問道。
大將軍霍光帶著眾人行禮道:“臣等不知實情,險些釀成大錯,甘願受罰。”
在劉賀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原主還做過不少荒唐事。
比如說,在武帝喪期外出打獵,帶著奴隸和廚子到處遊玩。
隨意的賞賜錢財,不分尊卑,毫無禮儀。
這些本來都可以用來借題發揮,問題在於現在說了也沒有用處。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可閉嘴吧!
劉弗陵有無數種理由為劉賀開脫,所以他們隻能老實認錯。
想把之前的所有事情,統統歸為不知實情。
“既然你們不需要再解釋,朕就跟你們好好說道說道。”
劉弗陵居高臨下地看著大將軍霍光等人,一臉威嚴。
“你們一個個以前整天說對朕忠心耿耿,現在可倒好,朕突然暴斃,你們不想著去追查真相,找出幕後真兇,整天琢磨著爭權奪利。”
“你們對得起朕嗎?對得起天下百姓嗎?”
文武百官全都低著頭,不敢吭聲。
“朕已經請當今天子全力調查,你們務必配合,誰要是想搗亂,那就是想讓朕死不瞑目,甚至有可能就是害死朕的真兇!”
劉弗陵魂魄確實已經恢複完整,但是依然想不起來自己為何會暴斃,確實想查明真相。
如今當眾說起來,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給劉賀加一層保險.
沒有人願意背上謀害先皇的罪名。這口黑鍋實在是太重了,就算是霍光都不願意背。
文武百官自然領悟到了這層意思,連忙表態說,一定會全力配合當今天子,務必早日將事情查的水落石出。
霍光見劉弗陵不再發號施令,於是問道:“敢問陛下今後有何打算?”
隨意指派了一名禁衛騎兵進宮匯報消息,同時靜等其他禁衛騎兵抓人歸來。
本以為,禁衛騎兵抓捕一群四散而逃的仆人,完全是手到擒來,隻需片刻的功夫。
不曾想,張安世等一個時辰,陸續迴來的禁衛騎兵,隻有6個,而且隻抓了不到10個仆人。
“你們是幹什麽吃的,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張安世勃然大怒。
禁衛騎兵們一個個麵紅耳赤。
有個張安世的同族,壯著膽子辯解稱:“將軍啊,這真的不怪我們。”
“那群家夥跑的比馬都快,每個人都帶著許多神行丹和氣血丹,速度快不說,還不知道疲倦,馬都快跑不動了。”
張安世瞥了龔遂一眼,他自然知道,這些丹藥出自龔遂之手。
隻是沒想到他居然舍得把如此貴重的東西給一群仆人,看來是必有所圖。
張安世為官多年,手裏自然也有不少資源,立刻自掏腰包,拿出一些丹藥分給身邊的眾多禁衛騎兵。
而後,將所有人都派出去,要求他們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人緝拿,否則提頭來見。
張安世則是一個人包圍了龔遂20多人,死死地盯著他們,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雙方對峙時,皇宮內也上演了一出大戲。
上官太後下令召見劉賀,這算是二人第一次見麵。
隻見她麵色冷峻,穿著一套極為華麗的衣服,身上披的短襖,是由珍珠串成。
隨便摘下來一顆,都足以讓普通四口之家安逸地生活至少50年。
旁邊還有幾百名披堅執銳的士兵,文武百官依照官位高低順序依次進殿。
絲毫沒有給劉賀安排座位的意思,一副審問犯人的架勢,巴不得他立刻匍匐在地上醜態百出。
劉賀站姿挺拔,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
有些官員一臉冷笑,其中一部分人還是劉賀親自封賞的。
他們當初在劉賀身邊溜須拍馬,得了不少好處,見局勢不妙,立刻投奔大將軍。
如今在群臣中,他們可能是最希望劉賀被廢掉的。
有些官員則是滿臉羞愧,不敢直視劉賀。
尚書令奉命宣讀奏章,依次羅列劉賀的罪狀。
“臣大將軍霍光等人冒死向太後進諫,昭帝駕崩萬民哀悼,昌邑王奉詔進京即位卻毫無悲哀之意。”
“在國喪期間大肆飲酒作樂,還曾強搶民女,讓侍從仆人進宮飲酒作樂。”
“昭帝靈柩在前殿時,昌邑王就讓樂人進宮演奏,實在是有辱先皇。”
“昌邑王還坐著天子巡行時才用的馬車,去未央宮北邊的北宮和桂宮,觀看弄豬鬥虎的雜技,絲毫不理會國家大事。”
