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我跟老朱共同富裕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99章 我跟老朱共同富裕
洪武十六年,國債發行之初,天下錢財如百川歸海,大量收歸國庫。
朱元璋心中歡喜,常言道:“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
錢財乃國家運轉之關鍵,國庫充盈,自然好辦事。
然而,一年期國債將要到期,需連本帶息償還,老朱的臉色便不那麽好看了……
夜深人靜,禦書房內燭火搖曳。
陸知白雖困倦不堪,仍強打精神勸慰道:
“父皇放心,兒臣雖已不在戶部,但國債之事乃兒臣一手操辦,定會盡力協助……隻要各地嚴守流程,便不會出現擠兌之亂。”
朱元璋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質問:
“若是有人不守規矩,暗中生事,又當如何?此事需提前防範,不可大意。”
朱標接過話頭,溫聲勸道:“不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平穩過渡方為上策。”
陸知白點頭稱是,解釋道:
“去年認購時,文書上已經說得清楚明白,兌付需按流程辦理,且需驗明憑證。
各地離京師路途遙遠,公文往來耗時,百姓應當理解……”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除一年期外,還有三年和五年期的國債,占現有國債的五分之一。
屆時,可以兌付一部分,再勸百姓轉存一部分,便可緩解壓力……”
朱標讚同道:“多管齊下,必不會出大亂子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淩厲:
“咱手裏有刀,但此事關乎朝廷信譽,需得與百姓交代清楚,不可草率!”
三人議事良久,逼近子時,陸知白已是困得睜不開眼。
朱元璋見狀,揮了揮手道:“罷了,你且迴去歇息吧……”
朱標也叮囑道:“路上小心些。”
陸知白告退,宮人提燈引路,送他出宮。
次日清晨,陸知白一覺醒來,便已是洪武十七年了。
西元1384年。
東元一六零五年!
正月初一。
奉天殿內張燈結彩,群臣齊聚。
朱元璋高坐龍椅,目光如炬,掃視殿內眾人。
殿內金碧輝煌,絲竹聲聲,正是一年一度的春節賜宴。
馬皇後則在後宮設宴,款待命婦。
宴席間,陸知白目光遊移,與常茂幾番眼神交匯。
之後,常茂頻頻望向上座,試圖與朱元璋對視,卻隻換來皇帝短暫的一瞥。
隨即,朱元璋的目光便繼續漫不經心的掃視群臣,威嚴盡顯。
陸知白也是看了看其他人,最後望向藍玉。
藍玉年約四十,眉骨高聳如山,眉間有兩道深紋,威嚴而深沉,一身的銳氣。
此刻,他正與幾位勳貴武將談笑風生,大笑著露出滿口牙齒。
左頰還有個單酒窩,又添了一絲古怪的親和。
然而眼神終究是犀利如鷹。
而且他相當敏銳,很快就發現了陸知白的注視,迴望過來。
陸知白對他微微一笑,從容的移開目光。
藍玉同樣笑了笑,眼睛微微眯起,幽深莫測。
……
正月初六。
天還未亮,廣智侯府門前便傳來一陣馬蹄聲。
一行錦衣衛押送著幾輛馬車,緩緩停在門前。
馬車上裝載的箱子沉甸甸的,壓得車輪吱呀作響。
陸知白早有消息,早早爬出溫暖的被窩。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在花廳等候。
見了他,客套一番,拱手道:
“侯爺,年底日本的金銀船迴來了,陛下命我等送來。”
陸知白點頭致謝,又朝皇宮的方向謝了恩,命家仆將箱子搬進庫房。
這次的白銀,攢了幾乎一年,有七八千兩。黃金也有幾百兩。
這是他與朱元璋約定倭國貢銀的二十分之一的份額。
雖不算多,卻也是其他人不可想象的恩寵了。
同時也可以由此推算出,老朱那裏大概是得了十四萬兩白銀……
天可憐見,朝貢貿易厚往薄來,能有這麽多迴頭錢,實屬不易。
這個數目,在白銀大爆發的明朝中後期看起來不算什麽,但在開國之初,購買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一兩銀子可以買四五石米。
那麽也可以倒推,日本那邊,去年冶煉出的白銀超過十噸。
從中可以隱約窺見,得知本國有大量金銀礦之後,長慶天皇他們這兩年的瘋狂開發……
毛驤喝了杯茶,離去時,朝陸知白投來有一絲敬佩的目光。
陸知白見了,有些發笑。
這金銀的分成,也不是白來的。
本就是他爭取來的不說。
他也給了老朱不少好處。
年底,海外商船從渤泥國和定波宣慰司迴來,一年往返一次,帶迴了香料、象牙、珍珠等奢侈之物,價值不菲。
海外貿易利潤豐厚,老朱也是有分紅的。
還有春和商業區的分紅,雖然比不上海外,但勝在穩妥。
這就叫——
共同富裕!
