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又過年了,發紅包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97章 又過年了,發紅包
錦盒裏頭是一副小孩子戴的瓔珞項圈,綴著玉石、玳瑁等,花裏胡哨的一大串。
陸知白推辭道:“小孩子家,哪用得著這般精致的首飾?不能養成奢靡的性子……”
李文忠笑著說:“收著吧,這是見麵禮,遲早都要給的!”
陸知白見推辭不過,隻得接過錦盒,笑道:
“表哥這般厚愛,倒是我家小山山的榮幸了。趕明兒,讓她親自畫一封感謝信~”
“哈哈哈!”李文忠想到這幼小的人兒,握著毛筆認真胡畫的樣子,就不禁露出笑容。
又說:“小孩子嘛,寵著點無妨。又有這等身份,就該金尊玉貴地養著……”
陸知白說:“本來,我是想帶熊貓過來的,但太重了,抱不動,這才帶的娃兒……”
李文忠笑道:“都是緣分。”
陸知白終究是抱著孩子離開了。
李文忠看著陸知白遠去的背影,忽然輕輕歎了口氣:“真是老啦……”
居然覺得小孩子嫩生生的,有說不出的好,迫切想要抱孫子了……
……
過了幾日。
宮裏仍然沒有查出什麽危險人物,用於餐具的豔麗瓷器也不多。
陸知白依照和朱元璋的約定,放出辟謠的消息。
不過,這個鍋,醫學研究所是絕不會背的。
就說先前素瓷有毒的消息,是浙江商幫放出來的,拿研究所做筏子。
這一辟謠,侯府中那個被買通的下人再傻,也該知道自己暴露了,慌張起來。
做事出了一點岔子,就被依著府中規矩處置了。
收買他的官員,自然更為清楚。
但這隻是洶湧的暗流,表麵上沒有任何動靜……
這樣的暗鬥,不會停,所以,往後廣智侯府對下人的管理會更加嚴格。
……
一轉眼,就到了除夕。
臘月三十,應天府飄起了細雪。
侯府掛滿了紅燈籠,暖紅的光暈在雪幕中暈染,映得門前石獅子的鬃毛都泛著金紅。
府內張燈結彩,膳堂已擺開了十張大圓桌。
廚房裏一群人,忙得腳不沾地。
半下午時候。
大學老師,出色的工匠,交情好的商賈……早已是登門拜訪,送上賀禮。
大部分人是拜過就走。
而在朝堂、在棲霞的學生,還有大學裏頭膽大活絡的學生,齊聚在前廳,熱鬧極了。
他們漸漸大了,有了自己差事,有些人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麵,倒是有書信往來。
漁民之子張大順,從太倉船塢迴來了。
大家正圍著他,聽在外頭的見聞。
這些少年,不管當前是在哪做事,心中仍是看重同門之情,沒有什麽高下之分。
張大順正壓低聲音,眉飛色舞的說:
“經我這一番夜探,就知道自己猜得不錯,那些戰船的龍骨,確實用的是故意泡爛的木料……”
眾人正神色凝重。
“先生!”一聲洪亮的唿喊從門外傳來。
一個瘦高青年風塵仆仆地跨過門檻,正是在西安修水泥路的王青山。
大家轉眼看過來,認出之後。都露出驚喜之色,紛紛起身迎上來:“青山,你怎麽才迴來?”
王青山如今曬黑了很多,一副土木老哥的樣子,氣質卻更為幹練沉穩。
“見過各位師兄!”王青山抱拳行禮。
大家又拉著他坐下,問起了最近的見聞。
“前陣子聽說,你們那水泥路修到鄭州了?”
王青山感慨:“是啊,修了三年,才修一半左右……”
頓了一頓,他又說:“不過我算是見世麵了。本來隻是畫個圖,現在是什麽都會了……”
“哈哈哈,”大家集體哄笑,“這是好事,再過兩年,就可進工部了!”
眾人聊了一陣子,天色漸黑。
外頭鞭炮聲,此起彼伏地響著。
府中的管事前來招唿,大家便移步膳堂。
每張桌上,熱氣騰騰的銅鍋冒著白煙,湯汁翻騰,香氣四溢。
陸知白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看著麵前的一眾學生,有一種自己是老太爺的感覺……
學生們紛紛過來行禮。
“很好,”陸知白掃視著自己的弟子們,讚揚勉勵了一番,便後說,“好啦,發紅包吧!”