“昌邑王甚至不顧人倫,跑到掖庭與昭帝的宮女蒙等人淫亂。”
上官太後聽到這裏怒氣更盛,怒斥道:“停,一個做晚輩的,居然如此荒唐。昌邑王你可知罪,還不如實交代,否則哀家必不輕饒。”
上官太後固然是一臉威嚴,但是說到底,她現在才14歲。
在劉賀眼裏隻是個小丫頭。
明明是需要嗬護的年紀,卻要故作威嚴,著實是難為她了。
不過,她也沒什麽壞心思。
知道劉賀是被針對了,委婉地提醒劉賀認慫,以免丟了小命。
劉賀看著上官太後,道:“太後多慮了,朕沒有錯。”
“你繼續。”劉賀盯著尚書令,仿佛他念得不是罪狀,而是在說書。
田延年等人不由得怒目而視,上官太後見劉賀不領情,臉上的怒意更加明顯。
大將軍霍光也是饒有興致地看著劉賀。
霍光安排尚書令宣讀罪狀,不光是為了師出有名。
也是為了進一步削弱劉賀身上的國運,讓劉賀跟國運金龍的聯係變得更加薄弱。
方才,尚書令接連宣布了一堆劉賀的罪狀。
匯聚在劉賀身上的國運,確實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
霍光不覺得劉賀到了這個節骨眼還有本事翻盤。
尚書令繼續照本宣科。
“昌邑王自即位以來才27天,下令到各地征調物資,總共1127次,嚴重擾亂地方秩序,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臣子數次勸諫,卻被昌邑王下令抓捕,如此暴虐,堪比桀紂。”
“宗廟重於君,昌邑王自登基以來,卻從未去謁見高祖廟,是為大不孝。”
“五辟中最大的罪名莫過於不孝,昌邑王不敬先祖,荒誕無道,罔顧人倫,當廢!”
尚書令宣讀完畢,大將軍霍光再次帶頭跪拜。
“臣等恭請太後派官員去祭祀高廟,向高祖迴報廢立昌邑王之事。”
上官太後猶豫了幾息,略顯無奈地說道:“照準。”
話音剛落,國運金龍突然衝進殿內。
咆哮了一聲,對劉賀怒目而視。
仿佛它之前隻是被小人蒙蔽了,恨不得一爪子將劉賀拍死。
青龍這也算是本色出演了。
霍光見國運金龍都對劉賀如此厭惡,更加的相信,劉賀之前可能隻是在虛張聲勢。
為避免節外生枝,霍光大步向前,一把抓住劉賀的手臂。
另一隻手去抓劉賀身上佩戴的天子印綬,徹底剝奪劉賀的皇帝身份。
斬斷劉賀與國運金龍最後的一絲聯係。
突然間,霍光如遭雷擊,踉踉蹌蹌倒退幾步。
一口鮮血吐出,如同炮彈一般,將整個大殿撞出了個大窟窿。
文武百官頓時大驚失色,大將軍居然受傷了!
這怎麽可能?
可是,事實就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劉賀撣了撣衣服,看著有些萎靡不振的霍光,道:“大將軍,感覺如何?”
霍光此時已然身受重傷,冥冥之中他有一種感覺。
再強行對劉賀出手,能不能打死劉賀不知道,霍光自己肯定會被反噬而死。
“陛下技高一籌,老夫甘拜下風。”霍光深吸一口氣,迅速將傷勢壓下去,氣勢不減反增。
其他人誤以為霍光徹底恢複了,多少鬆了一口氣,但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明明天子跟國運金龍的聯係已經微乎其微了,為何大將軍還會遭到如此大的反噬?
下一秒,眾人的臉色更加駭然。
霍光身上的國運,突然消散了許多。
劉賀身上的國運突然暴漲,不僅恢複了之前的水平,而且多出了一倍。
國運金龍再無怒色,又迅速縮小身形,躲到劉賀身後當掛件。
顯然,通過剛才的交鋒,劉賀鯨吞了大量國運。
劉賀的氣血,在國運的加持下,再次爆發式的上升。
稍微握了握拳頭,劉賀感覺自己似乎能一巴掌把霍光等人全部拍死。
當然了,這隻是一種力量暴漲後產生的錯覺。
劉賀很快就壓製住了這種衝動。
相對客觀地去感知自己的力量,約有120萬斤之力,比之前強了一大半。
隻用了短短幾個唿吸,堪稱是進步神速。
眾人眼睜睜看著,誰也不敢出手搗亂。
大將軍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沒有人願意重蹈覆轍。
那些曾被劉賀封賞過的溜須拍馬之徒,後悔的腸子都青了。
要不是大將軍霍光還在,他們都想立刻衝到劉賀麵前跪下求饒。
上官太後也是滿臉驚訝,自從祖父和父親被害死後,她還是第一次見有人讓大將軍霍光吃虧。
所有人都知道,劉賀把大家都耍了。
但他是怎麽做到的,為何可以自由操控國運金龍與自己的聯係?
