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本事不小,竟要開啟兩國之爭!”
陳楓轉頭望去,見劉延嗣竟帶著王孝傑一同上門,忙陪笑迎接:“二位大人如何得空蒞臨蔽處?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而其他人多半隻認識其中一個,隻是見兩來者衣服緋色,腰佩金帶,皆是四品高官,且麵色都不和善。有人心裏暗生疑竇,但又見兩人並未帶著部屬一同進來,顯然不是來問罪拘捕的,則稍微安下些心來。
待劉延嗣進屋,瞧見白雲子正在場內,便向其拱手行禮,隨後又為其引薦起王孝傑。
三人互相行禮後簡單落座,唯有陳楓乖乖立在一旁陪笑。
一頓寒暄完畢,三人終於想起被冷落的陳楓。
隻見劉延嗣哼道:“我聽說你能耐漸長,膽子更是大的不得了,竟為了幾個胡…家...與吐蕃使團起了釁,若不是王將軍在,你要上惹禍端。”
這人話說一半,見有不少女眷在場,趕緊改了口。
一旁的崔淞見東窗事發,這是要來問罪的,便暗暗給崔杜氏使了眼色。
崔杜氏則知其意,隨後屈膝兩來客行禮,道:“兩位貴客難得登門,容妾身去備點粗劣席麵,以盡地主之誼。”
劉延嗣含笑點了點頭,並未拒絕。
崔杜氏懸心落地,便拉起幼宜領著閑雜人等退了出去。而白雲子是方外之人,本不願摻和俗務,但今日好像事關陳楓,怎好抽身不管?便留在屋內。
待清了場內,陳楓打拱作揖,苦笑道:“少尹不曉得,是那幾個番子太過蠻橫,惹了眾怒,才招致群毆,哪裏是我惹事生非?”
未待給崔杜氏的笑容消失,劉延嗣又變了臉色,斥道:“明明是你們爭風吃醋!你們倒好,打了人家一頓也就罷了,還要和他們發起一場比試!?”
其來之前已經打聽過之前發生的事情,對個中緣由也是了解一二。
陳楓堆著笑解釋道:“哪是我們發起的?是那幾個蠻子不甘心敗北,要自取其辱,來場文武試,咱們隻是應邀罷了。”
劉延嗣又是一聲冷哼:“你這是打算要應征出戰嘍?”
陳楓忙擺起手,頭也搖成個撥浪鼓,道:“小子手握不直筆,腳蹬不上馬鞍的,真要應戰,哪裏輪得到我?大唐人才濟濟,文思敏捷、武力超群的人,比比皆是。小小吐蕃何足掛齒。”
“所以你就答應了比試?”
“不是我答應了,是在場的大唐嫖...客人都答應了。”
劉延嗣見陳楓依舊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怒火難抑便狠狠拍向了桌麵:“答應個屁!你們差點就惹了大禍!”
陳楓心道:這能有什麽禍?
但見從未向自己發過火的劉延嗣麵色鐵青,其心知哪裏可能出了紕漏,隻好束手乖乖停訓。
一旁的王孝傑暗暗想笑,見時機到了,終於開了尊口:“吐蕃使團給京兆府發了照會,說是已和大唐士子約定好舉行一場文武比試,並承諾若是吐蕃贏了,將以安西四鎮為聘禮,赴東都求娶太安公主,若是吐蕃輸了,則奉還四鎮。”
陳楓捏著下巴沉吟道:“這樣說來,不管輸贏,大唐都能拿迴四鎮。而且就算輸了,拿一個什麽公主也能換迴四鎮。嘿嘿,這生意好,可做!少犧牲萬千將士的性命。就是不知神皇舍不舍得。”
崔淞聽他這麽一分析,也是點頭稱是,暗想:沒想到喝了頓花酒,打一場架,竟有機會換迴四鎮。可惜這麽大一功勞,卻不好邀功受封,可惜,可惜。
而劉延嗣見陳楓居然嘿嘿一笑,連鼻子都氣歪了,真個是勃然大怒:“舍個屁得!戰場上沒爭過來的,光靠一紙協議就能拿迴來?你就不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陳楓一時語塞,卻也不甘心,思索了片刻,迴道:“他們要比試文武藝,勇力、武略暫且不說,若是比較文藝,要參加明年春闈的大唐士子們現在都集結在了京師,大不了從中挑選出佼佼者迎戰便是,咱們已立不敗之地矣。可惜沒武舉,否則咱們大唐隻贏不輸的。”
崔淞雖不懂後一半是何意,但卻覺得妹婿的前一句說的在理,心道怪不得這家夥當初勝券在握,原來他早料到長安已集結天下士子,若到時再優中選優,文試怎能輸掉?