就有下人,以紅托盤捧來一些紅紙包,挨個發了。
氣氛頓時更加熱鬧。
大家再次行禮,感謝賞賜,接著紛紛落座。
年夜飯開始了。
席間觥籌交錯,學生們輪番敬酒。
正熱鬧著,外頭忽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
一隊錦衣衛抬著朱漆食盒進來,為首的躬身行禮:“廣智侯,陛下賜菜……”
食盒打開,是禦膳房特製的八寶鴨和佛跳牆,香氣瞬間蓋過了銅鍋的羊肉。
陸知白朝皇宮方向拱手:“叩謝陛下隆恩。”
轉身吩咐道:“這些賜菜,分到各桌,讓大家同沐皇恩。”
酒過三巡,外頭傳來更鼓聲。
陸知白起身:“我要進宮赴宴了,你們吃好喝好。”
大家連忙起身恭送他。
皇宮裏,張燈結彩。
因為有諸多皇孫進宮學習,家宴比往年更加熱鬧。
大殿中,朱元璋端坐主位,後宮妃嬪、皇子皇孫各得其位。
朱元璋在與馬皇後說著什麽。
太子朱標在與幾個弟弟說話。
小皇孫們也圍在一起嘰嘰喳喳。
陸知白一家四口進來,行禮,便吸引了眾多目光。
朱元璋朗笑了一聲,道:“賜座!”
洪武十六年的除夕家宴,也沒有什麽風波。
燭光搖曳中,滿殿的歡聲笑語,大抵是太平盛世該有的模樣。
等到宮宴盡了。
馬皇後抱著粉團子陸家小丫頭,逗她說話,滿臉都是喜愛之情,笑容慈祥。
朱長樂陪在一旁。
還有幾位妃子也在旁邊,滿口都是吉祥話兒。
陸知白與李祺、陸賢等在京中的駙馬攀談,有一宮人到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陸知白點點頭說:“去與公主說一聲。”
宮人便連忙去傳消息,朱元璋要留他一會兒。
老朱已經離場了。
朱標也施施然的離去,看了陸知白一眼。
不多久,陸知白便也悄悄出了大殿,前往禦書房。
禦書房也燒了地龍,暖融融的。
朱元璋脫了龍袍外套,露出裏頭淺黃色的素雅中衣。
聽見腳步聲,他頭也不抬:“來了?坐吧。”
錦盒裏頭是一副小孩子戴的瓔珞項圈,綴著玉石、玳瑁等,花裏胡哨的一大串。
陸知白推辭道:“小孩子家,哪用得著這般精致的首飾?不能養成奢靡的性子……”
李文忠笑著說:“收著吧,這是見麵禮,遲早都要給的!”
陸知白見推辭不過,隻得接過錦盒,笑道:
“表哥這般厚愛,倒是我家小山山的榮幸了。趕明兒,讓她親自畫一封感謝信~”
“哈哈哈!”李文忠想到這幼小的人兒,握著毛筆認真胡畫的樣子,就不禁露出笑容。
又說:“小孩子嘛,寵著點無妨。又有這等身份,就該金尊玉貴地養著……”
陸知白說:“本來,我是想帶熊貓過來的,但太重了,抱不動,這才帶的娃兒……”
李文忠笑道:“都是緣分。”
陸知白終究是抱著孩子離開了。
李文忠看著陸知白遠去的背影,忽然輕輕歎了口氣:“真是老啦……”
居然覺得小孩子嫩生生的,有說不出的好,迫切想要抱孫子了……
……
過了幾日。
宮裏仍然沒有查出什麽危險人物,用於餐具的豔麗瓷器也不多。
陸知白依照和朱元璋的約定,放出辟謠的消息。
不過,這個鍋,醫學研究所是絕不會背的。
就說先前素瓷有毒的消息,是浙江商幫放出來的,拿研究所做筏子。
這一辟謠,侯府中那個被買通的下人再傻,也該知道自己暴露了,慌張起來。
做事出了一點岔子,就被依著府中規矩處置了。
收買他的官員,自然更為清楚。
但這隻是洶湧的暗流,表麵上沒有任何動靜……
這樣的暗鬥,不會停,所以,往後廣智侯府對下人的管理會更加嚴格。
……
一轉眼,就到了除夕。
臘月三十,應天府飄起了細雪。
侯府掛滿了紅燈籠,暖紅的光暈在雪幕中暈染,映得門前石獅子的鬃毛都泛著金紅。
府內張燈結彩,膳堂已擺開了十張大圓桌。
廚房裏一群人,忙得腳不沾地。
半下午時候。
大學老師,出色的工匠,交情好的商賈……早已是登門拜訪,送上賀禮。
大部分人是拜過就走。
而在朝堂、在棲霞的學生,還有大學裏頭膽大活絡的學生,齊聚在前廳,熱鬧極了。
他們漸漸大了,有了自己差事,有些人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麵,倒是有書信往來。
漁民之子張大順,從太倉船塢迴來了。
大家正圍著他,聽在外頭的見聞。
這些少年,不管當前是在哪做事,心中仍是看重同門之情,沒有什麽高下之分。
張大順正壓低聲音,眉飛色舞的說:
“經我這一番夜探,就知道自己猜得不錯,那些戰船的龍骨,確實用的是故意泡爛的木料……”
眾人正神色凝重。
“先生!”一聲洪亮的唿喊從門外傳來。
一個瘦高青年風塵仆仆地跨過門檻,正是在西安修水泥路的王青山。
大家轉眼看過來,認出之後。都露出驚喜之色,紛紛起身迎上來:“青山,你怎麽才迴來?”