劉賀看他們滿臉疑惑,也沒有開口解釋的意思。
孟子有雲:“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要是讓霍光等人知道,國運金龍已經被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青龍取而代之,估計會三觀破碎,還不知道會惹出多大的亂子。
群臣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去問。
最後還是霍光開口問道:“既然陛下不肯退位,該如何向世人解釋尚書令宣讀的種種荒謬之事?”
“若是不能讓世人信服,以後朝廷之令,恐怕就沒有人願意聽從了。”
田延年立刻幫腔,道:“還請陛下給國內萬民一個解釋,我等之前雖有冒犯,但畢竟是為了這天下蒼生。”
“昭帝時期國力確實恢複了不少,可依然是民生艱難,都盼著朝中有位明君啊。”
言下之意很明顯,他們想把劉賀廢掉,是為了天下蒼生能有一個明君,忠心為國,占著大義。
若是劉賀執意向他們問罪,那就是不顧天下蒼生的昏君。
劉賀早就防著這種軟刀子,立即將劉弗陵的魂魄放出來。
文武百官立刻認出來,這是剛駕崩不久的先皇。
他怎麽在這裏?霍光等人心中大駭,一副見了鬼的樣子。
劉弗陵駕崩以後,霍光將整個長安城調查了無數遍,也隻找到了一些殘魂碎片。
霍光原本以為,劉弗陵的靈魂已經徹底破碎,早已隨風而散。
沒想到,劉弗陵殘魂不僅匯聚成型,而且看起來是似乎已經恢複完整。
盡管依舊是滿身的陰氣,可是並不陰森恐怖,給人一種平靜如水的感覺。
不管怎麽看,他就是劉弗陵,絕不是什麽冒牌貨。
“大將軍別來無恙?”劉弗陵又看向其他人。
麵無表情地說道:“你們可真是長本事了啊,居然聯合起來試圖廢掉當今天子?朕前些時日會暴斃,是不是你們下的毒手?”
“臣等不敢。”文武百官再也顧不上體麵,趕忙跪下行禮,不停地辯解。
就連上官太後也沒辦法再繼續坐著,隻能起身行禮。
劉弗陵也沒指望有人會跳出來承認,冷冷地看了他們一眼。
“你們不是想要解釋嗎?朕給你們好好解釋解釋!”
“朕突然暴斃怨氣極重,當今天子幫朕恢複理智,派人到各地征調物資,是為了幫朕修補魂魄,何錯之有?”
“讓樂府之人進宮演奏,駕車去看鬥獸,也是朕要做的。”
有臣子問道:“陛下,老臣實在是不敢相信,您寬厚仁慈,是受萬民敬仰的明君,怎麽可能做那些事情?”
劉弗陵解釋道:“那是因為朕需要消解怨氣,隻能縱情享樂,難道你想讓朕淪為沒有理智的害人厲鬼嗎?”
“老臣不敢。”那人趕忙叩首行禮。
“當今天子這些時日全力助朕恢複,有功無過。沒有去高廟祭祀,是因為朕魂魄殘缺,自覺無顏麵對列祖列宗。等魂魄恢複後,再去祭祀列祖列宗。”
“你們可還有什麽疑惑,朕一並給你們解釋。”劉弗陵厲聲問道。
大將軍霍光帶著眾人行禮道:“臣等不知實情,險些釀成大錯,甘願受罰。”
在劉賀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原主還做過不少荒唐事。
比如說,在武帝喪期外出打獵,帶著奴隸和廚子到處遊玩。
隨意的賞賜錢財,不分尊卑,毫無禮儀。
這些本來都可以用來借題發揮,問題在於現在說了也沒有用處。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可閉嘴吧!
劉弗陵有無數種理由為劉賀開脫,所以他們隻能老實認錯。
想把之前的所有事情,統統歸為不知實情。
“既然你們不需要再解釋,朕就跟你們好好說道說道。”
劉弗陵居高臨下地看著大將軍霍光等人,一臉威嚴。
“你們一個個以前整天說對朕忠心耿耿,現在可倒好,朕突然暴斃,你們不想著去追查真相,找出幕後真兇,整天琢磨著爭權奪利。”
“你們對得起朕嗎?對得起天下百姓嗎?”
文武百官全都低著頭,不敢吭聲。
“朕已經請當今天子全力調查,你們務必配合,誰要是想搗亂,那就是想讓朕死不瞑目,甚至有可能就是害死朕的真兇!”
劉弗陵魂魄確實已經恢複完整,但是依然想不起來自己為何會暴斃,確實想查明真相。
如今當眾說起來,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給劉賀加一層保險.
沒有人願意背上謀害先皇的罪名。這口黑鍋實在是太重了,就算是霍光都不願意背。
文武百官自然領悟到了這層意思,連忙表態說,一定會全力配合當今天子,務必早日將事情查的水落石出。
霍光見劉弗陵不再發號施令,於是問道:“敢問陛下今後有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