王孝傑卻看向陳楓,幽幽道:“你說的這些,我與少尹也想得到。咱們看似穩賺不賠,恐怕是吐蕃別有所圖。”
直到這時劉延嗣才收斂點了怒氣。
其點點頭迴應道:“四鎮丟失,朝廷一直瞞著,若經吐蕃這麽一鬧,天下盡知,朝廷顏麵何存?
其二,吐蕃不論輸贏,都要歸還四鎮,這番看似慷慨禮敬,卻盡掌主動,誰知道他們會在比試中出什麽幺蛾子?萬一讓他們贏了,他們一行人再浩浩蕩蕩赴東都求親,丟失四鎮的醜事不僅捂不住,你們還想要神皇再搭出個掌上明珠?”
陳崔二人無言以對。就在眾人沉默空檔,外麵傳來崔杜氏的聲音:“兩位大人,酒水已備好,現在就遞進來?”
隨著丫鬟小廝魚貫而入,將碟碟盞盞送了進屋。
“今日倉促,準備不周,都是臨時從對麵醉春樓采買的,還請海涵。”
先前,王孝傑與陳楓、崔淞討論吐蕃攻略時,崔杜氏曾在場,故其與崔杜氏算是相識,便點頭示意,笑道:“是我等不告而來,卻勞煩你了。”
等擺好席麵,崔杜氏又一次微屈行禮,隨後領著下人們退了下去。
屋裏再複清淨。
白雲子在主座,劉王二人則一左一右坐定,崔淞陪坐王孝傑身側,陳楓正要陪坐劉延嗣旁,誰知劉延嗣伸手蓋住了其座。
隻聽其哼道:“先甭坐,今日你伺候著。”
陳楓隻得老老實實執起酒壺,要給眾人斟酒。
可當王孝傑看到麵前擺的小酒杯時,暗道:“席麵倒是豐盛,隻是這酒壺酒杯也忒寒酸了點,是給小孩過家家玩的吧。”
劉延嗣看出王孝傑的心思,打趣道:“將軍切不可小看這酒杯,待飲下這杯酒後,恐怕隻嫌杯大。”
“哦?難不成是什麽苦口毒藥?”
王孝傑不信邪,端起酒杯先向眾人示意,隨後先飲而盡。
隻是其入口之後默不作聲,臉色眼瞅著紅了起來。
其硬生憋了兩個唿吸,最後才仰天長歎:“啊...!”隨後又閉上眼睛感受腹中火熱。
隻是不去品味還好,越是細細感受,越覺腹中翻滾如濤。
這人忍到最後實在憋不住,隻好起身,一溜煙跑到屋外,抱著門柱便“哇哇”嘔了起來。
好在隻喝了一口又全吐了出來,並不會酒醉。等王孝傑迴座,已恢複如初。
見眾人都是麵帶調笑地看向自己,其隻好拱手告饒:“獻醜,獻醜。”
等這人坐穩了屁股,居然又向陳楓招手,示意斟酒。
“此酒辛辣濃烈,入喉如同刀割,待入腹中,又猶如火炙。王某活了四十多歲,是第一次遇上如此嗆人之酒。”
說完,王孝傑再次仰頭倒盡。
“滋啦……喔……
此酒乃金戈鐵馬,乃號角連營,乃百戰之兵衝鋒沙場……痛快!痛快!痛快!”
不知是酒精的催化,還是記憶的閃現,王孝傑竟涕淚橫流。
“可憐我那戰死的同袍,孤苦伶仃橫骨荒原,可憐我那老尚書,以老邁之軀深入高寒,卻落得個身裂名敗。嗚嗚...當初一同出兵的,能迴來的隻有老朽一人啊。”
羞愧、悲憤、不甘與委屈如浪潮一般湧上心頭,王孝傑情不自已嚎啕大哭。
見其哭得淒涼,顯然打亂了當初的計劃,劉延嗣隻得勸解:“青山埋忠骨,黃沙掩戰袍。來日孝傑兄領軍討伐吐蕃,得勝之日去祭奠他們一番,足可慰藉在天英靈。”
王孝傑點點頭又哭哭啼啼地迴道:“但願那日早來,到時再帶上此酒,唯有此酒才配祭饗他們……嗯?不行,我現在就去醉春樓,先將此酒給包圓了。”
其正要起身,便被陳楓按下來了:“將軍有所不知,此酒醉春樓卻買不到。”
“哦?怪不得上次在醉春樓就沒喝上此酒。不對,你們又是從何處得來?快說快說,又短不了他們酒錢。”
陳楓嘻嘻一笑:“此酒名‘楓茅仙露’,現在唯本店有售,天下別無二家。”
眾人見王孝傑剛才哭的淒慘,便不再戲弄於他,於是你一言我一語,將能講的告與此人。至於如何釀法,自然不可示人。
最後王孝傑拍手讚道:“好好好,是你家的就好辦了。給我多留一點,軍中還有不少同仁,必是喜歡此酒的。”又抬頭瞅了瞅店鋪,道:“我看你也不必開什麽鋪子了,釀出酒後直供鷹揚衛去,我再給你宣揚宣揚,恐怕連京師諸衛你都是供不應求,哪用得著多此一舉?”
