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揍?”陳楓不解其意。
陳敬之迴道:“不錯!我們若說求見徐敬業以獻策,他們多會以為我們貪生怕死,才來拖延死刑,一般不予理睬。於他們來說,萬一弄巧成拙,就隻有過錯,卻無功勞,是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沒錯,這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覷。陳楓接而續道:“所以,我們才要鬧,鬧出廢太子在此的動靜,倒逼著他們往上報。報了層層有功勞,不報人人皆是錯!”
“孺子可教也!”陳敬之見陳楓一點就透,連連點頭。
“就怕隻有外麵兩個獄卒在,他們知根知底,當我們發瘋,隻會過來揍,卻不會往上報。”陳楓患得患失起來。計策正要推進,心裏總有些忐忑。
隻見陳敬之吹胡子瞪眼:“不試怎麽驗證?”
陳楓便從地上胡亂抓了些草塞進衣服裏,反正聊勝於無,多一點防護,總少一點挨打。
待萬事俱備,陳楓兩手搭起個肉喇叭,放到嘴邊,然後氣沉丹田向外吼道:“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如此不停地反複大叫,剛喊了幾聲,那兩個看守便怒衝衝推門進屋,手裏各執一根水火棒,伸進木柵就揮舞起來。
邊打邊罵:“昏了頭了,你若是太子,那我還是皇帝呢!”打一棍則罵一句。
陳楓為了少挨,來迴閃避,口中仍不停叫喚:“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兩獄卒隔著木柵毆打,卻施展不開手腳,見十下打不中一下,連聲罵道:“小兔崽子,還想躲!”
好不容易打中了一次,卻換來陳楓一句:“哎呦,兒子打老子!”
獄卒更是氣急敗壞。
一旁的陳靜之卻假咳兩聲。陳楓會意,心道剛才跑題了,又叫了起來:“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監牢內一時間雞飛狗跳。
果然,過了不久,從外麵傳來一聲怒喝:“何人膽敢喧嘩!”
那兩獄卒收了棍,聽到外麵有一隊士兵行進的腳步聲,便要出屋查看。
此時陳敬之又是一聲咳嗽,而陳楓趕緊用盡全力,不停地大叫:“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很快,就見一位官員邁進了牢內。
那兩個獄卒則跟在後麵,滿臉諂笑:“薛大人,卻不能怪小人管不住,這人發了瘋,咱們還沒鑰匙,否則早進去堵上他的狗嘴了。”
陳楓見來者有當官的派頭,也不再喊鬧了,隻裝腔作勢地背起手,挺起胸膛,隨後朗聲道:“我乃太子李賢,你是何人?速召大都督過來見駕。”
獄卒趕緊上前解釋:“大人可別信他胡言亂語,他隻是陳長史家的小仆人,長史逆犯了大都督,明日就要砍頭,好祭我義軍大旗。”又指了指隔壁的陳敬之:“就是他!”
姓薛的官員認出陳敬之,又冷眼瞥向告狀的獄卒,隻揮了揮手:“下去。”
接著便板著臉,來到陳楓前,昂首問道:“冒充太子,可是要腰斬的,你不怕死麽?”
陳楓倒也光棍,直接往地上一坐,仰起頭迴道:“如何能不怕,所以才要冒充太子。”
嘿!這是怎麽說?姓薛的心中生奇,又問道:“既然知道冒充太子要死,為何還要冒充?”
陳楓兩腳一蹬,做出慷慨赴死之狀,迴道:“反正明日我就要死了,就是皇帝,我也敢冒充!反正都是死,說不定冒充太子就不用死了。”
“嗬嗬,有點意思,你這孩子倒是有趣。”這人笑了兩聲,又蹲了下來問道:“你那說說看,為何說冒充太子,你就不用死了?”
“因為大都督需要太子爺。”
“大都督為何需要太子爺?”
“大都督要起義兵,匡扶李唐,可名不正則言不順。有了太子爺坐鎮,大都督可招兵買馬、號令群雄。”
“啪啪”,姓薛的鼓了鼓掌,卻皮笑肉不笑:“你說得沒錯。但是大都督有了真太子,卻不需要你這假太子。”
陳楓卻撇撇嘴:“不可能,真太子都死了半年了。”
姓薛的卻突然變色,厲聲道:“你既知道真太子已經死了,卻還要冒充他,是來消遣我和大都督麽?還是以為我們消息閉塞故來蒙騙?”
隻見陳楓卻站起身,麵露疑惑,恭恭敬敬道:“大人和都督起的乃是義兵,以保我太宗和高宗爺爺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小子敬仰還來不及,何來消遣蒙騙你們一說?”