王青山如今曬黑了很多,一副土木老哥的樣子,氣質卻更為幹練沉穩。
“見過各位師兄!”王青山抱拳行禮。
大家又拉著他坐下,問起了最近的見聞。
“前陣子聽說,你們那水泥路修到鄭州了?”
王青山感慨:“是啊,修了三年,才修一半左右……”
頓了一頓,他又說:“不過我算是見世麵了。本來隻是畫個圖,現在是什麽都會了……”
“哈哈哈,”大家集體哄笑,“這是好事,再過兩年,就可進工部了!”
眾人聊了一陣子,天色漸黑。
外頭鞭炮聲,此起彼伏地響著。
府中的管事前來招唿,大家便移步膳堂。
每張桌上,熱氣騰騰的銅鍋冒著白煙,湯汁翻騰,香氣四溢。
陸知白坐在一旁的太師椅上,看著麵前的一眾學生,有一種自己是老太爺的感覺……
學生們紛紛過來行禮。
“很好,”陸知白掃視著自己的弟子們,讚揚勉勵了一番,便後說,“好啦,發紅包吧!”
就有下人,以紅托盤捧來一些紅紙包,挨個發了。
氣氛頓時更加熱鬧。
大家再次行禮,感謝賞賜,接著紛紛落座。
年夜飯開始了。
席間觥籌交錯,學生們輪番敬酒。
正熱鬧著,外頭忽然傳來整齊的腳步聲。
一隊錦衣衛抬著朱漆食盒進來,為首的躬身行禮:“廣智侯,陛下賜菜……”
食盒打開,是禦膳房特製的八寶鴨和佛跳牆,香氣瞬間蓋過了銅鍋的羊肉。
陸知白朝皇宮方向拱手:“叩謝陛下隆恩。”
轉身吩咐道:“這些賜菜,分到各桌,讓大家同沐皇恩。”
酒過三巡,外頭傳來更鼓聲。
陸知白起身:“我要進宮赴宴了,你們吃好喝好。”
大家連忙起身恭送他。
皇宮裏,張燈結彩。
因為有諸多皇孫進宮學習,家宴比往年更加熱鬧。
大殿中,朱元璋端坐主位,後宮妃嬪、皇子皇孫各得其位。
朱元璋在與馬皇後說著什麽。
太子朱標在與幾個弟弟說話。
小皇孫們也圍在一起嘰嘰喳喳。
陸知白一家四口進來,行禮,便吸引了眾多目光。
朱元璋朗笑了一聲,道:“賜座!”
洪武十六年的除夕家宴,也沒有什麽風波。
燭光搖曳中,滿殿的歡聲笑語,大抵是太平盛世該有的模樣。
等到宮宴盡了。
馬皇後抱著粉團子陸家小丫頭,逗她說話,滿臉都是喜愛之情,笑容慈祥。
朱長樂陪在一旁。
還有幾位妃子也在旁邊,滿口都是吉祥話兒。
陸知白與李祺、陸賢等在京中的駙馬攀談,有一宮人到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陸知白點點頭說:“去與公主說一聲。”
宮人便連忙去傳消息,朱元璋要留他一會兒。
老朱已經離場了。
朱標也施施然的離去,看了陸知白一眼。
不多久,陸知白便也悄悄出了大殿,前往禦書房。
禦書房也燒了地龍,暖融融的。
朱元璋脫了龍袍外套,露出裏頭淺黃色的素雅中衣。
聽見腳步聲,他頭也不抬:“來了?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