此時劉延嗣見陳楓看了自己一眼,便笑道:“楓茅仙露鬥酒十千,你們能喝得起的可沒幾人。”
陳楓迴應道:“現在不過是物以稀為貴罷了。我們正試著自己蒸釀。待將來,也沒那麽貴。”
現在酒錢如此金貴,將來也不會便宜多少。王孝傑連連咂舌,卻也連連點頭:“值這個價,值這個價!給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祭祀,就該用最好的酒!”
陳楓卻正色道:“將軍領兵去征吐蕃、祭祀英靈,別說是一鬥,就是十斛也送得起,無論如何也要讓賣命殺敵的將士們嚐一口天下最貴之酒!”
唐製一升約後世600ml,十升一鬥,十鬥一斛,十斛差不多後世的一千兩百斤,夠三四萬個將士們每人分得一口。按照楓茅仙露鬥酒十千算,那就是要送出百萬錢。這些錢對豪貴巨賈來說,也要心疼一番。
聞言,王孝傑起身拱手,也正色迴道:“祭掃用酒,三兩壺足矣,你竟能想著犒勞出征賣命的將士們,也不枉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了!你,很好!”說完便深深鞠了個躬。
陳楓哪裏敢受一個四品大員的禮,忙側身上前阻攔。
兩人正惺惺相惜,卻傳來劉延嗣一句喪氣話:“他好個什麽,吹牛皮罷了!孝傑兄莫上他的當。”
陳楓轉頭望去,見劉延嗣竟帶著王孝傑一同上門,忙陪笑迎接:“二位大人如何得空蒞臨蔽處?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而其他人多半隻認識其中一個,隻是見兩來者衣服緋色,腰佩金帶,皆是四品高官,且麵色都不和善。有人心裏暗生疑竇,但又見兩人並未帶著部屬一同進來,顯然不是來問罪拘捕的,則稍微安下些心來。
待劉延嗣進屋,瞧見白雲子正在場內,便向其拱手行禮,隨後又為其引薦起王孝傑。
三人互相行禮後簡單落座,唯有陳楓乖乖立在一旁陪笑。
一頓寒暄完畢,三人終於想起被冷落的陳楓。
隻見劉延嗣哼道:“我聽說你能耐漸長,膽子更是大的不得了,竟為了幾個胡…家...與吐蕃使團起了釁,若不是王將軍在,你要上惹禍端。”
這人話說一半,見有不少女眷在場,趕緊改了口。
一旁的崔淞見東窗事發,這是要來問罪的,便暗暗給崔杜氏使了眼色。
崔杜氏則知其意,隨後屈膝兩來客行禮,道:“兩位貴客難得登門,容妾身去備點粗劣席麵,以盡地主之誼。”
劉延嗣含笑點了點頭,並未拒絕。
崔杜氏懸心落地,便拉起幼宜領著閑雜人等退了出去。而白雲子是方外之人,本不願摻和俗務,但今日好像事關陳楓,怎好抽身不管?便留在屋內。
待清了場內,陳楓打拱作揖,苦笑道:“少尹不曉得,是那幾個番子太過蠻橫,惹了眾怒,才招致群毆,哪裏是我惹事生非?”
未待給崔杜氏的笑容消失,劉延嗣又變了臉色,斥道:“明明是你們爭風吃醋!你們倒好,打了人家一頓也就罷了,還要和他們發起一場比試!?”
其來之前已經打聽過之前發生的事情,對個中緣由也是了解一二。
陳楓堆著笑解釋道:“哪是我們發起的?是那幾個蠻子不甘心敗北,要自取其辱,來場文武試,咱們隻是應邀罷了。”
劉延嗣又是一聲冷哼:“你這是打算要應征出戰嘍?”