……
正月初八。
朝會上,朱元璋宣布了獲得第一次考核激勵獎金的官員名單。
這些官員,皆是考核優良者,為國盡心,為民盡力。
還有些人,因為離京師近,得到了上朝謝恩領賞的機會,恭敬之中,難掩激動。
陸知白一看到他們,就想起了在小黑屋裏算賬的日子,頓時神色複雜……
等到下了值。
半路上碰到常茂。
“我剛從鄧鎮那過來……”常茂騎著馬,慢悠悠跟在馬車邊上,壓低了聲音說,“初四我上疏,說了舅父想要私祭我父親,上頭現在都沒個聲兒呢……”
陸知白聽了便暗笑,老朱就是這樣的,分明是想耗一耗他們。
他安慰道:“你先等陛下怎麽批複吧。要是沒有,就代表了他的態度……”
常茂有些鬱悶的歎了口氣,說:“要是我早生十幾年就好了!”
陸知白剛要安慰幾句,常茂忽然又由陰轉晴,咧著大嘴喜笑顏開:
“對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府上,有喜了!”
“那可真是恭喜你了!”陸知白也露出笑容,又叮囑道,“月份還小,你不要到處說。”
“嗯嗯,知道了!等生了請你吃酒!”常茂看看四周,也沒有與他接觸太久,一夾馬腹,“走啦~”
……
轉眼就到了正月十四。
剛過淩晨。
就有成串的車馬,拉著祭祀禮器,往鍾山開平王的祠堂去了。
洪武十六年,國債發行之初,天下錢財如百川歸海,大量收歸國庫。
朱元璋心中歡喜,常言道:“財者,為國之命而萬事之本。”
錢財乃國家運轉之關鍵,國庫充盈,自然好辦事。
然而,一年期國債將要到期,需連本帶息償還,老朱的臉色便不那麽好看了……
夜深人靜,禦書房內燭火搖曳。
陸知白雖困倦不堪,仍強打精神勸慰道:
“父皇放心,兒臣雖已不在戶部,但國債之事乃兒臣一手操辦,定會盡力協助……隻要各地嚴守流程,便不會出現擠兌之亂。”
朱元璋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質問:
“若是有人不守規矩,暗中生事,又當如何?此事需提前防範,不可大意。”
朱標接過話頭,溫聲勸道:“不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平穩過渡方為上策。”
陸知白點頭稱是,解釋道:
“去年認購時,文書上已經說得清楚明白,兌付需按流程辦理,且需驗明憑證。
各地離京師路途遙遠,公文往來耗時,百姓應當理解……”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除一年期外,還有三年和五年期的國債,占現有國債的五分之一。
屆時,可以兌付一部分,再勸百姓轉存一部分,便可緩解壓力……”
朱標讚同道:“多管齊下,必不會出大亂子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幾分淩厲:
“咱手裏有刀,但此事關乎朝廷信譽,需得與百姓交代清楚,不可草率!”
三人議事良久,逼近子時,陸知白已是困得睜不開眼。
朱元璋見狀,揮了揮手道:“罷了,你且迴去歇息吧……”
朱標也叮囑道:“路上小心些。”
陸知白告退,宮人提燈引路,送他出宮。
次日清晨,陸知白一覺醒來,便已是洪武十七年了。
西元1384年。
東元一六零五年!