“那你為何冒充一個已死之人?已死之人,都督要來有何用?你還說不是消遣?”姓薛的已然怒氣衝衝。
陳楓卻渾然不懼,直勾勾地盯著他,然後斬釘截鐵道:“太子已死之事,你知,我知,都督知,但隻要天下百姓不知,那他就還活著!而活著,就對都督有用!”
監牢之內陷入一陣沉默。
過了半晌,姓薛的才打破平靜:“話雖如此,但那些世家大族消息靈通,他們都是知道廢太子已死的。卻不好糊弄他們。”
陳楓不以為然,隻笑道:“能讓百姓們信,就足夠矣。隻要鼓動他們響應,大都督起事必成。那些豪族大戶,不足慮也。大人豈不知“指鼠為鴨”的典故?”
“指鼠為鴨?”
姓薛的自詡智比諸葛,可絞盡腦汁搜索記憶中的故紙堆,始終不明所以,不由懷疑自己最近懈怠了,沒怎麽讀書。
陳楓見對方百思不得其解,才想起這個成語隻存在上一世,趕緊解釋:“這個典故極為偏僻,和指鹿為馬是同個意思。”
果然,一聽到“指鹿為馬”,姓薛的便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稱讚:“不錯,不錯,隻要咱們大都督占了勢,說你是太子,你便是太子,不是也是。”
姓薛的越是仔細斟酌,越覺得這小孩獻得一首好計策,不由拍了拍大腿,心道:“那些冒出頭來敢說他不是的,就是有異心,正好挑出去砍掉,省得千日防賊的辛苦了。這才是指鹿為馬的真諦!好一個指鼠為鴨!”
可他麵裏帶笑,又冷不丁問了一句:“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隻見陳楓先是一愣,然後瞥了一眼隔壁,最後連連點頭道:“不是我還能是誰?”
而一旁的陳敬之眼看著計劃奏效,對方已然落入轂中,但陳楓最後一句,卻讓其微微皺眉:
“一個少年,能出如此心計,如何不讓人嚴加防範?我剛才要他藏拙,把計策往我身上推,都忘了麽?”
本來姓薛的頗擔心這小子太過聰明,將來不好控製。但二陳的反應,都看在眼裏,心想此計應當出自陳敬之,便生出一個計策。
隻見他打了個哈哈,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
隨後竟然躬身拱手,向陳楓行了一個禮,道:“你暫時委屈一下,我立刻去稟報都督!”
待出了門,姓薛的向帶過來的那隊士兵吩咐道:“你們守在這裏,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出。”
兩獄卒想送幾步,卻被執槍的士兵扣下來:“大人有令,無他命令,不得進出。”
兩人對視一眼,隻覺荒唐不可思議。
一人暗罵:“真是邪了門,小書童冒充太子,這麽拙劣的騙術,他也信?”
另一人則思忖:“若是大都督也信了他的邪,我不妨過幾天冒充下皇帝看看?”
監牢內,陳敬之滿懷憂慮,他對陳楓剛才最後的表現並不讚同。
“那人姓薛,叫薛仲璋,是徐敬業的謀臣,當初就是他抓的我。你先前的對答都很好,唯獨最後一句卻容易招人忌恨。”
陳楓當然明白他是出於關愛之心,便解釋道:“我之所以這麽做,就是為了藏拙。”
便拉著陳敬之一起坐了下來,隨後道:“與其由我說出口,不如讓他自以為。”
若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別人說的和經過自己觀察、思考、判斷的,顯然是後者更令人信服。
陳敬之仔細迴憶起剛才經過,最後眼睛一亮,讚道:“好!青出於藍!”
越是看著陳楓,心裏越是喜歡,陳敬之握緊他的手:“陳家到我這一代,單傳了五代,曆來子息不繁,所以家族遇變,卻無援手。你當以此為戒。須知隻有人丁興旺,家族才能興盛不衰。”
正說著,其眼睛又泛起紅來。
“怎麽婆婆媽媽說得像遺言一般?”陳楓不以為然,但為了逗其開心,便調笑道:“那我要為你多討三五個兒媳婦了。”
想不到陳敬之卻趁機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好,你就等著抱孫子吧。”陳楓又接著道:“等我見了徐敬業,一定把你也救出來。”
陳敬之點點頭,道:“你有心了。徐敬業若要你冒充假太子,做義軍傀儡首領,是不安好心,將來,你千萬別如劉阿鬥那般樂不思蜀。要想盡辦法盡早逃出魔窟。”
陳楓點頭讚同:“這人狼子野心。不怕他敗,敗了就會亂,亂了,我就有渾水摸魚、金蟬脫殼的機會。就怕他勝了,勝了,我必定逃脫不掉。”
“你知道就好,將來若能出人頭地,別忘了祭祀我們陳家祖先。你祖父諱......”陳敬之又交代起列祖列宗的名諱來。
陳敬之迴道:“不錯!我們若說求見徐敬業以獻策,他們多會以為我們貪生怕死,才來拖延死刑,一般不予理睬。於他們來說,萬一弄巧成拙,就隻有過錯,卻無功勞,是所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沒錯,這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覷。陳楓接而續道:“所以,我們才要鬧,鬧出廢太子在此的動靜,倒逼著他們往上報。報了層層有功勞,不報人人皆是錯!”