陳楓忙擺起手,頭也搖成個撥浪鼓,道:“小子手握不直筆,腳蹬不上馬鞍的,真要應戰,哪裏輪得到我?大唐人才濟濟,文思敏捷、武力超群的人,比比皆是。小小吐蕃何足掛齒。”
“所以你就答應了比試?”
“不是我答應了,是在場的大唐嫖...客人都答應了。”
劉延嗣見陳楓依舊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怒火難抑便狠狠拍向了桌麵:“答應個屁!你們差點就惹了大禍!”
陳楓心道:這能有什麽禍?
但見從未向自己發過火的劉延嗣麵色鐵青,其心知哪裏可能出了紕漏,隻好束手乖乖停訓。
一旁的王孝傑暗暗想笑,見時機到了,終於開了尊口:“吐蕃使團給京兆府發了照會,說是已和大唐士子約定好舉行一場文武比試,並承諾若是吐蕃贏了,將以安西四鎮為聘禮,赴東都求娶太安公主,若是吐蕃輸了,則奉還四鎮。”
陳楓捏著下巴沉吟道:“這樣說來,不管輸贏,大唐都能拿迴四鎮。而且就算輸了,拿一個什麽公主也能換迴四鎮。嘿嘿,這生意好,可做!少犧牲萬千將士的性命。就是不知神皇舍不舍得。”
崔淞聽他這麽一分析,也是點頭稱是,暗想:沒想到喝了頓花酒,打一場架,竟有機會換迴四鎮。可惜這麽大一功勞,卻不好邀功受封,可惜,可惜。
而劉延嗣見陳楓居然嘿嘿一笑,連鼻子都氣歪了,真個是勃然大怒:“舍個屁得!戰場上沒爭過來的,光靠一紙協議就能拿迴來?你就不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陳楓一時語塞,卻也不甘心,思索了片刻,迴道:“他們要比試文武藝,勇力、武略暫且不說,若是比較文藝,要參加明年春闈的大唐士子們現在都集結在了京師,大不了從中挑選出佼佼者迎戰便是,咱們已立不敗之地矣。可惜沒武舉,否則咱們大唐隻贏不輸的。”
崔淞雖不懂後一半是何意,但卻覺得妹婿的前一句說的在理,心道怪不得這家夥當初勝券在握,原來他早料到長安已集結天下士子,若到時再優中選優,文試怎能輸掉?
王孝傑卻看向陳楓,幽幽道:“你說的這些,我與少尹也想得到。咱們看似穩賺不賠,恐怕是吐蕃別有所圖。”
直到這時劉延嗣才收斂點了怒氣。
其點點頭迴應道:“四鎮丟失,朝廷一直瞞著,若經吐蕃這麽一鬧,天下盡知,朝廷顏麵何存?
其二,吐蕃不論輸贏,都要歸還四鎮,這番看似慷慨禮敬,卻盡掌主動,誰知道他們會在比試中出什麽幺蛾子?萬一讓他們贏了,他們一行人再浩浩蕩蕩赴東都求親,丟失四鎮的醜事不僅捂不住,你們還想要神皇再搭出個掌上明珠?”
陳崔二人無言以對。就在眾人沉默空檔,外麵傳來崔杜氏的聲音:“兩位大人,酒水已備好,現在就遞進來?”
隨著丫鬟小廝魚貫而入,將碟碟盞盞送了進屋。
“今日倉促,準備不周,都是臨時從對麵醉春樓采買的,還請海涵。”
先前,王孝傑與陳楓、崔淞討論吐蕃攻略時,崔杜氏曾在場,故其與崔杜氏算是相識,便點頭示意,笑道:“是我等不告而來,卻勞煩你了。”
等擺好席麵,崔杜氏又一次微屈行禮,隨後領著下人們退了下去。
屋裏再複清淨。
白雲子在主座,劉王二人則一左一右坐定,崔淞陪坐王孝傑身側,陳楓正要陪坐劉延嗣旁,誰知劉延嗣伸手蓋住了其座。
隻聽其哼道:“先甭坐,今日你伺候著。”
陳楓隻得老老實實執起酒壺,要給眾人斟酒。
可當王孝傑看到麵前擺的小酒杯時,暗道:“席麵倒是豐盛,隻是這酒壺酒杯也忒寒酸了點,是給小孩過家家玩的吧。”
劉延嗣看出王孝傑的心思,打趣道:“將軍切不可小看這酒杯,待飲下這杯酒後,恐怕隻嫌杯大。”
“哦?難不成是什麽苦口毒藥?”