正月初一。
奉天殿內張燈結彩,群臣齊聚。
朱元璋高坐龍椅,目光如炬,掃視殿內眾人。
殿內金碧輝煌,絲竹聲聲,正是一年一度的春節賜宴。
馬皇後則在後宮設宴,款待命婦。
宴席間,陸知白目光遊移,與常茂幾番眼神交匯。
之後,常茂頻頻望向上座,試圖與朱元璋對視,卻隻換來皇帝短暫的一瞥。
隨即,朱元璋的目光便繼續漫不經心的掃視群臣,威嚴盡顯。
陸知白也是看了看其他人,最後望向藍玉。
藍玉年約四十,眉骨高聳如山,眉間有兩道深紋,威嚴而深沉,一身的銳氣。
此刻,他正與幾位勳貴武將談笑風生,大笑著露出滿口牙齒。
左頰還有個單酒窩,又添了一絲古怪的親和。
然而眼神終究是犀利如鷹。
而且他相當敏銳,很快就發現了陸知白的注視,迴望過來。
陸知白對他微微一笑,從容的移開目光。
藍玉同樣笑了笑,眼睛微微眯起,幽深莫測。
……
正月初六。
天還未亮,廣智侯府門前便傳來一陣馬蹄聲。
一行錦衣衛押送著幾輛馬車,緩緩停在門前。
馬車上裝載的箱子沉甸甸的,壓得車輪吱呀作響。
陸知白早有消息,早早爬出溫暖的被窩。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在花廳等候。
見了他,客套一番,拱手道:
“侯爺,年底日本的金銀船迴來了,陛下命我等送來。”
陸知白點頭致謝,又朝皇宮的方向謝了恩,命家仆將箱子搬進庫房。
這次的白銀,攢了幾乎一年,有七八千兩。黃金也有幾百兩。
這是他與朱元璋約定倭國貢銀的二十分之一的份額。
雖不算多,卻也是其他人不可想象的恩寵了。
同時也可以由此推算出,老朱那裏大概是得了十四萬兩白銀……
天可憐見,朝貢貿易厚往薄來,能有這麽多迴頭錢,實屬不易。
這個數目,在白銀大爆發的明朝中後期看起來不算什麽,但在開國之初,購買力還是相當可觀的。一兩銀子可以買四五石米。
那麽也可以倒推,日本那邊,去年冶煉出的白銀超過十噸。
從中可以隱約窺見,得知本國有大量金銀礦之後,長慶天皇他們這兩年的瘋狂開發……
毛驤喝了杯茶,離去時,朝陸知白投來有一絲敬佩的目光。
陸知白見了,有些發笑。
這金銀的分成,也不是白來的。
本就是他爭取來的不說。
他也給了老朱不少好處。
年底,海外商船從渤泥國和定波宣慰司迴來,一年往返一次,帶迴了香料、象牙、珍珠等奢侈之物,價值不菲。
海外貿易利潤豐厚,老朱也是有分紅的。
還有春和商業區的分紅,雖然比不上海外,但勝在穩妥。
這就叫——
共同富裕!
……
正月初八。
朝會上,朱元璋宣布了獲得第一次考核激勵獎金的官員名單。
這些官員,皆是考核優良者,為國盡心,為民盡力。
還有些人,因為離京師近,得到了上朝謝恩領賞的機會,恭敬之中,難掩激動。
陸知白一看到他們,就想起了在小黑屋裏算賬的日子,頓時神色複雜……
等到下了值。
半路上碰到常茂。
“我剛從鄧鎮那過來……”常茂騎著馬,慢悠悠跟在馬車邊上,壓低了聲音說,“初四我上疏,說了舅父想要私祭我父親,上頭現在都沒個聲兒呢……”
陸知白聽了便暗笑,老朱就是這樣的,分明是想耗一耗他們。
他安慰道:“你先等陛下怎麽批複吧。要是沒有,就代表了他的態度……”
常茂有些鬱悶的歎了口氣,說:“要是我早生十幾年就好了!”
陸知白剛要安慰幾句,常茂忽然又由陰轉晴,咧著大嘴喜笑顏開:
“對了,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府上,有喜了!”
“那可真是恭喜你了!”陸知白也露出笑容,又叮囑道,“月份還小,你不要到處說。”
“嗯嗯,知道了!等生了請你吃酒!”常茂看看四周,也沒有與他接觸太久,一夾馬腹,“走啦~”
……
轉眼就到了正月十四。
剛過淩晨。
就有成串的車馬,拉著祭祀禮器,往鍾山開平王的祠堂去了。