“孺子可教也!”陳敬之見陳楓一點就透,連連點頭。
“就怕隻有外麵兩個獄卒在,他們知根知底,當我們發瘋,隻會過來揍,卻不會往上報。”陳楓患得患失起來。計策正要推進,心裏總有些忐忑。
隻見陳敬之吹胡子瞪眼:“不試怎麽驗證?”
陳楓便從地上胡亂抓了些草塞進衣服裏,反正聊勝於無,多一點防護,總少一點挨打。
待萬事俱備,陳楓兩手搭起個肉喇叭,放到嘴邊,然後氣沉丹田向外吼道:“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如此不停地反複大叫,剛喊了幾聲,那兩個看守便怒衝衝推門進屋,手裏各執一根水火棒,伸進木柵就揮舞起來。
邊打邊罵:“昏了頭了,你若是太子,那我還是皇帝呢!”打一棍則罵一句。
陳楓為了少挨,來迴閃避,口中仍不停叫喚:“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兩獄卒隔著木柵毆打,卻施展不開手腳,見十下打不中一下,連聲罵道:“小兔崽子,還想躲!”
好不容易打中了一次,卻換來陳楓一句:“哎呦,兒子打老子!”
獄卒更是氣急敗壞。
一旁的陳靜之卻假咳兩聲。陳楓會意,心道剛才跑題了,又叫了起來:“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監牢內一時間雞飛狗跳。
果然,過了不久,從外麵傳來一聲怒喝:“何人膽敢喧嘩!”
那兩獄卒收了棍,聽到外麵有一隊士兵行進的腳步聲,便要出屋查看。
此時陳敬之又是一聲咳嗽,而陳楓趕緊用盡全力,不停地大叫:“我是太子李賢,速召大都督見駕。”
很快,就見一位官員邁進了牢內。
那兩個獄卒則跟在後麵,滿臉諂笑:“薛大人,卻不能怪小人管不住,這人發了瘋,咱們還沒鑰匙,否則早進去堵上他的狗嘴了。”
陳楓見來者有當官的派頭,也不再喊鬧了,隻裝腔作勢地背起手,挺起胸膛,隨後朗聲道:“我乃太子李賢,你是何人?速召大都督過來見駕。”
獄卒趕緊上前解釋:“大人可別信他胡言亂語,他隻是陳長史家的小仆人,長史逆犯了大都督,明日就要砍頭,好祭我義軍大旗。”又指了指隔壁的陳敬之:“就是他!”
姓薛的官員認出陳敬之,又冷眼瞥向告狀的獄卒,隻揮了揮手:“下去。”
接著便板著臉,來到陳楓前,昂首問道:“冒充太子,可是要腰斬的,你不怕死麽?”
陳楓倒也光棍,直接往地上一坐,仰起頭迴道:“如何能不怕,所以才要冒充太子。”
嘿!這是怎麽說?姓薛的心中生奇,又問道:“既然知道冒充太子要死,為何還要冒充?”
陳楓兩腳一蹬,做出慷慨赴死之狀,迴道:“反正明日我就要死了,就是皇帝,我也敢冒充!反正都是死,說不定冒充太子就不用死了。”
“嗬嗬,有點意思,你這孩子倒是有趣。”這人笑了兩聲,又蹲了下來問道:“你那說說看,為何說冒充太子,你就不用死了?”
“因為大都督需要太子爺。”
“大都督為何需要太子爺?”
“大都督要起義兵,匡扶李唐,可名不正則言不順。有了太子爺坐鎮,大都督可招兵買馬、號令群雄。”
“啪啪”,姓薛的鼓了鼓掌,卻皮笑肉不笑:“你說得沒錯。但是大都督有了真太子,卻不需要你這假太子。”
陳楓卻撇撇嘴:“不可能,真太子都死了半年了。”
姓薛的卻突然變色,厲聲道:“你既知道真太子已經死了,卻還要冒充他,是來消遣我和大都督麽?還是以為我們消息閉塞故來蒙騙?”
隻見陳楓卻站起身,麵露疑惑,恭恭敬敬道:“大人和都督起的乃是義兵,以保我太宗和高宗爺爺辛苦打下來的江山,小子敬仰還來不及,何來消遣蒙騙你們一說?”