王孝傑不信邪,端起酒杯先向眾人示意,隨後先飲而盡。
隻是其入口之後默不作聲,臉色眼瞅著紅了起來。
其硬生憋了兩個唿吸,最後才仰天長歎:“啊...!”隨後又閉上眼睛感受腹中火熱。
隻是不去品味還好,越是細細感受,越覺腹中翻滾如濤。
這人忍到最後實在憋不住,隻好起身,一溜煙跑到屋外,抱著門柱便“哇哇”嘔了起來。
好在隻喝了一口又全吐了出來,並不會酒醉。等王孝傑迴座,已恢複如初。
見眾人都是麵帶調笑地看向自己,其隻好拱手告饒:“獻醜,獻醜。”
等這人坐穩了屁股,居然又向陳楓招手,示意斟酒。
“此酒辛辣濃烈,入喉如同刀割,待入腹中,又猶如火炙。王某活了四十多歲,是第一次遇上如此嗆人之酒。”
說完,王孝傑再次仰頭倒盡。
“滋啦……喔……
此酒乃金戈鐵馬,乃號角連營,乃百戰之兵衝鋒沙場……痛快!痛快!痛快!”
不知是酒精的催化,還是記憶的閃現,王孝傑竟涕淚橫流。
“可憐我那戰死的同袍,孤苦伶仃橫骨荒原,可憐我那老尚書,以老邁之軀深入高寒,卻落得個身裂名敗。嗚嗚...當初一同出兵的,能迴來的隻有老朽一人啊。”
羞愧、悲憤、不甘與委屈如浪潮一般湧上心頭,王孝傑情不自已嚎啕大哭。
見其哭得淒涼,顯然打亂了當初的計劃,劉延嗣隻得勸解:“青山埋忠骨,黃沙掩戰袍。來日孝傑兄領軍討伐吐蕃,得勝之日去祭奠他們一番,足可慰藉在天英靈。”
王孝傑點點頭又哭哭啼啼地迴道:“但願那日早來,到時再帶上此酒,唯有此酒才配祭饗他們……嗯?不行,我現在就去醉春樓,先將此酒給包圓了。”
其正要起身,便被陳楓按下來了:“將軍有所不知,此酒醉春樓卻買不到。”
“哦?怪不得上次在醉春樓就沒喝上此酒。不對,你們又是從何處得來?快說快說,又短不了他們酒錢。”
陳楓嘻嘻一笑:“此酒名‘楓茅仙露’,現在唯本店有售,天下別無二家。”
眾人見王孝傑剛才哭的淒慘,便不再戲弄於他,於是你一言我一語,將能講的告與此人。至於如何釀法,自然不可示人。
最後王孝傑拍手讚道:“好好好,是你家的就好辦了。給我多留一點,軍中還有不少同仁,必是喜歡此酒的。”又抬頭瞅了瞅店鋪,道:“我看你也不必開什麽鋪子了,釀出酒後直供鷹揚衛去,我再給你宣揚宣揚,恐怕連京師諸衛你都是供不應求,哪用得著多此一舉?”
此時劉延嗣見陳楓看了自己一眼,便笑道:“楓茅仙露鬥酒十千,你們能喝得起的可沒幾人。”
陳楓迴應道:“現在不過是物以稀為貴罷了。我們正試著自己蒸釀。待將來,也沒那麽貴。”
現在酒錢如此金貴,將來也不會便宜多少。王孝傑連連咂舌,卻也連連點頭:“值這個價,值這個價!給戰死沙場的將士們祭祀,就該用最好的酒!”
陳楓卻正色道:“將軍領兵去征吐蕃、祭祀英靈,別說是一鬥,就是十斛也送得起,無論如何也要讓賣命殺敵的將士們嚐一口天下最貴之酒!”
唐製一升約後世600ml,十升一鬥,十鬥一斛,十斛差不多後世的一千兩百斤,夠三四萬個將士們每人分得一口。按照楓茅仙露鬥酒十千算,那就是要送出百萬錢。這些錢對豪貴巨賈來說,也要心疼一番。
聞言,王孝傑起身拱手,也正色迴道:“祭掃用酒,三兩壺足矣,你竟能想著犒勞出征賣命的將士們,也不枉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了!你,很好!”說完便深深鞠了個躬。
陳楓哪裏敢受一個四品大員的禮,忙側身上前阻攔。
兩人正惺惺相惜,卻傳來劉延嗣一句喪氣話:“他好個什麽,吹牛皮罷了!孝傑兄莫上他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