“那你為何冒充一個已死之人?已死之人,都督要來有何用?你還說不是消遣?”姓薛的已然怒氣衝衝。
陳楓卻渾然不懼,直勾勾地盯著他,然後斬釘截鐵道:“太子已死之事,你知,我知,都督知,但隻要天下百姓不知,那他就還活著!而活著,就對都督有用!”
監牢之內陷入一陣沉默。
過了半晌,姓薛的才打破平靜:“話雖如此,但那些世家大族消息靈通,他們都是知道廢太子已死的。卻不好糊弄他們。”
陳楓不以為然,隻笑道:“能讓百姓們信,就足夠矣。隻要鼓動他們響應,大都督起事必成。那些豪族大戶,不足慮也。大人豈不知“指鼠為鴨”的典故?”
“指鼠為鴨?”
姓薛的自詡智比諸葛,可絞盡腦汁搜索記憶中的故紙堆,始終不明所以,不由懷疑自己最近懈怠了,沒怎麽讀書。
陳楓見對方百思不得其解,才想起這個成語隻存在上一世,趕緊解釋:“這個典故極為偏僻,和指鹿為馬是同個意思。”
果然,一聽到“指鹿為馬”,姓薛的便恍然大悟,連連點頭稱讚:“不錯,不錯,隻要咱們大都督占了勢,說你是太子,你便是太子,不是也是。”
姓薛的越是仔細斟酌,越覺得這小孩獻得一首好計策,不由拍了拍大腿,心道:“那些冒出頭來敢說他不是的,就是有異心,正好挑出去砍掉,省得千日防賊的辛苦了。這才是指鹿為馬的真諦!好一個指鼠為鴨!”
可他麵裏帶笑,又冷不丁問了一句:“這些都是你想出來的?”
隻見陳楓先是一愣,然後瞥了一眼隔壁,最後連連點頭道:“不是我還能是誰?”
而一旁的陳敬之眼看著計劃奏效,對方已然落入轂中,但陳楓最後一句,卻讓其微微皺眉:
“一個少年,能出如此心計,如何不讓人嚴加防範?我剛才要他藏拙,把計策往我身上推,都忘了麽?”
本來姓薛的頗擔心這小子太過聰明,將來不好控製。但二陳的反應,都看在眼裏,心想此計應當出自陳敬之,便生出一個計策。
隻見他打了個哈哈,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
隨後竟然躬身拱手,向陳楓行了一個禮,道:“你暫時委屈一下,我立刻去稟報都督!”
待出了門,姓薛的向帶過來的那隊士兵吩咐道:“你們守在這裏,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進出。”
兩獄卒想送幾步,卻被執槍的士兵扣下來:“大人有令,無他命令,不得進出。”
兩人對視一眼,隻覺荒唐不可思議。
一人暗罵:“真是邪了門,小書童冒充太子,這麽拙劣的騙術,他也信?”
另一人則思忖:“若是大都督也信了他的邪,我不妨過幾天冒充下皇帝看看?”
監牢內,陳敬之滿懷憂慮,他對陳楓剛才最後的表現並不讚同。
“那人姓薛,叫薛仲璋,是徐敬業的謀臣,當初就是他抓的我。你先前的對答都很好,唯獨最後一句卻容易招人忌恨。”
陳楓當然明白他是出於關愛之心,便解釋道:“我之所以這麽做,就是為了藏拙。”
便拉著陳敬之一起坐了下來,隨後道:“與其由我說出口,不如讓他自以為。”
若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別人說的和經過自己觀察、思考、判斷的,顯然是後者更令人信服。
陳敬之仔細迴憶起剛才經過,最後眼睛一亮,讚道:“好!青出於藍!”
越是看著陳楓,心裏越是喜歡,陳敬之握緊他的手:“陳家到我這一代,單傳了五代,曆來子息不繁,所以家族遇變,卻無援手。你當以此為戒。須知隻有人丁興旺,家族才能興盛不衰。”
正說著,其眼睛又泛起紅來。
“怎麽婆婆媽媽說得像遺言一般?”陳楓不以為然,但為了逗其開心,便調笑道:“那我要為你多討三五個兒媳婦了。”
想不到陳敬之卻趁機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好,你就等著抱孫子吧。”陳楓又接著道:“等我見了徐敬業,一定把你也救出來。”
陳敬之點點頭,道:“你有心了。徐敬業若要你冒充假太子,做義軍傀儡首領,是不安好心,將來,你千萬別如劉阿鬥那般樂不思蜀。要想盡辦法盡早逃出魔窟。”
陳楓點頭讚同:“這人狼子野心。不怕他敗,敗了就會亂,亂了,我就有渾水摸魚、金蟬脫殼的機會。就怕他勝了,勝了,我必定逃脫不掉。”
“你知道就好,將來若能出人頭地,別忘了祭祀我們陳家祖先。你祖父諱......”陳敬之又交代起列祖列宗的名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